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5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kle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endoscopy with enhanced resolution at wide field of view and depth of field 被引量:3
1
作者 Elizabeth Abraham Junxiao Zhou Zhaowei Liu 《Opto-Electronic Adva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0-17,共8页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SIM)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applied wide field super resolution imaging techniques with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and low phototoxicity.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SIM is typically li...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SIM)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applied wide field super resolution imaging techniques with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and low phototoxicity.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SIM is typically limited to two times of the diffraction limit and the depth of field is small.In this work,we propose and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a low cost,easy to implement,novel technique called speckle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endoscopy(SSIE)to enhance the resolution of a wide field endoscope with large depth of field.Here,speckle patterns are used to excite objects on the sample which is then followed by a blind-SIM algorithm for super resolu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Our approach is insensitive to the 3D morphology of the specimen,or the deformation of illuminations used.It greatly simplifies the experimental setup as there are no calibration protocols and no stringent control of illumination patterns nor focusing optics.We demonstrate that the SSIE can enhance the resolution 2–4.5 times that of a standard white light endoscopic(WLE)system.The SSIE presents a unique route to super resolution in endoscopic imaging at wide field of view and depth of field,which might be beneficial to the practice of clinical endosc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kle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endoscopy wide field of view large depth of field easy-to-implement low cost
下载PDF
Instability energy mechanism of super-large section crossing chambers in deep coal mines 被引量:3
2
作者 Deyuan Fan Xuesheng Liu +2 位作者 Yunliang Tan Xuebin Li Purev Lkhamsu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075-1086,共12页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failure at chamber intersections in coal mine are intense,especially in deepburied,super-large section conditions.In this paper,the plastic radius of super-large section chamber under uneq...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failure at chamber intersections in coal mine are intense,especially in deepburied,super-large section conditions.In this paper,the plastic radius of super-large section chamber under unequal pressure was corre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size effect.Then,stress and failure evolution of intersections under different crossing angles and equivalent angular bisectors were revealed.Furthermore,2 trajectory curves of failure and stress were analytically expressed,which divided the intersection into 5 influencing zones in the light of stress superposition degree.After determining instability trigger point and instability path,instability energy criterion of intersection can be obtained as K>1,which means that the external energy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energy consumed by surrounding rock instability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 failure.Taking coal-gangue separation system of Longgu Coal Mine as example,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instability risk under original parameters.For long-term stability,an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was proposed by considering safety factor,and optimal support scheme was obtained.Field monitoring showed intersections deformations were relatively small with the maximum of 125 mm,which verified the rationality of theoretical analysis.This study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stability control of the intersections under the same or similar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large section INTERSECTION Instability energy mechanism Optimization design field monitoring
下载PDF
An apodized cubic phase mask used in a wavefront coding system to extend the depth of field
3
作者 Lina Zhu Fei Li +1 位作者 Zeyu Huang Tingyu Zhao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22-428,共7页
The point spread function(PSF)caused by a wavefront coding system with a cubic phase mask has big side-lobes which leads to bad image restor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apodized cubic phase mask to suppress the s... The point spread function(PSF)caused by a wavefront coding system with a cubic phase mask has big side-lobes which leads to bad image restor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apodized cubic phase mask to suppress the side-lobes of the PSF.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cubic and the truncation parameter of the phase mask.The system with the novel phase mask has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especially in low-and-medium spatial frequency reg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tored images with the novel phase mask are superior to the one with the classic cubic phase mask in contrast and ringing effec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de-lobes of the PSF are suppressed by using the apodized cubic phase ma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dized cubic phase mask wavefront coding depth of field image restoration
下载PDF
Experimental Detection of Depth of Field for a Thermal Light Lensless Ghost Imaging System
4
作者 高禄 田甲 林海龙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2-55,共4页
We propose optical experiments to study the depth of field for a thermal light lensless ghost imaging system. It is proved that the diaphrag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depth of field, and the ghost image... We propose optical experiments to study the depth of field for a thermal light lensless ghost imaging system. It is proved that the diaphrag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depth of field, and the ghost images of two detected objects with longitudinal distance less than the depth of field can be achieved simultaneously. The longitudinal coherence scale of the thermal light lensless ghost imaging determines the depth of field. Theoretical analysis can well expla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erimental Detection of depth of field for a Thermal Light Lensless Ghost Imaging System
下载PDF
中深层地埋管热泵供热系统运行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杰文 彭晨玮 +5 位作者 朱超 李骥 孔维政 李建峰 强文博 魏庆芃 《暖通空调》 2024年第4期113-119,共7页
通过大量工程实测研究,总结了中深层地埋管热泵供热技术的运行特性。中深层地埋管具有出水温度高、取热功率大、长期运行稳定的特点,为热泵系统提供了高品位的低温热源,以提升其运行性能;同时中深层地埋管自身存在间歇蓄热特性,能很好... 通过大量工程实测研究,总结了中深层地埋管热泵供热技术的运行特性。中深层地埋管具有出水温度高、取热功率大、长期运行稳定的特点,为热泵系统提供了高品位的低温热源,以提升其运行性能;同时中深层地埋管自身存在间歇蓄热特性,能很好地满足建筑供热需求变化与柔性用能;无级变频热泵机组更适合与中深层地埋管匹配运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热源侧水系统具有小流量、大扬程,且阻力随着流量变化而大幅度变化的特性。研究结果可为提升该技术的供热性能提供关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地埋管 热泵系统 热源侧水系统 运行特征 阻力特性 实测研究
下载PDF
岩浆通道成矿核心内涵“两深一浅一通道”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宋谢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41-1952,共12页
岩浆通道成矿模型的建立深刻改变了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的范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而且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找矿勘查中。该模型揭示了硫化物熔离与聚集成矿在空间上的不一致性以及成矿与相关玄武岩铂族元素强烈亏损的成因联系,... 岩浆通道成矿模型的建立深刻改变了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的范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而且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找矿勘查中。该模型揭示了硫化物熔离与聚集成矿在空间上的不一致性以及成矿与相关玄武岩铂族元素强烈亏损的成因联系,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含矿岩体围岩贫硫化物的现象。笔者将该模型的核心内涵概括为“两深一浅一通道”,“两深”指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硫化物熔离发生在深部,“一浅”指硫化物的聚集成矿主要发生在较浅的岩浆房,“一通道”指较稳定的岩浆通道更有利于成大矿。结合对典型矿床和成矿带的分析,笔者提出侵位较浅的、规模相对较大的岩体,其成矿潜力好于深部的岩浆通道相。因此,认为地表矿化并不是唯一可靠的、甚至不能作为最重要的找矿标志,要提高找矿效率(特别是隐伏矿床),首先要全面分析成矿带岩浆通道系统在不同区域的埋藏、剥蚀和暴露状况,目标岩体地质产状及其与围岩时代差异等宏观地质要素,查明深部通道相与浅部岩体空间分布和形成深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判断浅部岩体的位置、合理部署重点勘查区域、选择有效的勘查技术、定位目标岩体,进行钻探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岩浆通道成矿模型 含矿岩体产状 侵位深度 围岩时代
下载PDF
C70600白铜空心锭立式连铸工艺参数对凝固过程的影响
7
作者 蔡军 杨清相 +2 位作者 乔柯 王文 王快社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2,共9页
为了获得Ф260×Ф80 C70600白铜空心锭立式连铸合理的工艺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各种工艺参数对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浇铸温度每提高20℃,液穴深度增加10 mm;拉坯速度每提高10 mm/min,液穴深度增加20 mm;液穴深... 为了获得Ф260×Ф80 C70600白铜空心锭立式连铸合理的工艺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各种工艺参数对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浇铸温度每提高20℃,液穴深度增加10 mm;拉坯速度每提高10 mm/min,液穴深度增加20 mm;液穴深度随着石墨芯管冷却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基于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发现,F_(A)>F_(0.01)(3,3),F_(B)>F_(D)>F_(0.1)(3,3),F_(C)<F_(0.1)(3,3),因此,拉坯速度对液穴深度的影响最显著,一冷强度对其影响不显著。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合理工艺参数为:一冷强度24 m^(3)/h、拉坯速度80 mm/min、浇铸温度1280℃、芯管采用空冷。在此基础上成功试制出了合格的C70600白铜空心锭成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连铸 工艺参数 空心锭 液穴深度 应力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Re-Examining Field-Surveyed Variations in Eleva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with a 1-m Resolution LiDAR-Generated DEM
8
作者 Kamille Lemieux Paul A. Arp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23年第9期371-390,共20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2017 LiDAR-DEM guided 1-m resolution examination of field-surveyed elevation and soil property variations (5 × 5 m spacings) conducted in 1977 across a hummocky New Brunswick field used fo...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2017 LiDAR-DEM guided 1-m resolution examination of field-surveyed elevation and soil property variations (5 × 5 m spacings) conducted in 1977 across a hummocky New Brunswick field used for potato production. This examination revealed that the field incurred minor elevation differences likely due to upslope erosion as revealed through increasing Sand % and CF % with increasing elevation, and increasing Silt % along low-lying areas. Soil moisture, field capacity, permanent wilting and nitrate nitrogen (NO<sub>3</sub>-N) also increased at downslope locations. Directly as well as indirectly, soil pH, ammonium nitrogen (NH<sub>4</sub>-N), Caesium<sup>137</sup> (Cs<sup>137</sup>) and Mehlich-3 extracted Ca, Mg, K, Fe, Mn, Cu, and Zn were likewise affected by topographic location. Factor analyzing these variables led to: 1) a Soil Loss Factor that captured 24% of the textural variations;2) a Soil-Cropping Factor accounting for 16% of the N, P, K, Ca, Mg, Mn variations;3) a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Factor relating 9% of the in-field variations for SOM, Fe, Zn, Cu to via organo-metal complexation and low NO<sub>3</sub>-N retention. Many of the topographic variations increased or decreased with the metric DEM-projected depth-to-water index (DTW) index. This index was set to 0 along DEM-derived flow channels with minimum upslope flow-accumulation areas of 0.1, 0.25, 0.5, 1 or 4 ha. Among these, the DTW > 4 ha threshold was useful for reproducing the textural variations, while the DTW > 0.25 ha threshold assisted in capturing trends pertaining to moisture retention and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eld-Elevation Survey LiDAR 1-m DEM Flow Channels depth-to-Water Soil Properties Factor Analysis
下载PDF
川西高海拔隧道洞内气温特征及抗防冻理念探讨
9
作者 郑波 吴剑 +2 位作者 袁明 郑金龙 郭瑞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1-1782,共12页
针对川西高海拔隧道抗防冻设计问题,对运营期公路隧道洞内气温采用实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隧道洞内纵向温度特征及抗防冻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高原较短隧道冬季洞内纵向温度呈负温贯通状态,长隧道、特长隧道的洞内纵向温... 针对川西高海拔隧道抗防冻设计问题,对运营期公路隧道洞内气温采用实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隧道洞内纵向温度特征及抗防冻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高原较短隧道冬季洞内纵向温度呈负温贯通状态,长隧道、特长隧道的洞内纵向温度呈现出弱对称或非对称分布特征。2)冬季隧道洞口温度及洞身负温分布状态与隧道自身所处环境有关,尤其是隧道两端地形特征及高差程度。3)洞口负温段冻结指数和年冻结天数均随进洞距离的增大呈减小趋势,但单向自然风占主导的隧道下降趋势较缓。4)川西高原隧道衬砌防冻设计宜结合围岩冻胀敏感性,考虑以冻结指数180℃·d为临界值较为合理,两侧水沟保温设防长度可按月平均气温0℃考虑;考虑到冻结指数大于180℃·d且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衬砌段落会经受短时频繁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建议采取必要措施改善混凝土耐久性指标,确保隧道衬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隧道 纵向温度场 抗防冻设计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冻结指数 冻结深度
下载PDF
基于格拉姆角场和深度残差网络的变压器绕组松动故障诊断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雨松 马宏忠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针对变压器绕组松动故障诊断中特征量难以选取,依赖人工经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编码器降噪,格拉姆角场(GAF)和深度残差网络(ResNet)进行识别的变压器绕组松动诊断方法。该方法直接从GAF图像中自动学习有效的故障特征,不需要手动... 针对变压器绕组松动故障诊断中特征量难以选取,依赖人工经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编码器降噪,格拉姆角场(GAF)和深度残差网络(ResNet)进行识别的变压器绕组松动诊断方法。该方法直接从GAF图像中自动学习有效的故障特征,不需要手动提取特征量。首先,将振动信号经过自动编码器进行降噪,获得信噪比更高的振动信号。然后,采用GAF方法将振动信号转化为二维图像,生成图像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训练ResNet,构建适用于变压器绕组松动故障分类识别的网络模型。最后,搭建变压器绕组松动故障试验平台,采集绕组在不同松动和试验电流下的振动信号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提诊断方法对变压器绕组松动识别准确率达95%以上,能够有效识别松动相和松动程度,适用于变压器绕组松动故障的识别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振动 绕组松动 降噪自动编码器 格拉姆角场(GAF) 深度残差网络
下载PDF
基于校正遮挡感知的光场深度估计
11
作者 倪竞 邓慧萍 +1 位作者 向森 吴谨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4-1273,共10页
光场图像能够同时记录空间中不同位置和方向的光线信息,为估计精确的深度图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然而在遮挡和重复纹理等复杂场景下,提取图像特征不足会导致深度图的细节丢失。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校正卷积的光场深度估计网络,充分利用光... 光场图像能够同时记录空间中不同位置和方向的光线信息,为估计精确的深度图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然而在遮挡和重复纹理等复杂场景下,提取图像特征不足会导致深度图的细节丢失。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校正卷积的光场深度估计网络,充分利用光场图像丰富的结构信息以改善遮挡等复杂区域的深度估计。利用初始视差图和子孔径图像生成遮挡掩膜,采用校正卷积判别和编码遮挡区域的空间信息以感知遮挡区域,结合多尺度特征以补充易丢失的边缘细节信息。通过空间注意力机制给予遮挡区域更大权重,消除冗余信息并全局优化亚像素代价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4D光场基准平台上的平均MSE和BadPix(ε=0.03)分别达到了0.951和4.261,在大部分场景下能实现最小误差的深度估计,对遮挡区域表现出较高的鲁棒性并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 深度估计 遮挡掩膜 校正卷积 空间注意力
下载PDF
弹丸侵彻混凝土目标的热固耦合数值分析
12
作者 常慧珠 张冬梅 +4 位作者 麻旭东 李世中 贾保峰 赵紫良 何隆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85-193,共9页
针对侵彻过程中侵彻深度计算不精准的问题,以弹靶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LS-DYNA软件建立弹靶模型,对35CrMnSi弹丸侵彻C30混凝土靶的侵彻深度进行了计算。以侵彻速度和角度为初始变量设置了33组不同工况,进行了侵彻过程的热固耦合数... 针对侵彻过程中侵彻深度计算不精准的问题,以弹靶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LS-DYNA软件建立弹靶模型,对35CrMnSi弹丸侵彻C30混凝土靶的侵彻深度进行了计算。以侵彻速度和角度为初始变量设置了33组不同工况,进行了侵彻过程的热固耦合数值分析。提取了弹丸温度场、侵彻深度、侵彻速度衰减等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弹丸侵彻过程中温度升高与侵彻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垂直侵彻时,随着侵彻速度的增大,弹头侵蚀加剧,温度变化更显著;2)非垂直侵彻时,温度升高极值点由弹头中心转移至弹丸侧身,弹丸着角增大,温度升高加快,侵彻深度减小;3)侵彻结束时,弹丸温度与侵彻深度成相关比例,相同侵彻角度工况中比例相同。对弹丸侵彻过程中温度场进行分析可提高侵彻深度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侵彻引信测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弹丸温度场 侵彻深度 热固耦合
下载PDF
基于高速摄影技术的弹丸炸高测量方法
13
作者 于智 李剑 周立峰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1,66,共3页
基于低空低速弹药的工作原理、自身特点、技术指标,以某型反恐弹药为研究对象,以高速摄影机为主要测试仪器,通过对镜头景深、像素点标定、时间统一、全站优化等的设计,得到一种高精度低成本的测试方法并通过靶试验证精确可靠。结果表明... 基于低空低速弹药的工作原理、自身特点、技术指标,以某型反恐弹药为研究对象,以高速摄影机为主要测试仪器,通过对镜头景深、像素点标定、时间统一、全站优化等的设计,得到一种高精度低成本的测试方法并通过靶试验证精确可靠。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可为低空低速弹药的外弹道优化设计提供试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深 透视变形 标定 炮口触发 时间统一
下载PDF
宽厚板轧机用Cr3钢支承辊淬硬层深度的理论预测与实验验证
14
作者 白兴红 傅万堂 +3 位作者 郭峰 赵席春 王大鹏 赵德利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1-228,共8页
差温热处理是决定支承辊工作层组织、应力分布和使用性能的关键工序。为精准控制宽厚板轧机用Cr3钢支承辊辊身淬硬层深度以进一步提高其寿命周期内的服役性能,利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计算了支承辊在差温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分... 差温热处理是决定支承辊工作层组织、应力分布和使用性能的关键工序。为精准控制宽厚板轧机用Cr3钢支承辊辊身淬硬层深度以进一步提高其寿命周期内的服役性能,利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计算了支承辊在差温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分析了距离辊身不同深度处的温度与显微组织演变,预测了差温处理过程中辊身淬硬层的深度。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达到840℃及以上时,Cr3钢可获得耐磨性较佳的非珠光体组织;Cr3钢支承辊实验件的淬硬层深度达110 mm,表面硬度达到55 HSD以上,且距离表面110 mm深处的硬度降低不大于4 HSD;淬硬层深度的理论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可以实现支承辊淬硬层深度的精确控制,指导Cr3钢支承辊差温热处理工艺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钢支承辊 差温热处理 温度场 淬硬层深度
下载PDF
基于MTF-ResDSCNN二维图像的故障诊断方法
15
作者 胡孟楠 杨喜旺 +2 位作者 黄晋英 胡宏俊 王成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6,共7页
为了有效捕获旋转机械振动信号中蕴含的故障特征,进而高效地完成故障诊断任务,设计了一种将二维特征图像和轻量化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将采集到的一维振动信号以改进的集成经验模态分解(Modified Ensemble Empirical Mod... 为了有效捕获旋转机械振动信号中蕴含的故障特征,进而高效地完成故障诊断任务,设计了一种将二维特征图像和轻量化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将采集到的一维振动信号以改进的集成经验模态分解(Modifie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MEEMD)算法进行分解,得到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并筛选相应的IMF分量进行求和重构,以增强振动信号的幅值波动,进而使得马尔科夫变迁场(Markov Transition Field,MTF)能够更为有效地表征重构信号中的故障特征;然后,将MTF生成的二维特征图像输入到残差深度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Residual Depth Separab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ResDSCNN)模型中,进行特征提取与故障诊断。使用行星齿轮箱故障数据集验证了模型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各类齿轮故障的诊断正确率可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变迁场 深度可分离卷积 故障诊断 改进的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下载PDF
位场数据解释的Theta-Depth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国强 马国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25-2231,共7页
Theta图是利用位场(重磁)数据识别边界的常用方法,其表达式为重磁异常水平变化与垂直变化的比值函数.该方法计算浅源地质体边界的效果较好,而由于深源位场数据在换算过程中会产生趋同效应,在深源地质体识别应用中计算结果不准确,为此,... Theta图是利用位场(重磁)数据识别边界的常用方法,其表达式为重磁异常水平变化与垂直变化的比值函数.该方法计算浅源地质体边界的效果较好,而由于深源位场数据在换算过程中会产生趋同效应,在深源地质体识别应用中计算结果不准确,为此,本文提出Theta-Depth法并进行地质体埋深的计算.首先给出直接利用Theta图像进行场源体深度估算的方法,然后推导出基于Theta导数的线性方程来自动估算场源位置参数,本文方法可有效地利用Theta图像的特征为约束条件来提高反演结果的精度.理论模型试验证明本文提出的Theta-Depth法能有效地计算出场源体位置和深度.将该方法应用于满都拉地区实测磁数据的解释,帮助圈定了矿脉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TA 位场 深度 线性方程
下载PDF
短电弧磨削蜂窝环热源公式研究及温度场仿真
17
作者 王子健 周建平 +3 位作者 周碧胜 汪兵兵 苗李君 丁胜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161,共5页
为预测不同电压下常规短电弧磨削蜂窝环加工深度的影响,对短电弧磨削蜂窝环温度场仿真热源公式进行了研究。针对热源系数与电压的关系,通过ANSYS软件研究得出的热源公式,并对短电弧磨削蜂窝环温度场仿真。研究了适用于不同电压下短电弧... 为预测不同电压下常规短电弧磨削蜂窝环加工深度的影响,对短电弧磨削蜂窝环温度场仿真热源公式进行了研究。针对热源系数与电压的关系,通过ANSYS软件研究得出的热源公式,并对短电弧磨削蜂窝环温度场仿真。研究了适用于不同电压下短电弧常规磨削蜂窝环的热源公式,通过温度场仿真结果,分析了不同电压磨削蜂窝环的温度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得出的热源公式适用于不同电压下短电弧磨削蜂窝环加工的温度场;仿真温度云图的变化规律以及分布情况符合短电弧磨削加工的实际情况,仿真结果误差在5.9%以内,吻合度较好,为预测加工深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电弧磨削 温度场 热源公式 加工深度
下载PDF
面向大跨度场景的全景深快速聚焦成像法
18
作者 魏浩东 杨宝权 +2 位作者 王周义 张兴国 邢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85,共11页
非结构化场景在特种行业中作用十分关键,保证其内表面健康检测对装置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但其内表面景深跨度大,极易引起常规相机成像时的景深不足或景深误匹配,致使聚焦模糊,影响表面缺陷检测效果。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极值搜索算法... 非结构化场景在特种行业中作用十分关键,保证其内表面健康检测对装置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但其内表面景深跨度大,极易引起常规相机成像时的景深不足或景深误匹配,致使聚焦模糊,影响表面缺陷检测效果。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极值搜索算法的聚焦跟踪曲线快速构造法,并实现了相机的快速高清成像。首先,建立了聚焦跟踪曲线的基本构造方法;其次,提出了极值搜索算法,简化曲线构造过程;最后,设计基于A/B标定板的单/多聚焦跟踪曲线构造方式,并分析其对成像清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算法在准确聚焦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图像采集次数且将聚焦速度提高了34.8%。基于多聚焦跟踪曲线的全景深成像,其图像客观评价指标均值提高了10.35%。可实现100~1 000 mm景深跨度下0.5 mm裂纹的清晰分辨。因此,该方法能为常规相机的非结构化场景中高清全景深成像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化场景 跟踪曲线 自动聚焦 全景深
下载PDF
消磁站水下磁传感器定位方法
19
作者 王玉芬 周国华 +1 位作者 吴轲娜 李林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6-965,共10页
采用消磁站海底平面磁传感器阵列进行测量是获取舰艇磁场的主要途径,水下磁传感器位置误差是影响舰艇磁场测量的主要因素。针对该问题,将磁场与深度测量数据相融合,提出一种基于磁场梯度优化的消磁站水下磁传感器定位方法。将通电螺线... 采用消磁站海底平面磁传感器阵列进行测量是获取舰艇磁场的主要途径,水下磁传感器位置误差是影响舰艇磁场测量的主要因素。针对该问题,将磁场与深度测量数据相融合,提出一种基于磁场梯度优化的消磁站水下磁传感器定位方法。将通电螺线管线圈等效成磁偶极子,通过磁传感器位置偏差区域x和y方向的平均磁场梯度优化确定线圈的两组磁源移动位置,结合深度测量数据分别建立方程组构造目标函数,并采用动态学习策略多群体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从而实现消磁站水下磁传感器的高精度定位。在系统分析和评估深度传感器精度、环境磁噪声等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位置校正数值模拟和物理缩比模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解决消磁站水下磁传感器的定位问题,定位误差小于0.1 m,能够满足舰艇磁场的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梯度 定位 水下磁传感器 深度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正则化思想的tilt-Euler法在边缘深度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新刚 王万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3-646,共14页
地质体边缘深度在重、磁位场数据半定量解释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重、磁异常及其各阶导数均满足欧拉齐次方程,tilt-Euler法在边缘深度反演方面备受青睐。然而,当重、磁异常的总水平导数或者总梯度模等于0时,倾斜角的一阶导数无法... 地质体边缘深度在重、磁位场数据半定量解释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重、磁异常及其各阶导数均满足欧拉齐次方程,tilt-Euler法在边缘深度反演方面备受青睐。然而,当重、磁异常的总水平导数或者总梯度模等于0时,倾斜角的一阶导数无法计算,导致倾斜角不能满足欧拉方程,tilt-Euler法无法使用。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基于正则化思想,对倾斜角的一阶导数进行修改,使得重、磁异常的总水平导数或者总梯度模等于0时,倾斜角的一阶导数依然可以计算,修改后的倾斜角导数依然满足欧拉方程,称改进的方法为rtilt-Euler法;同时利用识别精度更高的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NVDR-THDR)边缘识别方法对反演结果进行约束,剔除偏离边缘位置的坏点。理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消除了重、磁异常总水平导数或者总梯度模很小或者等于0时,倾斜角导数无法计算以及反演结果不稳定的问题。将该方法应用到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氧化铁铜金矿床边缘深度反演中,反演结果显示氧化铁铜金矿床边缘深度主要集中在0~100 m和100~200 m这两个深度段内,与沉积物剖面显示的矿床边缘深度0~200 m相符,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体边缘深度 重磁位场 正则化 rtilt-Euler NVDR-THD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