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ve‑year outcomes of EVO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implantation for the correction of high myopia and super high myopia 被引量:6
1
作者 Xun Chen Xuanqi Wang +5 位作者 Yilin Xu Mingrui Cheng Tian Han LingLing Niu Xiaoying Wang Xingtao Zhou 《Eye and Vision》 SCIE CSCD 2021年第1期404-411,共8页
Background: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safety,efficacy,predictability,and stability of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with a central hole(EVO ICL)implantation for correcting high myopia(HM)and super high myopia(SHM).Methods:... Background: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safety,efficacy,predictability,and stability of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with a central hole(EVO ICL)implantation for correcting high myopia(HM)and super high myopia(SHM).Methods:This prospective study evaluated 83 eyes of 46 patients who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based on their 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ve error(SE):HM group(−12 D≤SE<−6 D)and SHM group(SE<−12 D).They were followed up for 5 years after ICL implantation;assessments of 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manifest refractive error,axial length,intraocular pressure,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and vault were conducted,and a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ResuIts:At 5 years postoperatively,the safety indices of the HM and SHM groups were 1.03±0.10 and 1.32±0.39,and the efficacy indices were 0.83±0.25 and 0.86±0.32,respectively.In the HM group,60.47%and 79.07%of the eyes were within±0.50 D and±1.00 D of the attempted correction,while it was achieved for 22.50%and 47.50%of the eyes in the SHM group,respectively.The SE of the HM group decreased from−9.72±1.41 D preoperatively to 0.04±0.39 D 1 month postoperatively and−0.67±0.57 D 5 years postoperatively,while in the SHM group,it decreased from−15.78±3.06 D preoperatively to−0.69±0.97 D 1 month postoperatively and−1.74±1.19 D 5 years postoperatively.Conclusion:EVO ICL implantation is safe,effective,and predictable for correcting HM and SHM.CDVA improved more after surgery for SHM,but the growth of axial length still needs att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high myopia super high myopia EVO ICL
原文传递
超高度近视患者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维锋 刘莉莉 +4 位作者 朱璇 刘毅琦 兰雪莉 闵亚兰 黄国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8-561,共4页
目的 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收治的行后巩膜加固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1例21眼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24~39个月,检测并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 目的 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收治的行后巩膜加固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1例21眼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24~39个月,检测并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视盘面积、Bruch膜孔面积、γ区长度、中心凹距视盘颞侧边缘距离、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以及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血管旁病变、视网膜劈裂)情况等。结果 21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logMAR)为4.2~5.0(4.78±0.26),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眼轴长度为27.24~33.64(30.49±2.39)mm,与术前相比,术后眼轴增长(0.38±0.34)mm(P<0.05)。21眼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视盘面积分别为(2.99±0.96)mm^(2)、(2.84±1.12)mm^(2)(P>0.05),Bruch膜孔面积分别为(7.79±6.65)mm^(2)、(8.12±6.76)mm^(2)(P>0.05),γ区长度分别为(1.39±0.64)mm、(1.31±0.71)mm(P>0.05),中心凹距视盘颞侧边缘距离分别为(4.59±0.74)mm、(4.57±0.64)mm(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末次随访21眼ETDRS各区域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厚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末次随访,21眼中16眼视网膜结构稳定或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减轻甚至消失,5眼出现新的近视性视网膜病变或原有病变加重。结论 超高度近视眼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眼轴仍有增长,眼底形态维持稳定,手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球内牵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眼底形态 后巩膜加固术 眼轴长度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眼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及血流参数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玉 张丰菊 熊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9-815,共7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超高度近视眼行中央有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前植入术(ICL-V4c)前后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黄斑区及视盘旁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超高度近视眼行中央有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前植入术(ICL-V4c)前后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黄斑区及视盘旁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且双眼等效球镜度(SE)≥±10.0 D的患者15例(30眼),所有眼均行ICL-V4c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2 h、1周、1个月、9个月时视力、眼压的变化,并采用OCTA监测黄斑区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黄斑区及视盘旁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呈下降趋势,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拱高较术后1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区脉络膜厚度、视盘旁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流密度、神经纤维层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 h时,上下鼻颞4个方向的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其余时间点各区域血流密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高度近视眼行ICL-V4c植入术早期对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有影响,随时间延长可恢复至术前水平,对于黄斑部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及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视盘旁毛细血管网血流密度和神经纤维层厚度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视网膜血流密度 超高度近视 脉络膜厚度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丹 蒋海翔 +1 位作者 张可 吴胜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18-1722,共5页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9-01/2021-01于我院行PC-PRL植入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40例77眼。术后随访至少2a,评估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中央前房...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9-01/2021-01于我院行PC-PRL植入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40例77眼。术后随访至少2a,评估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前房角(ACA)、晶状体厚度及术后拱高等眼前节参数,分析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结果:PC-PRL植入术后纳入患者UCVA和BCV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术后2a平均安全指数(术后BCVA/术前BCVA)为1.36±0.32,平均有效指数(术后UCVA/术前BCVA)为1.23±0.31。术后2a拱高与术前ACD、术前ACV、术前ACA及晶状体厚度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术前ACV和晶状体厚度对术后2a拱高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超高度近视PC-PRL植入术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视力,术前ACV和晶状体厚度是影响术后拱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状体 拱高 前房深度 晶状体厚度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改变 被引量:14
5
作者 许莉 刘建巨 +4 位作者 张红 谢芳 宋甄 施展 刘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超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改变。方法:眼轴≥27mm,屈光度>-10.00D的超高度近视患者27例和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前及术后... 目的:观察超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改变。方法:眼轴≥27mm,屈光度>-10.00D的超高度近视患者27例和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前及术后1,3mo的黄斑区OCT检查,对比观察手术眼黄斑区OCT图象的变化。结果:超高度近视患者术前及术后1mo黄斑区中心凹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分别是:133±24μm和173±32μ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8,P<0.01),术后3mo黄斑区中心凹神经纤维层的厚度138±30μm,与术后1mo的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4,P<0.01),与术前的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6)。视网膜厚度的增加与术后视力呈负相关(r=-0.56)。术后OCT检查还发现,黄斑区的全层裂孔1例,视网膜牵拉1例,黄斑区出血1例,黄斑区神经纤维层撕裂1例。单纯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前及术后1mo的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是:147±5μm和149±5μ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16),术后3mo黄斑区中心凹神经纤维层的厚度150±5μm,与术前及术后1mo的视网膜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4和t=1.316)。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mo大部分发生黄斑区水肿,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且视网膜厚度的增加与视力呈负相关。部分患者出现黄斑区的全层裂孔,视网膜牵拉,黄斑区出血,黄斑区神经纤维层撕裂。3mo左右,大部分患者黄斑区水肿消退,并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超声乳化吸出 黄斑区 光学相干断 层扫描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患者ICL植入后对比敏感度及像差的变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聂晓丽 刘苏冰 +3 位作者 左志高 尹黎 马宁 江红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后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植入ICL的超高度近视患者50例(87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裸眼视力均<0.10,最佳矫正视力为0.40~1.20,屈光度数为(-13.25±2.05)D(-11.25~-20.00D),术前和术后...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后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植入ICL的超高度近视患者50例(87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裸眼视力均<0.10,最佳矫正视力为0.40~1.20,屈光度数为(-13.25±2.05)D(-11.25~-20.00D),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进行屈光状态检查、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波前像差和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视力:术后裸眼视力≥0.5者79眼(90.80%),≥1.0者22眼(25.29%),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69眼(79.31%)。高阶像差均方根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0.66±0.24)μm、(0.60±0.16)μm和(0.56±0.12)μm,与术前的(0.41±0.18)μ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均有所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高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术后视觉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ICL 像差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小娟 李艳艳 陈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136-1137,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眼轴≥30mm)白内障临床疗效,探讨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64例86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眼轴≥30mm),矫正视力≤0.1,均采用超声乳化摘出联合...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眼轴≥30mm)白内障临床疗效,探讨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64例86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眼轴≥30mm),矫正视力≤0.1,均采用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随访1a,观察术后视力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视力(含矫正)≥0.4者35眼(41%),0.2~0.3者23眼(27%),0.1~0.15者25眼(29%),〈0.1者3眼(3%)。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者2眼(2%),经行前段玻璃体切割,行睫状沟植入人工晶状体; 术后发生角膜水肿者6眼( 7%),经治疗后均消退; 后囊不同程度混浊9眼(10%),经行YAG激光后囊切开后视力恢复; 视网膜脱离者1眼(1%),经行巩膜外填压术后治愈。结论: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术后并发症是可以控制的,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手术方法,但是由于高度近视的特殊性,术中操作要轻巧、细致,技术参数也应作适当调整,以利达到术后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超高度近视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屈光性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下降原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赵世强 接英 +2 位作者 李蕾 张莉 卢红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9-452,共4页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屈光性手术后视觉质量下降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接受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或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较差的...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屈光性手术后视觉质量下降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接受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或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较差的超高度近视患者8例(16只眼)的资料。对术后视觉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测量患者的术前、术后的屈光度、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及矫正近视力的情况,分析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变差的原因。结果本组患者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4.88±10.32)岁,术前屈光度范围-29.0^-18.0 D,平均屈光度(-23.19±3.60)D,术后屈光度范围-3.0~1.75 D,平均屈光度(-0.73±1.31)D,术后屈光度比术前明显减小(P<0.001)。所有患者对术后裸眼远视力及矫正远视力满意,术前矫正远视力平均为0.19±0.07,术后平均矫正远视力为0.24±0.07,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对术后裸眼近视力和30 cm矫正近视力的满意度均较差,术后裸眼近视力明显低于术前裸眼近视力,术后30 cm矫正视力亦明显低于术前裸眼近视力,术后10 cm矫正视力有改善但依然低于术前裸眼近视力(P<0.05)。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接受屈光性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下降,主要与术后裸眼近视力和术后矫正近视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屈光手术 视觉质量 近视力
下载PDF
ICL V4c矫正超高度近视术后视觉质量的短期观察 被引量:24
9
作者 周妍妍 郑晓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615-1617,共3页
目的:短期观察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 V4c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植入ICL V4c的超高度近视患者78例100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近视屈光度数为-11.25^-20.00(-13.25±2.05)D,术前裸眼视力<0.10,术前和术后1mo对患者进行视力及屈光... 目的:短期观察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 V4c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植入ICL V4c的超高度近视患者78例100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近视屈光度数为-11.25^-20.00(-13.25±2.05)D,术前裸眼视力<0.10,术前和术后1mo对患者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对比敏感度及波前像差检查。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7者97眼(97%),≥1.0者37眼(37%)。裸眼视力≥术前矫正视力者90眼(90%)。术后1mo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mo患者总的高阶像差、彗差、球差、二次彗差及二次球差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2眼自身晶状体混浊;2眼眼压增高;3眼出现角膜反应;1眼出现夜间眩光和光晕,术后6mo上述症状基本稳定或消失。结论:短期内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 V4c术后视觉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ICL 视觉质量
下载PDF
不同年龄超高度近视眼弧形斑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维锋 林瀚 朱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2-65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超高度近视眼弧形斑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超高度近视眼(球镜度数>-9.00 D、散光度数<-2.00 D)65例118眼的视力、屈光度、近视弧形态等资料。按照不同年龄分3组,10~18岁为A组、>18~40岁为B组、>40~73岁...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超高度近视眼弧形斑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超高度近视眼(球镜度数>-9.00 D、散光度数<-2.00 D)65例118眼的视力、屈光度、近视弧形态等资料。按照不同年龄分3组,10~18岁为A组、>18~40岁为B组、>40~73岁为C组,分析3组的视盘面积、近视弧面积、白色脉络膜萎缩弧面积、近视弧类型的变化。按照白色脉络膜萎缩弧面积将50岁以下的入组患眼分成D组、E组、F组,分析矫正视力。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3组视盘面积分别为(1.98±0.52)mm^2、(2.73±0.86)mm^2、(2.35±0.75)mm^2,近视弧面积分别为(3.71±1.42)mm^2、(8.98±3.68)mm^2、(10.30±7.60)mm^2,白色脉络膜萎缩弧面积分别为(0.06±0.30)mm^2、(2.79±3.45)mm^2、(3.35±4.29)mm^2,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6,P=0.00;F=18.91,P=0.00;F=13.86,P=0.00)。54.2%为单侧近视弧,45.8%为全周近视弧;A组、B组、C组内全周弧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7%、48.0%、61.7%。D组、E组、F组矫正视力分别为0.63±0.33、0.57±0.28、0.34±0.32,方差分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4,P=0.00)。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高度近视眼视盘形态变化小,近视弧、白色脉络膜萎缩弧明显增大、全周弧出现概率增大,白色脉络膜萎缩弧与矫正视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年龄 视盘 近视弧 脉络膜萎缩弧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力与眼轴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孙长文 王勤美 +1 位作者 薛安全 王树林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力与眼轴相关性的程度。方法对188例(327只眼)屈光力>-10.0D的超高度近视眼患者,应用IOL-Master分别测量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和眼轴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平均屈光力:-17....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力与眼轴相关性的程度。方法对188例(327只眼)屈光力>-10.0D的超高度近视眼患者,应用IOL-Master分别测量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和眼轴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平均屈光力:-17.31±4.23(-10.25~-33.0)D,平均眼轴:30.11±2.10(25.44~36.33)mm,平均前房深度:3.59±0.27(2.68~4.10)mm,平均角膜屈光力K1:45.07±1.84(35.38~49.85)D、K2:43.67±1.72(33.99~47.67)D。屈光力与眼轴高度正相关,二者线性回归方程为SE=32.71-1.65×AL(R=0.769,P<0.001)。结论超高度近视眼轴延长是发病的主要因素,角膜屈光力作用较小;超高度近视眼轴每延长1mm,屈光力大约增加1.6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屈光力 眼轴
下载PDF
硬性高透氧角膜接触镜与框架眼镜矫正超高度近视眼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春娟 费安裕 +1 位作者 林咸平 方燕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比较超高度近视患者戴用框架镜和硬性高透氧角膜接触镜(RGPCL)后的视力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2例(113只眼)超高度近视患者验配RGPCL,观察验配RGPCL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配适情况,定期复诊,观察有无眼部并发症,并与框架镜配戴... 目的比较超高度近视患者戴用框架镜和硬性高透氧角膜接触镜(RGPCL)后的视力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2例(113只眼)超高度近视患者验配RGPCL,观察验配RGPCL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配适情况,定期复诊,观察有无眼部并发症,并与框架镜配戴进行比较。结果 113只眼配戴RGPCL后BCVA 4.89±0.16,配戴框架眼镜后BCVA 4.70±0.27。配戴RGPCL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或等于配戴框架眼镜的最佳矫正视力,平均视力提高均值为0.19±0.16,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38.71,P<0.01)。统计显示近视度数越高者戴用RGPCL比戴用框架眼镜视力提高越明显。最佳矫正视力的结果与等效球镜屈光度和验配RGPCL前是否进行屈光矫正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配戴RGPCL可减少框架镜带来的像差、物像畸变及视野影响等不足,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有较好的舒适度,为超高度近视患者视力矫正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高透氧角膜接触镜 框架眼镜 超高度近视 视力
下载PDF
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有晶体眼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忠翠 叶红 +2 位作者 陈穗桦 夏元 卢玉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有晶体眼植入术是屈光矫正的新技术,疗效好,由于患者年龄较轻,对手术认识不足,因此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探讨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58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植入Ver... 目的: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有晶体眼植入术是屈光矫正的新技术,疗效好,由于患者年龄较轻,对手术认识不足,因此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探讨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58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植入Verisyse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通过术前重点宣教、访视,术中积极配合,术后精心护理,所有患眼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效果满意。结论:开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护理,能有效保证手术质量,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有晶体眼 护理
下载PDF
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冉 程蕾 +2 位作者 龙克利 魏梅 吴星宇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采用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超高度近视(>10.0 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在本...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采用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超高度近视(>10.0 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近视手术矫正治疗,观察组给予后房型有晶状体眼ICL植入术,对照组给予角膜屈光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裸眼视力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有效性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术后1和12个月,观察组屈光度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屈光度数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球面像差、慧差、总高阶像差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P<0.05。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采用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超高度近视 屈光度 角膜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剑锋 李韵倩 +3 位作者 代应辉 方丽 郁佳 王爱莲 《安徽医学》 2009年第8期863-865,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6眼)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术前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数...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6眼)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术前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数及其与预期屈光度数的偏差值,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结果术前眼轴长度30.12~35.76mm,平均为32.45mm。术中均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无后囊破裂发生。植入屈光度数为-1.0~-6.0D,术后1周,24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2共20眼(76.9%),其中≥0.5者共8眼(30.77%)。2眼因严重的黄斑区网膜萎缩变性,视力无明显提高。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2.00D共22眼(84.6%),<±1.00D共14眼(53.8%)。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后囊膜皱褶6眼,后发性白内障7眼,5眼行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无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发生,无眼压升高。4例单眼白内障患者中,1例出现双眼干扰症状。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既可以进行屈光矫正,又可以增加眼内组织的稳定性,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 负度数人工晶状体 超高度近视眼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夏玲 金奇芳 +2 位作者 张倩 刘菲 俞益丰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 217例(381只眼)超高度近视眼(-15.00±-5.00)DS患者植入后房屈光晶状体(ICL)。术后1周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及...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 217例(381只眼)超高度近视眼(-15.00±-5.00)DS患者植入后房屈光晶状体(ICL)。术后1周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及一行以上者占78.74%(300/381);术后6个月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及一行以上者占89.50%(341/381)术后12个月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及一行以上者98.68%(376/381);6个月时与12个月的裸眼视力没有改变;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术后6、12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深度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晶体ICL拱高为0.52-0.86mm,平均拱高(0.626±0.248)mm,1例ICL后表面与自身晶状体相贴。1个月时16眼ICL表面炎性反应物沉积;1眼瞳孔呈轻度椭圆形。13眼主诉夜间出现眩光症状,其他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满意程度较高。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状体(ICL)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状体(ICL) 治疗 超高度近视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小娟 曹楠珏 +1 位作者 强薇 陈晓隆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150-2153,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超高度近视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的手术方式、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01-01/2016-01-01于我院就诊的超高度近视合并RRD的患者47例47眼,并于我院行巩膜外... 目的:回顾分析超高度近视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的手术方式、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01-01/2016-01-01于我院就诊的超高度近视合并RRD的患者47例47眼,并于我院行巩膜外加压术,玻璃体切除(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硅油填充术,或玻璃体腔注气术,回顾分析术后6mo内患者的BCVA、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裂孔闭合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6mo时行PPV联合硅油填充的患者视力提高者24眼(71%);单纯行巩膜外加压术的患者视力提高8眼(73%)。统计学检验可见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视力,尤其PPV联合硅油填充,但单纯行巩膜外加压术患者视力在本研究中经统计学检验显示无明显意义。PPV联合硅油填充的患者术后高眼压及复视等术后并发症较其他术式更多。结论:超高度近视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需要及时行手术治疗,对术者临床经验及手术要求极高,需要术者根据视网膜裂孔的大小、位置及视网膜脱离范围选择不同的术式,及时恰当处理术后并发症,以争取患者术后裂孔最大程度的闭合、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及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外加压术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顺海 郑海华 韩真真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局部麻醉下对42例59眼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眼轴27~30mm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3者35眼,占85.37%;眼轴≥30mm组,术后3个月矫...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局部麻醉下对42例59眼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眼轴27~30mm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3者35眼,占85.37%;眼轴≥30mm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3者10眼,占55.56%。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改善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外科手术 超高度近彬外科手术 晶状体 人工/外科手术
下载PDF
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 被引量:4
19
作者 华佩炎 岑洁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285-286,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6例97眼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屈光状态、眼前段情况和并发症...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6例97眼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屈光状态、眼前段情况和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97眼均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3个月时矫正视力<0.1者9眼,0.1~0.4者52眼,>0.4者36眼;大部分患者残留低度的近视屈光状态;后囊膜混浊18眼;部分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膜之间存在间隙,且后囊膜出现皱褶;无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植入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预测性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超高度近视
下载PDF
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炜 张弦 +1 位作者 代红兵 唐罗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3506-3508,共3页
目的初步观察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视度数为—12.00~28.00D的14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裸眼视力均好于... 目的初步观察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视度数为—12.00~28.00D的14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裸眼视力均好于术前,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或等于术前。结论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有晶体眼 晶体 前房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