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1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壳质酶蛋白-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及ASPECTS预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1
作者 王冀伟 李辉 +4 位作者 刘建峰 徐丽峰 毕红玲 谢雄伟 田洋洋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5-1161,共7页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40,YKL-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 proteolytic enzyme-1,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对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2月于河北...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40,YKL-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 proteolytic enzyme-1,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对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介入取栓治疗的180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介入取栓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41例)与存活组(139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介入取栓前YKL-40、Caspase-1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预后的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探讨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预测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预后的效能。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及梗死灶面积大于存活组,ASPECTS低于存活组(均P<0.001)。死亡组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141.37±12.40)μg/L vs.(115.05±11.40)μg/L]、Caspase-1水平([13.05±1.15)ng/L v s.(8.61±0.64)n g/L]均高于存活组(均P<0.001)。C 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灶面积大(HR 1.011,95%CI 1.001~1.022)、YKL-40水平高(HR 1.033,95%CI 1.001~1.066)、Caspase-1水平高(HR 1.576,95%CI 1.264~1.966)均是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SPECTS高(HR 0.887,95%CI 0.794~0.991)是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联合预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效能(AUC 0.940,95%CI 0.890~0.990)优于上述3项指标单独预测[AUC分别为0.869(95%CI 0.806~0.933)、0.897(95%CI 0.828~0.966)、0.724(95%CI 0.642~0.806)]。结论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均与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预后 甲壳质酶蛋白-40 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下载PDF
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的智能卒中一站式体系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
作者 邓传宝 肖素朋 +2 位作者 韩明哲 王信 浦昌洪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的智能卒中一站式体系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AI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预后情况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收...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的智能卒中一站式体系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AI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预后情况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年龄、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和NIHSS评分AI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在年龄、意识障碍、梗死面积、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大面积梗死患者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显著低于非大面积梗死患者(P<0.05),有意识障碍患者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显著低于无意识障碍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年龄(OR=3.518,95%CI:1.989~5.012)和NIHSS评分(OR=4.258,95%CI:1.739~10.428)为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OR=0.542,95%CI:0.354~0.831)为AIS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NIHSS评分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4、0.881、0.909,三者联合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83,三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2.627、2.734、2.720,P均<0.05)。结论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的智能卒中一站式体系对AIS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erta卒中操作早期CT评分 人工智能 缺血性卒中 预后
下载PDF
ASPECTS评分及多模态CT定量分析在AIS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书芹 郑璇 +1 位作者 孟影 朱广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ASPECTS评分及多模态CT中各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预后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3年4月诊断为AIS并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在治疗前均行多模态CT(包括NCCT、CTA、CTP)检查的患者93例,3个月后... 目的探讨ASPECTS评分及多模态CT中各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预后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3年4月诊断为AIS并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在治疗前均行多模态CT(包括NCCT、CTA、CTP)检查的患者93例,3个月后随访并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和预后不良组(mRs>2),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多模态CT定量参数比较其在预测AIS中预后中有无意义。结果一般资料分析可见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基线NIHSS评分、远端侧支循环及ASPECTS评分均与预后良好组之间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05);CT灌注定量参数分析可见预后不良组CBF较低,而MTT、Tmax、TTP较预后良好组延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IHSS、远端侧支循环及Tmax为影响AI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IHSS、远端侧支循环、ASPECTS及多模态CT可以对AIS的预后进行评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其中Tmax及NIHSS预测效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ASPEcts评分 多模态CT CT灌注
下载PDF
MCTSI、CTSI、MPV、HMGB-1、AChE活性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姜陈超 张明亮 顾体梅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 探讨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CT严重指数(CTSI)、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与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20例AP患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n... 目的 探讨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CT严重指数(CTSI)、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与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20例AP患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n=63)、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n=85)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n=72)。所有患者行MCTSI、CTSI评分,同时检测血清MPV、HMGB-1、AChE水平,采用Pearson法验证各指标的相关性。随访3个月,依据预后分组,比较不同预后AP患者MCTSI、CTSI评分及MPV、HMGB-1、AChE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AP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三组MCTSI、CTSI评分、MPV、HMGB-1、ACh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34.90、154.62、230.50、92.35、101.20,P均<0.05),SAP组MCTSI、CTSI评分、MPV、HMGB-1明显高于MSAP组和MAP组(LSD-t分别=8.32、11.43、15.16、24.66、17.50、30.24、14.32、18.28,P均<0.05),AChE明显低于MSAP组和MAP组(LSD-t分别=13.08、19.79,P均<0.05)。AP患者MCTSI、CTSI评分分别与MPV、HMGB-1呈正相关(r分别=0.21、0.21、0.18、0.25,P均<0.05),与AChE呈负相关(r分别=-0.33、-0.34,P均<0.05)。预后不良组MCTSI、CTSI评分、MPV、HMGB-1高于预后良好组,AChE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66、5.63、24.15、7.02、-14.54,P均<0.05)。ROC曲线显示,MCTSI、CTSI、MPV、HMGB-1、AChE联合预测AP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5%CI 0.86~0.94),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分别=2.78、3.39、2.78、2.44、2.89,P均<0.05)。结论 AP患者随着病情加重,MCTSI、CTSI评分及MPV、HMGB-1显著升高,AChE活性降低,联合检测MCTSI、CTSI、MPV、HMGB-1、AChE对AP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改良CT严重指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高迁移率蛋白-1 乙酰胆碱酯酶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MCTSI评分及MPV、RDW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李娜 梁智斌 +6 位作者 乔炜 王平翻 郭欢 曾玉婷 王卓娜 邵佳媛 王多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8期2629-263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住院的3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后90 d均是... 目的探讨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住院的3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后90 d均是否死亡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疾病类型、MCTSI评分、MPV、RDW、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酐(Cr)、总胆红素(TBIL)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CTSI评分、MPV、RDW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有48例患者,预后良好组有270例患者。预后不良组MCTSI评分高于预后良组,MPV、RDW大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项指标联合及MCTSI评分、MPV、RDW单独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2、0.852、0.815、0.8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CTSI评分≥6.274分、MPV≥11.795 fL、RDW≥15.025%是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CTSI评分联合MPV、RDW在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中的预测价值较高,在疾病早期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可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CT严重指数 血小板平均体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胰腺炎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基于“天镜”微服务平台的省级CTS传输实时监视系统
6
作者 邓卫华 刘喆玥 +1 位作者 魏敏丹 徐若涵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4年第4期125-128,共4页
为了满足省级CTS传输实时监视的业务需求,文章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天镜”微服务原型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江西省“天镜”微服务平台,并统一接入框架实现了省级CTS传输实时监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按分钟、日、近10日和资料编码对CTS数据... 为了满足省级CTS传输实时监视的业务需求,文章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天镜”微服务原型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江西省“天镜”微服务平台,并统一接入框架实现了省级CTS传输实时监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按分钟、日、近10日和资料编码对CTS数据传输量和文件量进行监视统计。目前该系统已正式投入业务运行,能够帮助省级气象业务人员快速掌握数据传输动态、每日CTS的数据传输总量,以及对气象数据业务进行总体把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 cts 微服务平台 监视
下载PDF
Epidemiological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Aspects of Facial Trauma at Kira Hospital in Bujumbura
7
作者 Sébastien Manirakiza Jean Marie Banziriyubusa +5 位作者 Stany Harakandi Patrice Barasukana Chantal Murekatete Daniel Nduwayo Jean Bosco Bizimana Léopold Nzisabira 《Ope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Background: Maxillofacial trauma affects young adults more. The injury assessment i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in low-income countries because of the imaging means, particularly the scanner, which is poorly available and... Background: Maxillofacial trauma affects young adults more. The injury assessment i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in low-income countries because of the imaging means, particularly the scanner, which is poorly available and less financially accessibl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scribe the epidemiological profile and the various tomodensitometric aspects of traumatic lesions of the face in patients received in the Radiology department of Kira Hospital. Patients and methods: This is a descriptive retrospective study involving 104 patients of all ages over a period of 2 years from December 2018 to November 2019 in the medical imaging department of KIRA HOSPITAL. We included in our study any patient having undergone a CT scan of the head and presenting at least one lesion of the facial mass, whether associated with other cranioencephalic lesions. Results: Among the 384 patients received for head trauma, 104 patients (27.1% of cases) presented facial damage. The average age of our patients was 32.02 years with extremes of 8 months and 79 years. In our study, 87 of the patients (83.6%) were male. The road accident was the circumstance in which facial trauma occurred in 79 patients (76% of cases). These injuries were accompanied by at least one bone fracture in 97 patients (93.3%). Patients with fractures of more than 3 facial bones accounted for 40.2% of cases and those with fractures of 2 to 3 bones accounted for 44.6% of cases. The midface was the site of the fracture in 85 patients (87.6% of cases). Orbital wall fractures were noted in 57 patients (58.8% of cases) and the jawbone was the site of a fracture in 50 patients (51.5% of cases). In the vault, the fractures involved the extra-facial frontal bone (36.1% of cases) and temporal bone (18.6% of cases). Cerebral contusion was noted in 41.2% of patients and pneumoencephaly in 15.5% of patients. Extradural hematoma was present in 16 patients and subdural hematoma affected 13 patients. Conclu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s a diagnostic tool of choice in facial trauma patients. Most of these young patients present with multiple fractures localizing to the mid-level of the face with concomitant involvement of the b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 Accident CT-SCAN Facial Trauma
下载PDF
MCTSI与EPIC评分对中至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预测价值的研究
8
作者 张福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究修订版CT严重指数(MCTSI)和胰腺外炎症CT评分(EPIC)对中至重度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82例中至重度AP患者,所有患者行腹盆... 目的:探究修订版CT严重指数(MCTSI)和胰腺外炎症CT评分(EPIC)对中至重度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82例中至重度AP患者,所有患者行腹盆部CT检查,并根据严重程度,将中度AP患者纳入中度组、重度AP患者纳入重度组,根据预后结局,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及不同预后患者的MCTSI评分、EPIC评分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AP患者MCTSI评分、EPIC评分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CTSI评分、EPIC评分对AP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中度组的MCTSI评分、EPIC评分均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的MCTSI评分、EPIC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P患者MCTSI评分、EPIC评分与疾病严重程度、不良预后结局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CTSI评分、EPIC评分两者联合预测重度AP及AP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MCTSI与EPIC评分均可用于中至重度AP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且两者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预测效能,在AP患者的疾病进展和预后评估中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订版CT严重指数 胰腺外炎症CT评分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侧支循环状态与DWI-ASPECTS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满术千 李旭丹 +1 位作者 梁峰 邹建勋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索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侧支循环状态与基于扩散加权成像(DWI)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侧支循环评估包括大脑前/后动脉偏侧优势(ACAL/PCAL... 目的探索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侧支循环状态与基于扩散加权成像(DWI)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侧支循环评估包括大脑前/后动脉偏侧优势(ACAL/PCAL)征象及T2-FLAIR高信号血管征(HVS)。使用DWI-ASPECTS进行定量分析脑梗死严重程度。结果52例患者中,ACAL阳性17例(32.7%),PCAL阳性18例(34.6%),HVS显著22例(42.3%),平均DWI-ASPECTS(5±2)分。ACAL与PCAL、ACAL与HVS显著、PCAL与HVS显著分别存在相关性,P值分别为P<0.001、P=0.004、P=0.010,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r=0.699、0.399、0.359。是否存在ACAL/PCAL征象,组间DWI-ASPECTS无统计学差异(P>0.05)。是否存在HVS显著,组间DWI-ASPECT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415。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通过观察常规磁共振检查序列评估ACAL、PCAL与HVS可反映侧支循环状态,有助于脑梗死程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循环 高信号血管征 大脑前动脉偏侧优势征象 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征象 扩散加权成像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下载PDF
肘管扩大成形术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中重度CTS尺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10
作者 余航 代丽 +1 位作者 冯娜娜 宿晓雷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 探究肘管扩大成形术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中重度肘管综合征(CTS)患者尺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CTS患者106例均分为联合组及手术组。两组均行肘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联合组采用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学指... 目的 探究肘管扩大成形术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中重度肘管综合征(CTS)患者尺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CTS患者106例均分为联合组及手术组。两组均行肘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联合组采用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学指标及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记录术前术后CTS功能评分、上肢功能测定量表(DASH)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DASH评分、转化生长因子-β1、CTS功能评分均改善,且联合组较手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中、重度患者术后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较术前增加,且随着恢复时间呈递增,中度患者高于重度患者(P<0.05);术后各时间点联合组中重度术后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高于手术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肘管扩大成形术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提升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降低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肘管扩大成形术 黄芪桂枝五物汤 尺神经功能
下载PDF
HR-VWI联合DWI-ASPECTS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市伟 赵霞 +1 位作者 朱继兰 顾华勇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3期194-200,共7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联合基于扩散加权成像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短期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AIS患者4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联合基于扩散加权成像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短期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AIS患者4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3个月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394例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5)89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入院时HR-VWI参数[管腔面积(LA)、管壁面积(WA)、管腔狭窄程度、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率、重构指数]和DWI-ASPECTS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I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R-VWI联合DWI-ASPECTS对AI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发病至入院时间(3.36±1.15)h短于预后不良组(5.21±2.03)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53±1.18)低于预后不良组(11.68±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后良好组LA(45.58±5.04)mm、DWI-ASPECTS(7.56±1.01)大于预后不良组(43.37±4.89、6.02±1.05),WA(27.05±2.83)mm、管腔狭窄程度(50.26±5.58)、斑块负荷(44.56±5.16)、斑块强化率(54.48±6.23)、重构指数(0.94±0.12)小于预后不良组(30.17±3.05、52.37±6.01、47.10±4.74、57.06±5.98、1.02±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NIHSS评分、管腔狭窄程度、斑块负荷、重构指数、DWI-ASPECTS均是AIS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示管腔狭窄程度、斑块负荷、重构指数、DWI-ASPECTS预测AI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2(95%CI:0.653~0.831)、0.770(95%CI:0.683~0.856)、0.753(95%CI:0.667~0.839)、0.761(95%CI:0.673~0.849),联合检测的AUC为0.859(95%CI:0.795~0.924)。结论HR-VWI联合DWI-ASPECTS在AIS短期预后评估中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基于扩散加权成像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预后预测
下载PDF
采用镜像对称方式组阵的新型CTS阵列天线
12
作者 田思宇 雷雪 +2 位作者 高峻 王克鑫 赵明洋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72-278,共7页
采用镜像对称组阵的方式,设计了一款基于平行板波导的Ka频段新型连续断面节(Continuous Transverse Stub,CTS)阵列天线,具有天线剖面低、不频扫的特点;利用串馈CTS阵列天线归一化等效阵元的方式,在MATLAB中验证了方向图合成的有效性;通... 采用镜像对称组阵的方式,设计了一款基于平行板波导的Ka频段新型连续断面节(Continuous Transverse Stub,CTS)阵列天线,具有天线剖面低、不频扫的特点;利用串馈CTS阵列天线归一化等效阵元的方式,在MATLAB中验证了方向图合成的有效性;通过镜像等幅馈电的方式,实现了天线在设计频段内方向图始终指向法向的目的。结果表明,采用该组阵方法的新型CTS阵列天线,在20.5~22 GHz频带范围内,S11<-12 dB,口径效率在65%以上,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剖面高度低,易于携带和共形安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s天线 阵列设计 波束控制 低剖面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技术联合多次去旋转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之栋 祁家龙 +3 位作者 裴少保 马力 王善松 刘艺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2-926,共5页
背景: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得外科手术走向个性化、精准化。3D打印导板技术可实现术前规划、术中导航,使得外科手术更加精准。临床中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仍面临置钉准确性不高导致螺钉松动甚至引起神经并发症的问题,... 背景: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得外科手术走向个性化、精准化。3D打印导板技术可实现术前规划、术中导航,使得外科手术更加精准。临床中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仍面临置钉准确性不高导致螺钉松动甚至引起神经并发症的问题,现有关于3D打印导板技术指导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术中置钉的研究不多。目的:评价3D打印导向模板技术联合后路多次去旋转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D打印导向模板椎弓根螺钉置入后联合施行后路多次转棒去旋转技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凸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3例,手术时年龄15-23岁,平均(18.17±3.49)岁。分析术后2周和术后18个月时脊柱侧弯相关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1)手术时间280-540 min,平均(340.83±102.20)min,术中出血量1000-4000 mL,平均(2000.00±1073.70)mL,固定节段9-14个椎体,平均(11.83±1.72)个椎体,矫形过程中未出现螺钉松动;(2)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2周全脊柱正侧位片显示冠状位主弯的cobb角、冠状面C_(7)铅垂线和S1正中线的距离、矢状面C_(7)铅垂线和S1后缘的距离、顶椎偏移、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均获得明显矫正,主弯的cobb角平均矫正率62.22%,术后18个月随访各参数较术后2周无明显变化,矫形效果满意,无感染和内固定断裂;(3)围术期切口延迟愈合1例,经过换药处理瘢痕愈合,未出现神经并发症;(4)结果表明3D打印导向模板结合后路多次转棒去旋转技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畸形安全有效,矫形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 去旋转 3D打印导板技术 肋骨切除术 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T评分变化及血清乳酸、NSE、CRP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海源 许慧中 +2 位作者 颜庆华 张猛 刘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ACI)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分变化与血清乳酸(L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ACI)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分变化与血清乳酸(L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疾病组,根据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32例)和预后不良组(18例);选取50例行健康体检受试者作为健康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乳酸、NSE、CRP水平与CT评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疾病组血清乳酸、NSE、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预后不良组乳酸、NSE、CRP水平和CT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经Spearman相关分析,急性颅内损伤患者血清中乳酸、NSE、CRP水平与CT评分呈正相关(r=0.431、r=0.345、r=0.226,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乳酸、NSE、CRP水平、CT评分联合预测急性颅内感染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T评分与患者入院血清乳酸、NSE、CRP水平呈正相关,联合诊断对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CT评分 乳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C-反应蛋白 预后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松软煤体波速演化与裂隙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传奇 王磊 +2 位作者 陈礼鹏 张宇 王安铖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8-301,共14页
为研究松软煤体超声波传播规律与破坏特征,选用型煤代替原煤,设定3条波速传播路径,运用MTS岩石力学实验机、PCI-Ⅱ声发射仪开展单轴压缩条件下煤体多路径波速同步监测试验,引入各向异性指数分析波速演化规律;选定3个横、纵向切面,采用C... 为研究松软煤体超声波传播规律与破坏特征,选用型煤代替原煤,设定3条波速传播路径,运用MTS岩石力学实验机、PCI-Ⅱ声发射仪开展单轴压缩条件下煤体多路径波速同步监测试验,引入各向异性指数分析波速演化规律;选定3个横、纵向切面,采用CT扫描设备开展破坏特征观测试验,重构破坏后煤体细观几何结构,对比研究二维横纵切面裂隙分布差异性;探讨波速和三维裂隙体积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轴向应变的增加,平行、垂直加载方向及煤体平均波速均表现出先平稳后降低再平稳的基本规律,波速各向异性指数具有先平稳后增大再平稳的变化趋势;垂直加载方向波速最先下降,且降幅最大。②与纵向切面相比,破坏后煤体横向切面裂隙谱峰占比和裂隙分形维数均较大,裂隙密度较高,裂隙形态也较为复杂。③随裂隙体积的增大,破坏后煤体平均波速大致呈线性降低,单轴荷载作用下煤体内部裂隙扩展以平行加载方向为主,裂隙竖向线状扩展是造成各方向波速和横纵切面破坏特征差异性的主要原因。④与平行加载方向相比,采用垂直加载方向波速求得的损伤变量较大、评价煤体损伤破坏状态也更为可靠。现场采用声波评价煤体破坏状态时,将声波传播路径设置为垂直煤体受载(最大主应力)方向,有利于提高预测失稳事故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煤体 损伤破坏 裂隙分布 各向异性指数 CT扫描
下载PDF
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比较IMRT与VMAT技术在晚期鼻咽癌患者大脑中的剂量差异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锋磊 杨一威 邵凯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定位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大脑受照射的确切位置,分析IMRT和VMAT技术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脑内剂量分布差异。方法:使用蒙特利尔神经学研究所空间中的CT脑模板,采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对脑内的剂量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对于晚期... 目的:定位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大脑受照射的确切位置,分析IMRT和VMAT技术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脑内剂量分布差异。方法:使用蒙特利尔神经学研究所空间中的CT脑模板,采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对脑内的剂量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对于晚期鼻咽癌患者,VMAT计划在保护脑内正常组织方面并没有表现出优势,相反,IMRT计划更加出色,IMRT计划表现出优势的区域包括脑干、小脑后叶、小脑前叶、颞叶、枕叶、边缘叶以及叶下回的部分区域。结论:对晚期鼻咽癌患者,VMAT在保护正常脑组织方面显示出劣势,提示IMRT方法对正常脑组织的保护可能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CT脑模板 剂量学
下载PDF
新型^(18)F-FES PET/CT无创功能性诊断乳腺癌迟发性肺转移致霍纳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儒 郝志鑫 +7 位作者 屈洋 张超 李唯佳 郎洁 潘博 周易冬 孙强 霍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2-707,共6页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阴性(HR^(+)/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可表现为术后10~15年以上的迟发性复发,且其肺转移病灶需与原发性肺癌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HR^(+)/HER2^(-)乳腺癌术后16年迟发性肺转移致霍...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阴性(HR^(+)/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可表现为术后10~15年以上的迟发性复发,且其肺转移病灶需与原发性肺癌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HR^(+)/HER2^(-)乳腺癌术后16年迟发性肺转移致霍纳综合征患者,采用^(18)F-FDG PET/CT难以判断肿瘤来源,穿刺活检风险高,经北京协和医院新型^(18)F-FES PET/CT无创功能性诊断为乳腺癌肺上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转移,给予CDK4/6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解救治疗后获得缓解。本文总结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为新型^(18)F-FES PET/CT评估乳腺癌患者转移灶的ER表达情况及指导后续个体化诊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8)F-FES PET/CT 肺转移 霍纳综合征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微观赋存特征的超分辨率CT图像识别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承峰 叶旺全 +7 位作者 陈亮 桂斌 郝锡荦 孙建业 张永超 刘乐乐 陈强 郑荣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9,共11页
南海神狐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区之一,2017和2020年先后两次现场试验性开采证实了水合物资源的利用前景。目前,对该地区含水合物储层的精细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合物在沉积物孔隙空间中的微观赋存形态是其... 南海神狐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区之一,2017和2020年先后两次现场试验性开采证实了水合物资源的利用前景。目前,对该地区含水合物储层的精细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合物在沉积物孔隙空间中的微观赋存形态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水合物微观赋存形态CT图像表征存在的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的数字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实现了CT扫描图像空间分辨率的2倍和4倍提升。在此基础上,对南海神狐海域含水合物沉积物孔隙结构演化规律和水合物微观赋存特征进行了形态表征。由于南海沉积物中存在大量有孔虫壳体,水合物主要占据有孔虫壳体内部空间并堵塞了空隙间的连通喉道,显著降低了沉积物的气、水渗透能力;然而,水合物未能全部占据整个孔隙空间,仍然会有少量的气体和水残留,气体则主要分布于水合物颗粒内部,而水则主要分布在水合物颗粒表面,上述实验结果对地震、测井等现场勘探数据解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 微观赋存特征 超分辨率重建 CT图像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对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飞 马新强 +3 位作者 耿云平 姜涛 米玉霞 张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探究CT血管成像技术在ACI患者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等病情诊断方面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21.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一般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CT血管成... 目的分析、探究CT血管成像技术在ACI患者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等病情诊断方面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21.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一般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CT血管成像技术(CTA)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以临床出具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血管成像技术(CTA)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评估此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效能。结果与临床金标准相比,CTA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评估价值[Kappa>0.8~1.0,曲线下面积(AUC)>0.9,P<0.01];CTA诊断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等方面与临床金标准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6~0.8,曲线下面积(AUC)>0.7~0.9,P<0.01];而在评估侧支循环临床诊断中,CTA诊断技术与临床金标准具有一致性,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Kappa>0.8~1.0,曲线下面积(AUC)>0.9,P<0.01]。结论以临床“金标准”的诊断结果为依据分析,CTA诊断技术能够对ACI患者出现病变的血管形态及侧支循环状态等进行全面的评估,CTA诊断结果可为治疗工作提供准确性相对较高且客观的医学依据,确实是评估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状态的可靠办法;而与DSA技术相比,CTA与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在病情发作早期为ACI患者实施CTA检查可获悉颈动脉的狭窄及侧支循环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群体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ACI患者 颈动脉 狭窄程度 侧支循环 研究情况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含瓦斯煤动力学破坏特征与瓦斯渗流规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登科 张力元 +8 位作者 魏建平 都海龙 李振 王志明 董博文 张富凯 尹彦波 张宏图 卫彦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2-1446,共15页
为探究不同冲击载荷和瓦斯压力作用下的含瓦斯煤动力学特征、裂隙扩展及瓦斯渗流变化规律,采用含瓦斯煤岩冲击损伤-渗流试验系统开展含瓦斯煤冲击试验以及原位渗流测试,并结合工业CT扫描系统进行试样裂隙结构的三维重构,分析含瓦斯煤内... 为探究不同冲击载荷和瓦斯压力作用下的含瓦斯煤动力学特征、裂隙扩展及瓦斯渗流变化规律,采用含瓦斯煤岩冲击损伤-渗流试验系统开展含瓦斯煤冲击试验以及原位渗流测试,并结合工业CT扫描系统进行试样裂隙结构的三维重构,分析含瓦斯煤内部裂隙扩展特征及其对瓦斯渗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冲击载荷和瓦斯压力对含瓦斯煤的动力学性质、变形过程、裂隙扩展和渗流规律均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①受围压和轴压的影响,冲击载荷耦合瓦斯压力条件下的含瓦斯煤应力-应变曲线无明显压密阶段;含瓦斯煤的变形过程主要经历了弹性变形阶段、应变强化阶段及破坏阶段。②冲击载荷的增加对含瓦斯煤动力学参数具有强化作用,气体压力的升高则劣化了含瓦斯煤动力学参数;冲击载荷越大,瓦斯压力越高,含瓦斯煤的裂隙扩展愈充分,所形成的裂隙结构愈复杂。③含瓦斯煤的渗流规律受控于裂隙扩展,冲击载荷耦合瓦斯压力作用下,含瓦斯煤中存在孔隙流动、孔隙流动-裂隙流动并存及裂隙流动等3种气体流动形式;含瓦斯煤冲击破坏后,随着气体压力增加以及气楔作用的增强,瓦斯流动形式可由孔隙流动依次转变为孔隙流动-裂隙流动并存和裂隙流动;裂隙扩展和流动形式共同影响含瓦斯煤渗流规律,含瓦斯煤渗透率随瓦斯压力的增大总体上符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含瓦斯煤动力学破坏特征 工业CT扫描 裂隙扩展 瓦斯渗流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