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0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nd tunnel tests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s on same-storey highway and rail bridge under crosswind 被引量:1
1
作者 ZOU Yun-feng XUE Fan-rong +2 位作者 HE Xu-hui HAN Yan LIU Qing-ku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513-2531,共19页
In recent years,the safety and comfort of road vehicles driving on bridges under crosswinds have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due to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wind-induced disasters.This study focuses on a container truck a... In recent years,the safety and comfort of road vehicles driving on bridges under crosswinds have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due to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wind-induced disasters.This study focuses on a container truck and CRH2 high-speed train as research targets.Wind tunnel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shielding effects of trains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rucks.The results show that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 between trains and trucks varies with positions of trains(upstream,downstream)and trucks(upwind,downwind)and numbers of trains.To summarize,whether the train is upstream or downstream of tracks has basically no effect on aerodynamic forces,other than moments,of a truck driving on windward sides of bridges(upwind).In contrast,the presence of trains on the bridge deck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truck driving on leeward sides(downwind)at the same time.The best shielding effect on lateral forces of trucks occurs when the train is located downstream of tracks.Finally,the pressure measuring system shows that only lift forces on trains are affected by trucks,while other forces and moments are primarily affected by adjacent 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me-storey highway and rail bridge container truck CRH2 high-speed trai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wind tunnel test CROSSWIND
下载PDF
Predictive analysis of stress regime and possible squeezing deformation for super-long water conveyance tunnels in Pakistan
2
作者 Wang Chenghu Bao Linh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6期825-831,共7页
The prediction of the stress field of deep-buried tunnels is a fundamental problem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 systematic solution for this problem. Databases from the World ... The prediction of the stress field of deep-buried tunnels is a fundamental problem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 systematic solution for this problem. Databases from the World Stress Map and the Crustal Stress of China, and previous research findings can offer prediction of stress orientations in an engineering area. At the same time, the Andersonian theory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possible stress orientation of a region. With limited in-situ stress measurements, the Hock-Brown Criterion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strength of rock mass in an area of interest by utilizing the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data, and the modified Sheorey's model can subsequently be employed to predict the areas' stress profile, without stress data, by taking the existing in-situ stress measurements as input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a case study wa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atic solution. The planned Kohala hydropower plant is located on the western edge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Three hydro-fracturing stress measurement campaigns indicated that the stress state of the area is SH - Sh 〉 Sv or SH 〉Sv 〉 Sh. The measured orientation of Sn is NEE (N70.3°-89°E), and the regional orientation of SH from WSM is NE, which implies that the stress orientation of shallow crust may be affected by landforms. The modified Sheorey model was utilized to predict the stress profile along the water sewage tunnel for the plant. Predi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horizontal principal stres- ses of the points with the greatest burial depth were up to 56.70 and 40.14 MPa, respectively, and the stresses of areas with a burial depth of greater than 500 m were higher. Based on the predicted stress data, large deformations of the rock mass surrounding water conveyance tunnels were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rge deformations will occur when the burial depth exceeds 300 m. When the burial depth is beyond 800 m, serious squeezing deformations will occur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es, thus requiring more attention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efficiency in this case study, this predict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unctions accur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long water conveyance tunnel In-situ stress state Squeezing deformation Prediction analysis Kohala hydropower plant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超长隧道双车追踪模式下火灾烟气控制与人员安全疏散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宇辉 费瑞振 李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07,112,共9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发车间隔一般较短,在超长隧道内会出现同方向行驶两列列车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需对超长隧道双车追踪模式下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和人员安全疏散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采用FDS(火灾...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发车间隔一般较短,在超长隧道内会出现同方向行驶两列列车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需对超长隧道双车追踪模式下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和人员安全疏散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采用FDS(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和Path-finder软件,建立超长隧道火灾模型和人员安全疏散模型,对双车追踪模式下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以及人员疏散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及结论]双车追踪模式下,前车尾部着火,通过临界风速纵向通风可保证前车火灾安全;火源下游烟气前锋的蔓延速度为3.20 m/s,至600 s时烟气蔓延至后车,620 s时烟气可完全覆盖后车;烟气温度沿隧道纵向衰减很快,且温度衰减符合双指数模型规律。双车追踪模式下,减小联络通道间距可减少人员疏散总时间,对人员疏散时离开列车的时间影响不大;开启列车端门和疏散平台一侧车门,可显著减少人员疏散时间。在超长隧道双车追踪的最不利火灾场景下,人员疏散存在困难,可通过减小联络通道间距保障人员疏散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超长隧道 双车追踪模式 火灾烟气控制 人员安全疏散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提升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毕湘利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盾构隧道是柔性结构,具有多缝特征。受施工初始质量缺陷、周围载荷变异、外部环境恶化以及管养不到位等因素影响,易出现结构变形超限、渗漏超标以及耐久性劣化等问题,仅依靠运营期加固和整治无法彻底解决。且随着线网规模的扩大,... [目的]盾构隧道是柔性结构,具有多缝特征。受施工初始质量缺陷、周围载荷变异、外部环境恶化以及管养不到位等因素影响,易出现结构变形超限、渗漏超标以及耐久性劣化等问题,仅依靠运营期加固和整治无法彻底解决。且随着线网规模的扩大,维修成本和夜间天窗时间资源的代价也会急剧增加,最终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全网的运维效率和质量。因此需研究提升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方法]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的主要病害及影响盾构隧道结构安全的主要因素;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提升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以及确保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的创新实践。[结果及结论]上海轨道交通采取的提升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包括优化扩大盾构隧道内径、采用错缝拼装方式、提升接缝密封防水设计,确保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的创新实践包括采用预埋承插式管片新型盾构隧道结构、采用推拼同步智能盾构装备及隧道智能建造技术。从源头把握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通过优化隧道结构设计、创新拼装技术以及采用智能化装备,在建设阶段提升盾构隧道的成型质量、减少结构初始缺陷,能够降低运营期盾构隧道结构发生病害的可能性,可为隧道的长期运营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轨道交通 盾构隧道 错缝拼装 智能装备
下载PDF
Case Study on Synchronou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Secondary Lining of Large-diameter Single track Shiel Shield-bored ored Tunnel
5
作者 WANG Zhenfei ZHAI Jinying(Translated) 《Chinese Railways》 2023年第2期29-34,共6页
The synchronous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ary lining during the boring of large-diameter shield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the design of the lining jumbo,the high requirements on the performance for the lining jumbo,the... The synchronous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ary lining during the boring of large-diameter shield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the design of the lining jumbo,the high requirements on the performance for the lining jumbo,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in the small and confined area,the horizontal transportation for shield boring and high safety management requirements.A super-long invert lining construction jumbo,as well as the matching California switch,is developed,which provides solution for the confliction between the invert lin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horizontal transportation.The procedure and method for the synchronous operation of the shield boring and the secondary lining are developed by referring to the synchronous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ary lining during the boring of the TBMs in hard rocks.Due to the adoption of the synchronous operation of the shield boring and the secondary lining,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shortened and the construction cost is reduced.The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ynchronous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ary lining in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diameter shield-bored tunnel synchronous construction of secondary lining super-long invert lining construction jumbo California switch "arch+side wall"lining jumbo
下载PDF
铁路隧道TBM施工物料运输方式对比分析
6
作者 齐梦学 曾绍毅 +2 位作者 杨庆辉 刘卓 郭志龙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7-1085,共9页
为便于选择TBM施工物料运输方式,以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首先,简要总结有轨运输和无轨运输2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工程应用情况;然后,根据施工实践拟定典型工况,研究典型工况下的运输方案及设备配置,并从设备配置和工期2个方面对有轨运输... 为便于选择TBM施工物料运输方式,以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首先,简要总结有轨运输和无轨运输2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工程应用情况;然后,根据施工实践拟定典型工况,研究典型工况下的运输方案及设备配置,并从设备配置和工期2个方面对有轨运输和无轨运输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有轨运输和无轨运输在铁路隧道TBM施工中技术上都是可行的,总工期无明显差异。2)我国配合TBM施工的内燃机车质量明显不高且突破难度较大,应努力提升电动机车的工程适应性、可靠性、耐久性以及人性化设计;同时,需要规范有轨运输设备配置要求、轨道铺设和维护质量,以提升有轨运输的效率。3)需要研究适合TBM施工工况且成本低、通用性好的无轨运输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TBM 物料运输 有轨运输 无轨运输
下载PDF
轻轨结构在隧洞掘进爆破下的响应数值模拟
7
作者 叶海旺 余梦豪 +6 位作者 吴家鹏 欧阳枧 龙桂华 雷涛 王炯辉 赵明生 余红兵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7,共9页
依托深圳大芬水分洪箱涵暗挖隧洞工程,采用动力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轻轨结构在隧洞爆破开挖下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爆心距增加,同一高程的轻轨结构峰值应力、位移和峰值振速逐渐减小;随着高程增加,同一立柱峰值应... 依托深圳大芬水分洪箱涵暗挖隧洞工程,采用动力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轻轨结构在隧洞爆破开挖下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爆心距增加,同一高程的轻轨结构峰值应力、位移和峰值振速逐渐减小;随着高程增加,同一立柱峰值应力逐渐减小,而峰值位移和峰值振速具有高程放大效应;隧洞已开挖区形成的空腔使上部轻轨结构的振速响应存在空腔放大效应和空腔阻尼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萨道夫斯基公式回归预测和仿真计算对隧洞掘进爆破单响药量进行优化,结果为:轻轨结构位于掌子面前面和后面,两种工况条件下的爆心距均为20.52、28.65 m,则在允许振速条件下的最大单响药量分别为1.8、6.0 kg和2.1、6.3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爆破 轻轨结构 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 最大单响药量
下载PDF
含壁后空洞盾构隧道管片安全分析
8
作者 石钰锋 胡梦豪 +3 位作者 周宇航 黄展军 耿大新 顾大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5,共9页
为探究空洞对盾构隧道的影响机理,通过建立考虑环、纵向接头的盾构隧道精细化数值模型,研究不同空洞深度、面积、位置等多种情况下管片内力、变形及截面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并探讨管片不同拼装点位对含壁后空洞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空洞对盾构隧道的影响机理,通过建立考虑环、纵向接头的盾构隧道精细化数值模型,研究不同空洞深度、面积、位置等多种情况下管片内力、变形及截面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并探讨管片不同拼装点位对含壁后空洞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壁后不同位置空洞对结构安全不利影响的排序为:隧腰>隧底>隧顶;空洞面积为5.0 m^(2)时,随空洞深度增加,隧顶或隧底空洞中心处隧道截面弯矩及安全系数呈先减小后反向增大的趋势,且管片椭变先减小至0后反向增大,弯矩分别在空洞深0.3、0.2 m时反弯,左隧腰空洞中心处截面安全系数不断降低,管片椭变及弯矩大幅提升;空洞深度为0.5 m时,隧顶或隧底空洞中心处隧道截面弯矩均在空洞面积3.75 m^(2)时反弯;空洞范围内存在纵缝会降低空洞中心处隧道截面内力并提升其安全系数,但其最大张开为空洞内无接缝时的2.0~3.5倍。研究成果可为盾构隧道壁后空洞安全评价、拼装点位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盾构隧道 壁后空洞 数值模拟 安全系数 内力
下载PDF
隧道防火门分流对端部临界送风风速的影响
9
作者 胡威东 姜学鹏 +1 位作者 王美娜 赵炳欣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1,共7页
在单洞双线轨道交通隧道发生火灾时,人员从火源上游防火门疏散,防火门的分流作用将影响端部送风风速。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其影响关系,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了端部临界送风风速公式;随后,利用PyroSim软件建立了全... 在单洞双线轨道交通隧道发生火灾时,人员从火源上游防火门疏散,防火门的分流作用将影响端部送风风速。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其影响关系,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了端部临界送风风速公式;随后,利用PyroSim软件建立了全尺寸模型,并针对不同数量防火门、火源热释放速率、隧道高度的分流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火源热释放速率下,防火门的分流流速随着防火门开启数量的增多而减少;相同位置防火门的分流流速随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增大呈指数增长的关系;防火门总分流量随防火门开启数量与热释放速率的0.3次方之积呈线性增长的关系,而受隧道高度的影响较小;结合理论推导,建立了端部临界送风风速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为隧道火灾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和通风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门分流 端部临界送风风速 纵向通风 轨道交通隧道
下载PDF
高铁气动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开裂体动力响应分析
10
作者 高阳 陈一铂 +1 位作者 徐伟铭 石松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1207,共7页
根据高速铁路隧道衬砌壁面气动荷载特性,在理论分析及模型试验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对列车风作用下衬砌开裂体固有频率和动力响应进行研究,分析了衬砌开裂体尺寸和气动荷载加载频率及峰值的影响,对气动荷载作用下衬砌裂损处的安全性进行... 根据高速铁路隧道衬砌壁面气动荷载特性,在理论分析及模型试验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对列车风作用下衬砌开裂体固有频率和动力响应进行研究,分析了衬砌开裂体尺寸和气动荷载加载频率及峰值的影响,对气动荷载作用下衬砌裂损处的安全性进行辨识.结果表明:开裂体固有频率与自身厚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随其长度增加而快速降低,下降幅度最高可达70.29%;开裂体位移响应随外荷载峰值增加而增加,且与荷载加载周期数正相关.外荷载频率接近结构固有频率时,结构的位移和速度均显著增加.当荷载频率为1和5 Hz时,开裂体悬臂端位移峰值分别为荷载频率3 Hz时的10.75%和1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隧道 列车风 固有频率 动力响应 衬砌开裂
下载PDF
地铁曲线波磨地段振动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张鹏飞 张庆欢 +1 位作者 张云杰 邓诏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0,196,共8页
为研究地铁曲线波磨地段振动特性影响因素,建立车辆-轨道及轨道-隧道-大地模型,分析不同波磨波深、隧道埋深、轨道减振措施下隧道壁及地面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减小钢轨波磨波深或增加隧道埋深,隧道壁和地面的垂向最大加速度和加速度... 为研究地铁曲线波磨地段振动特性影响因素,建立车辆-轨道及轨道-隧道-大地模型,分析不同波磨波深、隧道埋深、轨道减振措施下隧道壁及地面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减小钢轨波磨波深或增加隧道埋深,隧道壁和地面的垂向最大加速度和加速度分频最大振级均有减小趋势;采取不同轨道减振措施时,浮置板的减振效果最佳;隧道埋深和轨道减振措施的改变,不会改变隧道壁和地面加速度峰值的频段区间及加速度分频最大振级的中心频率;振动在隧道壁传递到地面的过程中高频衰减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 钢轨波磨 隧道壁-地面振动 减振措施
下载PDF
城轨项目基坑施工对综合管廊盾构井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李波 王谭 《特种结构》 2024年第3期111-116,共6页
本文以广州市天河智慧城科韵路段综合管廊K4井为研究对象,进行临近城轨项目基坑施工对综合管廊盾构井的影响分析。利用岩土工程专用软件Midas/GTS进行有限元模拟,通过对关键施工步骤的数据统计,分析了临近基坑开挖对K4井地层位移、地连... 本文以广州市天河智慧城科韵路段综合管廊K4井为研究对象,进行临近城轨项目基坑施工对综合管廊盾构井的影响分析。利用岩土工程专用软件Midas/GTS进行有限元模拟,通过对关键施工步骤的数据统计,分析了临近基坑开挖对K4井地层位移、地连墙位移、内支撑轴力的变化及其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措施,保证了基坑的安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城轨 临近基坑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山地轨道交通隧道Geo-BIM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瑀萱 邓科 +3 位作者 李想 谭碧舸 马春驰 李天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71,共9页
为解决山地轨道交通隧道在BIM建模中存在的隧道线路偏差大、隧道构件复杂繁多、属性添加效率低以及呈现效果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evit+Dynamo+Excel及EVS软件的山地轨道交通隧道Geo-BIM建模方法。结合隧道线性工程特点,对Revit内置D... 为解决山地轨道交通隧道在BIM建模中存在的隧道线路偏差大、隧道构件复杂繁多、属性添加效率低以及呈现效果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evit+Dynamo+Excel及EVS软件的山地轨道交通隧道Geo-BIM建模方法。结合隧道线性工程特点,对Revit内置Dynamo插件二次开发,实现隧道快速精准的参数化建模和批量定义属性参数。提出基于EVS软件建立隧道三维地质体模型的方法,制定地层建模和岩性建模的实现方式和标准流程,结合隧道BIM模型全面实现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可视化。依托施家山隧道项目,基于Cesium框架实现了BIM模型、GIS地表和地质体三维模型的集成,实现三维可视化模型与模型属性、数据信息等可交互式操作。实践表明,Geo-BIM建模方法可以快速地对隧道BIM模型及其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建模,通过集成后的模型信息之间能够表现出很好的交互效果,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轨道交通 交通隧道 BIM模型 三维地质体模型 交互式操作
下载PDF
浅埋矩形顶管施工对临近管线与地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仲慧 王梅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2,共8页
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特征与圆形顶管或盾构隧道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明确浅埋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特征以及顶管施工对下方既有盾构隧道的影响,根据现场矩形顶管施工监测结果,分析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的变形规律,以及... 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特征与圆形顶管或盾构隧道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明确浅埋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特征以及顶管施工对下方既有盾构隧道的影响,根据现场矩形顶管施工监测结果,分析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的变形规律,以及顶管下方既有盾构隧道的变形情况。传统的Peck公式适用于圆形顶管或圆形盾构隧道,因此采用改进的Peck公式来描述矩形顶管引起的地表变形特征;根据现场监测分析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管线变形和下卧隧道沉降规律。研究表明:改进的Peck公式相比于传统的Peck公式可以准确描述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顶管施工引起地表和上方管线的沉降规律是一致的,但与下卧隧道的变形规律存在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矩形顶管 地表沉降 既有隧道 改进Peck公式
下载PDF
泥质粉砂岩地层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明 张慧鹏 +2 位作者 张志强 曾云嵘 徐腾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26,共7页
[目的]盾构隧道穿越富水泥质粉砂岩地层时会出现多环管片整体上浮的现象,导致管片出现破损、错台、姿态超限等质量缺陷。为保证盾构隧道成型质量,需对管片上浮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基于盾构隧道纵向刚度折减理论和管片施工阶段受力... [目的]盾构隧道穿越富水泥质粉砂岩地层时会出现多环管片整体上浮的现象,导致管片出现破损、错台、姿态超限等质量缺陷。为保证盾构隧道成型质量,需对管片上浮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基于盾构隧道纵向刚度折减理论和管片施工阶段受力特点,建立管片施工期纵向整体上浮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管片衬砌结构纵向刚度及动、静浮力因素对盾构隧道长距离、大范围上浮挠曲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及结论]管片上浮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静浮力因素、动浮力因素和姿态控制因素。管片最大上浮量发生在脱离盾尾第5环—第8环处。纵向刚度越小,最大上浮位置越靠近盾尾;纵向刚度越大,隧道越呈现长范围整体抬起现象。当水头高度位于管片顶部以上时,管片上浮量不随静水头高度而改变,且静水浮力造成的管片上浮量不超过30%。管片环最大上浮位置不随注浆压力的改变而改变,注浆压力仅影响管片最大上浮量,且最大上浮量与注浆压力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隧道 泥质粉砂岩地层 管片上浮量
下载PDF
基于块体离散元法的盾构掘进围岩与管片变形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元 吕威帆 王颖轶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4,共10页
针对有限差分法及有限元法等连续介质数值方法无法模拟砂卵石地层的离散介质属性的问题,基于块体离散元方法,建立离散元模型,模拟盾构穿越砂卵石地层的掘进过程,研究盾构掘进过程中砂卵石地层中块体或颗粒间结构面的位移以及围岩与管片... 针对有限差分法及有限元法等连续介质数值方法无法模拟砂卵石地层的离散介质属性的问题,基于块体离散元方法,建立离散元模型,模拟盾构穿越砂卵石地层的掘进过程,研究盾构掘进过程中砂卵石地层中块体或颗粒间结构面的位移以及围岩与管片变形;将砂卵石地层等效为连续介质,建立有限差分模型模拟盾构掘进过程,并且对比离散元模型与有限差分模型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离散元模型中结构面正法向位移超过0.1 mm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仰拱处,结构面负法向位移超过0.1 mm的区域位于两侧拱腰处,结构面切向位移超过0.4 mm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仰拱处;对于围岩和管片的变形,离散元法的计算结果均大于有限差分法,因此采用离散元方法对砂卵石地层中隧道及管片的设计方案进行验证相对更加安全、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掘进 砂卵石地层 离散介质 块体离散元 结构面 围岩变形 城市轨道交通
下载PDF
盾构隧道长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伟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1期215-221,共7页
本文以郑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五龙口站—同乐站区间隧道3#联络通道冻结工程为背景,详细总结了长距离联络通道施工关键技术,包括冻结加固方案、冻结施工技术要点、施工风险及应对措施等,并通过现场施工情况及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针对长距... 本文以郑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五龙口站—同乐站区间隧道3#联络通道冻结工程为背景,详细总结了长距离联络通道施工关键技术,包括冻结加固方案、冻结施工技术要点、施工风险及应对措施等,并通过现场施工情况及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针对长距离联络通道的冻结施工,采用双侧搭接布置冻结管、实时压力监测并打设泄压孔、解冻期及时跟进补浆、必要情况下施作钢拱架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长距离联络通道冻结施工中的风险。在本工程冻结施工期间,实测地表冻胀位移及管片竖向隆起位移均小于6mm,解冻后融沉量小于10mm,联络通道初期支护竖向位移小于2.1mm,验证了本工程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可以为类似的长联络通道冻结开挖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施工技术 技术总结 长距离联络通道 冻结法 盾构隧道
下载PDF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基于衬砌结构弯矩最小化的隧道横断面优化设计
18
作者 张慧鹏 张涛 +2 位作者 石钰锋 赖世华 刘巍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6-191,199,共7页
[目的]为有效防止隧道衬砌破损及渗漏水,对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横断面进行衬砌结构弯矩最小化设计研究。[方法]根据复合地层隧道围岩压力特点及合理假设,提出软土-硬土及土-岩两类复合地层隧道衬砌结构荷载作用模式。基于最理想的零弯... [目的]为有效防止隧道衬砌破损及渗漏水,对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横断面进行衬砌结构弯矩最小化设计研究。[方法]根据复合地层隧道围岩压力特点及合理假设,提出软土-硬土及土-岩两类复合地层隧道衬砌结构荷载作用模式。基于最理想的零弯矩复合地层隧道优化思路,建立隧道横断面半结构力学模型,计算得出零弯矩隧道横断面合理轴线方程,以及复合地层分界线处及隧道横断面水平中线处直径解析表达式。简述了复合地层隧道横断面弯矩最小化设计流程。[结果及结论]软土-硬土隧道零弯矩横断面合理轴线呈梨形,土-岩隧道零弯矩横断面合理轴线呈类马蹄形;实际工程可基于隧道横断面合理轴线方程,通过综合评估和加权平均法来确定隧道横断面设计所需关键参数,从而设计出新型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横断面,以期最大限度减少复合地层隧道横向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隧道横断面 衬砌结构 弯矩最小化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
下载PDF
西安地铁6号线某隧道穿越地裂缝带设防措施研究
19
作者 胡自全 沙鸣 +2 位作者 胡银林 姚长春 芮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0-246,共7页
[目的]西安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某隧道沿线分布有7条地裂缝,工程性质较差,施工时可能会造成隧道局部坍塌,以及基底不均匀沉降,从而加剧地裂缝活动,严重威胁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因此,有必要对6号线某隧道穿越地裂缝带进行设防研究。... [目的]西安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某隧道沿线分布有7条地裂缝,工程性质较差,施工时可能会造成隧道局部坍塌,以及基底不均匀沉降,从而加剧地裂缝活动,严重威胁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因此,有必要对6号线某隧道穿越地裂缝带进行设防研究。[方法]基于对与西安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相交的各条地裂缝历史活动特性分析,对各条地裂缝对地铁影响程度分级进行定性评价。综合该分级定性评价结果,隧道与地裂缝的空间相对关系,以及地裂缝在百年使用期内最大垂直位移量设计建议值,对地裂缝垂直、水平及轴向位移量,以及隧道结构纵向设防长度进行了估算。依据二类地裂缝场地的工程防治原则,针对隧道穿越地裂缝带提出相应设防措施。[结果及结论]6号线某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设防措施为:隧道衬砌结构采取分段设缝,扩大隧道断面净空及局部衬砌加强,接缝处采用柔性接头。该设防措施目前已经成功保障了7条地铁线路的安全施工与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隧道 地裂缝 设防措施
下载PDF
间距对公铁双幅主梁气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20
作者 刘路路 何旭辉 +1 位作者 邹云峰 杨甲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2-1494,共13页
为研究间距对非对称公铁双幅主梁气动特性的影响,以某大跨度公铁双幅斜拉桥主梁断面为背景进行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在间距L/Br=0.2~2.0范围内,测试了2种不同来流方向下双幅主梁的气动特性,分析非对称双幅主梁气动力系数、表面风压分布并... 为研究间距对非对称公铁双幅主梁气动特性的影响,以某大跨度公铁双幅斜拉桥主梁断面为背景进行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在间距L/Br=0.2~2.0范围内,测试了2种不同来流方向下双幅主梁的气动特性,分析非对称双幅主梁气动力系数、表面风压分布并推断主梁周围绕流特征,明确间距对非对称公铁双幅主梁气动干扰规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论风向角α=0°或α=180°,上游主梁气动力系数、表面风压分布和绕流方式受间距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与单幅主梁气动特性和绕流方式相似;但下游主梁气动特性受间距影响较大,且完全不同于单幅主梁,间隙处的绕流形式随间距的增大而发生变化,下游主梁气动力系数、平均风压系数曲线和脉动风压曲线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规律;且间距越大,下游主梁气动特性和绕流方式越接近于单幅主梁。公路主梁的流线性相比于铁路主梁更强,这种气动外形差异导致2种来流方向下非对称双幅主梁气动特性和绕流形式不同,间距在L/Br=0.2~2.0范围内,气动干扰对其影响规律也完全不同。如α=0°时,双主梁上表面始终为“单一钝体流态”;但α=180°时,双主梁上表面属于“剪切层附着流态”,间距不同,上游公路主梁尾流附着于下游铁路主梁的位置不同,据此可再细分为2种不同的绕流方式。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非对称双幅桥梁间隙距离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距效应 双幅桥 公铁平层桥 气动干扰 风压系数 风洞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