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Response Impact of Vehicle Braking on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s with Corrugated Steel Webs Based on Vehicle-Bridge Coupled Vibration Analysis
1
作者 Yan Wang Siwen Li Na Wei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4年第6期3467-3493,共27页
A novel approach for analyzing coupled vibrations between vehicles and bridges is presented,taking into account spatiotemporal effects and mechanical phenomena resulting fromvehicle braking.Efficient modeling and solu... A novel approach for analyzing coupled vibrations between vehicles and bridges is presented,taking into account spatiotemporal effects and mechanical phenomena resulting fromvehicle braking.Efficient modeling and solution of bridge vibrations induced by vehicle deceleration are realized using this method.The method’s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are substantiated through numerical examples.A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 with a corrugated steel web is taken as an example and the effects of parameters such as the initial vehicle speed,braking acceleration,braking location,and road surface roughness on the mid-span displacement and impact factor of the bridge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vehicle braking significantly amplifies mid-span displacement and impact factor responses in comparison to uniform vehicular motion across the bridge.Notably,the influence of wheelto-bridge friction forces is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and cannot be overlooked.When the vehicle initiates braking near the middle of the span,both the mid-span displacement and impact factor of the bridge exhibit substantial increases,further escalating with higher braking acceleration.Under favorable road surface conditions,the midspan displacement and the impact factor during vehicle braking may exceed the design values stipulated by codes.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road surface roughness exerts a more pronounced effect on the impact factor of the bridge in comparison to the effects of vehicle bra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ugated steel web girder bridges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s vehicle-bridge coupled vibration BRAKING impact factor
下载PDF
Effect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load of 32 m simply supported box beam bridge on track vertical irregularity 被引量:5
2
作者 Kaize Xie Jun Xing +3 位作者 Li Wang Chunxiang Tian Rong Chen Ping Wang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5年第4期262-271,共10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load (TDL)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a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 section on the vertical irregularity, a rail-bridge-piers calculation model was establ...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load (TDL)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a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 section on the vertical irregularity, a rail-bridge-piers calcul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Taking 32 m simply supported box beam bridge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as- senger dedicated line in China as an example, influences of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between the bottom and top of the bridge, temperature curve index, type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and beam height on track vertical irregularity were analyzed with th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DL has more effects on long wave track irregularity than on short one, and the wavelength mainly affected is approxi- mately equal to the beam span. The amplitude of irregu- larity caused by TDL is largely affected by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temperature curve index, and type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so it is necessary to monitor the temperaturedistribution of bridges in different regions to provide accurate calculation parameters. In order to avoid the irregularity exceeding the limit values, the height of 32, 48, and 64 m simply supported box beam bridges must not be less than 2.15, 3.2, and 4.05 m,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 Temperaturegradient Vertical irregularity - beam height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桥面连续结构横向应力分析
3
作者 胡志坚 杜威 +1 位作者 樊文胜 周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5,共12页
针对钢-混组合简支梁桥的桥面连续结构开裂等病害,围绕桥面连接板的横桥向应力问题,采用线弹性理论和板的偏微分方程进行分析,得出了桥面连接板挠度和应力的分布函数,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实桥荷载试验.通过比较理论解、有限元... 针对钢-混组合简支梁桥的桥面连续结构开裂等病害,围绕桥面连接板的横桥向应力问题,采用线弹性理论和板的偏微分方程进行分析,得出了桥面连接板挠度和应力的分布函数,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实桥荷载试验.通过比较理论解、有限元解和实测试验结果,证实了理论解和有限元的有效性.根据得到的分布函数,发现横桥向和纵桥向上的最大拉应力出现在钢梁端部位置的连接板的上缘.此外,还分析了连接板区域尺寸变化对横桥向应力峰值的影响,包括纵梁端部距支座的长度、纵梁的间距以及连接板区域整体尺寸变化.结果表明:较小的纵梁间距和较长的纵梁端部与支撑之间的距离会导致连接板中的横向拉应力峰值增加,并提高横向拉应力在总应力中的占比,从而导致桥面连接板早于设计荷载开裂.因此对于纵梁间距较小、梁端长度较长的钢-混组合简支梁桥桥面连续结构,仅计算其纵桥向受力性能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危险,建议按照本文方法考虑横桥向应力对桥面连接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桥(SCCBs) 桥面连接板 横桥向应力分析 有限元法(FEM) 连续桥面简支梁桥
下载PDF
基于桥梁响应的高速铁路简支梁离心力折减方法
4
作者 李奇 揭崇清 +1 位作者 石龙 李克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为分析规范离心力计算公式中竖向活载折减系数的理论来源,建立列车-曲线桥-墩系统的空间模型进行车桥耦合振动仿真计算。提出以桥梁动力响应与设计离心力产生的静力响应之比作为竖向活载折减系数的方法,结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分析列车车... 为分析规范离心力计算公式中竖向活载折减系数的理论来源,建立列车-曲线桥-墩系统的空间模型进行车桥耦合振动仿真计算。提出以桥梁动力响应与设计离心力产生的静力响应之比作为竖向活载折减系数的方法,结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分析列车车速、桥梁墩高、跨度、曲线半径等因素对折减系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车速对折减系数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桥梁跨度;竖向活载折减系数反映了列车荷载图式中设计活载与运营列车轴重的差异,折减系数应与列车荷载图式、实际运营列车相匹配;现行规范中竖向活载折减系数公式对中国高速铁路ZK荷载具有良好的适配性,能满足高速铁路简支梁离心力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离心力 数值计算 折减系数 简支梁 车桥耦合 桥梁响应
下载PDF
洪水作用下高速铁路桥梁动力响应研究
5
作者 郭敏 殷鹏程 +2 位作者 勾红叶 谭庄 梁金宝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107,共9页
为研究洪水作用对高速铁路桥梁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以两跨不等墩高32 m高速铁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洪水作用下桥梁下部结构三维水动力分析模型和桥梁有限元模型,获得桥梁下部结构周围流场分布规律与流水压力荷载,探讨了洪水流速、... 为研究洪水作用对高速铁路桥梁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以两跨不等墩高32 m高速铁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洪水作用下桥梁下部结构三维水动力分析模型和桥梁有限元模型,获得桥梁下部结构周围流场分布规律与流水压力荷载,探讨了洪水流速、高度和基础冲刷深度的变化对桥梁动力响应和桩基内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不同流速的洪水作用于桥梁下部结构时,周围流场的分布规律总体基本一致;(2)当洪水流速大于3 m/s时,下部结构所受的流水压力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不可忽视,且该压力与洪水作用速度及高度呈正相关;(3)基础冲刷深度对下部结构受到的流水压力影响显著,但当承台裸露后,再增大基础冲刷深度时,流水压力增大不明显;(4)桥梁受到洪水冲击时,桥梁的动力响应随时间变化的总体规律基本一致,其响应具体表现为,墩顶横向加速度在冲击时间1.06 s时达到峰值,墩顶横向位移在冲击时间1.16 s时达到峰值,二者达到峰值后呈周期式迅速衰减,墩顶位移、加速度的峰值和最后稳定值以及桩基弯矩均随着洪水流速、高度的增加而增大;(5)随着基础冲刷深度的增加,桥梁动力响应和桩基弯矩均呈增大趋势,但桩基下部负弯矩区受基础冲刷深度影响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梁 简支梁桥 洪水作用 动力响应 基础冲刷
下载PDF
济南某复杂综合体结构设计难点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夏昊 陈灏恺 +2 位作者 陆宜倩 张侃 胡文松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25,共8页
济南某复杂综合体项目由两座约90m高塔楼+大底盘商业裙房+低区U形幕墙+高区拱形连桥组成,高区连体建筑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与塔楼相连,低区采用两端固定铰支座与塔楼相连,为大底盘多塔复杂连体结构。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 济南某复杂综合体项目由两座约90m高塔楼+大底盘商业裙房+低区U形幕墙+高区拱形连桥组成,高区连体建筑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与塔楼相连,低区采用两端固定铰支座与塔楼相连,为大底盘多塔复杂连体结构。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高区拱形连桥采用钢结构空腹桁架结构体系,低区U形幕墙采用劲性索体系。针对工程特点,着重阐述了大底盘裙房不分缝可行性及低、高区弱连体的合理支座形式,提出了采用两端固定铰U形劲性索的弱连体新形式。结果表明:低区U形幕墙采用两端固定铰连接形式,高区连桥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连接形式均能较好地实现弱连接,保证塔楼和连桥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结构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 钢结构空腹桁架 简支梁桥 U形劲性索
下载PDF
大跨铁路斜拉桥下横梁自承式施工参数分析
7
作者 李涛 黄媛媛 +2 位作者 覃早 占玉林 邵俊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7,125,共7页
横梁自承式施工方法由于可节省施工支架造价,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确定自承式施工中分层浇筑高度以及支架刚度合理取值,以明月峡长江大桥横梁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施工阶段模型,对横梁分层浇筑高度和支架刚... 横梁自承式施工方法由于可节省施工支架造价,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确定自承式施工中分层浇筑高度以及支架刚度合理取值,以明月峡长江大桥横梁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施工阶段模型,对横梁分层浇筑高度和支架刚度进行参数研究,分析上述参数对横梁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层浇筑高度为1 m和2 m时,将会出现拉应力,不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浇筑高度由3 m增至5 m时,在施工过程中横梁均受压且满足规范限值。随着分层高度增大,在横梁施工阶段,横梁上缘最小压应力最大可减小约1.5 MPa;横梁下缘最小压应力最多增大约1.3 MPa;在成桥阶段,横梁下缘最大压应力增大约0.5 MPa,上缘最小压应力减小约2 MPa。为使得横梁在运营阶段有足够的应力储备,建议第一层浇筑高度选为3 m。支架刚度由1×107 kN/m变化至2×10^(5) kN/m,横梁的应力和挠度基本不变;当支架刚度由2×10^(5) kN/m减小至1×10^(5) kN/m时,横梁上缘最小压应力减小约0.3 MPa,下缘最小压应力减小约0.4 MPa,挠度增加约1 mm,建议支架刚度宜大于2×10^(5) k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大跨度斜拉桥 下横梁 自承式施工 参数分析
下载PDF
简支转连续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设计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荣霞 陈中宇 +1 位作者 万田宝 孙建诚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6,共6页
以国内某座简支转连续钢-混组合梁桥为依托,提出了一种简支转连续结构负弯矩区构造设计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实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简支转连续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构造设计的可行性,最后就负弯矩区改... 以国内某座简支转连续钢-混组合梁桥为依托,提出了一种简支转连续结构负弯矩区构造设计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实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简支转连续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构造设计的可行性,最后就负弯矩区改善开裂的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钢-混组合连续梁桥,简支转连续的施工方法与焊接连续施工方法相比,可减小墩顶负弯矩;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负弯矩区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满足规范要求;桥面板钢筋直径以及混凝土自身力学特性是影响负弯矩区开裂的关键因素,适当加大桥面板钢筋直径、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有效减小简支转连续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混凝土的开裂;顶升支座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墩顶负弯矩,对控制开裂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转连续钢-混组合梁桥 负弯矩区构造 受力特性 有限元 实桥试验
下载PDF
气象数据驱动的拉林铁路简支T梁温致变形预测
9
作者 李奇 揭崇清 +1 位作者 罗红英 柳斌 《高原农业》 2024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为快速、准确预测日照环境下高原铁路桥梁的温度变形效应,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提出了一种气象数据驱动的桥梁温度变形智能预测模型。以拉林铁路简支T梁为背景,采用热力耦合有限元仿真分析,构建了“气象数据—温度变形”映射的... 为快速、准确预测日照环境下高原铁路桥梁的温度变形效应,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提出了一种气象数据驱动的桥梁温度变形智能预测模型。以拉林铁路简支T梁为背景,采用热力耦合有限元仿真分析,构建了“气象数据—温度变形”映射的样本数据库,以此训练预测模型并对桥梁温致变形进行预测。结果表明,LSTM模型表现出了较高的精度和优势,其梁体竖向挠度预测的决定系数(R2)超过0.97,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较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模型提升超过70%,较随机森林(RF)模型分别提升了24%和27%。预测挠度与真实值在趋势和数值方面均基本一致,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方法性能优异,为高原铁路轨道平顺性变化规律研究及动态检测数据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桥梁 气象数据 简支T梁 预测模型 温致变形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下载PDF
超大跨度无砟轨道混凝土连续刚构铁路桥梁部施工及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铁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0期161-163,共3页
结合106 m+198 m+106 m连续刚构桥,介绍了0#节段的主要施工流程和施工方法,以及悬臂挂篮施工技术,在施工中采取数字化的线性监控和严格的施工控制措施,保证连续梁施工尽量符合梁部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值,使后期梁部及混凝土变形尽量接近... 结合106 m+198 m+106 m连续刚构桥,介绍了0#节段的主要施工流程和施工方法,以及悬臂挂篮施工技术,在施工中采取数字化的线性监控和严格的施工控制措施,保证连续梁施工尽量符合梁部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值,使后期梁部及混凝土变形尽量接近设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度 连续刚构桥 梁部施工技术 变形控制措施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简支梁桥桥面防水粘结层力学响应研究
11
作者 王国军 王亚博 +2 位作者 王飞 邹远棋 易军艳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防水粘结层被破坏是导致简支梁桥桥面铺装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简支梁桥桥型进行防水粘结层力学响应分析,明确防水粘结层在不同桥型结构中的受力状态,总结沥青铺装层模量和厚度对防水粘结层力学响应指标的影响。研究... 防水粘结层被破坏是导致简支梁桥桥面铺装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简支梁桥桥型进行防水粘结层力学响应分析,明确防水粘结层在不同桥型结构中的受力状态,总结沥青铺装层模量和厚度对防水粘结层力学响应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简支梁桥桥型对防水粘结层力学响应的影响不大;增加沥青铺装层模量对控制防水粘结层最大拉应力和沥青铺装层变形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增加沥青铺装层厚度能有效控制防水粘结层法向拉应力和分散车轮荷载。研究结果能够为桥面铺装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提高简支梁桥的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桥型 防水粘结层 数值模拟 力学响应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索力快速识别方法研究
12
作者 曹阳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2,共7页
大跨度铁路桥梁天窗时间有限且上道条件苛刻,如何基于常规监测设备利用简易方式实现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索力高精度识别十分重要。研究提出一种考虑斜拉索抗弯刚度的索力快速识别方法,既可提高索力识别精度又可大量简化运营期索力识别步骤... 大跨度铁路桥梁天窗时间有限且上道条件苛刻,如何基于常规监测设备利用简易方式实现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索力高精度识别十分重要。研究提出一种考虑斜拉索抗弯刚度的索力快速识别方法,既可提高索力识别精度又可大量简化运营期索力识别步骤,且不受拉索边界条件和铁路桥梁实际运营状态的限制。研究表明,抗弯刚度是对索力识别精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通过考虑拉索实际抗弯刚度可以提高索力识别的准确性,基于拉索加速度振动实测数据在拉索简支梁模型基础上建立索频、索力以及抗弯刚度的函数关系,通过数值方法计算实测多阶模态下抗弯刚度—索力连续变化图,再通过多阶模态的交线则可进一步确定拉索的唯一抗弯刚度和索力值,并以某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为依托工程,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该方法识别的索力结果相对误差可降低5.22%,换算成绝对索力值可达254.45 kN;(2)在实际应用中识别结果易受到低阶频率干扰,宜采用拉索高阶频率进行识别,建议采用5阶及以上实测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桥梁 斜拉桥 索力识别 抗弯刚度 简支梁模型 实测频率 多阶模态交线
下载PDF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简支梁桥结构振动响应预测
13
作者 赵立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7-352,共6页
针对有限元模型存在工作量大、计算耗时、无法实现结构响应的快速预测等问题,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简支梁桥结构应力与位移预测模型。以某简支梁桥为工程背景,通过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杆系有限元模型,并在考虑参数不确... 针对有限元模型存在工作量大、计算耗时、无法实现结构响应的快速预测等问题,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简支梁桥结构应力与位移预测模型。以某简支梁桥为工程背景,通过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杆系有限元模型,并在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使用有限元模型得到完善的训练与测试样本数据集,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响应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在满足预测精度的基础上实现结构响应的快速预测,荷载试验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的最大误差在12.46%以内,且拟合优度均在0.9以上。该预测模型后期可与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相结合,实现简支梁桥结构响应的实时分析,可应用于简支梁的结构响应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人工神经网络 结构响应 有限元模型 应力 结构评估
下载PDF
风屏障透风率对T型梁桥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14
作者 何宝华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2期38-46,共9页
为探究强风环境下,风屏障透风率对重载铁路桥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依据弹性系统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建立风荷载作用下车桥耦合振动方程,计算横风作用下,列车通过安装了不同透风率风屏障的T型梁桥时车桥的气动三分力系数和车桥振动响应。研... 为探究强风环境下,风屏障透风率对重载铁路桥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依据弹性系统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建立风荷载作用下车桥耦合振动方程,计算横风作用下,列车通过安装了不同透风率风屏障的T型梁桥时车桥的气动三分力系数和车桥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屏障透风率的增大,列车阻力系数增大,桥梁阻力系数减小;桥梁竖向位移对风屏障透风率的变化不敏感,桥梁横向位移随风屏障透风率的增大而小幅增大;机车的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随着风屏障透风率的增加而增加;风屏障透风率为30%时重车横向摇摆力最小,风屏障透风率为20%时空车横向摇摆力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车桥耦合振动 数值计算 风屏障 动力响应 简支T梁
下载PDF
装配式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桥设计验算方法研究
15
作者 薛栩超 蓝天 孔代玉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9期129-131,共3页
小跨度桥梁设计普遍存在于市政工程项目中,以某市政典型跨河段项目为研究对象,选取16 m装配式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桥进行跨河桥梁设计、分析和验算,最终得到以下结论:首先,针对装配式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桥的设计验算,给出了... 小跨度桥梁设计普遍存在于市政工程项目中,以某市政典型跨河段项目为研究对象,选取16 m装配式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桥进行跨河桥梁设计、分析和验算,最终得到以下结论:首先,针对装配式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桥的设计验算,给出了二维梁单元设计验算的方法;其次,通过与规范要求进行比对,验证了本项目中桥梁设计的合理性;最后,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跨度不大于16 m的桥梁在选择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形式时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简支梁 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移动模架的大型桥梁现浇简支梁施工分析
16
作者 赵维旭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结合磴口黄河特大桥工程案例,详细分析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的具体施工应用。在该工程施工时,从上行式移动模架的结构功能入手,按照上行式移动模架的拼装步骤进行拼装。工程实践表明,把控好移动模架的拼装质量及做好各施工关键工序的高效... 结合磴口黄河特大桥工程案例,详细分析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的具体施工应用。在该工程施工时,从上行式移动模架的结构功能入手,按照上行式移动模架的拼装步骤进行拼装。工程实践表明,把控好移动模架的拼装质量及做好各施工关键工序的高效衔接,可有效避免桥梁下方复杂环境对模架搭设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施工效果显著。经验证,此项技术具有可靠性,值得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模架 大型桥梁 简支梁 混凝土浇筑
下载PDF
整体顶升横移技术在水上桥梁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17
作者 肖强 吴传清 刘建华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随着国内汽车存有量的爆发式增长,部分桥梁因超设计荷载运营,出现了局部病害,故此需要进行改造。构筑物的顶升平移是一项成熟的工艺,相比于传统吊装拆施工,桥梁顶升横移技术在旧桥改造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通过咸宁市丹桂桥改造工程采... 随着国内汽车存有量的爆发式增长,部分桥梁因超设计荷载运营,出现了局部病害,故此需要进行改造。构筑物的顶升平移是一项成熟的工艺,相比于传统吊装拆施工,桥梁顶升横移技术在旧桥改造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通过咸宁市丹桂桥改造工程采用水上桥梁整体顶升横移技术的工程实例,论述施工工艺,可为类似水上桥梁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顶升 横移 水上桥梁 上部结构 简支梁
下载PDF
高烈度地震区高墩简支梁桥减隔震设计研究
18
作者 周勇政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5期6-10,共5页
为研究高烈度区高墩铁路简支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状况,选取某车站特大桥为研究背景,根据桥梁多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幅值,开展桥梁延性设计方案和减隔震方案两种情况下的内力和配筋对比。结果表明:高烈度地震区高墩桥梁... 为研究高烈度区高墩铁路简支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状况,选取某车站特大桥为研究背景,根据桥梁多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幅值,开展桥梁延性设计方案和减隔震方案两种情况下的内力和配筋对比。结果表明:高烈度地震区高墩桥梁,采用延性设计时,配筋率需求过高,设计难度大,且下部结构工程量增加较多,经济性较差。采用回型钢耗能双曲面减隔震支座进行减隔震设计时,桥墩与桩基内力较普通支座有显著的减小,墩梁相对位移随墩高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纵向最大位移0.293m,横向最大位移0.224m,未超过0.3m的设防目标。采用减隔震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结构地震响应,减小设计难度,提高结构安全性,提升经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高烈度区 高墩简支梁桥 减隔震 延性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桥墩受力性能分析
19
作者 王学琛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4期18-20,共3页
为了提高城市桥梁设计水平,文章以浦东北路支河1桥为研究对象,计算了作用在桥梁结构的竖向荷载、汽车制动力、温度力等,对桥墩盖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持久状况、短暂状况下的应力进行分析,同时,利用桥梁博士软件和Midas Civil软件建... 为了提高城市桥梁设计水平,文章以浦东北路支河1桥为研究对象,计算了作用在桥梁结构的竖向荷载、汽车制动力、温度力等,对桥墩盖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持久状况、短暂状况下的应力进行分析,同时,利用桥梁博士软件和Midas Civil软件建立计算模型,计算了桥墩墩身在E1地震作用下的剪力,研究成果可供类似预应力混凝土桥墩设计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桥墩 竖向荷载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新型结构体系研究与实践
20
作者 蒋振雄 《江苏建筑》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文章以正在建设的常泰长江大桥和张靖皋长江大桥为例,对超大跨径斜拉桥和悬索桥的结构体系进行分析,讨论了超大跨径斜拉桥的塔梁约束、索塔锚固及沉井基础,超大跨径悬索桥的缆塔约束、索塔形式、锚碇基础及正交异性桥面板等结构体系设... 文章以正在建设的常泰长江大桥和张靖皋长江大桥为例,对超大跨径斜拉桥和悬索桥的结构体系进行分析,讨论了超大跨径斜拉桥的塔梁约束、索塔锚固及沉井基础,超大跨径悬索桥的缆塔约束、索塔形式、锚碇基础及正交异性桥面板等结构体系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其它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径 缆索承重桥梁 结构体系 斜拉桥 悬索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