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erican glabrous rice utilized in breeding of super-high-yielding and good-quality varieties 被引量:2
1
作者 LUO Ju Hu Peisong TANG Shaoqing,and HUANG Fasong,CNRRI,Hangzhou 310006,China 《Chinese Rice Research Newsletter》 2000年第2期3-5,共3页
The yield potential of current rice varieties has reached a high plateau and fluc-tuated within a narrow range.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ice breedingfor super-high-yield, we put forward a concept of "... The yield potential of current rice varieties has reached a high plateau and fluc-tuated within a narrow range.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ice breedingfor super-high-yield, we put forward a concept of " Two high and one early",which means high biomass and high efficiency of light energy conversion, as wellas fast growing in the early growth stage.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15 U.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American glabrous rice utilized in breeding of super-high-yielding and good-quality varieties
下载PDF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in-yield and Climatic Ecological Factors in Summer Corn Under Super-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Conditions
2
作者 LI Chao-hai, SU Xin-hong, XIE Rui-zhi, ZHOU Su-mei and LI Deng-hai( College of Agriculture ,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 Laizhou Cit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Laizhou 261417)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9-176,共8页
Cultivation experiments on super-high-yield (^12000kg/ha) of summer corn (Zea mays L.) were conducted in Laizhou, Shangdong Province, from 1986 to 1997, and in Wenxian, Henan Province, from 1996 to 1997. The results s... Cultivation experiments on super-high-yield (^12000kg/ha) of summer corn (Zea mays L.) were conducted in Laizhou, Shangdong Province, from 1986 to 1997, and in Wenxian, Henan Province, from 1996 to 199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quirements of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hours of sunshine for super-high-yield of summer corn could be met in normal years in the areas of the Huanghuaihai Plain.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influenced the yield most strongly in indirect way among all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displaye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r= - 0.5418).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between yield and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at seedling stage and grain filling stage both reached significant level, and the partial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were - 4.8735 and - 13.7415, respectively. Further research revealed that the key climatic-ecolog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yield were as fellows: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the third and the ninth Xun (note: a Xun indicates ten days and the accounting of Xun was from the corresponding sowing date), the hours of sunshine in the sixth and the eighth Xun, th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sixth, the seventh and the second Xun. Results obtained by analyzing yield components of summer corn showed that grain numbers per ear (GN/E) made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super-high-yield than kernel weight (KW) and the numbers of ears did.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GN/E were th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sixth and the eighth Xun and the hours of sunshine in the sixth Xun, 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6074, 0.5793 and 0.5854,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Summer corn YIELD Climatic ecology
下载PDF
In situ measurements of winter wheat diurnal changes in photosynthesi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veal new insight into photosynthesis improvement by super-high-yield cultivation
3
作者 MA Ming-yang LIU Yang +5 位作者 ZHANG Yao-wen QIN Wei-long WANG Zhi-min ZHANG Ying-hua LU Cong-ming LU Qing-ta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527-539,共13页
In past 30 years, the wheat yield per unit area of China has increased by 79%. The super-high-yield(SH) cultiv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wheat photosynthesis and yield. In order to find the ecophy... In past 30 years, the wheat yield per unit area of China has increased by 79%. The super-high-yield(SH) cultiv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wheat photosynthesis and yield. In order to find the ec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underneath the high photosynthesis of SH cultivation, in situ diurnal changes in the photosynthetic gas exchange and chlorophyll(Chl) a fluorescence of field-grown wheat plants during the grain-filling stag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late grain-filling stage at 24 days after anthesis(DAA), the diurnal changes in net CO_(2) assimilation rate were higher under SH treatment than under high-yield(H) treatment. From 8 to 24 DAA, the actual quantum yield of photosystem II(PSII) electron transport in the light-adapted state(ΦPSII) in the flag leaves at noon under SH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H treatment. The leaf temperature, soil temperature and soil moisture were better suited for higher rates of leaf photosynthesis under SH treatment than those under H treatment at noon. Such diurnal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wheat fields could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for the higher biomass and yield under SH cultivation than those under H cultivation. ΦPSII and CO_(2) exchange rate in wheat flag leaves under SH and H treatments had a linear correlation which could provide new insight to evaluate the wheat photosynthesis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SYNTHESIS Chl a fluorescence super-high-yield cultivation winter wheat ec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下载PDF
豫东平原‘郑麦1860’不同播期播量试验的超高产效应
4
作者 张慎举 张静 +3 位作者 郭振升 田伟 皇甫自起 赵洪献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14-20,共7页
为了实现豫东平原小麦主产区超高产栽培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1860’的超高产潜力,运用裂区试验及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确定‘郑麦1860’在豫东平原小麦主产区超高产条件下适宜的播期播量指标。结果表明‘:郑麦1... 为了实现豫东平原小麦主产区超高产栽培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1860’的超高产潜力,运用裂区试验及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确定‘郑麦1860’在豫东平原小麦主产区超高产条件下适宜的播期播量指标。结果表明‘:郑麦1860’的适宜播期为10月10日-10月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适宜播量为187.5~225.0 kg/hm^(2),最佳播量为225.0 kg/hm^(2)。最佳播期播量组合为10月15日与187.5 kg/hm^(2),折合单产12326 kg/hm^(2)。本项试验所取得的适宜播期播量技术指标,可在豫东平原小麦主产区‘郑麦1860’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平原 ‘郑麦1860’ 播期 播量 超高产效应
下载PDF
南粳系列超级稻品种灌浆期光合产物的分配特性
5
作者 魏晓东 宋雪梅 +6 位作者 王宁 赵庆勇 朱镇 陈涛 赵凌 王才林 张亚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09-2321,共13页
【目的】研究南粳系列超级稻灌浆期光合产物转运和分配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特性及其与对照品种的差异,总结南粳系列超级稻高产的生理优势,为优质高产粳稻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南粳5718、南粳晶谷、南粳3908和南粳5055为... 【目的】研究南粳系列超级稻灌浆期光合产物转运和分配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特性及其与对照品种的差异,总结南粳系列超级稻高产的生理优势,为优质高产粳稻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南粳5718、南粳晶谷、南粳3908和南粳5055为研究对象,以淮稻5号为对照,在孕穗期、开花期以及开花后每隔7 d至成熟期测定剑叶光合速率、地上部干物质分配和转运,以及剑叶和籽粒发育不同时期物质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统计产量差异。【结果】南粳系列超级稻产量和千粒重高于淮稻5号,其剑叶净光合速率在孕穗期和花后28 d显著高于淮稻5号。在物质转运方面,南粳系列超级稻开花后茎叶干重、叶片输出量、输出率和转运率显著高于淮稻5号,其中南粳5718叶片输出量和输出率最高。南粳5718剑叶中与淀粉降解和糖类代谢相关基因(OsSPS1,OsSUT2,OsGWD1)的表达比其他品种启动早,最高表达量也高于其他品种。籽粒中SWEET基因在灌浆早期的蔗糖转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后期OsPK3、OsSUT1、OsSUT2基因在糖类的运输卸载中发挥重要作用,OsAGPL2和OsDPE1基因在中后期淀粉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南粳5718、南粳晶谷、南粳3908籽粒中与淀粉合成和糖类运输的相关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淮稻5号。【结论】南粳系列超级稻较高的产量在物质转运方面主要有以下特征:茎秆和叶片物质积累量多,穗积累量大,叶片和茎秆物质转运率高;叶片中蔗糖代谢和转运相关基因表达量高,有利于蔗糖在源端的合成、装载和转运;籽粒中蔗糖转运和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高,有利于蔗糖在库端的卸载及籽粒中淀粉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光合产物 基因表达 物质分配 蔗糖转运 高产育种
下载PDF
水稻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126的高产特征
6
作者 刘慧敏 周杰强 +5 位作者 胡远艺 田妍 雷斌 李建武 魏中伟 唐文帮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71,共12页
[目的]挖掘杂交水稻产量潜力,培育超高产品种,既是一道科学难题,也是“藏粮于技”安全战略。本研究旨在解析小粒不育系卓201S配组的杂交稻卓两优1126高产形成规律,为优质高效超级杂交稻培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22年选用小粒不育系新... [目的]挖掘杂交水稻产量潜力,培育超高产品种,既是一道科学难题,也是“藏粮于技”安全战略。本研究旨在解析小粒不育系卓201S配组的杂交稻卓两优1126高产形成规律,为优质高效超级杂交稻培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22年选用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126和对照品种超级稻两优培九、Y两优900和湘两优900为试验材料,在湖南省隆回县统一高产栽培,系统比较卓两优1126与其他3个超级杂交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根系发育和抗倒性,探究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126高产特征。[结果]卓两优1126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较超级杂交稻第1期代表品种两优培九增产35.07%,较超级杂交稻第4期代表品种Y两优900增产17.84%,较超级杂交稻新代表品种湘两优900增产14.52%。卓两优1126产量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在保持稳定千粒重和结实率基础上,通过平衡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使群体总颖花数显著提升。与对照相比,卓两优1126单茎地上部干质量、根干质量和根冠比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表明卓两优1126根系具有显著的生长优势,能够很好地协调植株地下和地上部分的生长,有助于超高产的形成。卓两优1126株高适中,基部3节间总长和穗下节间长度都极显著高于对照,但基部第2节间的弯曲力矩和抗折力与湘两优900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卓两优1126在增加株高的同时保持了较强的抗倒性。卓两优1126耐低氮,稻米品质综合评级为部标优质2级,极端高温下较对照Y两优1928增产5.53%。[结论]卓两优1126在保持稳定的千粒重和结实率基础上,通过平衡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使群体总颖花数显著提升,从而实现超高产。卓两优1126亲本间粒型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实现父母本混播混收的全程机械化制种,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另外,小粒型不育系千粒重仅为常规不育系的1/2,在制种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单位制种面积的杂交稻种子粒数比普通不育系多1倍,大幅降低杂交稻的用种成本。因此,以卓两优1126为代表的“小粒种高产稻”模式,能为解决杂交水稻当前困境提供新思路,是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高产 小粒型不育系 卓两优1126
下载PDF
超高产花生新品种汕油诱1号的选育与栽培
7
作者 张绍龙 许燕 +7 位作者 李辉 陈育华 张锴滨 黄志鹏 黄茜莉 李有芳 吴丽丹 陈晓如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汕油诱1号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汕油212的干种子为材料,通过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选育而成的超高产花生新品种,2014年通过全国花生品种鉴定(国品鉴花生2014014)和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粤审油2014001),2017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品... 汕油诱1号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汕油212的干种子为材料,通过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选育而成的超高产花生新品种,2014年通过全国花生品种鉴定(国品鉴花生2014014)和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粤审油2014001),2017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40907.4),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花生(2018)440280]。该品种丰产性突出,在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和广东省春植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干荚果产量分别为4590.08、4112.85 kg·hm^(-2),分别比对照汕油523增产11.20%和15.25%;含油量49.31%~53.45%,蛋白质含量21.40%~26.58%,高抗锈病和叶斑病,感青枯病,抗倒性、耐旱性和耐涝性较强,适宜在广东水旱轮作田及旱坡地春、秋季和广西西部、福建、云南以及江西、湖南两省南部的花生产区春季种植。栽培上注意选择土质、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防治草害病害虫害鼠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汕油诱1号 EMS诱变 超高产 栽培
下载PDF
聊城市茌平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刘光壮 李娜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8期74-77,共4页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提高玉米产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增加农民收益意义重大。研究应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深挖玉米增产潜力,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具有重要价值。茌平区农业农村局通过多年试验示范,从播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拔...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提高玉米产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增加农民收益意义重大。研究应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深挖玉米增产潜力,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具有重要价值。茌平区农业农村局通过多年试验示范,从播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拔节穗期管理、花粒期管理、其他灾害应对措施、适时晚收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供玉米种植户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茌平区 夏玉米 栽培技术 超高产 管理措施
下载PDF
我国玉米超高产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月娥 徐田军 +5 位作者 蔡万涛 吕天放 张勇 薛洪贺 王荣焕 赵久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2-61,共10页
玉米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对我国粮食安全、饲料保障都至关重要。在耕地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未来我国粮食扩大面积的空间有限,产能提升主要依靠单产提高。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 玉米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对我国粮食安全、饲料保障都至关重要。在耕地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未来我国粮食扩大面积的空间有限,产能提升主要依靠单产提高。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开展吨粮田建设,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玉米超高产是优良品种、生产条件和栽培管理技术等最高水平的体现,本文全面综述了我国玉米超高产研究的政策支持、高产纪录现状、超高产田的分布及气象特点、高产创建的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从增加科研投入加强新品种选育、加强栽培技术集成进行示范推广、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玉米大面积高产创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超高产 政策 品种 技术措施
下载PDF
郑麦1860在豫东平原连续5年超高产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静 郭振升 +2 位作者 田伟 赵洪献 张慎举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7-84,共8页
郑麦1860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许为钢院士小麦分子育种团队培育的国审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18—2022年度,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小麦玉米两熟超高产栽培技术创新团队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三河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密切合作,通... 郑麦1860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许为钢院士小麦分子育种团队培育的国审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18—2022年度,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小麦玉米两熟超高产栽培技术创新团队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三河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密切合作,通过实施郑麦1860超高产栽培攻关示范,不仅连续5年实现了超高产目标,而且取得了单产800 kg/667m^(2)以上的重要突破.根据郑麦1860“一突出三高效”(高产性突出,优质高效、生产高效、加工高效)的特征特性,有针对性提出了“一强化三跟进”(即强化播种技术基础,春季追施氮肥跟进、拔节至孕穗期灌水跟进、后期绿色防控病虫害跟进)的超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为优质小麦良种良法良田相结合、农艺农机配套技术相结合、产量与品质相兼顾的超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麦1860 豫东平原 超高产表现 机收测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东北中部黑土区春玉米超高产田土壤肥力特征
11
作者 袁静超 张水梅 +7 位作者 刘剑钊 范围 刘松涛 张畅 程松 任军 梁尧 蔡红光 《土壤与作物》 2023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通过五年生产性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性状的影响,为实现区域性玉米超高产土壤肥力培育提供参考。试验于2011-2015年在吉林省农安县进行,设置普通高产养分管理和超高产养分管理2种管理模式... 通过五年生产性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性状的影响,为实现区域性玉米超高产土壤肥力培育提供参考。试验于2011-2015年在吉林省农安县进行,设置普通高产养分管理和超高产养分管理2种管理模式,以先玉335和利民33为供试材料,系统监测群体产量构成、土壤团聚体、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指标。结果表明,与普通高产养分管理相比,超高产养分管理产量高出42.9%, 0~20 cm土层具有较低的土壤容重、较高的含水量与气相比例以及丰富的大团聚体分布与稳定的团聚体稳定性。超高产养分管理土壤中有机质、全磷、全钾、速效养分和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高产养分管理。综合考虑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东北中部黑土区超高产养分管理模式,更应重视0~40 cm全耕层土壤培肥,可以实现东北中部春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春玉米 超高产 土壤肥力
下载PDF
C80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秦堃 雷劲松 +2 位作者 王宁 赵昕 张浩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0,共5页
研究600 m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胶凝材料总用量为660 kg/m^(3),水泥、粉煤灰、矿粉、硅灰占胶凝材料比例分别为:64%、15%、18%、3%;中砂∶细砂=7∶3,大石∶小石=7∶3,砂率46%,此配合比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优,出机扩展度... 研究600 m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胶凝材料总用量为660 kg/m^(3),水泥、粉煤灰、矿粉、硅灰占胶凝材料比例分别为:64%、15%、18%、3%;中砂∶细砂=7∶3,大石∶小石=7∶3,砂率46%,此配合比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优,出机扩展度700 mm,倒坍时间3.3 s,含气量2.1%,混凝土7 d抗压强度82.4 MPa,28 d抗压强度99.2 MPa;基于盘管试验中检测点压力检测数据,检测点P0与P1压力值拟合曲线,为Y=0.022+0.9x,线性关系为0.99;稳定泵送混凝土时检测点P1与P2压力差约为0.35 MPa,折算每米直管压力损失为0.0065 MPa;泵送600 m高度时所需出口压力仅为最大出口压力的4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泵送混凝土 倒坍时间 压力泌水率 屈服应力 塑性黏度 线性拟合
下载PDF
水盐胁迫对超高产小麦幼苗生长及根系导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媛媛 司转运 +6 位作者 王兴鹏 高阳 李倩 丁小会 杨娜 赵书珍 万素梅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3,31,共9页
【目的】揭示水盐胁迫对超高产小麦幼苗生长及根系导水率的影响机制。【方法】以超高产小麦品种“烟农1212”为研究对象,设置水分胁迫、盐分胁迫和水盐胁迫3种胁迫处理(2%PEG6000、0.1%Na Cl和2%PEG6000+0.1%Na Cl)和对照(Hoagland营养... 【目的】揭示水盐胁迫对超高产小麦幼苗生长及根系导水率的影响机制。【方法】以超高产小麦品种“烟农1212”为研究对象,设置水分胁迫、盐分胁迫和水盐胁迫3种胁迫处理(2%PEG6000、0.1%Na Cl和2%PEG6000+0.1%Na Cl)和对照(Hoagland营养液,CK),测定不同处理下的小麦的生长指标、根系导水率及全氮、K^(+)和Na^(+)量,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水盐胁迫下导致小麦幼苗根系导水率降低的因素。【结果】(1)与CK相比,水分胁迫、盐分胁迫和水盐双重胁迫分别使冬小麦幼苗的株高和叶面积显著降低。(2)水分及盐分胁迫处理的根冠比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12%和14%,而在水盐双重胁迫条件下则显著降低了6%。(3)与CK相比,盐分胁迫和水盐双重胁迫显著增加了小麦叶片和根系的Na^(+)/K^(+)比,水分胁迫下的Na^(+)/K^(+)比虽然也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4)水分胁迫、盐分胁迫及水盐双重胁迫显著降低了叶片的全氮量。(5)与CK相比,水分、盐分及水盐双重胁迫使小麦幼苗根系总导水率显著降低了58%、51%和93%,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小麦幼苗的叶面积与根系导水率显著正相关(R^(2)=0.9619)。【结论】水盐胁迫条件下,叶面积可作为表征根系导水率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盐胁迫 超高产小麦 K^(+)量 Na^(+)量 根系导水率
下载PDF
不同密度条件下玉米植株光合日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婷 谢孟河 +3 位作者 梅沛沛 陈士林 高红梅 温智国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4-21,共8页
为探究不同密度条件下玉米植株各生育时期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日变化特征,于2016—2017年在河南浚县高产试验田进行了试验.以郑单958和浚单29作为试验材料,设置高(8.25万株/hm^(2))和低(6.75万株/hm^(2))两个密度,三次重复... 为探究不同密度条件下玉米植株各生育时期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日变化特征,于2016—2017年在河南浚县高产试验田进行了试验.以郑单958和浚单29作为试验材料,设置高(8.25万株/hm^(2))和低(6.75万株/hm^(2))两个密度,三次重复,使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在玉米5个生长时期(苗期,拔节期,灌浆期,抽雄吐丝期和成熟期)一天内每隔2 h,测定8点到16点之间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并用SPAD仪在后四个时期测定SPAD值.结果表明,玉米在苗期的Pn日变化呈单峰线,最高值出现在上午,在拔节期Pn日变化也为单峰线,峰值出现在下午,而SPAD值则呈现下降-上升趋势.抽穗期Pn日变化出现双峰与单峰交叉,不同密度间出现差异,玉米午休现象出现;SPAD值表现下降-上升-下降的现象;不同密度间各品种表现出差异,该生育期SPAD值较其它生育期高.在灌浆期和成熟期,玉米Pn日变化为双峰线,变化幅度因品种和密度而不同,但趋势一致,高峰出现在上午,午休现象较为明显;灌浆期SPAD值呈现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成熟期SAPD整体减小,并且SPAD日变化幅度也减小.Pn与SPAD在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日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以通过测定SPAD值来推断玉米植株的光合性能,从而为高密度集约化生产中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 密度 光合速率 SPAD 日变化
下载PDF
株行距配置对超高产田水稻产量及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立强 杨铁鑫 +4 位作者 李睿 商文奇 马亮 李跃东 隋国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2-404,共13页
【目的】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超高产田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增密栽培模式增产的机理。【方法】于2020-2021年以辽粳419为试材,以农户习惯栽培(LFM)、常规增密配置(CHMD)、窄行增密(NHDM)和两种宽窄行配置(WNHDM_(1)和WNHDM_(2))共计5种... 【目的】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超高产田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增密栽培模式增产的机理。【方法】于2020-2021年以辽粳419为试材,以农户习惯栽培(LFM)、常规增密配置(CHMD)、窄行增密(NHDM)和两种宽窄行配置(WNHDM_(1)和WNHDM_(2))共计5种模式为处理,以水稻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及产量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究株行距配置对超高产田水稻产量及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阐明增密模式水稻根系分布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揭示水稻超高产田增密模式水稻增产的机理。【结果】同LFM相比,WNHDM_(1)和WNHDM_(2)分别提高有效分蘖数19.24%和18.16%,单穗成粒数、结实率等保持稳定;WNHDM_(1)和WNHDM_(2)行内(窄行)区域根系指标较其他模式并未降低,而行外(宽行)区域差异较大,总根长、总根径、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及总根干质量在两个生长季平均增加21.07%和26.76%、10.71%和9.18%、21.13%和26.77%、21.15%和27.62%及23.48%和29.71%;齐穗期和灌浆期水稻根系形态指标与有效穗数和产量正相关。【结论】优化株行距配置增密模式,为水稻提供了根系行内、行外不对称生长空间,形成了根部边际效应,提高了水稻群体根干质量、根系表面积和根体积并保持了较强的根系氧化力,促进有效穗的形成,达到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 根系形态生理特性 株行距配置
下载PDF
不同产量水平寒地早粳稻品种的株型特征
16
作者 王士强 贺登美 +12 位作者 赵海红 杨善伟 衣玉卓 付永明 郑树生 丁希武 何晴 郑凯文 杜庭庭 谷天月 唐欣然 汪洋 潘国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75,共5页
为探明寒地早粳稻超高产株型特征,选用700~800 kg/667 m^(2)、600~700 kg/667 m^(2)、500~600 kg/667 m^(2)和400~500 kg/667 m^(2)4个产量水平的48个主栽品种和苗头品系,研究其穗型、叶片和茎秆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700~800 kg/667 m^... 为探明寒地早粳稻超高产株型特征,选用700~800 kg/667 m^(2)、600~700 kg/667 m^(2)、500~600 kg/667 m^(2)和400~500 kg/667 m^(2)4个产量水平的48个主栽品种和苗头品系,研究其穗型、叶片和茎秆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700~800 kg/667 m^(2)水平的早粳稻每穗干质量和着粒密度较高,剑叶、倒2叶和倒3叶叶基角及剑叶披垂度大,后4片叶的叶长序表现为倒2>倒3>倒4>剑叶,剑叶、倒2叶、倒3叶和倒4叶较宽,在合理范围内增加株高,但必须缩短倒4节间长度。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每穗干质量、剑叶和倒2叶叶宽、倒3叶叶长和叶宽、倒4叶叶长和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秆长、抽穗期和蜡熟期株高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粳稻 超高产 株型特征 寒地
下载PDF
黔西南地区水稻超高产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发丽 王荣基 +2 位作者 张恒栋 何志旺 张建冲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18,121,共6页
兴义市乐立村位于黔西南地区,是贵州省水稻超高产攻关、示范地区,在2020年、2021年、2022年的试验示范中,连续刷新贵州省主要水稻单产纪录,单产最高达1154.68 kg/667 m^(2)。分析水稻超高产的原因,发现主要有3点:1)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 兴义市乐立村位于黔西南地区,是贵州省水稻超高产攻关、示范地区,在2020年、2021年、2022年的试验示范中,连续刷新贵州省主要水稻单产纪录,单产最高达1154.68 kg/667 m^(2)。分析水稻超高产的原因,发现主要有3点:1)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如甬优1540,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穗子长、每穗粒数多、结实率高、耐肥;2)环境条件适宜,无极端高低温,光热水资源丰富;3)栽培技术适宜:秧苗素质好,移栽密度适宜,肥水运筹精确,病虫害防治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 品种特性 环境条件 栽培措施
下载PDF
超高产全程机械化再生稻甬优1540的产量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兰英 《福建稻麦科技》 2023年第2期11-14,共4页
为明确超高产全程机械化再生稻甬优1540的产量结构特征,调查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超高产全程机械化再生稻头季与再生季均以每平方米有效穗数的变异最大,对产量影响显著、贡献率最大;每穗粒数次之,而结实率和千... 为明确超高产全程机械化再生稻甬优1540的产量结构特征,调查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超高产全程机械化再生稻头季与再生季均以每平方米有效穗数的变异最大,对产量影响显著、贡献率最大;每穗粒数次之,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影响不显著、贡献率较小。甬优1540全程机械化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上应主攻多穗,培育大穗,以获得超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甬优1540 超高产 全程机械化 产量结构
下载PDF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00
19
作者 刘建丰 袁隆平 +2 位作者 邓启云 陈立云 蔡义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8-264,共7页
对7个冠层形态性状具有一定差异但又具有较高产量水平的杂交稻组合与对照组合汕优63的光合形态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比对照显著增产的4个组合具有以下光合作用优势:在每穗粒数增加、库容扩大的基础上,剑叶长度增加、叶角较... 对7个冠层形态性状具有一定差异但又具有较高产量水平的杂交稻组合与对照组合汕优63的光合形态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比对照显著增产的4个组合具有以下光合作用优势:在每穗粒数增加、库容扩大的基础上,剑叶长度增加、叶角较小,冠层各部光的分布比较均匀(消光系数小);在孕穗末期、抽穗后10d和抽穗后30d的光饱和光合速率及抽穗后10d的群体光合速率比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增加;抽穗前茎鞘中能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并能有效运转至籽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杂交稻 抽穗 冠层 光合特性 茎鞘 每穗粒数 群体光合速率 对照组 增加 比对
下载PDF
超高产大豆育种研究的进展与讨论 被引量:139
20
作者 赵团结 盖钧镒 +2 位作者 李海旺 邢邯 邱家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7,共9页
根据现时大豆品种产量潜力水平提出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并从大豆产量性状遗传改良、理想株型育种及杂种优势生产利用探索等方面综述了与超高产大豆选育相关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的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行讨论。
关键词 大豆 超高产 育种 育种策略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