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组汤剂-针灸-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钟娟
青姚
+2 位作者
梁静明
常丽萍
吴曙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7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组汤剂-针灸-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内服与外治。阿斯匹灵肠溶片、丹红注...
[目的]观察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组汤剂-针灸-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内服与外治。阿斯匹灵肠溶片、丹红注射液、伸筋洗剂沐足、辨证分型根据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补泻治疗选择方剂、针刺补/泻等方法。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速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实证组治愈9例,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93%。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2%。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速度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组汤剂-针灸-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实证
虚证
人迎
寸口
汤剂
针灸
西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
八纲辨证
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穴解》学术特色及学术影响探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崔翔
张永臣
+2 位作者
贾红玲
孟丹
郭琛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经穴解》为明末清初齐鲁针灸医家岳含珍所著,全书学术特色鲜明:从分经辨证、病候辨证、人迎寸口脉辨证三方面了阐述了经络辨证的价值,积极探讨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从腧穴的主治功能、经脉循行交会与...
《经穴解》为明末清初齐鲁针灸医家岳含珍所著,全书学术特色鲜明:从分经辨证、病候辨证、人迎寸口脉辨证三方面了阐述了经络辨证的价值,积极探讨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从腧穴的主治功能、经脉循行交会与气血盛衰的关系、地理方位等多角度对书中穴名进行解释,可以窥探分析穴位的气血盛衰,提供了认知腧穴的基本思路;以“五脏互藏”理论为指导阐述腧穴主治病证,体现了其从整体辨证论治、注重经络与脏腑关联的学术特点,揭示了脏腑之间的复杂联系。该书论述全面细致,阐释深入简出,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借鉴,促进了齐鲁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解》
岳含珍
分经辨证
病候辨证
人迎寸口脉辨证
学术特色
学术影响:针灸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脉辨证与针刺辨治中风偏瘫
被引量:
2
3
作者
肖景元
马铁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2期68-70,共3页
中风偏瘫多为中风失治误治,以脉辨证,凭脉选择先后主次,确定疾病轻重缓解,因证施治,事半功倍。半身不遂可概括为"软、硬、麻、凉、畸",脉象见动、长、沉,滑、涩,强、弱,怠、驶,缓、急,敛、散,稀、短,上、下、稠、枯、荣、外...
中风偏瘫多为中风失治误治,以脉辨证,凭脉选择先后主次,确定疾病轻重缓解,因证施治,事半功倍。半身不遂可概括为"软、硬、麻、凉、畸",脉象见动、长、沉,滑、涩,强、弱,怠、驶,缓、急,敛、散,稀、短,上、下、稠、枯、荣、外、来、去、粗、细,浮、热,进、退等,正气可凭脉从阴、阳、卫气、营血、脏、腑六个层面辨证;邪气凭脉从风、火、痰、瘀四个方面辨证;治以扶正、祛邪,平肝息风,化痰祛瘀、通经通络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阴阳脉:阴脉补法,阳脉泻法,根据两脚跗阳脉、太溪脉变化兼调脾肾。寸口人迎对比:比较人迎与寸口二脉的搏动程度为诊察依据,"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每种脉象反映经脉病变,皆有相应针刺方法。三部九候遍诊:曲鬓脉大小可观察针刺前后头面部供血,利于掌握针刺疗效进程;头针、体针配合改善头部供血,此脉诊佐证更有意义。寸尺合诊:据偏瘫肢体尺肤温、凉、滑、涩、软、硬结合脉急、缓、滑、涩,判断邪气盛衰与正气强弱,指导针刺补与泻。"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则实,泻则虚,据脉象即可判断,不必等症状完全消失。附中风—中经络(痰湿阻滞,气阴两虚)针刺治疗验案一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偏瘫
半身不遂
针刺
以脉辨证
脉诊
阴阳脉
三部九候遍诊
寸口人迎对比
寸尺合诊
中风
中经络
痰湿阻滞
气阴两虚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法指导下针灸诊疗体系探究
4
作者
孙慧
吴玉龙
王小荣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29-32,共4页
从《黄帝内经》对人迎寸口脉法的记载及其指导针灸临床的角度着手,对此脉法指导针灸诊疗全过程及其中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供同道研习者探究《黄帝内经》脉针体系的内涵,共同了解这一古老的经典脉针体系,以期为针灸临床做出贡献。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人迎寸口脉法
阴阳
整体辨证
脉针体系
原文传递
针灸多维视角辨治理论探讨
被引量:
9
5
作者
刘兵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3-657,共5页
从针灸辨治理论研究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以辨阴阳而治——据脉而刺、辨经络(脏腑)而治、身形辨治、四海辨治及其他辨治等多个方面的视角,论述针灸辨治的相关规律与重要理论问题,提出人体复杂多维联系特点决定了针灸辨治的多视角与...
从针灸辨治理论研究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以辨阴阳而治——据脉而刺、辨经络(脏腑)而治、身形辨治、四海辨治及其他辨治等多个方面的视角,论述针灸辨治的相关规律与重要理论问题,提出人体复杂多维联系特点决定了针灸辨治的多视角与多向度,且每一种辨治之理法均具有相对独立辨治意义。研究新认识:提出据人迎寸口对比脉诊法辨阴阳而刺,是以针直接调阴阳(气)的平衡;提出经络辨治的5个思路来源,丰富其辨治内涵;创新性提出五体的"五体效应"与"五脏效应";首次提出四海辨治理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辨证
诊疗
人迎寸口脉
身形
原文传递
题名
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组汤剂-针灸-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钟娟
青姚
梁静明
常丽萍
吴曙粤
机构
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7期79-81,共3页
基金
南宁市青秀区科技局基金资助项目(No:2011S07)
文摘
[目的]观察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组汤剂-针灸-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内服与外治。阿斯匹灵肠溶片、丹红注射液、伸筋洗剂沐足、辨证分型根据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补泻治疗选择方剂、针刺补/泻等方法。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速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实证组治愈9例,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93%。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2%。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速度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组汤剂-针灸-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实证
虚证
人迎
寸口
汤剂
针灸
西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
八纲辨证
平行对照研究
Keywords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Sthenic
syndrome
Deficiency symptom
renying
cunkou
Decocti
on
Acupuncture
Western medicine
C
on
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
on
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Eight princip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Parallel c
on
trol study
分类号
R255.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穴解》学术特色及学术影响探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崔翔
张永臣
贾红玲
孟丹
郭琛琛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20-323,共4页
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90068)
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编号:15-ZZ-WX-17)。
文摘
《经穴解》为明末清初齐鲁针灸医家岳含珍所著,全书学术特色鲜明:从分经辨证、病候辨证、人迎寸口脉辨证三方面了阐述了经络辨证的价值,积极探讨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从腧穴的主治功能、经脉循行交会与气血盛衰的关系、地理方位等多角度对书中穴名进行解释,可以窥探分析穴位的气血盛衰,提供了认知腧穴的基本思路;以“五脏互藏”理论为指导阐述腧穴主治病证,体现了其从整体辨证论治、注重经络与脏腑关联的学术特点,揭示了脏腑之间的复杂联系。该书论述全面细致,阐释深入简出,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借鉴,促进了齐鲁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经穴解》
岳含珍
分经辨证
病候辨证
人迎寸口脉辨证
学术特色
学术影响:针灸
文献研究
Keywords
Annotati
on
of Acupoints
YUE Hanzhe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based
on
meridian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based
on
symptom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based on renying and cunkou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academic influence: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
on
literature research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脉辨证与针刺辨治中风偏瘫
被引量:
2
3
作者
肖景元
马铁明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办公室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2期68-70,共3页
文摘
中风偏瘫多为中风失治误治,以脉辨证,凭脉选择先后主次,确定疾病轻重缓解,因证施治,事半功倍。半身不遂可概括为"软、硬、麻、凉、畸",脉象见动、长、沉,滑、涩,强、弱,怠、驶,缓、急,敛、散,稀、短,上、下、稠、枯、荣、外、来、去、粗、细,浮、热,进、退等,正气可凭脉从阴、阳、卫气、营血、脏、腑六个层面辨证;邪气凭脉从风、火、痰、瘀四个方面辨证;治以扶正、祛邪,平肝息风,化痰祛瘀、通经通络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阴阳脉:阴脉补法,阳脉泻法,根据两脚跗阳脉、太溪脉变化兼调脾肾。寸口人迎对比:比较人迎与寸口二脉的搏动程度为诊察依据,"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每种脉象反映经脉病变,皆有相应针刺方法。三部九候遍诊:曲鬓脉大小可观察针刺前后头面部供血,利于掌握针刺疗效进程;头针、体针配合改善头部供血,此脉诊佐证更有意义。寸尺合诊:据偏瘫肢体尺肤温、凉、滑、涩、软、硬结合脉急、缓、滑、涩,判断邪气盛衰与正气强弱,指导针刺补与泻。"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则实,泻则虚,据脉象即可判断,不必等症状完全消失。附中风—中经络(痰湿阻滞,气阴两虚)针刺治疗验案一则。
关键词
中风偏瘫
半身不遂
针刺
以脉辨证
脉诊
阴阳脉
三部九候遍诊
寸口人迎对比
寸尺合诊
中风
中经络
痰湿阻滞
气阴两虚
中医药治疗
Keywords
stroke
hemiplegia
acupuncture
pulse to pulse diagnosi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Yin
and
Yang veins
three nine
syndrome
diagnosis
renying
cunkou
size
and
c
on
trast
diagnosis
stroke
meridians
phlegm block
Qi
TCM treatment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法指导下针灸诊疗体系探究
4
作者
孙慧
吴玉龙
王小荣
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宋氏正骨科
出处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29-3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82160936)
甘肃中医药大学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DHYX19-02)。
文摘
从《黄帝内经》对人迎寸口脉法的记载及其指导针灸临床的角度着手,对此脉法指导针灸诊疗全过程及其中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供同道研习者探究《黄帝内经》脉针体系的内涵,共同了解这一古老的经典脉针体系,以期为针灸临床做出贡献。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人迎寸口脉法
阴阳
整体辨证
脉针体系
Keywords
Yellou Emperor's Inner Can
on
renying
-
cunkou
pulse-needling method
Yin
and
Yang
overal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pulse-needling system
分类号
R249.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45-0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针灸多维视角辨治理论探讨
被引量:
9
5
作者
刘兵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3-657,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 CB 53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青年基金项目:81603709
文摘
从针灸辨治理论研究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以辨阴阳而治——据脉而刺、辨经络(脏腑)而治、身形辨治、四海辨治及其他辨治等多个方面的视角,论述针灸辨治的相关规律与重要理论问题,提出人体复杂多维联系特点决定了针灸辨治的多视角与多向度,且每一种辨治之理法均具有相对独立辨治意义。研究新认识:提出据人迎寸口对比脉诊法辨阴阳而刺,是以针直接调阴阳(气)的平衡;提出经络辨治的5个思路来源,丰富其辨治内涵;创新性提出五体的"五体效应"与"五脏效应";首次提出四海辨治理论等。
关键词
针灸
辨证
诊疗
人迎寸口脉
身形
Key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nying
and
cunkou
pulses
body
分类号
R224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组汤剂-针灸-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平行对照研究
钟娟
青姚
梁静明
常丽萍
吴曙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穴解》学术特色及学术影响探析
崔翔
张永臣
贾红玲
孟丹
郭琛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脉辨证与针刺辨治中风偏瘫
肖景元
马铁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法指导下针灸诊疗体系探究
孙慧
吴玉龙
王小荣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0
原文传递
5
针灸多维视角辨治理论探讨
刘兵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