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9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 Structures upon the Aerodynamic and Acoustic Performance of the Outdoor Unit of a Split Air-Conditioner 被引量:3
1
作者 WU Chengjun LIU Jiang PAN Ji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836-845,共10页
DC-inverter split air-conditioner is widely used in Chinese homes as a result of its high-efficiency and energy-saving. Recently, the researches on its outdoor unit have focused on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 structu... DC-inverter split air-conditioner is widely used in Chinese homes as a result of its high-efficiency and energy-saving. Recently, the researches on its outdoor unit have focused on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 structures upon the aerodynamic and acoustic performance, however they are only limited to the influence of a few parameters on the performance, and practical design of the unit requires more detailed parametric analysis.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and computational aerodynamic acoustics(CAA) simulation based on FLUENT solver is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 structures upon the aforementioned properties of the unit. The flow rate and sound pressure level are predicted for different rotating speed, and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parametric influence of three main surrounding structures(i.e. the heat sink, the bell-mouth type shroud and the outlet grille) upon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unit is analyzed thoroughl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tip vortex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flow fields near the blade tip and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flow field of the unit. The inlet ring's size and throat's depth of the bell-mouth type shroud, and the through-flow area and configuration of upwind and downwind sections of the outlet grill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unit. Furthermore, two improved schemes against the existing prototype of the unit are developed, which both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flow rate more than 6 %(i.e. 100 m3·h~(-1)) at given rotating speeds. The inevitable increase of flow noise level when flow rate is increased and the advantage of keeping a lower rotating speed are also discussed. The presented work could be a useful guideline in designing the aerodynamic and acoustic performance of the split air-conditioner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inverter split air-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surrounding structur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computational aerodynamic acoustics(CAA) simulation improved design
下载PDF
Spatial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measures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from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被引量:1
2
作者 Guoxing Zhang Peide Zhang +2 位作者 Nana Deng Haixu Bao Jiexun Li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9年第3期267-277,共11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measures on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measures on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In order to reflect the effect of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different regulation measures more truly,this paper constructs indices of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measures through the results of policy texts quantification.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this paper divide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to the following types:personnel and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of command and control;market-oriented fiscal,taxation,financial and other economic measures;guidance measures.Spatial panel regression results show that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of command control and market-oriented fiscal measures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but not conducive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djacent areas.Their roles in promoting and inhibition are counteracted,which causes the total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of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are not significant.Personnel measures,financial measures,other economic measures and guidance measures do not have the short-term effect and spatial effect on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policy quantification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measures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n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 around deep roadway 被引量:1
3
作者 SU Cai-quan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1年第4期377-381,共5页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deep roadway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 application of the strain-softening constitutive mode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eep and shallow roadway of the rock bearing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deep roadway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 application of the strain-softening constitutive mode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eep and shallow roadway of the rock bearing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Influences of the supporting resistance on the rock bearing structure at the deep roadway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lternation of strong and weak strength-softening region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deep roadway. However, the increase in the supporting resistance cuts down the size of strength-softening region of surrounding rock, decreases its strength-softening degree, and im- proves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condi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upporting resistance can raise the self-supporting 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through controlling its strength-softening so as to make the rock bearing structure of deep roadway s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analysis STABILITY surrounding rock deep roadway bearing structure
下载PDF
Study on Harnessing of Roadway with Badly Damaged Surrounding Rock
4
作者 吕家立 颜志平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1998年第1期38-44,共7页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train softening character of rock, and the de formation feature of roadway with badly damaged surrounding rock and adopting the ideal elastoplastic softening model, derives the formula for ca...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train softening character of rock, and the de formation feature of roadway with badly damaged surrounding rock and adopting the ideal elastoplastic softening model, derives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supporting resistance for the roadwa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controlling the rheid speed of the rock in the plastic softening area is critical and that the combined supporting, i. e. combining surrounding rock internal rein forcement with external supporting f is the reasonahle supporting to this kiud of roadway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re of universal significance for harnessing the roadway with badly damaged surrounding r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WAY with badly damaged surrounding rock IDEAL ELASTOPLASTIC SOFTENING model internal reinforcement external supporting boundary structure effect
下载PDF
底板动压巷道压裂弱结构体应力转移控制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绍杰 刘江伟 +1 位作者 李亚康 吕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为了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许多巷道都会布置在煤层底板中,如部分运输大巷、排水巷道、瓦斯抽采巷道等。采动应力容易造成底板巷道围岩应力升高,加剧底板巷道围岩变形,造成支护永久失效、顶板下沉、巷道底鼓、两帮收敛等破坏。针对此... 为了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许多巷道都会布置在煤层底板中,如部分运输大巷、排水巷道、瓦斯抽采巷道等。采动应力容易造成底板巷道围岩应力升高,加剧底板巷道围岩变形,造成支护永久失效、顶板下沉、巷道底鼓、两帮收敛等破坏。针对此,提出了在应力传递路径上实施水力压裂,在指定的区域制造出一定空间形态的水压裂缝网,形成压裂弱结构体,实现区域范围内的应力转移,从而降低巷道区域范围内的应力,控制巷道的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技术,并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工程验证等方式,揭示了底板动压巷道压裂弱结构体应力转移的力学机制,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对压裂弱结构体的合理位置、范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求解。得出:(1)压裂弱结构体使局部应力场发生明显变化,出现应力升高区和应力降低区,应力降低区主要分布在弱结构体与采动应力连线的方向上,主要集中在一个拱形的范围内;由于膨胀效应,在与应力来源垂直的方向上产生应力集中,出现应力升高区。(2)最大主应力变化幅度与压裂弱结构体的长轴长L、短轴长H、到巷道的距离P、与巷道连线的水平夹角β、压裂层的强度C及内摩擦角α、压裂的损伤变量D等有关。其中到巷道的距离P对卸压效果影响最大,损伤变量D对卸压效果影响最小。(3)采用提出的计算方法设计了淮北矿业集团袁店一矿的103运输集中巷的卸压方案,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底板动压巷道变形速率明显减缓,验证了底板强动压巷道压裂弱结构体应力转移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应力 弱结构体 水力压裂 卸压 切顶 围岩控制
下载PDF
基于定向声波扫描的钻孔围岩隐伏溶洞表征与分析方法
6
作者 张岩 汪进超 +1 位作者 刘厚成 郭启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5-1445,共11页
复杂地质环境下采用简化的几何体代替真实形态的隐伏溶洞进行数值分析,往往难以反映真实的工程特性,自然形成的溶洞形态在几何方面无明显规律性,导致溶洞形态特征的定量化表征问题一直未被很好的解决,为此,针对复杂地质环境下钻孔围岩... 复杂地质环境下采用简化的几何体代替真实形态的隐伏溶洞进行数值分析,往往难以反映真实的工程特性,自然形成的溶洞形态在几何方面无明显规律性,导致溶洞形态特征的定量化表征问题一直未被很好的解决,为此,针对复杂地质环境下钻孔围岩隐伏溶洞轮廓的几何形态特征定量化研究中缺少系统性研究问题,提出了基于定向声波扫描的钻孔围岩隐伏溶洞表征与分析方法。首先,在利用钻孔定向声波扫描技术获取基础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同一钻孔中不同隐伏溶洞的轮廓坐标化准则。随后,在钻孔围岩隐伏溶洞定量表征方面,分别提出了隐伏溶洞水平方向结构表征方法与垂直方向结构表征方法,实现了隐伏溶洞的全方位定量化表征;在钻孔围岩隐伏溶洞统计分析方面,提出了水平全方位占比指数、远离占比指数和深度占比指数,能够从钻孔角度来统计分析钻孔不同深度、周围不同位置的隐伏溶洞情况。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证明了提出的方法能够为岩溶地区地质工程中工程勘察和数值模拟提供更多的定量化数据,是溶洞地区的开发与资源利用技术中的一种全新定量化分析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扫描 隐伏溶洞 围岩结构 定量表征 溶洞分析
下载PDF
黄土盾构隧道围岩强度指标结构性参数表征与荷载计算
7
作者 韩兴博 王培源 +4 位作者 陈子明 王流宝 雷平 高子明 叶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9-1057,共9页
为了考虑黄土地层特征,获取合理的围岩压力以指导黄土盾构隧道结构设计,通过对比盾构隧道与新奥法隧道围岩压力现场测试数据,结合黄土盾构施工实践,验证形变围岩压力计算黄土盾构隧道围岩荷载的合理性;考虑黄土地层的强度参数,通过芬纳... 为了考虑黄土地层特征,获取合理的围岩压力以指导黄土盾构隧道结构设计,通过对比盾构隧道与新奥法隧道围岩压力现场测试数据,结合黄土盾构施工实践,验证形变围岩压力计算黄土盾构隧道围岩荷载的合理性;考虑黄土地层的强度参数,通过芬纳公式构建黄土盾构隧道形变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采用三轴剪切实验,探究原状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变化规律,构建应力结构性参数下黄土强度指标的计算方法;结合盾构隧道开挖支护下围岩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建立深埋黄土盾构隧道围岩结构性参数场的计算框架,结合结构性参数修正的黄土强度准则,给出深埋黄土盾构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研究发现,使用形变压力理论计算黄土盾构隧道围岩荷载具有合理性;原状黄土相比重塑黄土有明显的应力峰值及应变软化现象;黄土应力结构性参数与粘聚力存在较好的拟合关系,与内摩擦角相关性低;当仅考虑地层浸水造成黄土结构性演变引起的围岩压力变化时,当含水率由1%增加到25%,塑性圈半径由4.6 m增加为5 m,围岩压力由587 kPa增加到622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盾构隧道 围岩压力 三轴剪切实验 芬纳公式 结构性参数
下载PDF
锚杆钻车运行中支护承载结构及围岩受力变形分析
8
作者 王雁冰 梅洪嘉 +3 位作者 张京泉 李凯 刘珍 李杨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针对单轨液压锚杆钻车运行过程中支护承载结构及围岩受力变形难以观测分析的问题。方法利用研发的CMMD4-35煤矿用单轨液压锚杆钻车,结合长城五矿1902S回风巷巷道现场情况综合分析钻车在大断面大倾角巷道动态运行的支护、承载及围岩... 目的针对单轨液压锚杆钻车运行过程中支护承载结构及围岩受力变形难以观测分析的问题。方法利用研发的CMMD4-35煤矿用单轨液压锚杆钻车,结合长城五矿1902S回风巷巷道现场情况综合分析钻车在大断面大倾角巷道动态运行的支护、承载及围岩协同受力变形特征。结果研究表明,钻车运行过程中吊挂板的受力变形在悬吊点处均达到峰值,工字钢在悬吊点的部分位移最小,与钻车直接接触的部分受力最大;锚索中部主要受到拉应力,靠近巷道一侧主要受到剪应力,而巷道两帮的锚杆拉应力主要分布在靠近巷道内部一侧;巷道顶板悬吊点处位移最大,两帮靠近顶板位移高于底板处,而巷道偏向低帮处底板的位移大于高帮处;以单轨液压锚杆钻车为核心的新型配套工艺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支护效果良好,比传统以掘锚一体机为中心的机器化工艺掘进效率更高。结论研究明确了CMMD4-35煤矿用单轨液压锚杆钻车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解决了现有掘锚一体机难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煤巷自动化掘进支护的问题,提升了煤巷支护效果掘进效率,为CMMD4-35煤矿用单轨液压锚杆钻车的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钻车 锚杆锚索 承载结构 支护结构 巷道围岩 受力变形
下载PDF
特厚煤层沿空掘巷围岩支卸协同控制技术
9
作者 李化敏 王文强 +1 位作者 王祖洸 孙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针对特厚煤层小煤柱沿空掘巷大范围塑性全煤巷道锚网索的支护难题,以塔山煤矿8204-2小煤柱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锚杆、锚索对沿空大范围塑性全煤巷道的支护机理。锚杆支护主要作用于浅部二次破碎区煤体... 针对特厚煤层小煤柱沿空掘巷大范围塑性全煤巷道锚网索的支护难题,以塔山煤矿8204-2小煤柱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锚杆、锚索对沿空大范围塑性全煤巷道的支护机理。锚杆支护主要作用于浅部二次破碎区煤体,形成浅部连续承载结构;锚索主要作用于深部处于三向受力状态的稳定煤体,形成更大范围的连续稳定承载结构;进一步明确了锚杆、锚索有效长度的计算方法,形成了以高预紧力、高强“锚-网-索”支护为基础,以坚硬顶板井下磨料水射流切顶卸压、巷帮大直径钻孔卸压、底板卸压槽卸压为辅的“支卸协同”小煤柱沿空巷道围岩控制技术体系。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试验巷道围岩最大变形量小于700 mm,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小煤柱 沿空掘巷 围岩控制 支卸协同 双层连续承载结构
下载PDF
动荷载作用下不同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层裂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建波 毕硕 +3 位作者 孙家鑫 暴伟越 廖志毅 王钥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8,共12页
煤矿巷道的力学性质由围岩结构决定,结构面位置、抗拉强度等特征显著影响应力波在围岩中的传播规律。以青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含低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破坏特征,借助ABAQUS/Explicit建立含高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数... 煤矿巷道的力学性质由围岩结构决定,结构面位置、抗拉强度等特征显著影响应力波在围岩中的传播规律。以青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含低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破坏特征,借助ABAQUS/Explicit建立含高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数值模型,并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验证模型合理性,同时对不同高透射性结构面抗拉强度、位置、入射波幅值等条件下整体巷道围岩破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结构面抗拉强度的增加,低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层裂体长度逐渐缩短,高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的层裂体长度则与结构面抗拉强度无关。高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在应力波作用下围岩先于结构面破坏,低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中结构面先于围岩破坏。巷道围岩中高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距自由端较远时不影响围岩层裂位置,距自由端较近时仅结构面破坏。随着应力波幅值的增加,高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破坏模式依次为:整体未破坏、围岩完整–结构面拉伸破坏、围岩层裂破坏–结构面拉伸破坏。研究结果可为巷道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 结构面 数值模拟 层裂
下载PDF
锚杆-围岩结构的耦合振动和减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苗苗 王卫 李英民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9,共9页
锚杆支护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支护手段,而随着施工工况日趋复杂,锚杆与围岩的组合结构也承受着各类动力荷载的影响。针对隧道中单根锚杆的受力特性有较多研究,而对于锚杆和围岩组合体的动力特性研究较少。对锚杆-围岩结构进行整体分析,... 锚杆支护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支护手段,而随着施工工况日趋复杂,锚杆与围岩的组合结构也承受着各类动力荷载的影响。针对隧道中单根锚杆的受力特性有较多研究,而对于锚杆和围岩组合体的动力特性研究较少。对锚杆-围岩结构进行整体分析,简化出一种巷道顶板锚杆支护模型,结合动力学双梁理论,建立并求解出模型动力学方程;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支护参数下结构的自振特性以及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提出减振措施;利用有限元软件GTS NX建立二维模型,验证支护体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锚杆-围岩结构的动力特性与锚固段长度、锚杆间距和锚杆直径有关。在所建模型中,随着锚固段长度与锚杆间距的适当增加,结构动力响应明显减弱;随着锚杆直径的变化,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情况较复杂,结构不同部位的动力响应变化趋势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支护 围岩振动 减振措施 双梁结构
下载PDF
向斜构造区特厚煤层开采覆岩结构稳定性及突水压架机理
12
作者 刘怀东 刘长友 +2 位作者 杨培举 王晨鸿 杨敬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5-3758,共14页
针对陕西省永陇矿区褶曲构造带突水压架事故频发问题,以陕西省郭家河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物理实验与理论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导致工作面突水压架的主要含水层,得出了向斜构造区煤层开采覆岩破断失稳特征,建立了考虑承压水作用... 针对陕西省永陇矿区褶曲构造带突水压架事故频发问题,以陕西省郭家河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物理实验与理论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导致工作面突水压架的主要含水层,得出了向斜构造区煤层开采覆岩破断失稳特征,建立了考虑承压水作用的覆岩结构力学模型,推导了工作面突水压架的临界水压力,揭示了向斜构造区突水压架机理。研究表明:①1303、1304、1308等已开采工作面在向斜轴部区域均发生过突水压架事故,宜君组岩层是导致工作面突水事故的主要含水层,煤层之上102.5 m处厚度为28.53 m的中粒砂岩为隔水关键层。隔水关键层断裂后,其上部100.51 m载荷层同步破断,导水裂隙带导通宜君组含水层。②在向斜构造区俯采阶段,顶板覆岩具有多层亚关键层并形成多离层区。向斜轴部岩层破断角竖直发育,顶板破坏程度最高,压架风险最大。③顶板突水致使覆岩结构失稳是导致压架事故发生的关键。承压水对顶板岩层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了覆岩载荷传递的连续性,降低了组合亚关键层的承载能力;构成了组合亚关键层的附加载荷。④防止突水压架所需的支护阻力随承压水压力的增大而加速增加,工作面发生突水压架事故的临界承压水压力为0.98 MPa。控制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降低宜君组承压水压力是保证工作面不发生压架事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压架 向斜构造 相似材料模拟 覆岩结构 支架围岩关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及周缘筇竹寺组与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对比
13
作者 谢国梁 焦堃 +3 位作者 刘瑞崟 邓宾 叶玥豪 刘树根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3-832,共20页
四川盆地及周缘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2套页岩是目前中国海相页岩气勘探的主攻层位,但页岩气勘探效果差异较大。为进一步探究这2套海相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差异,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四川盆地及周缘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2套页岩是目前中国海相页岩气勘探的主攻层位,但页岩气勘探效果差异较大。为进一步探究这2套海相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差异,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低压CO_(2)/N_(2)吸附、多重分形分析)对研究区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结构进行精细表征和对比,并揭示两者的成因机制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在孔隙发育程度及类型、孔径分布以及微孔、介孔-宏孔连通性、非均质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具有有机质孔隙更为发育、孔隙度高、孔隙连通性较低、非均质性更强、微孔占比高以及孔隙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高等特征。导致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差异的原因包括:①沉积环境差异导致两者页岩岩相不同,进而影响原始孔隙的有效保存;②机械压实作用、有机质热成熟作用、热成熟阶段页岩系统的封闭性以及深埋藏阶段强烈的机械压实作用是造成2套页岩孔隙结构差异的关键成岩作用。五峰组-龙马溪组由于其高的生物硅质含量、适中的热演化程度、相对封闭的页岩系统、相对较浅的埋藏作用和相对稳定的构造条件更有利于页岩中残余无机孔隙及有机质孔隙的发育和有效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成因差异机制 五峰组-龙马溪组 筇竹寺组 四川盆地及周缘
下载PDF
深部矿山高承压应急防水闸门设计计算与数值模拟研究——以滇东北毛坪铅锌矿为例
14
作者 袁世冲 李强 +2 位作者 杭远 孙帮涛 李东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2-644,共13页
应急防水闸门及其配套工程在水害发生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水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保障机械设备和人员安全。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逐年增加,应急防水闸门及闸门硐室所需要承受的水压也在不断增加,地质条件更加复杂,施工环境也更加恶... 应急防水闸门及其配套工程在水害发生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水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保障机械设备和人员安全。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逐年增加,应急防水闸门及闸门硐室所需要承受的水压也在不断增加,地质条件更加复杂,施工环境也更加恶劣。本文以滇东北大水矿山毛坪铅锌矿为例,在系统评价其310 m中段局部注浆改造前后突水风险的基础上,分析了深部高承压应急防水闸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多项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防水闸门设计承压值计算、硐室选址、结构类型、关键结构参数、开挖围岩扰动、围岩与结构的水压响应、闸门选型与远程控制系统等。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毛坪铅锌矿310 m中段应采用倒截锥形硐室结构,对开型防水闸门,设计承压6.4 MPa。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防水闸门硐室开挖及浇筑后,竖直和水平方向的压应力和拉应力均增大,围岩塑性破坏的范围约为0.38 m,第1个倒截锥形塞的迎水侧承担了超过80%的总水压。最后,探讨了深部高承压应急防水闸门系统的发展趋势,包括防水闸门及硐室结构长期服役的稳定性监测与评价、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设计与建造技术、配套智能化的水害信息辨识与预警平台等。研究结果可以为深部矿山设计和建造应急防水闸门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矿山 应急水闸门 围岩渗流 硐室结构
下载PDF
深立井井筒围岩破坏机理及井壁结构设计
15
作者 贾成刚 李臣 +1 位作者 郭玉龙 陈团团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303-308,共6页
为指导赵固二矿井筒建设,综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井筒围岩损伤变形及井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井筒穿越地层水平围压系数为1.75~1.86,导致软弱地层井筒塑性区蝶化分布,塑性区尺寸与双向主应力关系的RPP特性围岩强度影响较大... 为指导赵固二矿井筒建设,综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井筒围岩损伤变形及井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井筒穿越地层水平围压系数为1.75~1.86,导致软弱地层井筒塑性区蝶化分布,塑性区尺寸与双向主应力关系的RPP特性围岩强度影响较大;当埋深500~600m时,在冻结前后,及时浇筑井筒围岩损伤形态尺寸差异较大。基于此,确定选择冻结法施工,理论计算设计并校核了井壁结构参数,现场施工监测显示设计参数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为类似条件井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井筒 围岩损伤 冻结施工 井壁结构
下载PDF
高应力炭质板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受力评价研究
16
作者 胡涛涛 高咸超 +2 位作者 王青松 谢江胜 涂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9-1698,共10页
为探究高应力下炭质板岩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位移、支护结构内力变化规律,依托渭武高速木寨岭公路隧道,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下炭质板岩隧道的数值模型,提出强、中、弱3种支护方案;分析开挖距离对围岩位移、支护... 为探究高应力下炭质板岩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位移、支护结构内力变化规律,依托渭武高速木寨岭公路隧道,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下炭质板岩隧道的数值模型,提出强、中、弱3种支护方案;分析开挖距离对围岩位移、支护结构内力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支护设计参数合理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开挖过程中围岩累计沉降和收敛变形量比较:强支护<中支护<弱支护;开挖相同距离下,随着支护强度上升,支护提供的弹性抗力越强,围岩沉降和收敛变形减小;以强支护为例,支护结构轴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终轴力不断上升但趋势变缓的特征,开挖距离50 m趋于稳定;支护设计参数评价时,开挖距离(50 m)结束,强、中、弱3种方案钢架受压安全系数最小值分别为3.903、3.718、3.264,#1拱顶处强支护钢架较喷射混凝土先破坏,混凝土安全系数最小值分别为3.491、2.987、2.666,#2左拱腰处喷射混凝土较钢架先破坏,故选择中支护方案,材料I25b×C25、初衬厚度26 cm、钢架距离0.8 m。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软岩隧道开挖和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板岩 围岩位移 支护结构内力 数值模拟 合理性评价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超前巷道变形机制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17
作者 范红光 卢志杰 蒋东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针对采煤工作面超前巷道变形量大等问题,研究了采煤工作面端部覆岩运动特性对超前巷道变形的影响,分析了超前巷道切顶卸压机理,确定了合理的切顶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巷道的变形的根本原因是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弧形... 针对采煤工作面超前巷道变形量大等问题,研究了采煤工作面端部覆岩运动特性对超前巷道变形的影响,分析了超前巷道切顶卸压机理,确定了合理的切顶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巷道的变形的根本原因是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弧形三角板在工作面推进方向和倾斜方向下沉运动导致其重量及其荷载作用在巷道顶板造成的,并在此过程引起超前支承压力和侧向支承压力的集中。有效切断回采巷道上方顶板与工作面顶板的联动效应后,超前巷道替代了单体架棚支护,超前巷道顶底板累计变形量和两帮累计移近量分别为未切顶的1/5和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巷道 端部覆岩结构 切顶关键参数 巷道围岩控制
下载PDF
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围护结构性能研究
18
作者 孙庆龙 丁晓欣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3期345-350,共6页
研究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力学性能和保温性能,有利于为现场施工相变材料掺量提供理论依据。以硬脂酸和月桂酸为相变材料制备相变混凝土砂浆,研究了不同相变混凝土围护结构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相变复合体系替代比例的增加,... 研究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力学性能和保温性能,有利于为现场施工相变材料掺量提供理论依据。以硬脂酸和月桂酸为相变材料制备相变混凝土砂浆,研究了不同相变混凝土围护结构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相变复合体系替代比例的增加,相变混凝土围护结构的密度、塌落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墙体中心温度峰值和侧面温度峰值均下降。相变复合体系替代比例为30%时,相变混凝土围护结构满足C45的强度等级要求,相比普通混凝土,相变混凝土围护墙体中心温度峰值降低幅度为9.7%,侧面温度峰值降低幅度为12.4%。相变复合体系替代比例为50%时,相变混凝土围护结构满足C30的强度等级要求,相比普通混凝土,相变混凝土围护墙体中心温度峰值降低幅度为16%,侧面温度峰值降低幅度为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零能耗 建筑 围护结构 换热性能
下载PDF
深部向斜构造区煤泥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控制技术
19
作者 李生亚 严红 +3 位作者 裴晖 孟辉 吴林 邓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72,共6页
针对深部向斜构造区煤泥岩大巷围岩控制难题,以水峪煤业采区运输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深部煤泥岩巷道围岩位移和应力分布特征,研究了适用于深部煤泥岩巷道围岩的内外承载体环形协同控制技术主要结... 针对深部向斜构造区煤泥岩大巷围岩控制难题,以水峪煤业采区运输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深部煤泥岩巷道围岩位移和应力分布特征,研究了适用于深部煤泥岩巷道围岩的内外承载体环形协同控制技术主要结构和原理,构建了约束混凝土支架和围岩耦合模型,分析了内外承载结构体作用下深部煤泥岩巷道围岩位移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并在现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应用效果良好,对类似大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岩巷道 向斜构造区 深部矿井 内外承载体结构 围岩控制
下载PDF
松软破碎厚顶煤小煤柱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20
作者 张长君 胡智星 +4 位作者 马小卫 高明仕 张宏 王伟 王峰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23-27,共5页
以山寨煤矿3506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等方法,揭示了松软破碎厚顶煤小煤柱巷道存在围岩变形大、应力高,煤体裂隙发育、围岩稳定性差等特点;提出了“锚杆索高强高阻支护+弱结构卸压”组合围岩控制技术;现... 以山寨煤矿3506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等方法,揭示了松软破碎厚顶煤小煤柱巷道存在围岩变形大、应力高,煤体裂隙发育、围岩稳定性差等特点;提出了“锚杆索高强高阻支护+弱结构卸压”组合围岩控制技术;现场实践结果表明,支护方案优化后,最大顶板下沉量为120.9 mm,最大两帮内缩量为187.4 mm,巷道围岩稳定性得到有效控制,支护效果满足开采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破碎 厚顶煤 小煤柱 弱结构卸压 围岩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