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arked Suction Tubes vs. Plain Suction Tubes in Pediatric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1
作者 Kexin Yang Yang Zhang +5 位作者 Menghui Duan Qiuju Liang Jianfei Zhang Ping Kong Mengqi Duan Xiangwei Chen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3年第6期774-784,共11页
Introduction: Endotracheal suc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suction tubes with markings in mechan... Introduction: Endotracheal suc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suction tubes with markings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ediatric patien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randomized assignment was carried out on a cohort of 52 pediatric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at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cove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22 to December 2022.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 improved group (n = 26) utilizing marked suction tubes, and a regular group (n = 26) employing conventional suction tubes. The objective of our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marked suction tubes. Results: The effects of the improved group on the vital signs of children under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small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regular group (p < 0.05). Additionally, the improved group exhibited a reduced frequency of sputum suction, shorte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uration, and fewer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in the PICU compared to the regular group during the ventilation period. Notably, the difference in the duration of PICU hospitaliza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Moreover,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improved group was notably lower,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bserved in airway mucous membrane damage and irritating cough when compared to the regular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utilization of marked suction tubes provides clinical nurses with clear guidance for performing suctioning with ease, efficiency and safety. Consequently, advocating for the widespread implementation of marked suction tubes in clinical practice is a commendable pursu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ed suction Tubes Endotracheal sucti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ifferent depth of Aspiration
下载PDF
水下井口吸力桩极限贯入深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舒展 杨进 +3 位作者 朱国倞 黄熠 张珣 万宏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井口吸力桩表层建井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边际油田开发、军事航道区水下开发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但在井口吸力桩安装过程中存在贯入不到位导致水下井口出泥过高引发钻井工况复杂载荷下水下井口失稳难题,有必要开展极限贯入深度... 井口吸力桩表层建井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边际油田开发、军事航道区水下开发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但在井口吸力桩安装过程中存在贯入不到位导致水下井口出泥过高引发钻井工况复杂载荷下水下井口失稳难题,有必要开展极限贯入深度研究。基于井口吸力桩贯入阶段力学模型,考虑沉贯阻力和极限吸力,建立了井口吸力桩极限贯入深度模型。结合南海西部X井位工程实例,开展了井口吸力桩表层建井设计,计算了直径为6 m的井口吸力桩贯入过程中的阻力,给出了井口吸力桩极限吸力设计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南海西部X井位安装井口吸力桩,其极限吸力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临界吸力和水泵吸力;极限贯入深度主要受土质类型和强度、临界吸力的影响,强度高和渗透性好的土体会导致极限贯入深度减小;X井位井口吸力桩极限贯入深度为26.75 m。本文极限贯入深度的计算分析可为井口吸力桩的设计和现场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 井口吸力桩 贯入深度 极限吸力
下载PDF
深水网箱养殖水性给料投饲机设计与研究
3
作者 张世中 张天时 +3 位作者 刘国涛 祝明韦 杨涛 赵磊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4,共6页
为解决水产养殖中投饲劳动强度大、饲料破损率高、饲料浪费多,尤其是在深水网箱养殖中普通投饲机难以输送饲料至一定深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专用的深水养殖水性给料投饲机。该投饲机结合了深水养殖的特点,以及之前在沉浮式网箱养殖方面... 为解决水产养殖中投饲劳动强度大、饲料破损率高、饲料浪费多,尤其是在深水网箱养殖中普通投饲机难以输送饲料至一定深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专用的深水养殖水性给料投饲机。该投饲机结合了深水养殖的特点,以及之前在沉浮式网箱养殖方面的经验,并进行了相应试验来确定适宜的饲料与水质量比,以及进水泵功率和送料高度对吸料效率的影响,进行了饲料和水不同配比,以及不同水泵功率和不同输料深度等试验。结果显示:适宜的饲料与水质量比为1∶6;随着进水泵功率的增加,吸料效率升高;当进水泵功率保持不变,随着水深深度的增加,吸料效率逐渐减小;在进水泵功率为7.50 kW、扬程46 m时,该投饲机的吸料效率均值可达到9.46 kg/min,输送深度为水下10 m以下,满足了沉浮式网箱深水养殖的饲料投喂需求。研究表明,该水性给料投饲机可以在深水养殖中实现水下投饲,解决了深水网箱养殖面临的重要问题,并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具有广泛应用和推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饲机 深远海养殖 深水网箱 沉浮式网箱 吸料效率 输送深度
下载PDF
砂土中吸力筒基础抗拔数值模拟研究:系泊深度效应
4
作者 季慧 彭宇 +1 位作者 吴则祥 涂冬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87-2194,共8页
针对锚线斜拉作用下吸力筒与砂土相互作用的微观特征仍不清楚这一问题,采用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DEM)-有限元(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FEM)耦合数值方法,从宏观到微观角度分析系泊点深度对吸力筒基础抗拔性能的影响... 针对锚线斜拉作用下吸力筒与砂土相互作用的微观特征仍不清楚这一问题,采用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DEM)-有限元(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FEM)耦合数值方法,从宏观到微观角度分析系泊点深度对吸力筒基础抗拔性能的影响。在建模中,采用FEM中有限元网格来模拟吸力筒,采用DEM中颗粒来模拟吸力筒周围砂土,并通过控制滚轴运动来模拟锚线的拉作用。结果表明:吸力筒的拉力-位移曲线存在峰值拉力,且与不同系泊点深度下吸力筒运动模式有密切关系;吸力筒旋转方向、拔出位移的反转临界系泊深度点位于吸力筒从顶部往下h=66.7%深度附近(即吸力筒深度的2/3处,h为系泊深度)。此外,从颗粒尺度分析了土体变形及破坏行为,最终确定了吸力筒-颗粒土相互作用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忽略锚线的系泊点深度将会导致误判吸力筒的承载能力及与土体的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筒 抗拔 DEM-FEM耦合 深度效应 土体变形
下载PDF
A Mixed-Depth Visual Rendering Method for Bleeding Simula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Wen Shi Peter Xiaoping Liu Minhua Zheng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19年第4期917-925,共9页
The visual fidelity of bleeding simulation in a surgical simulator is critical since it will affect not only the degree of visual realism,but also the user’s medical judgment and treatment in real-life settings.The c... The visual fidelity of bleeding simulation in a surgical simulator is critical since it will affect not only the degree of visual realism,but also the user’s medical judgment and treatment in real-life settings.The conventional marching cubes surface rendering algorithm provides excellent visual effect in rendering gushing blood,however,it is insufficient for blood flow,which is very common in surgical procedures,since in this case the rendered surface and depth textures of blood are rough.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new method called the mixed depth rendering for rendering blood flow in surgical simulation.A smooth height field is created to minimize th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neighboring particles on the bleeding surface.The color and transparency of each bleeding area are determined by the number of bleeding particles,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 visual effect.In addition,there is no much extra computational cost.The rendering of blood flow in a variety of surgical scenarios shows that visual feedback is much improved.The proposed mixed depth rendering method is also used in a neurosurgery simulator that we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EEDING SIMULATION BLEEDING suction RENDERING algorithm MARCHING cubes MIXED depth RENDERING
下载PDF
深海资源钻探吸力桩建井模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进 朱国倞 +3 位作者 李舒展 李磊 管申 宋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139,共6页
在深水油气、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过程中,建立井口是保证钻井作业安全和时效的关键。吸力桩建井作为一种新型建井模式是目前世界海洋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吸力桩建井模式对提高深海建井技术创新和提升建井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吸力桩建井... 在深水油气、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过程中,建立井口是保证钻井作业安全和时效的关键。吸力桩建井作为一种新型建井模式是目前世界海洋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吸力桩建井模式对提高深海建井技术创新和提升建井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吸力桩建井模式主要依靠负压作用来安装吸力桩,对土壤扰动小,能大幅度提高井口承载力,入泥深度相比传统建井模式大大减小;吸力桩还能够扩展容纳多个井口,结合井筒预斜设计可以克服软地层造斜难题。介绍了吸力桩建井的工艺流程,给出了吸力桩和井筒的设计方法,并利用南海某深水井场的土质参数设计了适用于该井场的吸力桩和井筒。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吸力桩建井模式能够很好地适应于该南海深水井场。研究表明,吸力桩建井模式为深海资源勘探开发建井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吸力桩 建井工艺 结构设计 入泥深度设计
下载PDF
Study on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State of Suction Anchor Piles for Offshore Wind Power during Horizontal Pulling 被引量:1
7
作者 Jianping Jiang Jiaruo Gao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22年第1期88-97,共10页
The subsea anchor piles of offshore wind power floating platform structures are mainly subjected to uplift and horizontal loads, an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ase of horizontal loads.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 The subsea anchor piles of offshore wind power floating platform structures are mainly subjected to uplift and horizontal loads, an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ase of horizontal loads.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horizontal pullout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power suction anchor piles in clay layers was carried out to reveal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state of the anchor piles during horizontal pile pullout, the range of pile depth at the pullout point where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is achieved (referred to as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ra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llout load and the ultimate load during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and the optimal location of the pullout point for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certain pull-out points, the anchor pile produces an overall horizontal movement state under suitable horizontal pull-out loads. The depth of the pile pull-out point for horizontal movement i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 of the pile, i.e. 14.2 m to 14.5 m. The horizontal pull-out load of 24,000 kN at a depth of 14.5 m within the pile horizontal movement range of 14.2m to 14.5 m is the maximum ultimate horizontal pull-out load;the optimum pull-out point depth is 14.5 m at 0.275 L (L is the pile length). For each pull-out point of the anchor pile in horizontal movement, the horizontal pull-out load in horizontal movement and the horizontal ultimate pull-out load exist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two values were not exactly the same, the values were compar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at the optimum pull-out point the value of the ultimate horizontal pull-out load/horizontal pull-out load in horizontal movement tended to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izontal Movement State suction Anchor Piles Horizontal Movement Range Optimum Pull-Out Point depth Offshore Wind Power
下载PDF
人工气道内吸痰深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冯冬梅 陈鹏 +4 位作者 李利 刘宇 张素 李湘萍 陆悦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在为人工气道患者进行吸痰时,吸痰管的插入深度会影响吸痰的效果。目前人工气道内吸痰操作规范中关于吸痰管的插入深度并无明确规定,本文就吸痰管插入不同深度进行吸痰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插入深度的测量等方面展开综述,为临床护理工作... 在为人工气道患者进行吸痰时,吸痰管的插入深度会影响吸痰的效果。目前人工气道内吸痰操作规范中关于吸痰管的插入深度并无明确规定,本文就吸痰管插入不同深度进行吸痰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插入深度的测量等方面展开综述,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相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 吸痰深度 改良吸痰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内两种吸痰深度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3
9
作者 张巧妮 程青虹 王子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66-968,共3页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内吸痰时的有效深度。方法将在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34例患者随机分为浅吸痰组(吸痰管超过气管套管头端2 cm)和深吸痰组(吸痰管深入至遇阻力后上提2 cm,吸引前测量好所需深度),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吸痰前后...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内吸痰时的有效深度。方法将在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34例患者随机分为浅吸痰组(吸痰管超过气管套管头端2 cm)和深吸痰组(吸痰管深入至遇阻力后上提2 cm,吸引前测量好所需深度),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吸痰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循环、呼吸参数的变化,以及吸痰后痰鸣音的改善情况,同时对两组气道损伤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吸痰后5 min与吸痰前1 min相比,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次的变化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吸痰后5 min患者指脉血氧饱和度上升值、气道压力下降值及潮气量增加值深吸组高于浅吸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浅吸组相比,深吸组的吸痰间隔时间较长,日吸痰次数较少,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以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人工气道内吸痰时,计算好深度后行深部吸引,有利于彻底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延长吸痰间隔时间,降低气道阻力,改善机体缺氧,并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吸痰深度
下载PDF
不同吸痰深度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成年患者吸痰效果系统评价 被引量:22
10
作者 梅彬彬 殷庆梅 +2 位作者 王雯婷 崔飞飞 沈梅芬 《护理学报》 2018年第5期36-4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浅层、深层吸痰深度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成年患者气道内吸痰效果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数... 目的系统评价浅层、深层吸痰深度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成年患者气道内吸痰效果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数据库,收集成年患者浅层、深层吸痰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 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步检索获得文献2 732篇,最终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相较深层吸痰,浅层吸痰法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的上升幅度(Z=9.18,P<0.01)、潮气量的增加幅度(Z=2.43,P=0.02)较大,血压波动(Z=4.28,P<0.01)、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Z=6.08,P<0.01)、刺激性咳嗽发生率(Z=3.23,P<0.01)较小,而两者在痰鸣音改善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气道峰压下降幅度、心率及VAP影响的结果稳定性较差。结论浅层吸痰法在改善血氧饱和度、增加潮气量、减轻气道损伤等方面优于深层吸痰,但两者在气道峰压、痰鸣音、VAP发生等方面暂未发现差异,尚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吸痰 深层吸痰 吸痰深度 人工气道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不同吸痰深度密闭式吸痰法在外科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0
11
作者 梁娟 胡雪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7期159-161,16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深度密闭式吸痰法在外科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外科综合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吸痰管插入深度等于气管...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深度密闭式吸痰法在外科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外科综合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吸痰管插入深度等于气管插管长度;B组吸痰管插入气道遇阻力后上提1~2 cm;C组吸痰管插入深度达气管插管长度后再插入1 cm,比较三组患者24 h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痰鸣音改善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24 h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痰鸣音改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心率变化、呛咳及痰中带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痰管置入深度达气管插管刻度后继续深入1 cm可有效清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气道分泌物,对气道黏膜损伤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患者 密闭式吸痰护理 吸痰深度 吸痰并发症
下载PDF
密闭式吸痰管不同吸痰深度对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闫俊辉 刘新媚 +3 位作者 陶龙城 杨婉婷 吴琪 胡淑玲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4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安全的吸痰深度。方法将120例肺部感染、气道分泌物量在中量以上、给予密闭式吸痰患者分成A、B、C三组,各40例。A组为浅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长度短1cm;B组为深部吸痰法,即将...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安全的吸痰深度。方法将120例肺部感染、气道分泌物量在中量以上、给予密闭式吸痰患者分成A、B、C三组,各40例。A组为浅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长度短1cm;B组为深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当感觉到有阻力时,再上提1cm;C组为标准吸痰法,即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口后再延长1cm,观察比较三组吸痰前后吸痰有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B、C组吸痰前后有效性指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吸痰前后安全性指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吸痰法可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引发的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吸痰管 气管内吸痰 不同深度 机械通气
下载PDF
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吸痰深度的探讨 被引量:48
13
作者 韦晓君 王玲华 郑玉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4期9-10,8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最佳吸痰深度。方法对入住ICU的61例COPD合并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吸引管插入深度不超过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头端),另一组...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最佳吸痰深度。方法对入住ICU的61例COPD合并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吸引管插入深度不超过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头端),另一组为实验组(吸引管穿过气管导管,至有阻力感时后退1-2cm ),观察吸痰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心律、指测血氧饱和度及气道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吸痰前和吸痰后5min的心率、血压、心律、指测血氧饱和度的差值显示差异无显著性;吸痰后20min气道阻力的下降值,实验组(-19.62±7.91)明显大于对照组(-13.64±5.2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机械通气初期,分泌物较多的呼吸衰竭患者宜深部吸痰,可以减少吸痰频次,缓解气道阻力,有效改善缺氧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机械通气 吸痰深度
下载PDF
膨胀土地区边坡活动带深度确定的吸力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潘宗俊 谢永利 +1 位作者 杨晓华 徐伟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3,共4页
应用Mitchell原理把吸力作为深度的函数,分别在西安一汉中高速公路南郑段K86+060、K91+110两处膨胀土边坡的坡顶和坡脚现场开挖观测井,利用张力计进行不同深度处吸力值的现场量测,确定两边坡最大吸力值和影响深度下的平衡吸力值;... 应用Mitchell原理把吸力作为深度的函数,分别在西安一汉中高速公路南郑段K86+060、K91+110两处膨胀土边坡的坡顶和坡脚现场开挖观测井,利用张力计进行不同深度处吸力值的现场量测,确定两边坡最大吸力值和影响深度下的平衡吸力值;然后采用原状膨胀土进行水平土柱入渗试验,计算得到土体扩散率。根据以上量测和计算的参数确定大气影响深度,最后通过建立膨胀土边坡破坏模型方程,确定浅表层破坏深度。结果表明:两路堑边坡膨胀土吸力最大值均介于70~80kPa,膨胀土的活动带深度介于1.71~1.74m;浅表层破坏发生在活动带范围之内,其可能破坏深度为1.59~1.72m,二者深度十分接近,表明活动带深度以下的膨胀土层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膨胀土 吸力 扩散率 活动带深度
下载PDF
吸痰对机械通气病人肺容量及呼吸力学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莉 陈玉红 +2 位作者 冯萍 梁钰 李纯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5年第10期3717-3720,共4页
综述了吸痰负压、通气模式、吸痰方式、吸痰管管径、吸痰深度对机械通气病人肺容量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提出护士必须准确评估病人,实行个体化气道管理,提高吸痰的有效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危重症病人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 吸痰 机械通气 肺容量 呼吸力学 吸痰负压 通气模式 吸痰方式 吸痰管管径 吸痰深度
下载PDF
无隔板稀土萃取槽中搅拌桨安装深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羽生 逄启寿 袁娟娣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7,29,共6页
以200L无隔板式前室萃取槽为模型,运用流体动力学Fluent软件,以原始搅拌桨离混合室底部的距离(安装深度)b=60mm为基础,以5mm为间隔,对稀土混合室内的料液与P507的混合搅拌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以抽吸负压值、抽吸流速和搅拌功率数值等参... 以200L无隔板式前室萃取槽为模型,运用流体动力学Fluent软件,以原始搅拌桨离混合室底部的距离(安装深度)b=60mm为基础,以5mm为间隔,对稀土混合室内的料液与P507的混合搅拌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以抽吸负压值、抽吸流速和搅拌功率数值等参数为评价依据,通过对不同搅拌桨安装深度的模拟分析,得到其对搅拌桨抽吸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搅拌桨的优化安装位置b=50mm,为搅拌桨的现场调试安装提供了理论指导。经过模拟分析,在安装深度为50mm时,抽吸负压值为-140.2Pa,抽吸流速为1.25m/s,搅拌功率为105.68 W。模拟分析结论在工厂得到了成功应用,同时也验证了模拟分析结论与现场试验结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萃取槽 搅拌浆 安装深度 抽吸性能 数值模拟 Fluent软件
下载PDF
基于线弹性力学的非饱和红粘土裂缝开展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爱军 张家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8-204,共7页
湖南郴宁高速公路沿线分布的红粘土是一种典型的高塑性粘土,极易干燥失水开裂导致严重的工程病害。以郴宁高速公路红粘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粘土干缩裂缝的开展机理,采用线弹性力学和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导出了考虑土体... 湖南郴宁高速公路沿线分布的红粘土是一种典型的高塑性粘土,极易干燥失水开裂导致严重的工程病害。以郴宁高速公路红粘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粘土干缩裂缝的开展机理,采用线弹性力学和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导出了考虑土体抗拉强度的裂缝开展深度的理论解。理论解分析表明,裂缝开展深度主要受地表基质吸力控制,地表基质吸力越大,裂缝越深;当吸力梯度较小时,吸力梯度对裂缝深度的影响较大;土体参数泊松比对裂缝开展深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非饱和土 裂缝深度 地表基质吸力 吸力梯度
下载PDF
基于吸力量测确定膨胀土活动带和裂隙深度 被引量:11
18
作者 潘宗俊 谢永利 +1 位作者 杨晓华 李志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206-211,共6页
采用Mitchell公式和裂隙扩展深度方程两种吸力法确定安康地区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和裂隙开展深度。其一通过对安康地区两处天然边坡开挖观测井,利用张力计进行不同深度处吸力值的现场量测,根据Mitchell提出公式计算大气影响深度;其二... 采用Mitchell公式和裂隙扩展深度方程两种吸力法确定安康地区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和裂隙开展深度。其一通过对安康地区两处天然边坡开挖观测井,利用张力计进行不同深度处吸力值的现场量测,根据Mitchell提出公式计算大气影响深度;其二根据非饱和土抗拉强度公式,建立膨胀土裂隙扩展深度方程,利用基质吸力量测结果求其理论解。结果表明,安康地区膨胀土吸力变化曲线随深度增加变幅减小,呈“波浪式”推移。Mitchell公式确定安康地区膨胀土的大气影响深度为3.35m以内,裂隙深度方程确定裂隙开展深度为3.06-3.14m。利用Mitchell公式计算大气影响深度与膨胀土断裂理论公式确定的裂隙开展深度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吸力 扩散率 影响深度 水分指数 裂隙 抗拉强度
下载PDF
基于中子成像的水泥基材料毛细吸水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鹏 赵铁军 +1 位作者 Wittmann F.H. Lehmann E.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7,共7页
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水泥基材料毛细吸水的动力学机理及其现有模型,应用中子成像技术对其毛细吸水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再现,对水分侵入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毛细孔吸附力作用下,水分前锋不断向水泥基材料内部推进,在吸... 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水泥基材料毛细吸水的动力学机理及其现有模型,应用中子成像技术对其毛细吸水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再现,对水分侵入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毛细孔吸附力作用下,水分前锋不断向水泥基材料内部推进,在吸水初期速度较快,后趋于平缓直至稳定;水分侵入曲线在深度和含量上同时增长,可以由线性+反S形模型来描述其空间分布特点,并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现有的"时间开方"及其修正模型对毛细吸水的后期预测不太合理,本文提出的渗透系数双曲线衰减模型更符合真实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毛细吸水 中子成像 渗透深度 渗透系数
下载PDF
高吸程射流泵装置的气蚀临界沉没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晨海 李红 +1 位作者 向清江 徐德怀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4,132,共4页
随着河水及地下水等水位的不断下降,高吸程射流泵装置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当射流泵内压力低于液体的汽化压力时,就会发生气蚀,不仅对进入喉管的液体有节流的作用,减小流量,还会剥蚀射流泵部件壁面,产生噪声,降低泵效率。为了避免气蚀... 随着河水及地下水等水位的不断下降,高吸程射流泵装置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当射流泵内压力低于液体的汽化压力时,就会发生气蚀,不仅对进入喉管的液体有节流的作用,减小流量,还会剥蚀射流泵部件壁面,产生噪声,降低泵效率。为了避免气蚀的发生,就要控制高吸程射流泵装置的气蚀临界沉没度。推导出了气蚀临界沉没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已知的高吸程射流泵装置的性能参数及下泵深度求得气蚀临界沉没度。通过试验,间接测量了2组工作泵扬程分别为44m及34m的高吸程射流泵装置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吸程,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通过对计算所得气蚀临界沉没度和试验测得的最大吸程比较分析,发现射流泵无法正常工作的原因是发生了气蚀或工作压力太小,可以采取调节下泵深度或增加工作泵扬程等措施以满足使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泵 高吸程 气蚀 临界沉没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