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转移剂应用与改善催化裂化烟气蓝烟拖尾情况总结
1
作者 穆林波 房兴 +7 位作者 朱凯 沈兴 苏宇 孙俊 姜成 孟祥坤 张连勇 宋海涛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44-48,共5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1.2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因原料性质变化导致再生烟气中SO_(x)含量上升,外排烟气蓝烟拖尾现象愈发严重。为改善烟羽外观、避免外排废水TDS(溶解性固体总量)超标并降低湿法脱硫塔操作负荷,开...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1.2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因原料性质变化导致再生烟气中SO_(x)含量上升,外排烟气蓝烟拖尾现象愈发严重。为改善烟羽外观、避免外排废水TDS(溶解性固体总量)超标并降低湿法脱硫塔操作负荷,开展了运用增强型RFS09硫转移剂并优化装置操作、消除外排烟气蓝烟拖尾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料硫质量分数为0.4%~0.7%、硫转移剂藏量占系统藏量的3.5%时,蓝烟拖尾现象得以控制,脱硫塔入口烟气SO_(2)的质量浓度稳定控制在500 mg/m^(3)以下、碱液消耗量降低48.5%、外排废水TDS由41400 mg/L降至6400 mg/L,废水COD(化学需氧量)减小,烟气中的硫大幅向气体产品中转移。增强型RFS09硫转移剂的应用对产物分布、产品性质和装置运行均无负面影响。该工业试验也进一步表明:增强型RFS09硫转移剂能很好地实现催化裂化再生烟气污染物源头减排,并减少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转移剂 RFS09 催化裂化烟气 蓝烟拖尾 SO_(3) 碱液消耗 TDS COD
下载PDF
气相SO_3磺化法合成染料中间体3-乙氨基-4-甲基苯磺酸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广良 杨效益 +1 位作者 郭朝华 沈寒晰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23,27,共4页
以N-乙基邻甲苯胺为原料,采用气相SO3磺化法在降膜式磺化反应器中合成染料中间体3-乙氨基-4-甲基苯磺酸,用红外(IR)、电喷雾质谱(ESI-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为目标产物.通过滴定法测定磺化产物的中和值,结... 以N-乙基邻甲苯胺为原料,采用气相SO3磺化法在降膜式磺化反应器中合成染料中间体3-乙氨基-4-甲基苯磺酸,用红外(IR)、电喷雾质谱(ESI-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为目标产物.通过滴定法测定磺化产物的中和值,结果表明重复性较好.用中和值计算目标产物质量分数为93.5%,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98.2%基本一致,可将中和值作为监测反应进度和产品质量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中间体 3-乙氨基-4-甲基苯磺酸 气相SO3磺化法 降膜式磺化反应器 合成
下载PDF
锌冶炼烟气中汞、三氧化硫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伟 赵松建 《环境科技》 2024年第2期68-72,共5页
冶炼过程产生的烟气中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硫(SO_(2))及不同形态的汞,同时伴有较高浓度三氧化硫(SO_(3))。烟气汞若处置不当,容易进入其他介质而产生二次污染;而烟气中SO_(3)是污酸产生的根本原因,且汞的存在加剧其治理难度。随着有色金属... 冶炼过程产生的烟气中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硫(SO_(2))及不同形态的汞,同时伴有较高浓度三氧化硫(SO_(3))。烟气汞若处置不当,容易进入其他介质而产生二次污染;而烟气中SO_(3)是污酸产生的根本原因,且汞的存在加剧其治理难度。随着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控制冶炼烟气汞和SO_(3)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根据锌冶炼烟气汞、SO_(3)排放特征,通过总结汞形态转化和污染物分布规律以及冶炼行业中汞和SO_(3)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对烟气汞及SO_(3)干式捕集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冶炼 三氧化硫(SO_(3)) 净化技术
下载PDF
Analyses of Reaction Mechanisms among Different Sulfonation Reagents and m-Diphenylamine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Formed Compounds
4
作者 Dongdong Chen Chundong Mi +2 位作者 Menglan Yuan Aiquan Jia Qian-Feng Zh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4年第4期84-97,共14页
In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m-phenylenediamine reacts with fuming sulfuric acid at high temperature to get intermediates, and then after dehydration occurs intramolecular rearrangement to get 2,4-diaminobenzenesulfoni... In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m-phenylenediamine reacts with fuming sulfuric acid at high temperature to get intermediates, and then after dehydration occurs intramolecular rearrangement to get 2,4-diaminobenzenesulfonic acid. Traditional methods need to consume a lot of fuming sulfuric acid or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resulting in high industrial large-scale production cost, more waste, and posing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isk. In this thesis, three different sulfonation reagents were used for the sulfonation reaction of m-phenylenediamine, 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three pathways were investigated. The three routes are: 1) one-step synthesis of monosulfonated compound 1 from raw material and sulfur trioxide (SO<sub>3</sub>);2) rapid reaction of raw material and chlorosulfonic acid to synthesize bisulfonated compound 2;3) direct eutectic crystallization of raw material and ordinary sulfuric acid to obtain compound 3.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s synthesized by three paths was analyz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and compound 1 was characterized by NMR, Fourier infrared spectra, UV-visible spectrum and Mass spectrometry. The one-step synthesis of SO<sub>3</sub> as a sulfonation reag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simple operation and low c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Diaminobenzenesulfonic Acid sulfur trioxide (SO3) Spectrometry Crystal Structure
下载PDF
LiBr/MoO_(3)/PE隔膜对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前 魏祎 贾洪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9-1475,共7页
通过在聚乙烯(PE)隔膜上引入三氧化钼(MoO_(3))和溴化锂(LiBr)涂层制备LiBr/MoO_(3)/PE多功能复合隔膜,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和充放电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涂覆修饰层后的Li... 通过在聚乙烯(PE)隔膜上引入三氧化钼(MoO_(3))和溴化锂(LiBr)涂层制备LiBr/MoO_(3)/PE多功能复合隔膜,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和充放电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涂覆修饰层后的LiBr/MoO_(3)/PE隔膜对Li金属负极稳定性和锂硫(Li-S)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Br提高了多硫化锂(LiPSs)的溶解度,MoO_(3)层对LiPSs具有化学吸附作用,可提高活性物质S的利用率,并抑制Li-S电池的穿梭效应;以LiBr/MoO_(3)/PE为隔膜的Li-Li对称电池在0.6 mA/cm^(2)的电流密度和1(mA·h)/cm^(2)的容量下稳定循环时间为1600 h,Li-S电池在0.2 C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可达1229.2(mA·h)/g,50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比容量为628(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钼 溴化锂 LiBr/MoO_(3)/PE隔膜 锂硫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硫酸负载对Pt/SO_(4)^(2-)-(ZrO_(2)-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宋宇 辛靖 +4 位作者 张海洪 曾土城 范文轩 王廷海 王鹏照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251-255,共5页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系列硫酸负载催化剂Pt/SO_(4)^(2-)-(ZrO_(2)-Al_(2)O_(3)),利用X射线衍射仪、物理吸附仪、红外光谱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对其催化异丁烷正构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硫酸单层...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系列硫酸负载催化剂Pt/SO_(4)^(2-)-(ZrO_(2)-Al_(2)O_(3)),利用X射线衍射仪、物理吸附仪、红外光谱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对其催化异丁烷正构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硫酸单层分散于载体表面,硫酸负载不利于四方晶相ZrO_(2)长大;随着硫酸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介孔结构的有序性增强且孔径减小,孔径最小降为3.41 nm,孔容可提高至0.091 cm^(3)/g,比表面积增至100 m^(2)/g以上;在反应温度为250℃的条件下,硫酸负载量为15%时,异丁烷转化率高达41.74%;硫酸负载量为2%时,正丁烷选择性最高为9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烷 正构化 催化剂 硫酸 Pt/SO_(4)^(2-)-(ZrO_(2)-Al_(2)O_(3)) 单层分散 酸性位
下载PDF
煤烟型无机气溶胶的形成特征研究
7
作者 王伟 田晓 +3 位作者 崔阳 郭利利 何秋生 王新明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22-128,135,共8页
本研究于2020年夏季(8月1日-31日)和冬季(12月1日-31日)使用气溶胶化学组分分析仪(ACSM)在太原盆地典型煤焦化工区介休开展PM_(2.5)中主要化学组分(包括SO_(4)^(2-)、NO_(3)^(-)、NH_(4)^(+)、Cl^(-)和有机物)的在线观测。结果表明:在... 本研究于2020年夏季(8月1日-31日)和冬季(12月1日-31日)使用气溶胶化学组分分析仪(ACSM)在太原盆地典型煤焦化工区介休开展PM_(2.5)中主要化学组分(包括SO_(4)^(2-)、NO_(3)^(-)、NH_(4)^(+)、Cl^(-)和有机物)的在线观测。结果表明:在冬季受供暖的影响,煤炭消耗量增加,SO_(2)、NO_(2)和CO等污染物的排放量高于夏季;夏季和冬季PM_(2.5)的浓度分别为(45.66±31.31)μg/m^(3)和(57.74±53.79)μg/m^(3),其中无机气溶胶(SO_(4)^(2-)、NO_(3)^(-)、NH_(4)^(+))占PM_(2.5)的68.89%和62.41%.无机气溶胶的浓度随PM_(2.5)浓度增大而升高。SO_(4)^(2-)的形成在夏季主要表现为光化学反应,在冬季主要表现为液相反应;NO_(3)^(-)的形成在夏季表现为光化学反应和液相反应,在冬季主要是液相反应;结合风速和风向分析发现夏季区域传输和本地生成对SO_(4)^(2-)和NO_(3)^(-)均有贡献,冬季则主要是本地生成为主。夏季硫氮转化速率为0.26和0.14,冬季硫氮转化速率均为0.09,夏季SO_(4)^(2-)和NO_(3)^(-)的转化效率更高。本研究可为太原盆地相关城市PM_(2.5)污染改善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根 硝酸根 硫氮转化 无机气溶胶 煤烟型
下载PDF
超低排放下燃煤电厂中SO_(3)检测及源头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洪志刚 刘永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28,共6页
介绍了燃煤电厂中SO_(3)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国内外SO_(3)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并通过4个不同类型的电厂搭建一个大型实验平台,采用控制冷凝法测定烟气中SO_(3)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电厂中,由于脱除设备组合的差异... 介绍了燃煤电厂中SO_(3)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国内外SO_(3)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并通过4个不同类型的电厂搭建一个大型实验平台,采用控制冷凝法测定烟气中SO_(3)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电厂中,由于脱除设备组合的差异导致SO_(3)的脱除效果差别较大。最后结合燃煤电厂中燃煤成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关于SO_(3)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三氧化硫 检测 控制冷凝法 源头控制
下载PDF
基于双法实测下燃煤电厂中SO_(3)的排放效能
9
作者 洪志刚 张杨 +1 位作者 黄权开 刘永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27,36,共6页
采用两种SO_(3)检测方法同时对3台不同类型的发电机组进行现场试验,探究各设备中燃煤烟气SO_(3)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一种污染物能效经济模型,将发电量与烟气SO_(3)的去除率和排放量结合在一起,对各发电机组进行生产经济性分析。实验结果... 采用两种SO_(3)检测方法同时对3台不同类型的发电机组进行现场试验,探究各设备中燃煤烟气SO_(3)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一种污染物能效经济模型,将发电量与烟气SO_(3)的去除率和排放量结合在一起,对各发电机组进行生产经济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燃煤电厂的SO_(3)主要在锅炉炉膛和SCR脱硝装置中生成,两种检测方法实测值与理论计算的偏差绝对值在2%~5%,3台发电机组对SO_(3)的总去除率分别达82.6%,76.1%,89.0%。利用经济性模型计算得出3台机组各设备排放效能值为4.89~92.3 kW·h/g,比较SO_(3)脱除经济值可知,3号机组总脱除经济性最佳,脱除经济值低至9.99 kW·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硫 排放性能 协同控制 燃煤电厂
下载PDF
玻璃纤维配合料中总硫(SO_(3))测试探讨
10
作者 储培根 陈建良 +2 位作者 韩涛 李军 钟升阳 《玻璃纤维》 CAS 2021年第5期18-21,共4页
着重介绍重量法、滴定法、CS法、ICP法与XRF法等5个测试方法测试原理、操作步骤和需要的测试设备。用5种方法分别对3种E6玻璃纤维配合料样品测试,得到各方法测试结果的重复性、测试时间、测试成本;并对5种方法测试玻璃纤维配合料中总硫(... 着重介绍重量法、滴定法、CS法、ICP法与XRF法等5个测试方法测试原理、操作步骤和需要的测试设备。用5种方法分别对3种E6玻璃纤维配合料样品测试,得到各方法测试结果的重复性、测试时间、测试成本;并对5种方法测试玻璃纤维配合料中总硫(SO_(3))质量分数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对比,从而获得最佳测试方案,便于各玻璃纤维测试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用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总硫(SO_(3)) 测试方法
下载PDF
有机物料品种和用量对设施土壤过量硝酸盐和硫酸盐的去除效果研究
11
作者 朱睿 段增强 《土壤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605-1615,共11页
淹水并添加有机物料的厌氧处理已被证明能够降低设施菜地土壤中的过量盐分,改善土壤质量。田间有机物料品种多样,关于筛选具有良好修复效果的有机物料的原则尚未有研究。本研究向次生盐渍化土壤中施用不同碳/氮(C/N)和碳/硫(C/S)的六种... 淹水并添加有机物料的厌氧处理已被证明能够降低设施菜地土壤中的过量盐分,改善土壤质量。田间有机物料品种多样,关于筛选具有良好修复效果的有机物料的原则尚未有研究。本研究向次生盐渍化土壤中施用不同碳/氮(C/N)和碳/硫(C/S)的六种有机物料并进行淹水厌氧培养。结果显示,淹水并添加有机物料可快速创造出土壤的还原环境,在培养的第一天氧化还原电位(Eh)就已迅速降至0 mV附近,同时伴随土壤电导率(EC)、硫酸盐(SO_(4)^(2-))和硝酸盐(NO_(3)^(-)-N)的快速下降,至厌氧培养过程结束时,NO_(3)^(-)-N近乎被完全去除,有机物料的品种和添加量对NO_(3)^(-)-N的去除无显著影响。而C/S较低的油菜秸秆去除SO_(4)^(2-)的效果较弱,去除比例为58%,C/S较高的玉米秸秆可将SO_(4)^(2-)由初始的153mg·kg^(-1)降至17 mg·kg^(-1),降幅达89%。不同物料添加量仅影响SO_(4)^(2-)去除的速度而不影响最终的去除效果,至培养结束时,添加2g·kg^(-1)与添加8 g·kg^(-1)有机物料的处理去除SO_(4)^(2-)效果无显著差异。除有机硫含量显著升高外,其他形态硫的含量变化不明显,说明减少的SO_(4)^(2-)大部分转化成了有机硫。若以修复土壤中过量的SO_(4)^(2-)为目的,建议选用C/S较高的有机物料如玉米秸秆,并将添加量设置为2 g·kg^(-1)即可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4)^(2-) NO_(3)^(-)-N 淹水还原 有机硫 碳/硫 玉米秸秆
下载PDF
Regeneration of Fe_(2)O_(3)-based high-temperature coal gas desulfurization sorbent in atmosphere with sulfur dioxide
12
作者 Ruizhuang ZHAO Ju SHANGGUAN +3 位作者 Yanru LOU Jin SONG Jie MI Huiling FAN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0年第4期423-428,共6页
Regeneration of a high-temperature coal gas desulfurization sorbent is a key technology in it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A Fe_(2)O_(3)-based high-temperature coal gas desulfurizer was prepared using red mud from steel f... Regeneration of a high-temperature coal gas desulfurization sorbent is a key technology in it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A Fe_(2)O_(3)-based high-temperature coal gas desulfurizer was prepared using red mud from steel factory.The influences of regeneration temperature,space velocity and regeneration gas concentration in SO_(2) atmosphere on regeneration performances of the desulfurization sorbent were tested in a fixed bed reactor.The changes of phas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e_(2)O_(3)-based high-temperature coal gas desulfurization sorbent before and after regeneration were exa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and the changes of pore structure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mercury intrusion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 products are Fe3O4 and elemental sulfur;the influences of regeneration temperature,space velocity and SO_(2) concentration in inlet on regeneration performances and the changes of pore structure of the desulfurization sorbent before and after regeneration are visible.The desulfurization sorbent cannot be regenerated at 500℃ in SO_(2) atmosphere.Within the range of 600℃-800℃,the time of regeneration becomes shorter,and the regeneration conversion increases as the temperature rises.The time of regeneration also becomes shorter,and the elemental sulfur content of tail gas increases as the SO_(2) concentration in inlet is increased.The increase in space velocity enhances the reactive course;the best VSP is 6000 h^(-1) for regeneration conversion.At 800℃,20 vol-%SO_(2) and 6000 h^(-1),the regeneration conversion can reach nearly to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temperature coal gas Fe_(2)O_(3)desulfurization sorbent SO_(2)atmosphere regeneration behaviors sulfur recovery
原文传递
管式换热器降温段堵灰原因分析及差压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石宜 《电站系统工程》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浙江某燃煤电厂后置式烟气换热器出现腐蚀、堵灰现象,影响机组安全运行。为解决堵灰问题,结合堵灰样的成分分析、电除尘后烟气SO_(3)含量高、烟尘含量低的特点和换热器材质特性,得出换热器堵灰原因主要是烟气中SO_(3)结露导致管材腐蚀... 浙江某燃煤电厂后置式烟气换热器出现腐蚀、堵灰现象,影响机组安全运行。为解决堵灰问题,结合堵灰样的成分分析、电除尘后烟气SO_(3)含量高、烟尘含量低的特点和换热器材质特性,得出换热器堵灰原因主要是烟气中SO_(3)结露导致管材腐蚀并吸附烟尘所致。在换热器差压控制试验中发现,积灰前期差压上升缓慢且加强吹灰效果较好;积灰后期差压快速上升但加强吹灰无明显效果。通过选用合适的脱硝催化剂,减少烟气SO_(3)浓度来提高灰硫比和考虑耐腐蚀材质是解决后置式管式换热器降温段腐蚀堵灰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换热器 积灰堵塞 SO_(3)腐蚀 吹灰 灰硫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