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制备丹参酮ⅡA超细微粒
1
作者 雷华平 彭超 +5 位作者 刘金花 姚飞虹 宋松泉 唐翠芳 费思恬 张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73-2177,共5页
目的采用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制备丹参酮ⅡA超细微粒。方法以超临界CO_(2)为抗溶剂,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超细微粒进行表征,测定其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超临界CO_(2)流体制备后,超细微粒... 目的采用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制备丹参酮ⅡA超细微粒。方法以超临界CO_(2)为抗溶剂,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超细微粒进行表征,测定其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超临界CO_(2)流体制备后,超细微粒粒度更集中,结晶度更高,化学结构和晶型未发生改变,溶出率增加至2.40倍。结论本实验为增加丹参酮ⅡA溶出、促进其吸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超细微粒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 CO_(2)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合成超微二氧化锡 被引量:30
2
作者 陆凡 陈诵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8-70,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胶体,利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合成出高比表面,纳米级SnO_2超细粉体,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比表面及孔分布测试等分析了SnO_2的结构,形貌及比表面。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干燥法 合成 二氧化锡
下载PDF
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制备超细微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滕新荣 任杰 顾书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207-210,共4页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可以用于制备微细材料,在高分子、医药、电子和化学工业中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制备超细微粒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尤其详细介绍了利用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制备生物降解聚合物及药物制剂...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可以用于制备微细材料,在高分子、医药、电子和化学工业中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制备超细微粒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尤其详细介绍了利用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制备生物降解聚合物及药物制剂方面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抗溶剂技术 超细微粒 生物降解聚合物 药物
下载PDF
超临界抗溶剂法制备聚乳酸微球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苗苗 詹世平 陈畅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44,共3页
采用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对影响聚乳酸(PLA)微球粒径的溶液浓度和溶剂配比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温度38℃、压力10 MPa、溶液流速1.0mL/min、喷嘴直径300μm条件下,研究不同溶液浓度和溶剂配比对聚乳酸微粒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对影响聚乳酸(PLA)微球粒径的溶液浓度和溶剂配比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温度38℃、压力10 MPa、溶液流速1.0mL/min、喷嘴直径300μm条件下,研究不同溶液浓度和溶剂配比对聚乳酸微粒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乳酸质量浓度为10 mg/mL、混合溶剂二氯甲烷和丙酮的体积比为V(CH_2:Cl_2):V(CH_3COCH_3)=1:2时效果最好,得到的粒堆松软,粒径集中在530~950 nm,粒径分布窄,吹干只需12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抗溶剂法 聚乳酸微球 溶剂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制备叶黄素壳聚糖微粒 被引量:2
5
作者 洪流 赵亚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1-203,207,共4页
以壳聚糖粒子为载体,叶黄素为原料,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成功地制备了叶黄素壳聚糖微粒,考察了过程参数如温度、压力和时间对叶黄素在叶黄素壳聚糖微粒中负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叶黄素负载量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大,... 以壳聚糖粒子为载体,叶黄素为原料,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成功地制备了叶黄素壳聚糖微粒,考察了过程参数如温度、压力和时间对叶黄素在叶黄素壳聚糖微粒中负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叶黄素负载量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大,叶黄素负载量增大。当温度为35℃,压力为25MPa时,叶黄素负载量达到最大值。当温度和压力一定时,时间由1h增至4h,叶黄素负载量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 叶黄素 壳聚糖粒子
下载PDF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制备尼龙6,6超细微粒
6
作者 张鹏飞 刘亚青 孙友谊 《机械管理开发》 2008年第6期36-37,共2页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是一种制备超细微粒材料的新方法,它的研究建立一套连续的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过程实验装置。现以尼龙6,6及二氧化碳系统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不同釜内压力、釜内温度、喷嘴温度对结晶颗粒形状与尺寸的影响。
关键词 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 聚合物 超细微粒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流体抗溶剂原理的造粒技术及其装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康永强 陈爱政 +1 位作者 王士斌 刘源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34-1742,共9页
超临界抗溶剂造粒技术由于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制得的微粒有机溶剂残留少、微粒粒径和形态可控等优点,已广泛地应用于药物运输体系的研究当中。本文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抗溶剂造粒技术的基本原理、装置组成和基本分类;从技术发展、喷嘴改进... 超临界抗溶剂造粒技术由于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制得的微粒有机溶剂残留少、微粒粒径和形态可控等优点,已广泛地应用于药物运输体系的研究当中。本文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抗溶剂造粒技术的基本原理、装置组成和基本分类;从技术发展、喷嘴改进、技术结合、产品收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GAS、ASES、SEDS、SEDS-PA、SpEDS、SAS-EM、SAS-IJ、连续式RESS以及RESAS等基于超临界流体抗溶剂原理的造粒技术及其装置的改进过程;然后对目前其中存在的颗粒团聚、产品收集难和装置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等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从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规模化两方面,对超临界抗溶剂造粒技术基础理论的完善及其装置的改进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抗溶剂 造粒装置 喷嘴改进 技术结合 产品收集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及其在抗生素药物微粒制备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敦晖 史益强 +1 位作者 颜庭轩 王志祥 《机电信息》 2013年第20期9-15,共7页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微粒的各种方法,总结了近几年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在抗生素微粒制备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在抗生素微粒制备方面的优势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 抗生素 微粒制备
下载PDF
撞击流环隙喷嘴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药物超微颗粒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郝明洁 胡德栋 陈晓娜 《能源化工》 2020年第4期45-50,共6页
以撞击流环隙喷嘴为核心设备,研制了SFPP-50-50型超临界流体药物颗粒制备装置,探究撞击流环隙喷嘴制备药物超微颗粒的工艺参数,为进一步优化喷嘴结构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基础。以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技术,采用曲面响... 以撞击流环隙喷嘴为核心设备,研制了SFPP-50-50型超临界流体药物颗粒制备装置,探究撞击流环隙喷嘴制备药物超微颗粒的工艺参数,为进一步优化喷嘴结构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基础。以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技术,采用曲面响应法分析试验数据,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物质量浓度对银杏叶提取物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撞击流环隙喷嘴为核心设备,利用超临界流体CO2抗溶剂技术,能够制备出粒径较小,形状规则均匀的银杏叶提取物颗粒;在反应温度40℃、反应压力13 MPa、反应物质量浓度20 g/L的条件下,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粒径能达到8μm左右,且制备的产品晶型良好,颗粒分布较均匀,反应前后银杏叶提取物物理化学性质和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环隙喷嘴 超临界流体技术 药物颗粒 银杏叶提取物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布洛芬/EC-PVP缓释复合微粒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锦源 黄德春 +3 位作者 王志祥 党蓓蕾 王秋玲 苏鑫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1-796,共6页
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布洛芬/乙基纤维素(EC)-聚乙烯醇吡咯烷酮(PVP)复合微粒。以载药量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布洛芬/EC-PVP复合微粒的制备工艺,并对优选的工艺组合进行了包封率、粒径分布、电镜分... 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布洛芬/乙基纤维素(EC)-聚乙烯醇吡咯烷酮(PVP)复合微粒。以载药量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布洛芬/EC-PVP复合微粒的制备工艺,并对优选的工艺组合进行了包封率、粒径分布、电镜分析、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体外溶出等实验分析。正交试验得到的优选工艺为:结晶温度40℃,结晶压力12 MPa,PVP质量浓度4 mg.mL/1,动态CO2流出速度3.5 L.min?1。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复合微粒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2.14%和52.21%,平均粒径为27.621μm;IR与DSC分析表明PVP与EC可能发生了络合反应;体外溶出实验表明布洛芬/EC-PVP复合微粒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实验表明,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可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布洛芬/EC-PVP复合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抗溶剂法 布洛芬 复合微粒 缓释 体外释药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微粉化阿西美辛 被引量:3
11
作者 颜亭辕 林文 +2 位作者 宋杏芳 颜庭轩 王志祥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59,93,共6页
以粒径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了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微粉化阿西美辛的工艺条件。所得优化参数为:溶剂为丙酮∶二氯甲烷(1∶1),结晶压力16 MPa,结晶温度40℃,阿西美辛浓度9 mg/ml。优化得到的微粉化阿西美辛... 以粒径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了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微粉化阿西美辛的工艺条件。所得优化参数为:溶剂为丙酮∶二氯甲烷(1∶1),结晶压力16 MPa,结晶温度40℃,阿西美辛浓度9 mg/ml。优化得到的微粉化阿西美辛粒径降至6.02mm;扫描电镜、红外、差示量热扫描等分析结果表明,微粉化阿西美辛的理化性质与原料药相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并且,微粉化阿西美辛在水中10 min的溶出率超过20%,80 min时接近80%,溶出性能相较于原料药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抗溶剂法 阿西美辛 微粉化 粒径 溶出度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姜黄素-EC缓释复合微粒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玮丽 颜亭辕 +3 位作者 王志祥 黄德春 颜庭轩 李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6-230,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姜黄素-乙基纤维素(EC)复合微粒。以载药量和回收率为综合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姜黄素-EC缓释复合微粒的制备工艺,并对优选的工艺组合进行了载药量、回收率、粒径分... 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姜黄素-乙基纤维素(EC)复合微粒。以载药量和回收率为综合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姜黄素-EC缓释复合微粒的制备工艺,并对优选的工艺组合进行了载药量、回收率、粒径分布、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体外溶出等实验分析。正交试验得到的优选工艺为结晶温度45℃,结晶压力10 MPa,姜黄素质量浓度8 g·L-1,溶液体积流量0.9 m L·min-1,动态CO2流出速度4 L·min-1。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复合微粒的平均载药量和回收率分别为33.01%,83.97%,体积平均粒径为20.632μm;IR与DSC分析表明姜黄素与EC可能发生了相互作用;体外溶出实验表明姜黄素-EC复合微粒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可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姜黄素-EC复合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抗溶剂法 姜黄素-EC 缓释复合微粒 体外溶出
原文传递
超临界流体构筑微粒技术作为药物制剂研发平台的应用
13
作者 朱彬 洪鸣凰 +1 位作者 任福正 任国宾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2-61,共10页
在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制备结构可控的微粒药物制剂是重要且有效的方式。本论文阐述了超临界流体构筑微粒技术在药物递送系统创新的应用,包括纳微米级药物微粒、药物多晶型控制和复合粒子制剂。总结了不同类型的超临界流体... 在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制备结构可控的微粒药物制剂是重要且有效的方式。本论文阐述了超临界流体构筑微粒技术在药物递送系统创新的应用,包括纳微米级药物微粒、药物多晶型控制和复合粒子制剂。总结了不同类型的超临界流体工艺特点及其粒子微观结构调控的机理。基于热力学和流体动力学两因素,利用超临界流体构筑微粒技术调控构筑药物活性成分的微观结构,包括粒度、晶型、晶习和粒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传递系统 超临界流体构筑微粒技术 粒子微观结构 纳微米级微粒 药物多晶型 复合粒子制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