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某教学实验楼地震作用下的消能减震分析与设计
1
作者 张王飞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7期35-38,共4页
以成都市某教学实验楼为例,对其进行了基于黏滞阻尼器(VFD)减震技术的抗震性能提升设计,并采用PKPM-JZ和SAUSG软件进行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分析。时程分析结果显示,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此建筑各向弹... 以成都市某教学实验楼为例,对其进行了基于黏滞阻尼器(VFD)减震技术的抗震性能提升设计,并采用PKPM-JZ和SAUSG软件进行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分析。时程分析结果显示,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此建筑各向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均达到特定的减震目标;该建筑的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了相关规范要求,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通过这些措施,该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减少震害,保障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 VFD减震控制系统 等效附加阻尼比 性能设计 动力时程分析
下载PDF
东北文化的肌肤——从历史及认知角度看东北方言 被引量:23
2
作者 廖正刚 孟瑾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8年第2期125-128,F0003,共5页
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同时东北方言深受俄、日、韩等周边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其中日本语言文化对东北方言的影响最大。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 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同时东北方言深受俄、日、韩等周边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其中日本语言文化对东北方言的影响最大。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得以体现。字面型东北方言也并非其构成因子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其中蕴涵了人类的认知加工。东北方言多义性符合家族相似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化 方言 历史 认知 隐喻 换喻 补足
下载PDF
机体钙营养与合理补钙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炳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0-163,共4页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其缺乏会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病变,综述钙的生理功能、钙在体内的调节、钙的代谢、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我国钙缺乏现状及改善钙缺乏的方法。
关键词 钙缺乏 钙补充剂 活性钙
下载PDF
中医英译历史中文化缺失问题的现象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付明明 袁福 张丽宏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第7期190-192,共3页
本文先就中医英译历史中文化缺失的现象展开历史性梳理与分析,进而提出对中医英译文化缺失现象的补偿策略,最终得出结论,中医英译过程中,中国文化起着基础性作用,只有充分注重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将中医更好地传播到世界。
关键词 中医英译 历史 文化缺失
下载PDF
中国报纸副刊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7
5
作者 员怒华 王灿发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7-59,共3页
中国报纸副刊从 1 9世纪末至今 ,经历了“五四”时期变革、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变化以及 2 0世纪 90年代已来的新发展等历史阶段。
关键词 中国 报纸 副刊 报业史
下载PDF
史笔、诗史与心史:明末清初文学之“历史”轨迹 被引量:2
6
作者 姜克滨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105,共5页
明末清初,诗人在"诗史"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诗史源于诗人的"史笔","史笔作诗"使诗歌具"史体"。诗人对诗歌历史价值的再认识,促使"以诗纪史"成为诗人自觉的创作理念。诗人倡导... 明末清初,诗人在"诗史"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诗史源于诗人的"史笔","史笔作诗"使诗歌具"史体"。诗人对诗歌历史价值的再认识,促使"以诗纪史"成为诗人自觉的创作理念。诗人倡导诗歌要"补史之阙","诗可以正史之讹"、"以心为史"、"史外传心之史"新观点诞生,文学家亦对诗人主体性和诗歌抒情性进行重新认定。明末清初诗人独特的"诗史观"促进了叙事诗的发展,叙事与抒情相融合的诗史创作与以前的"诗史"创作拉开了差距,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都是以往中国文学史所没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笔 诗史观 补史之阙 正史之讹
下载PDF
试论中国美术史教材“原境”视角的缺失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晓达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4-29,共6页
在中国美术史教材编撰过程中,将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一般性叙述、论证很容易丢失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理解作品的原始形态与文化内涵。因此,运用"原境"的视角深入叙述与理解作品应是今后中国美术史... 在中国美术史教材编撰过程中,将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一般性叙述、论证很容易丢失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理解作品的原始形态与文化内涵。因此,运用"原境"的视角深入叙述与理解作品应是今后中国美术史教材编撰的重要基础与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教材编撰 存在问题 原境缺失 反思
下载PDF
《三国志集解》补证 被引量:1
8
作者 卞孝萱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20,共7页
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的人和事 ,经过后世小说戏曲的敷演 ,其中真假虚实 ,需要辨析。卢弼《三国志集解》虽涉及 ,尚有疏忽之处 ,本文为之补证。
关键词 陈寿 《三国志》 卢弼 《三国志集解》 补证
下载PDF
1920年《觉悟》“通信”栏与早期社会主义思潮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菲 周婷婷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08-116,共9页
作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是早期社会主义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也是“四大副刊”中最激进敢言、最具进步性的报纸副刊。以往研究注重论述《觉悟》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注重论述五四时期陈独秀、... 作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是早期社会主义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也是“四大副刊”中最激进敢言、最具进步性的报纸副刊。以往研究注重论述《觉悟》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注重论述五四时期陈独秀、陈望道等思想精英们的主要观点,该文特将视角转向1920年《觉悟》的“通信”栏目,厘清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剖析五四时期广大青年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力图呈现早期社会主义接受史的一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悟》 马克思主义 接受史
下载PDF
《河北民国日报》副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强 闪晓宇 《保定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5-71,共7页
《河北民国日报》副刊系民国时期创刊于石家庄的面向普通大众的文学性刊物。它的稿件作者较固定,稿件多为原创稿件,也有不少翻译作品,较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内容多研讨社会现状、政治理论及青年问题,有很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同时也意在激... 《河北民国日报》副刊系民国时期创刊于石家庄的面向普通大众的文学性刊物。它的稿件作者较固定,稿件多为原创稿件,也有不少翻译作品,较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内容多研讨社会现状、政治理论及青年问题,有很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同时也意在激发人民大众尤其是青年人的热情和活力,鼓励其积极进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日报 副刊 《河北民国日报》 出版史
下载PDF
补足文学史研究之缺环——论石刻的文学研究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海军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4-62,共9页
石刻的文学意义历来不被研究者重视,叶昌炽说研究文学对于石刻而言等于买椟还珠。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对石刻的文学价值至今关注者不多,研究成果也有限。实际上,石刻在文学研究方面隐含有极大的价值:可补文集之缺、文体之缺、文学史料之... 石刻的文学意义历来不被研究者重视,叶昌炽说研究文学对于石刻而言等于买椟还珠。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对石刻的文学价值至今关注者不多,研究成果也有限。实际上,石刻在文学研究方面隐含有极大的价值:可补文集之缺、文体之缺、文学史料之缺、作品题材之缺等。对于研究者而言,石刻之文学研究是一个亟待开发的课题,深入研究石刻文学,会为文学史增加新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从而使我国的文学史呈现出更加完整、真实的发展面目,展现出文学史的多姿多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 文学史 补充价值
下载PDF
历史编纂的文史相生之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志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2-36,共5页
如何看待和处理"文""史"关系,决定着历史编纂的全局。它既是一个史学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史学实践问题。章学诚作为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基于对"天地自然之象"和"人心营构之象"的剖判,提... 如何看待和处理"文""史"关系,决定着历史编纂的全局。它既是一个史学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史学实践问题。章学诚作为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基于对"天地自然之象"和"人心营构之象"的剖判,提出了"文史通义"的历史编纂理念。海登.怀特作为西方后现代史学的代表人物,在激进反思启蒙运动以来的史学观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文史混一"的历史编纂理念。白寿彝作为史学史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基于对中国史学史的哲学思考,提出了以"准确、凝练、生动"为基本内容的历史编纂理念。这些认识,从正反两个方面启发我们在历史编纂问题上,应该树立"文史相生"的理念,走"文史相生"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海登·怀特 白寿彝 文史相生 历史编纂
下载PDF
“天宝之风尚党”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耕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9,共12页
盛唐诗歌向来被视为中国诗歌的巅峰。李肇《国史补》对元和体的定位,以及对大历、贞元、元和诗风的概括,一向被人们视为经典性的切当的诗学结论,但对其"天宝之风尚党"的疑虑却置若罔闻。"尚党"即尚同,实际则谓盛唐... 盛唐诗歌向来被视为中国诗歌的巅峰。李肇《国史补》对元和体的定位,以及对大历、贞元、元和诗风的概括,一向被人们视为经典性的切当的诗学结论,但对其"天宝之风尚党"的疑虑却置若罔闻。"尚党"即尚同,实际则谓盛唐诗歌的天宝时期存在着严重的雷同与模式化。如果从理想与精神的互同性、批判精神的互同性、表现形式与风格的异质同构三方面切入,"天宝之风尚党"这一惊世骇俗之论应当是符合实际的,它深入到后盛唐诗歌负面的实质。它使我们对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会有更全面深刻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宝诗风 尚党论 盛唐诗歌 李肇 《国史补》
下载PDF
《汉语大字典》缺音缺义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远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1-6,共6页
《汉语大字典》根据存字、存音、存源的原则,对音义不明的字,常常照引旧字书,以保留汉字的历史面貌。这个原则是好的,态度也审慎。不过,有的缺音、缺义字如果细致考察,是可以补出来的。探索缺音、缺义产生的原因,并设法弥补,对于汉字史... 《汉语大字典》根据存字、存音、存源的原则,对音义不明的字,常常照引旧字书,以保留汉字的历史面貌。这个原则是好的,态度也审慎。不过,有的缺音、缺义字如果细致考察,是可以补出来的。探索缺音、缺义产生的原因,并设法弥补,对于汉字史研究和解决辞书中的疑难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书 《汉语大字典》 缺音缺义 补正
下载PDF
在虚实之间:以《搜神记》为例谈六朝志怪小说的文体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昌梅 《孝感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40-42,共3页
Many scholars regard Shoushenji 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novels that recorded or wrote about weird,uncanny or supernatural things in the “liuchao”,but in “Suizhi”, Shoushenji is recorded on history department mixi... Many scholars regard Shoushenji 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novels that recorded or wrote about weird,uncanny or supernatural things in the “liuchao”,but in “Suizhi”, Shoushenji is recorded on history department mixing persons who spread to see.Investigating the creative motive of Soushenji and material source of it,we can understand that this book do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advocateing true.And then investigating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text of Soushenji , we find that it posse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ctitious literature.This paper carrics on case understand to Soushenji especially,and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novels that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and record or write about weird, uncanny or supernatural th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志 材料 补史 想像 虚构
下载PDF
论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
16
作者 李涛 陈玉玲 《基础教育》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经历了轰轰烈烈之后步入了高原期,迷茫与困惑逐渐显现,故有的教育问题与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逐渐恶化,问题的根源在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不稳。应以课程史研究为课程改革提供历史实践的标准;以科学...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经历了轰轰烈烈之后步入了高原期,迷茫与困惑逐渐显现,故有的教育问题与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逐渐恶化,问题的根源在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不稳。应以课程史研究为课程改革提供历史实践的标准;以科学精神搞教育实验,以期创立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创立中国的教育改革理论,科学指导教育改革。为基础教育改革奠定“基础”,改革即便没有成功,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 课程史 教育实验 教育改革理论
下载PDF
《全宋诗》乐章辑考——新补大晟府乐章50首及其他乐章辑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春义 《嘉兴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1-24,共14页
从宋人别集新辑录大晟府乐章50首,这些当为赵鼎臣任秘书少监时所作,又新补楼钥乐章1首,以及从《全宋诗》所收乐章考得有姓名者93首,略作校订,以助《全宋诗》之完璧。
关键词 大晟府乐章 宋人别集 《宋史·乐志》 《宋会要辑稿·乐》 《全宋诗》 辑考
下载PDF
人文精神的历史缺陷与当代主题
18
作者 刘让新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5-17,共3页
20世纪是个悲喜交集的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们在享受巨大的物质上的成功与精神上的成就的同时,又普遍忧虑人文精神的失落,在刚刚跨入的新世纪,审视人们的忧虑,唤起人的主体人文意识的新觉醒,探究创建新世纪人文精神的路... 20世纪是个悲喜交集的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们在享受巨大的物质上的成功与精神上的成就的同时,又普遍忧虑人文精神的失落,在刚刚跨入的新世纪,审视人们的忧虑,唤起人的主体人文意识的新觉醒,探究创建新世纪人文精神的路向,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文意识 人性 唯物主义 人文主义
下载PDF
两汉之际《史记》续补考
19
作者 夏德靠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1期70-83,共14页
自司马迁完成《史记》的撰写之后,由于叙事、阙佚等方面的原因,两汉之际出现《史记》续补之现象。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此时期有24位学者参与这一工作。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遵循《史记》既有之架构,以补续为目标。不过,由于补史、续史意... 自司马迁完成《史记》的撰写之后,由于叙事、阙佚等方面的原因,两汉之际出现《史记》续补之现象。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此时期有24位学者参与这一工作。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遵循《史记》既有之架构,以补续为目标。不过,由于补史、续史意识的差异,这一时期的《史记》续补也经历了不断演化的过程。一是从以补为主到以续为主,二是从私撰到官修,三是完成由补续到"断汉为史"的转变。整体上,两汉之际的《史记》续补由一种经典修复行为发展到自觉续史,最终催生《汉书》这一断代纪传体文献。由于《汉书》的面世,两汉之际《史记》续补的热潮在很大程度上也就随之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汉书》 补史 续史
下载PDF
史料与传说:《博物志》中的“丝绸之路”
20
作者 张黎明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4-89,共6页
《博物志》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对丝绸之路记载最丰富的典籍。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记载了数量可观的来自丝绸之路的舶来品,如葡萄、苜蓿、大宛马、火浣布等,可以与史载相互印证;而胡桃、大蒜、胡荽、食谱食方等,则可以补史... 《博物志》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对丝绸之路记载最丰富的典籍。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记载了数量可观的来自丝绸之路的舶来品,如葡萄、苜蓿、大宛马、火浣布等,可以与史载相互印证;而胡桃、大蒜、胡荽、食谱食方等,则可以补史之缺。二是与丝绸之路相关的传说,这是丝绸之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生动体现,也为后人审视丝绸之路提供了民间视角,如张骞成为传说中的箭垛式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志》 丝绸之路 补史 传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