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Based on Testing Soil Moisture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mount on the Yield and Nitrogen Uptake of Winter Wheat 被引量:3
1
作者 潘飞飞 李慧 +3 位作者 李培培 雷巧 谭金芳 韩燕来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5期817-820,823,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on yield and nitrogen uptake in winter wheat. [Method] Three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levels were set based on the target soil contents ...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on yield and nitrogen uptake in winter wheat. [Method] Three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levels were set based on the target soil contents of 60%, 70% and 80%) at jointing stage of wheat. Moreover, three nitrogen levels (0, 195 and 255 kg/hm^2) were designed. The experimental plots were arranged fol owing a split-plot design. Zhoumai 18 was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Result]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in combination had significant or extremel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yield, yield components and nitrogen uptake in winter whe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had significant or extremely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number of ears, number of grains per ear, 1 000-grain weight,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in winter wheat. Unde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the maximum yield of winter wheat was obtained at W2 N195, while the minimum at W1 N255. [Conclus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irrigation, negative effect of nitrogen on number of ears, number of grains per ear, 1 000-grain weight,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decrease under lower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based on soil moisture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YIELD Nitrogen absorption
下载PDF
The Impacts of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Based on Soil Moisture Measurement and Nitrogen Use on Winter Wheat Yield and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Distribu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Xiukuan JIN Maoting MA +1 位作者 Tongke ZHAO Lingling JI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8期47-54,共8页
Based on split plot design method of field test,the impacts of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based on soil moisture measurement and nitrogen use on winter wheat yield and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distribution were studied.Su... Based on split plot design method of field test,the impacts of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based on soil moisture measurement and nitrogen use on winter wheat yield and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distribution were studied.Supplemental irrigation had three levels: 60%(W_1),70%(W_2) and 80%(W3) of the targeted relative water content at 0-40 cm of soil layer during jointing period of winter wheat.Nitrogen fertilization had three levels: not using nitrogen(N_0),using pure nitrogen of 195 kg/hm^2(N_(195)) and 255 kg/hm^2(N_(255)).Results showed that:(i)different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plant height and leaf area of winter wheat during key growth period.Under the same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treatment,both plant height and leaf area of winter wheat showed as N_(255)> N_(195)> N_0(P <0.05).Plant height in N_(195) and N_(255)treatm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_0 treatment,but there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_(195) and N_(255)(P >0.05).Under the same nitrogen fertilization,plant height in W_2(569.4 m^3/hm^2) and W3(873.45 m^3/hm^2) treatments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in W_1(265.2 m^3/hm^2),but there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W_2 and W3(P >0.05).It illustrated that excessive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nd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plant height and leaf area of winter wheat.(ii) Under the same nitrogen fertilization level,yield increase effect of winter wheat by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showed a declining trend with nitrogen application amount increased.It illustrated that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nd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had certain critical values on the yield of winter wheat.When surpassing the critical value,the yield declined.When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mount was 195 kg/hm^2,and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amount was 70% of field moisture capacity(569.4 m^3/hm^2),the highest yield 8500 kg/hm^2 could be obtained.(iii) During mature period of winter wheat,nitrogen accumulation amount of plant treated by nitrog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not treated by nitrogen(P <0.05).But under the treatments of W_2 and W3,nitrogen accumulation amount in N_(255) significantly declined when compared with N_(195)(P <0.05).Especially under W3(873.45 m^3/hm^2) level,nitrogen accumulation amount in N_(255) was even lower than N_0.Under the treatments of N_0 and N_(195),nitrogen accumulation amount of pla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increased(P < 0.05).But under N_(255) treatment,there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It illustrated that moderate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could improve nitrogen absorption ability of winter wheat,but excessive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were not favorable for plant's nitrogen absorption.(iv) Although the increase of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during jointing period improved nitrogen absorption ability of winter wheat and promoted winter wheat absorbing more nitrogen,it inhibited nitrogen transferring and distributing to seed.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growth condition of winter wheat and nitrogen risk condi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nitrogen application amount was 195 kg/hm^2,and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reached 70% of field moisture capacity(569.4 m^3/hm^2),which could be as the suitable water and fertilizer use amounts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wheat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based on soil moisture measurem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amount YIELD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distribution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金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2-215,共4页
针对我国农业用水效率较低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对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进行应用研究,旨在根据土壤的墒情状态制定农田灌溉方案,达到节水的目的。该系统主要组成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为了对土壤墒情进行准确的预测,采用物联网技术对... 针对我国农业用水效率较低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对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进行应用研究,旨在根据土壤的墒情状态制定农田灌溉方案,达到节水的目的。该系统主要组成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为了对土壤墒情进行准确的预测,采用物联网技术对土壤墒情进行监测,并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土壤墒情预测。为了验证该监测系统的性能,采用实际的土壤墒情数据对系统进行训练并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对土壤墒情进行准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 物联网技术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墒情预测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不同测墒补灌模式对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4
作者 邢晓飞 宋付朋 +3 位作者 王祥峰 杨志峰 王文杰 秦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为探索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最优测墒补灌模式,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均分别设0~40 cm土层控制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70%和75%补灌模式2个,以常规灌溉模式(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100%)为对照,研究不同模式... 为探索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最优测墒补灌模式,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均分别设0~40 cm土层控制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70%和75%补灌模式2个,以常规灌溉模式(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100%)为对照,研究不同模式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养分、玉米长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常规灌溉和70%补灌模式相比,75%补灌模式显著提高了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玉米株高、生物量鲜重、含水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最大增幅分别为8.38%、29.82%、26.74%和12.71%、16.73%、37.76%、18.38%、9.98%、2.56%、12.80%;2)75%补灌模式比常规灌溉模式显著降低了玉米植株耗水总量,节水10.32%,提高了水分利用率25.78%和灌溉水利用率69.71%,75%补灌模式比70%补灌模式水分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5.81%和14.22%。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75%补灌模式是黄淮海区域夏玉米节水保肥、增产高效的最优测墒补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墒补灌 黄淮海区域 夏玉米 产量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非盐碱地农田土壤水分的监测——以巴彦淖尔市山旱区为例
5
作者 于宇婷 云耀新 +2 位作者 孙龙 杨秀花 陈敏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9期72-74,共3页
以巴彦淖尔市山旱区为例,依托巴彦淖尔市山旱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项目及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主持的河套灌区农业精准化配水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应用一体化水分自动监测仪智墒进行了农田土壤水分的监测。试... 以巴彦淖尔市山旱区为例,依托巴彦淖尔市山旱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项目及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主持的河套灌区农业精准化配水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应用一体化水分自动监测仪智墒进行了农田土壤水分的监测。试验表明使用一体化水分自动监测仪智墒为巴彦淖尔市山旱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监测途径,可以准确、实时地获知灌水位置、灌水时间、灌水水量及任一时间土壤含水量,为差异化的农业灌溉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实现非盐碱地农田土壤含水量自动化监测、现代化农业精准配水及自动化控制灌溉技术提供一种选择,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农田灌溉 非盐碱地 自动监测
下载PDF
集成GPRS、GPS、ZigBee的土壤水分移动监测系统 被引量:45
6
作者 邓小蕾 李民赞 +2 位作者 武佳 车艳双 郑立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0-135,共6页
为了实现土壤水分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可视化与上传,开发了移动式土壤水分监测系统。系统由集成ZigBee协调器、GPS模块、GPRS模块的PDA和基于ZigBee的土壤水分传感器移动节点组成。ZigBee模块主要用于PDA和移动传感器节点间的无线通... 为了实现土壤水分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可视化与上传,开发了移动式土壤水分监测系统。系统由集成ZigBee协调器、GPS模块、GPRS模块的PDA和基于ZigBee的土壤水分传感器移动节点组成。ZigBee模块主要用于PDA和移动传感器节点间的无线通信,使PDA能无线获取土壤水分传感器信息,并能控制传感器供电电源的通断。GPS模块用来实时获取传感器的位置信息,为绘制土壤水分时间和空间分布图以及为精细灌溉决策系统提供支持。GPRS模块用来将绑定的节点号、经纬度信息、土壤水分信息通过TCP/IP协议上传至互联网远程上位机,以实现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远程监测。系统既能在PDA内存储信息又能上传互联网,具有良好的便携性和可视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实时准确远程传输测量数据,内嵌软件根据测量结果绘制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分布图可有效指导精细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系统 土壤水分 GPS ZIGBEE GPRS 精细灌溉
下载PDF
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土壤墒情监控系统 被引量:90
7
作者 胡培金 江挺 赵燕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0-234,共5页
为了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针对传统有线网络采集布线复杂和成本高的缺点,该文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无线网络和CC2430MCU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该系统综合了Zigbee无线网络自行组网、自行愈合和超低功耗的优点,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能... 为了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针对传统有线网络采集布线复杂和成本高的缺点,该文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无线网络和CC2430MCU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该系统综合了Zigbee无线网络自行组网、自行愈合和超低功耗的优点,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能实时监测和记录土壤墒情信息,为进一步制定节水灌溉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丢包率低,能及时准确的监控土壤墒情信息,并将土壤含水率维持在适合植物生长的最佳含水量的范围之内。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更精准的自动灌溉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2430 土壤墒情 ZIGBEE 监控系统 灌溉
下载PDF
滴灌棉田土壤水分测点最优布设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申孝军 孙景生 +3 位作者 张寄阳 王景雷 李明思 杨贵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95,共6页
为寻求滴灌棉田土壤剖面水分测点的最优布设方案,2009年在棉花生育期内采用取土烘干法对膜下滴灌棉田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土壤质量含水率进行连续监测。利用监测数据分析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剖面内不同观测点垂直方向上各层次土壤含水率... 为寻求滴灌棉田土壤剖面水分测点的最优布设方案,2009年在棉花生育期内采用取土烘干法对膜下滴灌棉田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土壤质量含水率进行连续监测。利用监测数据分析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剖面内不同观测点垂直方向上各层次土壤含水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利用R型谱系聚类法对剖面内各观测点8个土壤层次的土壤含水率变量进行分类,筛选出适合膜下滴灌棉田墒情观测的土壤水分测点布设方案。最后利用2007年试验数据对提出的水分测点布设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距滴灌带0 cm、32.5 cm和50 cm处3个观测点,各观测点垂直方向上0~10 cm、20~30 cm、40~50 cm和60~80 cm深处4个层次12个测点的土壤含水率能较好地反映整个剖面的土壤水分信息,可作为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探头的布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土壤含水率 水分探头 墒情监测
下载PDF
测墒补灌对冬小麦氮素积累与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韩占江 于振文 +2 位作者 王东 张永丽 许振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31-1640,共10页
2007-2009年,在田间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以0-140 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指标设计4个测墒补灌试验处理:W0(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播种期80%+拔节期65%+开花期65%)、W1(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播种期80%+拔节期70%+开花期70%)、W2... 2007-2009年,在田间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以0-140 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指标设计4个测墒补灌试验处理:W0(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播种期80%+拔节期65%+开花期65%)、W1(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播种期80%+拔节期70%+开花期70%)、W2(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播种期80%+拔节期80%+开花期80%)和W3(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播种期90%+拔节期80%+开花期80%),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氮素积累与转运、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成熟期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为W1处理最高,W3处理次之,W0和W2处理最低,W0和W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氮素向籽粒的分配比例为W2处理显著低于W1处理,W0、W1、W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开花期和成熟期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中的转移量、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均为W1>W3>W2>W0,各处理间差异显著。(2)随着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先降低后回升再降低,在拔节期最低。成熟期W0和W1处理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较低,W2和W3处理12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较高。(3)W0处理小麦氮素吸收效率、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最低;随灌水量的增加,氮素利用效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W1处理小麦对氮素的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较高,氮肥偏生产力最高。W0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但籽粒产量最低;灌水处理籽粒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益两年度均随测墒补灌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氮素利用、籽粒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土壤中硝态氮的淋溶,W1是高产节水的最佳灌溉处理,在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度补灌量分别为43.83 mm和13.7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测墒补灌 氮素积累与转运 籽粒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推迟拔节水及其灌水量对小麦耗水量和耗水来源及农田蒸散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红光 于振文 +1 位作者 张永丽 王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83-1191,共9页
于2007—2008和2008—2009小麦生长季,以高产中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采用测墒补灌的方法,研究推迟拔节水及不同灌水水平对冬小麦耗水量、耗水来源、单位土地面积上旗叶叶面积和蒸腾速率、株间蒸发量、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 于2007—2008和2008—2009小麦生长季,以高产中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采用测墒补灌的方法,研究推迟拔节水及不同灌水水平对冬小麦耗水量、耗水来源、单位土地面积上旗叶叶面积和蒸腾速率、株间蒸发量、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墒补灌后0~140cm土层能够达到目标含水量。相同补灌时期,随补灌水平的提高,拔节至开花阶段日耗水量增大,0~120cm土层贮水消耗量减小,生育期总灌水量和田间耗水量增加,土壤贮水消耗量先增加后减小,土壤贮水消耗量和降水量占田间耗水量的比例降低。相同补灌水平,由拔节期推迟至拔节后10d补灌则麦田日耗水量减小,挑旗期日耗水量增大,拔节至开花阶段80~12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增加,生育期总灌水量和田间耗水量亦增加,降水量、灌水量和土壤贮水消耗量占田间耗水量的比例不变;灌浆初期单位土地面积上旗叶叶面积和蒸腾速率降低,株间蒸发量增加;公顷穗数降低,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生产效率增加。本试验条件下,在拔节后10d补灌至0~140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开花期补灌至70%(2007—2008年度)是兼顾节水、高产的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测墒补灌 耗水量 株间蒸发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测墒补灌对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和氮素分配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段文学 张永丽 +1 位作者 石玉 于振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9-1317,共9页
在田间条件下,以多穗型品种济麦22(J22)和大穗型品种潍麦8号(WM8)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水分处理:W0(全生育期不灌水);W1(拔节期70%,开花期70%);W2(拔节后8 d 70%,开花后8 d 70%)。采用测墒补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补灌对两个小麦品... 在田间条件下,以多穗型品种济麦22(J22)和大穗型品种潍麦8号(WM8)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水分处理:W0(全生育期不灌水);W1(拔节期70%,开花期70%);W2(拔节后8 d 70%,开花后8 d 70%)。采用测墒补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补灌对两个小麦品种耗水特性和氮素分配与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品种灌水处理在成熟期子粒氮素积累量及分配比例、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子粒的转移量和转移率均显著高于不灌水处理(W0)。济麦22 W2处理的成熟期氮素向子粒中分配的比例、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子粒的转运量和转移率高于W1处理,潍麦8号则表现相反。2)两品种W2在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高于W0和W1处理。济麦22各处理的总耗水量均低于潍麦8号,降水量占总耗水量比例高于潍麦8号;W2处理下,灌水量和降水量占总耗水量比例高于潍麦8号。3)在本试验条件下,济麦22和潍麦8号分别为W2和W1处理获得各品种较高子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生产效率、氮素吸收效率及氮素收获指数,济麦22各处理子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潍麦8号,是兼顾高产和节水的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墒补灌 小麦品种 耗水特性 氮素分配与转运 子粒产量
下载PDF
土壤墒情实时监测与精准灌溉系统的设计(英文)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义长 王振营 +1 位作者 王同朝 刘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80-86,共7页
为了及时、准确地给作物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该研究利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壤水分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管道流量计等硬件以及自己编制的土壤墒情监测与精准灌溉控制软件,以灌溉小区为管理单元,布置土壤水分... 为了及时、准确地给作物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该研究利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壤水分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管道流量计等硬件以及自己编制的土壤墒情监测与精准灌溉控制软件,以灌溉小区为管理单元,布置土壤水分传感器与灌溉设备,实现了自动获取土壤含水量信息,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适宜土壤水分上下限确定自动或手动启动、关闭灌溉系统;通过固定式喷灌、滴灌和渗灌方式,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满足作物各生育期对水的需求,从而达到节约用水,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的功效。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扩展性强、低成本维护,其相对偏差与传统方法相比不到5%,是有效和适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湿度 监测 传感器 自动化
下载PDF
旱塬麦田渗灌补水技术及经济效益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永平 董忠义 +2 位作者 董孟雄 王娇娟 牛西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3-78,共6页
旱地干旱年型下,在关键时期采用地下渗灌补水技术,通过对不同时期渗灌、不同渗水量及埋管深度与土壤水分运行状况和经济效益的研究分析表明,小麦孕穗期,冬渗土壤水分经下渗后积聚在100cm~150cm土层,比对照高3.41个... 旱地干旱年型下,在关键时期采用地下渗灌补水技术,通过对不同时期渗灌、不同渗水量及埋管深度与土壤水分运行状况和经济效益的研究分析表明,小麦孕穗期,冬渗土壤水分经下渗后积聚在100cm~150cm土层,比对照高3.41个百分点;而春渗多积聚在20cm~50cm土层,比对照高2.25个百分点。由于根系密集层与水分积聚层基本吻合,因此有利于小麦抽穗时期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水分利用率,春渗小麦比对照增产33.7%。不同渗水量试验,以每公顷渗水300m3的土壤水分变化较为明显,比对照增产27.3%;渗灌埋管深度由浅到深,水分下渗规律也呈同样趋势,根据小麦发育需水规律,以埋深20cm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渗灌 旱垣 土壤水分 麦田
下载PDF
基于冠层温度和土壤墒情的实时监测与灌溉决策系统 被引量:23
14
作者 蔡甲冰 许迪 +1 位作者 司南 魏征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3-139,共7页
设计了一个可以在线连续监测田间作物冠层温度、环境信息和土壤墒情的实时灌溉决策系统,并将其安装于农田进行了1 a实际运行和观测。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和微处理器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为野外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保障。系统配置了红外温度... 设计了一个可以在线连续监测田间作物冠层温度、环境信息和土壤墒情的实时灌溉决策系统,并将其安装于农田进行了1 a实际运行和观测。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和微处理器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为野外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保障。系统配置了红外温度、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水势等传感器,能够及时采集田间全面的同步数据,排除了异地观测所形成的数据误差。采用悬臂式多点采集下垫面红外温度检测方法,可以快速采集更多和更高精度的数据,避免单点测量的人为误差。系统配备的快速锁紧装置,能够根据下垫面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传感器位置高度调节,使检测数据更符合田间实际情况。通过运行管理和监测数据分析可见,所监测数据能够很精细的刻画田间作物实际生长状况,可以用于灌区综合灌溉决策,实现田间精量灌溉管理和控制,为灌溉管理的精量化和智能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温度 土壤墒情 空气温度 空气湿度 实时监测 灌溉决策
下载PDF
氮肥基追比例对测墒补灌小麦植株氮素利用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振 于振文 +1 位作者 张永丽 石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0-245,共6页
以中筋小麦济麦22为试材,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0—4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补灌至70%和总施氮量为240kg/hm^2条件下,设置5个氮肥基追比例处理:0∶10(N1)、3∶7(N2)、5∶5(N3)、7∶3(N4)、10∶0(N5),研究测墒补灌节水栽培条件下氮肥基... 以中筋小麦济麦22为试材,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0—4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补灌至70%和总施氮量为240kg/hm^2条件下,设置5个氮肥基追比例处理:0∶10(N1)、3∶7(N2)、5∶5(N3)、7∶3(N4)、10∶0(N5),研究测墒补灌节水栽培条件下氮肥基追比例对小麦植株氮素利用和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结果表明:N3处理的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基追比例处理;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土壤矿质氮损失量、氮肥表观残留率和氮肥表观损失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与N1、N2、N4、N5处理相比,N3处理的氮素生理利用率分别高33.22%,12.60%,11.54%,98.14%,籽粒氮素利用率高148.65%,56.48%,59.63%,229.29%,氮肥农学效率高96.52%,34.86%,37.64%,204.98%,氮素表观盈亏量分别低35.04%,13.82%,30.36%,29.30%。根据不同氮肥基追比例下各指标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氮素生理利用率、籽粒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与土壤硝态氮积累量、成熟期0—200cm土层土壤矿质氮残留总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氮肥基追比例为5∶5的N3处理为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墒补灌小麦 氮肥基追比例 氮素利用 氮素表观盈亏
下载PDF
土壤水分监测与灌溉预报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玉清 王丹 陈小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5,18,共4页
土壤水分监测与灌溉预报是实现作物适时适量灌溉的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土壤水分监测与灌溉预报系统,依据实时采集的数据信息,判断作物用水情况,采用智能方法,建立高准确度土壤墒情与灌溉预报的模型,实现作物用水信息实时管理。
关键词 土壤水分传感器 墒情监测 灌溉预报 数字化决策系统
下载PDF
测墒补灌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闫丽霞 石玉 于振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2-378,共7页
为探究不同土层测墒补灌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济麦22(J22)和泰农18(T18)为材料,设置4个试验处理:全生育期不灌水(W0);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溉60mm(WCK);拔节期和开花期测定0~40cm(W1)和... 为探究不同土层测墒补灌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济麦22(J22)和泰农18(T18)为材料,设置4个试验处理:全生育期不灌水(W0);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溉60mm(WCK);拔节期和开花期测定0~40cm(W1)和0~140cm(W2)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并补灌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研究各灌水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1)T18拔节期灌溉量为W1〉WCK〉W2,开花期为WCK、W2〉W1,总灌水量W1与WCK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W2处理;J22拔节期灌溉量为W1〉WCK、W2,开花期为WCK、W2〉W1,总灌水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两个小麦品种W1处理的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在灌浆中后期均显著高于W2和WCK处理,不灌水W0处理最低;T18各灌水处理的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在花后28~35d均显著高于J22。(3)两个小麦品种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率为W1〉W2〉WCK〉W0,PAR透射率与之相反,各处理间的PAR反射率无显著差异;T18各处理冠层平均PAR截获率低于J22,其冠层平均PAR透射率高于J22。(4)两个小麦品种籽粒产量以W1处理最高;T18各灌水处理间的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其灌溉效益为W2〉W1〉WCK;J22各处理间的水分利用效率为W1〉W2、WCK〉W0,灌溉效益为W1〉W2〉WCK。本试验条件下,T18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冠层透射率,使得旗叶衰老延缓,利于穗粒重增加,其产量较J22略高。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益,W1是两个小麦品种兼顾节水和高产的最佳灌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测墒补灌 净光合速率 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 籽粒产量
下载PDF
测墒补灌深度对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艳艳 张永丽 +1 位作者 石玉 于振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33-1238,共6页
为筛选适宜于黄淮冬麦区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的测墒补灌深度,在大田条件下设置0-20cm(D1)、0-40cm(D2)、0-60cm(D3)和0-140cm(D4)4个测墒补灌土层深度,越冬期各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补灌至75%,拔节期补灌至70%,开花期补灌至75%,研究... 为筛选适宜于黄淮冬麦区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的测墒补灌深度,在大田条件下设置0-20cm(D1)、0-40cm(D2)、0-60cm(D3)和0-140cm(D4)4个测墒补灌土层深度,越冬期各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补灌至75%,拔节期补灌至70%,开花期补灌至75%,研究了测墒补灌深度对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2处理越冬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水量和总灌水量显著高于D1和D4处理,拔节期灌水量和总灌水量显著低于D3处理,土壤水消耗量与D1和D3处理无显著差异,但低于D4处理。D2和D3处理旗叶光合速率高于D4处理,旗叶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和蔗糖含量、籽粒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高于D1和D4处理。D2和D3处理间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D1和D4处理;D2和D3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D4处理。0-40cm是本试验条件下小麦节水高产的适宜补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墒补灌深度 小麦 光合作用 籽粒产量
下载PDF
灌溉条件下河南省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初探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喜枝 常介田 +2 位作者 王立河 郑义 葛树春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7,共5页
在豫东潮土区进行了5a的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工作,探索土壤墒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溉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土壤墒情总的变化规律是:6、7、8月份土壤墒情充足,其他月份欠缺,特别是4、5月份,正是农作物需水量大的时期,土壤水分含量不能... 在豫东潮土区进行了5a的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工作,探索土壤墒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溉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土壤墒情总的变化规律是:6、7、8月份土壤墒情充足,其他月份欠缺,特别是4、5月份,正是农作物需水量大的时期,土壤水分含量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从单个栽培模式看,青砂土果园,从4月份到10月份,各层土壤水分含量比较高,其他月份则整体下降,20~40cm土层含水量低于适宜含水量;夹壤淤土大蒜-玉米(西瓜)栽培模式,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含水量逐渐降低,土壤含水量最高时段出现在雨季的8月份,最低时段出现在来年的3月份;体砂小两合土小麦-玉米栽培模式,各土层水分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大,特别在4、5月份和8、9月份,小麦、玉米需水量大,而土壤水分却供应不足;底壤砂土花生(西瓜套玉米)-冬休闲(小麦)栽培模式,各土层含水量随时间变化不大,0~20cm土层墒情不足;夹黏青砂土小麦-胡萝卜(花生)栽培模式,7、8、9月份各土层水分充足。4-5月份各种栽培模式下,土壤水分亏缺时,均应加强水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变化规律 监测方法 灌溉条件 栽培模式
下载PDF
灌溉农田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20
作者 谭凯炎 房世波 任三学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3期423-426,共4页
为了探讨现代土壤墒情监测手段在业务监测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的业务和试验资料,对灌溉农田土壤湿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溉农田的土壤湿度呈一年的周期性变... 为了探讨现代土壤墒情监测手段在业务监测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的业务和试验资料,对灌溉农田土壤湿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溉农田的土壤湿度呈一年的周期性变化;浅层(0-50cm)土壤湿度时空波动显著,且各层的变化存在不一致性,60cm以下土层湿度时空变化很小,0-50cm土层的平均土壤湿度能较好地反映0-200cm土层的土壤水分状况,对土壤湿度的监测应集中在浅层50cm内,并需要逐层测量;浅层土壤湿度变异明显,大田中两点各层土壤湿度的相关性一般随两点距离增加而减小,单个测点的土壤湿度测值的代表性差,因此在自动土壤水分仪器布点时,要获得地段的平均土壤湿度信息,必须设置多个观测重复;表层5cm的土壤湿度变化剧烈而迅速,不能正确反映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层的土壤水分状况,而表层10cm的土壤湿度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层的土壤湿度具有很好的联动性,可以较好地反映作物生长的环境土壤水分状况,因此,在应用微波遥感监测土壤墒情时,其对地表的探测深度需要达到10cm以上才能获得关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层的土壤水分状况信息,相应地,在土壤墒情微波遥感监测中,需要采用5GHz以下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农田 土壤湿度 空间关系 自动监测 微波遥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