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贮藏方式对甜高梁茎秆含糖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辉 傅力 +4 位作者 逄焕明 冯国郡 张蕾 屠国强 叶凯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96-298,共3页
旨在研究可作为再生能源的甜高粱贮藏期间的糖的种类及含量变化,探讨减少糖分损失的贮藏方法,为科学合理贮藏甜高粱茎秆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甜高粱品种新高梁4号茎秆在捆扎竖立堆垛和捆扎横放堆垛两种条件下贮藏至157~199天期间其... 旨在研究可作为再生能源的甜高粱贮藏期间的糖的种类及含量变化,探讨减少糖分损失的贮藏方法,为科学合理贮藏甜高粱茎秆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甜高粱品种新高梁4号茎秆在捆扎竖立堆垛和捆扎横放堆垛两种条件下贮藏至157~199天期间其总糖、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及纤维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横放条件下的甜高粱茎秆总糖、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含量比竖放的甜高粱高;竖放与横放的甜高粱茎秆纤维素含量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梁茎秆 贮藏方式 含糖量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对甜高粱茎秆糖和酸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孟伊娜 朱璇 +3 位作者 逄焕明 周晓明 胡丽红 傅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0-267,共8页
【目的】以甜高粱新高梁3号和4号茎秆为试验材料,研究甜高粱茎秆采后40d贮藏期内不同贮藏方式下水分含量、糖种类及含量、总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整秆去叶立放、整秆去叶平放、整秆带叶立放、整秆带叶平放、整秆金字塔型的不同... 【目的】以甜高粱新高梁3号和4号茎秆为试验材料,研究甜高粱茎秆采后40d贮藏期内不同贮藏方式下水分含量、糖种类及含量、总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整秆去叶立放、整秆去叶平放、整秆带叶立放、整秆带叶平放、整秆金字塔型的不同贮藏方式。【结果】在0~40d贮藏期间内,所有贮藏方式下,新高粱3号和4号茎秆水分、总糖、蔗糖、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总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同一种贮藏方式下新高粱3号茎秆的水分、总糖、蔗糖、还原糖、可溶性糖、总酸含量始终比新高粱4号高。在整个贮藏期茎秆水分、总糖、蔗糖、还原糖、可溶性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整秆去叶立放〉整秆去叶平放〉整秆带叶立放〉整秆带叶平放〉金字塔五层〉金字塔四层〉金字塔三层〉金字塔二层〉金字塔一层。而总酸含量在20—40d,金字塔型贮藏茎秆总酸的升高速度比整秆型贮藏快。【结论】甜高粱秆贮藏期间糖含量的变化主要由总糖、还原糖、蔗糖等糖之间的合成与代谢决定,在40d时,金字塔五层贮藏的茎秆总酸含量最高,整秆带叶平放茎秆的总酸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茎秆 贮藏方式 总酸 水分
下载PDF
区域选择对甜高粱秸秆贮藏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代树华 李军 +1 位作者 陈洪章 马润宇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19,共3页
含糖量较高的甜高粱秸秆是燃料乙醇和畜牧饲料理想的生产原料,但甜高粱秸秆在不同客观环境条件下贮藏的性状变化,决定着甜高粱产业化的优势区域和生产工艺方式。考察了北京和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两地的甜高粱秸秆自然贮藏性状变化及含糖量... 含糖量较高的甜高粱秸秆是燃料乙醇和畜牧饲料理想的生产原料,但甜高粱秸秆在不同客观环境条件下贮藏的性状变化,决定着甜高粱产业化的优势区域和生产工艺方式。考察了北京和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两地的甜高粱秸秆自然贮藏性状变化及含糖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区域选择的差异,对甜高粱秸秆的贮藏产生较大的影响,总糖约58%(g/g干基)的甜高粱秸秆在低温、干燥的苏尼特右旗全年贮藏的物性变化为:失水、干燥速度快,总糖损失为13%(g/g干基);北京贮藏的甜高粱秸秆总糖损失达25%(g/g干基),霉变现象严重。因此利用优势区域的选择能够使甜高粱秸秆适应产业化全年300天的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梁秸秆 贮藏 性状变化 总糖 含水量
下载PDF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卢峰 吕香玲 +1 位作者 邹剑秋 段有厚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2,共5页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是普通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与粒用高粱相比,甜高粱育种研究进展相对缓慢,特别是茎秆含糖量高的亲本系创造比较滞后。开展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的遗传研究,对甜高粱亲本系选育及杂交种组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茎秆...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是普通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与粒用高粱相比,甜高粱育种研究进展相对缓慢,特别是茎秆含糖量高的亲本系创造比较滞后。开展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的遗传研究,对甜高粱亲本系选育及杂交种组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茎秆含糖量的评价指标入手,分别对茎秆含糖量的遗传与子粒产量及其他性状的关系、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地概括和归纳,并分析了当前茎秆含糖量研究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茎秆含糖量 遗传
下载PDF
贮藏方式对甜高粱秸秆含糖量及锤度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丛靖宇 杨杞 +4 位作者 万永青 段开红 田瑞华 李国婧 王瑞刚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秸秆贮藏是制约甜高粱产业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不同贮藏方式下甜高粱秸秆含糖量和锤度的变化是确定理想贮藏方式的重要指标。本文研究了常用的4种贮藏方式下,甜高粱秸秆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锤度及pH值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甜高粱贮... 秸秆贮藏是制约甜高粱产业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不同贮藏方式下甜高粱秸秆含糖量和锤度的变化是确定理想贮藏方式的重要指标。本文研究了常用的4种贮藏方式下,甜高粱秸秆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锤度及pH值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甜高粱贮藏和产业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甜高粱收获后顺垄自然散放在田间的秸秆的总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均比其他3种贮藏方式的高,而4种贮藏方式对秸秆的锤度和pH值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从糖含量上看,甜高粱收获后顺垄自然散放在田间的贮藏方式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梁 秸秆贮藏 含糖量 锤度 PH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对甜高粱茎秆失重率和呼吸强度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孟伊娜 朱璇 +1 位作者 逄焕明 傅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76-1980,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甜高粱茎秆采后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的影响,为甜高粱茎秆的贮藏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新高粱3号和4号甜高粱茎秆为试验材料,研究甜高粱茎秆采后220 d贮藏期内不同贮藏方式下(去叶立放、去叶平放、带叶...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甜高粱茎秆采后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的影响,为甜高粱茎秆的贮藏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新高粱3号和4号甜高粱茎秆为试验材料,研究甜高粱茎秆采后220 d贮藏期内不同贮藏方式下(去叶立放、去叶平放、带叶立放、带叶平放、金字塔型)失重率和呼吸强度的变化。【结果】在0~220 d贮藏期间内,所有贮藏方式下,新高粱3号和4号甜高粱茎秆失重率和呼吸强度均呈上升趋势。在0~130 d,失重率和呼吸强度变化速率较慢,而130~220 d时,其变化速率加快。同一种贮藏方式下新高粱4号甜高粱茎秆的失重率和呼吸强度始终比新高粱3号茎秆高。在整个贮藏期茎秆失重率和呼吸强度由低到高依次为整秆去叶立放〉整秆去叶平放〉整秆带叶立放〉整秆带叶平放,金字塔型为金字塔五层5〉金字塔四层〉金字塔三层〉金字塔二层〉金字塔一层。【结论】对于金字塔型贮藏方式而言,金字塔型贮藏的茎秆失重率和呼吸强度的升高速度比整秆型茎秆快。在220 d时,金字塔单层贮藏的茎秆呼吸强度最强,失重率最高;整秆去叶立放茎秆的呼吸强度最弱,失重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茎秆 贮藏方式 失重率 呼吸强度
下载PDF
甜高粱茎秆保存方法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韩冰 李纪红 +1 位作者 李十中 李天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19-1723,共5页
针对环境微生物的侵染是造成茎秆糖分损失的状况,提出"抑菌-厌氧"贮存法,考察厌氧条件下两种抑菌剂(山梨酸钾和脱氢醋酸钠)对不同气候条件甜高粱茎秆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抑菌-厌氧"贮存法6个月茎秆糖... 针对环境微生物的侵染是造成茎秆糖分损失的状况,提出"抑菌-厌氧"贮存法,考察厌氧条件下两种抑菌剂(山梨酸钾和脱氢醋酸钠)对不同气候条件甜高粱茎秆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抑菌-厌氧"贮存法6个月茎秆糖分损失率为5.95%,无需复水便可进行固态发酵,且乙醇发酵总糖转化率在93.4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茎秆 抑菌-厌氧贮存 糖损失 发酵 乙醇
下载PDF
不同品种甜高粱秸秆在不同储藏方式中形状变化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叶凯 涂振东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6-951,共6页
利用不同品种甜高粱茎秆进行露天储藏,并研究两品种在不同储藏过程中糖分含量、重量、霉变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为加工生产中原料的安全存贮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储藏过程中茎秆糖分变化和重量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随着重量的减少锤度... 利用不同品种甜高粱茎秆进行露天储藏,并研究两品种在不同储藏过程中糖分含量、重量、霉变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为加工生产中原料的安全存贮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储藏过程中茎秆糖分变化和重量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随着重量的减少锤度上升。两个品种重量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立放堆放失重比平放堆放快。XT-4不同储藏方式失重减幅度和锤度累计都比XT-2相应的储藏方式大,XT-4茎秆内部空腔程度也比较严重。两个品种的病变情况一致,带叶平放堆放霉变比其他储藏方式快。两品种带叶平放堆放最合理的储藏时间为1个月,去叶平放堆放、去叶立放堆放和带叶立放堆放储存时间可以延长为5个月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储藏 锤度
下载PDF
基于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的甜高粱茎秆含糖量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卢峰 邹剑秋 +2 位作者 段有厚 吕香玲 郭玉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6-170,共5页
笔者以茎秆含糖量(锤度)较低的粒用高粱品系LR625(P1)和茎秆含糖量(锤度)较高的甜高粱品系Rio(P2)及其杂交后代F1、F2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茎秆含糖量的遗传进行了联合分离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含糖量性状受2... 笔者以茎秆含糖量(锤度)较低的粒用高粱品系LR625(P1)和茎秆含糖量(锤度)较高的甜高粱品系Rio(P2)及其杂交后代F1、F2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茎秆含糖量的遗传进行了联合分离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含糖量性状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分别为-4.004和-2.116,显性效应分别为0.084和-0.462,主基因遗传力为83.27%,多基因遗传力为7.38%。这说明锤度性状主要受2对主基因的作用,而且2对主基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这一研究结果为茎杆含糖量性状的基因定位和育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茎秆含糖量基因 锤度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下载PDF
静电处理对甜高粱秸秆含糖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高 丛靖宇 +2 位作者 袁博 张新 王瑞刚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2,共5页
采用2.0kV/cm、3.0kV/cm、4.0kV/cm和5.0kV/cm 4种强度电场处理甜高粱种子,比较不同强度电场处理下甜高粱根、茎、叶等器官的产量以及茎秆糖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kV/cm×5min的静电剂量是增加甜高粱生物产量和干物质积累... 采用2.0kV/cm、3.0kV/cm、4.0kV/cm和5.0kV/cm 4种强度电场处理甜高粱种子,比较不同强度电场处理下甜高粱根、茎、叶等器官的产量以及茎秆糖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kV/cm×5min的静电剂量是增加甜高粱生物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最佳剂量;电场作用有利于甜高粱秸秆内蔗糖向葡萄糖和果糖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场 甜高粱 茎秆 含糖量 生物量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甜高粱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焦少杰 王黎明 +4 位作者 姜艳喜 严洪冬 苏德峰 孙广全 张弘强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1期62-64,共3页
通过对甜高粱不同品种不同施肥方式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研究,阐明不同甜高粱品种的产量性状和含糖量差异极显著;同一品种采用不同施肥方式产量的差异极显著,但含糖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与不同施肥方式互作对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差异不显... 通过对甜高粱不同品种不同施肥方式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研究,阐明不同甜高粱品种的产量性状和含糖量差异极显著;同一品种采用不同施肥方式产量的差异极显著,但含糖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与不同施肥方式互作对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同时阐明,龙甜6和龙甜2产量高,含糖量高,在生产上采用的最佳施肥方式为7月5日一次性追施磷酸二铵150kg/hm2,尿素150kg/hm2,硫酸钾1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施肥方式 产量 含糖量 影响
下载PDF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峰 邹剑秋 段有厚 《辽宁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1-4,共4页
以粒用高粱品系LR625和甜高粱品系RIO杂交构建的甜高粱F2代群体为试材,对甜高粱茎秆含糖量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锤度与其相关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含糖量性状中的茎汁混合锤度、茎秆重、茎汁重... 以粒用高粱品系LR625和甜高粱品系RIO杂交构建的甜高粱F2代群体为试材,对甜高粱茎秆含糖量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锤度与其相关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含糖量性状中的茎汁混合锤度、茎秆重、茎汁重与株高、茎粗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出汁率与株高和第六、七节长度达到显著负相关;茎秆含糖量性状中的茎秆重和茎汁重与穗部性状及生物产量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茎汁混合锤度与生物产量和千粒重达到显著正相关;茎汁混合锤度与茎秆重、茎汁重的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且茎秆重与茎汁重相关极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锤度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茎秆重>穗重>茎汁重>千粒重>茎粗>株高>生物产量>穗粒重>穗长>七节长>六节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茎秆含糖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甜高粱秆自然贮存过程中水分和糖分的基准描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二强 李天成 +1 位作者 韩冰 李十中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7期9-11,14,共4页
对甜高粱秆自然贮存过程中含水量和含糖量的不同表示单位(湿基、干基、非糖分干基)以及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湿基由于引入水分变化从而对含糖量的描述有不利影响,干基和非糖分干基都能反映糖分实际变化趋势;非糖分干基由于... 对甜高粱秆自然贮存过程中含水量和含糖量的不同表示单位(湿基、干基、非糖分干基)以及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湿基由于引入水分变化从而对含糖量的描述有不利影响,干基和非糖分干基都能反映糖分实际变化趋势;非糖分干基由于消除了水分散失和糖分消耗的影响,在糖分损失较大时也能够反映糖分的真实变化。另外基于所建立公式,对贮存试验数据(不同贮存时间的含水量和含糖量)进行转化计算,得到水分和糖分绝对变化量以及失重情况,能进一步反映甜高粱秆自然贮存过程组成的真实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秆 含水量 含糖量 干基 湿基 非糖分干基
下载PDF
甜高粱茎秆在风干条件下糖分含量变化研究
14
作者 严洪冬 焦少杰 +3 位作者 王黎明 姜艳喜 苏德峰 孙广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8-10,共3页
为明确不同时期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的变化规律,以12个甜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风干贮存,采用还原糖测定法,分别对收获时、半干状态和全干状态进行茎秆糖分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甜高粱茎秆中可利用的糖分随着水分的减少... 为明确不同时期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的变化规律,以12个甜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风干贮存,采用还原糖测定法,分别对收获时、半干状态和全干状态进行茎秆糖分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甜高粱茎秆中可利用的糖分随着水分的减少而减少,达到半干和全干状态时,糖分含量仅为原来的40%左右;在收获至半干状态的时间内糖分含量下降较快,而半干状态至全干状态的时间内糖分下降缓慢,3个测定时期的糖分含量差异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茎秆 风干 含糖量
下载PDF
施肥方式对甜高粱秸秆产量和糖分含量以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陈维维 叶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05-2312,共8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4种施肥方式(CK、A1、A2、A3)对2个甜高粱品种‘新高粱3号’(XT-2)和‘新高粱9号’(T601)秸秆生物产量、糖分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方式对2个品种的生育天数没有影响;品种XT-2以氮...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4种施肥方式(CK、A1、A2、A3)对2个甜高粱品种‘新高粱3号’(XT-2)和‘新高粱9号’(T601)秸秆生物产量、糖分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方式对2个品种的生育天数没有影响;品种XT-2以氮、磷、钾后移改进作追肥施入处理(A3)的生物产量最高(54 916.96kg/hm2),而T601以生育前期施入磷、钾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施入处理(A1)的生物产量最高(64 136.60kg/hm2),两者分别比CK(不施肥)增产14.96%和10.48%。(2)甜高粱秸秆总糖含量与蔗糖含量随生育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秸秆总糖含量在拔节期很低,其基本从挑旗期开始积累,并于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且以XT-2品种在A3处理下的总糖含量最高(达到鲜基重12.7%)。(3)施肥方式对甜高粱秸秆蔗糖磷酸合成酶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的影响很明显,并以品种T601在A3处理下的SS活性最高(266.74mg.g-1.h-1)、品种XT-2在A1处理下的SPS活性最高(431.21mg.g-1.h-1),且二者均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研究发现,适宜施肥方式能显著提高甜高粱秸秆的生物产量、糖分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SS、SPS)活性,从而有效改善甜高粱品质,增加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施肥方式 糖分 酶活性
下载PDF
施肥方式对甜高粱生长发育及糖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白鸥 王进军 黄瑞冬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4,45,共4页
为了探明氮、钾肥施肥方式对甜高粱生长发育及茎秆糖分含量的影响,以甜高粱辽甜1号为试材,在施用不同数量的种(底)肥和追肥条件下,对甜高粱株高、叶面积、糖锤度、生物鲜质量及估算总糖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性底施氮磷钾复合... 为了探明氮、钾肥施肥方式对甜高粱生长发育及茎秆糖分含量的影响,以甜高粱辽甜1号为试材,在施用不同数量的种(底)肥和追肥条件下,对甜高粱株高、叶面积、糖锤度、生物鲜质量及估算总糖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性底施氮磷钾复合肥600kg/hm2的处理甜高粱株高、生物鲜质量、估算总糖量均最低。底施300kg/hm2氮磷钾复合肥+追施300kg/hm2尿素的处理株高及生物鲜质量最高。灌浆期,底施300kg/hm2氮磷钾复合肥+追施450kg/hm2尿素的处理叶面积指数最高。底施300kg/hm2氮磷钾复合肥+追施150kg/hm2尿素+追施150kg/hm2硫酸钾的施肥方式可以得到最高的估算总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施肥方式 糖锤度 农艺性状 估算总糖量
下载PDF
贮藏方法和时间对甜高粱秸秆糖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吐尔逊.吐尔洪 +1 位作者 陈维维 叶凯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91,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贮藏期甜高粱秸秆糖代谢、蔗糖降解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以新高粱3号(XT-2)和新高粱4号(XT-4)为试验材料,在去叶立放和带叶立放堆放下进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贮藏至第180天时,去叶立放贮存秸秆总糖含量高于带叶立放贮存... 为进一步了解贮藏期甜高粱秸秆糖代谢、蔗糖降解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以新高粱3号(XT-2)和新高粱4号(XT-4)为试验材料,在去叶立放和带叶立放堆放下进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贮藏至第180天时,去叶立放贮存秸秆总糖含量高于带叶立放贮存,总糖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XT-2去叶立放>XT-4去叶立放>XT-4带叶立放>XT-2带叶立放贮存,总糖累计分别为5%、13%、11%、2%。两个品种在不同贮藏方式下秸秆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与蔗糖含量的相关性都不显著(P>0.05),XT-4在两个不同贮藏方式下蔗糖合成酶(SS)活性和蔗糖含量的相关性也不显著,而XT-2秸秆SS酶活性与蔗糖含量相关性显著。长期贮藏过程中不同贮藏方式对甜高粱秸秆糖分含量有很大的影响,不同贮藏方式秸秆总糖含量差异明显,去叶立放贮存工序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秸秆总糖含量的保持,适合于温度较低且干燥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秸秆 贮藏期 糖分 酶活性
下载PDF
盐碱地对甜高粱秸秆产量与含糖锤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吐尔逊.吐尔洪 阿扎提.阿布都古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9-114,共6页
【目的】分析盐碱地对甜高粱含糖锤度及秸秆产量的影响,筛选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较高的耐盐甜高粱品种。【方法】以22个不同品种(系)甜高粱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正常田块(对照)和盐碱地种植,研究不同土壤对甜高粱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盐碱地对甜高粱含糖锤度及秸秆产量的影响,筛选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较高的耐盐甜高粱品种。【方法】以22个不同品种(系)甜高粱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正常田块(对照)和盐碱地种植,研究不同土壤对甜高粱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的影响。【结果】相同高粱品种在盐碱地的秸秆产量均低于对照,盐碱地秸秆产量较高的品种有"晋甜09-1"、"济甜杂1号"、"辽甜2号"等。同一高粱品种在不同土壤中的秸秆含糖锤度不同,盐碱地中秸秆含糖锤度在18%以上的甜高粱品种有"303A/304"、"龙甜高粱-5"、"晋甜08-1"、"辽甜6号"、"新高粱3号",对照田块中秸秆含糖锤度在18%以上的甜高粱品种有"L0204/LTR115"、"龙甜高粱-5"、"合甜"、"晋甜08-1"、"辽甜7号"。【结论】盐碱地对不同品种甜高粱的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有明显影响,鉴于各参试品种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未从中筛选出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高的甜高粱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盐碱地 含糖锤度 秸秆产量
下载PDF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L. Beauv)茎秆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欧静 佟德清 +4 位作者 李金旺 陈鹏 吕建澎 段霞飞 裴忠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60-3567,共8页
以粒用高粱品种忻粱52(P1)和甜高粱品种W452(P2)杂交构建的F2:3代群体为试材,对甜高粱的糖锤度、出汁率及茎叶鲜重百分比进行了主-多基因遗传模型的研究。研究表明:忻粱52×W452组合中糖锤度和出汁率均表现为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以粒用高粱品种忻粱52(P1)和甜高粱品种W452(P2)杂交构建的F2:3代群体为试材,对甜高粱的糖锤度、出汁率及茎叶鲜重百分比进行了主-多基因遗传模型的研究。研究表明:忻粱52×W452组合中糖锤度和出汁率均表现为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主基因和多基因分别服从加性-显性效应,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主基因的遗传效率分别为72.79%和87.69%,多基因的遗传效率分别为3.02%和2.79%;茎叶鲜重百分比的遗传模式为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主基因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多基因服从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控制茎叶鲜重百分比的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主基因的遗传效率为45.33%,多基因的遗传效率为6.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糖锤度 出汁率 茎叶鲜重百分比 主-多基因遗传模型
原文传递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卢峰 邹剑秋 +1 位作者 段有厚 吕香玲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116,共6页
为探讨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相关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以粒用高粱品系LR625(P1)和甜高粱品系Rio(P2)为亲本杂交构建的一组包含4个世代的遗传群体(P1、P2、F1、F2:3),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茎秆含糖量(混合锤度)、出汁率... 为探讨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相关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以粒用高粱品系LR625(P1)和甜高粱品系Rio(P2)为亲本杂交构建的一组包含4个世代的遗传群体(P1、P2、F1、F2:3),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茎秆含糖量(混合锤度)、出汁率和茎秆鲜重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含糖量符合E-1模型,性状是由两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控制的,主基因作用方式包括加性、显性和上位性3种效应。其中多基因效应高于主基因效应,遗传率分别为48.89%和39.52%。环境效应较小,占总表型方差的11.59%;出汁率性状符合B-5模型,即性状表现受2对主基因遗传控制,基因作用方式为完全显性作用。遗传力决定了出汁率表型变异的75.3%,环境因素影响24.7%,该性状的表现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茎秆鲜重符合E-2模型即两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无上位性效应,性状的主基因效应大于多基因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58.85%,多基因遗传率为17.63%,环境因素影响占2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茎秆含糖量 出汁率 茎秆鲜重 遗传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