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氏健脾和胃针刺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黄丽 王秋月 +4 位作者 张小晋 范轶斌 丁鲁 金珠 吴焕淦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66-2170,共5页
目的:观察陆氏健脾和胃针刺法治疗代谢综合征(Met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MetS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健康宣教及常规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陆氏健脾和胃针刺法治疗代谢综合征(Met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MetS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健康宣教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陆氏健脾和胃针刺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血糖、血压的变化。结果:意向性治疗(ITT)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各时间点体质量、腰围及BM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体质量、腰围及BM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HDL-C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HbA1c及HOMA-IR值均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针刺期待值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陆氏健脾和胃法针刺法能有效降低MetS患者的体质量、腰围、BMI,改善血脂、血糖水平,并且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代谢综合征 陆氏针灸 流派传承 随机对照试验 经络 辨证 健脾和胃 远期 疗效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Kappa一致性分析
2
作者 何德英 陈勇 +1 位作者 南瑞雪 任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纳入门诊患者共747例,医生通过四诊的采集得出治疗处方,再以手机终端录入采集的相关症状、体征后得到系统推荐处方。利用Kappa一致性检验来... 目的分析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纳入门诊患者共747例,医生通过四诊的采集得出治疗处方,再以手机终端录入采集的相关症状、体征后得到系统推荐处方。利用Kappa一致性检验来评价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的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1,P<0.001)。结论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具有一致性,可辅助临床医生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体系 中医辨证模型 一致性
下载PDF
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辨治思考
3
作者 徐胜东 刘占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166-169,共4页
在审证求机的中医思维指导下,发现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的“血热”只是表象,其背后隐藏着不同的病因病机,风热蕴毒入血、肝经郁热入血是其主要的两种证候,故确立以解毒和疏肝解郁治本、以清热凉血治标的总原则,可选翘根犀角地黄汤解毒凉... 在审证求机的中医思维指导下,发现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的“血热”只是表象,其背后隐藏着不同的病因病机,风热蕴毒入血、肝经郁热入血是其主要的两种证候,故确立以解毒和疏肝解郁治本、以清热凉血治标的总原则,可选翘根犀角地黄汤解毒凉血、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随证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热型 辨证论治 风热蕴毒入血 肝经郁热入血 解毒凉血 疏肝解郁
下载PDF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的针灸辨治思路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若飞 谭颖颖 +1 位作者 李小会 陈丽名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六经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六经分证的基础上丰富六经内涵发展出六经辨证理论,其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为基础结合经络学说,根据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经临床疾病特点... 六经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六经分证的基础上丰富六经内涵发展出六经辨证理论,其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为基础结合经络学说,根据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经临床疾病特点确定六经病取穴原则,指导腧穴配伍针灸辨治六经病,初探六经病的针灸选穴配伍原则,以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 经络 针灸
下载PDF
论经筋针刺的辨证施治思维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锡 董宝强 +4 位作者 林星星 富昱 刘紫薇 史佳芯 张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4,共4页
经筋作为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对以针灸推拿为核心的中医外治疗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经筋针刺临床应用领域众多,但缺少明确的辨证施治思维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故通过释析经筋实质及发病机制,探讨经筋针刺的临床应... 经筋作为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对以针灸推拿为核心的中医外治疗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经筋针刺临床应用领域众多,但缺少明确的辨证施治思维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故通过释析经筋实质及发病机制,探讨经筋针刺的临床应用方法,从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角度为经筋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统一的辨证施治思路,并论述《内经》“解结”法应用到经筋针刺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经筋针刺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经筋辨证 解结 辨证施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高血压六经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纪烨 李德秀 +4 位作者 王泽平 张晓囡 李晓雅 张静怡 刘龙涛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探析高血压的六经辨治用药思路。高血压早期病在三阳,阳气尚足,病多属实;病变后期,病在三阴,阳气衰弱,病多属虚。高血压病在太阳,以解表祛邪为主;病在阳明,以清热通下为要;病在少阳,宜调畅气机;病在太阴,需温补脾...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探析高血压的六经辨治用药思路。高血压早期病在三阳,阳气尚足,病多属实;病变后期,病在三阴,阳气衰弱,病多属虚。高血压病在太阳,以解表祛邪为主;病在阳明,以清热通下为要;病在少阳,宜调畅气机;病在太阴,需温补脾胃;病在少阴,需调理心肾;病在厥阴,需调和寒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伤寒论》 六经辨证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肖艳平 刘秋连 +2 位作者 张敏 索艳荣 刘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收治的88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热敏灸联合... 目的探究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收治的88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热敏灸联合肌内效贴(KT)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联合KT治疗。观察2组疼痛情况、情绪状态、腰痛症状、腰椎活动度、临床疗效和血清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价量表(JOA)评分、腰椎前屈和后伸的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结论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相对于常规热敏灸疗法,在联合KT治疗腰LDH时,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六经辨证 热敏灸 肌内效贴
下载PDF
叶天士升固奇经法述要
8
作者 王钊 付广威 +3 位作者 靳戈 史运泽 郭静怡 李富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叶天士善治诸多奇经病。其常用升固奇经法治疗奇经虚陷失摄所致崩漏、便血等病证,《临证指南医案》解释其为升奇阳,固精络。升固奇经法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难经》,深化于宋明,至清代渐臻完善。叶氏升固奇经法所用方药基于《备急... 叶天士善治诸多奇经病。其常用升固奇经法治疗奇经虚陷失摄所致崩漏、便血等病证,《临证指南医案》解释其为升奇阳,固精络。升固奇经法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难经》,深化于宋明,至清代渐臻完善。叶氏升固奇经法所用方药基于《备急千金要方》,其在继承孙思邈用药经验基础上,通过自身大量临床实践总结提出升固奇经法,深化了中医精分病机层面治法,临床可广泛用于治疗督阳下陷,冲任精血不固的遗精、腰脊坠痛及跷维失护的寒热、痿痹多类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固奇经法 叶天士 《备急千金要方》 奇经辨证 冲任
下载PDF
吕晓东“表阴证”辨法治疗老年外感寒咳初期解析
9
作者 张馨月 吕晓东 庞立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1,共5页
老年外感寒咳患者素体虚寒易感寒邪,邪初在表,但病易传变,若施治误治易迅速入里生并病,现代医学在治疗老年咳嗽患者不能从根本上降低患者咳嗽敏感性。而中医学中《伤寒论》辨病分六经,结合八纲辨证近代医家提出少阴病即表阴证,聚焦于本... 老年外感寒咳患者素体虚寒易感寒邪,邪初在表,但病易传变,若施治误治易迅速入里生并病,现代医学在治疗老年咳嗽患者不能从根本上降低患者咳嗽敏感性。而中医学中《伤寒论》辨病分六经,结合八纲辨证近代医家提出少阴病即表阴证,聚焦于本虚与外感风寒反应于表,从根本论治。吕晓东教授善于辨证施治,以此辨证治疗老年外感寒咳初期,符合老年患者本虚体质特征并感寒邪病机,其特点在于注重本虚之温补,而非表邪之攻解。结合临床验案1例,望为老年外感寒咳患者的精准化治疗、研究以及预防预后等提供一定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晓东教授 老年外感寒咳 表阴证 六经辨证 八纲辨证
下载PDF
基于《伤寒杂病论》总结张机在中医外科中的辨证论治
10
作者 周鹏飞 陆金根 +2 位作者 王佳雯 张胜威 陈淑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46-2351,共6页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方书之祖,开辨证论治的先河,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总结东汉以前医家著作,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完成。本书不仅论述外感热病,同时也包括内伤杂病、妇科、外科疾病的诊治,所录外科病...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方书之祖,开辨证论治的先河,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总结东汉以前医家著作,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完成。本书不仅论述外感热病,同时也包括内伤杂病、妇科、外科疾病的诊治,所录外科病证如痈肿肠痈、浸淫疮、阴阳毒、百合病等,其辨证治法至今仍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经查阅文献发现,张机在外科疾病的诊治中具有以六经辨证为本,重视疾病传变,重视脉诊,以经方为主,采用合方,内外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机 《伤寒杂病论》 辨证论治 理法方药 六经 脉诊 经方外治
下载PDF
从分经论治组方加减柴妙饮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许生甜 黄彦 +2 位作者 熊伟 李道端 张太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从分经论治组方加减柴妙饮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1年12月重庆市中医院门诊的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患者72例,遵循随机、阳性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36例采用加减柴妙... 目的探讨从分经论治组方加减柴妙饮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1年12月重庆市中医院门诊的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患者72例,遵循随机、阳性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36例采用加减柴妙饮内服,对照组36例为程氏萆薢分清饮内服,疗程为4周。以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前列腺按摩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s,EPS)白细胞及卵凝脂小体变化、起效时间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降低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减少EPS中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相当,但试验组对中医主症疼痛不适和次症性功能、阴囊潮湿、心烦失眠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起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4/34),对照组为9.1%(3/33),均未经特殊处理,患者症状消失。结论从分经论治组方的加减柴妙饮能明显改善患者的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具有确切临床疗效,尤其在改善中医主症疼痛及次症性功能、阴囊潮湿、心烦失眠方面效果更显著,起效时间更短,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经论治 加减柴妙饮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 湿热瘀滞证
下载PDF
基于伤寒六经传变浅议荨麻疹的辨治
12
作者 许经纶 兰燕琴 +2 位作者 曹毅 陶茂灿 沈佳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475-478,共4页
荨麻疹属中医学“瘾疹”范畴,以营卫不和为主要病机,与狭义的太阳病病机相符,通过研究太阳经与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等三阴三阳六经之间的传变规律,并将之运用到荨麻疹的辨治上。观察发现,六经传变能有效指导荨麻疹... 荨麻疹属中医学“瘾疹”范畴,以营卫不和为主要病机,与狭义的太阳病病机相符,通过研究太阳经与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等三阴三阳六经之间的传变规律,并将之运用到荨麻疹的辨治上。观察发现,六经传变能有效指导荨麻疹的临床方药选择,且可重复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六经 传变 荨麻疹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奇经辨证从冲任督带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汶恩 任青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414-418,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虽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但其总以女性生殖功能异常为核心。女子“经”“带”“胎”“产”不离胞宫,胞宫为PCOS的证候靶位,而冲任督带与胞宫经络相通、生理相关、病理相系,故PCOS当从冲任督带辨治。冲任督带之辨...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虽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但其总以女性生殖功能异常为核心。女子“经”“带”“胎”“产”不离胞宫,胞宫为PCOS的证候靶位,而冲任督带与胞宫经络相通、生理相关、病理相系,故PCOS当从冲任督带辨治。冲任督带之辨,首辨虚实,四脉之下,气血阴阳各有所主,结合四脉生理病理特点与PCOS的临床表现,其正虚以冲任阴血不足、督脉阳气虚衰、带脉松弛失约为主,其邪实以痰湿、瘀血阻滞为要。冲任督带之治有专法,其虚者,当以血肉有情之品而填补之,并不忘通行脉络;其实者,当以辛散芳香之品而流通之。冲任督带四脉不仅有相应的归经药,还有专门的引经药引而达之,以收事半功倍之效。脏腑与奇经乃源流之关系,PCOS病涉奇经,其治却不离肝肾脾胃,或填补肾精、调补肾之阴阳,或滋养肝血、调达肝气,或健运脾胃,分而治之。冲任督带循行体表,体表局部的针灸治疗可内调脏腑气血阴阳而治疗PCOS。从冲任督带辨治PCOS是区别于脏腑辨治的更加有针对性的辨治方法,并且其辨治有着自身特色,能完善PCOS治疗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奇经辨证 冲任督带
下载PDF
左人迎右气口对比脉法的临床运用要点与实例
14
作者 弓雪峰 王继升 +3 位作者 弓箭 陈申达 赵世同 曹锐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7期759-763,共5页
人迎气口脉法出自《灵枢》,历代争议在于其为双侧人迎、气口脉或左右寸口脉之间的比较。王叔和《脉经》认为“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左人迎右气口脉法体系取左右寸口脉,按照关前一分左右对比而别阴阳,然后通过比较单侧关与关前一分之大... 人迎气口脉法出自《灵枢》,历代争议在于其为双侧人迎、气口脉或左右寸口脉之间的比较。王叔和《脉经》认为“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左人迎右气口脉法体系取左右寸口脉,按照关前一分左右对比而别阴阳,然后通过比较单侧关与关前一分之大小,以明三阴三阳,根据脉之浮沉确定表里,根据医之举按鉴别中风、中寒,确定治法方药。通过此脉法的临床运用,体会到六经脉象与六经病症的对应关系,收效颇佳。脉象体现疾病本质,随疾病发展而变化。当脉症不一时,应当舍症从脉,把握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人迎右气口脉法 六经脉象 六经辨证
下载PDF
赵宏利以六经辨治男性不育症经验集萃
15
作者 杨瞿嘉 褚蕴 赵宏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总结赵宏利主任中医师以六经辨治男性不育症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整理赵师临床诊治的男性不育症患者典型案例,结合对六经辨证的解读,对赵师以六经辨治此病症的经验进行总结,充分阐释病症特点和诊治思路,并以典型医案进行验证分... [目的]总结赵宏利主任中医师以六经辨治男性不育症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整理赵师临床诊治的男性不育症患者典型案例,结合对六经辨证的解读,对赵师以六经辨治此病症的经验进行总结,充分阐释病症特点和诊治思路,并以典型医案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赵师认为,男性不育症临床症状繁多,可从六经辨证施治。辨证首分虚实为要,属实者,以六腑及阳经病变为基础,多为三阳病证;属虚者,以五脏及阴经病变为基础,多为三阴病证。赵师谨察病机,又立寒热错杂型男性不育症,活用泻心汤辈以交通阴阳。药物应用上,重视患者先天体质,衷中参西,根据检验检查特点加用药物,并提倡药食同治,重视心理疏导。所举医案中,患者婚后勃起功能障碍,辨为阳明经证,以葛根芩连汤加减清解阳明之热,并合四妙散清下焦湿热,其后据证化裁,综合治疗3月余,患者之妻成功受孕。[结论]赵师深研经典,创新性地将六经辨证应用于男性不育症,重视辨证施治,收效显著,为经方的临床应用与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男性性功能障碍 六经辨证 经方 交通阴阳 赵宏利
下载PDF
《伤寒论》存津液思想浅析
16
作者 齐聪聪 徐立然 +2 位作者 牛学恩 张海燕 李青雅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17-20,共4页
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伤寒传变的关键,亦是经方辨治的重要法度。存津液是《伤寒论》辨证体系中重要的学术思想,张仲景在辨治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时,使用汗、下、和、补法治疗过程中蕴含了保胃津、存阴... 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伤寒传变的关键,亦是经方辨治的重要法度。存津液是《伤寒论》辨证体系中重要的学术思想,张仲景在辨治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时,使用汗、下、和、补法治疗过程中蕴含了保胃津、存阴津、通津、复津液等存津液理念,贯穿于选方用药、药后调护、煎服方法等过程。笔者从津液角度诠释《伤寒论》六经辨证中津液运行变化规律,通过梳理存津液思想在六经辨证中的临床运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津液 《伤寒论》 六经辨证 治法
下载PDF
基于六经方证探赜痛风的证治
17
作者 王婷 陈文辉 +8 位作者 李双蕾 白蕊 蒋云霞 金鑫艳 郑洪香 曾施琪 贾洪洋 吴瑞杰 谭思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痛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障碍而导致的异质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手足关节的疼痛及痛风石的形成,现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代谢类疾病。《伤寒论》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力最广的医学著作之一,医圣张仲景以理、法、方、... 痛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障碍而导致的异质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手足关节的疼痛及痛风石的形成,现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代谢类疾病。《伤寒论》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力最广的医学著作之一,医圣张仲景以理、法、方、药为基础,开创了六经辨证体系的先河。文章执《伤寒论》六经辨证方法,结合痛风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中的不同临床特点,探赜痛风的六经传变规律,发掘治疗痛风的经典方剂,为临床指导痛风的辨证论治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六经 辨证 《伤寒论》 临床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六经方证思路论治乙型肝炎
18
作者 刘重麟 蒋开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以伤寒六经辨证为切入点,以方证路径为导向,总结蒋开平教授论治乙型肝炎的学术经验。急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者,在太阳病经证、腑证、兼证、变证中寻觅相应的方证;病情持续进展为里热实证者,可仿阳明病论治,并区分实证... 本文以伤寒六经辨证为切入点,以方证路径为导向,总结蒋开平教授论治乙型肝炎的学术经验。急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者,在太阳病经证、腑证、兼证、变证中寻觅相应的方证;病情持续进展为里热实证者,可仿阳明病论治,并区分实证、热证、变证而择选相应的方剂;病情慢性化进程中表现为“相火上炎,枢机不利”者,则按少阳病论治,并因兼表、兼里、兼水饮之不同而针对性选方;病从寒化而为太阴病者,基于太阴病的病机特点而借用方剂;病情发展为重症乙型肝炎出现伤阳、耗阴之象者,可从少阴病论治,并因寒化、热化、兼变之不同而重点选方;难治性患者或抗病毒治疗耐药患者,出现寒热虚实错杂时,可从厥阴病论治中寻求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 方证 乙型肝炎
下载PDF
《黄帝内经》五脏辨证与《伤寒论》六经辨证中三阴病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亚东 刘晓燕 +4 位作者 张玉鑫 张文静 黄雪杰 申占国 陈辛生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80-83,87,共5页
脏腑理论体系是《黄帝内经》中的核心理论体系,五脏辨证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辨证方法,也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辨证方法。《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是经过临床实践的行之有效辨证方法。现将五脏辨证与六经辨证中的三阴病进行了结合,总结... 脏腑理论体系是《黄帝内经》中的核心理论体系,五脏辨证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辨证方法,也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辨证方法。《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是经过临床实践的行之有效辨证方法。现将五脏辨证与六经辨证中的三阴病进行了结合,总结出太阴与脾相通应,少阴与肾、心相通应,厥阴与肝相通应的观点,并将三阴病进行了分型,使五脏辨证与六经辨证得以转化,能够丰富对《伤寒论》辨证思路的理解,从而为学习和应用《伤寒论》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脏辨证 伤寒论 六经辨证 三阴病 五运六气
下载PDF
冯学功教授临床应用乌梅丸治验
20
作者 王荣梅 冯学功 丁侃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99-103,共5页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被后世医家誉为“厥阴病的主方”,古代医家常用于治疗“蛔厥”“久利”。该方补泻兼施,寒热共调,当代医家推而广之,常用于治疗临床多种疾病。北京市名中医冯学功教授,学习继承胡希恕先生六经辨证体系,活用经方,经...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被后世医家誉为“厥阴病的主方”,古代医家常用于治疗“蛔厥”“久利”。该方补泻兼施,寒热共调,当代医家推而广之,常用于治疗临床多种疾病。北京市名中医冯学功教授,学习继承胡希恕先生六经辨证体系,活用经方,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观察,发现慢性疑难杂病常出现寒热虚实错杂之复杂病机,六经辨证多为厥阴病,方证辨证,选用乌梅丸,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其部分医案,总结其运用乌梅丸的经验,希望能拓宽慢性疑难病诊治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厥阴病 六经辨证 《伤寒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