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search of Complex System Property between Thermosensitive Polymer and Surfactant
1
作者 Chao Ma Gang Wan Tang Tang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5年第8期721-726,共6页
In this paper, the rigid structural thermosensitive polymer (made in lab) of NBS (N-butyl styrene), N, N-DEAM (diethyl acrylamide) and AM (acrylamide) was prepared. The influence of viscosity for copolymer sol... In this paper, the rigid structural thermosensitive polymer (made in lab) of NBS (N-butyl styrene), N, N-DEAM (diethyl acrylamide) and AM (acrylamide) was prepared. The influence of viscosity for copolymer solution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temperatures and inorganic salt (monovalent salt and divalent salt) was analyzed. The experiment studies the combination of polymer situation and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surfactant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of the room temperature (25℃) and the formation temperature (76℃). At last, the influence of the surfactant kinds and concentration on the viscosity of the polymer solution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polymer solution, the apparent viscosity of which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ment of temperature, but its viscosity has suddenly increased and thereafter dropped in th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So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e effect ofcopolymer is very significantly.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inorganic salt and surfactant can be controlled in certain extent, the copolymer solution, the effec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ment of the concentration, but the viscosity of which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ment of shear rate. Shear rate can be controlled in certain extent, shearing stability properties of the copolymer solution are 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tyl styrene hydrophobic monomer solution properties thermosensitive polymer surfactant.
下载PDF
A Single-phase of Supercritical CO_2/Polystyrene Solution in Foam Extrusion
2
作者 吴晓丹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8年第6期804-808,共5页
The high quality single-phase solution of CO2/ Polystyrene was achieved,by analyzing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polymer microcellular foaming extrusion.The curve of pressur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barrel was determin... The high quality single-phase solution of CO2/ Polystyrene was achieved,by analyzing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polymer microcellular foaming extrusion.The curve of pressur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barrel was determined.The axial position of gas-injecting port on the barrel was chosen form the results of stable foaming,and the number of gas-injecting ports in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barrel was determined from the CO2 solubility in polymer.The effect of the screw rotation speed on CO2 solubility was studied,and the effects of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as and the polymer melt on gas-injecting process and on the foaming stability were investigated.The influence of the gas temperature before injection on the single-phase of CO2/Polystyrene solution also was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extrusion foaming SOLUBILITY single-phase solution
下载PDF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Polymer Enhanced Foam Formulation System
3
作者 Meinan Wang Yuejie Wang +2 位作者 Hongyou Zhang Xiaoyan Yang Xiaoming Chen 《Engineering(科研)》 2023年第11期742-748,共7页
Taking the pilot test area of polymer enhanced foam flooding in Y oilfield as the prototype, a numerical core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polymer enhanced foam formulation system was optimized by analyzing the resi... Taking the pilot test area of polymer enhanced foam flooding in Y oilfield as the prototype, a numerical core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polymer enhanced foam formulation system was optimized by analyzing the resistance factor and the change rule of oil recovery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 system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higher the polymer concentration, the greater the resistance factor, and the more obvious the sealing effect formed in the forma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surfactant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resistance factor. With the increase of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the resistance factor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and the plugging effect of foam agent on core i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gas-liquid ratio, the resistance factor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hen the gas-liquid ratio is 1:1, the resistance is the largest, and the foam agent has the strongest plugging effect on the core. The optimal formula system of polymer enhanced foam flooding in Y oilfield is: polymer concentration is 1200 mg/L,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is 0.25 wt%, gas-liquid ratio is 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hanced foam polymer Concentration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Gas-Liquid Ratio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pread of aqueous foam over ethanol surface 被引量:4
4
作者 Xiaoyang Yu Fan Li +4 位作者 Xuyang Miao Ning Jiang Ruowen Zong Shouxiang Lu Changhai Li Stat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2946-2954,共9页
The presence of ethanol has an adverse effect on foam spreading,and ethanol fire is difficult to extinguish with aqueous fire-fighting foams.Thus,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foam formulation suitable for ethanol fu... The presence of ethanol has an adverse effect on foam spreading,and ethanol fire is difficult to extinguish with aqueous fire-fighting foams.Thus,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foam formulation suitable for ethanol fuels and study the spreading behavior of foam over ethanol surface.In the current work,stable foams based on hydrocarbon surfactant(SDS),fluorocarbon surfactant(FC1157),and polymers(XG)were prepared by using the compressed-air foam system.The spreading behaviors of foam on polar ethanol and non-polar heptane surfac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Furthermore,the effects of stabilizer concentrations,foam flow rates and expansion ratios on foam spreading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respectivel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queous SDS foam can spread on the heptane layer continuously,but it is difficult to cover the ethanol surface.The addition of XG and FC1157 can synergistically improve the spreading performance of aqueous foam over ethanol.Depending on stabilizer concentrations,there ar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in foam spreading behaviors.Besides,different foam applicat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expansion ratios and foam flow rates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foam spreading rate,despite the same foam formulation.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ults guide the optimal design of foam formulations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queous foam for ethanol fire extinguish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eous foam ETHANOL Spreading behavior Fluorocarbon surfactant Xanthan gum polymer
下载PDF
低渗油田化学驱油机制实验研究
5
作者 张向宇 韩洪斗 +3 位作者 唐洁云 崔向东 郭鹏超 熊梓丞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2129-2133,共5页
低渗透率油藏的有效开发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关键挑战之一。通过实验方法探究了化学驱油技术在低渗透率油藏中的应用效果,着重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溶液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驱油技术显著提高了低渗透率油藏的采收率,当... 低渗透率油藏的有效开发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关键挑战之一。通过实验方法探究了化学驱油技术在低渗透率油藏中的应用效果,着重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溶液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驱油技术显著提高了低渗透率油藏的采收率,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1.0%时,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4 mN·m^(-1),驱油效率提高至85.3%;当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3%时,相对驱替效率提升至1.25倍;化学驱油能有效改善岩石的孔隙结构,使岩心样本的孔隙度从15%提升至20%,渗透率从49.5 mD增加至75.8 mD;碱性化学剂和盐类化学剂的使用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尤其是当碱性化学剂质量分数达到1.5%和盐类化学剂质量分数达到0.3%时,采收率提高比例分别达到12.6%和13.6%。研究结果证实了化学驱油技术在提高低渗透率油藏开发效率方面的潜力,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率油藏 化学驱油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溶液 驱油效率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水溶液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徐鹏 何珩 罗平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5-290,共6页
本综述包括以下 4个论题。①简短前言。②表面活性剂与疏水缔合聚合物 (HAP)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介绍了获得公认的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三阶段模型 ,并与非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情况作了比较。③表面活性剂对HAP水溶液流变性的影响... 本综述包括以下 4个论题。①简短前言。②表面活性剂与疏水缔合聚合物 (HAP)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介绍了获得公认的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三阶段模型 ,并与非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情况作了比较。③表面活性剂对HAP水溶液流变性的影响及混合胶束的微粘度。④影响表面活性剂 /HAP混合水溶液性质的因素 ,包括HAP的浓度 ,HAP和表面活性剂所带的电荷 ,及极性有机物 (脲 )。HAP是一种受关注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用的水溶性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水溶性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溶液性质 综述 提高采收率 原油
下载PDF
聚合物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尹周澜 敬叶灵 +1 位作者 陈启元 张艾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2-1007,共6页
研究了聚醇、聚酰胺和聚糖等一系列含有活性基团的聚合物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酸钠溶液或晶种对羟基、胺基或酰胺基等活性基团较为敏感,含胺基、羟基的聚合物都能影响铝酸钠的种分分解率,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产物的... 研究了聚醇、聚酰胺和聚糖等一系列含有活性基团的聚合物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酸钠溶液或晶种对羟基、胺基或酰胺基等活性基团较为敏感,含胺基、羟基的聚合物都能影响铝酸钠的种分分解率,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产物的粒度分布;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浓度对种分影响较大;添加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以中等相对分子质量(10 000)的聚乙二醇对分解率的影响最大,而关于改善产品的粒度分布则以低相对分子质量(2 000)的效果最好;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添加剂聚丙二醇(0~3.08×10?1g.L?1)都可提高铝酸钠的分解率,其中浓度为5.13×10?2g.L?1+时提高分频率的效果最佳,浓度为3.08×10?1g.L?1时改善粒度分布的效果最好,并随添加剂浓度的增大,粒子的平均粒径略有增大。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加入聚合物后种分产品的晶型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溶液 聚合物 添加剂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疏水改性水溶性聚合物对表面活性剂泡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林辉 郭拥军 +4 位作者 周薇 罗平亚 廖广志 牛金刚 孙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20,23,共4页
疏水改性水溶性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发生相互作用,使其混合溶液具有特殊的流变特性,提高石油采收率,使混合液成为高效驱油剂。研究了疏水改性水溶性聚合物(NAPs-14)对表面活性剂泡沫溶液表面张力、泡沫高度、溶液粘度、泡沫半衰... 疏水改性水溶性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发生相互作用,使其混合溶液具有特殊的流变特性,提高石油采收率,使混合液成为高效驱油剂。研究了疏水改性水溶性聚合物(NAPs-14)对表面活性剂泡沫溶液表面张力、泡沫高度、溶液粘度、泡沫半衰期的影响,同与表面活性剂有较弱作用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360)和无作用的HPAM进行了对比,考察了疏水改性水溶性聚合物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水改性水溶性聚合物(NAPs-14)因为本身具有一定的表面不活性,与表面活性剂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发生缔合,增加了泡沫液膜的粘度和强度,减缓了排液速度,具有良好的稳泡性能;与之相比,HPAM也能起到很好的稳泡作用,但泡沫稳定性比NAPs-14稍差;而PVP360几乎没有稳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水溶性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影响 泡沫稳定性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孤岛中二区28-8井注强化氮气泡沫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贤松 王其伟 +3 位作者 宋新旺 周国华 郭平 李向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6-369,384,共5页
从11种商品中筛选出的起泡剂DP-4为阴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与矿化度8.38 g/L的油藏地层水完全配伍,抗油性能好.在渗透率1.5 μm2的填石英砂模型上,气液比1∶1~2∶1时,注入0.5%DP-4溶液产生的阻力因子最高,超过1500.加入1.8 g/L HPAM(3... 从11种商品中筛选出的起泡剂DP-4为阴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与矿化度8.38 g/L的油藏地层水完全配伍,抗油性能好.在渗透率1.5 μm2的填石英砂模型上,气液比1∶1~2∶1时,注入0.5%DP-4溶液产生的阻力因子最高,超过1500.加入1.8 g/L HPAM(3530S)的0.5% DP-4溶液形成的泡沫半衰期长而泡沫体积最大.在室内实验中聚合物强化起泡液由0.5% DP-4和1.8 g/L聚合物组成,气液比1∶1,氮气纯度99.95%.将模型水驱至残余油,注入强化泡沫,注入压力由0.05 MPa上升至2.8 MPa,采出程度由54%增至79%.孤岛油砂填充的2.7和0.9 μm2双管模型并联,污水配液,在60℃、6 MPa压力下水驱至残余油(采出程度34.6%),注入0.1 PV强化起泡液前置段塞,0.3 PV强化泡沫主段塞,转水驱,最终采出程度71.1%.现场试验从2003年5月开始,原设计以150 m3/d流量注1.5% DP-4强化起泡液10天,再按气液比1∶1注0.75% DP-4的强化泡沫170天,以后恢复注聚.在现场实施气液混合注入时注入压力过分升高,改为气液交替注入,又由于所用氮气含氧5%,致使注入压力较低,但截至12月5日,仍收到注入井吸液剖面改善,一部分生产井增油减水的效果.图3表3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泡剂 阴/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 氮气泡沫 聚合物强化泡沫 应用性能 泡沫驱 孤岛GD2-28-8井组
下载PDF
泡沫复合驱在胜利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4
10
作者 周国华 宋新旺 +3 位作者 王其伟 郭平 李向良 李雪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9-373,共5页
针对胜利油区孤岛油田中二区中部Ng3+4油层和埕东油田西区油藏条件,进行了泡沫复合驱实验研究。封堵调剖实验表明,泡沫复合驱具有优良的封堵调剖能力,其封堵能力随渗透率增加而增大;气液共注时,阻力因子随注入量增加而持续增大,交替式... 针对胜利油区孤岛油田中二区中部Ng3+4油层和埕东油田西区油藏条件,进行了泡沫复合驱实验研究。封堵调剖实验表明,泡沫复合驱具有优良的封堵调剖能力,其封堵能力随渗透率增加而增大;气液共注时,阻力因子随注入量增加而持续增大,交替式注入时,阻力因子随注入量的增加波动上升,但随着注入量不断增加,两种方式均能产生较好的封堵效果;低气液比交替注入时,封堵作用表现缓慢;大段塞交替注入时,封堵效果相对较弱。驱油效率实验表明,泡沫复合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发泡剂对矿化度、温度及原油性质等油藏条件改变均不敏感,适应性强。孤岛油田中二区中部Ng3+4油层实施单井试注后,生产井增油降水效果显著,注入井吸水剖面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物理模拟 阻力因子 气液共注 气液交替式注入
下载PDF
油田开发战略与接替技术 被引量:62
11
作者 何江川 廖广志 王正茂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9-525,共7页
对于中国油田开发面临的严峻形势,详细阐述了基于中国油藏地质特点的开发技术现状、以广义"二次开发"理念为核心的油田开发战略部署,深入分析了以二元驱、稠油火驱、注气混相/非混相驱、泡沫复合驱、聚驱后聚表剂驱为主的5大... 对于中国油田开发面临的严峻形势,详细阐述了基于中国油藏地质特点的开发技术现状、以广义"二次开发"理念为核心的油田开发战略部署,深入分析了以二元驱、稠油火驱、注气混相/非混相驱、泡沫复合驱、聚驱后聚表剂驱为主的5大类关键技术在中国油田开发中的战略地位,指出要根据中国油田开发的现状和特点,积极推进油田开发方式转变,加强油田开发战略接替技术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接替技术 二元驱 火驱 注气 泡沫复合驱 聚表剂驱
下载PDF
国内外油田硅酸盐堵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赵娟 向问陶 +2 位作者 张健 吕心瑞 戴彩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7-471,共5页
综述了硅酸凝胶体系、硅酸盐沉淀体系、硅酸盐/聚合物复合体系、硅酸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和硅酸凝胶/泡沫复合体系,主要介绍了不同体系堵剂的概念、作用机理、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硅酸盐堵剂 硅酸凝胶 硅酸盐沉淀 硅酸盐/聚合物 硅酸盐/表面活性剂 硅酸凝胶/泡沫 综述
下载PDF
交替式注入泡沫复合驱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国华 曹绪龙 +2 位作者 王其伟 郭平 李向良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4-96,共3页
针对孤岛油田中二中Ng3-4聚合物驱后油藏条件,通过物模手段研究了交替式注入泡沫复合驱的特征及驱油能力。长细管实验表明,交替式注入泡沫复合驱,低气液比时模型两端的封堵压差上升缓慢,交替周期越大封堵效果越差。非均质模型驱油实验表... 针对孤岛油田中二中Ng3-4聚合物驱后油藏条件,通过物模手段研究了交替式注入泡沫复合驱的特征及驱油能力。长细管实验表明,交替式注入泡沫复合驱,低气液比时模型两端的封堵压差上升缓慢,交替周期越大封堵效果越差。非均质模型驱油实验表明,泡沫复合驱主要是通过扩大波及体积来提高采收率,在与聚合物驱相同注入量条件下,其封堵能力是聚合物驱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复合驱 交替式注入 封堵作用 气液比 交替周期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新型水溶性氟硅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良仙 李婷 +2 位作者 李顺琴 苗智 安秋凤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22,共4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经酸催化开环聚合反应制得含氟含氢聚硅氧烷(FPHMS),再在铂催化下,将FPHMS和烯丙基聚氧乙烯...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经酸催化开环聚合反应制得含氟含氢聚硅氧烷(FPHMS),再在铂催化下,将FPHMS和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F6)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一种新型水溶性氟硅聚合物(FSP).用IR对FSP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FSP的界面性能、发泡性能、耐酸碱盐稳定性和在织物整理中的应用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SP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 g/L,此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为23.5mN/m.质量分数为0.5%的FSP水溶液的发泡力为1.53,5 min的稳泡性为0.375.FSP溶液具有极佳的耐酸、碱、盐等化学稳定性.随着FSP用量的增加,被整理织物的柔软性逐渐增加,且整理织物的白度和吸水性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氟硅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界面性能 发泡性能 稳定性 织物整理
下载PDF
三种驱油剂在聚驱后二维非均质物理模型上的驱油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云宝 卢祥国 +1 位作者 任艳滨 张运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245,254,共5页
在模拟大庆油田条件下,在3种VK值的二维纵向非均质人造岩心上,在45℃考察了水驱、1.0 g/L普浓聚合物驱之后,3种聚驱后驱油剂的驱油效果。所用聚合物为M=2.5×107,HD=26.5%的HPAM。这3种驱油剂的组成(g/L)为:12/5/1.4的Na2CO3/烷基... 在模拟大庆油田条件下,在3种VK值的二维纵向非均质人造岩心上,在45℃考察了水驱、1.0 g/L普浓聚合物驱之后,3种聚驱后驱油剂的驱油效果。所用聚合物为M=2.5×107,HD=26.5%的HPAM。这3种驱油剂的组成(g/L)为:12/5/1.4的Na2CO3/烷基苯石油磺酸盐/HPAM溶液(ASP);加入17.5 mg/L Cr3+的ASP(铬交联ASP);2.5 g/L高浓HPAM溶液。两种ASP体系与原油间界面张力在10-4mN/m量级。随岩心VK值增大,水驱采收率大幅度降低,普浓聚驱采收率增值显著升高,聚驱后驱油剂的采收率增值与岩心VK值和驱油剂类型有关。高浓聚合物、ASP、铬交联ASP的采收率增值,在VK=0.50岩心上分别为7.7%、10.6%、12.1%,在VK=0.65岩心上分别为7.8%、12.3%、22.5%,在VK=0.72岩心上分别为10.3%、9.8%、11.2%。铬交联ASP注入压力升幅大,后续注水压力维持高值;高浓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升幅较大或很大,但后续注水压力迅速下降;ASP注入压力升幅最小,后续注水压力不断下降。因此,聚驱后采用洗油效率特别是扩大波及体积能力更强的驱油剂,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图3表4参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壤面活性剂僳合物(ASP)复合体系 碱/表面活性剂/铬交联聚合物复合体系 高浓度聚合物溶液 驱油效率 二维非均质人造岩心 聚合物驱后 大庆油田
下载PDF
二氧化碳泡沫稳定性及聚合物对其泡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吕明明 王树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19-2224,共6页
基于CO2气体性质的特殊性以及CO2泡沫在多孔介质中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气体泡沫的现象,利用气流法,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起泡剂,研究了CO2泡沫的稳定性和衰减规律,以及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对CO2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 基于CO2气体性质的特殊性以及CO2泡沫在多孔介质中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气体泡沫的现象,利用气流法,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起泡剂,研究了CO2泡沫的稳定性和衰减规律,以及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对CO2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CO2泡沫的稳定性比N2泡沫差,并且CO2泡沫的稳定性基本不受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CO2泡沫的衰减曲线近似一条直线,泡沫形成后体积迅速减小。CO2在水中具有较大的溶解度,泡沫的液膜渗透率系数大,因而泡沫稳定性差,也是造成CO2泡沫在岩心内渗流规律区别于N2泡沫的一个重要原因。HPAM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CO2泡沫的稳定性,但同时也会使溶液起泡性能降低,所以实际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泡沫特性,选择最佳的聚合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泡沫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液膜渗透率
下载PDF
非常规压裂液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世栋 潘一 +1 位作者 李沼萱 杨双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8-41,43,共5页
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新型压裂液的发展现状做了综述。根据化学组成成分的不同,将新型压裂液分为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聚合物压裂液、泡沫压裂液、干法CO_2压裂液、其他新型压裂液。总结了不同种类的压裂液特征、存在的问题和... 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新型压裂液的发展现状做了综述。根据化学组成成分的不同,将新型压裂液分为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聚合物压裂液、泡沫压裂液、干法CO_2压裂液、其他新型压裂液。总结了不同种类的压裂液特征、存在的问题和适用的油藏环境,以期对压裂液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泡沫 研究现状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粘弹性及界面活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夏惠芬 刘春泽 +3 位作者 侯吉瑞 岳湘安 宋文玲 刘中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4,93,共5页
实验研究了大庆油田所用ASP三元复合驱替液的驱油效率与碱浓度之间的关系。在45℃(大庆油藏温度)下,随碱浓度增大(0~1.5×104mg/L),NaOH/ORS 41/HPAM蒸馏水溶液在全部实验剪切速率范围内的粘度及在全部实验剪切振荡频率范围内的损... 实验研究了大庆油田所用ASP三元复合驱替液的驱油效率与碱浓度之间的关系。在45℃(大庆油藏温度)下,随碱浓度增大(0~1.5×104mg/L),NaOH/ORS 41/HPAM蒸馏水溶液在全部实验剪切速率范围内的粘度及在全部实验剪切振荡频率范围内的损耗模量、储能模量、松弛时间均不断下降,表明溶液粘弹性不断减小;溶液与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60min稳定值)基本上不受聚合物浓度的影响,而随碱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在碱浓度≥8.0×103mg/L时达到超低值(10-3mN/m)。用注入水(矿化度3.7×103mg/L)配制的相同ORS 41和HPAM浓度、不同碱浓度(0、3.0×103、6.0×103、1.2×104mg/L)的ASP溶液在不同岩心上的驱油效率变化规律有很大不同,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在人造非均质岩心上在碱浓度3.0×103和6.0×103mg/L时达到高峰值,在标准长度和加长至两倍长度的两组天然均质岩心上随碱浓度增大而逐步提高,在碱浓度增大至1.2×104mg/L时略有降低。高碱浓度ASP溶液尽管具有超低界面张力,但由于粘度低、粘弹性低,驱油效率也低;油水界面张力在10-1~10-2mN/m、粘弹性(和粘度)较高的ASP溶液在岩心上驱油效率最高;超低界面张力不是绝对必要的。图4表2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体系 粘弹性 界面张力 粘度 驱油效率 浓度 界面活性 氢氧化钠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及高分子物质对呋喃西林溶解行为及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苏卫 董少华 +2 位作者 胡晓 胡静波 陈鹰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增溶物质和高分子物质对呋喃西林溶解行为及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吐温80、泊洛沙姆407,及高分子物质如聚维酮K30(PVPK30)、系列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100、HPMC50、HPMC 30),配... 目的:探讨不同增溶物质和高分子物质对呋喃西林溶解行为及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吐温80、泊洛沙姆407,及高分子物质如聚维酮K30(PVPK30)、系列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100、HPMC50、HPMC 30),配制成系列浓度的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在其中的最大溶解度。同时,考察高温灭菌和低温冷藏后各溶液的稳定性。结果:在考察的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物质浓度0.1~10.0 mg·ml^(-1)范围内,呋喃西林被增溶的最大饱和溶解度分别为0.245 ng·ml^(-1)(C_(吐温80)=5 mg·ml^(-1)),0.256 mg·ml^(-1)(C_(泊洛沙坶407)=5 mg·ml^(-1)),0.385 mg·ml^(-1)(CSDS=10 mg·ml^(-1)),0.309 mg·ml^(-1)(C_(PVPK30)=10 mg·ml^(-1)),0.340 mg·ml^(-1)(C_(HPMC K100)=5 mg·ml^(-1)),0.401 mg·ml^(-1)(C_(HPMC50)=5 mg·ml^(-1)),0.426 mg·ml^(-1)(C_(HPMC K30)=10 mg·ml^(-1))。在高温灭菌和低温冷藏后稳定性考察中,含有增溶剂的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显著好于不含增溶剂的呋喃西林溶液。结论:在呋喃西林溶液中加入0.1%~0.5%的HPMC K100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物质 表面活性剂 呋喃西林溶液 增溶 稳定性
下载PDF
孤东二元驱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复配增效作用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红艳 曹绪龙 +2 位作者 张继超 李秀兰 张爱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6-361,共6页
报道了孤东PS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中所用胜利石油磺酸盐SLP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间的复配增效作用研究结果。等摩尔比的磺酸盐AS与非离子剂LS54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能迅速达到平衡且平衡值σe低。AS/LS45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随LS45加入... 报道了孤东PS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中所用胜利石油磺酸盐SLP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间的复配增效作用研究结果。等摩尔比的磺酸盐AS与非离子剂LS54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能迅速达到平衡且平衡值σe低。AS/LS45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随LS45加入比例的增大不断降低,σe值则迅速降低并维持低值。当油相为正辛烷、甲苯、甲苯+正辛烷(1∶2)时,在磺酸盐SDBS中加入非离子剂LS45、TX、Tween、AES后,油水界面张力均大幅降低;在正辛烷中加入甲苯,可以降低与水相间的界面张力。用介观尺寸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模拟,求得SDBS+TX在油水界面的分布密度较SDBS大大增加,导致界面张力大幅下降。按以上原理复配的3 g/L SLPS+1g/L非离子剂+1.7 g/L聚合物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室内物模实验中提高采收率18.1%。在孤乐七区西南Ng54-61层10注16采试验区,从2004年6月起注入SP二元体系(4.5 g/L SLPS+1.5 g/L非离子剂+1.7 g/L聚合物),降水增油效果显著,截止2008年3月,试验区提高采收率5.7%,中心井区提高采收率12.7%且采出程度达到54%。图7表2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 混合表面活性剂 石油磺酸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协同效应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 胜利孤东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