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越水稻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关系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陆明红 刘万才 +3 位作者 胡高 翟保平 Hoang Anh Tuan Do Hong Khanh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6,60,共7页
中越两国同属东亚季风区,水稻病虫害在发生危害上为一个整体。每年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以下简称"两迁"害虫)随着季节和气温变化,在两国间往返迁飞,发生为害,相互影响。研究两国水稻迁飞性害虫发生的关系和影响规律,对于... 中越两国同属东亚季风区,水稻病虫害在发生危害上为一个整体。每年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以下简称"两迁"害虫)随着季节和气温变化,在两国间往返迁飞,发生为害,相互影响。研究两国水稻迁飞性害虫发生的关系和影响规律,对于提高监测预警的早期预见性和防控工作的主动性,有效控制其危害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以来,中越两国实施了中越水稻迁飞性害虫监测与防治合作项目,通过连续多年开展交流合作,初步明确了越南"两迁"害虫发生规律。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越南"两迁"害虫发生的主要因素,探讨了中越两国水稻"两迁"害虫发生规律的相关性,对提高中国"两迁"害虫中、长期预报能力和综合治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中国 水稻 “两迁”害虫 相关性
下载PDF
“两廊一圈”建设及其对中越关系的影响——以广西为中心 被引量:9
2
作者 廖杨 蒙丽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8-73,共6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两廊一圈”建设,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次区域经济合作。面对西部大开发、CEPA和CAFTA三大机遇的广西能否争取主动、加快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两廊一圈”建设将对中越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两廊一圈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广西 中越关系
下载PDF
中越关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前瞻 被引量:8
3
作者 梁志明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9期19-29,共11页
中越之间悠久的历史情谊、相通的文化联系和唇齿相依的地缘政治经济关系,构成了两国特别深厚的友好关系的基础,也是中越友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中越关系史上,和平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是发展的主流,这突出地表... 中越之间悠久的历史情谊、相通的文化联系和唇齿相依的地缘政治经济关系,构成了两国特别深厚的友好关系的基础,也是中越友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中越关系史上,和平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是发展的主流,这突出地表现为双向的互动性的特点,但两国关系也呈现恩怨纠结,友好与矛盾并存的复杂状况。以史为鉴,发展与越南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一种战略考虑与战略抉择;展望未来,中国与越南的睦邻友好关系必将更上一层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关系 睦邻友好 地缘政治 新型国际关系 南海
下载PDF
乾隆时期的安南政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柳岳武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3-67,共5页
无论是乾隆中前期,还是晚期,清廷同安南关系仍未突破中国传统宗藩关系旧模式。乾隆中前期清廷对安南内乱的不干涉政策和对边界争端的羁縻政策,固能体现出清廷对周边国家的友好态度,但却更多体现为"天下共主"的"上国"... 无论是乾隆中前期,还是晚期,清廷同安南关系仍未突破中国传统宗藩关系旧模式。乾隆中前期清廷对安南内乱的不干涉政策和对边界争端的羁縻政策,固能体现出清廷对周边国家的友好态度,但却更多体现为"天下共主"的"上国"心理。乾隆中后期双方冲突,以及清廷对安南阮氏王朝的最终承认,主观上虽不存在宗主国中国对安南内政进行干涉的心理,但客观上却构成了事实上的干涉。概而言之,这一政策既在清代中越交往史中发挥过积极作用,又有其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关系 乾隆朝 清政府 安南
下载PDF
唐代寓越诗人的安南书写 被引量:1
5
作者 段祖青 罗佳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94-98,共5页
唐代一大批官吏身份的诗人由于政治的原因而远谪越南(时为安南),他们以复杂深重的心态对异域他乡的物候风光、风土人情、习俗信仰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叙述和书写,这些诗人诗作是当今研究越南文化、中越关系、民族交往的宝贵史料,应当予以... 唐代一大批官吏身份的诗人由于政治的原因而远谪越南(时为安南),他们以复杂深重的心态对异域他乡的物候风光、风土人情、习俗信仰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叙述和书写,这些诗人诗作是当今研究越南文化、中越关系、民族交往的宝贵史料,应当予以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寓越诗人 安南书写 中越关系
下载PDF
晚明对安南政策述论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文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5-119,136,共6页
明万历二十六年,明朝正式授予黎维潭为安南都统使,承认其在安南的合法统治,同时强迫其安插莫氏后于高平地区,使安南处于黎、莫分治状态。学界认为晚明这一政策是对安南的“双重承认”,其实晚明对安南的政策并没有脱离“一个安南”的原则... 明万历二十六年,明朝正式授予黎维潭为安南都统使,承认其在安南的合法统治,同时强迫其安插莫氏后于高平地区,使安南处于黎、莫分治状态。学界认为晚明这一政策是对安南的“双重承认”,其实晚明对安南的政策并没有脱离“一个安南”的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处理对黎、莫关系以及边境骚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安南政策 中越关系
下载PDF
天限南北 各帝一方——评《王室后裔与叛乱者——越南莫氏家族与中国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少飞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02-110,共9页
牛军凯博士《王室后裔与叛乱者——越南莫氏家族与中国关系研究》从越南的视角,对高平莫氏政权及其后的莫氏家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莫朝历史复杂而曲折,中兴黎朝毁弃莫朝文物,为莫朝历史研究... 牛军凯博士《王室后裔与叛乱者——越南莫氏家族与中国关系研究》从越南的视角,对高平莫氏政权及其后的莫氏家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莫朝历史复杂而曲折,中兴黎朝毁弃莫朝文物,为莫朝历史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其巨大的史学意义和历史研究价值需要学者继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室后裔》 中越关系 明清之变 宗藩关系 安南莫朝 高平莫氏
下载PDF
论清代以前中越宗藩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柳岳武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6-80,共5页
清代以前中越关系之演变可概括为关系模糊时期、越南对中国的北属时期和越南对中国的依附时期三个历史时段。清代以前的中越关系有一个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研究这一演变过程,对认识并正确处理好今天的中越关系非常重要。
关键词 中越关系 清代以前
下载PDF
中越南海争端升级的原因及其对中越关系的影响
9
作者 朱陆民 阳海飞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48-54,共7页
中越南海争端自上世纪70年代起逐渐凸显。过去的20多年来两国相对相安无事,但近期中越南海争端发生严重对峙,南海争端升级。中越南海争端升级给中越关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不利影响。探析争端升级的原因,分析争端对中越关系的影响并据此... 中越南海争端自上世纪70年代起逐渐凸显。过去的20多年来两国相对相安无事,但近期中越南海争端发生严重对峙,南海争端升级。中越南海争端升级给中越关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不利影响。探析争端升级的原因,分析争端对中越关系的影响并据此提出解决中越南海问题的应对策略,对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和构建新型中越关系有重要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南海争端 中越关系 中国崛起 双轨思路
下载PDF
生存有道:中越跨境婚姻中的嫁与家——以宁明县N村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鱼耀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6,共8页
中越边境地区的跨境通婚现象不仅受到“民族—国家”体制的形塑,同时,因全球化的加剧而兼具现代性特点。一方面,边境线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边民的通婚实践,很大程度上致使越南女性以婚姻缔结为途径实现其谋生手段的选择。另一方面,跨境... 中越边境地区的跨境通婚现象不仅受到“民族—国家”体制的形塑,同时,因全球化的加剧而兼具现代性特点。一方面,边境线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边民的通婚实践,很大程度上致使越南女性以婚姻缔结为途径实现其谋生手段的选择。另一方面,跨境在一定意义上导致越南女性原有社会关系网络的断裂,促使她们形成了以家庭核心关系为主,以越南新娘内部网络为辅的二元关系模式,这种互动在保障她们日常实践的同时也局限了其对外部生活空间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边境 跨境婚姻 社会关系
下载PDF
藩属体系视阈下的清代中越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段红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9,131,共14页
受传统“天下观”“夷夏观”“服事观”影响,清代中越藩属关系在政治上讲求以“字小事大”为核心的差序格局,具有重“礼”不重“驭”的特征;经济上讲求以“厚往薄来”为准则的朝贡贸易,具有重“义”不重“利”的特征;文化上讲求以“德... 受传统“天下观”“夷夏观”“服事观”影响,清代中越藩属关系在政治上讲求以“字小事大”为核心的差序格局,具有重“礼”不重“驭”的特征;经济上讲求以“厚往薄来”为准则的朝贡贸易,具有重“义”不重“利”的特征;文化上讲求以“德化四夷”为目标的文化辐射,具有重“文”不重“武”的特征;军事上讲求以“不治夷狄”为追求的军事威慑,具有重“统”不重“治”的特征。到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全球扩张,中越传统藩属关系在与西方列强主导的条约体系的交锋中逐渐瓦解,中越分别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走上了寻求民族独立、构建近现代主权国家的道路。中越边界由传统的习惯线向近现代主权国家边界线转变,中越关系也从传统的藩属关系向近现代国家间关系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中越关系 藩属体系
下载PDF
论康熙年间清朝与安南政治关系及边界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红云 杨丽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康熙年间是清朝与安南政治关系及边界问题处理的重大转型时期。一方面,清朝在康熙年间完成了与安南关系从"不拒黎,亦不弃莫"的"双重承认",向与中兴黎朝建立一元政治关系的转变;另一方面,康熙时期清朝与安南在处理&q... 康熙年间是清朝与安南政治关系及边界问题处理的重大转型时期。一方面,清朝在康熙年间完成了与安南关系从"不拒黎,亦不弃莫"的"双重承认",向与中兴黎朝建立一元政治关系的转变;另一方面,康熙时期清朝与安南在处理"三峒之争"和那窝村之争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了更加清晰的疆域观念和主权意识,整个康熙时期疆域观念的转变和对边界问题的处理,推动了中国古代疆域的最终定型,以及中国传统疆域向近现代主权国家疆域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中越关系 边界
下载PDF
底线之上的博弈——1964~1966年越战升级过程中的中美危机管理
13
作者 范佳睿 翟崑 《战略决策研究》 2017年第1期47-60,共14页
近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之争升温,背后的中美博弈引人关注。1964年中期到1966年初,中美在越战升级过程中,从紧张到博弈再到缓和,最后冷静克制,避免了直接冲突。这一危机管理过程,为近期中美缓和南海摩擦提供了范例。本文借助... 近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之争升温,背后的中美博弈引人关注。1964年中期到1966年初,中美在越战升级过程中,从紧张到博弈再到缓和,最后冷静克制,避免了直接冲突。这一危机管理过程,为近期中美缓和南海摩擦提供了范例。本文借助博弈论的理论框架,从参与者、策略与次序、收益三个层面,分析了"北部湾事件"使战事紧张后,中美危机管理的全过程。本文认为,国家在互动中明示己方底线,认知对方底线,并正确进行国家利益排序,是成功进行危机管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战 中美关系 博弈 危机管理 底线思维
下载PDF
权力话语视角下晚清政府的国际话语权困境研究——以中法战争前中越宗藩关系的合法性为例
14
作者 李庆丰 方周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6-71,共6页
中法战争前,法国殖民者向中越宗藩关系的合法性发出了挑战。为了便于交涉,晚清政府尝试运用国际法来论证中越宗藩关系的合法性,这反而使清廷陷入有理难辩的话语困境。文章结合权力话语理论,从话语霸权和主体认同两个方面来分析晚清政府... 中法战争前,法国殖民者向中越宗藩关系的合法性发出了挑战。为了便于交涉,晚清政府尝试运用国际法来论证中越宗藩关系的合法性,这反而使清廷陷入有理难辩的话语困境。文章结合权力话语理论,从话语霸权和主体认同两个方面来分析晚清政府的国际话语权困境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话语理论 国际话语权 中越宗藩关系
下载PDF
中越检察院在刑事侦查阶段的权能比较研究
15
作者 伍光红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1-144,共4页
越南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院在侦查阶段十分广泛的权能,检察院有权对侦查机关的人员及活动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引导。中国检察院较之在侦查阶段的权能则少了很多。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检警关系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中越 检察院 侦查阶段 权能 检警关系
原文传递
《清代中越关系研究(1644—1885)》的学术价值与重要意义
16
作者 刘志强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6-151,共6页
文章介绍《清代中越关系研究(1644—1885)》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并从历史学、东南亚研究以及国外学界的学术反应审视该书的学术价值,认为该书填补了国内清代中越关系史研究缺少宏观论著的空白,并为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在国际学术界就清... 文章介绍《清代中越关系研究(1644—1885)》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并从历史学、东南亚研究以及国外学界的学术反应审视该书的学术价值,认为该书填补了国内清代中越关系史研究缺少宏观论著的空白,并为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在国际学术界就清代中越关系研究发声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中越关系研究(1644—1885)》 学术价值 重要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