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af Turgor Potential, Plant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in Organically Fertilized Sweet Corn 被引量:2
1
作者 XUHui-Liant WANGXiao-Ju +2 位作者 WANGJi-Hua XURong-Ya ZHAOAi-Hu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A greenhouse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a complete random design with six replications. A pressure-volume curve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organic fertilizers on plant water relations in swe... A greenhouse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a complete random design with six replications. A pressure-volume curve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organic fertilizers on plant water relations in sweet corn (Zea mays L. cv. Honey-bantam) in terms of leaf osmotic concentration (Cs), osmotic potentials at full turgid status (πFT) and at incipient plasmolysis (πIP), and of symplastic (ζsym) and apoplastic (ζapo) fractions in the tissue water compartment in relation to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Pc) and dry mass accumulation. At the seedling stage (day 15), plants with chemical fertilizer treatments showed lower πFT, πIP and ζapo and higher Cs, ζsym and PC than those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treatments. Compared to PC and relative growth, where values from day 15 to day 75 were first lower for organic treatments and then higher, ζsym and Cs values were similar, while πFT and πIP were opposite being higher then lower. Dry mass production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was higher than or close to the chemical fertilizer treatments in the later growth stage (day 75), though dry mass production with chemical fertilizers was much higher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growing stages (days 15 and 45). Increased photosynthesis and dry mass production in later growth stages due to organic fertilizers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osmotic concentration in the tissue and the symplastic fraction of the tissue water compartment. These might favor stomatal opening and biochemical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f photosynthesis osmotic potential sweet corn (zea mays l.) turgor potential water potential
下载PDF
The Comparison of Sugar Components in the Developing Grains of Sweet Corn and Normal Corn 被引量:1
2
作者 LIU Peng, HU Chang-hao, DONG Shu-ting, WANG Kong-jun and ZHANG Ji-wangCollege of Agronomy ,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P.R.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8-264,共7页
The sugar components and their dynamic variation in the developing grains of sweet corn(Zea mays L. seccharata Sturt)and normal corn (Zea mays L. indentata Sturt) were compared. There are WSP (water-soluble polysaccha... The sugar components and their dynamic variation in the developing grains of sweet corn(Zea mays L. seccharata Sturt)and normal corn (Zea mays L. indentata Sturt) were compared. There are WSP (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sucrose, fructose, glucose, mannitol and sorbitol in both sweet corn and normal corn, but no maltose. Two compon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polymerization (D. P. N) were detected in the sweet corn; only one of them was detected in the normal corn 20 days after poll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rains, the total soluble sugar content(TSS)in sweet corn increased, but in normal corn it decreased. 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WSP, sucrose, glucose, fructose, mannitol and sorbitol in sweet and normal corn grains are different. The contents of sugar components in the sweet corn grains a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corn. Sweet corn accumulates less starch than normal co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eet corn(Zeo mays l. seccharata sturt) Normal corn(zea mays l. indentata sturt) Grain Sugar component HPlC
下载PDF
甜玉米穗位叶面积QTL定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姿丽 蒋锋 +3 位作者 刘鹏飞 陈青春 张媛 王晓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02-1505,共4页
选用穗位叶面积有显著差异的超甜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T4和T19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以232个单株的F2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77个位点全长868.7 cM的玉米SSR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11.28 cM。在F2群体中用复... 选用穗位叶面积有显著差异的超甜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T4和T19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以232个单株的F2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77个位点全长868.7 cM的玉米SSR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11.28 cM。在F2群体中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玉米全基因组上检测穗位叶面积QTL,共检测到4个与甜玉米穗位叶面积相关QTL,分别位于玉米第4、5、9染色体上,可解释5.98%~11.12%的表型变异。这一结果将加快高产、耐密和抗倒伏甜玉米育种进程,实现玉米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zea mays l ) 叶面积 复合区间作图 QTl
下载PDF
甜玉米(Zea mays L.saccharata Sturt)含糖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东雪 王玥 +2 位作者 陈琪玉 王宇琪 赵仁贵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90-1296,共7页
为选育含糖量高的甜玉米品种,本试验对甜玉米含糖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含糖量与穗长、株高、穗位呈正相关,与单穗重、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重、轴粗、百粒重、茎粗呈负相关。在实际选择中可以参考这... 为选育含糖量高的甜玉米品种,本试验对甜玉米含糖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含糖量与穗长、株高、穗位呈正相关,与单穗重、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重、轴粗、百粒重、茎粗呈负相关。在实际选择中可以参考这些性状来选择含糖量高的甜玉米。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各主要农艺性状和含糖量之间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此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对含糖量的通径系数顺序为穗长>株高>轴重>穗位>单穗重>穗粗>茎粗>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轴粗>秃尖长>皮渣率。本研究为今后选育含糖量高的甜玉米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zea mays l.saccharata sturt) 含糖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原文传递
甜质型和普通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糖组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鹏 胡昌浩 +2 位作者 董树亭 王空军 张吉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64-769,共6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技术比较分析了甜质型 (ZeamaysL .SeccharataSturt)和普通型玉米 (ZeamaysL .IndentataSturt)籽粒中糖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籽粒发育初期 (授粉后 10d) ,2类型间糖组分差异不显著 ,均含有水溶性多糖 ...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技术比较分析了甜质型 (ZeamaysL .SeccharataSturt)和普通型玉米 (ZeamaysL .IndentataSturt)籽粒中糖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籽粒发育初期 (授粉后 10d) ,2类型间糖组分差异不显著 ,均含有水溶性多糖 (WSP)、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和甘露醇 ;授粉 2 0d后 ,甜质型玉米能积累 2种聚合度不同的WSP(其保留时间分别为 5 .2 8和 5 .98min) ,而普通型玉米仅有其中的 1种 (保留时间为 5 .98min) ;整个籽粒发育过程中未测得麦芽糖。甜质型玉米随籽粒发育其可溶性总糖 (TSS)含量增加 ,而普通型玉米的含量降低 ,其中WSP、蔗糖、葡萄糖、果糖、甘露醇、山梨醇在 2类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不同。甜质型玉米的直链、支链淀粉含量较普通型玉米少 ,其中直链淀粉含量随籽粒发育而降低 ,支链淀粉含量则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质型 普通型 玉米 籽粒发育 糖组分 高效液相色谱 动态变化规律
下载PDF
甜玉米种子活力测定及其田间成苗能力的评估 被引量:20
6
作者 赵光武 王建华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448,共5页
室内和田间条件下检测18种基因型甜玉米种子活力状况的结果表明:不同甜玉米种子基因型间的活力差异显著,但均以品种京科甜116较佳。用电导率、糖含量、脱氢酶活性、醛含量、穿纸和老化发芽率均可评估田间出苗率,且前三者还可评估出苗速... 室内和田间条件下检测18种基因型甜玉米种子活力状况的结果表明:不同甜玉米种子基因型间的活力差异显著,但均以品种京科甜116较佳。用电导率、糖含量、脱氢酶活性、醛含量、穿纸和老化发芽率均可评估田间出苗率,且前三者还可评估出苗速度,尤以电导率最佳。建立回归方程可对田间成苗能力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种子活力 田间成苗能力 评估 种子活力测定 田间条件 能力 成苗 脱氢酶活性 田间出苗率
下载PDF
甜玉米胚乳突变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中应用的策略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泉女 王蕴波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77-882,共6页
甜玉米受一个或多个隐性基因控制的胚乳突变体。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至少有14个甜玉米胚乳隐性突变基因,其中有8个胚乳突变基因(su1,sh2,bt1,bt2,ae1,du1,wx1,se1)已应用于商业化育种。目前,已定出了与甜玉米有关的主要胚乳突变基因在玉... 甜玉米受一个或多个隐性基因控制的胚乳突变体。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至少有14个甜玉米胚乳隐性突变基因,其中有8个胚乳突变基因(su1,sh2,bt1,bt2,ae1,du1,wx1,se1)已应用于商业化育种。目前,已定出了与甜玉米有关的主要胚乳突变基因在玉米染色体上的确切位置,这些胚乳突变基因大多数已经被克隆和测序,而且对这些基因在胚乳碳水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也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本文综述了8个已应用于商业化育种的甜玉米胚乳突变基因的染色体位点、编码的产物及其表现型,介绍这8个甜玉米胚乳突变基因的分类、遗传效应及其互作效应,并提出其在我国甜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甜玉米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zea MAY l.) 胚乳突变基因 研究进展 应用策略
下载PDF
不同甜玉米品种对钒的积累富集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侯明 韦明奉 +2 位作者 杨心瀚 张志专 黄丽燕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55-1561,共7页
甜玉米(Zea mays L.)是华南地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由于富含VE、VC、矿质营养和具有甜、鲜、脆等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然而,一旦甜玉米植株受到重金属影响,即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保证甜玉米的优质高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 甜玉米(Zea mays L.)是华南地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由于富含VE、VC、矿质营养和具有甜、鲜、脆等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然而,一旦甜玉米植株受到重金属影响,即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保证甜玉米的优质高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甜玉米对钒的富集特性研究未见报道。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钒(V)胁迫下3个甜玉米品种(甜608、天贵和甜糯)的生长、吸收和积累V的特性。结果表明:土壤中适量V可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及其对V的吸收。随着V胁迫水平增大,幼苗期和拔节期甜608和天贵两个品种玉米植株生物量呈上升趋势,而甜糯玉米生物量趋于降低,与对照比较,3个品种玉米植株最高生物量分别增加303.2%、127.6%和减少62.1%。扬花期时低水平V(≤200 mg·kg-1)胁迫对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水平V(>200 mg·kg-1)抑制植株生长,但总是高于对照。成熟期不同品种玉米植株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分别比对照降低47.7%、54.7%和52.2%。不同品种甜玉米植株对V的积累差异不显著,各器官中V的含量分布为根>茎>叶>籽。无论在幼苗期、拔节期、杨花期和成熟期,随着V胁迫水平增大,玉米各器官对V的积累和分配比例均增大,且根部的增幅远大于茎、叶和籽等器官,当V处理水平为100 mg·kg-1和500 mg·kg-1时,各生长期甜608玉米植株根中V含量分别占总量的92.3%、81.0%、88.8%、80.0%及95.6%、92.2%、95.2%、92.7%;天贵根中V含量分别占总量的88.2%、67.8%、92.7%、77.3%及95.9%、84.5%、93.9%和86.0%;甜糯玉米分别为94.4%、89.2%、91.4%、76.1%及96.3%、91.6%、94.5%、76.9%。随着V胁迫水平增大,玉米植株的富集系数(BF)增大,但转移系数(TF)降低,二者均小于1,表明各甜玉米品种中的V主要富集在植株根部,其向地上部运输的能力较弱,从而导致植物籽实所吸收的V含量较少(<0.5μg·g^(-1))。甜玉米植物是重金属V的耐性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富集特性 转运
下载PDF
2个Sh2甜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过程中关键水解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动态分析
9
作者 程昕昕 牛永胜 刘正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4,共7页
为阐明Sh2甜玉米(Zea mays subsp.saccharata Sturt.)种子萌发过程中关键水解酶对种子贮藏物质利用的作用,以Sh2甜玉米自交系BF109和Q267的种子为材料,对种子萌发2、4、6、8和10 d时贮藏物质的消耗量和利用率以及总淀粉酶和蔗糖合成... 为阐明Sh2甜玉米(Zea mays subsp.saccharata Sturt.)种子萌发过程中关键水解酶对种子贮藏物质利用的作用,以Sh2甜玉米自交系BF109和Q267的种子为材料,对种子萌发2、4、6、8和10 d时贮藏物质的消耗量和利用率以及总淀粉酶和蔗糖合成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9个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萌发6 d时2个自交系的单粒种子贮藏物质消耗量大幅度提高,说明种子内的贮藏物质进入快速分解阶段。随萌发时间的延长,2个自交系的单粒种子贮藏物质消耗量逐渐升高,而贮藏物质利用率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体上看,自交系BF109的单粒种子贮藏物质消耗量显著高于自交系Q267(P〈0.05),而其贮藏物质利用率则显著低于后者。随萌发时间的延长,2个自交系种子内的总淀粉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也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自交系BF109种子内2种酶活性基本上低于或显著低于自交系Q267。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2~10 d期间,2个自交系种子中9个α-淀粉酶和蔗糖合成酶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有较大差异,但7个α-淀粉酶相关基因(包括α-Amy1A、α-Amy2A、α-Amy3A、α-Amy3B、α-Amy3C、α-Amy3D和α-Amy3E)的相对表达量均在萌发前期较高,利于合成α-淀粉酶并参与淀粉水解;α-Amy1A、α-Amy2A、α-Amy3D和Su Sy-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种子萌发2~10 d均较高,而α-Amy3A、α-Amy3B、α-Amy3C、α-Amy3E和Su Sy-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仅在种子萌发2 d时较高,说明α-Amy1A、α-Amy2A、α-Amy3D和Su Sy-2基因可能是Sh2甜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关键水解酶基因。总体来看,自交系Q267种子中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自交系BF109,这可能是导致自交系Q267种子中总淀粉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及贮藏物质利用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2甜玉米 种子萌发 贮藏物质利用率 淀粉酶 蔗糖合成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超甜玉米果皮主要成分含量动态变化
10
作者 张士龙 贺正华 +2 位作者 焦春海 杨园园 黄益勤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1期4023-4026,共4页
以3份生育期一致、果皮柔嫩度存在梯度差异的超甜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为材料,探讨果皮细胞壁主要成分含量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湖北武汉(2014年春)和海南陵水(2014年冬),PE10(果皮柔嫩性好)、T105(果皮柔嫩... 以3份生育期一致、果皮柔嫩度存在梯度差异的超甜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为材料,探讨果皮细胞壁主要成分含量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湖北武汉(2014年春)和海南陵水(2014年冬),PE10(果皮柔嫩性好)、T105(果皮柔嫩性中)、S33205(果皮柔嫩性差)在授粉后第12~24天果皮半纤维素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特点,木质素含量则呈单峰曲线变化,而纤维素含量始终在24%上下波动,果胶与灰分含量变化不大且没有明显的规律。在两种环境条件下,3份自交系除PE10在授粉后第12、14天外,其余各测试时间点的果皮主要成分含量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始终为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授粉后第12天果皮的半纤维素含量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S33205、T105、PE10,而PE10半纤维素平均累积速率大于T105和S33205;授粉后第12天至最大值时间段内的果皮木质素含量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S33205、T105、PE10。环境改变影响半纤维素、木质素累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zea mays l.) 果皮细胞壁 半纤维素含量 木质素含量 动态变化
下载PDF
甜玉米一年三熟复种模式产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豫博 潘发光 +5 位作者 赵羽凡 蒋锋 刘鹏飞 张姿丽 李小琴 陈青春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20-23,共4页
为明确不同管理条件下的复种效益,于广州市钟落潭镇梅田村基地开展了甜玉米(Zea mays L.)一年三熟不同氮肥用量、间作复种模式研究,并于成熟期测产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冬种马铃薯间作甜玉米在5∶5的行比下取得最高经济效益为29 217... 为明确不同管理条件下的复种效益,于广州市钟落潭镇梅田村基地开展了甜玉米(Zea mays L.)一年三熟不同氮肥用量、间作复种模式研究,并于成熟期测产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冬种马铃薯间作甜玉米在5∶5的行比下取得最高经济效益为29 217元/hm2,早种甜玉米在N2(225 kg/hm2)处理下取得最高经济效益为16 510元/hm2,晚种甜玉米在N3(300 kg/hm2)处理下取得最高经济效益为30 477元/hm2,一年的经济效益最高可达76 204元/hm2。适宜的氮肥用量及间作模式有利于提高甜玉米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zea mays l.) 一年三熟 复种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有机无机钾肥配施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素萍 杜雷 +7 位作者 陈钢 洪娟 黄翔 张贵友 练志诚 张利红 叶莉霞 姜利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3期55-60,共6页
为阐明甜玉米(Zea mays L.)有机无机钾肥施用的最佳配比,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钾肥配施比例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促进甜玉米叶片数和株高的增加,提高果实中硝酸盐、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为阐明甜玉米(Zea mays L.)有机无机钾肥施用的最佳配比,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钾肥配施比例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促进甜玉米叶片数和株高的增加,提高果实中硝酸盐、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可显著增加玉米的穗粗、穗长、行粒数及千粒重,降低秃尖长,但对苞叶数及穗行数无显著影响。施用钾肥促进了甜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的增加,增幅分别为11.02%~26.04%、28.42%~47.39%和35.87%~68.97%。同时可显著增加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与放线菌的数量。等施钾量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可以降低果实中硝酸盐积累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30%有机钾+70%无机钾处理的玉米产量、农学效率、钾素积累量和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8 755kg/hm^2、21.53 kg/kg、194.89 kg/hm^2和44.19%,显著高于其他施钾处理。钾素主要积累在甜玉米的叶片和茎秆中。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显著高于全部施用化肥处理,且随着有机钾在总施钾量中所占比例的降低也呈降低趋势。综上所述,有机无机钾肥配施较全部施用化肥可以提高甜玉米的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有机和无机钾肥3∶7配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甜玉米(zea mays l.) 产量 品质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甜玉米苞叶与农艺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丽萍 谢富贵 +3 位作者 冯迪南 宫捷 冯发强 宫庆友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2-17,共6页
以30份甜玉米(Zea mays L. sacharata Sturt)自交系及其配制的26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9个苞叶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最长苞叶宽外,所有性状的组合间均方都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大多数性... 以30份甜玉米(Zea mays L. sacharata Sturt)自交系及其配制的26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9个苞叶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最长苞叶宽外,所有性状的组合间均方都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大多数性状的加性方差占比大于显性方差占比,所有性状的误差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亲本的农艺性状和苞叶性状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值进行了预测,亲本M06的多数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加性正效应,组合M06×S85的多数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显性正效应;相关分析发现鲜穗重分别与净穗重、穗上叶片数、穗位叶宽、苞叶干重、苞叶总面积和苞叶平均宽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净穗重分别与穗位叶宽和苞叶平均宽呈显著正相关,穗位叶长和苞叶总面积、穗位叶宽与苞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zea mays l. sacharata sturt) 苞叶性状 农艺性状 遗传模型 相关分析
下载PDF
鲜食甜玉米除草剂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兴富 郭怡卿 毛洪萧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S01期126-130,共5页
以甜玉米(Zea mays L.)中农甜488为材料,采用盆栽法,在甜玉米播种后出苗前的土壤上分别喷施不同剂量(4倍推荐用量、2倍推荐用量、推荐用量、推荐用量的1/2、推荐用量的1/4、推荐用量的1/8)的除草剂(38%莠去津SC、50%乙草胺EC、15%硝磺草... 以甜玉米(Zea mays L.)中农甜488为材料,采用盆栽法,在甜玉米播种后出苗前的土壤上分别喷施不同剂量(4倍推荐用量、2倍推荐用量、推荐用量、推荐用量的1/2、推荐用量的1/4、推荐用量的1/8)的除草剂(38%莠去津SC、50%乙草胺EC、15%硝磺草酮SC、720 g/L异丙甲草胺EC),研究4种除草剂对牛筋草、稗草、鬼针草、牛膝菊的防效及甜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使用除草剂时甜玉米播种适宜深度为4~5 cm;药后30 d,在推荐用量下4种除草剂对杂草鲜重的防效为62.52%~74.37%,在推荐用量2~4倍用量下4种除草剂对杂草鲜重的防效为70.40%~97.98%,在4倍推荐用量下除草剂对不同类型杂草的防效明显增加;38%莠去津SC和15%硝磺草酮SC对甜玉米安全,甜玉米对50%乙草胺EC和720 g/L异丙甲草胺EC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甜玉米(zea mays l.) 除草剂 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运用AMMI模型分析西南鲜食甜玉米区试品种的稳定性及适应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庆丽 宋成孝 +4 位作者 李辉 程万春 罗勇 陈浪 舒中兵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02期126-129,共4页
运用AMMI模型对2017年西南鲜食甜玉米(Zea mays L.)区域试验中11个品种在9个试验点上的稳定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3(浙甜11)属于高产广适品种,g-6(瑞甜1号)产量一般,但适应性最好。试点e-6(云南省曲靖市种子站)、e-7(湖北省... 运用AMMI模型对2017年西南鲜食甜玉米(Zea mays L.)区域试验中11个品种在9个试验点上的稳定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3(浙甜11)属于高产广适品种,g-6(瑞甜1号)产量一般,但适应性最好。试点e-6(云南省曲靖市种子站)、e-7(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e-2(贵州省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对品种的分辨力较强,而e-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e-5(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对品种的分辨力较弱。综合考虑,g-3(浙甜11)属于高产广适品种,适合在西南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甜玉米(zea mays l.) 区域试验 稳定性 适应性 产量
下载PDF
甜玉米自交系耐铝毒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金利 程春园 +4 位作者 谢沛丰 梁铤予 黎诗怡 蒋锋 张姿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19-24,共6页
酸性土壤铝毒是限制作物生产的主要因子之一,通过育种选育耐酸、耐铝的甜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是解决酸性土壤铝毒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确定耐酸铝的鉴定标准并筛选出耐性材料对耐铝毒育种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法,选取5... 酸性土壤铝毒是限制作物生产的主要因子之一,通过育种选育耐酸、耐铝的甜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是解决酸性土壤铝毒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确定耐酸铝的鉴定标准并筛选出耐性材料对耐铝毒育种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法,选取5个田间长势存在差异的甜玉米自交系对铝耐性进行鉴定,设0、0.1、0.2、0.3、0.4 mmol/L共5个Al3+浓度处理,分别于处理7、10、14 d后考察茎叶及根的鲜重和干重。结果表明,随处理浓度升高,甜玉米茎叶和根的生长均减慢,处理7和10 d的铝耐性鉴定结果相对一致,G107和G139表现为铝耐性最强,G118和G151对铝的耐性处于中间水平,G79对铝的耐受性最差。处理14 d后考察不同处理Al3+浓度下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发现,3种酶的活性在较低浓度下都有上升,之后随胁迫浓度的增大,3种酶的活性又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zea mays l.) 铝毒 POD CAT SOD
下载PDF
仙桃市2015年早春甜玉米新品种展示初报
17
作者 黄金涛 许建华 +1 位作者 苏中想 郭婧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734-2735,2745,共3页
为了引导农民选择好的甜玉米(Zea mays L.)品种,从湖北省仙桃市种子市场收集表现较好的品种,并以现在广泛种植的金中玉作对照,通过展示试验,选出果穗性状优于对照,且产量不低于对照的品种。结果表明,金银518、金银818、金钻3号、楚甜双... 为了引导农民选择好的甜玉米(Zea mays L.)品种,从湖北省仙桃市种子市场收集表现较好的品种,并以现在广泛种植的金中玉作对照,通过展示试验,选出果穗性状优于对照,且产量不低于对照的品种。结果表明,金银518、金银818、金钻3号、楚甜双喜虽与对照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果穗性状优于对照,市场前景好,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zea mays l.) 果穗性状 生育期 仙桃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