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em cell therapy applied for digestive anastomosis: 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1
作者 Jacobo Trébol Tihomir Georgiev-Hristov +3 位作者 Isabel Pascual-Miguelañez Hector Guadalajara Mariano García-Arranz Damian García-Olmo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SCIE 2022年第1期117-141,共25页
BACKGROUND Digestive tract resections are usually followed by an anastomosis.Anastomotic leakage,normally due to failed healing,is the most feared complication in digestive surgery because it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m... BACKGROUND Digestive tract resections are usually followed by an anastomosis.Anastomotic leakage,normally due to failed healing,is the most feared complication in digestive surgery because it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Despite technical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nd focused research,its rates have remained almost unchanged the last decades.In the last two decades,stem cells(SCs)have been shown to enhance healing in animal and human studies;hence,SCs have emerged since 2008 as an alternative to improve anastomoses outcomes.AIM To summarise the published knowledge of SC utilisation as a preventative tool for hollow digestive viscera anastomotic or suture leaks.METHODS PubMed,Science Direct,Scopus and Cochrane searche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key words“anastomosis”,“colorectal/colonic anastomoses”,“anastomotic leak”,“stem cells”,“progenitor cells”,“cellular therapy”and“cell therapy”in order to identify relevant articles published in English and Spanish during the years of 2000 to 2021.Studies employing SCs,performing digestive anastomoses in hollow viscera or digestive perforation sutures and monitoring healing were finally included.Reference lists from the selected articles were reviewed to identify additional pertinent articles.METHODS Given the great variability in the study designs,anastomotic models,interventions(SCs,doses and vehicles)and outcome measures,performing a reliable meta-analysis was considered impossible,so we present the studies,their results and limitations.RESULTS Eighteen preclinical studies and three review papers were identified;no clinical studies have been published and there are no registered clinical trials.Experimental studies,mainly in rat and porcine models and occasionally in very adverse conditions such as ischaemia or colitis,have been demonstrated SCs as safe and have shown some encouraging morphological,functional and even clinical results.Mesenchymal SCs are mostly employed,and delivery routes are mainly local injections and cell sheets followed by biosutures(sutures coated by SCs)or purely topical.As potential weaknesses,animal models need to be improved to make them more comparable and equivalent to clinical practice,and the SC isolation processes need to be standardised.There is notable heterogeneity in the studies,making them difficult to compare.Further investigations are needed to establish the indications,the administration system,potential adjuvants,the final efficacy and to confirm safety and exclude definitively oncological concerns.CONCLUSION The future role of SC therapy to induce healing processes in digestive anastomoses/sutures still needs to be determined and seems to be currently far from clinical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gical anastomosis Anastomotic leak Digestive system surgical procedure cell transplantation cell therapy stem cells Tissue engineering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策略与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宛俞 程乐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90-3096,共7页
背景:脊髓损伤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脊髓损伤最初由机械性创伤造成,随后引起继发性损伤,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形成胶质瘢痕。目的:归纳总结脊髓损伤的病理进程和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 背景:脊髓损伤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脊髓损伤最初由机械性创伤造成,随后引起继发性损伤,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形成胶质瘢痕。目的:归纳总结脊髓损伤的病理进程和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策略,以期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最佳方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移植,脊髓损伤”,英文检索词为“stem cell,spinal cord injury,spinal cord,mesenchymal stem cells,neural stem cells,pathophysiology,clinical trial,primary injury,secondary injury”,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9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策略分为外源性干细胞移植和内源性干细胞移植,将治疗脊髓损伤的外源性干细胞移植策略分为4种,分别是将干细胞注射到损伤部位、负载干细胞的生物材料移植、胚胎组织移植、工程神经网络组织或脊髓样组织的移植;②与单一的治疗方式相比,联合治疗可更有效促进神经再生和脊髓功能恢复;③调控损伤部位的微环境、磁刺激、电刺激、振荡电场刺激、过表达转录因子、康复治疗等可与干细胞移植进行联合治疗,从而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原发性损伤 继发性损伤 胶质瘢痕 干细胞移植 生物材料 间充质干细胞 联合治疗
下载PDF
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根治治疗进展
3
作者 柴星苑 张志勇(综述) 赵晓东(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9-662,666,共5页
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X-SCID)是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典型的免疫学特征是成熟T细胞和NK细胞完全缺失而B细胞数量正常或升高。临床特征是从婴儿早期即出现复发和严重的机会性感染。该病患者往往起病早,临床表现重,预后... 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X-SCID)是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典型的免疫学特征是成熟T细胞和NK细胞完全缺失而B细胞数量正常或升高。临床特征是从婴儿早期即出现复发和严重的机会性感染。该病患者往往起病早,临床表现重,预后差,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大多在2岁以内死亡。造血干细胞移植(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如果采用HLA匹配的同胞供体,生存率极高(>90%)。然而,当使用替代供体时,成功率和存活率往往较低。因此基因治疗已被开发为替代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造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治疗 基因编辑
下载PDF
DCLRE1C基因突变致Omenn综合征1例
4
作者 肖荣州 封其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275-2278,共4页
目的探索Omenn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总结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1年收治的1例Omenn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男,2岁4个月,发现皮疹10个月余入院,既往有多次感染病史,累及多个系统,均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后好转出院,此次第5... 目的探索Omenn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总结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1年收治的1例Omenn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男,2岁4个月,发现皮疹10个月余入院,既往有多次感染病史,累及多个系统,均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后好转出院,此次第5次入院后予药物对症治疗皮疹基本消退,并完善基因检查提示Omenn综合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Athabascan型相关基因DCLRE1C存在两处杂合突变,家系验证为复合杂合突变,最终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功,目前无病生存。结论临床上当病儿既往存在反复感染、红皮病等表现时应警惕Omenn综合征,尽早完善基因检测及骨髓移植是根治该疾病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皮炎 Omenn综合征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5
作者 王晓晖 费越 +1 位作者 王先火 张会来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恶性肿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10%,常见于男性,中位发病年龄67岁,具有不可治愈、易复发和耐药等特点,复发后患者预后常较差,治疗选择有限。近年来,随着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B...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恶性肿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10%,常见于男性,中位发病年龄67岁,具有不可治愈、易复发和耐药等特点,复发后患者预后常较差,治疗选择有限。近年来,随着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B细胞淋巴瘤因子2抑制剂(BCL-2i)等为代表的靶向药物的应用,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及异基因干细胞移植(allo-SCT)等疗法的进展,复发难治性(R/R)MCL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本文拟对目前R/R MCL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靶向药物 细胞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下载PDF
聚乙烯醇滴眼液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邓丽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5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均采用翼状胬肉切除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均采用翼状胬肉切除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结果:术前,两组滤纸浸湿长度、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滤纸浸湿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术前,且试验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移植片成活时间早于对照组,胬肉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烯醇滴眼液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移植片成活,降低胬肉复发率,延长泪膜破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滴眼液 复发性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下载PDF
手术切除小细胞肺癌生存预后分析及不同亚型生存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晓琪 梁智健 +3 位作者 代孔旭 王鑫 张经纬 李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9-415,共7页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生存预后,并对比复合小细胞肺癌(combin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c-SCLC)与纯小细胞肺癌(pure small cell lung cancer,p-SCLC)的生存预后差异。方法纳入2000年10月~2022...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生存预后,并对比复合小细胞肺癌(combin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c-SCLC)与纯小细胞肺癌(pure small cell lung cancer,p-SCLC)的生存预后差异。方法纳入2000年10月~2022年10月我科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SCLC患者,收集临床、手术和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手术切除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曲线的对比。结果共纳入SCLC 138例,其中p-SCLC 108例,c-SCLC 30例。中位随访时间27.5月(4~164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和肿瘤TNM分期是手术切除SCLC的OS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吸烟史OS HR=2.16,95%CI:1.17~4.01,P=0.014,DFS HR=2.08,95%CI:1.20~3.59,P=0.009;肿瘤TNM分期OS HR=3.59,95%CI:1.83~7.04,P<0.001,DFS HR=2.67,95%CI:1.47~4.88,P=0.001),年龄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1.86,95%CI:1.01~3.44,P=0.046)。c-SCLC和p-SCLC的5年OS率(49.1%vs.55.8%,P=0.921)和5年DFS率(41.6%vs.46.2%,P=0.612)均未见显著差异。在N0患者中,c-SCLC和p-SCLC的5年OS率和DFS率也未见显著差异,但在N1-2患者中,c-SCLC的3年OS率和DFS率明显差于p-SCLC(OS率22.0%vs.50.4%,log-rankχ2=6.660,P=0.010;DFS率10.4%vs.39.9%,log-rankχ2=5.067,P=0.024)。结论手术切除SCLC的预后与吸烟史及肿瘤分期相关,手术切除的N0期c-SCLC生存预后与p-SCLC相似,但N1-2期c-SCLC生存预后明显差于p-S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小细胞肺癌 手术切除 生存分析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全麻下行胸腔巨大肿瘤切除1例
8
作者 柴旋 王忠慧 +2 位作者 汪亚宏 朱波波 张冬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5期146-149,153,共5页
白血病是一组以白细胞增殖和发育功能障碍为特征的血液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第15位及第11位。异常增殖的细胞可广泛浸润全身脏器,常见的为肝、脾、淋巴结、中枢神经系统等。纵隔淋巴结和肺是胸部最常受累的组织... 白血病是一组以白细胞增殖和发育功能障碍为特征的血液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第15位及第11位。异常增殖的细胞可广泛浸润全身脏器,常见的为肝、脾、淋巴结、中枢神经系统等。纵隔淋巴结和肺是胸部最常受累的组织,白血病合并胸腔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报告了1例白血病患者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巨大肿瘤切除术。虽然术中失血较多,但在麻醉及外科团队协作处理后,手术顺利结束,患者于两周后康复出院。旨在探讨完全缓解期的白血病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的安全性、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措施,以期为白血病患者麻醉评估及处理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异体骨髓移植后 胸腔巨大肿瘤切除术 创伤性凝血病
下载PDF
壮方壮肝逐瘀煎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CCl4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罗艺徽 吴姗姗 +1 位作者 王振常 吕艳杭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443-449,共7页
目的 探讨壮肝逐瘀煎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nsenchymal stem cell,BMMSC)移植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方法 取2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A组),另取80只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单纯壮肝逐瘀煎组(C组... 目的 探讨壮肝逐瘀煎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nsenchymal stem cell,BMMSC)移植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方法 取2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A组),另取80只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单纯壮肝逐瘀煎组(C组)、单纯BMMSC组(D组)、壮肝逐瘀煎联合BMMSC组(E组),每组20只。A组、B组、D组灌服生理盐水(0.1 m L/kg,1次/d),C组、E组灌服壮肝逐瘀煎(0.1 mL/kg,1次/d),各组均连续干预12周。其中,第4周末,B组、C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D组、E组尾静脉注射BMMSC。干预后,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变化;采用RT-PCR检测肝组织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ALB、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mRNA;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表达;冷冻切片技术检测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BMMSC向肝脏归巢的情况。结果 B组肝小叶结构被广泛增生的纤维化组织分割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即假小叶),肝细胞排列絮乱、坏死、变性及再生。C组、D组、E组肝小叶结构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肝细胞变性、水肿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A组比较,B组AST、ALT、TBIL明显升高(P<0.05),ALB和AFP、ALB、CK18 m RNA及HGF、E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AST、ALT、TBIL明显降低(P<0.05),ALB和AFP、ALB、CK18 mRNA及HGF、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E组比较,C组、D组AST、ALT、TBIL明显升高(P<0.05),ALB和AFP、ALB、CK18 mRNA及HGF、E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E组肝脏内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数量明显高于A组、D组。结论 壮肝逐瘀煎联合BMMSC治疗可抗肝纤维化,可有效促进BMMSC向肝脏归巢,修复受损的肝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肝逐瘀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联合治疗 归巢 CCL4 肝纤维化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张奕 赵莹 张清华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5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76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治...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76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角膜散光度、裸眼视力、泪腺破裂时间、泪膜功能正常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1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角膜散光度、裸眼视力均优于治疗前,泪腺破裂时间均长于治疗前,观察组角膜散光度、裸眼视力均优于对照组,泪腺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泪膜功能正常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显著,患者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及泪腺破裂时间均有改善,有效提升其泪膜功能,安全性高,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泪膜功能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行两种不同移植方案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对比
11
作者 何棠红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8期57-60,共4页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行两种不同移植方案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瑞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108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54例(54眼)。A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行两种不同移植方案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瑞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108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54例(54眼)。A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B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泪膜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S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术前,且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BUT、SⅠT均长于术前,且B组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期间,两组均未发生现胬肉组织增生或新生血管等相关并发症。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及羊膜移植均可有效改善泪膜功能,减轻干眼症症状,但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更利于患者术后泪膜功能及干眼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术 泪膜功能 移植 羊膜 角膜缘干细胞
下载PDF
G-CSF动员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联合移植治疗白血病 被引量:7
12
作者 鹿全意 牛小青 +4 位作者 郭勇 张鹏 曾晓新 付肖凡 周娟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326-328,共3页
为了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联合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 给予供者G-CSF 8-10μg/(kg·d),皮下连续注射5天,以动员外周血和骨髓干细胞,在第4,5天采集外周血干细 胞,第7天采集骨髓;预处理采用... 为了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联合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 给予供者G-CSF 8-10μg/(kg·d),皮下连续注射5天,以动员外周血和骨髓干细胞,在第4,5天采集外周血干细 胞,第7天采集骨髓;预处理采用氟达拉宾,白消安和环磷酰胺组成的新方案。结果表明,12例全部成功植入,中性 粒细胞>0.5×109/L的时间为10.2(9-12)天,血小板>20×109/L的时间为12.5(12-14)天。移植后观察100 天,4例(33.3%)发生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0例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中位随访时 间5个月,2例死亡,余10健康生存。结论:G-CSF动员的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骨髓联合移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 法,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植活并不增加aGVHD和cGVHD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联合移植 白血病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缺血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23
13
作者 谷涌泉 张建 汪忠镐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糖尿病下肢缺血外科治疗有三种方法可供临床选择:第一是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创伤较大,对患者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第二是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方法,适应证较广;第三是自体干细胞移植,特别适应于体质差和无下肢动脉流出道或流... 糖尿病下肢缺血外科治疗有三种方法可供临床选择:第一是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创伤较大,对患者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第二是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方法,适应证较广;第三是自体干细胞移植,特别适应于体质差和无下肢动脉流出道或流出道差的患者。大动脉(腹主动脉、髂动脉)病变:血管腔内介入或动脉旁路移植或二者同时应用;中等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病变:介入或动脉旁路移植或二者同时应用,或者自体干细胞移植;小动脉(小腿动脉或足部动脉)病变:介入或动脉旁路移植或二者同时应用,或者自体干细胞移植。临床上应根据病变部位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 下肢 干细胞移植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喜林 苏航 +5 位作者 仲凯励 达永 肖秀斌 刘静 余金德 张伟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移植及二者联合移植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毒副作用、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速度等临床方面的差异,总结归纳三种不同移植方式在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方面的优劣。68例难治性恶...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移植及二者联合移植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毒副作用、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速度等临床方面的差异,总结归纳三种不同移植方式在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方面的优劣。68例难治性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了大剂量放化疗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10例患者为单一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BMT),46例患者为单一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HSCT),12例患者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PBHSCT+ABMT)。结果表明:ABMT、APBHSCT、APBHSCT+ABMT的治疗有效率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75%、57.1%、33.3%);(86.4%和74.4%、54.2%、38.1%);(83.3%和72.7%、55.6%、40%)。白细胞恢复时间分别为13天、11天、8天,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17天、14天、9天。在移植后3个月、6个月、1年时检测ABMT、APBHSCT、APBHSCT+ABMT患者T细胞亚群正常率分别为(0%、33.3%、60%),(10.8%、32%、73.9%),(27.3%、55.6%、85.7%)。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与单一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相当,但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APBHSCT+ABMT)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略快,有利于拓宽年龄偏大和造血功能受损患者移植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单核细胞移植联合多孔髓芯减压修复股骨头坏死:11个月随访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德峰 张喜善 +1 位作者 武京国 陶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背景:大量临床试验研究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头颈及股骨近端骨髓干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同时伴随着活性减弱,这就使得此处成骨能力明显下降,即坏死骨在得到吸收后仍不能有效修复,从而导致股骨头的塌陷。目的:分析自体外周血单核细... 背景:大量临床试验研究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头颈及股骨近端骨髓干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同时伴随着活性减弱,这就使得此处成骨能力明显下降,即坏死骨在得到吸收后仍不能有效修复,从而导致股骨头的塌陷。目的:分析自体外周血单核细胞移植联合多孔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49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体外周血单核细胞移植联合多孔髓芯减压治疗,治疗后进行疼痛、髋关节功能、患者满意度评估,并进行X射线片、CT及MRI等检查。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14个月,平均随访(12.5±0.6)个月,在随访期间未发生并发症与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疼痛评分、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患者满意度优良率为92%。MRI检查低信号区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治疗前为(40.1±7.34)%,治疗后6个月为(20.23±5.4)%,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自体外周血单核细胞移植联合多孔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早期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并恢复髋关节功能,延缓病情发展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股骨头坏死 减压术 外科 干细胞 移植 髓芯减压 外周血单核细胞 疗效 随访
下载PDF
人胎肝干细胞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损伤肝脏中的植入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娟 李文林 +7 位作者 陶欣荣 朱海英 王新民 李建秀 田棣 余宏宇 Joseph T Lau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从孕4.5~6周的人胚胎肝脏中分离培养肝干细胞,并观察其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损伤肝脏中的植入.方法:从孕4.5~6周的人胚胎肝脏中分离干细胞并进行体外长期培养,用RT PCR方法检测肝干细胞相关分子标志以及八聚物结合蛋白4(... 目的:从孕4.5~6周的人胚胎肝脏中分离培养肝干细胞,并观察其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损伤肝脏中的植入.方法:从孕4.5~6周的人胚胎肝脏中分离干细胞并进行体外长期培养,用RT PCR方法检测肝干细胞相关分子标志以及八聚物结合蛋白4(Oct-4)的表达,然后植入经四氯化碳(CCl4)造成急性肝损伤的SCID小鼠体内,在移植后2、l0、17d分别对受体鼠肝脏冰冻切片进行荧光观察和H-E染色.结果:所建立的胎肝细胞系不仅表达二肽水解酶Ⅳ(DPPⅣ)、白蛋白(Alb)、细胞角蛋白(CK)19、γ-谷氨酰转肽酶(γ-GT)、CK18、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等肝干细胞相关标志,还表达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在细胞移植后2 d,肝脏冰冻切片未见绿色荧光;移植后10 d和17d肝脏冰冻切片见散在的绿色荧光.对同一切片做H-E染色,发现绿色荧光部位为肝板内的多个成熟肝细胞.结论:从人胚胎肝脏中分离的干细胞能够植入SCID小鼠的损伤肝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干细胞 胚胎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细胞移植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 被引量:32
17
作者 吴敏 赵秀琴 王慧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40-242,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2-01/2005-01在我院接受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睑球粘连的32例患者,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睑球粘连的效果。方法: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睑球粘连的32例患者中12例接受了翼状胬肉切除...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2-01/2005-01在我院接受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睑球粘连的32例患者,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睑球粘连的效果。方法: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睑球粘连的32例患者中12例接受了翼状胬肉切除+丝裂霉素+睑球粘连分离术,20例接受了翼状胬肉切除+睑球粘连分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术。结果:接受翼状胬肉切除+丝裂霉素+睑球粘连分离术的12例患者中,术后6例翼状胬肉、睑球粘连复发;接受翼状胬肉切除+睑球粘连分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术的20例患者中,术后2例患者翼状胬肉、睑球粘连复发。结论:接受翼状胬肉切除+睑球粘连分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术术后复发率低,术后刺激症状较轻,翼状胬肉切除+睑球粘连分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术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睑球粘连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 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睑球粘连
下载PDF
体外扩增的自体脂肪干细胞介导自体脂肪移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汤苏阳 李彦 +4 位作者 闫俊灵 陈冲 李梁 丁红 原理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3年第6期433-438,共6页
目的探讨并评估体外扩增的自体脂肪干细胞介导自体脂肪移植的治疗效果。 方法实验组50例患者经过自体脂肪干细胞分离、培养、体外扩增后,介导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充填面部塑形、隆胸,随访6~24个月。手术分为两期,第一期:取患者... 目的探讨并评估体外扩增的自体脂肪干细胞介导自体脂肪移植的治疗效果。 方法实验组50例患者经过自体脂肪干细胞分离、培养、体外扩增后,介导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充填面部塑形、隆胸,随访6~24个月。手术分为两期,第一期:取患者自体脂肪颗粒细胞15~20 ml,进行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扩增至第3代,进行细胞免疫表型、分化潜能、遗传稳定性鉴定。第二期:20~25 d 后,抽取一定量的患者自体脂肪颗粒混合第5~6代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用于鼻部、颏部、额部及颞部等面部充填塑形和隆胸。对照组10例患者,单纯自体脂肪移植。 结果第3~6代自体脂肪干细胞具有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特征,并保持了遗传稳定性。脂肪移植6~24个月后,回访无明显脂肪吸收现象,塑形效果良好。 结论自体脂肪干细胞介导的自体脂肪移植术具有微创、移植脂肪成活率高、成形效果好等优点,是具有发展前途的、值得推荐的再生医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免疫表型分型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与钽棒植入术治疗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何帮剑 厉驹 +1 位作者 吕一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2期1119-1124,共6页
目的 :比较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与钽棒植入术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收集ARCOⅡ期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45例55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组(A组)和钽棒植... 目的 :比较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与钽棒植入术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收集ARCOⅡ期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45例55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组(A组)和钽棒植入组(B组)。A组23例28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3~51岁,平均(36.87±9.52)岁;病程2~28个月,平均(17.13±7.74)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35~70分,平均(54.74±11.81)分;采用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22例27髋,其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26~46岁,平均(35.59±7.39)岁;病程3~26个月,平均(16.00±7.46)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35~76分,平均(57.18±12.95)分,采用钽棒植入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4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8个月。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Harris评分83.04±8.97,其中优6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B组Harris评分84.41±9.94,其中优9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与钽棒植入术均能改善髋关节功能,髓芯减压结合干细胞移植方法费用少,具有较高的效价比,更适用于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减压术 外科 干细胞移植 病例对照研究 ARCO分期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海云 施晓雷 +1 位作者 褚薛慧 丁义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62-968,共7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联合内科方法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动物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建立猪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12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n=3),联合治疗组:诱导24h后,...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联合内科方法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动物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建立猪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12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n=3),联合治疗组:诱导24h后,门静脉移植5×107自体MSCs,每24h自体血浆100mL、甘利欣100mg滴注;单纯内科治疗组:诱导后每24h自体血浆100mL、甘利欣100mg滴注;单纯自体MSCs移植组:诱导24h后,经门静脉移植5×107自体MSCs;对照组:除普通观察护理外,不予以任何治疗.以对照组存活时间为整个实验观察窗口,观察家猪的肝脏功能及病理变化.结果:对照组全部死亡后(存活44±3.5h),其他3组所有实验动物人为促死.肝脏功能指标在联合治疗组、单纯内科治疗组及单纯MSCs移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比较单纯内科治疗组及单纯自体MSCs移植组有明显改善(P<0.05).肝脏病理HE染色提示联合治疗组、单纯内科治疗组病理改变轻于其他组,联合治疗组病理改变轻于内科治疗组,单纯MSCs移植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联合治疗组肝脏细胞增殖率(34%)明显优于其他组,单纯内科治疗组、单纯MSCs移植组及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纯骨髓MSCs移植或者内科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有一定效果,骨髓MSCs移植联合内科治疗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D-Gal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家猪的肝脏指标,促进肝组织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联合治疗 急性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