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Resolving Phlegm Effect of D-Limonene in Mice with Spleen Deficiency and Phlegm-Dampness Syndrome
1
作者 Jie Luo Long-Jing Wang +6 位作者 Yang-Song Li Jin Zhang Gui-Rong Zhang Fei Long Teng Peng Jie Yan Bao-Jie Zhu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30-437,共8页
Objective: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spleen deficiency and phlegm-dampness syndrome(SDPDS)are caused by abnormal water metabolism in the body because of spleen dysfunction.The purpose of this art... Objective: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spleen deficiency and phlegm-dampness syndrome(SDPDS)are caused by abnormal water metabolism in the body because of spleen dysfunction.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w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D-limonene(DL)in resolving phlegm in mice with SDP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ulating the level of aquaporin 3(AQP3).Methods:The model of SDPDS was induced in mice using the multifactor modeling method,which combin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dampness.An artificial climate box was used to create a humid environment,whereas the irregular diet was caused by different feeding methods on odd-even days.The mice were divided into blank control,model group,DL low-dose,DL high-dose,and positive groups.The mice were modeled and treated for 7 day.Levels of gastrin and amylase(AMS)in the serum,mucus secretion in the trachea,and AQP3 in the tissue near the gastric cardia.Results:DL significantly reduced mucus secretion in the trachea(P<0.001).It also increased the level of AMS in the serum(P<0.01)and decreased the level of AQP3 in the gastric tissue(P<0.01).Conclusions:Mice with SDPDS exhibited disturbed water metabolism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QP3 levels.DL can restore the levels of AQP3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olving phlegm.This study may also help expand the efficacy of natural drugs containing DL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drug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APORINS D-LIMONENE PHLEGM spleen deficiency and phlegm-dampness syndrome STOMACH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证型与遗传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王硕 覃乐荣 +6 位作者 刘军霞 郭明 谌海燕 李玲 廖俊尧 廖婧 丁晓庆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医证型与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初诊MDS患者的中医证型、外周血指标、疾病分型、分子生物学情况、细胞遗传学...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医证型与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初诊MDS患者的中医证型、外周血指标、疾病分型、分子生物学情况、细胞遗传学情况、预后情况,并探讨中医证型与其后几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5例MDS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为主,其次为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和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水平显著低于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P<0.01),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的血红蛋白(HGB)水平显著低于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P<0.001)。3组证型间疾病分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患者的疾病分型全为原始细胞增多型(EB型)。3组证型间转录调节因子1(ASXL1)基因突变率、染色质重塑和转录调控基因功能组突变率、3种预后系统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组转录调控基因功能组突变率和3种预后系统积分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3个预后积分系统的较高危组中,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患者占比均高于其他两种证型。结论:MDS病机以虚为本,临床患者以虚实夹杂证多见;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预后较差,推测其机制可能与ASXL1基因突变、7号染色体的完全丢失和其长臂的部分缺失(-7/7q-)等遗传学情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 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 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 基因突变 染色体核型 预后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曹志群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3
作者 秦华星 王永森 曹志群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9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曹志群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曹志群教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诊治的IBS-D患者128例,选取其首诊处方作为研究对象,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软件对... 目的探讨曹志群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曹志群教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诊治的IBS-D患者128例,选取其首诊处方作为研究对象,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软件对中药频率、功效、性味归经等进行频数统计,提取使用频率>30%的高频药物,将数据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药物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并使用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对高频药物绘制药物关联网络图。结果128首中药处方中共包含107味中药。其中高频药物有白术、党参、木香、黄连、菟丝子、茯苓、乌梅、莲子、白扁豆等;药性以平性、温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胃经为主;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新处方4首。结论曹志群教授在治疗IBS-D时围绕着“脾虚湿盛”的基本病机,从肝、脾、肾三脏入手,以疏肝、建中、温下、行气为基本治法,重视健脾化湿,同时注意调节气机升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曹志群 脾虚湿阻 健脾化湿
下载PDF
基于土滞金藏理论从痰论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高血压
4
作者 李白雪 曹斌 +1 位作者 丛丛 王咏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0期66-71,共6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病率在高血压病患病人群中日益增高,常规西医降压药难以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而近几年研究表明OSAHS是诱发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中医认为,OSAH...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病率在高血压病患病人群中日益增高,常规西医降压药难以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而近几年研究表明OSAHS是诱发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中医认为,OSAHS相关性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包括痰湿和气阻两方面,其中痰湿为根本病理因素。OSAHS患者好食肥甘厚味,导致脾失健运、水液输布不均,痰湿内生,损伤血管内皮及发生炎症反应,使血压升高;痰湿存肺,上行沿上呼吸道至咽喉,壅扼咽喉,阻塞呼吸运动,清气无法纳入,浊气无法吐出,加之脾失健运导致的水谷精微不足,宗气不足,无法正常完成主司呼吸运动,推动血脉运行的功能活动失常,血脉瘀滞,导致血压升高。本研究认为,痰湿生成与加重基于土滞金藏理论,脾主津液失常、肺主气机失利,土不运化则滞,金不畅散则藏,津液运行输布失常及气机失调与肺、脾、肾三脏相关。本研究结合OSAHS诱发高血压病的西医机制,分析中医角度下OSAHS从津液运化受阻、气的生成与运行失调等方面促成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相类比西医治疗时患者依从性差、预后不良等缺点,临床治疗OSAHS相关性高血压可基于“土滞金藏”这一理论基础,围绕痰湿这一病理因素,以疏土、顺金、补充元阳为治疗法则,畅通患者气道,改善鼾眠症状,为控制OSAHS相关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提供新型中医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鼾眠 脾肺失调 痰湿
下载PDF
苓术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脾虚湿阻证代谢综合征临床观察
5
作者 吴汶轩 王瑶 +3 位作者 戴欣珏 邓理 姚丽琴 叶丽芳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1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讨苓术散联合二甲双胍对脾虚湿阻证代谢综合征(MS)患者体格指标、生化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脾虚湿阻证MS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 目的 探讨苓术散联合二甲双胍对脾虚湿阻证代谢综合征(MS)患者体格指标、生化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脾虚湿阻证MS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予二甲双胍联合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苓术散,均治疗1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格指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生化指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降低(P <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结论 苓术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脾虚湿阻证MS,可降低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减少腰围、臀围,调节血压、糖代谢、脂代谢指标,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术散 二甲双胍 代谢综合征 脾虚湿阻证 体格指标 生化指标 炎性因子
下载PDF
1746例胃息肉中医证型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黄锐梅 王文辉 +1 位作者 叶志宁 梁民联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971-1977,共7页
【目的】探究胃息肉中医证型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胃息肉住院患者1746例,收集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中医四诊资料以及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好发部位、数量... 【目的】探究胃息肉中医证型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胃息肉住院患者1746例,收集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中医四诊资料以及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好发部位、数量、大小等,分析胃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1)性别方面,1746例患者中,女性1107例(63.40%),男性639例(36.60%),男女之比为1∶1.73;年龄方面,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中老年人是胃息肉的好发人群,≥40岁者占比高达87.40%。(2)中医证型方面,胃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胃气虚证最多[418例(23.94%)],其他按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寒湿阻滞证394例(22.57%)、脾胃湿热证353例(20.22%)、气滞痰阻证311例(17.81%)和痰瘀互结证70例(15.46%)。(3)不同性别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脾胃气虚证、寒湿阻滞证、气滞痰阻证、痰瘀互结证女性多于男性,而脾胃湿热证男性多于女性;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0岁患者多见脾胃气虚证,30~39岁和40~49岁患者多见脾胃湿热证,50~59岁患者多见气滞痰阻证,≥60岁患者多见寒湿阻滞证。(4)病理类型方面,胃息肉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胃底腺息肉1327例(76.00%),其他依次为增生性息肉266例(15.23%)、炎性息肉146例(8.36%)、腺瘤性息肉7例(0.40%);不同病理类型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胃底腺息肉以脾胃气虚证为主,增生性息肉以气滞痰阻证为主,炎性息肉以寒湿阻滞证为主,腺瘤性息肉以痰瘀互结证为主。(5)胃息肉数量方面,以多发性息肉为主[1120例(64.15%)],单发性息肉较少[626例(35.85%)];不同胃息肉数量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多发性息肉以脾胃气虚证的占比最高(25.45%),单发性息肉以脾胃湿热证的占比最高(24.28%)。(6)好发部位及大小方面,胃息肉好发于胃体、胃底等部位,直径常≤0.5 cm;但不同发病部位及胃息肉大小之间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数量具有相关性;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中老年是胃息肉的好发人群;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脾胃湿热证男性多于女性,其余证型均以女性多见;胃底腺息肉以脾胃气虚证为主,增生性息肉以气滞痰阻证为主,炎性息肉以寒湿阻滞证为主,腺瘤性息肉以痰瘀互结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内镜特征 病理类型 中医证型 相关性 脾胃气虚 气滞痰阻 寒湿阻滞
下载PDF
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7
作者 雷自红 陈冬妮 +2 位作者 郭叙喜 张越 叶仁群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76-81,共6页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芪丹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腹围(AC)、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血清NF-κB、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OMA-IR、BMI、AC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HOMA-IR、BMI、AC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LD-C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NF-κB、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血清NF-κB、TNF-α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NF-κB、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能改善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下调血清NF-κB、TNF-α水平,改善脂肪组织的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脾虚痰瘀型 芪丹颗粒 盐酸二甲双胍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析子宫内膜异位症证候分布
8
作者 谢艳丽 王栩 +4 位作者 范诗宇 樊颖 李宏伟 衣佳乐 张智龙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1期1718-1725,共8页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隐结构模型的方法,构建现代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案及临证经验数据库。使用Lantern 5.0软件,运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累积互信息及证候数据,辅以证候要素辨证量...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隐结构模型的方法,构建现代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案及临证经验数据库。使用Lantern 5.0软件,运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累积互信息及证候数据,辅以证候要素辨证量表分析该人群的证候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441例医案,以187个显变量为基础构建隐结构模型,以累积信息覆盖率达到95%为主要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共得到17个隐变量,34个隐类,6个综合聚类模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位在肝、肾、脾;证候分为实证及虚实夹杂证,其中实证包括肝火炽盛证、寒凝血瘀证、肝郁气滞兼湿热证、痰湿困脾证;虚实夹杂证包括肝肾阴虚兼气滞证、肾虚血瘀证。结论:基于隐结构模型及证候要素辨证量表丰富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候分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疾病的证候研究提供思路,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隐结构模型 证候要素辨证量表 证候分布 肝肾阴虚兼气滞证 肾虚血瘀证 肝火炽盛证 寒凝血瘀证 肝郁气滞兼湿热证 湿困脾证
下载PDF
运用穴位埋线联合艾灸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9
作者 董如雪 陈秀玲 薛良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9期24-30,共7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艾疗灸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以及对肥胖指标、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在某医院门诊就诊的135例脾虚湿阻型单纯肥胖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埋线组...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艾疗灸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以及对肥胖指标、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在某医院门诊就诊的135例脾虚湿阻型单纯肥胖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埋线组、艾灸组、联合组,每组各45例。各组取穴相同,主穴取中脘、带脉、足三里,配穴取天枢、关元、气海、内关、丰隆、三阴交、脾俞、胃俞,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经3个疗程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肥胖指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腰围、腰臀比)、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的肥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脂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与埋线组、艾灸组比较,联合组的下降情况更为显著(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91.11%(41/45),高于埋线组86.67%(39/45,P<0.05)及艾灸组68.89%(31/45,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艾灸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肥胖指标、中医证候及血脂指标,疗效优于单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艾灸 单纯性肥胖 脾虚湿阻
下载PDF
藿香正气滴丸干预大鼠湿困脾胃证的转录组学分析
10
作者 陆海龙 李立烯 +2 位作者 邹忠杰 韩彬 龚梦鹃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学技术分析藿香正气滴丸干预湿困脾胃证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滴丸组(1 g/kg)。采用综合物理造模方法建立湿困脾胃大鼠模型,共造模20 d,造模第11天灌胃给药。测量大鼠体质量... 目的基于转录组学技术分析藿香正气滴丸干预湿困脾胃证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滴丸组(1 g/kg)。采用综合物理造模方法建立湿困脾胃大鼠模型,共造模20 d,造模第11天灌胃给药。测量大鼠体质量变化、观察大鼠脏器系数、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并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运用转录组学技术检测结肠组织中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利用RT-qPCR验证藿香正气滴丸对关键差异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胸腺指数及IgG水平显著降低,结肠组织变化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藿香正气滴丸能显著回调大鼠脾脏、胸腺指数及IgG水平,能改善结肠病理变化。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湿困脾胃证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共525个,其中有192个基因显著上调,333个基因显著下调。藿香正气滴丸共回调了113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ATP的合成、调节干扰素系统等;KEGG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氧化磷酸化代谢通路、生热作用、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相关信号通路;RT-qPCR验证显示,藿香正气滴丸能明显回调差异表达基因。结论藿香正气滴丸干预湿困脾胃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炎症反应和改善机体免疫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滴丸 湿困脾胃证 转录组学 富集分析 大鼠
下载PDF
“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的效果
11
作者 孙玲莉 王晓霞 +2 位作者 杨栓柱 李伟伟 尹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5期130-133,共4页
目的研究“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 目的研究“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脂肪含量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增强体重减轻效果,改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气归元健脾胃 针刺 脾虚湿阻证 单纯性肥胖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六君子汤对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p38MAPK/Th17信号通路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王玉喜 姜宜惠 +3 位作者 张志伟 董佳 杨敏 谢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靶点。方法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西医常规加六君子汤口服治...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靶点。方法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西医常规加六君子汤口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期间急性加重次数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OPD临床问卷(CCQ)评分、肺功能变化。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分别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水平及单个核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3.48%比78.2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CCQ评分、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1),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期间急性加重次数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术和RT-PCR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Th17水平和单个核细胞p38MAPK表达水平均下调(P均<0.05)。ELISA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P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h17水平、p38MAPK表达水平及IL-6、IL-8、IL-17、IL-22、IL-23、TNF-α细胞因子水平下降更显著[Th17:(2.18±0.81)%比(3.41±0.58)%,p38MARK:(40.79±3.83)比(44.36±5.26),IL-6:(25.64±6.84)ng/L比(38.10±7.91)ng/L,IL-8:(45.35±4.57)ng/L比(56.89±6.38)ng/L,IL-17:(21.37±4.91)ng/L比(30.59±5.24)ng/L,IL-22:(9.67±2.12)ng/L比(15.55±3.49)ng/L,IL-23:(56.93±6.93)ng/L比(73.23±8.36)ng/L,TNF-α:(19.98±6.94)ng/L比(29.37±9.81)ng/L,P均<0.01]。结论六君子汤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p38MAPK/Th17信号通路可能是六君子汤治疗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作用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脾气虚证 六君子汤 p38MAPK/Th17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中医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13
作者 朱春丽 韩文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179-182,共4页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中期DKD患者中医临床证型大多为脾肾阳虚,西医药对此疗效尚有令人不满意之处。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脾肾阳虚型DKD安全有效。此文总结...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中期DKD患者中医临床证型大多为脾肾阳虚,西医药对此疗效尚有令人不满意之处。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脾肾阳虚型DKD安全有效。此文总结近年来的文献,为中医治疗脾肾阳虚型DKD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格 糖尿病肾病 脾肾阳虚证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六君子汤联合平喘敷贴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14
作者 巩冰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平喘敷贴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平喘敷贴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平喘敷贴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74%(49/54),高于对照组的74.07%(40/54)(P<0.05)。治疗后,试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平均最低氧饱和度(Mm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较对照组高,整夜睡眠过程中血氧饱和度(SpO_(2))<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T9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SGRQ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疾病影响评分,以及总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平喘敷贴能明显缓解老年COPD患者症状,改善其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脾气虚证 六君子汤 平喘敷贴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林创坚“肌筋骨并治,肝脾肾同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撷要
15
作者 蔡佳槐 陈丹梓 +1 位作者 林创坚 黄桂忠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0期197-201,共5页
林创坚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形成了具有岭南地区中医药特色的“肌筋骨并治,肝脾肾同调”学术思想体系。应用林创坚教授基于该学术思想自创的肌松复合调整手法和拟定的补肾蠲痹方治疗风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取得良好疗效,再配... 林创坚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形成了具有岭南地区中医药特色的“肌筋骨并治,肝脾肾同调”学术思想体系。应用林创坚教授基于该学术思想自创的肌松复合调整手法和拟定的补肾蠲痹方治疗风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取得良好疗效,再配合锻炼腰部核心肌群,可达到防治并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风湿痹阻证 肌筋骨并治 肝脾肾同调 补肾蠲痹方 林创坚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病机新识
16
作者 刘宇 白丽 +3 位作者 樊康康 陈颖 张文静 落超 《河南中医》 2024年第6期968-972,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病机为肺脾亏虚,以补益肺脾、培土生金为治疗原则。研究发现,该病发病机制与蛋白质代谢通路异常、炎症、内分泌因子异常、线粒体功能异常、Ca^(2+)稳态失衡、卫星细胞激活与衰减等有关,补益肺脾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病机为肺脾亏虚,以补益肺脾、培土生金为治疗原则。研究发现,该病发病机制与蛋白质代谢通路异常、炎症、内分泌因子异常、线粒体功能异常、Ca^(2+)稳态失衡、卫星细胞激活与衰减等有关,补益肺脾法可能是通过改善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异常、骨骼肌线粒体功能异常、骨骼肌Ca^(2+)稳态失衡、肌肉卫星细胞激活、营养不良发挥作用。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肺脾气虚的物质基础及相互影响机制仍不明确;临床研究多侧重于方药的有效性,对长期使用的安全性缺乏报道;实验研究以动物为主,相关的体外研究较少。今后可加强对肺脾相关的物质基础及相互影响机制的研究;对长期治疗的药物安全性进行随访;以体外培养的细胞为研究对象,证明中医药可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细胞内部发生作用,从细胞层面解释中医药的治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肌肉衰减综合征 肺脾气虚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温肺固元汤对慢阻肺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治疗效果研究
17
作者 娄雅鸽 冯素枝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探讨温肺固元汤联合穴位埋线在慢阻肺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本院诊治的60例慢阻肺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对症治疗和... 目的:探讨温肺固元汤联合穴位埋线在慢阻肺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本院诊治的60例慢阻肺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对症治疗和温肺固元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m。分析比较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急性发作次数、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 m、12 m,观察组的急性发作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m,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肺固元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脾气虚证,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降低短时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脾气虚证 温肺固元汤 穴位埋线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临床观察
18
作者 宋云芳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新乡同盟医院治疗的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患者100例,脱落3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组49例,采用中医...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新乡同盟医院治疗的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患者100例,脱落3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组49例,采用中医药清热化湿、健脾和胃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压和眩晕程度。结果:中药治疗组疗效(93.88%,46/49)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77.08%,37/48);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和眩晕程度均优于治疗前,且中药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中医药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眩晕 痰湿内阻证 中医药疗法 清热化湿法 健脾和胃法
下载PDF
揿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及对血清中脂肪因子LEP、ADP、In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耀辉 常陆春 +2 位作者 李彭妮 候云霞 冀来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揿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SO)的效果及对血清中脂肪因子瘦素(leptin,LEP)、脂联素(adiponectin,ADP)、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医院诊治的108例脾虚湿阻型SO患者... 目的研究揿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SO)的效果及对血清中脂肪因子瘦素(leptin,LEP)、脂联素(adiponectin,ADP)、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医院诊治的108例脾虚湿阻型SO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调整和有氧运动干预,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实施揿针疗法。两组持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腰臀围与体质量指数、脂肪因子指标、血脂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具有一定疗效,且观察组有效率(96.30%,52/54)高于对照组(85.19%,46/54)(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腰围、臀围、体质量指数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LEP、ADP、Ins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疗法可有效改善脾虚湿阻型SO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疗效,降低血清脂肪因子与血脂水平,可推荐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脾虚湿阻型 揿针疗法 脂肪因子 瘦素 脂联素 胰岛素
下载PDF
强身益寿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老年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徐学敏 李芮 +1 位作者 朱梦真 刘佳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9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强身益寿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老年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COPD并符合老年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 目的探讨强身益寿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老年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COPD并符合老年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强身益寿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老年综合征评估量表(COPD特异性自我效能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中医证候量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特异性自我效能评分、1秒率(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_(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身益寿方治疗COPD稳定期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能力和疾病症候,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强身益寿方 老年综合征 脾肾亏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