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旭青 蔡晓峰 +1 位作者 庹瑶 陈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6期2369-2370,2374,共3页
目的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眼科收治的ICL植入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45例共计83眼。患者均于手术前、后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 目的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眼科收治的ICL植入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45例共计83眼。患者均于手术前、后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晶状体等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术前患者UCVA为0.01~0.05,术后6个月,88.0%UCVA≥0.3,32.5%UCVA≥0.6;85.5%BCVA≥0.3,39.8%BCVA≥0.6。术前患者眼压为(13.1±0.51)mm Hg,术后为(13.7±0.68)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3 201±238)/mm2,术后为(3 142±254)/mm2,治疗前后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L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晶体植入 后房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眼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的远期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泽宜 辜美山 +1 位作者 施勉 高创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眼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日本NIDEKEC-5000型准分子激光仪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眼143例(245眼),I组:-6.25~-10.00D,167眼;Ⅱ组-10.2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眼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日本NIDEKEC-5000型准分子激光仪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眼143例(245眼),I组:-6.25~-10.00D,167眼;Ⅱ组-10.25~-24.00D,78眼。观察术后不同时期Haze的发生情况,随访7a以上。结果:术后3mo,0.5,1,4,7a,Haze的发生率,I组分别为74.8%,44.3%,24.5%,11.9%,7.8%;Ⅱ组为80.7%,52.1%,33.3%,24.3%,19.2%。7a时I组屈光度-0.57±1.84D,Ⅱ组-5.02±4.26D。有3级Haze7眼,I组2眼,为RK术后者;Ⅱ组5眼,4眼为年龄>40岁者。≥3级Haze者多出现在Ⅱ组,3~6mo达到高峰,持续时间达1a以上。结论:Haze为高度、超高度近视眼PRK术后的主要并发症。预矫屈光度越高,切削越深,则混浊程度越重;部分患者Haze逐渐减轻,角膜组织创伤修复时间长,部分重度Haze日后可能成为永久性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治疗 近视 术后 角膜上皮下混浊 远期观察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建春 周丹英 +1 位作者 江浩 徐开颖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6期410-412,共3页
目的 观察有晶状体眼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11例 18眼近视度数 -11.0 0~ - 30 .0 0 D(平均 - 2 1.2 5 D)的超高度近视患者在表麻下前房内植入 Phakic- 6 H- 12 5型人工晶状体 ,随访 6~ 12个月 (平均 ... 目的 观察有晶状体眼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11例 18眼近视度数 -11.0 0~ - 30 .0 0 D(平均 - 2 1.2 5 D)的超高度近视患者在表麻下前房内植入 Phakic- 6 H- 12 5型人工晶状体 ,随访 6~ 12个月 (平均 9.7月 )。结果  18眼术后裸眼视力均≥术前矫正视力 ,2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术后散光明显减轻 ,与术前相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3眼轻微瞳孔变形 ,1例 2眼出现眩光感。结论 初步观察有晶状体眼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具有安全、稳定及可预测性 ,是一种颇具前途的矫正超高度近视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人工晶状体 有晶状体眼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测算及目标屈光度的选择 被引量:5
4
作者 钱益勇 张济明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907-910,共4页
目的探讨轴性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测算的影响因素及目标屈光度的选择。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轴长度〉29.0mm的轴性超高度... 目的探讨轴性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测算的影响因素及目标屈光度的选择。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轴长度〉29.0mm的轴性超高度近视白内障72例(84眼)。术前使用IOL? Master进行生物测量,应用优化Haigis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并个性化选择患者目标屈光度。术后3个月计算平均绝对屈光度误差值(MAE)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MAE为(0.37±0.25)D,其中65眼(77.38%)〈0.50D,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7.22%。若以A超测量眼轴结果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MAE为(1.52±0.59)D,与IOL Master测量眼轴计算结果(0.37±0.25)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137,P〈0.01);若使用Haigis公式优化前人工晶状体常数计算,MAE为(0.90±0.35)D,与使用优化后常数计算结果(0.37±0.25)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00,P〈0.01)。结论对于轴性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应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仅进行术前测量、优化人工晶状体常数计算并个性化选择目标屈光度,则测算误差小、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轴性 超高度 白内障 晶状体 人工 生物测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