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munosensor Based 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for Antigen Recogni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JIN Wei MU Ying +1 位作者 ZOU Xiang-yu JIN Qin-ha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4-28,共5页
A novel immunosensor based 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recognition of antigen. The sensor wa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fixed angle of incidence and measuring the reflected intens... A novel immunosensor based 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recognition of antigen. The sensor wa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fixed angle of incidence and measuring the reflected intensities in a wavelength range of 430--750 nm in real-time. An ultra-bright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LED) was used as the light source. Molecular self-assembling in solution was used to form the sensing membrane on gold substrate. It has been seen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PR sensor with 3-mercaptopropionic acid(MPA)/protein A(SPA) sensing membrane is considerably higher than that with MPA or SPA modified sensing membrane. The kinetic processes on the sensing membrane were studied. The human B factor(Bf), an activator of complement 3(C3), was recognized among the other antigens. This sensor can also be used for other antigen/antibody or adaptor/receptor recognition. Under optimize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sensor has good selectivity, repeatability, and revers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MUNOSENSOR Molecular recognition
下载PDF
Thermal-annealing-regulated plasmonic enhanced fluorescence platform enables accurate detection of antigen/antibody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2
作者 Ying Yue Jingjie Nan +9 位作者 Yuanyuan Che Hongqin Xu Weihong Sun Feiran Zhang Lei Wang Wei Xu Junqi Niu Shoujun Zhu Junhu Zhang Bai Y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3年第2期3215-3223,共9页
Plasmonic enhanced fluorescence(PEF)technology is a powerful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immunofluorescence microarrays(IFMA),however,current approaches to constructing PEF platforms are either expensive/ti... Plasmonic enhanced fluorescence(PEF)technology is a powerful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immunofluorescence microarrays(IFMA),however,current approaches to constructing PEF platforms are either expensive/time-consuming or reliant on specialized instruments.Here,we develop a completely alternative approach relying on a two-step protocol that includes the self-assembly of gold nanoparticles(GNPs)at the water–oil interface and subsequent annealing-assisted regulation of gold nanogap.Our optimized thermal-annealing GNPs(TA-GNP)platform generates adequate hot spots,and thus produces high-density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eventually enabling 240-fold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of probed dyes in the near-infrared region.For clinical detection of human samples,TA-GNP provides super-high sensitivity and low detection limits for both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d SARS-CoV-2 binding antibody,coupled with a much-improved detection dynamic range up to six orders of magnitude.With fast detection,high sensitivity,and low detection limit,TA-GNP could not only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outcomes of IFMA-based precision medicine but also find applications in fields of proteom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path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onic enhanced fluorescence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SARS-CoV-2 antibodies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immunofluorescence microarrays
原文传递
基于高通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筛选与TPBG具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研究
3
作者 江秀玲 王晓丽 +2 位作者 胡有根 彭建明 严慧深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4期2349-2352,共4页
目的探讨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中快速筛选出与滋养层糖蛋白(TPBG)具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方法采用高通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PR),将不同种属的TPBG通过氨基偶联的方式固定在GLC传感器芯片上,梯度稀释的抗体作为流通相,筛选... 目的探讨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中快速筛选出与滋养层糖蛋白(TPBG)具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方法采用高通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PR),将不同种属的TPBG通过氨基偶联的方式固定在GLC传感器芯片上,梯度稀释的抗体作为流通相,筛选能高度亲和TPBG的单克隆抗体,并测定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常数。抗体1结合人和食蟹猴TPBG,亲和力分别为65.0、31.6 nmol/L;抗体6结合人、小鼠、食蟹猴TPBG,亲和力分别为77.6、92.1、87.7 nmol/L。结果该研究成功筛选出2种能与TPBG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动力学图谱显示,这2种抗体与TPBG蛋白的特异性结合稳定。结论采用SPR可筛选出与TPBG蛋白具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为开发出一些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T4蛋白 高通量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亲和力 单克隆抗体 抗肿瘤药物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the binding interactions of SARS-CoV-2 spike glycoprotein variants 被引量:1
4
作者 Deepa Raghu Pamela Hamill +2 位作者 Arpitha Banaji Amy McLaren Yu-Ting Hsu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期58-64,共7页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associated coronavirus 2 is a major global health issue and is driving the need for new therapeutics.The surface spike protein,which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virus infection,is curren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associated coronavirus 2 is a major global health issue and is driving the need for new therapeutics.The surface spike protein,which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virus infection,is currently the target for vaccines and neutralizing treatments.The emergence of novel variants with multiple mutations in the spike protein may reduce the effectiveness of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by altering the binding activity of the protein with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spike protein mutations on the binding interactions required for virus infec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neutralizing monoclonal antibody(mAb)therapies,the binding activities of the original spike protein 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sequence and the reported spike protein variant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In addition,the interactions of the ACE2 receptor,an antispike mAb(mAb1),a neutralizing mAb(mAb2),the original spike RBD sequence,and mutants D614G,N501Y,N439K,Y453F,and E484K were assessed.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RBD,the Y453F and N501Y mutants display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CE2 binding affinity,whereas D614G had a substantial reduction in binding affinity.All mAb-RBD mutant proteins displayed a reduction in binding affiniti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RBD,except for the E484K-mAb1 interaction.The potential neutralizing capability of mAb1 and mAb2 was investigated.Accordingly,mAb1 failed to inhibit the ACE2-RBD interaction while mAb2 inhibited the ACE2-RBD interactions for all RBD mutants,except mutant E484K,which only displayed partial bloc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ARS-CoV-2 Monoclonal antibody RBD ACE2
下载PDF
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珂 江德臣 +3 位作者 刘宝红 张松 吕太平 孔继烈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1-416,共6页
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能够直接测定生物样品,测定过程中无需预先对被测物进行标记,适应直接、实时、原位、在线的痕量免疫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环境、制药、食品等分析领域中。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型免疫传感器、石英晶体微天平(... 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能够直接测定生物样品,测定过程中无需预先对被测物进行标记,适应直接、实时、原位、在线的痕量免疫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环境、制药、食品等分析领域中。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型免疫传感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型免疫传感器、电容型免疫传感器即是目前报道较多的3种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本文分别对这3种免疫传感器检测原理、传感器构建方式以及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免疫传感器 测定过程 免疫分析 SPR 生物样品 综述 实时 行标 在线
下载PDF
中性红作为DNA作用方式光谱探针的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曹瑛 李一峻 何锡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09-712,共4页
以溴乙锭(EB)为探针在研究吩噻嗪药物与DNA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用中性红(NeutralRed,NR)代替EB为DNA作用方式对光谱探针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R作为DNA作用方式光谱探针与EB具有可比性。
关键词 中性红 DNA作用 吩噻嗪 光谱探针 CPZ TFP PMZ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徐霞 叶尊忠 +1 位作者 吴坚 应义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52-1059,共8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应用SPR原理可检测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在生命科学、医疗检测、药物筛选、食品检测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SPR技术可与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应用SPR原理可检测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在生命科学、医疗检测、药物筛选、食品检测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SPR技术可与免疫传感器结合,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可用于各种蛋白质抗原的检测。本文重点总结了SPR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及医疗领域蛋白质检测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SPR免疫传感技术在这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免疫传感器 光学生物传感器 蛋白质 综述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用于乙肝表面抗原的测定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泽忠 王柯敏 +4 位作者 羊小海 黄杉生 黄红梅 李杜 王青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7-140,共4页
运用自行研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生物传感器,采用自组装成膜技术并以戊二醛作偶联剂,在传感片表面修饰HBsAg单克隆抗体,将其用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SPR生物传感器对HBsAg的检出限为 0.0 6ng/mL.与传统的酶... 运用自行研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生物传感器,采用自组装成膜技术并以戊二醛作偶联剂,在传感片表面修饰HBsAg单克隆抗体,将其用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SPR生物传感器对HBsAg的检出限为 0.0 6ng/mL.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相比,SPR生物传感器的检出灵敏度明显高于ELISA法.用该SPR生物传感器对HBsAg质控血清与纯化的HBsAg溶液进行比较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 生物传感器 表面抗原 自组装膜 乙型肝炎 诊断 HBSAG
下载PDF
利用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生物光学传感器检测牛奶中氨苄青霉素残留的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增福 徐可欣 +2 位作者 刘瑾 黄福祥 于海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3-356,共4页
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生物光学传感器的方法,利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原理及传感器对折射率的高度敏感性,结合传感器金膜表面绑定抗氨苄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实现了牛奶中氨苄青霉素含量的定量检测。实验中利用微型表面等离子体... 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生物光学传感器的方法,利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原理及传感器对折射率的高度敏感性,结合传感器金膜表面绑定抗氨苄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实现了牛奶中氨苄青霉素含量的定量检测。实验中利用微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构建了测量系统,介绍了传感器表面的处理方法,并对氨苄青霉素浓度为0、10、50、100ng/ml的牛奶样品进行了测量,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氨苄青霉素浓度的传感器响应图,对牛奶中氨苄青霉素含量的最低检测限达到了50ng/ml。结果表明,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光学生物传感器在牛奶抗生素药物残留检测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牛奶 抗体 氨苄青霉素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的放大检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裴仁军 汪尔康 杨秀荣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6-191,共6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是一类相对新型的免疫检测技术。将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系统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的信号放大 ,实时检测了人免疫球蛋白G(hIgG)的蛋白浓度。发生免疫反应的传感片和生物素化抗体反应后 ,传感片表面的...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是一类相对新型的免疫检测技术。将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系统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的信号放大 ,实时检测了人免疫球蛋白G(hIgG)的蛋白浓度。发生免疫反应的传感片和生物素化抗体反应后 ,传感片表面的一层生物素分子随后与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化抗体复合物中的链霉亲和素的活性位点发生亲和反应 ,从而使传感片表面特异健合的物质质量显著增加 ,大大提高了免疫检测的灵敏度和检测限。免疫反应经放大后 ,可检测 0 0 0 5~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 免疫传感器 放大检测 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抗体复合物 免疫检测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免疫传感器同步定量尿液中多种微量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阳 张波 +5 位作者 高维寅 陈鸣 蒋天伦 刘星 王珏 府伟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8-662,共5页
目的探讨并建立表面等离子体免疫传感器芯片同步定量尿液中多种微量蛋白的方法。方法采用EDC/NHS方法将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A1M)、β-2微球蛋白(B2M)、尿IgG的单克隆抗体固定于免疫传感器芯片之上,并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目的探讨并建立表面等离子体免疫传感器芯片同步定量尿液中多种微量蛋白的方法。方法采用EDC/NHS方法将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A1M)、β-2微球蛋白(B2M)、尿IgG的单克隆抗体固定于免疫传感器芯片之上,并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检测样本中微量蛋白的含量。利用4种微量蛋白的标准血清建立标准曲线,然后对其进行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的方法学评价。以免疫散射比浊方法为参考方法,检测125例临床患者24 h尿液样本的微量蛋白浓度,比较2种方法检测相同样本时的结果差异。结果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芯片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和检测特异性。其标准曲线的R2均在0.98以上。其检测灵敏度分别是A1M为5μg/L,B2M为7.3μg/L,MA为11.5μg/L,IgG为22μg/L。所有4项指标可在20 min之内同步完成。与微量蛋白检测的经典方法免疫散射比浊法相比,两者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较高。结论表面等离子体免疫传感器芯片可实现尿液中多种微量蛋白的快速、准确、同步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免疫传感器芯片 微量蛋白 检测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法检测人血清白蛋白抗体活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崔小强 裴仁军 杨秀荣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950-955,共6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法是研究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和非直接方法(如酶联免疫)相比,具有实时、快速和免标记等特点。我们在甲羧基化葡聚糖修饰的传感片表面直接交联固定人血清白蛋白(HSA),用于anti-HSA抗...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法是研究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和非直接方法(如酶联免疫)相比,具有实时、快速和免标记等特点。我们在甲羧基化葡聚糖修饰的传感片表面直接交联固定人血清白蛋白(HSA),用于anti-HSA抗体活性的检测,并用H_3 PO_4(0.1mol/L)溶液再生。结果表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能快速实时检测anti-HSA抗体的活性,且传感片能够重复使用100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人血清白蛋白 抗体 活性检测
下载PDF
溶胶-凝胶非标记免疫传感器检测乙肝表面抗原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辉 徐健君 +2 位作者 梁汝萍 邹小勇 蔡沛祥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11-1015,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 (sol gel)技术包埋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涂布于金盘电极表面 ,构成sol gel HBsAb/Au非标记免疫传感器 ,用于检测人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 (HBsAg)。该传感器对HBsAg的电位响应遵循Nernst方程 ,在 1~ 330 μg/L浓度范围... 采用溶胶 凝胶 (sol gel)技术包埋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涂布于金盘电极表面 ,构成sol gel HBsAb/Au非标记免疫传感器 ,用于检测人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 (HBsAg)。该传感器对HBsAg的电位响应遵循Nernst方程 ,在 1~ 330 μg/L浓度范围内 ,传感器的电位响应值ΔE与HBsAg浓度C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ΔE =1 8.1 7+79.84lgC。响应时间为 3min。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对测定无明显影响。对于HBsAg阴性血清 ,电位响应值ΔE <30mV ,而对于阳性血清则ΔE >30mV ,据此 ,作为临床判别的依据。对1 0 0例临床血清分别用传感器和酶联免疫法 (ELISA)进行双盲检验 ,两法的符合率为 8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溶胶-凝胶法 非标记免疫传感器 临床诊断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SPR生物传感器检测牛奶中氨苄青霉素残留 被引量:6
14
作者 苏洋 张婉洁 +2 位作者 徐可欣 刘瑾 石婷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0-42,47,共4页
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的高灵敏性与抗原抗体的高亲和性相结合,通过自组装分子技术将抗生素的单克隆抗体固定到传感器金膜表面,用于特异性吸附牛奶中的抗生素,实现了抗生素残留的快速、痕量检测。由于牛奶的成分复杂,在测量过... 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的高灵敏性与抗原抗体的高亲和性相结合,通过自组装分子技术将抗生素的单克隆抗体固定到传感器金膜表面,用于特异性吸附牛奶中的抗生素,实现了抗生素残留的快速、痕量检测。由于牛奶的成分复杂,在测量过程中牛奶中的某些成分产生的非特异性固定引入了极大的测量误差。因此,对牛奶进行了脱脂和稀释预处理,通过实验比对发现,对牛奶进行脱脂并稀释4倍后,其产生的非特异性固定基本消除,接近了纯水的测量水平。最后,对预处理后的牛奶进行了多浓度测量,并建立了不同浓度的氨苄青霉素牛奶样品的工作曲线。所采用传感器的最低测量限(LOD)达到了1.56μg/L(变异系数为7.8%),低于欧盟规定的牛奶中氨苄青霉素的最低检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残留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免疫测定 抗体 牛奶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检测重组户尘螨变应原rDer p2与抗体的结合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志刚 黄海珍 袁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296,共4页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对屋尘螨重组变应原(rDer p2)与单克隆抗体之间的结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且运用该技术对尘螨过敏患者血清与变应原之间的结合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变应原和抗体之间的结合通常是通过免疫吸附技术或者酶免法来进...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对屋尘螨重组变应原(rDer p2)与单克隆抗体之间的结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且运用该技术对尘螨过敏患者血清与变应原之间的结合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变应原和抗体之间的结合通常是通过免疫吸附技术或者酶免法来进行研究的,这些方法一般需要对分析物进行标记,由于背景的影响和低灵敏度,目前对抗原和抗体的反应检测所用的免疫吸附技术的准确性还远不如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用氨基偶联法将重组变应原rDer p2固定在CM5传感片表面上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检测的结果显示,rDer p2与尘螨过敏患者血清的结合作用比单克隆抗体要弱得多。而且,尘螨过敏不同患者血清与rDer p2的结合有很大的差异性。本研究为临床上对过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简单、快速和实时监控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rDer P2 抗体 结合作用
下载PDF
用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技术测试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波 元秀华 +2 位作者 金四化 吴雄文 尹丙姣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利用自行初步设计的SPR传感仪,对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合反应中两者的适宜比例。实验表明,所得曲线与理论基本相符。
关键词 表面等离体谐振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下载PDF
用于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裴仁军 胡继明 +2 位作者 胡毅 周平 曾云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11-13,共3页
研制了一种用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的新型传感器———石英压电免疫传感器。采用聚乙烯亚胺粘附和戊二醛交联法在金电极上固定抗体蛋白,对固定化过程进行了监测。HBsAg含量的检测范围为1~40mg/L。使用过的电... 研制了一种用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的新型传感器———石英压电免疫传感器。采用聚乙烯亚胺粘附和戊二醛交联法在金电极上固定抗体蛋白,对固定化过程进行了监测。HBsAg含量的检测范围为1~40mg/L。使用过的电极用02mol/L乙醇胺(pH=8)解吸,可重复使用。将此传感器用于实际血清样品的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所得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免疫传感器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下载PDF
实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用于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抗体的层层组装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裴仁军 崔小强 +1 位作者 杨秀荣 汪尔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5-198,共4页
使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BIA)技术实时监测了在链霉亲和素表面层层组装亲和素 -生物素化抗体多层膜的过程 ,结果表明 ,通过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强亲和作用 ,能够在表面形成均一的多层膜 ,... 使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BIA)技术实时监测了在链霉亲和素表面层层组装亲和素 -生物素化抗体多层膜的过程 ,结果表明 ,通过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强亲和作用 ,能够在表面形成均一的多层膜 ,并用实时 BIA技术求得了每层蛋白质的表面浓度 .对于生物素化抗体 ,单层吸附表面浓度为 1 .32 ng/mm2 ;对于链霉亲和素 ,单层吸附表面浓度为 2 .93ng/m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 层层组装 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化抗体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 亲和作用力
下载PDF
一种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的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景艳 宋大千 +9 位作者 卜丽莎 朱冬元 牟颖 刘霞 张寒琦 金钦汉 张桂珍 丁家华 王维忠 罗贵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定量检测法。方法 :用亲和层析法提纯cTnI,免疫BALB C鼠及新西兰兔 ,并用杂交瘤技术及膜渗滤亲和层析法 ,制备了特异性抗cTnI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以葡萄球菌蛋白A作基底膜 ,特异性多克...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定量检测法。方法 :用亲和层析法提纯cTnI,免疫BALB C鼠及新西兰兔 ,并用杂交瘤技术及膜渗滤亲和层析法 ,制备了特异性抗cTnI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以葡萄球菌蛋白A作基底膜 ,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作捕捉抗体 ,单抗 9F5作第二抗体 ,制成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比较了直接法和夹心免疫法检测血清cTnI的性能。结果 :夹心免疫法的最低检测限 (0 8μg L)是直接法的 5倍 (4 μg L) ,检测范围为 (0 8~ 2 0 ) μg L ,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分别达 3 8%~ 5 1% ,6 3%~ 8 1%。用该夹心法及国外试剂盒分别检测 4 0名健康献血队员和 2 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水平 ,两者符合率分别为 97 5 %和 94 6 %。结论 :所建立的夹心免疫法操作简单 ,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Ⅰ 抗心肌肌钙蛋白I抗体 夹心免疫法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测定生长抑素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锦航 刘瑞 +3 位作者 童欢 李献 强鸥 唐承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27-1331,共5页
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生长抑素(SST)含量的方法,在pH=5.0,SST浓度为75μg/mL的最佳偶联条件下,SST在CM5芯片上的偶联值为1231.7Responseunit(RU).选择117.7nmol/L作为固定的大分子量抗体浓度,用抗原-抗体-抗... 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生长抑素(SST)含量的方法,在pH=5.0,SST浓度为75μg/mL的最佳偶联条件下,SST在CM5芯片上的偶联值为1231.7Responseunit(RU).选择117.7nmol/L作为固定的大分子量抗体浓度,用抗原-抗体-抗原结合法检测SST纯品,在20~2000pg范围内,SST纯品含量和RU值之间可建立直线相关的标准曲线,R=-0.824,p<0.05,变异系数CV=1.3%.所建立的方法测定SST含量的范围为20~2000pg,重复性好且可随时检测,有望用于SST的临床即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定量检测 表面等离子共振 抗原-抗体-抗原结合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