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组汤剂-针灸-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钟娟 青姚 +2 位作者 梁静明 常丽萍 吴曙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7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组汤剂-针灸-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内服与外治。阿斯匹灵肠溶片、丹红注... [目的]观察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组汤剂-针灸-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内服与外治。阿斯匹灵肠溶片、丹红注射液、伸筋洗剂沐足、辨证分型根据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补泻治疗选择方剂、针刺补/泻等方法。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速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实证组治愈9例,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93%。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2%。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速度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组汤剂-针灸-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实证 虚证 人迎 寸口 汤剂 针灸 西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 八纲辨证 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经穴解》学术特色及学术影响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崔翔 张永臣 +2 位作者 贾红玲 孟丹 郭琛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经穴解》为明末清初齐鲁针灸医家岳含珍所著,全书学术特色鲜明:从分经辨证、病候辨证、人迎寸口脉辨证三方面了阐述了经络辨证的价值,积极探讨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从腧穴的主治功能、经脉循行交会与... 《经穴解》为明末清初齐鲁针灸医家岳含珍所著,全书学术特色鲜明:从分经辨证、病候辨证、人迎寸口脉辨证三方面了阐述了经络辨证的价值,积极探讨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从腧穴的主治功能、经脉循行交会与气血盛衰的关系、地理方位等多角度对书中穴名进行解释,可以窥探分析穴位的气血盛衰,提供了认知腧穴的基本思路;以“五脏互藏”理论为指导阐述腧穴主治病证,体现了其从整体辨证论治、注重经络与脏腑关联的学术特点,揭示了脏腑之间的复杂联系。该书论述全面细致,阐释深入简出,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借鉴,促进了齐鲁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解》 岳含珍 分经辨证 病候辨证 人迎寸口脉辨证 学术特色 学术影响:针灸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以脉辨证与针刺辨治中风偏瘫 被引量:2
3
作者 肖景元 马铁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2期68-70,共3页
中风偏瘫多为中风失治误治,以脉辨证,凭脉选择先后主次,确定疾病轻重缓解,因证施治,事半功倍。半身不遂可概括为"软、硬、麻、凉、畸",脉象见动、长、沉,滑、涩,强、弱,怠、驶,缓、急,敛、散,稀、短,上、下、稠、枯、荣、外... 中风偏瘫多为中风失治误治,以脉辨证,凭脉选择先后主次,确定疾病轻重缓解,因证施治,事半功倍。半身不遂可概括为"软、硬、麻、凉、畸",脉象见动、长、沉,滑、涩,强、弱,怠、驶,缓、急,敛、散,稀、短,上、下、稠、枯、荣、外、来、去、粗、细,浮、热,进、退等,正气可凭脉从阴、阳、卫气、营血、脏、腑六个层面辨证;邪气凭脉从风、火、痰、瘀四个方面辨证;治以扶正、祛邪,平肝息风,化痰祛瘀、通经通络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阴阳脉:阴脉补法,阳脉泻法,根据两脚跗阳脉、太溪脉变化兼调脾肾。寸口人迎对比:比较人迎与寸口二脉的搏动程度为诊察依据,"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每种脉象反映经脉病变,皆有相应针刺方法。三部九候遍诊:曲鬓脉大小可观察针刺前后头面部供血,利于掌握针刺疗效进程;头针、体针配合改善头部供血,此脉诊佐证更有意义。寸尺合诊:据偏瘫肢体尺肤温、凉、滑、涩、软、硬结合脉急、缓、滑、涩,判断邪气盛衰与正气强弱,指导针刺补与泻。"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则实,泻则虚,据脉象即可判断,不必等症状完全消失。附中风—中经络(痰湿阻滞,气阴两虚)针刺治疗验案一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偏瘫 半身不遂 针刺 以脉辨证 脉诊 阴阳脉 三部九候遍诊 寸口人迎对比 寸尺合诊 中风 中经络 痰湿阻滞 气阴两虚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法指导下针灸诊疗体系探究
4
作者 孙慧 吴玉龙 王小荣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29-32,共4页
从《黄帝内经》对人迎寸口脉法的记载及其指导针灸临床的角度着手,对此脉法指导针灸诊疗全过程及其中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供同道研习者探究《黄帝内经》脉针体系的内涵,共同了解这一古老的经典脉针体系,以期为针灸临床做出贡献。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人迎寸口脉法 阴阳 整体辨证 脉针体系
原文传递
针灸多维视角辨治理论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兵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3-657,共5页
从针灸辨治理论研究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以辨阴阳而治——据脉而刺、辨经络(脏腑)而治、身形辨治、四海辨治及其他辨治等多个方面的视角,论述针灸辨治的相关规律与重要理论问题,提出人体复杂多维联系特点决定了针灸辨治的多视角与... 从针灸辨治理论研究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以辨阴阳而治——据脉而刺、辨经络(脏腑)而治、身形辨治、四海辨治及其他辨治等多个方面的视角,论述针灸辨治的相关规律与重要理论问题,提出人体复杂多维联系特点决定了针灸辨治的多视角与多向度,且每一种辨治之理法均具有相对独立辨治意义。研究新认识:提出据人迎寸口对比脉诊法辨阴阳而刺,是以针直接调阴阳(气)的平衡;提出经络辨治的5个思路来源,丰富其辨治内涵;创新性提出五体的"五体效应"与"五脏效应";首次提出四海辨治理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辨证 诊疗 人迎寸口脉 身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