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R生物传感器检测牛奶中氨苄青霉素残留 被引量:6
1
作者 苏洋 张婉洁 +2 位作者 徐可欣 刘瑾 石婷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0-42,47,共4页
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的高灵敏性与抗原抗体的高亲和性相结合,通过自组装分子技术将抗生素的单克隆抗体固定到传感器金膜表面,用于特异性吸附牛奶中的抗生素,实现了抗生素残留的快速、痕量检测。由于牛奶的成分复杂,在测量过... 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的高灵敏性与抗原抗体的高亲和性相结合,通过自组装分子技术将抗生素的单克隆抗体固定到传感器金膜表面,用于特异性吸附牛奶中的抗生素,实现了抗生素残留的快速、痕量检测。由于牛奶的成分复杂,在测量过程中牛奶中的某些成分产生的非特异性固定引入了极大的测量误差。因此,对牛奶进行了脱脂和稀释预处理,通过实验比对发现,对牛奶进行脱脂并稀释4倍后,其产生的非特异性固定基本消除,接近了纯水的测量水平。最后,对预处理后的牛奶进行了多浓度测量,并建立了不同浓度的氨苄青霉素牛奶样品的工作曲线。所采用传感器的最低测量限(LOD)达到了1.56μg/L(变异系数为7.8%),低于欧盟规定的牛奶中氨苄青霉素的最低检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残留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免疫测定 抗体 牛奶
下载PDF
用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技术测试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波 元秀华 +2 位作者 金四化 吴雄文 尹丙姣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利用自行初步设计的SPR传感仪,对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合反应中两者的适宜比例。实验表明,所得曲线与理论基本相符。
关键词 表面等离体谐振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下载PDF
SPR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凯 殷涌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4,17,共4页
使用集成化手持式SpreetaTM SPR传感器快速检测大肠杆菌E.Coli 0157∶H7,利用大肠杆菌抗体的免疫吸附反应,采用亲和素—生物素系统放大检测的响应信号,并引入复合抗体作为第二抗体,整个检测过程在1 h内完成,实现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 快速检测 亲和素-生物素系统 复合抗体
下载PDF
SPR免疫传感技术检测水中阿特拉津除草剂 被引量:5
4
作者 柳明 祁军 +8 位作者 刘磊 张园 赵琢 王华 刘伟 孙俐 彭媛 白家磊 高志贤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技术,对水样中的三嗪类农药阿特拉津进行检测.为研发相应快检技术与设备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抗原或抗体作为传感器敏感识别元件,利用间接竞争法结合SPR传感技术对阿特拉津进行检测。结果方... 目的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技术,对水样中的三嗪类农药阿特拉津进行检测.为研发相应快检技术与设备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抗原或抗体作为传感器敏感识别元件,利用间接竞争法结合SPR传感技术对阿特拉津进行检测。结果方法最低检出限2.34ng/ml(S/N=3),IC50=32.36ng/ml,检测范围5.75~181.97ng/ml,检测时间〈30min,回收率98.4%~104.2%,相对标淮偏差1.9%。结论所建立方法对于检测水样中阿特拉津具灵敏性、准确性和精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阿特拉津除草剂 抗原抗体 生物传感检测
下载PDF
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珂 江德臣 +3 位作者 刘宝红 张松 吕太平 孔继烈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1-416,共6页
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能够直接测定生物样品,测定过程中无需预先对被测物进行标记,适应直接、实时、原位、在线的痕量免疫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环境、制药、食品等分析领域中。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型免疫传感器、石英晶体微天平(... 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能够直接测定生物样品,测定过程中无需预先对被测物进行标记,适应直接、实时、原位、在线的痕量免疫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环境、制药、食品等分析领域中。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型免疫传感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型免疫传感器、电容型免疫传感器即是目前报道较多的3种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本文分别对这3种免疫传感器检测原理、传感器构建方式以及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免疫传感器 测定过程 免疫分析 spr 生物样品 综述 实时 行标 在线
下载PDF
中性红作为DNA作用方式光谱探针的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曹瑛 李一峻 何锡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09-712,共4页
以溴乙锭(EB)为探针在研究吩噻嗪药物与DNA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用中性红(NeutralRed,NR)代替EB为DNA作用方式对光谱探针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R作为DNA作用方式光谱探针与EB具有可比性。
关键词 中性红 DNA作用 吩噻嗪 光谱探针 CPZ TFP PMZ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的放大检测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裴仁军 汪尔康 杨秀荣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6-191,共6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是一类相对新型的免疫检测技术。将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系统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的信号放大 ,实时检测了人免疫球蛋白G(hIgG)的蛋白浓度。发生免疫反应的传感片和生物素化抗体反应后 ,传感片表面的...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是一类相对新型的免疫检测技术。将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系统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的信号放大 ,实时检测了人免疫球蛋白G(hIgG)的蛋白浓度。发生免疫反应的传感片和生物素化抗体反应后 ,传感片表面的一层生物素分子随后与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化抗体复合物中的链霉亲和素的活性位点发生亲和反应 ,从而使传感片表面特异健合的物质质量显著增加 ,大大提高了免疫检测的灵敏度和检测限。免疫反应经放大后 ,可检测 0 0 0 5~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 免疫传感器 放大检测 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抗体复合物 免疫检测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检测重组户尘螨变应原rDer p2与抗体的结合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志刚 黄海珍 袁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296,共4页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对屋尘螨重组变应原(rDer p2)与单克隆抗体之间的结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且运用该技术对尘螨过敏患者血清与变应原之间的结合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变应原和抗体之间的结合通常是通过免疫吸附技术或者酶免法来进...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对屋尘螨重组变应原(rDer p2)与单克隆抗体之间的结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且运用该技术对尘螨过敏患者血清与变应原之间的结合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变应原和抗体之间的结合通常是通过免疫吸附技术或者酶免法来进行研究的,这些方法一般需要对分析物进行标记,由于背景的影响和低灵敏度,目前对抗原和抗体的反应检测所用的免疫吸附技术的准确性还远不如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用氨基偶联法将重组变应原rDer p2固定在CM5传感片表面上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检测的结果显示,rDer p2与尘螨过敏患者血清的结合作用比单克隆抗体要弱得多。而且,尘螨过敏不同患者血清与rDer p2的结合有很大的差异性。本研究为临床上对过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简单、快速和实时监控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rDer P2 抗体 结合作用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测定生长抑素含量 被引量:2
9
作者 高锦航 刘瑞 +3 位作者 童欢 李献 强鸥 唐承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27-1331,共5页
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生长抑素(SST)含量的方法,在pH=5.0,SST浓度为75μg/mL的最佳偶联条件下,SST在CM5芯片上的偶联值为1231.7Responseunit(RU).选择117.7nmol/L作为固定的大分子量抗体浓度,用抗原-抗体-抗... 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生长抑素(SST)含量的方法,在pH=5.0,SST浓度为75μg/mL的最佳偶联条件下,SST在CM5芯片上的偶联值为1231.7Responseunit(RU).选择117.7nmol/L作为固定的大分子量抗体浓度,用抗原-抗体-抗原结合法检测SST纯品,在20~2000pg范围内,SST纯品含量和RU值之间可建立直线相关的标准曲线,R=-0.824,p<0.05,变异系数CV=1.3%.所建立的方法测定SST含量的范围为20~2000pg,重复性好且可随时检测,有望用于SST的临床即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定量检测 表面等离子共振 抗原-抗体-抗原结合法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仪 刘婷知 +5 位作者 张坤蕾 白茹燕 李德蕾 张茜 胡蓉 杨云慧 《化学传感器》 CAS 2016年第3期9-16,共8页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质,由肝脏和脂肪细胞合成。C-反应蛋白可作为冠心病、心血管疾病和其它疾病的标志物,因此,CRP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免疫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环境检测、制药工程、食品分析等领域...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质,由肝脏和脂肪细胞合成。C-反应蛋白可作为冠心病、心血管疾病和其它疾病的标志物,因此,CRP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免疫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环境检测、制药工程、食品分析等领域中。该文分别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型免疫传感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型免疫传感器在CRP检测中的运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型免疫传感器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型免疫传感器 免疫传感器
下载PDF
光学免疫传感器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鄂茂怀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314-317,共4页
论述了用于检测甲肝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及方法.使用瞬息波技术的光学免疫传感器具有满足选择市场的要求,可以提供常规检测甲肝技术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检测迅速、系统易于实现自动操作.这种免疫传感器是基于... 论述了用于检测甲肝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及方法.使用瞬息波技术的光学免疫传感器具有满足选择市场的要求,可以提供常规检测甲肝技术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检测迅速、系统易于实现自动操作.这种免疫传感器是基于检测血清中回旋体膜的抗体,使用了有关的抗原.它与有机体中有关的IgG抗体发生反应,而此IgG抗体存在于肝炎病人的血清中.用夹层表面等离子体振子共振方法,可以得到重复的结果.在键结合发生作用时,实时测量出血清培育后的回旋体抗体和夹层抗体间的键结合.在6个任意编码的血清中,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方法测量的结果和用传统的甲肝试验方法测量的结果相当一致.因此,这种光学免疫传感器用于门诊是很有前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 共振 免疫传感器 抗体 抗原
下载PDF
光学免疫传感器的生物传感研究
12
作者 鄂茂怀 黄必勇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71-73,共3页
正在研制的表面等离子体振子共振免疫传感器,用于测量血清中的抗原和抗体的迅速结合,它的共振灵敏度比光学技术的灵敏度高达7倍.所以它是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 振子共振 抗体 传感器 抗原 免疫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雷 李伟 +4 位作者 胡建东 张润娜 赵向阳 涂洪涛 李伟华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7,共6页
本文构建了以TI—Spreeta传感器为基础敏感元件、集微流道系统和数据信号处理电控盒于一体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分析系统。在乙醇体积分数0.00~0.60浓度范围内检测乙醇标准溶液时,体积分数改变0.1,将引起共振像素位置变化约9... 本文构建了以TI—Spreeta传感器为基础敏感元件、集微流道系统和数据信号处理电控盒于一体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分析系统。在乙醇体积分数0.00~0.60浓度范围内检测乙醇标准溶液时,体积分数改变0.1,将引起共振像素位置变化约9.4个像素数目,表明传感系统的可逆性和重复性良好。采用自组装成膜技术制备了传感器敏感膜,观察了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单克隆抗体的结合、解离以及传感器敏感膜的再生等动态变化过程。与传统的酶联免疫检测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无需酶标记、灵敏准确、快速,能够实现在线连续监控检测等优点,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药物筛选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 生物传感器 乙肝表面抗原
原文传递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快速筛检人血清蛋白质表达的方法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曦 姜英 +3 位作者 饶凯敏 汪倩 熊伟 袁晶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1-265,共5页
[目的]建立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快速筛检大样本人群血清蛋白质表达的方法,并用该法检测塑料垃圾拆解回收工人血清蛋白质是否存在异常表达。[方法]选取国内某地区从事塑料垃圾拆解回收的208名职业工... [目的]建立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快速筛检大样本人群血清蛋白质表达的方法,并用该法检测塑料垃圾拆解回收工人血清蛋白质是否存在异常表达。[方法]选取国内某地区从事塑料垃圾拆解回收的208名职业工人为暴露人群,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相近且无已知污染源的197名农业人口为对照人群。用SP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HSP90、HSP70、HSP60、CYP1A1和XPA蛋白质含量。[结果]人血清HSP90、HSP70、HSP60、CYP1A1和XPA蛋白质均可检出;用磷酸盐蛋白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T)以1:100体积比稀释血清后即可进行检测,检测流速为25μL/min。暴露人群的血清中HSP60、HSP70、CYP1A1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人群(P<0.05)。[结论]SPR技术可用于检测大样本人群血清蛋白质的表达,且具有用样量少、高通量、快速、灵敏的优势;从事塑料垃圾拆解回收的工人血清HSP60、HSP70、CYP1A1蛋白质表达量较高,可能与其职业环境中污染物暴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抗体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 血清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兴龙 蒋弘 +3 位作者 赵乐群 王浩娟 殷纯永 朱圣庚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3-55,共3页
研究了可用于免疫学、分子医学、分子生物学、临床检验 ,也可用于药物筛选和开发新药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以横向塞曼激光器为光源 ,同一光束中包含正交的 P偏振光和 S偏振光 ,完全满足共光路原则。相位检测能避免... 研究了可用于免疫学、分子医学、分子生物学、临床检验 ,也可用于药物筛选和开发新药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以横向塞曼激光器为光源 ,同一光束中包含正交的 P偏振光和 S偏振光 ,完全满足共光路原则。相位检测能避免电路的直流漂移影响 ,提高测量精度。同时 ,在研究了相位变化与金属膜的材料和厚度关系后 ,优化有关设计参数 ,构建了一个实验装置 ,并进行了蓖麻毒素蛋白与其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传感器灵敏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传感器 相位检测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横向塞曼激光器
原文传递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快速测定牛血清白蛋白含量
16
作者 张梦 蓝晖翔 +2 位作者 伍雅婷 张艳红 吕斌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54-256,261,共4页
目的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快速检测痕量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含量。方法将兔抗BSA抗体标记到表面等离子共振芯片表面,监测BSA与抗体结合后SPR芯片表面的变化,利用SPR技术建立... 目的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快速检测痕量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含量。方法将兔抗BSA抗体标记到表面等离子共振芯片表面,监测BSA与抗体结合后SPR芯片表面的变化,利用SPR技术建立快速检测痕量BSA的新方法,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检出限、定量限和最佳线性范围的确定,并进行重复性验证及初步应用。结果抗体的标记水平为10 000 RU,对BSA具有良好的亲和能力;基于信噪比为3时,BSA的检出限为0.003 ng/ml,基于信噪比为10时,BSA的定量限为0.01 ng/ml,BSA浓度在0.01-100 ng/ml范围内,与SPR仪响应值的变化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 9;用建立的SP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BSA的日内RSD为3.3%-4.6%,日间RSD为3.4%-4.8%,均小于5%;SPR方法和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测定法(indirect competitive ELISA,icELISA)检测不同浓度BSA含量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已建立了采用SPR技术检测BSA的新方法,可用于痕量BSA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牛血清白蛋白 含量测定 抗体
原文传递
抗Her-2单克隆抗体A及上市原研药生物学活性研究及评价
17
作者 丁丁 梁锦锋 +2 位作者 缪仕伟 王艳 王海彬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388-2394,共7页
目的:评价抗Her-2单克隆抗体A的生物学活性并与上市原研药进行比较。方法: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比较抗Her-2单克隆抗体A及上市原研药的抗原-抗体结合活性;利用BT-474细胞模型测定抗Her-2单克隆抗体A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并与上市... 目的:评价抗Her-2单克隆抗体A的生物学活性并与上市原研药进行比较。方法: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比较抗Her-2单克隆抗体A及上市原研药的抗原-抗体结合活性;利用BT-474细胞模型测定抗Her-2单克隆抗体A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并与上市原研药进行比较;以SK-BR-3细胞作为靶细胞,NK92MI-CD16a作为效应细胞,检测抗Her-2单克隆抗体A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杀伤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并与上市原研药进行比较。结果:抗Her-2单克隆抗体A抗原抗体结合活性、对BT-474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以及ADCC活性批间一致,并与上市原研药高度相似。结论:抗Her-2单克隆抗体A的抗原抗体生物学活性批间一致,并与上市原研药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抗原抗体结合活性 表面等离子共振 增殖抑制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杀伤作用
原文传递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分析抗A型肉毒毒素及抗破伤风毒素的单克隆抗体表位
18
作者 卢卫嘉 潘勇兵 +2 位作者 乔玉玲 房世娣 杨晓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386-1392,共7页
目的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对抗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ONT/A)及抗破伤风毒素(tetanus toxin,TT)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抗原表位分析。方法采用CM5芯片,通过氨基偶联抗BONT/A诊断血清,经Biacore T... 目的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对抗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ONT/A)及抗破伤风毒素(tetanus toxin,TT)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抗原表位分析。方法采用CM5芯片,通过氨基偶联抗BONT/A诊断血清,经Biacore T200捕获BONT/A,再进样抗BONT/A单克隆抗体A-13、A-14、C-5,通过响应值(response unit,RU)的变化来判断是否针对同一表位,并通过动物实验对抗BONT/A单克隆抗体进行生物学活性验证;采用CM5芯片,氨基偶联TT,经Biacore T200分别进样人源化抗TT单克隆抗体G2及G6,通过RU的变化来判断是否针对同一表位。结果抗BONT/A的3株单克隆抗体中,单克隆抗体A-13连续3次进样后,A-14继续进样的RU略降低,C-5进样的RU明显升高,A-13+A-14、A-13+C-5、A-14+C-5组合进样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35. 8%、98. 2%、96. 0%。BONT/A剂量为2 000 LD_(50)时,A13+C5及A14+C5组小鼠在96 h内均死亡1只,A13+A14组小鼠24 h内全部死亡。G2连续3针进样后,G6进样的RU升高至825. 6;G6连续3针进样后,G2进样的RU升高至3 689. 2。结论 A-13及A-14针对同一抗原表位,与不同表位C-5之间抗体存在协同效应;抗TT的2株单克隆抗体针对不同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 A型肉毒毒素 破伤风毒素 单克隆抗体 表位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