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Substituted Pyridine Based Organic Salt as 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Gelator
1
作者 王毓江 唐黎明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02-108,共7页
In order to define the chemical conformation of gelator,para-hydroxy pyridinium salt of 1,2,4,5-benzene tetracarboxylic acid(defined as G1),four model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from para-,meta-,ortho-phthalic acid wit... In order to define the chemical conformation of gelator,para-hydroxy pyridinium salt of 1,2,4,5-benzene tetracarboxylic acid(defined as G1),four model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from para-,meta-,ortho-phthalic acid with 4-hydroxy pyridine(PHP),and 1,2,4,5-benzene tetracarboxylic acid(BTA) with 4-pyridylcarbinol(PCB),and their 1H NMR spectra were investigated.The single crystal of G1 obtained directly from gelling solvent was measured,which displayed complicated hydrogen-bonded networks arising from the supramolecular synthons and other weak interactions between H20 and the components. The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XRPD) experiments were also carded out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lecular packing of the bulk crystal and the gelation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ramolecular hydrogel single-crystal structure gelator
下载PDF
超声作用对超分子水凝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曹雨 唐黎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25-928,共4页
采用一种简便方法,以戊二酸酐和3-羟基2-氨基吡啶合成了一种新的凝胶因子3-羟基-2-[N-(羧丙基羰基)氨基]吡啶(简称SWG),并采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红外光谱中2576cm-1和1906cm-1峰的出现证明羧基与吡啶基间形成了氢键.于20&... 采用一种简便方法,以戊二酸酐和3-羟基2-氨基吡啶合成了一种新的凝胶因子3-羟基-2-[N-(羧丙基羰基)氨基]吡啶(简称SWG),并采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红外光谱中2576cm-1和1906cm-1峰的出现证明羧基与吡啶基间形成了氢键.于20°C的超声仪中冷却1.5wt%的SWG水溶液,在1min内形成了超分子水凝胶.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及凝胶-溶液破坏温度(Tgel)分析表明,在凝胶化过程中,SWG自组装形成纤维状网络结构.随着超声功率由200W增加到500W,纤维宽度由8μm逐渐减小到2μm,凝胶网络密度逐渐增大,可冻结水含量逐渐增加,Tgel从60℃增加到70℃.因此,通过改变超声功率可有效控制凝胶的结构及性能.进一步增加SWG的浓度,可使纤维宽度及网络密度均增加,并导致凝胶的Tgel升高.采用多晶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表明,在凝胶形成过程中,SWG分子自组装出现明显的择优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水凝胶 凝胶因子 超声 结构
下载PDF
基于偏苯三甲酸与对羟基吡啶复合物的超分子水凝胶 被引量:4
3
作者 金鑫 王毓江 唐黎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2-467,共6页
基于偏苯三甲酸和对羟基吡啶合成了一种具有支化结构的凝胶因子,采用氢核磁、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该凝胶因子熔体在冷却时可拉出数厘米的长丝,表明分子间形成了强相互作用.将凝胶因子的水溶液分别在25℃和0℃下自然冷却、以及... 基于偏苯三甲酸和对羟基吡啶合成了一种具有支化结构的凝胶因子,采用氢核磁、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该凝胶因子熔体在冷却时可拉出数厘米的长丝,表明分子间形成了强相互作用.将凝胶因子的水溶液分别在25℃和0℃下自然冷却、以及在25℃的超声作用下冷却,凝胶因子自组装成纤维状网络结构并使水凝胶化,纤维网络的密度及凝胶的稳定性均按上述凝胶形成条件顺序增加.通过干凝胶能谱面扫描分析发现氮元素主要处于纤维内部,表明两亲性凝胶因子对分子自组装的影响.通过分析邻苯二甲酸与对羟基吡啶复合物、偏苯三甲酸的单晶结构表明,凝胶因子基于多种氢键识别作用组装成纤维结构.干凝胶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凝胶化过程中凝胶因子沿着特定方向进行组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水凝胶 凝胶因子 氢键 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均苯三甲酸与4-羟基吡啶的超分子水凝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可答 刘利军 唐黎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659-1662,共4页
以均苯三甲酸和对羟基吡啶为原料,采用简便方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凝胶因子,并采用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红外光谱中2849和1894cm-1处出峰证明羧基与吡啶基间形成了氢键.在凝胶化过程中,凝胶因子可自组装形成纤维状网络结构.随着... 以均苯三甲酸和对羟基吡啶为原料,采用简便方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凝胶因子,并采用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红外光谱中2849和1894cm-1处出峰证明羧基与吡啶基间形成了氢键.在凝胶化过程中,凝胶因子可自组装形成纤维状网络结构.随着凝胶因子浓度的增加,纤维搭接逐渐致密,凝胶网络密度逐渐增大,可冻结水含量逐渐增加.因此,通过改变凝胶因子浓度可有效控制凝胶的结构及性能.该凝胶因子在较低浓度下形成的超分子水凝胶在100℃下也能够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水凝胶 凝胶因子 氢键 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