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bilizing Buried Interface via Synergistic Effect of Fluorine and Sulfonyl Functional Groups Toward Efficient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被引量:2
1
作者 Cheng Gong Cong Zhang +4 位作者 Qixin Zhuang Haiyun Li Hua Yang Jiangzhao Chen Zhigang Zang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2-45,共14页
The interfacial defects and energy barrier are main reasons for interfacial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In addition,poor perovskite crystallization and incomplete conversion of PbI_(2) to perovskite restrict further en... The interfacial defects and energy barrier are main reasons for interfacial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In addition,poor perovskite crystallization and incomplete conversion of PbI_(2) to perovskite restrict further enhancement of the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s using sequential deposition.Herein,a buried interface stabilization strategy that relies on the synergy of fluorine(F)and sulfonyl(S=O)functional groups is proposed.A series of potassium salts containing halide and non-halogen anions are employed to modify SnO_(2)/perovskite buried interface.Multiple chemical bonds including hydrogen bond,coordination bond and ionic bond are realized,which strengthens interfacial contact and defect passivation effect.The chem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modification molecules and perovskite along with SnO_(2) heightens incessantly as the number of S=O and F augments.The chemical interaction strength between modifiers and perovskite as well as SnO_(2)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O and F.The defect passivation effec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emical interaction strength.The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is regulated through the compromise between chemical interaction strength and wettability of substrates.Compared with Cl−,all non-halogen anions perform better in crystallization optimization,energy band regulation and defect passivation.The device with potassium bis(fluorosulfonyl)imide achieves a tempting efficiency of 2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uried interface Multiple chemical bonds synergistic effect of functional groups Defect passivation
下载PDF
Bottom-up holistic carrier management strategy induced synergistically by multiple chemical bonds to minimize energy losses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被引量:1
2
作者 Baibai Liu Ru Li +10 位作者 Qixin Zhuang Xuemeng Yu Shaokuan Gong Dongmei He Qian Zhou Hua Yang Xihan Chen Shirong Lu Zong-Xiang Xu Zhigang Zang Jiangzhao Che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77-287,I0008,共12页
The defects from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perovskite layer and their interface would result in carrier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losses.Poor buried interfacial contact is detrimental to charge extraction and device s... The defects from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perovskite layer and their interface would result in carrier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losses.Poor buried interfacial contact is detrimental to charge extraction and device stability.Here,we report a bottom-up holistic carrier management strategy induced synergistically by multiple chemical bonds to minimize bulk and interfacial energy losses for high-performance perovskite photovoltaics.4-trifluoromethyl-benzamidine hydrochloride(TBHCl)containing–CF_(3),amidine cation and Cl^(-)is in advance incorporated into SnO_(2)colloid solution to realize bottom-up modification.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multiple functional groups and multiple-bond-induced chemical interaction are revealed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F and Cl^(-)can passivate oxygen vacancy and/or undercoordinated Sn^(4+)defects by coordinating with Sn^(4+).The F can suppress cation migration and modulate crystallization via hydrogen bond with FA^(+),and can passivate lead defects by coordinating with Pb^(2+).The–NH_(2)–C=NH^(+)_(2)and Cl^(-)can passivate cation and anion vacancy defects through ionic bonds with perovskites,respectively.Through TBHCl modification,the suppression of agglomeration of SnO_(2)nanoparticles,bulk and interfacial defect passivation,and release of tensile strains of perovskite films are demonstrated,which resulted in a PCE enhancement from 21.28%to 23.40%and improved stability.With post-treatment,the efficiency is further improved to 2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ottom-up holistic carrier management strategy Functional group synergistic effect Defect passivation Stress release
下载PDF
Ultra-micr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Free Carboxyl Groups and Lewis Basic Sites for CO_2 Capture at Ambient Conditions 被引量:3
3
作者 LIANG Lin-Feng JIANG Fei-Long +2 位作者 CHEN Qi-Hui YUAN Da-Qiang HONG Mao-Chun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59-565,共7页
How to rationally design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CO_2 adsorbent is a great challenge. Herein, an ultra-micr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FJI-H19)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free carboxyl groups and uncoordinated Lew... How to rationally design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CO_2 adsorbent is a great challenge. Herein, an ultra-micr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FJI-H19)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free carboxyl groups and uncoordinated Lewis basic sites has been synthesized from a multi-dental ligand with a high proportion of polar CO_2-philic atoms. FJI-H19 displays a relatively high CO_2 volumetric uptake(120 cm^3?cm^(–3)) with high selectivity under practical atmosphere(298 K and 1 bar). Further researches demonstrate that such high adsorption results from an unusual synergistic effect from free carboxyl group and uncoordinated N atoms. This result will provide a potential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more effective and pratical CO_2 adsorbent based on MO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DSORPTION carbon dioxide free CARBOXYL group synergistIC effect
下载PDF
殊途同归:组态视角下降碳减污协同推进路径研究
4
作者 孙慧 杨巨星 +1 位作者 罗添 薛进军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2024年第6期672-686,共15页
测算中国31个省份2012―2021年降碳减污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基于TOE研究框架,运用必要条件分析法(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从组态视角探究多因素驱动区域降碳减污协同推进的“殊途同归”路径.结果表明:1)研究期... 测算中国31个省份2012―2021年降碳减污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基于TOE研究框架,运用必要条件分析法(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从组态视角探究多因素驱动区域降碳减污协同推进的“殊途同归”路径.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各省降碳减污耦合协调度在0.605∼0.973之间,均属协调发展类别,在胡焕庸线以东以中级协调为主,以西以良好协调为主;2)降碳减污协同推进具有复杂性,高协同度是多因素联动作用的结果;3)降碳减污协同推进的实现路径有技术-环境驱动型(河北、安徽、江苏、辽宁)、组织-环境驱动型(吉林)、技术-组织-环境均衡驱动型(山东、新疆);4)对比组态路径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数字经济发展在降碳减污协同推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碳减污 协同推进 TOE框架 组态分析 殊途同归
下载PDF
活性焦孔结构与含氮官能团协同构筑对低温NO还原特性影响
5
作者 阳嘉程 何敏强 +4 位作者 曲智斌 陈兰鑫 杨成龙 李阳 孙飞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0,共8页
低温NH_(3)-SCR是排烟温度低的非电力行业烟气脱硝的重要技术选择,低成本、结构可调性好的碳材料是最具潜力的低温NH_(3)-SCR催化剂之一,但面临脱硝效率低的瓶颈。本文以低成本、大储量准东煤为原料,基于一步催化活化工艺制备了具有典... 低温NH_(3)-SCR是排烟温度低的非电力行业烟气脱硝的重要技术选择,低成本、结构可调性好的碳材料是最具潜力的低温NH_(3)-SCR催化剂之一,但面临脱硝效率低的瓶颈。本文以低成本、大储量准东煤为原料,基于一步催化活化工艺制备了具有典型孔隙配组与含氮官能团的活性焦催化剂,探究了活性焦孔隙配组与表面官能团对不同烟气条件下低温NH_(3)-SCR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级孔与含氮官能团对NH_(3)-SCR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兼具分级孔与含氮官能团的氮掺杂分级孔活性焦由于同时改善了传质通道与反应动力学,具有最优的NH_(3)-SCR性能,160℃条件下的脱硝效率高达83.5%,相比氮掺杂微孔活性焦、无掺杂分级孔焦和微孔活性焦分别提升了14.0%、26.5%和110.9%;在SO_(2)或H_(2)O存在条件下,分级孔和含氮官能团对NH_(3)-SCR性能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微孔活性焦脱硝效率会由39.6%衰减至13.8%和34.9%,而氮掺杂分级孔焦脱硝效率有所提升,达86.4%和86.7%,这可能与官能化分级孔环境强化不同烟气组分间的协同效应有关。探明了碳基低温NH3-SCR性能与碳材料理化结构之间的依存关系,为发展高性能碳基低温NH3-SCR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NH_(3)-SCR 煤基活性焦 孔隙配组 含氮官能团 协同构筑
下载PDF
专业群对接岗位群实施“2+1”校企双元育人的逻辑与路径——以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为例
6
作者 何雷 严俊杰 张皓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38-43,共6页
在当前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和就业形势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迫切,越来越重视高职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和迁移能力。深化产教融合,以专业群对接岗位群开展“2+1”校企双元育人是当前铁路行业校企开展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基于专业群对... 在当前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和就业形势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迫切,越来越重视高职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和迁移能力。深化产教融合,以专业群对接岗位群开展“2+1”校企双元育人是当前铁路行业校企开展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基于专业群对接岗位群的逻辑分析,可将“2+1”校企双元育人路径从开发教学资源、构建课程体系、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构建校企考核体系四个环节开展。保障“2+1”校企双元育人成效可从健全校企产教融合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构建校企协同全方位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三方面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群 岗位群 校企双元育人 协同效应 产教融合
下载PDF
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季戊四醇配比、协效剂组及表面改性对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的膨胀阻燃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德钦 生瑜 +1 位作者 郑守扬 童庆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9-657,共9页
通过极限氧指数(LOI)、线性燃烧速率(LBR)、热重分析和锥形量热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膨胀型阻燃剂(IFRs)中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和季戊四醇(PER)的质量比、组成为m(MgO)∶m(可膨胀石墨,EG)∶m(SiO2)=1∶5∶5的协效剂组(MgO/EG/SiO2)和硅... 通过极限氧指数(LOI)、线性燃烧速率(LBR)、热重分析和锥形量热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膨胀型阻燃剂(IFRs)中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和季戊四醇(PER)的质量比、组成为m(MgO)∶m(可膨胀石墨,EG)∶m(SiO2)=1∶5∶5的协效剂组(MgO/EG/SiO2)和硅烷偶联剂(KH550)对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WPC)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IFRs中m(MPP)∶m(PER)=23∶2(IFRs-M1)、质量分数为25%时的阻燃性能最佳,膨胀阻燃复合材料WPC/IFRs-M1的LOI和LBR分别为27.1%和3.89mm/min,较未添加的WPC分别提高48.1%和下降89.79%,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总烟释放量和CO2释放量分别降低了76.2%、50.1%、6.9%和65.4%,600℃时的残炭率提高了498.3%。协效剂组和KH550表面处理均可进一步改善WPC/IFRs-M1的阻燃性能,均对IFRs-M1具有良好的阻燃增效作用。相比于WPC/IFRs-M1,同时用这两种阻燃增效手段的WPC/IFRs-M1/MgO/EG/SiO2/KH550,其LOI提高了3.7%,LBR降低了20.3%;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热失重降低;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总烟释放量和CO2释放量分别降低了36.5%、37.6%、57.5%和33.33%,600℃时的残炭率提高了84.02%,显示出二者更好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聚磷酸盐 季戊四醇 协效剂组 木塑复合材料 阻燃
下载PDF
环保气体绝缘强度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文俊 邱睿 +5 位作者 高克利 郑宇 侯华 王宝山 罗运柏 喻剑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5-906,共12页
为推进新型环保绝缘气体开发工作,对单一气体、混合气体的绝缘强度经验和半经验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对于经验模型,分子微观参数的优选是关键。相互作用性质函数(general interaction properties function,GIPF)和基团贡献法的引入可提... 为推进新型环保绝缘气体开发工作,对单一气体、混合气体的绝缘强度经验和半经验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对于经验模型,分子微观参数的优选是关键。相互作用性质函数(general interaction properties function,GIPF)和基团贡献法的引入可提高模型准确性。在使用上述参数时需要从气体放电的角度出发,对参数适用性进行判断,并尝试寻找或定义出气体绝缘领域的特殊分子微观参数。此外,所用气体放电数据需要标准化处理,并在统一的测试条件下对各类气体的绝缘强度进行评估,进而减少样本质量对模型误差的影响。在气体放电理论研究尚不完备的前提下,经验、半经验模型仍需要配合使用。而对于混合气体预测模型,其主要难点在于协同效应的量化定义和预测,这可能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微观过程有关。而在完备气体放电理论指导下建立的预测模型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通用性,并可进一步提高环保绝缘气体的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绝缘气体 气体放电 预测模型 分子设计 协同效应 基团贡献法
下载PDF
考虑协同效应的突发事件救援人员分组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叶鑫 王雪 仲秋雁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7-245,共9页
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人员分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人员间协同效应的应急救援人员分组方法。首先,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分组问题进行了描述。然后,基于系统协同理论的思想,提出了救援小组的协同度模型,定量化的度量救援人员间的协... 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人员分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人员间协同效应的应急救援人员分组方法。首先,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分组问题进行了描述。然后,基于系统协同理论的思想,提出了救援小组的协同度模型,定量化的度量救援人员间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地,综合考虑救援人员的基础效能与协同效应,基于协同度模型给出了救援人员完成不同任务的实际效能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以最大化各救援小组的实际效能为目标,构建了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分组的优化模型,并给出了将这一多目标0-1二次规划模型转换为单目标0-1线性规划模型的方法,进而可求解并确定救援人员的最优分组方案。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说明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救援人员分组 协同效应 优化模型
下载PDF
二乙基次膦酸铝与三嗪成炭剂协同阻燃PBT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博 陈雅君 +1 位作者 辛菲 钱立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79-9084,共6页
采用二乙基次磷酸铝(AlPi)复配超支化三嗪大分子成炭剂(EA)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进行无卤阻燃改性。通过氧指数、UL-94垂直燃烧及锥形量热测试研究了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通过热失重分析(TGA)研究了复配阻燃体系的热性能,采用扫... 采用二乙基次磷酸铝(AlPi)复配超支化三嗪大分子成炭剂(EA)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进行无卤阻燃改性。通过氧指数、UL-94垂直燃烧及锥形量热测试研究了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通过热失重分析(TGA)研究了复配阻燃体系的热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阻燃体系燃烧炭层的形貌。研究表明,AlPi与EA复配比例为7∶3时阻燃效果最好,材料氧指数达到34.6%,通过UL-94V-0级,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至653kW/m2;热重分析表明,复配阻燃体系的加入促进了PBT的提前分解成炭,增加了阻燃PBT的残炭量;燃烧炭层扫描电镜说明,复配阻燃体系能形成连续致密的膨胀炭层,提高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阻燃 PBT 二乙基次磷酸铝 超支化三嗪大分子成炭剂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协同学习分组策略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汤宗健 梁革英 《高教论坛》 2012年第7期40-42,60,共4页
小组的构建是协同学习的基础。本文在说明分组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信息系统综合设计三个班级的分组教学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利用方差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了分组策略的影响因素、分组的原则... 小组的构建是协同学习的基础。本文在说明分组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信息系统综合设计三个班级的分组教学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利用方差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了分组策略的影响因素、分组的原则及分组方法,提出采用灵活分组原则,以学生自主分组为主的分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学习 分组策略 同质分组 学生自主分组
下载PDF
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宝生 王晓红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68-171,175,共5页
科技创新群体是合作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是其优势所在。根据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群体的特征和要素构成,在成员协同、要素协同(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主体外部协同三个层面上,从微观到宏观地分析了技术基础... 科技创新群体是合作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是其优势所在。根据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群体的特征和要素构成,在成员协同、要素协同(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主体外部协同三个层面上,从微观到宏观地分析了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探讨了其对技术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作用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群体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基础科学 科技创新群体 协同创新效应 序参量
下载PDF
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孙振宇 张顶立 +1 位作者 房倩 侯艳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0-539,共10页
隧道支护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基本需求,如何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问题。为此,首先将协同学原理引入隧道支护设计,构建了隧道围岩协同支护系统,阐明了其系统组成、研究层次及表征参数;隧道... 隧道支护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基本需求,如何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问题。为此,首先将协同学原理引入隧道支护设计,构建了隧道围岩协同支护系统,阐明了其系统组成、研究层次及表征参数;隧道围岩协同支护的核心为充分发挥支护—围岩系统、构件和要素的工作性能,从而产生协同增强效应,其特点为时机衔接、刚度匹配和变形协调,而其目的则是以最小的支护代价实现围岩稳定,本质上为多目标优化问题;进一步以围岩变形、支护受力和支护成本为设计目标,建立了基于分组加权的目标函数隶属度表征方法,据此提出了隧道支护体系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将该方法在新建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大跨过渡段进行应用,较之优化前支护性能利用率更高,设计更为合理,为隧道支护结构体系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支护设计 协同作用 多目标优化 分组加权 隶属度表征
下载PDF
协同效应视角下基于专业课程群的课程思政系统设计 被引量:31
14
作者 方志贤 袁锦贵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61-64,共4页
在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中,有效发挥和增强专业课之间的课程思政教育协同效应成为必要。从协同效应视角来看,基于专业课程群的课程思政系统要形成可持续的自组织状态,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而且需要专业层面的统筹... 在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中,有效发挥和增强专业课之间的课程思政教育协同效应成为必要。从协同效应视角来看,基于专业课程群的课程思政系统要形成可持续的自组织状态,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而且需要专业层面的统筹协调和教师、课程层面的协同落地。基于专业课程群的课程思政协同教育系统设计,其具体步骤为:确定本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总目标及内容,分解本专业课程思政的总目标及内容到具体课程,协同制订具体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协同选取课程思政的教育载体、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协同设计课程思政的考核与效果评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协同效应 专业课程群 系统设计 高职院校
下载PDF
互联网行业环境与企业竞争行动之间的协同演进——基于国内团购行业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新明 叶珍 王惠子 《珞珈管理评论》 CSSCI 2018年第1期183-202,共20页
本文基于战略-环境协同理论,以我国团购企业为例研究了互联网企业战略行动与行业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了清晰地呈现互联网企业成长过程中行动和环境的互动演进,本文根据团购行业的特征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从丰富性、复杂性与动... 本文基于战略-环境协同理论,以我国团购企业为例研究了互联网企业战略行动与行业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了清晰地呈现互联网企业成长过程中行动和环境的互动演进,本文根据团购行业的特征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从丰富性、复杂性与动态性三个维度对行业环境进行度量,基于文献资料识别出企业在现实竞争中具体执行的竞争行动,包括能动型、反应型以及混合型三种行动类型。研究结果发现:在起步繁荣阶段,能动型行动大量被实施,环境的动态性提高;在行业的竞争洗牌阶段,环境的丰富性增加,能动型行动减少;反应型行动是互联网行业中最频繁执行的一类战略行动,大量的反应型行动会增加环境的丰富性和动态性;在行业平和稳定的阶段,环境的复杂性最低,丰富性最高,企业混合型行动频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战略协同 竞争行动 动态演进 团购行业
下载PDF
微型桩群-土-植被协同护坡体系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友生 姚志刚 +1 位作者 刘华飞 许文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41,共6页
工程地质条件和雨水作用等因素往往决定着边坡防护合理的设计方式。通过研究国内外边坡护坡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微型桩-土-植被协同护坡体系设计方法的研究意义。首先,从施工、成本、环境、安全等角度考虑,与其它单一护坡方式相比较,阐... 工程地质条件和雨水作用等因素往往决定着边坡防护合理的设计方式。通过研究国内外边坡护坡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微型桩-土-植被协同护坡体系设计方法的研究意义。首先,从施工、成本、环境、安全等角度考虑,与其它单一护坡方式相比较,阐述了协同护坡体系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其次,着重从理论与实验研究阐述微型桩-土共同护坡的力学机理,从力学效应、水文效应与计算模型3个方面探索植被体系护坡的力学机理,分析了雨水对土质边坡的侵蚀与破坏作用;最后,展望了协同护坡体系的应用前景,并阐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群 植被体系 协同护坡 雨水作用 土质边坡
下载PDF
利培酮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增效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志玲 黄史青 郭华贵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评估利培酮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增效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利培... 目的:分析评估利培酮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增效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在利培酮治疗的基础上予8周的团体心理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焦虑自评量表(SA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ANS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利培酮治疗相比,利培酮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增效作用明显,可更加有效地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阴性、病理症状及焦虑情绪,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降低再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首发 利培酮 团体心理治疗 增效作用
下载PDF
协同学习对高职院校Asp.Net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轩 崔晓慧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05-105,107,共2页
协同学习是一种综合的学习理论和框架,它注重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群体知识的重要性。这种理念为高职院校Asp.Net教学带来了启示,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程序设计和开发的人才。
关键词 协同学习 群体性思维 学习共同体
下载PDF
基于协同论的教学医院集团协同管理实践
19
作者 吴迪 李孟雄 +4 位作者 张晓琴 杨华 田甜 朱敏 陈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7期826-827,共2页
为了提高我国医疗资源整体利用率,各地区相继组成"教学医院集团"。但由于体制的问题,我国目前各教学医院集团的主体和附体之间存在差别,需要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行指导。我院引入"协同论"的理论原理,构建基于协同... 为了提高我国医疗资源整体利用率,各地区相继组成"教学医院集团"。但由于体制的问题,我国目前各教学医院集团的主体和附体之间存在差别,需要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行指导。我院引入"协同论"的理论原理,构建基于协同论的"教学医院集团"模式,具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论 教学医院集团 协同效应 实践
下载PDF
肥料增效剂组配对水稻氮素吸收及田面水无机氮的影响
20
作者 文炯 田昌 +2 位作者 李中希 杨勇 荣湘民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25-29,共5页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多维肥精(ANO)、氢醌(HQ)和NAM组配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田面水中铵态氮、硝态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F(ANO+HQ+NAM)的产量最高,达到5735kg/hm^2,显著高于复混肥处理B(有肥对照)、C(ANO)、E(ANO+NAM),较...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多维肥精(ANO)、氢醌(HQ)和NAM组配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田面水中铵态氮、硝态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F(ANO+HQ+NAM)的产量最高,达到5735kg/hm^2,显著高于复混肥处理B(有肥对照)、C(ANO)、E(ANO+NAM),较处理B的增产量和增产率分别为1095kg/hm^2和23.60%,且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最高,分别为34.94%、15.61%和46.96%,较处理B分别提高了7.01、4.41和4.40个百分点;增施抑制剂(HQ、NAM)能明显降低田面水中无机氮浓度的峰值,均以处理F的田面水无机氮浓度较低。综合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和田面水中无机氮浓度,认为组配ANO、HQ和NAM的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效剂组配 水稻 氮素利用率 无机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