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甲硫氨酸亚砜的含量
1
作者 祝艺娟 罗倩倩 +2 位作者 方海顺 杜碧莹 苏广海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甲硫氨酸亚砜质量分数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柱前衍生HPLCFLD法,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柱(3.0 mm×100 mm,2.7μm)或效能相当的色谱柱,以乙酸钠四氢呋喃溶液为流动相A,乙酸钠溶...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甲硫氨酸亚砜质量分数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柱前衍生HPLCFLD法,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柱(3.0 mm×100 mm,2.7μm)或效能相当的色谱柱,以乙酸钠四氢呋喃溶液为流动相A,乙酸钠溶液-乙腈-甲醇(体积比20∶40∶40)为流动相B,流速为1.0 mL/min,采用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233 nm,发射波长为441 nm。结果甲硫氨酸亚砜质量浓度在0.02605~2.60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检测限为1.3×10^(-3)ng,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3%。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甲硫氨酸亚砜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柱前衍生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甲硫氨酸亚砜
下载PDF
葱属植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华敏 张新岭 +2 位作者 尹守恒 王利亚 李冰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33,共13页
葱属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属之一,包括大蒜、洋葱、大葱、韭菜等多种具有独特辛辣风味的蔬菜作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是葱属植物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是葱属植物各种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前体物质,由于其赋予葱属植物独特的辛辣风... 葱属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属之一,包括大蒜、洋葱、大葱、韭菜等多种具有独特辛辣风味的蔬菜作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是葱属植物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是葱属植物各种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前体物质,由于其赋予葱属植物独特的辛辣风味和药用价值,因此研究葱属植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的代谢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在葱属植物中已发现7种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这些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主要在叶片中先经谷胱甘肽途径合成,再转运到鳞茎等贮藏器官的细胞质中积累。目前,关于葱属植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降解的研究较多,而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的研究则较少。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是植物硫代谢的下游产物,上游涉及含硫化合物的吸收、转运、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的代谢等过程,这些代谢过程的变化可能影响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今后,应加强以下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继续克隆鉴定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另一方面,加强葱属植物硫代谢的研究,为研究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的调控奠定基础。该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葱属植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的代谢途径以及利用分子育种技术调控葱属植物的风味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属植物 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 蒜氨酸酶 风味物质 代谢途径
下载PDF
镧系元素高氯酸盐苯丁基亚砜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文先 孙元洪 +3 位作者 武登国 刘英平 刘志亮 郑玉山 《稀土》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以稀土高氯酸盐RE(ClO_4)_3nH_2O(RE=La^(3+)、Ce^(3+)、Pr^(3+)、Nd^(3-)、Sm^(3-)、Eu(3+),n=6~7)与苯丁基亚砜PBSO(C_6H_5C_4H_9)在无水乙醇体系中... 本文以稀土高氯酸盐RE(ClO_4)_3nH_2O(RE=La^(3+)、Ce^(3+)、Pr^(3+)、Nd^(3-)、Sm^(3-)、Eu(3+),n=6~7)与苯丁基亚砜PBSO(C_6H_5C_4H_9)在无水乙醇体系中合成出六个新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稀土离子含量测定,配体PBSO含量测定ClO_4~-含量测定、IR谱、导电、TG-DTA分析及X-射线粉末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BPSO)_7(ClO_4)](ClO_4)_2,配位数为8,电解质类型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高氯酸盐 配合物 苯丁基亚砜 合成
下载PDF
高氯酸镝、六氟磷酸镝二苯亚砜及高氯酸镝苯丁基砜配合物的发光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文先 刘英平 +2 位作者 孙元洪 连锡山 张东凤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39-342,共4页
合成了高氯酸镝二苯亚砜Dy(DPSO)6(ClO4)3、六氟磷酸镝二苯亚砜Dy(DPSO)7(PF6)3、高氯酸镝苯丁基亚砜Dy(PBSO)6(ClO4)3三个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摩尔电导及粉晶荧光激发和发射... 合成了高氯酸镝二苯亚砜Dy(DPSO)6(ClO4)3、六氟磷酸镝二苯亚砜Dy(DPSO)7(PF6)3、高氯酸镝苯丁基亚砜Dy(PBSO)6(ClO4)3三个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摩尔电导及粉晶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根据光谱实验结果计算了配体的S1及Dy3+的第一激发态及基态能级.通过对三个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的研究知:Dy(DPSO)6(ClO4)3的发光强度最高,其中4F92→6H152谱带强度高达1066cd.表明DPSO配体受激发后可将能量有效地传递给Dy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镝 六氟磷酸镝 亚砜 配合物 发光性能
下载PDF
1-硫代-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基-4-亚甲基硫醚及其亚砜的合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玉桂 王新龙 +1 位作者 朱雪峰 周汉杰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7-60,共4页
本文通过Williamson反应,合成了9个双环笼状硫代磷酸酯的硫醚衍生物3a~i。以3b,3c为例研究了硫醚衍生物的还原性,并合成相应的亚砜化合物4b,4c。讨论了亚砜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关键词 双环 笼状 硫醚 亚砜 合成 磷酸脂
下载PDF
在甲基苯甲酰甲基亚砜高氯酸体系中Tm^(3+)、Pr^(3+)对Eu^(3+)的荧光增强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丽娟 李文先 +2 位作者 王宏胜 其其格 王春莲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9,共5页
合成了不同摩尔比的甲基苯甲酰甲基亚砜高氯酸铕、铥异核配合物和高氯酸铕、镨异核配合物(Eu1-xREx)(ClO4)3.L5.C2H5OH(RE=Tm、Pr,x=0.000~0.200,L=C6H5COCH2SOCH3)。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表明,配体通过亚砜基上的氧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 合成了不同摩尔比的甲基苯甲酰甲基亚砜高氯酸铕、铥异核配合物和高氯酸铕、镨异核配合物(Eu1-xREx)(ClO4)3.L5.C2H5OH(RE=Tm、Pr,x=0.000~0.200,L=C6H5COCH2SOCH3)。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表明,配体通过亚砜基上的氧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羰基氧不参与配位,三个ClO4-有两个在内界参与了配位,而另一个在外界不参与配位。荧光光谱表明,当Tm3+和Pr3+的掺入量分别在0.001mol^0.01mol和0.001mol^0.100mol之间时,对Eu3+的荧光产生敏化作用,且Tm3+和Pr3+的掺入量都为0.001mol时,敏化强度最大,分别可使Eu3+荧光强度增加109%和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甲酰甲基亚砜 荧光增强效应 高氯酸(Eu3+ Tm3+)(Eu3+ Pr3+)异核配合物
下载PDF
高氯酸铽、六氟磷酸铽与二苯基亚砜、苯丁基亚砜配合物的发光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文先 孙元洪 +1 位作者 刘英平 连锡山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506-509,共4页
合成了Tb(DPSO)6·(ClO4)3、Tb(DPSO)7·(PF6)3及Tb(PBSO)6·(ClO4)3配合物(DPSO为二苯基亚砜PBSO为苯丁基亚砜).在室温下测定了它们的固体粉末荧光激发和发射... 合成了Tb(DPSO)6·(ClO4)3、Tb(DPSO)7·(PF6)3及Tb(PBSO)6·(ClO4)3配合物(DPSO为二苯基亚砜PBSO为苯丁基亚砜).在室温下测定了它们的固体粉末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Tb(DPSO)6·(ClO4)3配合物中Tb3+的发光强度最高,其中5D4→7F5跃迁谱带强度高达806.2cd,Tb(DPSO)7(PF6)3配合物中Tb3+发光强度次之,Tb(PBSO)6(ClO4)3配合物中Tb3+的发光强度最弱.这说明二苯亚砜做为配体受激后向Tb3+离子传递能量的效率高于苯丁基亚砜,另外ClO4-做为阴离子也可增加Tb3+的发光强度,原因是部分外界ClO4-离子可进入内界参予配位,降低了配合物的对称性,部分解除了跃迁禁律,提高了Tb3+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铽 六氟磷酸铽 发光 铽配合物 二苯基亚砜
下载PDF
高氯酸镝、高氯酸铕在二苯亚砜体系中的共发光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文先 刘英平 +2 位作者 韩德 巴达仁贵 高建萍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1-64,共4页
合成了高氯酸镝铕(Ⅲ)二苯亚砜Dy1- x Eux (DPSO)7 (ClO4)3 (x= 1.000~0.000)一系列固体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发现镝(Ⅲ)对铕(Ⅲ)的发光有猝灭作用,铕(Ⅲ)... 合成了高氯酸镝铕(Ⅲ)二苯亚砜Dy1- x Eux (DPSO)7 (ClO4)3 (x= 1.000~0.000)一系列固体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发现镝(Ⅲ)对铕(Ⅲ)的发光有猝灭作用,铕(Ⅲ)对镝(Ⅲ)的发光也有猝灭作用.同时研究了Dy3+ 、Eu3+ 相互猝灭的浓度范围,并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了配体S1 能级以及Dy3+ 的有关能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铕 高氯酸镝 配合物 共发光 二苯亚砜
下载PDF
双(α-次甲基羰基)化合物氧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邢兰敏 卢凤才 《有机化学》 SCIE CAS 1983年第6期447-450,425,共5页
几种双(α-次甲基羰基)化合物分别用两种氧化体系DMSO和HBr或DMSO,HCI和KI,进行氧化,得到了相应的双(1,2-二羰基)化合物。对所得到的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质谱和1~H核磁共振谱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氧化产物的产量高,操作简便,原料价廉,为... 几种双(α-次甲基羰基)化合物分别用两种氧化体系DMSO和HBr或DMSO,HCI和KI,进行氧化,得到了相应的双(1,2-二羰基)化合物。对所得到的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质谱和1~H核磁共振谱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氧化产物的产量高,操作简便,原料价廉,为大量制备这类化合物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二甲基亚砜(DMSO) 羰基化合物
下载PDF
高氯酸钐、六氟磷酸钐在二苯亚砜及苯丁基亚砜配合物中的发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文先 孙元洪 +1 位作者 连锡山 刘英平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5期650-653,共4页
合成了高氯酸钐二苯亚砜Sm(DPSO)7·(ClO4)3、六氟磷酸钐二苯亚砜Sm(DPSO)7(PF6)3、高氯酸钐苯丁基亚砜Sm(PBSO)7·(ClO4)3三个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摩尔电导及粉晶荧... 合成了高氯酸钐二苯亚砜Sm(DPSO)7·(ClO4)3、六氟磷酸钐二苯亚砜Sm(DPSO)7(PF6)3、高氯酸钐苯丁基亚砜Sm(PBSO)7·(ClO4)3三个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摩尔电导及粉晶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Sm(DPSO)7(ClO4)3的发光强度最高,其中4G5/2→6H7/2谱带强度高达119.3cd.这说明DPSO二苯亚砜作为配体受激发后将能量传递给Sm3+使其敏化发光的能力高于苯了基亚砜.另外在一定的条件下阴离子ClO可以增强Sm3+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钐 六氟磷酸钐 亚砚 配合物 发光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在稀土穴醚配合物中配位行为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世昌 朱天培 《电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218-222,共5页
二甲基亚砜在稀土穴醚配合物中配位行为的电化学研究刘世昌(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系,呼和浩特010022)朱天培(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有关穴醚与稀土金属离子配合物的性质以及关于它们的电化学方面的... 二甲基亚砜在稀土穴醚配合物中配位行为的电化学研究刘世昌(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系,呼和浩特010022)朱天培(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有关穴醚与稀土金属离子配合物的性质以及关于它们的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均尚少 ̄[1-5],且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亚砜 稀土 穴醚 配合物 伏安法
下载PDF
异核高氯酸钐、镝在二苯亚砜体系中的共发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先 其其格 +1 位作者 郑玉山 郝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6-659,706,共5页
合成了一系列异核高氯酸钐、镝二苯亚砜配合物 :SmxDy1-x(DPSO) 7(ClO4) (x =1 0 0 0 - 0 0 0 0 ,DPSO为二苯亚砜 )。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IR谱、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发射光谱表明 :在二苯亚砜体系中S3 + m 对Dy3 + 的发光有明显... 合成了一系列异核高氯酸钐、镝二苯亚砜配合物 :SmxDy1-x(DPSO) 7(ClO4) (x =1 0 0 0 - 0 0 0 0 ,DPSO为二苯亚砜 )。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IR谱、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发射光谱表明 :在二苯亚砜体系中S3 + m 对Dy3 + 的发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 ,而Dy3 + 对Sm3 + 的发光有较强的敏化作用。根据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计算了(Sm3 + 、Dy3 + )及配体DPSO的有关能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核高氯酸钐镝 二苯亚砜 配合物 共发光 稀土
下载PDF
粉状白钨酸研究(ⅩⅥ)——二甲基亚砜配位多价金属六聚钨酸盐的制备及性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思三 顾翼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981-984,共4页
以粉状白钨酸为原料,在二甲基亚砜(DMSO)介质中制得了某些DMSO配位多价金属的六聚钨酸盐[M(Ⅱ)(DMSO)_6][W_6O_(19)](M(Ⅱ)=Mn,Cu,Ca,Zn,Co,Ni)和[M(Ⅲ)(DMSO)_(10)]_2·[W_6O_(19)]_3(M(Ⅲ)=Pr,Nd).测定了它们的紫外、红外光谱及... 以粉状白钨酸为原料,在二甲基亚砜(DMSO)介质中制得了某些DMSO配位多价金属的六聚钨酸盐[M(Ⅱ)(DMSO)_6][W_6O_(19)](M(Ⅱ)=Mn,Cu,Ca,Zn,Co,Ni)和[M(Ⅲ)(DMSO)_(10)]_2·[W_6O_(19)]_3(M(Ⅲ)=Pr,Nd).测定了它们的紫外、红外光谱及电化学还原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状白钨酸 二甲亚砜 六聚钨酸盐
下载PDF
异核高氯酸(Eu^(3+),Er^(3+))二苯亚砜配合物中Er_(3+)对Eu_(3+)发光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先 刘英平 +1 位作者 郑玉山 高昌盛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93-497,共5页
合成了一系列异核 ( Eu1-x Erx) ( DPSO) 7( Cl O4 ) 3( x=0 .0 0 0 -0 .2 0 0 ,DPSO为二苯亚砜 )配合物 .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分析 ,IR谱及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的测定 .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 :Eu3+在配合物中所处格位对称性低无对称中心 ... 合成了一系列异核 ( Eu1-x Erx) ( DPSO) 7( Cl O4 ) 3( x=0 .0 0 0 -0 .2 0 0 ,DPSO为二苯亚砜 )配合物 .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分析 ,IR谱及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的测定 .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 :Eu3+在配合物中所处格位对称性低无对称中心 ,本身不发光的 Er3+对 Eu3+的发光有较大影响 ,随着 Er3+浓度的增大 ,对 Eu3+的发光先敏化后猝灭 .给出了在该体系中 Er3+对 Eu3+发光敏化的浓度范围以及 Eu3+荧光发射强度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核高氯酸 配合物 二苯亚砜 发光
下载PDF
碘/二甲基亚砜催化合成2-取代苯并咪唑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开进 朱驯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08-1010,共3页
探索一种合成标题化合物的新方法。以醇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多功能单体标题化合物。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确定了合成标题化合物的工艺及条件。以0.05倍物质的量的碘和5倍物质的量的二甲基亚砜为催化氧化体系,甲苯为溶剂,n(... 探索一种合成标题化合物的新方法。以醇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多功能单体标题化合物。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确定了合成标题化合物的工艺及条件。以0.05倍物质的量的碘和5倍物质的量的二甲基亚砜为催化氧化体系,甲苯为溶剂,n(醇)∶n(邻苯二胺)=1.2∶1.0,100℃条件下,反应15 h。该方法路线简单、原料易得、标题化合物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亚砜 2-取代苯并咪唑 一锅法
下载PDF
芳香族亚砜缓蚀剂对碳钢的腐蚀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世安 周春山 蒋新宇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按照有机结构 吸附现象 腐蚀性能的线性关系设计合成了几种芳香族亚砜化合物 ,采用正交设计法添加KI等配制成相应缓蚀剂 ,并用失重法评价了它们在H2 SO4体系中的缓蚀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芳香亚砜化合物在 1mol·L-1硫酸介质中对 2 ... 按照有机结构 吸附现象 腐蚀性能的线性关系设计合成了几种芳香族亚砜化合物 ,采用正交设计法添加KI等配制成相应缓蚀剂 ,并用失重法评价了它们在H2 SO4体系中的缓蚀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芳香亚砜化合物在 1mol·L-1硫酸介质中对 2 0号碳钢的腐蚀率符合Hammett方程式 :lgη =- 0 .196σ + 1.86.在浓度相同的化合物为主体的缓蚀剂中 ,二对胺基苄基亚砜缓蚀效率最高 ,且缓蚀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二对胺基苄基亚砜→二对甲氧基苄基亚砜→二对甲基苄基亚砜→二苄基亚砜 ;二对胺基苄基亚砜主体缓蚀剂在 1mol·L-1硫酸介质中对 2 0号碳钢的腐蚀率为 0 .2 8× 10 -3kg·m-2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对胺基苄基亚砜 芳香族亚砜化合物 缓蚀剂 H2SO4
下载PDF
轻稀土高氯酸盐甲基苯甲酰甲基亚砜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17
作者 李文先 其其格 +2 位作者 王宏胜 陈丽娟 郭磊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29,共4页
合成了5种甲基苯甲酰甲基亚砜与轻稀土高氯酸盐配合物RE(ClO4)3.L5.C2H5OH(RE=La,Pr,Nd,Sm,Eu;L=C6H5COCH2SOCH3),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及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的IR谱、1HNMR及铕配合物的磷... 合成了5种甲基苯甲酰甲基亚砜与轻稀土高氯酸盐配合物RE(ClO4)3.L5.C2H5OH(RE=La,Pr,Nd,Sm,Eu;L=C6H5COCH2SOCH3),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及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的IR谱、1HNMR及铕配合物的磷光光谱、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根据磷光发射光谱数据计算了配体的三重态能级值。荧光发射光谱表明,配体可有效的向Eu3+离子传能使其发射较强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稀土高氯酸盐 甲基苯甲酰甲基亚砜的配合物 合成及表征
下载PDF
乙二胺/二甲基亚砜复合吸收剂脱除SO_2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月 邹海魁 +2 位作者 初广文 马乐 陈建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8,共4页
以有机胺(乙二胺/二甲基亚砜)溶液作为吸收剂,磷酸作为pH调节剂,在带磁力搅拌的鼓泡吸收装置中,进行了模拟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以改善乙二胺吸收体系的再生性能为目标,考察了乙二胺和二甲基亚砜以不同体积复配组成的复合吸收剂的吸收... 以有机胺(乙二胺/二甲基亚砜)溶液作为吸收剂,磷酸作为pH调节剂,在带磁力搅拌的鼓泡吸收装置中,进行了模拟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以改善乙二胺吸收体系的再生性能为目标,考察了乙二胺和二甲基亚砜以不同体积复配组成的复合吸收剂的吸收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在总胺浓度相当的情况下,复配吸收剂的吸收容量随着吸收剂中乙二胺浓度的下降而减少;复配吸收剂的解吸率则随着乙二胺浓度的降低而增大;吸收剂的有效吸收容量则是先增大后减小。当乙二胺和二甲基亚砜比为3/2(体积比)时的吸收体系较优,SO2的首次解吸率从单一乙二胺吸收体系的35.5%提高到88.1%,有效吸收容量从6.81 g/L提高到12.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胺 乙二胺 二甲基亚砜 再生 复和吸收剂 有效吸收容量
下载PDF
高岭石/二甲亚砜插层复合物的热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血清 夏华 黄海波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6-1419,共4页
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TG–DSC)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高岭石/二甲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插层复合物形成时,吸附在高岭石表面的DMSO分子的存在状况。测量了复合物在60℃干燥... 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TG–DSC)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高岭石/二甲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插层复合物形成时,吸附在高岭石表面的DMSO分子的存在状况。测量了复合物在60℃干燥不同时间和升温速率不同时的TG–DSC曲线。结果表明复合物在60℃干燥24h后可将吸附分子除去,而不影响插入的DMSO;水和DMSO的脱附温度分别为60℃和117℃。根据热分析数据计算得到了Al2[SiO_2O5](OH)4与DMSO的摩尔比值为1.041。研究发现在高岭石的层间不存在水分子,水分子仅仅吸附在高岭石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二甲亚砜 插层复合物
下载PDF
三氟乙基硫醚(亚砜)类化合物TC-1和TC-2的设计、合成及杀螨活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郝海静 刘东东 +2 位作者 高一星 张静 张立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31-2335,2340,共6页
为研发出高效的杀螨剂,以2-(氯甲基)-N-{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硫代]苯基}苯甲酰胺(化合物Ⅶ)为先导化合物,经结构优化合成了2个三氟乙基硫醚(亚砜)类化合物TC-1和TC-2,并通过^(1)HNMR、^(13)CNMR和HR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 为研发出高效的杀螨剂,以2-(氯甲基)-N-{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硫代]苯基}苯甲酰胺(化合物Ⅶ)为先导化合物,经结构优化合成了2个三氟乙基硫醚(亚砜)类化合物TC-1和TC-2,并通过^(1)HNMR、^(13)CNMR和HR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室内生物活性测试显示,当TC-1和TC-2质量浓度为5 mg/L时,TC-1和TC-2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致死率分别为87.6%和86.9%。目标化合物TC-1和TC-2表现出优异的杀螨活性,可作为进一步的先导化合物或候选杀螨剂品种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乙基硫醚(亚砜)类化合物 结构优化 合成 杀螨活性 医药原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