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鞍上池囊肿的扩大机制和治疗预后分析
1
作者 孙莲萍 梁秦川 +2 位作者 孙守庆 邱珊珊 夏泽阳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502-505,510,共5页
目的 探讨鞍上池囊肿(SAC)的扩大机制和手术入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2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72例SAC患儿,依据MRI影像分为局限型(49例)和扩展型(23例),伴有脑... 目的 探讨鞍上池囊肿(SAC)的扩大机制和手术入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2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72例SAC患儿,依据MRI影像分为局限型(49例)和扩展型(23例),伴有脑积水者49例。神经内镜下经额叶入路行三脑室底-囊肿-桥前池造口术(EVCC) 60例,经颞部入路行囊肿-桥前池造口术(CC) 9例,显微镜下CC 3例。术中观察囊壁结构,桥前池有无粘连等,术后定期影像复查和评价疗效。结果 囊壁光滑与基底动脉间有裂隙状孔49例,平均年龄48.8个月,囊壁上有异位脉络丛组织17例,平均年龄9.7个月,后者发病就诊年龄显著早于前者(P=0.007)。术后随访3~60月,平均随访(16.8±13.6)个月,接受EVCC的囊肿缩小成功率为100%,CC为66.7%,脑积水加重5例,经脑室-腹腔分流术好转。结论 囊肿的裂隙活瓣及异位脉络丛分泌脑脊液是鞍上池囊肿的主要扩大机制,EVCC可达到一次手术治愈的满意疗效。鞍上池囊肿常致梗阻性脑积水,但部分患者同时存在交通性脑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上池囊肿 神经内镜 裂隙活瓣 异位脉络丛 三脑室底-囊肿-基底池造瘘术 囊肿-脑池造口术
下载PDF
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鞍上池囊肿42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裴傲 张亚卓 +2 位作者 宗绪毅 王新生 宋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鞍上池囊肿的临床特点和内镜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2例通过内镜治疗的鞍上池囊肿患者,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6个月至53岁,平均年龄10.4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颅高压症状、行走不稳、视力视野障碍。所有患者术前行 CT 和 M... 目的探讨鞍上池囊肿的临床特点和内镜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2例通过内镜治疗的鞍上池囊肿患者,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6个月至53岁,平均年龄10.4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颅高压症状、行走不稳、视力视野障碍。所有患者术前行 CT 和 MRI 检查,均伴有脑积水。42例中39例行内镜下囊肿-脑室造瘘术,3例同时行囊肿-脑池造瘘术。术后平均随访20.8个月。结果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者,2例患者(4.8%)发生术后并发症。25例(59.5%)患者症状完全缓解,14例患者(33.3%)症状改善,3例因复发脑积水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 CT 和/或 MR 检查示囊肿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造瘘口处和导水管脑脊液流动通畅。结论内镜下囊肿-脑室、脑池造瘘术是治疗鞍上池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上池囊肿 神经内镜
原文传递
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新生 田永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的传统开颅手术及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手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的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8月至2005年8月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患者44例,术前采用MRI明确诊断,分别采取传统开颅手术切除囊肿... 目的探讨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的传统开颅手术及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手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的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8月至2005年8月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患者44例,术前采用MRI明确诊断,分别采取传统开颅手术切除囊肿或者内镜下囊肿切开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所有4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症状好转,MRI检查提示囊肿和脑室缩小,导水管通畅,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随访23个月,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颅囊肿剥除术相比,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独特优势,有望成为鞍上囊肿的首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鞍上囊肿 神经内镜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鞍上池蛛网膜囊肿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屈浙 宗绪毅 +2 位作者 李建华 钱涛 倪海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鞍上池囊肿的误诊原因,分析误诊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和鉴别要点。方法:回顾分析了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和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97例鞍上池蛛网膜囊肿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 目的:探讨鞍上池囊肿的误诊原因,分析误诊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和鉴别要点。方法:回顾分析了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和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97例鞍上池蛛网膜囊肿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扫描,均伴有梗阻性脑积水。97例中13例发生误诊误治,其中男7例,女6例,初次就诊年龄1~31(6.3)岁,6岁以下10例,15岁1例,31岁1例,26岁1例,误诊为梗阻性脑积水11例,误诊为囊性颅咽管瘤2例。结果:13例中1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9例无效再次行神经内镜治疗,同时去掉分流管,恢复良好,1例分流术发生颅内血肿再次开颅清除血肿并去骨片减压,1例分流后发生裂隙脑室,给保守观察,2例开颅手术切除病例稳定。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者,无并发症发生。内镜再次手术后病例,CT和(或)MRI扫描示脑室有不同程度缩小,部分恢复正常大小,手术后磁共振脑脊液造影造瘘口处脑脊液流动通畅。结论:鞍上池蛛网膜囊肿发病率低,临床上少见,易误诊误治。目前公认最佳治疗方法是神经内镜囊肿壁部分切除、囊肿脑室造瘘和三脑室底造瘘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上池 蛛网膜囊肿 神经内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