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nd cooperatives as an approach of suburban spac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reform of Chinese land transfer market
1
作者 Sheng Dang Dachang Yuan Weiyuan Kong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16年第4期425-432,共8页
In China,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of land market has resulted in urban sprawl caused by industrial diffusion. Urban sprawl disintegrated agricultural communities in suburbs, thereby increasing the unemployment ... In China,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of land market has resulted in urban sprawl caused by industrial diffusion. Urban sprawl disintegrated agricultural communities in suburbs, thereby increasing the unemployment rate among farmers who lost their lands.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roposed a reform program to analyze the monopoly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land market and guarantee the property rights of farmer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and market mechanism and suburban space formation. Results concluded that the current land transfer system caused industrial urban sprawl, and the reform program may promote the urban sprawl of population. Two typical models of rural land development were studied. A model called land cooperatives based on land pooling joint stock system was proposed to build a compact and sustainable suburban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institution suburban space Urban sprawl Land cooperatives
原文传递
城郊过渡型国土空间的时间差利用规划策略——以荆门杨店村为例
2
作者 刘晨东 刘晓晖 +2 位作者 刘治非 张小蒙 石云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6期98-103,119,共7页
随着城镇化增速减缓,大量位于城市周边的已完成土地征用的城郊村因短期城市开发建设未能涉及,村域国土空间利用存在法定主体缺失、法定空间产权易手、法定时间不明确的过渡性矛盾。为盘活闲置国土空间,本文提出城郊过渡型国土空间的时... 随着城镇化增速减缓,大量位于城市周边的已完成土地征用的城郊村因短期城市开发建设未能涉及,村域国土空间利用存在法定主体缺失、法定空间产权易手、法定时间不明确的过渡性矛盾。为盘活闲置国土空间,本文提出城郊过渡型国土空间的时间差利用规划策略:在管理上明晰村庄过渡期合法权限,在产业发展上选择经营周期与过渡期限同步相融的产业类型,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注重市政设施与农业设施过渡共融,进行原民宅的过渡性利用等。并以湖北省荆门市漳河新区杨店村为例,通过具体的规划策略实施,为城郊过渡型空间的规划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过渡型 国土空间 空间利用 规划策略 杨店村
下载PDF
城郊融合类村庄规划编制思路与实践
3
作者 曾献君 林伟伟 +2 位作者 王世福 彭冲 吴俐颖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2,共9页
城郊融合类村庄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但在我国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后,其转型时间、转型程度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根据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在高度城乡一体化区域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两类详细规划编制... 城郊融合类村庄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但在我国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后,其转型时间、转型程度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根据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在高度城乡一体化区域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两类详细规划编制已经难以应对空间发展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城郊融合类村庄的特征、问题和发展趋势,阐述了村庄规划编制内涵的转变,提出了城郊融合类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路。以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五峰村为例,结合其现状特征及发展问题,将村庄空间进一步细化为城镇功能区、城乡协调发展区、乡村功能区,探索不同用途管制下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联合编制的技术及成果表达形式,并提出该类地区详细规划一体化编制的路径,为优化城郊融合类村庄的规划编制技术、提升乡村空间治理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城郊融合类村庄 村庄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编制技术
下载PDF
从空间的联结到联结的空间:一个鲁东郊区集市的空间重构研究
4
作者 刘念 李建宗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在施坚雅理论的影响下,我国以往的集市空间研究呈现出结构化、抽象化的特征,当代社会空间理论对实践与日常生活的关照为以往的集市研究提供了有益补充。针对市郊集空间实践的调查显示,市郊集所连接的社会空间呈现出从地方空间转向流动... 在施坚雅理论的影响下,我国以往的集市空间研究呈现出结构化、抽象化的特征,当代社会空间理论对实践与日常生活的关照为以往的集市研究提供了有益补充。针对市郊集空间实践的调查显示,市郊集所连接的社会空间呈现出从地方空间转向流动空间的变迁特征,现代市场体系与日常生活从内部破坏了集市社区传统社会关系与文化语境,但也提供了塑造集市社会空间重构与再生产的新要素。城市消费者对“地方”的追求以及对碎片化、同质化的日常生活的反抗已经成为重构集市社会空间的重要力量。当代传统集市社会空间的重构将持续地在平衡和融合外部“地方性”期待与内部“市场性”需要的过程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集市 地方空间 流动空间 日常生活
下载PDF
基于村民满意度评价的近郊型乡村公共空间优化探析——以郑州市官渡镇十里铺村为例
5
作者 宋胜彬 李明 +1 位作者 李浩颖 隽永旭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95-97,共3页
近郊型乡村作为城市与乡村融合与冲突的先头区域,其内部公共空间的问题日渐突出。文章在实地调研和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近郊型乡村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体系,并以十里铺村作为实证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 近郊型乡村作为城市与乡村融合与冲突的先头区域,其内部公共空间的问题日渐突出。文章在实地调研和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近郊型乡村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体系,并以十里铺村作为实证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加权运算后得出各个维度的村民满意度指数。研究发现:十里铺村公共空间在物质环境方面提升巨大,但在文化精神和后期管理维护方面有所欠缺。最后基于评价结果和调研现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近郊型乡村公共空间的后续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满意度 近郊型乡村 乡村公共空间 优化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编制探索
6
作者 陈宏娣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7期74-76,共3页
城郊融合型村庄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呈现出生活方式城市化和生活习惯乡土化城乡二元特征,所以城郊融合型村庄是城市形态和乡村聚落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城镇化发展建设的重点研究区域。文章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了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编制的... 城郊融合型村庄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呈现出生活方式城市化和生活习惯乡土化城乡二元特征,所以城郊融合型村庄是城市形态和乡村聚落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城镇化发展建设的重点研究区域。文章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了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编制的窘境,并在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下提出了村庄规划建设的细则,针对不同规划主体提出了不同的成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郊融合型村庄 规划编制
下载PDF
城郊融合型国土空间详细设计编制思路与实践
7
作者 郑重 邓子健 +2 位作者 吴婕 任凌奇 丁亮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针对“三区三线”成果启用后国土空间详细设计编制遇到的实际问题,重新审视国土空间详细设计与城镇开发边界、详细规划单元的关系,提出将详细设计单元作为特色国土空间分类塑造、详细设计分类指引、空间控制意图定向传导的基本空间单元... 针对“三区三线”成果启用后国土空间详细设计编制遇到的实际问题,重新审视国土空间详细设计与城镇开发边界、详细规划单元的关系,提出将详细设计单元作为特色国土空间分类塑造、详细设计分类指引、空间控制意图定向传导的基本空间单元的设想,并将国土空间详细设计单元划分为城镇特色型、城郊融合型、生态郊野型、乡村田园型等4种类型,重点探讨城郊融合型国土空间详细设计的编制思路,进而以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新民片区为例,从详细规划单元划定、上位规划意图落实、详细设计方法运用、详细设计成果传导等4个方面探讨城郊融合型国土空间详细设计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区三线” 城郊融合型 国土空间详细设计 编制思路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
下载PDF
乡村振兴导向下的郊野滨水绿地设计
8
作者 胡吉 《华中建筑》 2024年第7期55-60,共6页
着眼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对城乡边缘区域的郊野滨水绿地的相关设计理论与实践进行总结;以四川广安西溪河项目为实际案例,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郊野滨水绿地设计展开研究;基于“景观融合”理念,提出了“景观游憩与乡村生活融合... 着眼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对城乡边缘区域的郊野滨水绿地的相关设计理论与实践进行总结;以四川广安西溪河项目为实际案例,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郊野滨水绿地设计展开研究;基于“景观融合”理念,提出了“景观游憩与乡村生活融合、业态策划与乡村生产融合、基础设施与乡村生态融合”多维设计策略,对郊野地区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融合进行实践性探索,丰富了滨水绿地的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郊野滨水绿地 滨水绿地设计
下载PDF
三生融合下大都市郊区乡村绿色转型与发展
9
作者 刘雯雯 王璇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0期42-45,共4页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消费主义的兴起,大都市郊区乡村出现绿色转型发展需求,三生空间功能需要与之匹配。本研究分析了大都市郊区乡村的发展机遇和功能转变现状,提出三生融合下的乡村绿色转型与发展路径。并以山重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划定...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消费主义的兴起,大都市郊区乡村出现绿色转型发展需求,三生空间功能需要与之匹配。本研究分析了大都市郊区乡村的发展机遇和功能转变现状,提出三生融合下的乡村绿色转型与发展路径。并以山重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划定三生空间,提出存量挖掘、农旅产业结合及三生空间综合整治的大都市郊区乡村绿色转型与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融合 郊区乡村 绿色转型
下载PDF
基于公共性的城市近郊乡村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以上海市新丰村朱家墩村民小组为例
10
作者 周龙娟 沈辉 《住宅科技》 2024年第6期53-58,共6页
上海市近郊乡村呈现人口倒挂现象,乡村人口老龄化及外来人口的导入,导致原有公共空间并不能满足多元人群的使用需求,且部分村民公共意识淡薄,侵占公共空间,使公共空间“私有化”“破碎化”,公共空间所承担的公共交往、社会整合功能日渐... 上海市近郊乡村呈现人口倒挂现象,乡村人口老龄化及外来人口的导入,导致原有公共空间并不能满足多元人群的使用需求,且部分村民公共意识淡薄,侵占公共空间,使公共空间“私有化”“破碎化”,公共空间所承担的公共交往、社会整合功能日渐衰退,进而削弱乡村社会凝聚力。公共空间是社会实现公共性的容器,公共性则是公共空间的价值所在,基于公共性的公共空间建设,可以使多元人群在空间场域中获得存在感及归属感,有助于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文章以位于上海近郊的新丰村朱家墩村民小组为例,分析其公共空间公共性消解的现实表征,并从公私平衡的空间权属、均衡便捷的空间布局、丰富多元的空间功能、共同参与的空间主体等方面提出基于公共性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以期激活乡村社区活力、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近郊乡村 乡村社区 公共空间 社会整合
下载PDF
基于体验感知的城郊乡村街巷空间优化设计研究——以广州湴湖村为例
11
作者 潘学斐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7期129-131,共3页
合理的街巷布局、场景设置和空间组织不仅能增加乡村空间与功能业态的匹配度,营造舒适完整的游览体验,促进不同群体的交流互动,有效引导和释放乡村活力,还能保护当地文化,拓宽受众范围,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本文通过对广州湴湖村街... 合理的街巷布局、场景设置和空间组织不仅能增加乡村空间与功能业态的匹配度,营造舒适完整的游览体验,促进不同群体的交流互动,有效引导和释放乡村活力,还能保护当地文化,拓宽受众范围,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本文通过对广州湴湖村街巷空间现状的调研,从体验感知角度,深入挖掘街巷存在的问题,综合探讨城郊乡村街巷空间的提升方法及设计策略,以期为传统乡村营建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乡村 街巷空间 体验感知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城乡要素交互作用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演变及机制研究——以河南舞阳县柴庄村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媛媛 罗源 +1 位作者 王优聪 陈四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7-859,共13页
城乡要素高速交互流动已成为影响现代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时空现象。立足重新认知并诠释多要素交互作用下中国乡土文化的新时代价值,聚焦城郊融合型村庄的公共文化空间多元形式与载体功能,以河南省舞阳县柴庄村为例,结合遥感影像与调查访... 城乡要素高速交互流动已成为影响现代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时空现象。立足重新认知并诠释多要素交互作用下中国乡土文化的新时代价值,聚焦城郊融合型村庄的公共文化空间多元形式与载体功能,以河南省舞阳县柴庄村为例,结合遥感影像与调查访谈结果,深度剖析其公共文化空间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结果显示:①柴庄村的公共文化空间经历了“村民自组织→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结构演变过程和“传统时期的供不适需→转型时期的以供适需→新时期的供需契合”的模式演变过程。②柴庄村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类型偏好与占比、村民的公共文化活动时间分配在城乡要素的交互作用下均发生了改变。③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演变是村民文化需求等内在需求力和政策、市场等外在供给力以及生活结构改变等潜在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立足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宏观背景探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演变及其机制既能拓展乡村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也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空间 城乡融合 城郊融合型村庄 高质量发展 柴庄村
下载PDF
上海城郊绿地冷岛效应与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刘颂 邹清华 张浪 《园林》 2023年第12期14-21,共8页
城市绿地具有降温作用,可形成低温区域从而降低环境温度,是缓解城市热岛的有效途径。选取上海市城郊外环和近郊环之间的“双环”区域的30个绿地斑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表温度反演,对城郊绿地的冷岛效应从降温幅度和降温距离两个方面进行... 城市绿地具有降温作用,可形成低温区域从而降低环境温度,是缓解城市热岛的有效途径。选取上海市城郊外环和近郊环之间的“双环”区域的30个绿地斑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表温度反演,对城郊绿地的冷岛效应从降温幅度和降温距离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并从城郊绿地空间格局特征和外部环境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冷岛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绿地的选址、布局形态和规模、蓝绿空间耦合、城市开发强度、与夏季主导风向的关系是影响城郊绿地冷岛效应的主要因素。提升上海城郊绿地的冷岛效应应权衡降温距离或降温幅度的需求,进而控制适宜的绿地空间特征,加强蓝绿空间的组合配置,使绿地主轴方向尽量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岛效应 城郊绿地 影响因素 格局优化 上海市
下载PDF
城郊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适宜性及景观格局研究——以四川省仙海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波 周玥姮 +1 位作者 黄莹 廖元培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0-56,共7页
为促进中国西部地区城郊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的繁荣与进步,基于实地踏勘、AHP法与3S技术等,以四川省第一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为研究载体,从地形、环境、资源、旅游4个维度选取实用、创新型指标,构建一套适... 为促进中国西部地区城郊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的繁荣与进步,基于实地踏勘、AHP法与3S技术等,以四川省第一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为研究载体,从地形、环境、资源、旅游4个维度选取实用、创新型指标,构建一套适合城郊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Arc GIS 10.2与Fragststa 4.2综合评判仙海水利风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与景观格局,最后分别从生态保育与旅游功能角度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景观格局指数结果对生态旅游适宜性分区具有补充说明作用,仙海水利风景区的整体景观聚集性较高,Ⅰ、Ⅱ、Ⅲ级适宜区占64.18%,适合开展复合型生态旅游产业;Ⅳ、Ⅴ级适宜区的主要优势斑块为水域,应以生态保育为主。针对城郊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应注重生态与旅游齐头并进,以期实现生态经济效益与景观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郊水库型水利风景区 生态旅游适宜性 景观格局 空间配置
下载PDF
成灌快轨站区空间演变特征和规划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亚楠 崔叙 +2 位作者 费凝远 梁朋朋 冯会会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145,共7页
市域快轨是都市圈中长距离出行的重要支撑,其站区空间发展状态关乎轨道服务效率和都市圈空间效能的提升。通过对成灌快轨2010年开通至2021年的客流活动和站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近郊枢纽站客流增长和用地更新变化最快,... 市域快轨是都市圈中长距离出行的重要支撑,其站区空间发展状态关乎轨道服务效率和都市圈空间效能的提升。通过对成灌快轨2010年开通至2021年的客流活动和站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近郊枢纽站客流增长和用地更新变化最快,新城站客流虽大但空间开发相对较慢;一般站中,距离都市中心10~25 km内的近郊站区用地增长相对较快,但物流和产业用地占比大的站区空间变化较不明显;站区空间演化有圈层内向递进、环状中部引领、扇面单侧填充、组团多向拓展的几种模式;影响站区空间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站点区位、接驳换乘条件、站区类型和周边资源状况等。最后结合不同类型站区的客流需求特点和发展规律,提出枢纽站区、新城站区和一般站区的针对性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轨 站区空间 演化特征
下载PDF
大城市郊区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楠琴 许浩 刘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5-242,269,共9页
以长三角典型城郊南京江宁区为研究区,理清其城市化过程中的绿色空间格局动态演变及驱动机制,为优化区域绿色空间格局和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综合采用遥感影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方法以及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对2000、2010、202... 以长三角典型城郊南京江宁区为研究区,理清其城市化过程中的绿色空间格局动态演变及驱动机制,为优化区域绿色空间格局和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综合采用遥感影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方法以及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对2000、2010、2020年的ETM/OLI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得到研究区各时期景观类型分布图,进而分析出江宁区20 a间绿色空间的数量、分布及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并分析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绿色空间用地的面积由1314.79 km^(2)减少至983.92 km^(2),其中耕地减少面积>草地减少面积>水域减少面积,林地面积有所上升。2)绿色空间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升高,优势景观类型减少,景观蔓延度逐渐下降,连通性降低,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匀度指数增大,景观趋向均质化方向发展。3)农业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绿色空间规模有明显的负相关性,积极的政策制度有助于促进绿色空间的保护与修复。近20 a来江宁区绿色空间大量转化为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必须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统筹规划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绿色空间 景观格局演变 驱动力 江宁区
下载PDF
城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微更新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雅婷 黄亦文 陈雨眠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年第11期28-30,共3页
城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作为城乡之间的过渡空间,如何对乡村环境进行有机更新、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城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的问题表征与转型发展方向出发,对上海市金山区五一村乡村公共空间的使用状况进行调研... 城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作为城乡之间的过渡空间,如何对乡村环境进行有机更新、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城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的问题表征与转型发展方向出发,对上海市金山区五一村乡村公共空间的使用状况进行调研,分析问题表征,结合五一村乡村空间微更新的实践,提出微更新策略,以期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近郊乡村 微更新设计 乡村公共空间
下载PDF
城郊保护地“三生”空间变化对社会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以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予倩 赵振斌 +2 位作者 李小永 张大钊 李洋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772-6784,共13页
“三生”空间的优化布局,有赖于对“三生”空间变化所产生的地域功能效应的认识,社会生态服务价值分析为这一效应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以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采用参与式制图与半结构化访谈方法调查当地居民感知的社会生态服务价值变... “三生”空间的优化布局,有赖于对“三生”空间变化所产生的地域功能效应的认识,社会生态服务价值分析为这一效应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以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采用参与式制图与半结构化访谈方法调查当地居民感知的社会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类型,最终获取有效问卷与填图393份,提取空间数据点1830个。通过质性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湿地公园建设以来“三生”空间变化对社会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探讨地域功能的尺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与效应。研究表明:(1)湿地公园建设以来“三生”空间格局变化剧烈,主要表现为生产空间转换为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前者占据主导地位,呈带状分布在邛海湿地周围,后者则呈斑块状分布在各村落周边;(2)利用Nvivo11软件进行质性分析,将归纳出的6种社会生态服务价值与区域性、地方性地域功能相联系,发现在城郊保护地“三生”空间变化中,区域性地域功能增益明显,而地方性地域功能表现出增益与贬损交织的复杂变化特征,不同尺度地域功能间存在协同与冲突的多重关系;(3)研究指出区域“三生”空间配置过程中,既要关注地域功能在地域间的水平综合均衡,也要兼顾不同尺度地域功能间的垂直综合均衡,才能实现区域效益的最优化。城郊保护地在受到外部结构化力量和社区内部适应能力的双重作用下发生地域功能转化,社区参与的质性空间评价则为认识地域功能转化过程、效应及调控策略提供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制图 三生空间 社会生态服务价值 城郊保护地
下载PDF
信仰文化对近郊村落公共空间构成与演变的影响——以厦门城内村为例
19
作者 党煜婷 吴莞姝 《中外建筑》 2023年第3期85-90,共6页
在城市更新、旧村改造等政策背景下,位于城市近郊区的传统村落面临文化保护与更新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厦门城内村为例,通过分析近郊村落内公共空间的环境特征、公共空间体系中的信仰活动和日常活动特征以及信仰文化对公共空间体系演变的... 在城市更新、旧村改造等政策背景下,位于城市近郊区的传统村落面临文化保护与更新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厦门城内村为例,通过分析近郊村落内公共空间的环境特征、公共空间体系中的信仰活动和日常活动特征以及信仰文化对公共空间体系演变的影响,发现公共空间是信仰文化的重要承载空间,激发了近郊村落新、旧功能的融合与生长,在形态演变中具有较强的适应力。这为近郊村落的文化保护与改造更新提供了新的解析视角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文化 近郊村落 公共空间 构成与演变 城内村
下载PDF
大城市郊区化中社会空间的“非均衡破碎化”——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38
20
作者 魏立华 闫小培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60,87,共7页
以广州市为例,首先分析了不同社会制度下郊区化的社会内涵、机制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空间分异,发现郊区化的空间不均衡性,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隔离与排斥,城市“新自由主义”发展策略、管治失效及郊区农村的自发转型成为中国大城市郊... 以广州市为例,首先分析了不同社会制度下郊区化的社会内涵、机制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空间分异,发现郊区化的空间不均衡性,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隔离与排斥,城市“新自由主义”发展策略、管治失效及郊区农村的自发转型成为中国大城市郊区社会空间“隔离破碎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化 社会空间 “非均衡破碎化” 广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