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豆糯米饼的工艺研究与品质控制
1
作者 朱海燕 耿云娣 +2 位作者 宗宁燕 涂俊宏 陈元芝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2期131-135,共5页
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对红豆糯米饼配方进行优化,并探讨低温储藏对产品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糯米面皮所需的牛奶含量、糖含量,馅料红豆沙的添加量,以及烘焙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研究。应用正交试验对牛奶添加量、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 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对红豆糯米饼配方进行优化,并探讨低温储藏对产品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糯米面皮所需的牛奶含量、糖含量,馅料红豆沙的添加量,以及烘焙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研究。应用正交试验对牛奶添加量、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60 g糯米粉,白砂糖6 g、牛奶55 g、红豆沙20 g,190℃烘烤16 min。样品放置一周后,硬度、内聚性和咀嚼性测定数值均表现为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粉 红豆沙 加工工艺 品质控制
下载PDF
绿豆淀粉和糯米粉复配体系的理化性质与粉皮质构性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邢燕 熊柳 +1 位作者 孙庆杰 孙玲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22-126,共5页
将糯米粉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绿豆淀粉中,测定复配粉的膨润性质、糊化特性、质构性质和拉伸性质,研究复配粉性质与粉皮质构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配粉的总直链淀粉含量、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均比绿豆淀粉显著降低... 将糯米粉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绿豆淀粉中,测定复配粉的膨润性质、糊化特性、质构性质和拉伸性质,研究复配粉性质与粉皮质构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配粉的总直链淀粉含量、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均比绿豆淀粉显著降低;复配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均降低,当绿豆淀粉、糯米粉质量比为1:3时,复配粉的衰减值和回生值分别比绿豆淀粉降低了35.35%、69.13%。绿豆淀粉、糯米质量比1:1的硬度比绿豆淀粉降低了96.85%;用复配粉制作的粉皮拉伸性变化显著,粉皮的拉伸强度从68.35kPa降低到15.03kPa。与单一体系相比,复配粉制成的粉皮硬度适中、持水能力好、口感好。在所有混合体系中,当绿豆淀粉、糯米粉质量比为1:1时,制得的粉皮的质构性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淀粉 糯米粉 理化性质 糊化性质 质构特性
下载PDF
解决豆沙粽糯米夹生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赣辉 顾振宇 +2 位作者 何剑飞 鹿琳琳 姜明华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3,共3页
为解决豆沙粽近馅部位糯米夹生的问题,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冻馅与糯米纸裹馅方法,经对不同工艺不同部位糯米颗粒的含水量和淀粉糊化度测定,发现冻馅法和糯米纸包裹法均可以提高近馅糯米的糊化度。近馅糯米的含水量依对照组、冻馅法... 为解决豆沙粽近馅部位糯米夹生的问题,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冻馅与糯米纸裹馅方法,经对不同工艺不同部位糯米颗粒的含水量和淀粉糊化度测定,发现冻馅法和糯米纸包裹法均可以提高近馅糯米的糊化度。近馅糯米的含水量依对照组、冻馅法、糯米纸包裹法分别为36.1%、51.8%、53.8%;其糊化度(酶-吸光度法检测)依序分别为46.8%、67.1%和68.9%。研究表明,豆沙粽糯米的夹生现象与其含水量有明确关系,采用冻馅和糯米纸包裹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豆沙粽糯米夹生的现象,这与该两工艺有效阻隔豆沙粽包裹时糯米在豆沙团的嵌入有关,且实际操作方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沙粽 夹生 含水量 淀粉糊化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