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婷 王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82-85,共4页
该文对舌诊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阐述了舌诊图像信息的采集、预处理以及分析技术等舌诊客观化研究及近5年的关于舌诊客观化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舌诊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 该文对舌诊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阐述了舌诊图像信息的采集、预处理以及分析技术等舌诊客观化研究及近5年的关于舌诊客观化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舌诊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为舌诊的深入全面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舌诊 辨证论治 客观化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伤寒杂病论》总结张机在中医外科中的辨证论治
2
作者 周鹏飞 陆金根 +2 位作者 王佳雯 张胜威 陈淑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46-2351,共6页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方书之祖,开辨证论治的先河,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总结东汉以前医家著作,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完成。本书不仅论述外感热病,同时也包括内伤杂病、妇科、外科疾病的诊治,所录外科病...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方书之祖,开辨证论治的先河,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总结东汉以前医家著作,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完成。本书不仅论述外感热病,同时也包括内伤杂病、妇科、外科疾病的诊治,所录外科病证如痈肿肠痈、浸淫疮、阴阳毒、百合病等,其辨证治法至今仍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经查阅文献发现,张机在外科疾病的诊治中具有以六经辨证为本,重视疾病传变,重视脉诊,以经方为主,采用合方,内外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机 《伤寒杂病论》 辨证论治 理法方药 六经 脉诊 经方外治
下载PDF
徐振晔治疗基因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薇 王立芳 +2 位作者 马玥 方旭鹏 徐振晔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46-49,共4页
从依据经典辨证论治、临证鉴别重视舌诊、施方用药重视补益精气、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等4个方面,介绍徐振晔教授治疗基因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证经验,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 舌诊 辨证论治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ANN的中医舌诊八纲辨证知识库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金海 杨涛 +1 位作者 沈大庆 王旭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71-1772,1790,共3页
从中医舌诊与八纲辨证之间的不确定性、复杂性、逻辑推理的模糊性出发,寻找能够充分模拟舌像与八纲辨证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的数据模型,探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构建中医诊断神经网络知识库。采用MS SQL Server2005平台,选择Microsof... 从中医舌诊与八纲辨证之间的不确定性、复杂性、逻辑推理的模糊性出发,寻找能够充分模拟舌像与八纲辨证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的数据模型,探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构建中医诊断神经网络知识库。采用MS SQL Server2005平台,选择Microsoft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查看功能,并能够预测分析,可以有效辅助教学实践和中医临床规范化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中医舌诊 八纲辨证 知识库 辅助教学与诊断
下载PDF
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舌脉象特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翁诗婷 张晓丹 +1 位作者 郝一鸣 王忆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6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临床辨证有意义的舌脉象客观指标,以辅助临床诊断。方法:应用TP-Ⅰ型中医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检测108例患者舌脉象参数,分析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舌脉象特征。结果: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舌象中,舌色以淡红...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临床辨证有意义的舌脉象客观指标,以辅助临床诊断。方法:应用TP-Ⅰ型中医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检测108例患者舌脉象参数,分析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舌脉象特征。结果: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舌象中,舌色以淡红舌、淡紫舌多见,舌苔以白苔、黄苔、薄苔为多见;脉象以弦脉、滑脉、弦滑脉为多见;舌脉象参数中舌色指数、苔色指数、厚苔指数、胖瘦指数在哮喘发作期各证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RPSR1、RPSR3、RPSR4、RBF、RLMS2、PLMP2、RLMS3、RLMP3在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脉象参数、舌色指数、苔色指数、厚苔指数、胖瘦指数、RPSR1、RPSR3、RPSR4、RBF、RLMS2、PLMP2、RLMS3、RLMP3对其辨证分型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舌象 脉象 特征分析 TP-Ⅰ型舌脉象仪
下载PDF
《伤寒论》中“胃气”思想在病脉辨证中的运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方春平 刘步平 朱章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948-950,共3页
[目的]探析《伤寒论》中"胃气"思想在病脉辨证中的运用。[方法]逐条摘录《伤寒论》中与胃气相关的服药、饮食、大便、脉象等条文,归纳其胃气思想在疾病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运用。[结果]《伤寒论》主张试验性地投用水谷... [目的]探析《伤寒论》中"胃气"思想在病脉辨证中的运用。[方法]逐条摘录《伤寒论》中与胃气相关的服药、饮食、大便、脉象等条文,归纳其胃气思想在疾病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运用。[结果]《伤寒论》主张试验性地投用水谷和药物以测胃气之盛衰。药食后发热则胃气受损、疾病难愈,不发热则胃气尚存、疾病易愈;腹中转矢气则胃气实、可攻下,无矢气则胃气虚、不可攻下。能食代表中焦实热、胃气来复或中焦虚极;不能食者根据伴随症状又有寒、热、虚、实之分。通过观察大便的数量、颜色、形状、次数、气味,可推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瘀血。脉证相符提示胃气尚存、病重能愈;脉证不符提示胃气衰败、病轻难愈;趺阳脉(冲阳脉)浮、太溪脉小于趺阳脉均是有胃气的表现。[结论]《伤寒论》常通过试药食、问饮食、审大便、切脉博来判断胃气的盛衰和戾、推断疾病的性质和轻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胃气 饮食 大便 脉象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舌脉面诊仪器在证候辨识方面的综合应用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得力 陆小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21-1423,共3页
中医四诊客观化是证候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而证候规范化、客观化是中医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件。文章分析了舌脉面诊仪器综合应用于临床辨证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结合多年来相关研究在诊断客观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提出舌、... 中医四诊客观化是证候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而证候规范化、客观化是中医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件。文章分析了舌脉面诊仪器综合应用于临床辨证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结合多年来相关研究在诊断客观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提出舌、脉、面诊仪器综合应用以增强中医辨证诊断客观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研究思路初步探讨,期望能为中医诊断客观化的发展完善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脉、面诊仪器综合应用 证候辨识 客观化测量
下载PDF
传统脉学与系统辨证脉学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晓迪 滕晶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949-950,共2页
中医认为,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四大方法,并有"神圣工巧"之说。切,指切,指脉诊。系统辨证脉学来自传统脉学,传统脉学与系统辨证脉学要素是整体与元素的关系,辨证脉学是在传统脉学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传统脉学 系统辨证脉学 脉象
下载PDF
陈雪功教授治胃病辨证经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凯 周雪梅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0年第1期51-53,共3页
陈雪功教授认为胃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其病理多是因滞而引起,遣方多以“和”立法,或疏肝理气,或健脾和胃,或佐以清热燥湿、温中、养阴、制酸、行气消痞、活血散瘀等,用药多寒热适调,皆注重调理气机,切勿使气机壅滞,疏肝和胃,... 陈雪功教授认为胃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其病理多是因滞而引起,遣方多以“和”立法,或疏肝理气,或健脾和胃,或佐以清热燥湿、温中、养阴、制酸、行气消痞、活血散瘀等,用药多寒热适调,皆注重调理气机,切勿使气机壅滞,疏肝和胃,理气健脾,使肝气条达,脾升胃降,气血生化有源。其次,陈老尤为重视寒热、虚实辨证,以补益脾胃固本,消补兼施,寒热适调,随证化裁,灵活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雪功 胃病 和法 审因论治 系统辨证 重视舌脉 辨证经验
下载PDF
“消渴脉”述古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华 熊旻利 谭春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1171-1173,共3页
消渴一证古以"多饮、多尿、多食、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包括现代所指的糖尿病、尿崩症及部分甲亢症等在内,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渊源流长,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有相关记载,至今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 消渴一证古以"多饮、多尿、多食、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包括现代所指的糖尿病、尿崩症及部分甲亢症等在内,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渊源流长,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有相关记载,至今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古文献,探讨有关消渴脉学的认识,从消渴脉之象;消渴之脉察病因、定病位;消渴之脉审病机;消渴之脉测预后;依消渴之脉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对消渴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脉学 病因 病机 辨证施治 预后
下载PDF
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之我见 被引量:10
11
作者 葛丽娜 《现代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45-47,共3页
脉诊作为中医的特色诊法之一,有其独特的诊断原理,其中体现的整体思维和辨证思维,是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延伸与体现。近几十年来对脉诊客观化研究的学者层出不穷,虽有成果但临床应用却不很突出。因为无论是在脉诊仪的设计上还是在分... 脉诊作为中医的特色诊法之一,有其独特的诊断原理,其中体现的整体思维和辨证思维,是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延伸与体现。近几十年来对脉诊客观化研究的学者层出不穷,虽有成果但临床应用却不很突出。因为无论是在脉诊仪的设计上还是在分析方法上都没能真正掌握其与传统脉诊学的结合点。重新认识中医传统脉诊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从新的角度寻找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脉学的结合点,为脉诊客观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 原理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脉诊仪 客观化
下载PDF
中医辨证学的传承与创新拔萃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振球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3,12,共4页
中医辨证学的传承与创新———微观辨证学,分察舌辨证和平脉辨证,阴阳计量辨证和寒热辨证,五脏气血辨证。通过其可以实现辨证标准化、规范化和微观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并结合运用五行学说识别疾病病因、病机的传变规律和临床指导辨证论治。
关键词 辨证论治 察舌辨证 阴阳计量辨证 五行学说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的血虚证诊断标准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竞男 张会永 +4 位作者 于莉 崔博涵 李芹 李佳 杨关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50-2055,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血虚证诊断标准,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查找、筛选1900-2019年发表的血虚证临床研究文献,归纳、分析其中提及血虚证诊断标准。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388篇,纳入32篇,结合教材筛选,得出... 目的分析比较血虚证诊断标准,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查找、筛选1900-2019年发表的血虚证临床研究文献,归纳、分析其中提及血虚证诊断标准。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388篇,纳入32篇,结合教材筛选,得出诊断标准9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等。证候组成共30个,可分为脏腑失养、形体失养、经络失养和现代理化指标4组,诊断方式可分为叙述法、主次分层法、赋分法3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被引用13次,次数最多。结论各血虚证诊断标准各有优势与局限性,来自《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的诊断标准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适用于现阶段血虚证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辨证 单一证候 微观辨证 面色淡白 脉细 唇舌色淡 心悸
下载PDF
肺气郁痹证的辨证治疗及应用举例
14
作者 丁晓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15-217,共3页
肺气郁痹证临床常见,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全身症状,是“肺主一身之气”功能的体现。从病因病机、临床症状、体征、舌象、系统辨证脉象特征等入手,论述肺气郁痹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并举例说明临床应用,加以佐证。
关键词 肺气郁痹证 系统辨证脉学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从病机入手察舌诊脉辨治运动神经元病
15
作者 王宝亮 王鑫鑫 +2 位作者 郭亚萌 陈媛朋 关运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21期110-112,122,共4页
文章主要介绍在中医病机指导下通过察舌诊脉辨治运动神经元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运动神经元病7种常见证型:肺热津伤型、脾胃亏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络脉瘀滞型、湿热蕴结型、肾阴阳两虚型,临床重视运用中医特色诊法—... 文章主要介绍在中医病机指导下通过察舌诊脉辨治运动神经元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运动神经元病7种常见证型:肺热津伤型、脾胃亏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络脉瘀滞型、湿热蕴结型、肾阴阳两虚型,临床重视运用中医特色诊法——“舌诊”“脉诊”辨证论治运动神经元病,为临床上中医治疗此病提供思路及借鉴,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病机 舌脉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脉证辨证思维探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丽慧 程传浩 +1 位作者 马龙 李宇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2-363,共2页
凭脉辨证是张仲景辨证的主要特色,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脉证在《伤寒杂病论》中内容丰富、论理精辟。探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脉证的条文,认为《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主要包括凭脉辨病因、凭脉辨病位、凭脉... 凭脉辨证是张仲景辨证的主要特色,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脉证在《伤寒杂病论》中内容丰富、论理精辟。探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脉证的条文,认为《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主要包括凭脉辨病因、凭脉辨病位、凭脉辨病性、凭脉确定病证、阐释病机、凭论治凭脉判断预后几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凭借脉象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也对临床诊治疾病和深入研讨中医基础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脉证 辨证思维
下载PDF
儿科舌诊经验浅析
17
作者 王春荣 《山西中医》 2018年第1期1-3,共3页
小儿正常舌象是淡红舌,薄白苔,提示脏腑机能正常,气血津液充盈、胃气旺盛。受到年龄、体质、禀赋、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正常舌象会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其能客观地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深浅、病势的进退与预... 小儿正常舌象是淡红舌,薄白苔,提示脏腑机能正常,气血津液充盈、胃气旺盛。受到年龄、体质、禀赋、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正常舌象会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其能客观地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深浅、病势的进退与预后,所以通过对舌象的观察,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邪的深浅、正邪的消长,同时还能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向和预后,故舌诊在儿科辨证施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舌诊 舌象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论“病脉证治”为中医学基本诊疗模式——全国名中医王行宽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二)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甲民 王小菊 +3 位作者 吴彬才 邱华安 胡国恒 王行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8,共4页
王行宽教授倡导张仲景"病脉证治"的中医学诊疗模式,首要辨病,次要辨证,证从脉出,然后处方。本文简要梳理了中医学诊疗模式的发展与演变,论述了对当下"辨证论治"诊疗模式的思考与困惑,对"病脉证治"的诊疗... 王行宽教授倡导张仲景"病脉证治"的中医学诊疗模式,首要辨病,次要辨证,证从脉出,然后处方。本文简要梳理了中医学诊疗模式的发展与演变,论述了对当下"辨证论治"诊疗模式的思考与困惑,对"病脉证治"的诊疗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脉证治 辨证论治 诊疗模式 王行宽
下载PDF
齐向华教授基于系统辨证脉学治疗郁闷不舒状态的多系统萎缩的经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圣男 齐向华 +3 位作者 滕晶 田好雨 丁晓 闫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多系统萎缩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其治疗领域一直缺少广泛认可的循证医学证据。齐向华教授在临证中借助自创“系统辨证脉学”精准辨识工具,发现心理紊乱状态是多系统萎缩的底层病机,其中以郁闷不舒状态多见。本文通过阐述郁闷不舒状... 多系统萎缩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其治疗领域一直缺少广泛认可的循证医学证据。齐向华教授在临证中借助自创“系统辨证脉学”精准辨识工具,发现心理紊乱状态是多系统萎缩的底层病机,其中以郁闷不舒状态多见。本文通过阐述郁闷不舒状态的多系统萎缩的病机,并对临床表现及脉象要素特征进行分析,从心理层面初步探析多系统萎缩的辨治,将血府逐瘀汤作为治疗的原发方剂并针对脾虚痰盛、气虚下陷、肝火犯肺、肝肾阴虚4种分型状态进行系统论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系统辨证脉学 郁闷不舒 辨证脉象 辨证论治
下载PDF
“系统辨证脉学”脉象要素五维纲领与辨证探讨 被引量:7
20
作者 滕晶 齐向华 《山东中医杂志》 2018年第5期353-355,共3页
"系统辨证脉学"是在传统脉学基础上的拓展和创新,凭脉辨证的关键在于对脉象要素的识别及对脉象要素之间关联性的辨识、判断与推理,"位、数、形、质、动"五维纲领的提出使凭脉辨证有法可依,有据可存,对预测疾病、指导临床诊治达到治... "系统辨证脉学"是在传统脉学基础上的拓展和创新,凭脉辨证的关键在于对脉象要素的识别及对脉象要素之间关联性的辨识、判断与推理,"位、数、形、质、动"五维纲领的提出使凭脉辨证有法可依,有据可存,对预测疾病、指导临床诊治达到治未病的医学高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脉学 脉象要素 五维纲领 辨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