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辨治思考
1
作者 徐胜东 刘占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166-169,共4页
在审证求机的中医思维指导下,发现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的“血热”只是表象,其背后隐藏着不同的病因病机,风热蕴毒入血、肝经郁热入血是其主要的两种证候,故确立以解毒和疏肝解郁治本、以清热凉血治标的总原则,可选翘根犀角地黄汤解毒凉... 在审证求机的中医思维指导下,发现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的“血热”只是表象,其背后隐藏着不同的病因病机,风热蕴毒入血、肝经郁热入血是其主要的两种证候,故确立以解毒和疏肝解郁治本、以清热凉血治标的总原则,可选翘根犀角地黄汤解毒凉血、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随证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热型 辨证论治 风热蕴毒入血 肝经郁热入血 解毒凉血 疏肝解郁
下载PDF
江泳教授病证结合分人分型分期辨治带状疱疹
2
作者 蒋萃 田茸 +3 位作者 袁世清 彭杨芷 叶莹 江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7-70,共4页
带状疱疹以剧烈疼痛为其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西医治疗虽起效较快但使疼痛降低至初始程度一半时较易产生不良反应,且在预防及控制其并发症方面效果不佳。江泳教授以病为纲,认为带状疱疹以肝络血虚,热毒湿浊瘀滞肝络为其共性核心病机... 带状疱疹以剧烈疼痛为其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西医治疗虽起效较快但使疼痛降低至初始程度一半时较易产生不良反应,且在预防及控制其并发症方面效果不佳。江泳教授以病为纲,认为带状疱疹以肝络血虚,热毒湿浊瘀滞肝络为其共性核心病机,结合患者不同证型的个性病机进行分型论治。江教授以“柔肝泻火,解毒除湿,通络止痛”为基本治则,创制“泻毒通络”方为基础验方,分人分型分期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她认为病证结合辨治带状疱疹,可以最大化地优化临床疗效,更能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病证结合 共性核心病机 热毒湿浊瘀滞肝络 “泻毒通络”方
下载PDF
从中医病机探析肺癌肿瘤微环境
3
作者 梁帅 尹怡 +5 位作者 王俊涛 蒋立峰 龙云凯 任振杰 骆文龙 王祥麒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0-417,共8页
肺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现代医学对肺癌的治疗基本经历了3场变革——传统的放化疗、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其中免疫治疗主要通过适应性免疫系统来监视并杀伤肿瘤细胞,当下... 肺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现代医学对肺癌的治疗基本经历了3场变革——传统的放化疗、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其中免疫治疗主要通过适应性免疫系统来监视并杀伤肿瘤细胞,当下热门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正是通过增强T细胞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达到抗癌的目的。而免疫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ME)的一部分,可见,干预TME已然成为攻克癌症的着眼点。根据中医取类比象思维推测肺癌TME,并将其病机归纳为:免疫逃逸类似营卫失和、肺卫不固;缺氧微环境类似肺脾肾气虚;酸性微环境类似痰湿阻肺;炎性微环境类似痰瘀癌毒积聚。提示以肺癌TME与中医病机契合点为指导,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遣方用药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逃逸 酸性微环境 炎性微环境 中医病机 营卫失和 肺脾肾气虚 痰瘀癌毒积聚
下载PDF
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血管病变及相关特征分析
4
作者 姚美丹 李雨 +3 位作者 黄尉威 冼绍祥 王卢曦 陈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63-271,共9页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颈动脉、心脏病变及其相关指标回顾性研究胸痹心痛患者热毒血瘀证血管及其相关因素的辨证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21例胸痹心痛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将患者分为热毒血瘀证154例和非热毒血瘀证67...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颈动脉、心脏病变及其相关指标回顾性研究胸痹心痛患者热毒血瘀证血管及其相关因素的辨证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21例胸痹心痛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将患者分为热毒血瘀证154例和非热毒血瘀证67例,进行人口学特征、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疾病、理化指标、冠脉Gensini评分、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等指标的采集。比较热毒血瘀证与非热毒血瘀证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或Pearson分析探讨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与冠脉、颈动脉病变及其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人口学特征及相关疾病分析结果提示,与非热毒血瘀证相比,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患者以男性发病为主(P=0.001),吸烟史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等冠心病类型的比例较高,且多合并血脂异常(P<0.01或P<0.001),而热毒血瘀证与非热毒血瘀证在合并其他疾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理化指标分析结果提示,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患者的甘油三酯(TG)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低,与非热毒血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血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钠尿肽(BNP)、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冠脉狭窄Gensini评分分析结果提示,热毒血瘀证患者的冠脉狭窄Gensini评分较非热毒血瘀证显著升高(P<0.01);且热毒血瘀证患者的冠脉狭窄以中重度为主,占54.55%(84/154),非热毒血瘀证患者以正常或轻度狭窄为主,占76.12%(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颈动脉斑块分析结果提示,与非热毒血瘀证比较,热毒血瘀证患者的左、右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增厚,存在斑块的比例较高[占79.79%(75/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心脏结构及功能分析结果提示,热毒血瘀证与非热毒血瘀证之间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收缩末期前后径(LA)、二尖瓣侧壁瓣环舒张期e’值及E/e’值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指标e’值较低、E/e’值较高,提示热毒血瘀证患者可能存在舒张功能受损。(6)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与冠心病类型、基于Gensini评分的冠脉狭窄程度及左、右侧颈动脉IMT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8、0.320、0.269、0.205(P<0.001);与男性、吸烟、血脂异常、CK-MB具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16、0.186、0.266、0.193(P<0.01)。【结论】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大多处于不稳定阶段,冠脉及颈动脉血管病变均较严重,与血脂异常及左、右侧颈动脉IMT有关,临证时应抓住中医热毒血瘀证的辨证特征,诊病于微,已病防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冠心病 热毒血瘀证 颈动脉斑块 GENSINI评分 相关性
下载PDF
舒琦瑾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经验总结
5
作者 张瑶 张郜晨茜 +2 位作者 赵方敏 寿柳梅 舒琦瑾(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24-728,共5页
[目的]总结舒琦瑾教授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跟诊、医案收集和研究分析,从病因病机、分期辨证、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舒教授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的临证经验,并列举经典医案加以佐证。[结果]... [目的]总结舒琦瑾教授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跟诊、医案收集和研究分析,从病因病机、分期辨证、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舒教授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的临证经验,并列举经典医案加以佐证。[结果]舒教授提出,“热毒血瘀”为手足皮肤反应的核心病机,贯穿疾病始终,热毒、血瘀、湿邪、血虚、风燥等因素相互兼夹转化。临床上根据手足皮肤反应前、中、后期变化将其分成热毒蕴肤证、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三种证型,并随证创立“手足宁方”系列方剂。文中所附两则医案呈现了手足皮肤反应三种证型,分别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养血润燥、祛风通络,疗效确切。[结论]舒教授以“热毒血瘀”角度为切入点治疗手足皮肤反应,根据临床证候变化,灵活辨证,随证立方,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皮肤反应 热毒血瘀 辨证论治 手足宁方 医案 临床经验 舒琦瑾
下载PDF
活血通络解毒汤对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及CA125、CRP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赵瑞丽 李琳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563-564,共2页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解毒汤对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糖类抗原125(CA125)、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解毒汤对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糖类抗原125(CA125)、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活血通络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CA125、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的CA125、CRP水平降低,且观察组CA125、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络解毒汤治疗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患者CA125、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解毒汤 血瘀蕴毒型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川黄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2~4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喆平 魏丽 +3 位作者 汤志奇 王骞 陶灵佳 龚学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川黄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慢性肾脏病(CKD)2~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治疗且辨证为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的CKD 2~4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川黄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慢性肾脏病(CKD)2~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治疗且辨证为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的CKD 2~4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及西医常规药物(α-酮酸和包醛氧淀粉)治疗,治疗1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川黄方口服及中医外治法(穴位注射+中药灌肠)干预,治疗2组在治疗1组基础上加三伏贴治疗,3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eGFR)、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3组BUN水平及治疗1组、治疗2组SCr、U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1组、治疗2组eGFR均明显升高(P均<0.05);3组治疗2周后BUN、SCr、UA、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1组、治疗2组SCr治疗前后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SCr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后,3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1组、治疗2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组明显低于治疗1组(P<0.05),治疗1组、治疗2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川黄方联合中医外治法能有效改善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CKD 2~4期患者的肾功能,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联合三伏贴治疗对改善中医证候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川黄方 中医外治法 脾肾亏虚 毒瘀互结
下载PDF
基于积病角度论治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
8
作者 代波 陈露 +2 位作者 林思伟 王权胜 宾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72-75,共4页
精索静脉曲张常引起阴囊疼痛,精液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中医药治疗轻中度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有较好效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重度曲张性不育症亦有较好效果。然而,中医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的机制还不是十分... 精索静脉曲张常引起阴囊疼痛,精液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中医药治疗轻中度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有较好效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重度曲张性不育症亦有较好效果。然而,中医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的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内经》中最早提出“积”的概念,古代医籍将“积”归于“积聚”“癥瘕”范畴,并指出积病多因寒凝、气滞、血瘀、津液凝涩,日久而成,并提出相应的治则。临证中发现,积病与精索静脉曲张有类似的表现,均为“有形”之状与疼痛不适,同时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形成亦与寒凝、气滞、血瘀、津液凝涩有关系。因此,积病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方面与筋瘤类似,故认为可以从积病的角度认识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为临床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病 精索静脉曲张 不育症 肾虚 气滞血瘀
下载PDF
基于病证结合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瘀毒证的模型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囡 吴敏 +3 位作者 孙长鑫 陈纪烨 李晓雅 刘龙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5,共8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建立具有中医瘀毒证候特色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及客观规范的评价体系是现代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发及药效机制评价具有重要意...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建立具有中医瘀毒证候特色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及客观规范的评价体系是现代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发及药效机制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瘀毒证的动物模型构建及评价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和归纳,同时分析了当前模型构建及评价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建立规范化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瘀毒证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下载PDF
基于“虚-瘀-毒”论治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剑良 戈焰 +3 位作者 蔡伟才 张松杰 吴庆湘 梁满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556-562,共7页
【目的】观察紧扣“脾虚-血瘀-毒垢”(简称“虚-瘀-毒”)病机,运用具有补脾活血、解毒除垢作用的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郁金、丹参等中药组成)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脾胃虚弱... 【目的】观察紧扣“脾虚-血瘀-毒垢”(简称“虚-瘀-毒”)病机,运用具有补脾活血、解毒除垢作用的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郁金、丹参等中药组成)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脾胃虚弱证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以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其比值(PGⅠ/PGⅡ)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36/38),对照组为71.05%(27/38),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胃胀、胃痛、纳呆、便溏、嗳气、反酸评分及其总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倦怠乏力、食后脘闷评分方面则与对照组相近(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黏膜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各项组织病理学评分及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PGⅠ、PGⅠ/PGⅡ水平的升高作用和对PGⅡ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组织病理学评分与PGⅠ/PGⅡ在治疗前后均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1)。(6)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也均无异常。【结论】白莲治萎方可明显减轻脾胃虚弱证CAG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胃黏膜的癌前状态,调节胃蛋白酶原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瘀-毒” 白莲治萎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弱证 补脾活血 解毒除垢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解毒通胰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鹏 申霖 +1 位作者 翟盈盈 罗常月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2期47-52,共6页
目的:观察解毒通胰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解毒通胰汤保留灌肠。2组均治疗10 ... 目的:观察解毒通胰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解毒通胰汤保留灌肠。2组均治疗10 d。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检测血清淀粉酶(AMS)、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炎症因子指标[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白细胞介素-6 (IL-6)、降钙素原(PCT)],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提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内毒素、D-乳酸、DAO、AMS、SAA、ICAM-1、PCT、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解毒通胰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 瘀毒互结证 解毒通胰汤 中药保留灌肠 肠黏膜屏障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140例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寿柳梅 陈佳露 +2 位作者 邵田娱 张瑶 舒琦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002-1008,共7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回顾性时间横断面观察法,收集140例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资料,得出中重度H... [目的]探讨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回顾性时间横断面观察法,收集140例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资料,得出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型,并进一步分析各证型的分布特征。[结果]中重度HFSR中医证型分为3类:热毒蕴肤证、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进一步从中分析出HFSR的病因病机为热毒、湿、瘀、血虚、风燥5个因素。中医证型频率分析显示,热毒蕴肤证占15.00%,湿热瘀阻证占56.43%,血虚风燥证占28.57%。所有患者平均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为(4.45±2.15)分,其中热毒蕴肤证平均NRS评分(4.14±1.35)分,湿热瘀阻证平均NRS评分(5.86±1.34)分,血虚风燥证平均NRS评分(1.83±0.87)分。轻度疼痛以血虚风燥证为主(71.15%);中、重度疼痛均以湿热瘀阻证(75.44%、93.55%)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重度HFSR临床最常见证型为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次之,热毒蕴肤证最少见;其中湿热瘀阻证患者的疼痛程度相对较重,而血虚风燥证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皮肤反应 聚类分析 中医证型 证型分布 病因病机 热毒蕴肤证 湿热瘀阻证 血虚风燥证
下载PDF
基于“瘀毒”理论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铁过载机制的中医内涵
13
作者 环璐瑶 徐凤芹 +1 位作者 翁家俊 张艳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8-13,共6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心血管系统常见急重症,越来越多学者认为铁过载是导致不稳定斑块形成及ACS发生的重要因素。中医学认为“瘀毒”是ACS病理基础,机体内铁过度沉积表现出的“毒”性及其加速ACS发生的机制符合“瘀毒”病机。本文基于...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心血管系统常见急重症,越来越多学者认为铁过载是导致不稳定斑块形成及ACS发生的重要因素。中医学认为“瘀毒”是ACS病理基础,机体内铁过度沉积表现出的“毒”性及其加速ACS发生的机制符合“瘀毒”病机。本文基于“瘀毒”理论探讨ACS铁过载机制的中医内涵,从来源、病理表现、致病特点方面阐述铁过载与ACS“瘀”的相关性,从概念、病因、病变范围、致病特点、损伤性强方面阐述铁过载与ACS“毒”的相关性,为ACS理论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瘀毒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中医药
下载PDF
基于《中国方剂数据库》分析瘀毒证方剂药物组合配伍特点
14
作者 杜天依 孟闫燕 +7 位作者 张帆 姜众会 欧阳嘉慧 彭菊琴 阿如娜 赵伶俐 李园白 高铸烨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590-1595,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药物组合配伍特点。方法:利用《中国方剂数据库》,运用主题词检索提取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其高频药物,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治疗瘀毒证的药物间配伍关系。从功效、主治、药对... 目的:分析《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药物组合配伍特点。方法:利用《中国方剂数据库》,运用主题词检索提取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其高频药物,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治疗瘀毒证的药物间配伍关系。从功效、主治、药对配伍等多角度探讨治疗瘀毒证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治疗瘀毒证方剂176首,涉及中药331味。在高频药物中,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占比最高。关联规则显示,123首内服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有32个,53首外用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有17个,常用配伍有: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活血化瘀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杀虫止痒药,杀虫止痒药+活血化瘀药+化湿药。结论:《中国方剂数据库》收录治疗瘀毒证的方剂主要以清热解毒凉血药物为主,辅以活血、通经、止痛、理气、熄风、燥湿等药物,为临床应用活血解毒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瘀毒证 活血解毒 《中国方剂数据库》 组合配伍 关联规则
下载PDF
解毒生化丹方联合奥沙利铂干预湿热瘀毒型结直肠癌临床疗效
15
作者 杨镛 李鹏 +3 位作者 骆莹滨 李轶琨 朱影 郭修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2-95,共4页
目的探究解毒生化丹方联合奥沙利铂干预“湿热瘀毒”型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7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使用FOLFOX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 目的探究解毒生化丹方联合奥沙利铂干预“湿热瘀毒”型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7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使用FOLFOX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醛氢叶酸)治疗,观察组采用FOLFOX方案一半的剂量联合使用解毒化生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因子标志物水平、血清癌基因ras。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A199、CEA、CA24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CEA、CA24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OX-2、rasP2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OX-2、rasP21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理功能、身体疼痛、角色限制、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角色限制、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为27.75%显著高于对照组11.28%(χ^(2)=4.592,P=0.032)。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66.60%略高于对照组48.88%,但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403,P=0.06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不良发应为7.40%略低于对照组7.52%,但两组患者总不良发应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001,P=0.978)。结论解毒生化丹方联合奥沙利铂能有效降低患者毒副反应、提升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肿瘤因子和血清癌基因ras、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生化丹 奥沙利铂干 湿热瘀毒 结直肠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RNA-Seq探讨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循环免疫细胞丰度差异
16
作者 胡锐 孙嘉玲 +5 位作者 钟欣 李静 张卫 孙新锋 冯文杏 周小舟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9期955-962,共8页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揭示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外周免疫环境的微观差异。方法: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81例及健康人50例,分别为原发性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其中原发性肝癌组包括脾虚湿困证17例、湿热蕴毒证20例、气虚血瘀证2...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揭示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外周免疫环境的微观差异。方法: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81例及健康人50例,分别为原发性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其中原发性肝癌组包括脾虚湿困证17例、湿热蕴毒证20例、气虚血瘀证26例及肝肾阴虚证18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于RNA-Seq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两组外周28种免疫细胞浸润丰度进行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与原发性肝癌组的循环免疫细胞群存在广泛差异,其中原发性肝癌组效应CD8^(+)T细胞、效应记忆CD8^(+)T细胞、滤泡辅助T细胞、自然杀伤样T细胞、中央记忆CD4^(+)T细胞、效应CD4^(+)T细胞、Th1辅助细胞、肥大细胞、幼稚及活化B淋巴细胞丰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CD56^(+)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树突状细胞、幼稚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及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丰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28种循环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广泛的交互作用。效应CD8^(+)T细胞、效应记忆CD8^(+)T细胞、效应CD4^(+)T细胞、γ-δ-T细胞、巨噬细胞及Th17辅助细胞在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中存在差异(P<0.05)。其中气虚血瘀证及肝肾阴虚证效应CD8^(+)T细胞表达水平低于脾虚湿困证及湿热蕴毒证(P<0.05);效应记忆CD8^(+)T细胞在肝肾阴虚证患者中丰度最低,与脾虚湿困证、湿热蕴毒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效应CD4^(+)T细胞在气虚血瘀证中浸润丰度最低,与脾虚湿困证、湿热蕴毒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δ-T细胞在脾虚湿困证水平最低,Th17辅助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在气虚血瘀证丰度最低,与肝肾阴虚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肝癌循环免疫细胞丰度存在差异,可能成为中医药宏观论治指导下的微观干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脾虚湿困证 湿热蕴毒证 气虚血瘀证 肝肾阴虚证 循环免疫细胞 转录组测序技术
下载PDF
养心蠲痹汤治疗痰瘀交阻型胸痹临床研究
17
作者 滕云 张丽萍 刘世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的观察养心蠲痹汤对痰瘀交阻型胸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60例痰瘀交阻型胸痹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予以养心蠲痹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评分、血脂[总胆固醇... 目的观察养心蠲痹汤对痰瘀交阻型胸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60例痰瘀交阻型胸痹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予以养心蠲痹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评分、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硝酸甘油停减率、不良反应情况,并评估两组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治疗组胸痛、胸闷、心悸、倦怠乏力、气短及肢体沉重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LDH、CK、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复方丹参滴丸,养心蠲痹汤能够更好减轻痰瘀交阻型胸痹患者中医证候及心绞痛症状,改善血脂代谢,提高硝酸甘油停减率,且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痰瘀交阻型 养心蠲痹汤 疗效
下载PDF
风药在糖尿病认知障碍中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赵琦瑶 韦茂英 +1 位作者 方泽阳 魏军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271-1274,共4页
糖尿病认知障碍(DCI)以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如不及早防治,则易发展为痴呆,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DCI以阴虚燥热、玄府不通、痰瘀毒阻滞为病机特点,风为百病之长,夹痰、瘀、毒邪促使DCI进展。风药具有“升、散、... 糖尿病认知障碍(DCI)以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如不及早防治,则易发展为痴呆,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DCI以阴虚燥热、玄府不通、痰瘀毒阻滞为病机特点,风为百病之长,夹痰、瘀、毒邪促使DCI进展。风药具有“升、散、透、通、燥、动、开玄府”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在DCI治疗中,风药升散之性助药物直达病所,配伍他药能增加活血、化痰、解毒力度,其搜风通络之性能助有形之邪消散,为DCI临床工作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药 糖尿病认知障碍 理论探讨 毒损脑络 玄府 痰瘀阻络
下载PDF
叶小汉基于微型积证理论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经验
19
作者 龚文婕 侯炽均 叶小汉(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516-1521,共6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归属中医学的“股肿”范畴,中医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从痰、瘀论治。叶小汉教授基于现代医学对深静脉血栓的病理机制的认识,并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深静脉血栓的局部微观病变与微型积证相类似,表现在痰瘀等有形... 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归属中医学的“股肿”范畴,中医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从痰、瘀论治。叶小汉教授基于现代医学对深静脉血栓的病理机制的认识,并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深静脉血栓的局部微观病变与微型积证相类似,表现在痰瘀等有形实邪相互搏结于血脉,为有形、固定不移之物,病在血分;治疗痰瘀互结型深静脉血栓可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行气导滞、化痰散结等疗法,自拟心脉康加减治疗(由三棱、莪术、鳖甲、牡蛎、厚朴、枳实、胆南星、半夏、地龙、石斛、白术等药组成),疗效较显著。从微型积证着手治疗痰瘀互结型深静脉血栓,可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微型积证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 心脉康 叶小汉
下载PDF
积聚1号方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气滞瘀阻证疗效机制的理论探讨
20
作者 吴凡 胡振斌 +1 位作者 游心萍 梁梦宇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1期190-194,200,共6页
乙肝肝硬化是由各种因素导致慢性肝损害的一类晚期肝纤维化疾病,是由损伤的肝细胞反复自我修复引起纤维沉积所致。在临床上乙肝肝硬化为发病率较高的肝脏疾病之一,因长期感染乙肝病毒引起损伤的弥漫性肝组织损害、网状蛋白支持结构塌陷... 乙肝肝硬化是由各种因素导致慢性肝损害的一类晚期肝纤维化疾病,是由损伤的肝细胞反复自我修复引起纤维沉积所致。在临床上乙肝肝硬化为发病率较高的肝脏疾病之一,因长期感染乙肝病毒引起损伤的弥漫性肝组织损害、网状蛋白支持结构塌陷、肝组织发生变性坏死、肝细胞(剩余存活)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而纤维隔形成,进一步破坏肝小叶结构,而形成假小叶,导致肝脏慢性变硬和变形,肝硬化最终发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侵袭机体,并提供复制使疾病发生进展,最终会发展为肝癌,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现阶段,针对该病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复制抑制剂为主要治疗方式,可使病程进展延缓,可控制疾病,临床上治疗是以抗病毒、抗肝纤维化、免疫抑制剂、护肝降酶、退黄、降低门脉压力为主。中医药的治疗优势越来越明显,也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中医临床治疗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中医药不但可使疾病进展延缓,可对并发症防治,同时可对肝功能发挥保护作用。积聚1号方由柴胡疏肝散合膈下逐瘀汤加减而来,该方理论方药丰富,运用行气活血、祛瘀通络之法,契合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气机不利、肝之脉络为瘀血所阻滞的病理机制,其疗效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本文从乙肝肝硬化病机病因出发,进一步研究积聚1号方的临床效果和基本方义与药理,以便为乙肝肝硬化治疗提供一种可靠的中医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聚1号方 乙肝肝硬化 代偿期 气滞瘀阻证 机制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