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Cherry Valley Ducks with Muscovy Ducks 被引量:2
1
作者 CHEN Zhang-yan DU Wen-xing +2 位作者 DUAN Xiu-jun ZHAO Xu-ting WANG Jian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technique for production of mule ducks. [Method] Female Cherry Valley ducks were artificially inseminated with semen collected from male Muscovy ducks by massage method a... [Objective] To explor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technique for production of mule ducks. [Method] Female Cherry Valley ducks were artificially inseminated with semen collected from male Muscovy ducks by massage method and vagina-insemination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semination dose, insemination interval, insemination time and diluents on fertilization rate. [ Result ] The average fertilization rate was only 39.58%, when the female Cherry Valley ducks naturally mated with the male Muscovy ducks. However, it was increased to 74.79% by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The fertilization rate was 75.24% after semen was diluted by PBS buffer, while it was 75.16% after semen was diluted by Lake's buffer; however, there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ertilization rate of the diluted semen and that of fresh semen (74.10%). After semen was respectively diluted by PBS buffer and Lake's buffer and then stored at 5 ℃ for 24 h, the fertilization rate was low, respectively 23.76% and 34133%. [ Conclusion]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technology can reduce insemination dose and increase fertilization rate in production of mule du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Mule duck insemination dose insemination time DILUENTS Fertilization rate
下载PDF
Pregnancy outcome of lactating dairy cows assigned for Presynch-Ovsynchsynchronization program and inseminated either at detected standing heat or at scheduled fixed time
2
作者 Abdel-Tawab Abdel-Razek Yassyn Khalil Mahmoud Mohamed Hussein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2019年第4期181-186,共6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if insemination at standing heat results in a similar or higher pregnancy rate compared with fixed tim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nd to study som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egnancy rate. Methods:... Objective: To determine if insemination at standing heat results in a similar or higher pregnancy rate compared with fixed tim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nd to study som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egnancy rate. Methods: A total of 8944 insemination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from which 6823 inseminations were done in Holstein cows and 2121 inse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Simmental cows. All cows were subjected to a Presynch-Ovsynch protocol. Cows detected in estrus (n=7424) were artificially inseminated, whereas cows not observed in estrus (n=1520) were submitted to fixed tim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Results: The overall pregnancy rate of cows insemin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detected standing heat was comparable to that recorded for cows receiving fixed tim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 higher pregnancy rate was recorded for cows during cold months than that recorded during hot months (P=0.000). A higher pregnancy rate was recorded for Simmental compared with that recorded for Holstein cows (P=0.001). Regarding parit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egnancy rate were detected between primiparous and multiparous cows (P=0.040). In addition,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technicians had no sigificant effect on pregnancy rate (P>0.05). Meanwhile, the used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sires significantly (P=0.000) impacted the pregnancy rate. Conclusions: Insemination of cows detected in standing heat prior to predetermined fixed time results in similar pregnancy outcome and decreases days to the first service compared with insemination at the scheduled fixed time at the end of the Presynch-Ovsynch synchronization program. The overall pregnancy outcome is not affected by the breeding program, but it is highly impacted by cow's breed, parity,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sire and breeding 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iry cow Presynch OVSYNCH STANDING HEAT Fixed tim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下载PDF
影响驴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的因素分析
3
作者 张国庭 王琼 +8 位作者 托乎提·阿及德 努尔尼萨·莫拉尼亚孜 帕热哈提江·吾甫尔 阿布来提·苏来曼 阿米那木·买买提 依布热依木·吾布力 张建玲 宋智辉 肖海霞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4期11-15,21,共6页
为了提高母驴情期人工授精受胎率,试验选取新疆喀什地区的母驴为试验对象,对母驴不同生理状态、产驹天数、配种季节、配种次数、最后一次配种距离排卵的间隔时间、不同授精剂量和不同稀释液等7个方面因素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工... 为了提高母驴情期人工授精受胎率,试验选取新疆喀什地区的母驴为试验对象,对母驴不同生理状态、产驹天数、配种季节、配种次数、最后一次配种距离排卵的间隔时间、不同授精剂量和不同稀释液等7个方面因素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授精2次、3次、4次和5次的情期受胎率显著高于1次(P<0.05),排卵前24 h和48 h人工授精的情期受胎率极显著高于排卵后0~24 h内授精(P<0.01),精液稀释后用注射器向子宫授精(原精)5~10 mL,情期受胎率极显著高于浓缩精液子宫角细管授精(原精)2 mL(P<0.01)。说明驴一个情期人工授精2~5次、最后一次配种距离排卵间隔时间为24~48 h可获得较高的情期受胎率,增加输精剂量可以提高母驴情期受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驴 人工授精 情期受胎率 生理状态 配种季节 配种次数 排卵后输精间隔时间 授精剂量
下载PDF
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向辉 桂林森 +5 位作者 杨迪 魏士昊 宫艳斌 史远刚 马云 淡新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2-1422,共11页
减少输精次数,缩短空怀间隔,提高奶牛妊娠率是提高奶牛繁殖效率,节约养殖成本的重要保障。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不仅能满足上述要求,还能跳过发情鉴定环节,直接进行定时输精,进而最大限度提高奶牛繁殖率。本文介绍了奶牛同期发情-... 减少输精次数,缩短空怀间隔,提高奶牛妊娠率是提高奶牛繁殖效率,节约养殖成本的重要保障。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不仅能满足上述要求,还能跳过发情鉴定环节,直接进行定时输精,进而最大限度提高奶牛繁殖率。本文介绍了奶牛同期发情-定时人工输精(estrous synchronization-fixed-timed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ES-TAI)发展过程中的常用技术和新技术,并将这些技术按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归纳分析,重点论述各类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进一步研发更加高效的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新技术和规模化牧场奶牛的繁殖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 妊娠率 预同期 双同期
下载PDF
Kisspeptin对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及定时输精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庞明月 张太鹏 +7 位作者 蔡家宝 王宏 肖霖力 宋玉清 许晓玲 白佳桦 刘彦 秦玉圣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0-44,共5页
为了探讨Kisspeptin(KP)对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及定时输精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先分离了母猪卵巢中的颗粒细胞,用KP-10处理颗粒细胞,以未处理颗粒细胞为对照,研究KP-10对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酶细胞色素P... 为了探讨Kisspeptin(KP)对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及定时输精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先分离了母猪卵巢中的颗粒细胞,用KP-10处理颗粒细胞,以未处理颗粒细胞为对照,研究KP-10对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酶细胞色素P450家族11亚家族A成员1(CYP11A1)、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CGR)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然后选择健康的大白×长白二元杂交初产断奶母猪202头,随机分为PMSG对照组(n=102)、KPL组(n=50)和KPH组(n=50),分别于断奶后24 h颈部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00 IU/头、KP-100.5 mg/头和KP-101.0 mg/头,72 h后颈部肌肉注射100μg/头GnRH,16 h后进行第1次配种,24 h后进行第2次配种,统计各组母猪平均卵泡直径、断奶-发情间隔、发情率、妊娠率、分娩率、窝总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研究KP-10对定时输精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P-10处理的颗粒细胞中CYP11A1、3β-HSD、FSHR和LHCGR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颗粒细胞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PMSG对照组、KPL组、KPH组母猪断奶后第1,2,3,4,5天的平均卵泡直径均差异不显著(P>0.05);PMSG对照组、KPL组、KPH组断奶-发情间隔、发情率、分娩率、窝总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KPL组母猪发情率、分娩率高于PMSG对照组和KPH组(P>0.05);KPL组母猪妊娠率显著高于PMSG对照组和KPH组(P<0.05),PMSG对照组和KPH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KP-10可用于调控母猪卵泡同步发育,并且可提高定时输精母猪的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SSPEPTIN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卵泡发育 定时输精 繁殖性能
下载PDF
PMSG+HCG的定时输精方案在经产母猪中试验研究
6
作者 薛明锐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期52-54,共3页
为探索定时输精中PMSG+HCG对断奶母猪受胎率、产仔数以及母猪分娩后断奶发情是否存在的影响,试验将120头经产二元杂母猪,胎次在2胎及以上,且体况良好、无阴道炎症的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0头。对照组不进行激素处理,采用自然发情鉴定后... 为探索定时输精中PMSG+HCG对断奶母猪受胎率、产仔数以及母猪分娩后断奶发情是否存在的影响,试验将120头经产二元杂母猪,胎次在2胎及以上,且体况良好、无阴道炎症的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0头。对照组不进行激素处理,采用自然发情鉴定后配种;试验组采用采用PMSG+HCG定时输精程序处理,统计分析2组的参繁母猪受胎率、产仔数和断奶后发情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的参繁受胎率为78.33%,试验组参繁受胎率为91.67%,2组间的参繁受胎率差异显著。对照组分娩总仔数为581头,窝均产仔数(12.36±3.40)头,试验组分娩总仔数为691头,窝均产仔数(12.79±3.38)头,2组间的窝均产仔数差异不明显,但试验组窝均产仔数t值大于对照组,说明试验组在窝均产仔数比对照组存在优势。对照组断奶后自然发情率为88.89%,试验组断奶后自然自情率为90.38%,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时输精 PMSG HCG
下载PDF
生殖激素调控卵泡发育影响母牛繁殖性能的研究
7
作者 邵亚群 李强 《中国乳业》 2024年第9期30-33,39,共5页
卵泡发育是保证母牛繁殖性能的基本前提。控制卵泡发育包括新卵泡波定时出现、优势卵泡选择和生长、高质量卵母细胞定时排卵。卵泡发育所有生理过程发生在动态激素环境下,主要由腺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驱动。从该意义上说,控制卵泡发育本质... 卵泡发育是保证母牛繁殖性能的基本前提。控制卵泡发育包括新卵泡波定时出现、优势卵泡选择和生长、高质量卵母细胞定时排卵。卵泡发育所有生理过程发生在动态激素环境下,主要由腺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驱动。从该意义上说,控制卵泡发育本质是需精确操纵激素环境来调控促性腺激素分泌。本文讨论定时人工输精(TAI)方案背后的生理基础,为母牛繁殖效率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发育 人工定时输精(TAI) 优势卵泡 激素 奶牛
下载PDF
西门塔尔牛定时人工输精技术研究
8
作者 杨伟刚 王建军 张金学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35-38,共4页
为探索不同定时输精方案、不同体况评分、不同输精剂量、是否经产对规模养殖场西门塔尔母牛定时人工输精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103头母牛,按照体况评分、是否经产随机分为2个试验组,经不同定时输精方案及输精剂量处理后,统计相关繁殖性能... 为探索不同定时输精方案、不同体况评分、不同输精剂量、是否经产对规模养殖场西门塔尔母牛定时人工输精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103头母牛,按照体况评分、是否经产随机分为2个试验组,经不同定时输精方案及输精剂量处理后,统计相关繁殖性能。结果表明,Presynch-Ovsynch方案处理组同期发情率及单个情期受胎率要高于Ovsynch方案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BCS评分6~7分单个情期受胎率高于4~5分组,达到64.29%以上,评分6分的母牛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4分组(P<0.05);初产母牛同期发情率和单个情期受胎率高于经产母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高剂量输精母牛单个情期返情率低于低剂量组,单个情期受胎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定时人工输精 BCS评分 受胎率 同期发情率
下载PDF
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奶牛繁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明礼 张珅 +4 位作者 郝海生 赵学明 杜卫华 王栋 朱化彬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80-86,共7页
人工授精技术在奶牛养殖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了优秀种公牛遗传物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扩散。准确、及时的发情鉴定是奶牛人工授精的基础,然而,由于奶牛产后不发情、发情症状不明显以及发情鉴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发情鉴定方法不科学... 人工授精技术在奶牛养殖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了优秀种公牛遗传物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扩散。准确、及时的发情鉴定是奶牛人工授精的基础,然而,由于奶牛产后不发情、发情症状不明显以及发情鉴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发情鉴定方法不科学等,实际生产中母牛发情检出率较低,影响了产后母牛参配率和繁殖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减少母牛发情鉴定工作量,提高母牛发情检出率,甚至不用发情鉴定而直接定时输精,从而提高母牛参配率和繁殖力。本文综述了奶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原理,重点介绍了奶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方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奶牛繁殖和管理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同期发情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 繁殖 发情鉴定
下载PDF
番鸭与樱桃谷鸭人工授精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章言 杜文兴 +2 位作者 段修军 赵旭庭 王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733-16735,16737,共4页
[目的]探讨半番鸭生产中的人工授精技术。[方法]选用公番鸭和樱桃谷母鸭为试验材料,采用按摩采精法和翻肛输精法进行人工授精试验,探讨输精量、输精间隔时间、输精时间以及稀释液对受精率的影响。[结果]公番鸭和樱桃谷母鸭自然交配受精... [目的]探讨半番鸭生产中的人工授精技术。[方法]选用公番鸭和樱桃谷母鸭为试验材料,采用按摩采精法和翻肛输精法进行人工授精试验,探讨输精量、输精间隔时间、输精时间以及稀释液对受精率的影响。[结果]公番鸭和樱桃谷母鸭自然交配受精率很低,平均受精率为39.58%,人工授精受精率可达74.79%。用磷酸缓冲液和Lake’s液稀释精液的受精率比较高,分别为75.24%和75.16%,与原精液组受精率(74.10%)差异不显著。精液稀释后在5℃保存24h后输精,其受精率均较低,分别为23.76%和34.33%。[结论]在半番鸭生产中,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降低精液使用量和提高受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 半番鸭 输精量 输精时间 稀释液 受精率
下载PDF
奶牛X性控冻精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王建国 周文忠 +5 位作者 钱松晋 赵锡安 秦应和 田见辉 旭日干 李喜和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B09期191-192,共2页
利用SX—MOFLO精子分离设备分离奶牛XY精子,将分离后的奶牛X精子冷冻保存。探讨奶牛X性控冻精解冻后存活时间、不同方法进行人工授精的受胎率,为奶牛X性控冻精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与结果:(1)取不同种公牛、不同批次的X... 利用SX—MOFLO精子分离设备分离奶牛XY精子,将分离后的奶牛X精子冷冻保存。探讨奶牛X性控冻精解冻后存活时间、不同方法进行人工授精的受胎率,为奶牛X性控冻精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与结果:(1)取不同种公牛、不同批次的X性控冻精及普通冻精解冻后倒人5ml。试管内摇匀,至37℃水浴锅中,每2h检测一次精子活力,4h后每小时检测一次精子活力,直至无运动精子。结果奶牛X性控冻精存活时间为5~12h,比同种普通精于的存活时间短2~10h。(2)应用奶牛X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的母牛的情期受胎率(59.4%=342/576)与普通冻精的情期受胎率(60.6%=129/21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奶牛X性控冻精母犊出生准确率93.3%(319/342),极显著地高于普通冻精48.8%(63/129)的母犊率(P〈0.001)。且应用奶牛X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后的青年牛的情期受胎率(65.6%=240/366)极显著的高于经产牛的情期受胎率(48.6%=102/210)(P〈0.001)。(3)在母牛发情结束后6~8h左右进行人工授精,其情期受胎率为67.1%(116/173),显著地高于在母牛发情开始后8~12h进行人工授精56.1%(226/403)的情期受胎率(P〈0.01)。(4)在准确判断母牛卵巢上卵泡发育状态的前提下,将精液全部输至发育侧子宫角大弯处,其情期受胎率62.7%(289/461),高于母牛每侧子宫角输1/2支X性控冻精46.1%(53/115)的情期受胎率,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奶牛X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其受胎率与奶牛的经产与否、授精时间和输精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X/Y精子分离 X性控冻精 存活时间 人工授精 受胎率
下载PDF
供精人工授精成功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秀芳 范华蕊 +1 位作者 盛燕 孙梅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索多种因素对供精人工授精(AID)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6 302例女性实施的15 744个AID治疗周期,探讨AID妊娠率与治疗方案、每周期AID次数(授精时机)、女性年龄、输卵管情况、AID实施周期... 目的:探索多种因素对供精人工授精(AID)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6 302例女性实施的15 744个AID治疗周期,探讨AID妊娠率与治疗方案、每周期AID次数(授精时机)、女性年龄、输卵管情况、AID实施周期数的关系。结果:1克罗米芬组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组(P=0.003),克罗米芬组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组、HMG组和自然周期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每周期施行排卵前后2次AID的妊娠率(26.3%)高于只行排卵前或排卵后AID女性的妊娠率(分别为7.0%、23.7%,P均〈0.05);335~40岁不孕女性AID治疗妊娠率(16.5%)较35岁以下的妊娠率(26.0%)明显下降,尤其40岁以后的妊娠率(1.2%)下降更明显(P〈0.05);4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提示有输卵管周围粘连的女性AID妊娠率(27.4%)与输卵管通畅女性的妊娠率(2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AID实施1个至4个周期每个周期间的成功率比较,第1周期的临床妊娠率(27.6%)最高,与第2、3、4周期的妊娠率(分别为24.7%、23.9%、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第2、3、4周期之间的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5周期及以上的妊娠率(19.0%)与前4个周期相比,妊娠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孕女性的年龄是影响AID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同一周期施行排卵前后2次AID的优于只行排卵前或排卵后AID的,无输卵管因素女性的AID治疗在改行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应至少实施4个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精人工授精 无精子症 临床妊娠率 受精时机
下载PDF
番鸭本品种人工授精的技术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光瑛 黄秀清 +2 位作者 王长康 李昂 黄依明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353-360,共8页
通过500多头次采用母鸭诱情法采精和食指定位法输精,对番鸭本品种人工授精方法、输精量、输精间隔时间、输精时间以及稀释液对受精率影响等进行系列研究.结果表明:番鸭平均采精量为1.07±0.26mL只-1,密度为(1... 通过500多头次采用母鸭诱情法采精和食指定位法输精,对番鸭本品种人工授精方法、输精量、输精间隔时间、输精时间以及稀释液对受精率影响等进行系列研究.结果表明:番鸭平均采精量为1.07±0.26mL只-1,密度为(1.85±0.23)×109mL-1,活力为7.5-9.8;以16:00-17:00输精,输精量0.05mL只-1,间隔6d输精1次为好,受精率可达89.11%;采用人工授精,公鸭利用率比自然交配提高20倍,可大幅度提高饲养效益;用不同稀释液(生理盐水、蛋黄葡萄糖液和磷酸缓冲液)按11稀释番鸭精液与原精液输精比较,以磷酸缓冲液稀释组的受精率(90.01%)较高,但与原精组受精率(89.09%)差异不显著(P>0.05);用磷酸缓冲液和Lake液以11稀释后在2-5℃保存24h输精,受精率分别为30.56%和4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人工授精 输精量 输精时间 受精率
下载PDF
精准定时输精对后备母猪早期胚胎发育与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志伟 陈晓宇 +7 位作者 于福先 张樑 黄菁 王志刚 赖建兵 沈顺新 殷文彬 潘建治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4-800,共7页
为探讨精准定时输精(fixed-tim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FTAI)对后备母猪早期胚胎发育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1选取自主培育的金乌猪后备母猪43头,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4头,为自然发情,观察后人工配种(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 为探讨精准定时输精(fixed-tim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FTAI)对后备母猪早期胚胎发育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1选取自主培育的金乌猪后备母猪43头,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4头,为自然发情,观察后人工配种(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试验组19头,为精准定时输精组。分别于0 h(停喂烯丙孕素)、42 h[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122 h[肌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静脉采血,检测孕酮(progesteron,P4)、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含量;在配种后33 h,分别屠宰对照组和试验组4头后备母猪,回收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其余后备母猪继续饲养并进行分娩与产仔情况追踪。结果显示,从停喂烯丙孕素至42 h和122 h,P4值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停喂烯丙孕素至停喂后42 h,E2值从80 pmol·L^(-1)显著(P<0.05)下降至58.3 pmo·L^(-1),而在PMSG作用后又急剧升至134.07 pmol·L^(-1)(P<0.01);FSH值未见显著变化(P>0.05);停喂烯丙孕素至停喂后42 h,LH值由0.09 IU·L^(-1)升至0.12 IU·L^(-1)(P>0.05),PMSG作用后又降至0.09 IU·L^(-1)(P>0.05),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符合正常生理周期的变化趋势,表明用药合理无副作用。屠宰后卵巢排卵点计数结果显示,试验组17.5枚,对照组15.25枚,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平均窝均总产仔数、活仔数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但相对提高1.05头。试验2选取大长后备母猪189头,处理方式同试验1,随机分为试验组94头、对照组95头,试验组活仔较对照组约提高0.58头(P>0.05),断奶成活率提高2.99百分点。综上所述,精准定时输精程序处理符合母猪生理发情周期特质,可增加排卵数且对早期胚胎发育无不良影响,在提高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增加窝均活仔数和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优化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定时输精 后备母猪 胚胎 繁殖性能
下载PDF
青年奶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明礼 郝海生 +3 位作者 马腾 李旭冰 孙柏青 朱化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2-1307,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青年奶牛中的应用。选择1 046头澳大利亚进口荷斯坦青年奶牛,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自然发情人工授精配种(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前列腺素F2α(PGF2α)诱导母牛发情或按照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 试验旨在研究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青年奶牛中的应用。选择1 046头澳大利亚进口荷斯坦青年奶牛,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自然发情人工授精配种(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前列腺素F2α(PGF2α)诱导母牛发情或按照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Ovsynch或Ovsynch+CIDR法)处理母牛后人工授精配种(试验组),统计同期发情率、不返情率、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和21d妊娠率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青年奶牛人工授精后不返情率和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21d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3.1%和35.3%,P<0.05)。试验组中,1次PG法、间隔7d2次PG法和间隔11d2次PG法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76.1%、81.7%和84.6%,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组中,Ovsynch法(GPG)和Ovsynch+CIDR法(GPG+CIDR)的不返情率、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和21d妊娠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输精人员可显著影响青年奶牛的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P<0.05),而不同公牛常规冷冻精液对青年奶牛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无显著影响(P>0.05)。同期发情及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使青年奶牛集中发情,提高参配率,从而提高21d妊娠率,有效加快青年奶牛人工授精效率,降低饲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奶牛 同期发情 同期排卵一定时输精 21 d妊娠率
下载PDF
不同生殖激素对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雄贵 邓缘 +3 位作者 燕海峰 肖定福 李剑波 刘海林 《中国奶牛》 2009年第10期25-27,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激素对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本实验选择了80头荷斯坦牛,根据直肠检查结果将牛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采用定时输精法(GnRH)、PMSG法、P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应用定时输精法、PG法和PMSG法的... 为了研究不同激素对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本实验选择了80头荷斯坦牛,根据直肠检查结果将牛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采用定时输精法(GnRH)、PMSG法、P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应用定时输精法、PG法和PMSG法的发情率分别为0%、75%和75%,妊娠率分别为60%、50%和55%。从不同繁殖状态分析,青年牛应用PMSG法的同期发情效果最好;从卵巢发育状态分析,以处于卵泡期的牛同期发情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发情 定时输精 荷斯坦牛
下载PDF
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盼 郭丽娜 +2 位作者 赵敏英 孙晓慧 蔺会兰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H)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6月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UI-H助孕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50例226个周期,根据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授精... 目的:研究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H)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6月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UI-H助孕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50例226个周期,根据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授精时机、处理前精液体外存放时间和成熟卵泡数进行分组,并分析各因素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1)<30岁组、30~35岁组和36~38岁组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按BMI分组的3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kg/m^2组的妊娠率高于24~27kg/m^2组和≥28 kg/m`2组(均P<0.05);24~27 kg/m^2组的妊娠率略高于≥28 kg/m^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排卵前和排卵后各行1次IUI组的妊娠率高于排卵前行1次IUI组(P<0.05)。(4)精液处理前存放10~30 min组的妊娠率高于>30 min组(P<0.05)。(5)1个成熟卵泡时,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C)10×10~6~50×10~6组的妊娠率高于>50×106组(P<0.05);2个成熟卵泡时,2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于39岁的PCOS患者,年龄对其妊娠率影响较小;超重和肥胖PCOS患者在行IUI治疗前最好先行减重预处理;实验室人员在处理精液时可将体外存放时间控制在10~30 min;优化后的TPMC可根据成熟卵泡数进行适当的调节,1个成熟卵泡时可将TPMC控制在10×10~6~50×10~6注入宫腔,剩余精液可注入阴道后穹窿,2个成熟卵泡时可将全部精液注入宫腔;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可在排卵前后各行1次IUI,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授精 人工(丈夫供体) 年龄因素 人体质量指数 授精时机 精液 卵泡 精子计数
下载PDF
实时精子分离技术(王氏管法)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岚 陆仁康 +1 位作者 陈玲 张新能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为临床不育症和优生优育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精子分离技术。方法 :采用实时精子分离技术 (王氏管法 )对 2 0份正常精液和 40份感染精液标本进行了优质精子分离纯化和去除精浆的杂质和微生物 (如细菌、病毒、沙眼衣原体、解脲支... 目的 :为临床不育症和优生优育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精子分离技术。方法 :采用实时精子分离技术 (王氏管法 )对 2 0份正常精液和 40份感染精液标本进行了优质精子分离纯化和去除精浆的杂质和微生物 (如细菌、病毒、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 )的效果 ;80例少、弱、畸形精子患者使用王氏管法筛选获得优质精子后对其配偶施行宫内人工授精 (IUI)获孕效果进行了观察 ;与上游法和 Percoll梯度法的分离效果和授精成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 :王氏管法在筛选优质精子、去除精浆杂质和微生物以及使用筛选后的精子作配偶 IUI成功率均明显优于上游法和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结论 :实时精子分离技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优选 实时精子分离技术 人工授精 王氏管法
下载PDF
定时输精技术在牛品种改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力青 杨凌 +3 位作者 付平 易四凤 汪又萍 余巍 《中国牛业科学》 2016年第4期33-34,46,共3页
[目的]为探讨定时输精技术对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建立一套适合在牛品种改良工作中推广应用的技术程序。[方法]本试验采用Ovsynch程序对散养母牛进行定时输精,统计分析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结果]定时输精试验组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为... [目的]为探讨定时输精技术对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建立一套适合在牛品种改良工作中推广应用的技术程序。[方法]本试验采用Ovsynch程序对散养母牛进行定时输精,统计分析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结果]定时输精试验组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为73.9%,自然发情对照组母牛第一情期受胎率为6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定时输精技术可在湖北省开展牛品种改良的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时输精 牛品种改良 受胎率
下载PDF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对产后难配泌乳奶牛繁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明礼 郝海生 +4 位作者 赵学明 杜卫华 张宝石 马腾 朱化彬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2-26,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对产后难配泌乳奶牛繁殖效率的影响。选择88头健康、膘情适中、产后不发情或久配不孕(难配)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按照Ovsynch、CIDR+Ovsynch或CIDR+PG+Gn RH程序进行激素处理和定时人... 本试验旨在研究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对产后难配泌乳奶牛繁殖效率的影响。选择88头健康、膘情适中、产后不发情或久配不孕(难配)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按照Ovsynch、CIDR+Ovsynch或CIDR+PG+Gn RH程序进行激素处理和定时人工授精,CIDR+Ovsynch或CIDR+PG+Gn RH试验组分别在埋栓、撤栓、第二次注射Gn RH和定时输精时采集10头奶牛血样,测定血清中孕酮(P4)和雌激素(E2)含量。结果表明:3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都可以使一定数量的难配泌乳奶牛配种妊娠,且3种程序对产后难配泌乳奶牛人工授精后的不返情率无显著影响(P>0.05);CIDR+Ovsynch试验组泌乳奶牛人工授精后的情期受胎率(46.7%)高于Ovsynch组(28.6%)和CIDR+PG+Gn RH组(26.7%),但差异不显著(P=0.08,P=0.06);CIDR+Ovsynch或CIDR+PG+Gn RH程序处理过程中,泌乳奶牛血清中P4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E2含量的变化趋势因程序开始处理时奶牛所处的发情周期阶段不同而不同,但两种程序配种妊娠奶牛定时输精时血清中E2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配种未妊娠奶牛(P<0.01)。因此,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用于产后难配泌乳奶牛的配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 产后难配 繁殖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