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fiberoptic bronchsco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during sequential weaning of invasive-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被引量:17
1
作者 Rong-rong Song Yan-ping Qiu +1 位作者 Yong-ju Chen Yong Ji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2年第1期29-34,共6页
BACKGROUND:Early withdrawal of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 followed by noninvasive MV(NIMV) is a new strategy for changing mode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 BACKGROUND:Early withdrawal of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 followed by noninvasive MV(NIMV) is a new strategy for changing mode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Using 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window(PIC window) as the switch point for transferring from invasive to noninvasive MV,the time for early extubation can be more accurately judged,and therapy efficacy can be improved.This study aimed to p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fiberoptic bronchscopy(FOB) in patients with AECOPD during sequential weaning of invasive-noninvasive MV.METHODS:Since July 2006 to January 2011,106 AECOPD patients with ARF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medication and IMV after hospitalization.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is used(group A,n=54) or not(group B,n=52) during sequential weaning from invasive to noninvasive MV.In group A,for sputum suction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a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was put into the airway from the outside of an endotracheal tube,which was accompanied with uninterrupted use of a ventilator.After achieving PIC window,patients of both groups changed to NIMV mode,and weaned from ventilation.The following listed indices were used to compare between the groups after treatment:1) the occurrence time of PIC,the duration of MV,the length of ICU stay,the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from MV for the first time,the rate of reventilatJon 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2) the convenience and safety of FOB manipulation.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using Student's f test and the Chi-square test.RESULTS:The occurrence time of PIC was(5.01 ±1.49) d,(5.87±1.87) d 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5);the duration of MV was(6.98±1.84) d,(8.69±2.41) d 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1);the length of ICU stay was(9.25±1.84) d,(11.10±2.63) d 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1);the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for the first time was 96.30%,76.92%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1);the rate of reventilation was 5.56%,19.23%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5);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VAP was 3.70%,23.07%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1).Moreover,it was easy and safe to manipulate FOB,and no side effect was observed.CONCLUSIONS:The application of FOB in patients with AECOPD during sequential weaning of invasive-noninvasive MV is effective in ICU.It can decrease the duration of MV and the length of ICU stay,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from weaning MV for the first time,reduce the rate of reventil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VAP.In addition,such a method is convenient and safe in patients of this k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equential weaning of invasive-noninvasive ventilation Fiberoptic bronchscopy Bronchoalveolar lavage 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window Side effect success rate
下载PDF
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对提高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撤机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丁艳 张东亚 张丹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0期1103-1106,1112,共5页
目的探究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对提高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PCCM)治疗的102例呼吸衰竭患者为... 目的探究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对提高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PCCM)治疗的102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比较2组患者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呼吸肌力水平及氧合指数情况。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最大口腔吸气压(MIP)、最大口腔呼气压(MEP)及氧合指数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在临床护理中效果较好,可促进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肌力恢复,改善膈肌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肌训练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撤机成功率 护理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有创通气撤机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吴敏 张焕 谢伟梅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16-519,共4页
目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有创通气撤机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有创通气撤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30例、研究组30例(随机数字表法),常规组采用传统气泡式湿化鼻导管吸氧方式,研究组采用经鼻高流... 目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有创通气撤机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有创通气撤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30例、研究组30例(随机数字表法),常规组采用传统气泡式湿化鼻导管吸氧方式,研究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比两组24~48h再插管率、有创通气撤机成功率、ICU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24h重插管率、48h重插管率均较常规组低,有创通气撤机成功率较常规组高(P<0.05);两组pH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PaO_(2)水平较常规组表达高,PaCO_(2)水平较常规组表达低(P<0.05);研究组干预后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重插管率,提高有创通气撤机成功率,进而改善患者气道状态,心率与呼吸频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有创通气撤机中 重插管率 有创通气撤机成功率 气道状态
下载PDF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胸外按压联合机械通气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吴国新 关紫云 +1 位作者 梁日明 叶朗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胸外按压联合机械通气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100例心搏骤停应用胸外按压联合机械通气救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机械通气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胸外按压联合机械通气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100例心搏骤停应用胸外按压联合机械通气救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机械通气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容量控制模式(capacity control mode,V-A/C),观察组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比较两组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_(2))、氧分压(oxygen partial pressure,PO_(2))、昏迷指数评分、抢救结果。结果:观察组潮气量、分钟通气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0.5 h、1.0 h、2.0 h后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0.5 h、1.0 h、2.0 h后PCO_(2)低于对照组,P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24 h后,两组睁眼反应、肢体运动评分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2 h后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C、PSV在胸外按压联合机械通气救治过程中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V-A/C可提高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氧合指数、PO_(2)、昏迷指数、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 潮气量 容量控制模式 压力控制模式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曾闪闪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机械通气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机械通气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心功能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治疗2周内脱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水平、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机成功率为96.97%(32/33),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并发症发生率为6.06%(2/33),低于对照组的24.24%(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心功能,提高脱机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有创-无创 序贯机械通气 脱机成功率 疗效
下载PDF
FOCUS-PDCA模式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6
作者 魏俊霞 武坷鑫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9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发现-组织领导-明确情况-分析了解-改进方案(find organize clarify understand select,FOCUS)-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lan do check act,PDCA)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 目的分析发现-组织领导-明确情况-分析了解-改进方案(find organize clarify understand select,FOCUS)-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lan do check act,PDCA)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120例,根据干预时间将其分为2组,即2022年10月—2023年3月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4—9月6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措施预防VAP,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FOCUS-PDCA模式预防VAP。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一次性脱机成功率与VAP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住院费用更低(P<0.05)。研究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5.00%(χ^(2)=4.904,P<0.05);VAP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13.33%(χ^(2)=4.324,P<0.05)。结论FOCUS-PDCA模式能够有效降低ICU重症患者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提高一次性脱机成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模式 重症监护室 重症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一次性脱机成功率
下载PDF
气管插管与球囊面罩辅助通气在心搏骤停心肺复苏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7
作者 张相婷 冯超 宋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面罩辅助通气与气管插管在心搏骤停(SCA)心肺复苏(CPR)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寿光和信医院收治的80例SCA行CPR院前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通气方法不同分为A组(37例)及B组(43例)。A组... 目的探讨球囊面罩辅助通气与气管插管在心搏骤停(SCA)心肺复苏(CPR)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寿光和信医院收治的80例SCA行CPR院前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通气方法不同分为A组(37例)及B组(43例)。A组采用球囊面罩辅助通气,B组采用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比较两组通气及心跳相关指标、复苏成功率及生存率、心功能及血氧饱和度指标、血气指标。结果A组建立通气时间及心跳恢复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生存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脑钠肽水平低于B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氧饱和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救前、后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救后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均高于急救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低于急救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与球囊面罩辅助通气均可有效用于SCA患者CPR院前急救,但后者使用能够更好地缩短心跳恢复时间及通气建立时间,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气管插管 球囊面罩辅助通气 复苏成功率
下载PDF
重症肺炎需呼吸机支持患者的液体负平衡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郭爽 盛名 杨朝荣 《当代医学》 2019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需呼吸机支持患者的液体负平衡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2月到2018年1月,选择在本院MICU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呼吸机支持治疗,观...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需呼吸机支持患者的液体负平衡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2月到2018年1月,选择在本院MICU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呼吸机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液体负平衡干预,对照组给予液体正平衡干预,记录与观察两组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液体日均入量与日均出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机当天液体平衡量与对照组对比也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少于对照组,2周内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6.7%和7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需呼吸机支持患者的液体负平衡能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机 液体负平衡 撤机成功率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的清透法对ICU耐药菌肺部感染患者耐药菌清除率及脱机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畅 孙路路 +6 位作者 付征 远庚 王颖辉 何龙 蓝海涛 赵昕 齐文升 《北京中医药》 201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分析ICU耐药菌肺部感染且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客观评价基于伏邪理论的清透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釆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ICU符合耐药菌肺部感染诊断且机械通气的患... 目的分析ICU耐药菌肺部感染且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客观评价基于伏邪理论的清透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釆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ICU符合耐药菌肺部感染诊断且机械通气的患者1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是否服用清透法方药,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时间为7天和14天,比较2组患者血C-反应蛋白含量(CRP)、血小板(PLT)、耐药病原菌清除率、机械通气时间及脱机成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第7、14天后CRP、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耐药病原菌清除率79.3%,对照组59.2%;2组机械通气时间及脱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伏邪理论的清透法可提高ICU耐药菌肺部感染且机械通气患者的耐药菌清除率,改善其机体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从而降低机械通气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 清透法 耐药菌清除率 机械通气 脱机成功率
下载PDF
NT-pro BNP水平与CVP监测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任亮 崔卫正 韩莎莎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6期984-987,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对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 目的研究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对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在机械通气时对患者的NT-proBNP和CVP进行监测,依据监测结果分为:观察组(n=102),即NT-proBNP≤500pg/mL,CVP≤15cmH2O;对照组(n=98),即NT-proBNP>500pg/mL,CVP>15cmH2O。对两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进行统计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撤机后NT-proBNP、CVP、呼吸频率、用力肺活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比。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动脉血pH值、PaO2、PaCO2分压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撤机成功率为87.25%(89/102),对照组患者撤机成功率为68.37%(67/9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撤机后的NT-proBNP、CVP、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则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通过NT-proBNP、CVP水平进行联合监测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作为撤机的辅助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N端脑钠肽前体 中心静脉压 撤机成功率
下载PDF
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坤 杨萍芬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5期14-16,20,共4页
目的评价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院外接诊的实施院前急救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前急救应用辅助呼吸设备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便携式呼吸机组和人工气囊组,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评价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院外接诊的实施院前急救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前急救应用辅助呼吸设备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便携式呼吸机组和人工气囊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转运成功率、入院时的生命体征状况、院内救治成功率。结果便携式呼吸机组患者的转运成功率为97.89%,高于人工气囊组患者的90.57%(χ^2=4.055;P<0.05),入院时收缩压为(106.24±5.33)mmHg,舒张压为(59.26±4.11)mmHg,心率为(79.38±4.58)次/min,血氧饱和度为(91.98±4.23)%,高于人工气囊组患者的(101.76±5.48)mmHg、(55.91±4.20)mmHg、(70.02±5.33)次/min、(85.45±4.90)%(t=4.684;t=4.552;t=10.867;t=8.224;P<0.05),呼吸为(19.11±2.52)次/min,低于人工气囊组患者的(24.63±2.49)次/min(t=12.375;P<0.05),院内救治成功率为77.42%,高于人工气囊组患者的60.42%(χ^2=5.504;P<0.05)。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院前急救效果和入院时的生命体征,为患者后续抢救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改善患者整体预后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呼吸机 院前急救 转运成功率 生命体征 院内救治成功率
下载PDF
影响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厉兵 薛云 +1 位作者 董增胜 刘小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4期63-65,共3页
目的对影响急诊监护病房机械通气(≥5 d)患者撤机成功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收治的100例机械通气患者,收集撤机成功患者(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患者(撤机失败组)入院时基础疾病、性别、年龄、白蛋白水平(Alb),B-型... 目的对影响急诊监护病房机械通气(≥5 d)患者撤机成功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收治的100例机械通气患者,收集撤机成功患者(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患者(撤机失败组)入院时基础疾病、性别、年龄、白蛋白水平(Alb),B-型钠尿肽水平(BNP),肌酐水平(Cr),气管切开时间等,分析两组的差异性。结果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在年龄、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脑卒中、Alb、Cr、BNP、气管切开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年龄、基础疾病、BNP、Alb等方面的评估在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撤机成功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变化率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卫刚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8-450,共3页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变化率与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ICU的机械通气患者63例次,按拔管结果分成两组,比较两组ScvO2、SaO2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变化率与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ICU的机械通气患者63例次,按拔管结果分成两组,比较两组ScvO2、SaO2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vO2变化率、SaO2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vO2变化率与拔管成功率呈负相关(r=-0.317,P=0.011),SaO2变化率与拔管成功率呈显著负相关(r=-0.390,P=0.002)。ScvO2变化率与SaO2变化率呈显著正相关(r=0.451,P=0.000)。ScvO2变化率和SaO2变化率ROC下面积分别为0.289、0.267。ScvO2变化率的截断点为0.05(敏感度97.4%,特异度95.3%)。结论ScvO2下降〈5%是拔管成功的可靠预测指标,ScvO2变化率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变化率 机械通气 拔管成功
下载PDF
浅快呼吸指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其变化率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方卫刚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6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SB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及其变化率(ΔSCVO_2)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的机械通气患者70例次,按拔管结果分成拔管成功(ES)组和拔管失败(EF)组,比...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SB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及其变化率(ΔSCVO_2)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的机械通气患者70例次,按拔管结果分成拔管成功(ES)组和拔管失败(EF)组,比较2组SCVO_2、ΔSCVO_2及RSBI。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自主呼吸试验(SBT)30min SCVO_2、ΔSCVO_2及RS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T 30 min SCVO_2与拔管成功率正相关(r=0.283,P=0.025),ΔSCVO_2和RSBI与拔管成功率负相关(r=-0.425,-0.282,P=0.001,0.025)。SBT 30min SCVO_2、ΔSCVO_2和RSBI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697、0.810、0.651。结论:SBT 30 min SCVO_2、ΔSCVO_2和RSBI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ΔSCVO_2、SBT 30 min SCVO_2优于RS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快呼吸指数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变化率 机械通气 拔管成功
下载PDF
集束化策略在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盲插鼻空肠管成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莉芳 王全根 王晓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4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在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盲插鼻空肠管成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机械通气存在高度误吸风险和经胃肠内营养不耐受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化策略)... 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在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盲插鼻空肠管成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机械通气存在高度误吸风险和经胃肠内营养不耐受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化策略)和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方法),每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期间的并发症、置管所需时间和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达到95.0%,而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和15.0%,同时,实验组置管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治疗1周后,实验组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盲插鼻空肠管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有助于改善插管效果和营养供给状况,保证置管的成功率,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策略 机械通气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 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下载PDF
健脾养肺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颖 周大勇 戴和森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12期1280-1284,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养肺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健脾养肺汤治疗。两组均治疗5 d(1个疗程)。... 目的:观察健脾养肺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健脾养肺汤治疗。两组均治疗5 d(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动脉血气指标水平、中医症状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以及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和撤机成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动脉血气指标水平、中医症状评分、CPIS、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P<0.01),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健脾养肺汤,可缓解老年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ICU停留时间,改善预后,其疗效优于单纯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肺汤 老年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 炎症因子 动脉血气分析 中医症状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 ICU停留时间 撤机成功率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依赖患者模块化干预构建与临床实证
17
作者 何茵 韩遵海 +3 位作者 盖恬恬 鹿振辉 尹颖 石颖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1548-1553,共6页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依赖患者模块化干预构建与临床实证。方法:选取100例ICU机械通气依赖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模块化干预。统计两组脱机成功率、脱机时间、并...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依赖患者模块化干预构建与临床实证。方法:选取100例ICU机械通气依赖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模块化干预。统计两组脱机成功率、脱机时间、并发症、康复指标及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脱机成功率高,脱机时间、ICU入住时间、普通病房入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2)干预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对照组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较对照组高(P<0.05);(3)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4)干预后观察组血清总蛋白、血白蛋白、前蛋白、转铁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模块化干预应用于ICU机械通气依赖患者,可提高脱机成功率,改善血气指标及营养状况,缓解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机械通气依赖 模块化干预 常规干预 脱机成功率
下载PDF
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其变化率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卫刚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研究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其变化率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ICU的机械通气患者63例次,按拔管结果分成2组,比较两组SaO_2及ΔSaO_2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研究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其变化率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ICU的机械通气患者63例次,按拔管结果分成2组,比较两组SaO_2及ΔSaO_2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SaO_2-30、ΔSa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O_2-30与拔管成功率显著正相关(P<0.05),ΔSaO_2与拔管成功率显著正相关(P<0.05)。SaO_2-30和ΔSaO_2 ROC下面积分别为0.689、0.733。ΔSaO_2的截断点为0.026(敏感性97.2%,特异性86.4%)。结论:SaO_2下降<2.6%是拔管成功的可靠预测指标,ΔSaO_2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氧饱和度 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率 机械通气 拔管成功
下载PDF
关节松动训练对ICU重症肺炎患者早期活动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徐振虎 毛秀莲 +3 位作者 李世鹏 曾唯波 陈文婷 谢佳欣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7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训练对ICU重症肺炎患者早期活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ICU重症肺炎患者,将单数收治患者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ICU护理,实验组纳入关节松动训练内容,比较...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训练对ICU重症肺炎患者早期活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ICU重症肺炎患者,将单数收治患者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ICU护理,实验组纳入关节松动训练内容,比较两组脱机成功率、ICU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脱机成功率(91.67%)高于对照组(72.22%),ICU住院时间为(9.26±2.33)d,短于对照组的(12.35±2.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收治ICU重症肺炎患者用关节松动训练,不仅有效提高其脱机成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松动训练 ICU重症肺炎 呼吸机脱机成功率 ICU住院时间
下载PDF
脱机试验拔管后行面罩雾化对呼吸机支持治疗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拔管成功率的影响
20
作者 陈贝 胡乔乔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2期9-11,89,共4页
目的:分析脱机试验拔管后行面罩雾化对呼吸机支持治疗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拔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行呼吸机支持治疗的80例患者,依据脱机试验拔管后是否使用面罩雾化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未使用面罩雾化并进... 目的:分析脱机试验拔管后行面罩雾化对呼吸机支持治疗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拔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行呼吸机支持治疗的80例患者,依据脱机试验拔管后是否使用面罩雾化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未使用面罩雾化并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40例在传统护理基础上使用面罩雾化。分别在脱机试验拔管后、成功拔管后采集血气指标,收集吸痰次数、呛咳次数、痰痂次数、一次拔管成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脱机试验拔管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相近,两组成功拔管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本组脱机试验拔管后(P<0.05),且观察组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吸痰次数、呛咳次数、痰痂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一次拔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脱机试验拔管后行面罩雾化有助于改善呼吸机支持治疗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提高一次拔管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吸痰次数、呛咳次数、痰痂次数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机试验拔管 面罩雾化 呼吸机支持治疗 血气分析 一次拔管成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