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for pulse shape discrimination in 2πα and 2πβ particle surface emission rate measurements
1
作者 Yuan-Qiao Li Bao-Ji Zhu +4 位作者 Yang Lv Heng Zhu Min Lin Ke-Sheng Chen Li-Jun Xu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1-102,共12页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2πα and 2πβ particle surface emission rate measurements and address the identification issues of nuclides in conventional methods, this study introduces two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2πα and 2πβ particle surface emission rate measurements and address the identification issues of nuclides in conventional methods, this study introduces two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algorithms: back-propagation(BP) and genetic algorithm-based back-propagation(GA-BP). These algorithms classify pulse signals from distinct α and β particles. Their discrimination efficacy is assessed by simulating standard pulse signals and those produced by contaminated sources, mixing α and β particles within the detector. This study initially showcases energy spectrum measurement outcomes, subsequently tests the ANNs on the 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 datasets, and contrasts the pulse shape discrimination efficacy of both algorithms. Experimental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proportional counter's energy resolution is not ideal, thus rendering energy analysis insufficient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2πα and 2πβ particles. The BP neural network realizes approximately 99% accuracy for 2πα particles and approximately 95% for 2πβ particles, thus surpassing the GA-BP's performance. Additionally, the results suggest enhancing β particle discrimination accuracy by increasing the digital acquisition card's threshold lower limit. This study offers an advanced solution for the 2πα and 2πβ surface emission rate measurement method, presenting superior adaptability and scalability over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 shape discrimin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lpha and beta sources Multi-wire proportional counter surface emission rate
下载PDF
Simulation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surface over west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during freez-ing-thawing period 被引量:3
2
作者 ChengHai Wang,Rui Shi,Yang Cui,HongChao Zuo 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s,Lanzhou University.No.222,South Tianshui Road,Lanzhou,Gansu 730000,China.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09年第4期329-340,共12页
Using the Global Energy and Water Cycle Experiment-Asian Monsoon-Tibet Plateau Experiment (GAME-Tibet) observa-tional data-from October 2002 through September 2003-of Gaize in the west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QXP),... Using the Global Energy and Water Cycle Experiment-Asian Monsoon-Tibet Plateau Experiment (GAME-Tibet) observa-tional data-from October 2002 through September 2003-of Gaize in the west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QXP),the land-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re simulated by the improved land-surface model Common Land Model (CoLM).The results show that CoLM can reproduce the land-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plateau areas well.In the sur-face-energy balance of the western QXP in the winter half year,the sensible heat (SH) flux constituted the dominant energy,and the latent heat (LH,here and after) flux is very small.Although the LH flux nearly equals zero in freezing season,it cannot be ig-nored during the period of freezing-thawing in QXP.In the transition season from midto late-May,the frequent phase change of soil water that is caused by the freezing-thawing process 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LH flux and decrease of the Bowen ratio.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changes of surface effective heat fluxes (SH and LH flux) are associated with precipitation and the frequent change between freezing and thawing processes in soil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 Qinghai-Xizang Plateau CoLM soil freeze-thaw effective radiation
下载PDF
Convexity and Positivity of Bivariate Quadratic Bézier Surfaces over a Rectangle
3
作者 DING You dong 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1年第1期20-28,共9页
With the help of several discriminants about the zero points of a quartic polynomial, the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positivity and nonnegativity of the quartic polynomial over an interval I(-∞,+... With the help of several discriminants about the zero points of a quartic polynomial, the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positivity and nonnegativity of the quartic polynomial over an interval I(-∞,+∞) was derived. Based on these conclusions, the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positivity and convexity of the 2×2 Bézier surface over a rectangle were obtained. A simple sufficient condition was deduced also and finally several examples we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ézier surface CONVEXITY POSITIVITY discriminANT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the Crust and Upper-Mantle Structure in Anatolia by Surface Wave Data
4
作者 Nilgun Sayil 《Natural Science》 2014年第12期968-977,共10页
In this study,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 of Anatolia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the 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 data of discriminated seismic surface waves. In the scope of the study, it has selected... In this study,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 of Anatolia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the 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 data of discriminated seismic surface waves. In the scope of the study, it has selected the profiles between six stations located in western Anatolia of Bogazici University Kandilli Observatory Earthquake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network of Turkey, and records of an earthquake (having about 10&#176;epicentral distance) occurred in the eastern of Anatolia have been used. Firstly, surface wave discrimination filter based on the polarization properties has been applied tothree-component recordsand emphasized to surface waves. Then the group velocities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multiple filter technique. A five-layered crustal model having total thickness of 38 - 40 km and Pn-wave velocity of 8.00 km/sec in the upper-mantle has been determined through inversion of surface wave 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 data in the period range of 10 sec to 60 s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TOLIA 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 surface WAVES discrimination Filter
下载PDF
基于对抗修复网络的输送带表面缺陷检测
5
作者 杨泽霖 杨立清 郝斌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114,166,共8页
针对输送带缺陷数据获取和标注困难、输送带工作场景中的不稳定因素和数据波动导致基于深度学习的输送带缺陷检测方法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抗修复网络的输送带表面缺陷检测模型。该模型主要由自编码器结构的生成器和马尔可夫... 针对输送带缺陷数据获取和标注困难、输送带工作场景中的不稳定因素和数据波动导致基于深度学习的输送带缺陷检测方法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抗修复网络的输送带表面缺陷检测模型。该模型主要由自编码器结构的生成器和马尔可夫判别器组成。在训练阶段,将模拟的输送带表面缺陷图像输入生成器,得到无模拟缺陷的重构图像,提升模型对未知缺陷的泛化能力;将原始无损输送带图像、重构图像和模拟的输送带表面缺陷图像输入马尔可夫判别器,通过残差块获得特征图,提高模型对于微小缺陷的检测能力。在检测阶段,将待测图像输入训练完的生成器得到重构图像,再通过训练完的马尔可夫判别器提取待测图像与重构图像的特征图,根据待测图像与重构图像特征图之间的均方误差和待测图像特征图最大值,计算异常分数并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待测图像是否存在缺陷。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接收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达0.999,精确率-召回率曲线下面积(PR-AUC)达0.997,单张图像检测时间为13.51 ms,能准确定位不同类型缺陷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送带表面缺陷检测 对抗修复网络 自编码器 生成器 马尔可夫判别器
下载PDF
烟熏液辅助腌制液熏腊肉生产工艺优化及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军年 全威 +2 位作者 娄爱华 刘焱 沈清武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7,共11页
为提高液熏腊肉风味品质及生产效率,以液熏腊肉为研究对象,改进烟熏液的传统使用方式,探究烟熏液辅助腌制液熏腊肉的加工工艺。以烟熏液体积分数、烟熏液添加量、腌制时间和烘烤时间为单因素影响因子,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分... 为提高液熏腊肉风味品质及生产效率,以液熏腊肉为研究对象,改进烟熏液的传统使用方式,探究烟熏液辅助腌制液熏腊肉的加工工艺。以烟熏液体积分数、烟熏液添加量、腌制时间和烘烤时间为单因素影响因子,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与传统湘西腊肉品质进行对比,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液熏腊肉烘烤过程中滋味物质的变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液熏腊肉最佳工艺条件为烟熏液体积分数70%、烟熏液添加量2%(m/m)、腌制时间4d、烘烤时间8d;相比市售湘西腊肉,液熏腊肉具有较高水分含量和亮度值,且食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更低,分别为3.8%和1.20mg/kg;液熏腊肉感官评分为84.56±1.10;通过滋味活度值分析可得,肌苷酸、鸟苷酸(guanosine monophosphate,GMP)、丙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及腺苷酸是液熏腊肉的主要滋味物质;PLS-DA表明,不同烘烤时间下液熏腊肉滋味物质含量存在差异,瓜氨酸、色氨酸、半胱氨酸、次黄嘌呤、GMP、谷氨酰胺、甘氨酸、异亮氨酸及亮氨酸是影响不同烘烤时间液熏腊肉滋味差异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熏腊肉 响应面 游离氨基酸 呈味核苷酸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蓬莱气区超深层古岩溶储层参数校正与有效性评价方法
7
作者 苗清 贺洪举 +8 位作者 齐宝权 张文艺 何丽 罗宁 张树东 黄宏 赵娜 幸奠琼 赵广平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4期672-680,共9页
蓬莱含气区灯影组为四川盆地重要产能接替区,井深在6000~9000 m之间,属于超深层古岩溶缝洞性储层,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镜下见缝洞多被沥青、硅质等物质充填,受组构控制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不受组构控制的溶洞、溶缝、构造缝等发育... 蓬莱含气区灯影组为四川盆地重要产能接替区,井深在6000~9000 m之间,属于超深层古岩溶缝洞性储层,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镜下见缝洞多被沥青、硅质等物质充填,受组构控制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不受组构控制的溶洞、溶缝、构造缝等发育,使得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测井有效性识别存在较大难度。本文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对电阻率、声波时差、纵横波速度比等储层参数进行特殊矿物校正,通过刻度井对电成像拾取缝洞参数进行校正,最后基于测试资料,利用“一孔一包络一衰减一气测”构建了储层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了储层有效性判别标准,有效储层判准率达95%以上,形成了超深层岩溶缝洞型储层有效性判别技术,可为该地区超深层测井解释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 缝洞 基质孔隙度 黄铁矿 沥青 面孔率 有效性判别
下载PDF
鸡根标准汤剂提取工艺优化及其质量标准建立
8
作者 杨国春 杨亚芳 +4 位作者 徐素娥 柯瑾 陈凌云 侯安国 金文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3-1781,共9页
目的优化鸡根标准汤剂提取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浸泡时间、加水量、一煎时间为影响因素,3,6′-二芥子酰基蔗糖含量、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测定3,6′-二芥子酰基蔗糖含量及转... 目的优化鸡根标准汤剂提取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浸泡时间、加水量、一煎时间为影响因素,3,6′-二芥子酰基蔗糖含量、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测定3,6′-二芥子酰基蔗糖含量及转移率,建立HPLC特征图谱,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最佳条件为浸泡时间60 min,加水量(12+11)倍,煎煮时间(47+20)min,综合评分为97.98分。15批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14.182%,转移率为20.468%;其特征图谱中有6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除S4、S8外)。各批标准汤剂聚为2类,3种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1.4%,峰2、6为质量标志物。结论该方法精密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鸡根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根标准汤剂 提取工艺 质量标准 响应面法 HPLC特征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对侵袭性真菌病相关病原体的鉴别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梦凡 黄嘉维 +2 位作者 刘春龙 洪杰 齐崴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7-934,共8页
侵袭性真菌病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大量的病例和死亡,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和烟曲霉菌是该病常见的3种致病菌.传统真菌的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培养、显微镜检与分子生物学法等,均存在操作复杂且耗时耗力等缺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 侵袭性真菌病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大量的病例和死亡,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和烟曲霉菌是该病常见的3种致病菌.传统真菌的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培养、显微镜检与分子生物学法等,均存在操作复杂且耗时耗力等缺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具有非标记、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以提供检测物分子指纹信息的特点,在微生物的检测与鉴别中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旨在利用SERS光谱结合数学统计分析建立一种侵袭性真菌病相关病原体的检测及鉴别方法.研究中采用原位还原法在3种表面包覆银纳米粒子以提升拉曼光谱信号的强度和区分度.对于每种真菌,各收集20组拉曼光谱数据.然后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SERS光谱中的生物化学信息进行提取及统计区分.结果发现,在PCA中,第一、第二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1.7%;在OPLS-DA中,模型质量参数R^(2)_(X)、R^(2)_(Y)和Q^(2)均大于0.85,由此可见,所得的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和烟曲霉的SERS光谱辨析度较高,借助PCA和OPLS-DA均能准确地识别这3种真菌病原体并将其区分开.这些结果表明,SERS光谱法结合数学统计分析是一种识别、鉴定真菌病原体的有效工具,本研究为侵袭性真菌病相关病原体的检测及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侵袭性真菌病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尿液SERS分析快速评估人体能量摄入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晓龙 林嘉盛 李剑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9-494,共6页
人体能量摄入量与能量消耗量平衡是评估健康的标准之一。不平衡的能量摄入量可能造成生物体组织细胞损伤、机体过度肥胖等后果。评估能量摄入量对人的身体健康管理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评估能量摄入量的主要方法是膳食回顾法,该方法不仅... 人体能量摄入量与能量消耗量平衡是评估健康的标准之一。不平衡的能量摄入量可能造成生物体组织细胞损伤、机体过度肥胖等后果。评估能量摄入量对人的身体健康管理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评估能量摄入量的主要方法是膳食回顾法,该方法不仅耗时长,还会增加待评估人员的负担,所以亟需开发一种简单快速的能量摄入量评估方法。能量摄入后经过体内的消化代谢,会产生代谢产物作为废弃物排出体外。废弃物如尿液等,含有大量的化学物种,可以系统性反映生物体的饮食代谢状况和疾病进程。基于高灵敏、可无损检测两个组“指纹式”分子光谱特征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采用谱峰统计、无监督和有监督聚类算法分别对尿液的SERS信号开展分析,最终实现对不同能量摄入量的聚类分析。首先尝试对能量摄入量分组分别为1500,2030和2700千卡·日-1两个组的志愿者尿液SERS谱图进行谱峰分析,发现很多有机分子的拉曼谱峰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所以直接对谱峰进行解析及归属存在较大难度,需要采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建立分类模型,以实现良好区分和预测效果。对比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CA)和有监督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两种算法的区分效果。首先对原始光谱数据直接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模型中不同类别的散点分布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叠,这使得组别归类效果很差,而经过一阶导数差分校正基线后,模型呈现出可分类的趋势。OPLS-DA算法通过预先设定Y的标签及正交信号矫正处理,能将X矩阵信息分解成与Y相关和不相关的两个组分,集中表达相关的信息,实现良好的分类效果。结果表明,OPLS-DA算法可以对三种不同能量摄入量水平进行很好的归类,而且每两组间也可以实现很好区分。ROC分析结果表明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100%。200次迭代的置换检验结果也说明了模型良好的可靠性和预测性。表明通过采集尿液的拉曼信号,经过一定的数据处理即可评估人体能量摄入量水平。该方法可以实现尿液的快速分析,测试分析时间小于2 min,操作简单,判别结果准确,在医疗健康领域具有很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能量摄入 尿液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滤波器的动植物油光谱信号预处理方法比较及识别分类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薇纶 丁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1-288,共8页
为实现对动植物油的快速无损检验,探究滤波器在提高光谱分析模型区分能力方面的可行性,该研究借助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技术,采集了动物油(159份)和植物油(188份)共计347份样本的光谱信息数据,构建了Fisher判别分析、支持向... 为实现对动植物油的快速无损检验,探究滤波器在提高光谱分析模型区分能力方面的可行性,该研究借助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技术,采集了动物油(159份)和植物油(188份)共计347份样本的光谱信息数据,构建了Fisher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3种分类模型。比较了希尔伯特变换、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无限长冲激响应滤波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5种滤波器对3种分类模型精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滤波器窗函数(矩形窗、汉宁窗、海明窗、布莱克曼窗)、小波基函数(Morlet、Dgauss、Mexhat、Haar、Daubechies、Biorthogonal)、滤波方式(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在动植物油样本区分效果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发现,滤波器能显著提升光谱分析模型的准确性,低通和带阻滤波方式,矩形窗和布莱克曼窗函数能有效提升模型对样本的区分能力,相较于其他2种算法,支持向量机对各样本的识别区分能力最好。基于FIR低通/带阻滤波器处理后构建的SVM模型(RBF核函数)可作为动植物油样本识别的最佳模型,其对347份样本实现了100%的“类别-品牌”的两级准确区分。综上,滤波器可有效提升光谱分析模型的准确性,结合ATR-SEIRAS光谱信息数据,可准确区分不同的动植物油样本,这为包括动植物油在内的诸多样本的快速无损分析提供了一定参考,为滤波器在提升光谱分析模型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油 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 滤波器 FISHER判别分析 支持向量机 决策树
下载PDF
多视图交叉一致性学习的半监督水面目标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俊健 李彬 +1 位作者 田联房 董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114,共8页
为缓解基于半监督学习的水面目标检测对有限标注样本过拟合的问题,提高无标注样本中目标提取的有效性,提出了基于多视图交叉一致性学习的半监督水面目标检测算法。首先,该算法通过数据增强的方式为训练样本生成不同的视图以丰富数据集... 为缓解基于半监督学习的水面目标检测对有限标注样本过拟合的问题,提高无标注样本中目标提取的有效性,提出了基于多视图交叉一致性学习的半监督水面目标检测算法。首先,该算法通过数据增强的方式为训练样本生成不同的视图以丰富数据集的多样性;然后,利用所提出的多视图目标判别器为无标注样本在线生成伪标签,有助于提取无标注样本的有效信息;最后,利用所提出的多视图交叉一致性学习使同一目标实例的不同视图的输出实现交叉一致性正则化,以促进检测模型学习判别性的特征从而降低过拟合的风险。在海上和内河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能够提高特征提取的判别性,对多类别的水面目标检测精度达到91.0%,比全监督检测算法提高了18.7%,比其他半监督检测算法提高了3.8%以上;在检测速度上,该算法达到13.1帧/s,基本满足实时性要求。所提算法通过多视图交叉一致性学习提高特征的判别性和缓解检测模型的过拟合风险,有助于提高半监督水面目标检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目标检测 半监督学习 多视图交叉一致性学习 交叉一致性正则化 多视图目标判别器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LDA-BPNN双臂手势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金玮 曹乐 +2 位作者 阚秀 张文艳 孟壮壮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8-160,168,共4页
针对基于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双臂手势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结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算法的手势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的双臂sEMG信号进行小波阈值去噪的预处理,提取信号中的均方根值、绝对值均值、... 针对基于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双臂手势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结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算法的手势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的双臂sEMG信号进行小波阈值去噪的预处理,提取信号中的均方根值、绝对值均值、过零点次数、立方均值、波长、平均绝对值斜率共6种特征;再通过LDA对高维特征集进行降维处理;最后,利用BPNN建立相应的手势模型并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双臂手势动作的背景下,该识别算法效率较高,识别准确率高达92.7%,能够有效实现双臂手势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小波阈值去噪 线性判别分析方法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手势识别
下载PDF
庙岛群岛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常量和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海根 王庆同 +5 位作者 杨鹏 宇星辰 张家浩 毛方松 卢东东 胡延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5-706,共12页
通过对庙岛群岛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常量、稀土元素的系统研究,探讨了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控制因素及其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庙岛群岛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以SiO_(2)和A1_(2)O_(3)为主,SiO_(2)含量随着沉积物粒径变粗逐渐... 通过对庙岛群岛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常量、稀土元素的系统研究,探讨了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控制因素及其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庙岛群岛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以SiO_(2)和A1_(2)O_(3)为主,SiO_(2)含量随着沉积物粒径变粗逐渐增大,Al2O3含量随着沉积物粒径变细逐渐增大。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REE)呈现轻稀土元素(Light Rare Earth Element,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eavy Rare Earth Element,HREE)平坦以及中等程度的Eu负异常等特征,轻重稀土分异明显,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曲线与黄河沉积物类似。通过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研究区沉积物的元素含量主要取决于陆源碎屑,海洋生物沉积和化学作用对沉积物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元素含量基本服从粒度控制规律。物源判别结果显示,庙岛群岛西部海域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物质和辽河物质,并且从南到北辽河物质的混合比例逐渐升高,黄河物质的混合比例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常量元素 稀土元素 物源判别
下载PDF
基于图像重构与语义差异识别的表面异常检测
15
作者 王尚尚 金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1-159,共9页
基于图像重构的方法是表面异常检测中一类广泛使用的方法。该类方法仅期望模型较好地重构正常模式,并通过异常区域较大的重构误差来检测和定位异常。已有方法一方面易出现“泛化”过好的现象,异常区域也被高保真地重构了出来;另一方面... 基于图像重构的方法是表面异常检测中一类广泛使用的方法。该类方法仅期望模型较好地重构正常模式,并通过异常区域较大的重构误差来检测和定位异常。已有方法一方面易出现“泛化”过好的现象,异常区域也被高保真地重构了出来;另一方面仅在图像空间度量重构误差,并没有真正捕捉到原图和重构图之间的语义差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由重构网络和识别网络组成的表面异常检测框架,其中重构网络嵌入了多尺度位置增强动态原型单元,强化了对正常模式的学习;识别网络进行了输入图和重构图的多尺度深度特征融合,从多个尺度利用了重构前后的语义差异信息,强化了对重构差异的识别。在MVTec数据集上,所提方法在异常检测任务上取得了99.5%的AUROC,在异常定位任务上取得了98.5%的AUROC,以及95.0%的RPO检测表现,与之前基于重构的表面异常检测方法相比取得了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重构 表面异常检测 多尺度位置增强动态原型单元 语义差异识别
下载PDF
超临界煤粉锅炉炉膛出口受热面结渣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赫 赵斌 +3 位作者 王琪霖 罗子莹 魏志强 韩承煜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5,共6页
针对某600 MW超临界煤粉锅炉炉膛出口屏式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严重结渣问题,综合分析了入炉煤种结渣综合判别指数、炉内空气动力场分布、烟气还原性气氛对炉膛出口受热面结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入炉煤种结渣综合判别指数影响较大,是... 针对某600 MW超临界煤粉锅炉炉膛出口屏式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严重结渣问题,综合分析了入炉煤种结渣综合判别指数、炉内空气动力场分布、烟气还原性气氛对炉膛出口受热面结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入炉煤种结渣综合判别指数影响较大,是该锅炉受热面结渣的重要原因;而提出的入炉煤种掺烧、燃烧优化调整等运行控制方法,可为同类锅炉预防受热面结渣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旋流燃烧器 炉膛出口受热面 壁温监测 结渣综合判别指数R_(z)
下载PDF
利用频率波数谱能量扩展差异的水面水下目标分辨
17
作者 李鹏 张学刚 +1 位作者 车树伟 曹峰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8-1141,共14页
提出基于波数能量频域扩展特征的水面水下目标分辨方法,通过模态域波束形成计算频率波数谱,并根据环境信息建立目标深度与波数扩展差异间的映射关系,并以此作为判决模型实现目标深度辨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目标方位预估不准时依... 提出基于波数能量频域扩展特征的水面水下目标分辨方法,通过模态域波束形成计算频率波数谱,并根据环境信息建立目标深度与波数扩展差异间的映射关系,并以此作为判决模型实现目标深度辨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目标方位预估不准时依然稳健。通过SWellEx-96数据和大连海域实测数据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海上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32 m水平阵纵向有效孔径、100~800 Hz处理频段条件下,初步具备了水面水下目标分辨能力,且水面目标波数扩展特征高出水下目标10°左右,两类目标差异明显。从声传播特性的角度,所提方法为解决目标深度辨识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阵信号处理 水面水下目标分辨 简正波 频率波数谱
下载PDF
城市更新中临街建筑表层空间概念的内涵研究
18
作者 宋睿琦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临街建筑表层空间作为城市的表情,是人在城市中体验空间的最主要的媒介,在城市更新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城市-建筑”边界立论,从人的视觉感知视角提出建筑边界不仅仅是以物理环境界定的建筑表皮,而是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建筑表层空... 临街建筑表层空间作为城市的表情,是人在城市中体验空间的最主要的媒介,在城市更新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城市-建筑”边界立论,从人的视觉感知视角提出建筑边界不仅仅是以物理环境界定的建筑表皮,而是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建筑表层空间。通过探讨建筑边界的相关概念并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比较,明确辨析表层空间的功能及属性,提出建筑表层空间概念,对建筑与城市边界进行一体化研究。在理论层面,有助于重新梳理建筑空间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未来城市更新、建筑改造及服务设施建设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表层空间 城市更新 建筑边界 空间体验 概念辨析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元素组成及物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28
19
作者 窦衍光 李军 杨守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通过对山东半岛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常量、微量元素、有机碳(TOC)以及碳酸盐(CaCO3)等指标的分析,研究了该海域表层沉积物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并对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山东半岛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元素的平均组成与上陆壳... 通过对山东半岛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常量、微量元素、有机碳(TOC)以及碳酸盐(CaCO3)等指标的分析,研究了该海域表层沉积物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并对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山东半岛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元素的平均组成与上陆壳(UCC)相比Al,K,Na,Mg,Fe,Ca,Cu和Zn等元素,相对较低,而Mn,Co,Ni,Cr以及REE元素含量较高,Si和Ti与UCC的含量相当。研究区砂粒级沉积物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N值与韩国河流的非常相近;其余粒级沉积物LREE分异较弱,标准化曲线与黄河沉积物的具有相似性。研究区沉积物的元素含量主要受控于源岩组成,存在明显的"粒级效应"。除此之外,Fe-Mn氧化物、生物碳酸盐等因素对元素组成产生一定影响。沉积物物源判别结果显示,山东半岛近岸及其东南部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该区域沉积物分布受山东半岛沿岸流及近岸潮流影响。研究区东北部为残留砂,其沉积物元素组成特征与朝鲜半岛和鸭绿江沉积物组成相近,表明研究区东北部砂质区沉积物代末次冰期低海平面时可能由朝鲜半岛或鸭绿江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元素示踪 物源判别 山东半岛东部
下载PDF
白洋淀渗漏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袁瑞强 宋献方 +3 位作者 王鹏 张应华 王仕琴 唐常源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1-756,共6页
为查明受污染的白洋淀地表水渗漏范围,对周边地下水主要离子水化学的影响,并评价地下水是否适用于灌溉,在该区域现场测定了地表水及地下水pH、EC(Electric Conductivity)和ORP(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等参数,采样分析各水体D、... 为查明受污染的白洋淀地表水渗漏范围,对周边地下水主要离子水化学的影响,并评价地下水是否适用于灌溉,在该区域现场测定了地表水及地下水pH、EC(Electric Conductivity)和ORP(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等参数,采样分析各水体D、18O和主要离子组成,结合判别分析和钠吸附比RSA(Sodium Adsorption Ratio)讨论。结果表明,淀水渗漏使浅层地下水电导率升高,氧化还原电位值降低,且更加富集重同位素;唐河污水库周边浅层地下水SO24-和Na+含量明显增大。浅层地下水的δ18O值结合水位埋深有效地标记了淀水渗漏影响地下水的范围。浅层地下水主要受到白洋淀渗漏的影响,唐河污水库附近的浅层地下水受污水库渗漏影响。污染地表水渗漏使得浅层地下水水质普遍下降,白洋淀西部和唐河污水库周边浅层地下水不适宜用于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表水 水分转化 稳定同位素 判别分析 白洋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