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mproved deviation model for transonic stages in axial compressors
1
作者 Xiaochen WANG Xuesong LI +3 位作者 Xiaodong REN Chunwei GU Xiaobin QUE Guoyu ZHOU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93-108,共16页
Deviation model is an important model for through-flow analysis in axial compressors.Theoretical analysis in classical deviation models is developed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onedimensional flow,which is controlled by t... Deviation model is an important model for through-flow analysis in axial compressors.Theoretical analysis in classical deviation models is developed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onedimensional flow,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continuity equation.To consider three-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ransonic flow,this study proposes an improved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 combining force analysis of the blade-to-blade flow with conventional analysis of the continuity equation.Influences of shock structures on transverse force,streamwise velocity and streamline curvature in the blade-to-blade flow are analyzed,and support the analytical modelling of density flow ratio between inlet and outlet conditions.Thus,a novel deviation model for transonic stages in axial compressor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empirical coefficients are correct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a linear cascade,and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is validat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a three-stage transonic compressor.The novel model provides accurate predictions for meridional flow fields at the design point and performance curves at design speed,and shows obvious improvements on classical models by Carter and C¸e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 compressor transonic flow Deviation model Through-flow method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原文传递
轮廓度误差对超声速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卓远 耿少娟 +2 位作者 刘帅鹏 刘稼昊 刘海龙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目的]旨在评估轮廓度误差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并为叶片鲁棒性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单峰值轮廓度误差分布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压力面和吸力面不同轮廓度组合误差对超声速压气机平面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 [目的]旨在评估轮廓度误差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并为叶片鲁棒性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单峰值轮廓度误差分布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压力面和吸力面不同轮廓度组合误差对超声速压气机平面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吸力面轮廓度误差分布是影响叶栅总压损失的关键因素,随着吸力面轮廓度峰值误差位置向下游移动,总压损失系数逐渐降低;压力面和吸力面误差分布对气流折转角和静压升系数的影响趋势相反。对较低来流马赫数的叶栅,吸力面误差对气流折转角和静压升均起主导作用;对较高来流马赫数的叶栅,压力面误差对气流折转角和静压升影响明显。激波位置和激波强度、激波后扩张通道的流道型线综合决定了叶片表面和叶栅流道内的流动状态,使得近吸力面侧流动损失增大,近压力面侧流动损失减小,其综合效果决定了叶栅损失、气流折转角和静压升的变化。[结论]结果对指导跨声速压气机设计、加工和超差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超声速叶栅 轮廓度误差 误差精度 误差分布 气动性能
下载PDF
Aerodynamic Sweeping Study and Design for Transonic Compressor Rotor blades 被引量:2
3
作者 N.X.Chen,H.W.Zhang and W.G Hu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O.Box 2706 Beijing,100080,China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95-299,共5页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to study the sweep effect on the blade design performance of a transonic compressor rotor.The baseline to be modified and swept is a designed well efficient transonic single rotor...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to study the sweep effect on the blade design performance of a transonic compressor rotor.The baseline to be modified and swept is a designed well efficient transonic single rotor compressor.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concerning the sweep effect with straight leading edge.In this case fixing the hub section the swept blade is formed by tilting the leading edge with whole blade forwards and backwards axially.The second part is to use an optimization strategy with simple gradient-based optimum-searching method and multi-section blade parameterization technique to search and generate an optimal swept rotor with curved arbitrary leading edge.Its adiabatic efficiency is a little bit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un-swept ro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optimization blade sweep transonic compressor rotor
原文传递
A Study of 3D Aerodynamic Design for a Transonic Compressor Blading Optimized by the Locations of Aerofoil Maximum Thickness and Maximum Camber 被引量:1
4
作者 Naixing Chen Hongwu Zhang Yanji Xu Weiguang Huang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O. Box 2706, Beijing 100080,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8-203,共6页
A design procedure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a transonic compressor blading was proposed based on a rapid generation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blade configuration and computational meshes, a three-dimensional... A design procedure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a transonic compressor blading was proposed based on a rapid generation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blade configuration and computational meshes, a three-dimensional Navier-Stokes solver and an optimization approach.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to design a transonic compressor blading optimized only by selection of the locations of maximum camber and maximum thickness for the airfoils at different span heights and to study how do these two design parameters affect the blade performance. The blading configuration and the computational meshes can be obtained very rapidly for any given combination of maximum camber and maximum thickness. The computational grid system generated is used for the Navier-Stokes solution to predict adiabatic efficiency, total pressure ratio and flow rate. As a main result of the optimization, adiabatic efficiency was successful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 transonic compressor 3D aerodynamic design optimization N.S. solver rapid generation of computational meshes
原文传递
高负荷后掠风扇设计若干基本问题 被引量:9
5
作者 单鹏 桂幸民 +3 位作者 周盛 周拜豪 程荣辉 兰发祥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6-579,共4页
关键词 超跨音速 轴流 压气机 掠弯 风扇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动叶弯和掠效应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毛明明 宋彦萍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1-586,共6页
对一单级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的动叶分别进行了前掠和正弯研究,然后针对前掠和正弯叶片各自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作了改进。对掠动叶中部的叶型做了二维改型以降低中部的激波强度和分离损失;对弯动叶不同截面叶型的安装角进行调整以消除正弯对... 对一单级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的动叶分别进行了前掠和正弯研究,然后针对前掠和正弯叶片各自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作了改进。对掠动叶中部的叶型做了二维改型以降低中部的激波强度和分离损失;对弯动叶不同截面叶型的安装角进行调整以消除正弯对动叶出口气流角的影响。最终应用前掠和正弯动叶的压气机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在对正弯和前掠动叶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动叶进行了前掠和正弯相联合的设计以综合利用弯和掠的有利作用。同时对弯掠动叶中部截面的叶型进行了二维改型以降低中部分离损失,并且对不同叶高截面的安装角进行调整以消除对出口气流角的影响。最终应用弯掠动叶的压气机效率和失速裕度都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轴流压气机 前掠 正弯 激波
下载PDF
吸附式低反动度超、跨音速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原理及其验证 被引量:6
7
作者 胡应交 王松涛 王仲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79-1187,共9页
当增加动叶转角以进一步提升超、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级负荷时,为解决其内部流动问题,提出了吸附式低反动度超、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原理。分析了在该气动设计原理指导下,级内参数的演变规律与相互影响。利用该气动设计原理完成了一... 当增加动叶转角以进一步提升超、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级负荷时,为解决其内部流动问题,提出了吸附式低反动度超、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原理。分析了在该气动设计原理指导下,级内参数的演变规律与相互影响。利用该气动设计原理完成了一高负荷超声速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三维粘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叶尖切线速度370m/s的前提下,实现了一级压比2.5,效率87%的压气机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跨声速轴流压气机 低反动度 气动设计 数值模拟 附面层抽吸
下载PDF
跨音轴流压气机动叶的三维弯掠设计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毛明明 宋彦萍 王仲奇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3,共6页
对一单级跨音轴流压气机中的动叶分别进行了前掠和正弯设计的参数研究,并根据研究得到的弯、掠动叶气动性能变化规律对动叶进行了前掠和正弯联合的三维设计,同时对动叶中部截面的叶型进行了二维设计以弥补弯掠动叶中部性能的降低.最终... 对一单级跨音轴流压气机中的动叶分别进行了前掠和正弯设计的参数研究,并根据研究得到的弯、掠动叶气动性能变化规律对动叶进行了前掠和正弯联合的三维设计,同时对动叶中部截面的叶型进行了二维设计以弥补弯掠动叶中部性能的降低.最终设计的跨音级性能显著提高,级最大效率提高3%,失速裕度提高40%,同时压比有所增加.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前掠和正弯叶片都可以使叶顶激波位置移向下游,降低激波强度,减轻叶顶激波与边界层和泄漏涡的作用.弯掠动叶控制激波强度和端壁流动的能力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跨音轴流压气机 前掠 正弯 效率 失速裕度
下载PDF
超音速叶型关键几何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郑覃 羌晓青 滕金芳 《节能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483-486,共4页
为了分析超音速叶型关键几何参数的敏感性,以NASA Rotor67跨音速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准二维的数值方法,研究弯度、最大厚度位置等叶型关键几何参数的变化对跨音速压气机转子顶部叶栅激波结构及流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最大厚... 为了分析超音速叶型关键几何参数的敏感性,以NASA Rotor67跨音速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准二维的数值方法,研究弯度、最大厚度位置等叶型关键几何参数的变化对跨音速压气机转子顶部叶栅激波结构及流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最大厚度位置相比,叶型弯度的影响更为显著;以安装角表征叶型弯度,在63°~65°范围内存在最优值使总压比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音速压气机 超音速叶型 关键几何参数 激波结构 流场性能
下载PDF
基于超声速冲动式转子的下游静叶气动设计方法研究
10
作者 王松涛 胡应交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35-1041,共7页
针对超声速轴流压气机,分析了两类传统超声速压气机转子的内部流动特点。为有效解决超声速冲动式转子出口绝对马赫数过高,下游静叶设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两种该类转子的下游静叶气动设计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一冲动式转子进行了静叶匹配... 针对超声速轴流压气机,分析了两类传统超声速压气机转子的内部流动特点。为有效解决超声速冲动式转子出口绝对马赫数过高,下游静叶设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两种该类转子的下游静叶气动设计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一冲动式转子进行了静叶匹配。基于数值模拟手段,对匹配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三维粘性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设计初步实现了最初设想的流动状态。其中,对于第一种静叶气动设计方法,在实现超声速入口来流降为亚声速但气流在静叶中折转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实现了一级压比不低于2.2、级效率不小于82%的超声速压气机级设计;对于第二种静叶气动设计方法,实现了一级压比不低于2.1、级效率不小于77%的超声速压气机级设计。对于上述两种静叶设计方法,考虑到静叶入口存在正激波时级效率最高,因此该设计方法并没有达到有效降低静叶入口激波损失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 轴流压气机 冲动式转子 数值模拟 气动设计
下载PDF
跨音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与数值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平 朱芳 赵连会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3-379,共7页
介绍了带有进口导流叶片的三级跨音轴流压气机的气动设计与数值优化过程,气动设计采用准三维体系,包括一维平均流线设计、S2流面通流设计和任意中弧线叶片造型设计,并利用商用软件Numeca进行压气机流场分析.采用遗传算法结合人工神经网... 介绍了带有进口导流叶片的三级跨音轴流压气机的气动设计与数值优化过程,气动设计采用准三维体系,包括一维平均流线设计、S2流面通流设计和任意中弧线叶片造型设计,并利用商用软件Numeca进行压气机流场分析.采用遗传算法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全局优化方法对第一级跨音动叶在多级环境下进行三维数值优化.结果表明:与优化前相比,优化后跨音级动叶叶尖的激波-边界层干涉损失明显降低,第一级动叶与三级压气机整机近设计点的绝热效率分别提高了0.87%和0.37%,压气机整机的质量流量、总压比、绝热效率和失速裕度均能够满足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跨音 气动设计 优化
下载PDF
转静轴向间距对压气机静子叶片气流激励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松柏 张少平 +1 位作者 李春松 刘小凤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5,31,共8页
为考查转静轴向间距对跨声速压气机静子叶片气流激励的影响,采用非定常数值方法模拟了3.5级跨声速压气机的三维非定常流场。通过叶片表面非定常压力频域分析,建立了静子叶片气流激励源与上、下游叶片通过频率的关系,分析了不同转静轴向... 为考查转静轴向间距对跨声速压气机静子叶片气流激励的影响,采用非定常数值方法模拟了3.5级跨声速压气机的三维非定常流场。通过叶片表面非定常压力频域分析,建立了静子叶片气流激励源与上、下游叶片通过频率的关系,分析了不同转静轴向间距下静子叶片表面气流激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静子叶片表面非定常气流激励频率为上、下游转子叶片的通过频率及其倍频,且主导激励源为下游转子;随着转静轴向间距增加,下游转子对上游静子的气流激励强度明显减弱。存在一个最佳转静轴向间距,既能保证压气机级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又能使压气机静子叶片气流激励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跨声速压气机 转静轴向间距 气流激励 静子叶片 非定常流动
下载PDF
基于吸力面叠加厚度的超跨声叶型优化设计
13
作者 刘帅鹏 耿少娟 +2 位作者 金芸 李鑫龙 张宏武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2-272,共11页
为提高轴流压气机叶型优化设计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吸力面叠加厚度分布的参数化造型方法,结合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与差分进化的代理优化方法开发了一套优化设计平台,并将吸力面控制参数作为优化变量,对某跨声与超声叶型进行性能优化。... 为提高轴流压气机叶型优化设计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吸力面叠加厚度分布的参数化造型方法,结合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与差分进化的代理优化方法开发了一套优化设计平台,并将吸力面控制参数作为优化变量,对某跨声与超声叶型进行性能优化。结果表明:基于吸力面叠加厚度分布的叶片造型方法能对叶型进行较好的表达,并成功应用在优化设计平台中。跨声、超声优化叶型在设计点损失分别降低了10.66%与7.4%。分析表明:跨声优化叶型的主要特征是吸力面型线前缘附近型线弯度降低,使得激波强度降低,激波损失与边界层损失降低,同时中后部位置处的负荷增大,扩张通道扩压能力增强;超声叶型优化由于边界层影响更显著,因此还需要更多考虑吸力面扩张通道区域型线;叶型喉部位置与喉部宽度会影响堵塞冲角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超跨声叶型 吸力面 厚度分布 参数化造型方法 Kriging代理优化 气动优化
原文传递
吸附式低反动度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原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松涛 胡应交 王仲奇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0-362,共13页
针对亚声速及超、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全面论述了吸附式低反动度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思想,指出了该思想的具体实现形式、应用条件以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出针对亚声速轴流压气机,可利用动叶出口轴向速度提升或增加动叶入口正预旋以降... 针对亚声速及超、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全面论述了吸附式低反动度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思想,指出了该思想的具体实现形式、应用条件以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出针对亚声速轴流压气机,可利用动叶出口轴向速度提升或增加动叶入口正预旋以降低动叶中扩压因子从而确保动叶流动效率;而针对超、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可通过提升动叶入口激波后的轴向速度实现气流在动叶中大幅折转并保证动叶效率.其出口轴向速度选取,需兼顾动叶效率以及下游静叶栅入口马赫数以及气流角需求.最后总结了吸附式低反动度轴流压气机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反动度 轴流压气机 亚声速 超、跨声速 高负荷设计 附面层抽吸
原文传递
跨声速动叶弯和掠对非定常气动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毛明明 宋彦萍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63-1666,共4页
对一单级跨声压气机设计工况下采用三种弯、掠动叶后的非定常流场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动叶弯、掠对叶片气动负荷的非定常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型动叶相比,三种弯、掠动叶由于改变了动叶气动负荷的分布苇心,其气动力矩的时均值... 对一单级跨声压气机设计工况下采用三种弯、掠动叶后的非定常流场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动叶弯、掠对叶片气动负荷的非定常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型动叶相比,三种弯、掠动叶由于改变了动叶气动负荷的分布苇心,其气动力矩的时均值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动叶弯、掠使动叶和静叶气动负荷参数随时间的波动幅值明显降低,有益于动、静叶的强度保证;四种压气机模型动叶和静叶的气动负荷参数随时间的波动曲线的相位都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压气机 非定常 气动负荷
原文传递
低反动度高负荷超声速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松涛 胡应交 王仲奇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2-1332,共11页
对超声速轴流压气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两类传统超声速压气机内部流动特点及其所存在的流动问题,并对未来超声速压气机的发展提出了展望.针对超声速压气机内部流动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反动度高负荷超声速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 对超声速轴流压气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两类传统超声速压气机内部流动特点及其所存在的流动问题,并对未来超声速压气机的发展提出了展望.针对超声速压气机内部流动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反动度高负荷超声速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原理.该原理可有效避免在动叶中进行流动控制,同时降低动叶出口绝对马赫数,并结合附面层抽吸控制静叶栅内部流动,最终实现级的高负荷气动设计.利用该原理进行设计验证,三维黏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叶尖切线速度为360m/s的前提下,实现了2.3的级压比,级效率为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轴流压气机 低反动度 附面层抽吸 气动设计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