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s for Optically Measured Total Suspended Solids Concentrations in the Drava River
1
作者 Bojana Dolinar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4年第7期710-721,共12页
The investigation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in the Drava River, Slovenia, measured indirectly with optical sensors can be ... The investigation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in the Drava River, Slovenia, measured indirectly with optical sensor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and particle size of the suspended solids that can settle in stagnant water. The possibility of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the TSS concentrations would allow a more reliable estimate of the amount of sediment in the accumulation lake of the planned, pumped-storage, 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 into which the water from the Drava River will be pumped. Therefore, during a period of one year, 90 water samples were taken directly at the optical sensors. The amount of sediments and their mineral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and particle size analyses were made in 15 samples. Microbiological parameters, which included a determination of the amount of phytoplankton, zooplankton, bacteria, fungi and organic debris, were investigated in all the water samples,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pH of the water were measured at the time when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e comparison of the parameters examined with the TSS concentrations showed that these concentrations can serve as a very good estimate of the amount of particles settled in the standing water, as well as of their size. These correlations are clearly expressed in the cases where the amounts of phytoplankton and organic debris in the water are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pended SOLIDS TSS concentrationS Optical Sensor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MICROORGANISMS
下载PDF
基于图像阈值分割算法的污水悬浮颗粒浓度检测方法
2
作者 刘琴 安见才让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1期6-9,共4页
为实现对污水悬浮颗粒浓度的准确检测,提出基于图像阈值分割算法的污水悬浮颗粒浓度检测研究。先采集污水悬浮颗粒图谱信息,提取污水悬浮颗粒红外光谱的熵特征量,然后构建污水红外光谱图像的阈值分割和多尺度特征分解模型,求解污水悬浮... 为实现对污水悬浮颗粒浓度的准确检测,提出基于图像阈值分割算法的污水悬浮颗粒浓度检测研究。先采集污水悬浮颗粒图谱信息,提取污水悬浮颗粒红外光谱的熵特征量,然后构建污水红外光谱图像的阈值分割和多尺度特征分解模型,求解污水悬浮颗粒流体域和固体域的图像特征耦合性特征量,最后通过污水悬浮颗粒红外特征变量类型与取值范围的差异性,实现污水悬浮颗粒浓度检测。测试表明,该方法检测精度高于0.9,证明所提方法提高了污水悬浮颗粒的有效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阈值分割 污水 悬浮颗粒 浓度检测 红外光谱
下载PDF
TC4钛合金绿色湿式切削加工多目标参数优化
3
作者 卞向东 赵威 何宁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6期1-3,7,共4页
为了研究在绿色湿式切削条件下各铣削参数对TC4钛合金表面粗糙度和机床周边悬浮物颗粒浓度PM2.5的影响规律,设计开展了正交铣削试验,建立了表面粗糙度和悬浮颗粒物浓度PM2.5的回归经验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表面粗糙度和悬浮颗... 为了研究在绿色湿式切削条件下各铣削参数对TC4钛合金表面粗糙度和机床周边悬浮物颗粒浓度PM2.5的影响规律,设计开展了正交铣削试验,建立了表面粗糙度和悬浮颗粒物浓度PM2.5的回归经验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表面粗糙度和悬浮颗粒物浓度PM2.5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而利用NSGA-Ⅱ算法和Pareto最优理论,获得了绿色湿式切削条件下的最优铣削参数选择方案,并通过实际试验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表面粗糙度 悬浮颗粒物浓度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北京PM_(2.5)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PM_(10)、TSP的关系 被引量:162
4
作者 杨复沫 贺克斌 +2 位作者 马永亮 张强 余学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6-510,共5页
在连续2年进行累积1周同步采样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城区和居住区2个采样点环境空气中PM2.5的浓度及其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PM2.5周平均浓度的变化范围为37~346μg/m3,年均浓度接近或超过PM10的二级年均标准.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 在连续2年进行累积1周同步采样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城区和居住区2个采样点环境空气中PM2.5的浓度及其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PM2.5周平均浓度的变化范围为37~346μg/m3,年均浓度接近或超过PM10的二级年均标准.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冬季最高,夏季最低.2个采样点PM2.5浓度的周变化与季节变化均相似.PM2.5与PM10、TSP的比值均在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反映采暖燃烧源对细颗粒物的贡献较大,而沙尘天气对粗颗粒物的贡献较大;其年均值分别为55%和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PM2.5浓度 PM10 TSP 细颗粒物 质量浓度 时间变化 可吸入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基于实测光谱的杭州湾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模式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繁 周斌 +1 位作者 徐建明 凌在盈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22-3026,共5页
悬浮物是我国近海水质遥感监测的主要参数之一.利用ASD地物光谱仪测量杭州湾水体的反射光谱,同步采集表层水样获取悬浮物浓度,模拟水色卫星MODIS和MERIS的波段设置提取遥感反射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分别建立2种悬浮物浓度的遥感反演模式... 悬浮物是我国近海水质遥感监测的主要参数之一.利用ASD地物光谱仪测量杭州湾水体的反射光谱,同步采集表层水样获取悬浮物浓度,模拟水色卫星MODIS和MERIS的波段设置提取遥感反射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分别建立2种悬浮物浓度的遥感反演模式.实测结果表明,杭州湾水体中悬浮物浓度较高,泥沙含量远远大于叶绿素浓度,平均值分别为705 mg/L和1.164 mg/m^3;2个监测站位的悬浮物浓度表现出时空上的差异,尤其是随潮汐变化的短周期变异十分显著;实测水体反射率光谱曲线在650~700 nm之间与800 nm附近分别出现峰值,光谱曲线一阶微分结果显示第一反射峰的位置随着悬浮物浓度增大向长波方向移动.基于神经网络建立的模拟算法充分利用了卫星不同通道的光谱信息,可以同时模拟水体中色素与非色素悬浮物的浓度,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R2均大于0.95,可以应用于实际卫星遥感反演,尤其是MERIS数据,因其具有相对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在近海水环境遥感监测中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浓度 反射光谱 人工神经网络 杭州湾
下载PDF
太湖水体散射特性及其与悬浮物浓度关系模型 被引量:45
6
作者 孙德勇 李云梅 +4 位作者 乐成峰 龚绍琦 王海君 伍蓝 黄昌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688-2694,共7页
水体散射特性与水环境参数如悬浮颗粒及其浓度密切相关.利用Wetlabs公司研制的水体固有光学特性测量系统,于2006-10~2006-11对太湖水体的散射系数和后向散射系数进行了测量.在对水体散射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太湖水体颗粒物后... 水体散射特性与水环境参数如悬浮颗粒及其浓度密切相关.利用Wetlabs公司研制的水体固有光学特性测量系统,于2006-10~2006-11对太湖水体的散射系数和后向散射系数进行了测量.在对水体散射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太湖水体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的光谱模型.此外,利用后向散射率计算水体折射系数,根据折射系数的变化范围,将水中颗粒物的主导因子分为3种类型:①浮游植物主导;②无机颗粒物主导;③两者共同主导.在对散射系数与无机悬浮物、有机悬浮物、总悬浮物浓度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颗粒物主导因子的不同,分别建立了散射系数与无机悬浮物浓度的乘幂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后向散射系数 散射系数 悬浮物浓度 颗粒物主导因子
下载PDF
现场粒径分析仪与ADCP同步测量悬浮沉积物浓度的粒径修正方法 被引量:21
7
作者 兰志刚 龚德俊 +2 位作者 于新生 李思忍 徐永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5-392,共8页
利用后散射强度 (ABS)估计悬浮沉积物浓度原理 ,根据Rayleigh散射理论 ,给出了利用现场粒径分析仪与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ADCP)同步测量悬浮沉积物浓度的粒径修正方法 ,并推导出了一种新的、用于对ABS进行粒径修正的等效粒径计算公式 ... 利用后散射强度 (ABS)估计悬浮沉积物浓度原理 ,根据Rayleigh散射理论 ,给出了利用现场粒径分析仪与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ADCP)同步测量悬浮沉积物浓度的粒径修正方法 ,并推导出了一种新的、用于对ABS进行粒径修正的等效粒径计算公式 ( 9)。利用这一公式并结合LISST 1 0 0所测的粒径分布信息 ,可以对ADCP所测的ABS进行粒径修正 ,其修正方法见式 ( 1 0 )。结合利物浦湾和Anglesey周边海域的现场采样、测量及其分析结果 ,对上述粒径修正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上述公式进行粒径修正后 ,ADCP测量悬浮沉积物浓度的精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从 0 .65— 0 .71提高到 0 .78— 0 .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CP 悬浮沉积物 粒径修正 后散射强度
下载PDF
渗透作用下多孔介质中悬浮颗粒的迁移过程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白冰 张鹏远 +2 位作者 宋晓明 郭志光 陈星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86-1793,共8页
对天然硅粉悬浮颗粒在饱和的石英多孔介质中的渗透迁移特性进行圆柱穿透试验,得到6种不同颗粒粒径(10,15,20,25,33,47μm)、3种不同颗粒浓度(0.2,0.5,0.8 mg/ml)、3种不同渗透速度(0.087,0.173,0.260 cm/s)和3种不同渗透方向(即自上向下... 对天然硅粉悬浮颗粒在饱和的石英多孔介质中的渗透迁移特性进行圆柱穿透试验,得到6种不同颗粒粒径(10,15,20,25,33,47μm)、3种不同颗粒浓度(0.2,0.5,0.8 mg/ml)、3种不同渗透速度(0.087,0.173,0.260 cm/s)和3种不同渗透方向(即自上向下,水平,自下向上)的颗粒穿透曲线,重点研究这些因素对悬浮颗粒迁移的水动力学过程、弥散效应、沉积效应等物理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渗透速度相同时,颗粒穿透过程中的浓度峰值一般随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而随渗透速度的增大,水动力学作用对颗粒迁移的影响越来越大,此时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则逐渐减小。此外,存在一个临界浓度值,当注入的悬浮颗粒浓度大于该值时,随着注入悬浮颗粒浓度的增大,出流液中的颗粒相对浓度反而有减小的趋势,这与大量的悬浮颗粒进入多孔介质造成多孔介质孔隙的堵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悬浮颗粒 渗透试验 迁移过程 相对浓度
下载PDF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水平和离子物种的化学形态 被引量:14
9
作者 段凤魁 刘咸德 +2 位作者 鲁毅强 王林 贺克斌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7,共5页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 1 998年 1 1月至 1 999年 2月期间的 2 4个总悬浮颗粒物 (TSP)样品中 NH+ 4、NO- 3、SO2 - 4和Na+ 质量浓度。研究结果表明 ,北京市冬季大气颗粒物中离子物种的化学形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污染严重时 ,离子物种以 H2...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 1 998年 1 1月至 1 999年 2月期间的 2 4个总悬浮颗粒物 (TSP)样品中 NH+ 4、NO- 3、SO2 - 4和Na+ 质量浓度。研究结果表明 ,北京市冬季大气颗粒物中离子物种的化学形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污染严重时 ,离子物种以 H2 SO4 、NH4 HSO4 、Na NO3为主要存在形态 ,气溶胶酸性强 ;污染轻时 ,离子物种以 (NH4 ) 2 SO4 、Na NO3为主要存在形态 ,气溶胶呈弱酸性 ;中等污染时 ,离子物种以 (NH4 ) 2 SO4 、NH4 HSO4 、Na NO3几种化学形态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大气颗粒物 浓度水平 离子物种 化学形态
下载PDF
悬浮颗粒的浓度对其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和沉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星欣 白冰 +1 位作者 闫瑜龙 贾丁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43-2348,共6页
多孔介质中悬浮颗粒迁移和沉积特性的研究对地下污染物净化、石油开采、核废料处置、水土保持等有很重要的意义。对4种不同浓度的悬浮颗粒在3种不同的渗流速度下进行室内试验,研究悬浮颗粒的浓度对其迁移和沉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多孔介质中悬浮颗粒迁移和沉积特性的研究对地下污染物净化、石油开采、核废料处置、水土保持等有很重要的意义。对4种不同浓度的悬浮颗粒在3种不同的渗流速度下进行室内试验,研究悬浮颗粒的浓度对其迁移和沉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悬浮颗粒浓度下,随着渗流速度的增加,穿透曲线中的悬浮颗粒的相对浓度也增大。同时,渗流速度一定时,悬浮颗粒的浓度存在一个临界值,小于该临界值,穿透曲线中的相对浓度随悬浮颗粒的浓度增大而增大;大于该临界值时,相对浓度随悬浮颗粒的浓度增大而减小。另外,悬浮颗粒的临界浓度是与渗流速度相关的,随着渗流速度增加,悬浮颗粒的临界浓度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颗粒 浓度 饱和多孔介质 迁移 沉积
下载PDF
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特性分析——以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河和绕阳河为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妙芬 宋庆君 +1 位作者 唐军武 王晓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20,共9页
水体悬浮物对溶解在水中的油及乳化油有吸附作用,这种作用会叠加在颗粒物上,对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产生影响,而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是水色遥感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建立遥感反演石油类污染浓度半分析模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2008年5月在辽... 水体悬浮物对溶解在水中的油及乳化油有吸附作用,这种作用会叠加在颗粒物上,对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产生影响,而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是水色遥感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建立遥感反演石油类污染浓度半分析模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2008年5月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境内双台子河和绕阳河现场测定的水样,对水体组分进行浓度分析,并分别利用分光光度计及后向散射系数测量仪测定水色三要素的吸收系数和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根据获取的数据,对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特性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1)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系数光谱模型;(2)石油类污染水体和非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系数与无机悬浮物浓度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在建立的后向散射系数光谱模型中,幂函数指数平均值为0.87;(2)从相关系数分析来看,对后向散射系数起主要作用的是无机悬浮物浓度,其次是石油类物质浓度,而有机悬浮物浓度几乎没有影响;(3)对于无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系数与无机悬浮物浓度为对数关系模型,而与有石油类污染水体更接近线性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散射特性 水体后向散射模型 悬浮物浓度 石油类污染 后向散射系数
下载PDF
悬移质泥沙输移扩散方程适用条件的讨论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磊 关见朝 +2 位作者 王友胜 胡智丹 王协康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4-702,共9页
悬移质泥沙的输移扩散是泥沙运动力学的基础问题之一,学者们基于不同理论对其运动规律开展了深入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了不同理论下扩散方程的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Rouse扩散方程及其修正式仅适用于泥沙浓度较低、... 悬移质泥沙的输移扩散是泥沙运动力学的基础问题之一,学者们基于不同理论对其运动规律开展了深入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了不同理论下扩散方程的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Rouse扩散方程及其修正式仅适用于泥沙浓度较低、颗粒惯性小至可忽略的条件;两相流理论下的扩散方程由于未考虑颗粒惯性效应,同样只适用于浓度较低、颗粒较小的条件;近期Snehasis Kundul和Koeli Ghoshal基于漂移速度建立的扩散方程由于考虑了升力、颗粒惯性等因素对悬移质分布的影响,使其适用范围相应变大,但在确定泥沙扩散系数上仍然采用的是经验公式,应用上会受到实验资料的限制。基于动理学理论的扩散模型包括基于PDF方程的扩散方程和弥散方程。两个模型中,除了重力沉降和紊流扩散作用外,由于考虑了升力、颗粒紊动、颗粒惯性等影响因素,其在浓度较高、颗粒惯性较大时仍适用,具有普适性。尤其是弥散方程,能够反映颗粒浓度、颗粒紊动、颗粒碰撞等不同机制对泥沙悬浮的影响,全面阐释了悬移质泥沙扩散背后的力学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移质 扩散方程 泥沙浓度 颗粒惯性
下载PDF
室内外细粒子PM2.5和总悬浮颗粒物污染水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韩月梅 沈振兴 +3 位作者 曹军骥 霍宗权 刘随心 张婷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7,共4页
为了解室内外空气颗粒物PM2.5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污染状况,自2008年3月24日~4月3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化学实验室和室外同时采集PMz5和TSP样品,对其质量浓度及无机水溶性离子组分(Na^+、NH4^+、K^+、M... 为了解室内外空气颗粒物PM2.5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污染状况,自2008年3月24日~4月3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化学实验室和室外同时采集PMz5和TSP样品,对其质量浓度及无机水溶性离子组分(Na^+、NH4^+、K^+、Mg^2+、Ca^2+、Cl^-、NO3^-和SO4^2-)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室内外PMz5和TSP浓度都远远高于美国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35μg/m^3。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室内总体上低于室外。室内PM2.5在TSP中所占比例在65%~85%,室外在40%左右。室内外TSP和PM25中二次污染离子SO4^2-、NO3^-和NH4^+占总离子质量的50%以上,主要富集在细颗粒中。NH4^+、K^++和Cl^-在总离子中的比例均为室内大于室外,PM2.5中大于TSP。Ca^2+、Mg^2+主要富集在粗颗粒上,室外含量远远高于室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悬浮颗粒 大气总悬浮颗粒 质量浓度 水溶性离子
下载PDF
空气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及质量浓度一体化测量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邹丽新 季晶晶 +1 位作者 朱桂荣 汤荣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88-1792,共5页
检测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浓度是当前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要工作,这两个参数直接反映了当前空气的质量.论文介绍的一体化测量系统,能对采样的气体同时进行粒径分布和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测量.由于是对同一气体同时进行测量,因此... 检测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浓度是当前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要工作,这两个参数直接反映了当前空气的质量.论文介绍的一体化测量系统,能对采样的气体同时进行粒径分布和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测量.由于是对同一气体同时进行测量,因此能准确反映被测区域的空气质量,并且给测量带来方便.实测表明:使用本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与用传统的单功能测量仪器测量的结果差别不超过±5%.这种测量方法目前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颗粒物 粒径分布 质量浓度 测量
下载PDF
梯级水电站开发对香溪河悬浮颗粒物粒径及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霜 董正举 +3 位作者 王欢 蔡庆华 邓红兵 吴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991-3997,共7页
通过对香溪河悬浮颗粒物粒度及浓度的实验分析,研究梯级水电站开发对河流悬浮颗粒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香溪河干流悬浮颗粒物粒径由上游到中游逐渐减小,并且在无水电站干扰时颗粒物粒径减小幅度较大;(2)从进水口至出水口河段,水电站悬... 通过对香溪河悬浮颗粒物粒度及浓度的实验分析,研究梯级水电站开发对河流悬浮颗粒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香溪河干流悬浮颗粒物粒径由上游到中游逐渐减小,并且在无水电站干扰时颗粒物粒径减小幅度较大;(2)从进水口至出水口河段,水电站悬浮颗粒物粒径总体变化不显著;(3)水电站从进水口河段至出水口河段,总悬浮颗粒物浓度(CTPM)在某些位置有所增加,有机颗粒物浓度(CPOM)无明显变化。悬浮颗粒物粒度及浓度的变化与水流流速及流量有着相当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 梯级水电站 悬浮颗粒物 粒径 浓度
下载PDF
悬沙水体光谱反射率与质量浓度、粒径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芸 张鹰 王晶晶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0-346,共7页
根据实验室测得的和野外现场实测的悬沙质量浓度、粒度与光谱数据,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悬沙水体和同一质量浓度不同粒径大小的悬沙水体的光谱特征,选取了质量浓度的敏感波段,建立光谱反射率与质量浓度、粒径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结果表... 根据实验室测得的和野外现场实测的悬沙质量浓度、粒度与光谱数据,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悬沙水体和同一质量浓度不同粒径大小的悬沙水体的光谱特征,选取了质量浓度的敏感波段,建立光谱反射率与质量浓度、粒径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悬沙水体光谱反射率具有双峰特征;同一质量浓度的悬沙水体,随着粒径的减小,光谱反射率逐渐增大,粒径大小与反射率呈反比关系;光谱反射率、质量浓度和粒径的指数关系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三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反射率 悬沙浓度 粒径
下载PDF
人工回灌过程中含水介质物理堵塞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单蓓蓓 郑西来 +1 位作者 乔振基 兰旭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7-101,共5页
采用土柱渗流试验,模拟人工回灌过程中含水层的物理堵塞过程。通过测定回灌过程中含水介质渗透系数的时一空变化,系统分析和评价回灌液悬浮物浓度和水动力条件对堵塞的影响,并探讨含水介质的物理堵塞机理。研究表明,随着回灌液中悬... 采用土柱渗流试验,模拟人工回灌过程中含水层的物理堵塞过程。通过测定回灌过程中含水介质渗透系数的时一空变化,系统分析和评价回灌液悬浮物浓度和水动力条件对堵塞的影响,并探讨含水介质的物理堵塞机理。研究表明,随着回灌液中悬浮物浓度的增大,悬浮物首先在含水介质的表层沉积,当悬浮物浓度为50、100、200mg/L时,回灌结束后砂柱表层介质的渗透系数分别降至初始的21%、13%和4%,表明表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堵塞现象;悬浮物浓度的大小对深部介质的渗透性影响较弱。另外,当进一出水面的水头差△H较/b(即水力坡度较/b)时,物理堵塞主要发生在砂柱表层,当△H为19.25cm时,回灌结束后表层渗透系数降为初始的7%;随着△H的增大,物理堵塞深度和程度越大,当△H为48.64cm时,19-34cm深度砂层渗透系数变成初始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回灌 悬浮物浓度 水动力条件 物理堵塞
下载PDF
黄河河口海岸近岸带水体含沙量的横向分布 被引量:7
18
作者 曹文洪 张启舜 胡春宏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4-58,共5页
基于波浪掀沙和潮流输沙的物理图形 ,本文根据能量平衡方法和扩散理论分别推导得出了破波区内外含沙量的横向分布表达式 .研究结果表明 ,破波区内趋近岸线的含沙量并不为零 ,与实测资料相吻合 .采用泥沙扩散方程计算破波区外的含沙量的... 基于波浪掀沙和潮流输沙的物理图形 ,本文根据能量平衡方法和扩散理论分别推导得出了破波区内外含沙量的横向分布表达式 .研究结果表明 ,破波区内趋近岸线的含沙量并不为零 ,与实测资料相吻合 .采用泥沙扩散方程计算破波区外的含沙量的横向分布 ,弥补了Fick扩散模型不考虑泥沙沉速的不合理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河口 含沙量 泥沙沉速 物理图形 横向分布
下载PDF
OBS浊度标定与悬沙浓度误差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文祥 杨世伦 《海洋技术》 2008年第4期5-8,共4页
利用光学后向散射浊度计OBS-3A,在长江河口南槽进行大小潮周期连续观测。利用OBS室内和现场浊度标定,计算不同潮时OBS观测悬沙浓度相对误差,并对影响其观测精度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结果有:(1)现场OBS标定R值比室内标定偏低,但也在0.8以上... 利用光学后向散射浊度计OBS-3A,在长江河口南槽进行大小潮周期连续观测。利用OBS室内和现场浊度标定,计算不同潮时OBS观测悬沙浓度相对误差,并对影响其观测精度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结果有:(1)现场OBS标定R值比室内标定偏低,但也在0.8以上;(2)大潮平均相对误差值变化比小潮大,在悬沙浓度低于1.5kg/m3条件下,大小潮悬沙浓度平均相对误差都在15%以下;(3)悬沙粒径大小是影响OBS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生物、泥沙颜色、水色和水中气泡等因素也对观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浓度 OBS 浊度标定 相对误差 悬沙粒径
下载PDF
激光差分探测的悬浮物浓度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宏录 崔凯 +1 位作者 陈海滨 刘凯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775-779,共5页
为了实现对烟雾、粉尘等悬浮物浓度的实时检测,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差分探测的悬浮物浓度测量方法.通过研究激光在悬浮颗粒中传输时的特性,获取了悬浮物浓度与光强之间的衰减关系;借助于参考光路与测试光路做信号差分放大,消除了其他外界... 为了实现对烟雾、粉尘等悬浮物浓度的实时检测,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差分探测的悬浮物浓度测量方法.通过研究激光在悬浮颗粒中传输时的特性,获取了悬浮物浓度与光强之间的衰减关系;借助于参考光路与测试光路做信号差分放大,消除了其他外界干扰光以及环境对测试精度的影响;搭建了基于激光差分探测的悬浮物浓度检测系统,对测量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悬浮颗粒的检测,在不影响悬浮物颗粒分布特征的前提下,可实现对浓度的实时检测,其测量精度优于12%,验证了该测量方法具有实际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 颗粒浓度 差分探测 光散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