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liminary Study on Water Demand Law of 1-0 Rooted Cuttings of Populus szechuanica
1
作者 Dabuqiong Haoyu WANG +2 位作者 Huanhuan XIE Zhen XING Yanhui YE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1年第4期39-42,共4页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afforestation and artificial water supply of P.szechuanica in arid areas,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consumption of P.szechuanica were explored,and ...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afforestation and artificial water supply of P.szechuanica in arid areas,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consumption of P.szechuanica were explored,and the law of water demand of P.szechuanica was grasped.In this paper,potted seedlings of 1-0 rooted cuttings of P.szechuanica were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s,and change situation of water consumption under different water control gradients was measured regularly by using weighing method,further analyzing dynamic change of water consumption of P.szechuanica and revealing water demand law of 1-0 rooted cuttings of P.szechuanic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change of water consumption of 1-0 rooted cuttings of P.szechuanica had"slow-fast-slow-fast"double-peak trend in the growth period of the current year,and corresponded with univariate linear relation(R^(2)=0.7137),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In whole growth period,water consumption in August was the highest,which was 2.7 times of that in June and July and 1.5 times of that after September.In different water control treatments,the dynamic changes of daily and monthly water consump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In seven water control treatments,monthly water consumption was between(6315.95±1690.70)and(10105.28±3065.30)g/month,and mean was(8211.07±2308.23)g/month.With intensification of water control treatment,water consumption increased,but there was no seedling death due to water shortage.P.szechuanica has great plasticity in water demand,and can survive in both arid and humid environments.Meanwhile,it is revealed that P.szechuanica is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tree species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ulus szechuanica 1-0 rooted cuttings Water consumption Water demand law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藏川杨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刘金萍 王静敏 +3 位作者 陈智华 马少杰 纵丹 何承忠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9-1027,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藏川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究藏川杨对高原地区强光环境的响应,为高光效杨树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藏川杨扦插苗为试材,设置白、蓝、绿3种颜色薄膜,以白膜为对照,测定分析生长及生...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藏川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究藏川杨对高原地区强光环境的响应,为高光效杨树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藏川杨扦插苗为试材,设置白、蓝、绿3种颜色薄膜,以白膜为对照,测定分析生长及生理指标、叶绿素荧光和光合参数。【结果】蓝膜和绿膜均显著提高藏川杨幼苗株高,分别提高28.1%和38.5%,而蓝膜显著减小幼苗叶宽,降低33.3%;蓝膜显著增加幼苗叶片光合色素(31.74%)、可溶性总糖(55.57%)和蔗糖含量(78.58%),而绿膜则显著减少幼苗叶片可溶性总糖和淀粉积累;蓝膜可提高光下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Φ_(PSⅡ)),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而绿膜显著降低电子传递速率(ETR)和Φ_(PSⅡ),提高NPQ;3种颜色薄膜处理下藏川杨叶片净光合速率(P_(n))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整体P_(n)数值大小顺序为蓝膜>白膜>绿膜,不同颜色薄膜处理下藏川杨叶片均在12:00时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总体变化趋势与P_(n)类似,而胞间CO_(2)浓度(C_(i))则呈“W型”曲线;蓝膜显著提高了藏川杨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光补偿点(LCP)、CO_(2)饱和点(CCP),绿膜降低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暗呼吸速率(R_(d))和光补偿点(LCP),显著提高光呼吸速率(R_(p))、CO_(2)补偿点(CCP)。【结论】生长环境中的光质能够影响藏川杨的光合效率及生长发育。通过覆盖蓝色薄膜改善光质能增强藏川杨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提高弱光和CO_(2)利用率、提高光合效率、增强光合产物积累、促进植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藏川杨 叶绿素荧光 幼苗生长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利用异速生长模型和博弈论解析藏川杨主干动态生长的遗传调控机制
3
作者 危学达 王玉 +4 位作者 丁孟东 吴双 梁丹 叶梅霞 邬荣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4,共11页
【目的】高度与直径是树木生命历程中的2个重要生长性状,本文通过量化藏川杨主干高度和直径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这2个性状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模式,揭示藏川杨主干动态生长的遗传调控机制。【方法】基于异速生长模型和博弈论构建藏川杨高... 【目的】高度与直径是树木生命历程中的2个重要生长性状,本文通过量化藏川杨主干高度和直径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这2个性状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模式,揭示藏川杨主干动态生长的遗传调控机制。【方法】基于异速生长模型和博弈论构建藏川杨高度与直径性状的动态生长互作微分方程,利用系统作图构建藏川杨主干生长遗传解析的统计模型。进一步以藏川杨自然群体作为研究材料,调查其在温室内的生长动态数据,结合本群体的高通量分子标记数据,开展藏川杨的全基因组基因定位工作。【结果】藏川杨主干高度和直径的整体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拆分整体生长曲线发现,藏川杨主干的直径生长对高度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高度生长对直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所有藏川杨高度和直径的个体拟合优度> 0.90,且2个性状拟合的残差均服从随机分布,说明使用广义Lotka-Volterra微分方程来拟合藏川杨高度和直径效果很好。基于功能作图方法共定位到78个显著位点,可注释到52个候选基因。以2号染色体上最显著的SNP为例,对藏川杨高度和直径进行遗传解析,发现该SNP的3种基因型(AA、AC、CC)具有相似的高度–直径相互作用模式。该SNP对整体生长、独立生长和依赖生长发挥了不同方式的遗传效应。对定位到的显著位点进行功能注释,可将这些位点所在的基因分为:与木质素/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与生长发育相关基因、与抗病抗逆性相关基因、与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这4类。【结论】结合异速生长模型和博弈理论的基因定位模型,可检测基因如何通过合作或竞争策略来调控藏川杨主干的大小,识别树干动态生长的过程和模式,相关模型也可为其他物种重要性状之间的深层次遗传解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川杨 博弈论 异速生长模型 高度 直径 数量性状位点
下载PDF
红果榆播种育苗技术及苗木质量分析
4
作者 李一有 黄家寿 +5 位作者 欧洋 韩璐 陈芳晓 石美云 崔子佳 欧斌 《绿色科技》 2024年第5期168-171,共4页
为掌握红果榆播种育苗技术及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江西红果榆主要栽培区苗木培育及检验提供理论依据,以杭州植物园采集的红果榆种子为试材,进行播种育苗技术探索,通过调查培育的红果榆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并以其作为分级指... 为掌握红果榆播种育苗技术及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江西红果榆主要栽培区苗木培育及检验提供理论依据,以杭州植物园采集的红果榆种子为试材,进行播种育苗技术探索,通过调查培育的红果榆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并以其作为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法,研究了其1年生播种苗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红果榆1年生播种苗可分为3级,即Ⅰ级苗:D≥0.53 cm,H≥68.4 cm;Ⅱ级苗:D≥0.37 cm,H≥50.7 cm;Ⅲ级苗:D<0.37 cm,H<50.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榆 播种育苗 苗木质量
下载PDF
遮光对红果榆幼苗光合作用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金雅琴 李冬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6-1016,共11页
为揭示不同光照条件下红果榆幼苗光合生理及叶片结构的变化,推测其耐荫性,设置L_(0)(辐射光强100%)、L1(辐射光强45%)、L_(2)(辐射光强25%)和L_(3)(辐射光强18%)4种不同的光环境,研究了遮光对红果榆幼苗光合作用参数、叶片形态及解剖结... 为揭示不同光照条件下红果榆幼苗光合生理及叶片结构的变化,推测其耐荫性,设置L_(0)(辐射光强100%)、L1(辐射光强45%)、L_(2)(辐射光强25%)和L_(3)(辐射光强18%)4种不同的光环境,研究了遮光对红果榆幼苗光合作用参数、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光处理下P_(n)呈现出不对称的凸型变化。L_(1)处理下P_(n)变幅较大,最大值出现在午时,午后P_(n)开始急剧下降。而遮光处理下光合有效辐射(PAR)显著不足,各时点P_(n)绝对值显著减小,峰值降低。相应地,G_(s)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而G_(i)呈现先降后升的凹形变化。不同遮光条件下P_(n)的日均大小序列为L_(0)>L_(1)>L_(2)>L_(3)。遮光显著影响红果榆幼苗的光响应参数。弱光条件下红果榆幼苗LCP、LSP显著降低,P_(nmax)、R_(d)均明显变小。遮光影响叶片的形态发育。随着遮光强度的加大,单叶面积(SLA)增加,比叶重(LMA)减小,比叶面积(LAM)增大,并与对照相比呈现显著差异(P<0.05)。遮光条件下红果榆叶片厚度变小,表皮细胞(EP)厚度变薄,栅栏组织(PT)和海绵组织(ST)厚度均明显降低。红果榆苗期表现出一定的喜光性,对弱光具有一定的生理调节能力,但是重度郁闭将导致幼苗营养不良。光照条件不足可能是影响红果榆种实成苗、种群更新的重要外因。生产实践中,建议对密度过大的自然林实施适度疏伐,增进通风透光,适度清理林内凋落物,为野生种群的更新繁衍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 红果榆 光合特性 解剖结构
下载PDF
NaCl胁迫对藏川杨幼苗光合作用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佟珂珂 徐慧 +3 位作者 李文博 李垚 蒋宇晴 邢震 《高原农业》 2023年第1期67-75,共9页
探究藏川杨幼苗对Na Cl胁迫的响应特征,为西藏盐渍化地区植被优化及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二年生藏川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0.2%、0.4%、0.6%、0.8%和1.0%)Na Cl溶液进行浇灌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次1 L,分别于2021年9... 探究藏川杨幼苗对Na Cl胁迫的响应特征,为西藏盐渍化地区植被优化及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二年生藏川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0.2%、0.4%、0.6%、0.8%和1.0%)Na Cl溶液进行浇灌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次1 L,分别于2021年9月24日、9月29日、10月4日、10月9日施加Na Cl溶液,分析藏川杨幼苗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0.2%、0.4%NaCl处理藏川杨株高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但随着Na Cl浓度的提高,时间延长,藏川杨幼苗株高、基径均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盐含量的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C_(i))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在较高盐浓度处理下,藏川杨叶片光能利用率受到显著抑制。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步增加,且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大。通过植物生长指标发现,藏川杨幼苗对0.2%~0.4%浓度的Na Cl胁迫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通过光合速率等发现,低浓度盐胁迫下光合速率的降低是因为气孔限制因素,而高浓度盐胁迫下光合速率降低则是因为非气孔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川杨 Na Cl胁迫 生长指标 光合指标 生理特性
下载PDF
野生紫斑牡丹和四川牡丹种子萌发特性及与其致濒的关系 被引量:55
7
作者 景新明 郑光华 +1 位作者 裴颜龙 洪德元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5年第2期84-87,共4页
野生牡丹种子一般较小,而且不同产地之间形状、大小差异较大。其萌发特性与栽培牡丹相比也有较大差异:萌发期长达半年以上,且萌发温度在10~15℃为宜,超过20℃则明显不利于生根及上胚轴生长。四个不同分布地的四川牡丹种子萌... 野生牡丹种子一般较小,而且不同产地之间形状、大小差异较大。其萌发特性与栽培牡丹相比也有较大差异:萌发期长达半年以上,且萌发温度在10~15℃为宜,超过20℃则明显不利于生根及上胚轴生长。四个不同分布地的四川牡丹种子萌发率较一致,均在60~77%之间。三个不同产地的紫斑牡丹种子萌发率则相差甚远,分布于甘肃文县的萌发率达76%,而分布于陕西略阳和湖北神农架的萌发率则分别只有12%和4.4%,出苗率则更低。本文认为紫斑牡丹的种子特性是其在自然界处于濒危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紫斑牡丹 四川牡丹 种子萌发 濒危植物
下载PDF
4种经验模型在藏川杨光响应研究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圣杰 黄大庄 +2 位作者 闫海霞 徐学华 马向超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208-212,共5页
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分别对藏川杨(Populus szechuanica Schneid)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与比较,探讨了几种模型在藏川杨光响应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对同一种植... 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分别对藏川杨(Populus szechuanica Schneid)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与比较,探讨了几种模型在藏川杨光响应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对同一种植物光响应曲线的拟合结果存在差异,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出的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高于实测值,光饱和点(LSP)远低于实测值;函数模型拟合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较为接近实测值;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藏川杨叶片光响应参数均比较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川杨 经验模型 光响应 适用性
下载PDF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藏川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韩艳英 叶彦辉 +2 位作者 张昆林 张永青 辛福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在西藏半干旱河谷地进行造林试验,采用了覆石头、覆膜、覆秸秆、覆鸡蛋托盘、用保水剂等不同造林技术措施,研究了不同措施下藏川杨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藏川杨的造林成活率,叶片的相对含水量... 在西藏半干旱河谷地进行造林试验,采用了覆石头、覆膜、覆秸秆、覆鸡蛋托盘、用保水剂等不同造林技术措施,研究了不同措施下藏川杨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藏川杨的造林成活率,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在不同措施下都有所提高,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相对都有所下降。说明在半干旱河谷地采用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于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促进树木更好地生长具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川杨 生理生化特性 成活率 造林技术
下载PDF
藏川杨引种及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纪惠芳 阎海霞 +3 位作者 贝蓓 黄大庄 孙娜 李保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714-11715,共2页
从西藏地区引进新树种藏川杨,进行引种栽培试验,主要进行物候期的观察及1年生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虽然藏川杨是西藏高海拔地区树种,但在河北省仍能较健康生长,且表现出较好的适应特性,应在河北坝上地区栽培推广。
关键词 藏川杨 引种栽培 物候期 扦插
下载PDF
欧洲黑杨分别与川杨和滇杨杂交及其F_1代苗期性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春霞 樊军锋 高建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40,共4页
采用室内切枝水培法开展欧洲黑杨×川杨、欧洲黑杨×滇杨人工杂交实验.结果表明:欧洲黑杨×川杨、欧洲黑杨×滇杨授粉后第10天坐果率分别达92.88%和82.14%,种子发芽率达80%和50%,成苗率达72.5%和65.63%,杂交可配性强;这... 采用室内切枝水培法开展欧洲黑杨×川杨、欧洲黑杨×滇杨人工杂交实验.结果表明:欧洲黑杨×川杨、欧洲黑杨×滇杨授粉后第10天坐果率分别达92.88%和82.14%,种子发芽率达80%和50%,成苗率达72.5%和65.63%,杂交可配性强;这2个杂交组合当年生杂交苗平均苗高分别为44.3和42.2 cm,平均地径分别为5.50和5.37 mm,生长量非常接近,苗高变异系数分别为14.5%和19.01%,地径变异系数分别为10.7%和16.1%,变异幅度较大;F1代杂种实生苗在苗期主要性状特征表现为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育种 欧洲黑杨 川杨 滇杨 人工杂交 苗期性状
下载PDF
藏川杨与中林46光合特性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洋 贝蓓 +1 位作者 黄大庄 崔丽贤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69-72,共4页
使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藏川杨和中林46的日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藏川杨和中林46的日光合速率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藏川杨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峰值在09:00出现,为17.45umol/(m^2·s),中林46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峰... 使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藏川杨和中林46的日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藏川杨和中林46的日光合速率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藏川杨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峰值在09:00出现,为17.45umol/(m^2·s),中林46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0:00,为18.27umol/(m^2·s);两种杨树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1:00,其中藏川杨峰值为4.67mmoL/(m^2·s),中林46峰值是9.77mmol/(m^2·s).由两种树种的光合速率及其内、外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可知:中林46的Pn与PAR,Tr,Gs 3个因子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803,0.818和0.790),与Ca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为-0.715).藏川杨Pn与Tr,G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为0.579和0.639),与其他因子相关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川杨 中林46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下载PDF
美洲黑杨与青杨、川杨和卜氏杨人工杂交及杂种苗生长和抗病性状测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斌 樊军锋 +1 位作者 高建设 周永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8-783,共6页
采取室内切枝水培杂交法开展了以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69号和57号为母本,青杨P.cathayana,川杨P.szechuanica和卜氏杨P.purdomii为父本的杨树派间人工杂交及杂种苗生长和抗病性状测定研究。结果表明:5个杂交组合坐果率、种子发芽... 采取室内切枝水培杂交法开展了以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69号和57号为母本,青杨P.cathayana,川杨P.szechuanica和卜氏杨P.purdomii为父本的杨树派间人工杂交及杂种苗生长和抗病性状测定研究。结果表明:5个杂交组合坐果率、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55%和20%,最低仅为20%和5%,可配性差异较大;5个杂交组合杂种苗生长存在极显著性水平差异;69号×川杨、69号×卜氏杨2个杂交组合杂种苗在苗高、地径生长方面表现最好,其平均苗高分别为2.87和2.38m,平均地径分别为2.57和2.13cm,且均与以57号为母本的2个杂交组合的杂种苗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故可以此初选出优良新品种单株;5个杂交组合杂种苗普遍发病,发病率均达100%,以69号为母本的3个杂交组合杂种苗表现出较低的感病指数,抗黑斑病能力优于以57号为母本的2个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杂交育种 美洲黑杨 青杨 川杨 卜氏杨 苗期测定
下载PDF
欧美杨与藏川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QTLs定位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娟 郭斌 安新民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5,共6页
以欧美杨I-108和藏川杨为亲本杂交得到427个子代为试材,对其进行苗期性状遗传图谱分析,并构建了1张总长度969.1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25.14 c M的杂交杨树遗传图谱。结果表明:该图谱包含6个连锁群,连锁群上标记数量37个,用Genemap软件绘... 以欧美杨I-108和藏川杨为亲本杂交得到427个子代为试材,对其进行苗期性状遗传图谱分析,并构建了1张总长度969.1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25.14 c M的杂交杨树遗传图谱。结果表明:该图谱包含6个连锁群,连锁群上标记数量37个,用Genemap软件绘制标记连锁图谱;检测到株高(h_s)、单叶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4个表型指标符合正态分布。利用MAPMAKER软件的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和效应估计,共检测到8个与苗期生长和光合性状相关的QTL,包括3个与h_s相关的QTL,贡献率分别为16.4%、20.1%和17.8%;2个与P_n相关的QTL,贡献率分别为10.2%和13.7%;2个与C_i相关的QTL,贡献率分别为6.7%和8.3%;1个与T_r相关的QTL,贡献率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川杨 欧美杨 杂交 遗传图谱 QTL定位 苗期性状
下载PDF
含笑花中木脂素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雄 陈爱霞 +2 位作者 赖永新 黄帅 周先礼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8年第9期663-665,共3页
采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法,从含笑花中分离出4个木脂素,通过核磁共振法鉴定为:l-芝麻脂素,horsfieldin,3`,4`-亚甲二氧基-3,4-二甲氧基-二苯基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3,4,3`,4`-四甲氧基-二苯基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 采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法,从含笑花中分离出4个木脂素,通过核磁共振法鉴定为:l-芝麻脂素,horsfieldin,3`,4`-亚甲二氧基-3,4-二甲氧基-二苯基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3,4,3`,4`-四甲氧基-二苯基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学 木脂素 核磁共振 含笑
下载PDF
大渡河干旱河谷四川牡丹种群结构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夏小梅 王娟 +1 位作者 彭培好 刘贤安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5,共6页
2014年对四川省阿坝州四川牡丹分布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置19个样方进行调查,根据其数据编制静态生命表,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大渡河干旱河谷四川牡丹种群结构、种群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四川牡丹种群年龄... 2014年对四川省阿坝州四川牡丹分布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置19个样方进行调查,根据其数据编制静态生命表,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大渡河干旱河谷四川牡丹种群结构、种群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四川牡丹种群年龄级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在以灌木为优势种的群落生境中,由于郁闭度低、透光率高,四川牡丹幼苗数量多,种群的更新状态较好,属于增长型或稳定型种群;在以乔木为优势种的群落生境中,四川牡丹幼苗死亡率高,种群属于衰退型;主成分分析表明,四川牡丹平均基径和种群密度受环境因子影响显著,其中坡度是影响四川牡丹种群特征的首要环境因子,其次是土壤自然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干旱河谷 四川牡丹 种群结构特征 环境因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藏川杨无性系1年生苗期生长差异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辜云杰 贾晨 +1 位作者 李英 罗建勋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共12页
从西藏川藏公路沿线收集300个藏川杨优株的穗条,以黑杨为砧木进行嫁接,经扦插繁育后形成114个无性系,通过对1年生的藏川杨无性系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藏川杨无性系间苗高和地径差异极显著,无性系间生长差异大,选择潜... 从西藏川藏公路沿线收集300个藏川杨优株的穗条,以黑杨为砧木进行嫁接,经扦插繁育后形成114个无性系,通过对1年生的藏川杨无性系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藏川杨无性系间苗高和地径差异极显著,无性系间生长差异大,选择潜力大。结合苗高和地径主要苗期生长性状,选择出11个生长快速的无性系,并发现藏川杨不同无性系间分枝习性、叶片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以叶片、叶柄、分枝等性状为参数,当欧氏距离阈值为10时,可将藏川杨无性系分为6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川杨 嫁接苗 无性系 生长性状 叶片性状 分枝性状
下载PDF
藏青杨虫瘿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晓琴 卢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94,共6页
为明确蚜虫在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藏青杨(Populus szechuanica var.tibetica)叶片上的危害特征及其产生虫瘿的分布特点,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应用扩散系数(C)、Morisita指数(I)、Cassie指标(Ca)、平均拥挤度(M*)、Lloyd聚块性指标、负二项参... 为明确蚜虫在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藏青杨(Populus szechuanica var.tibetica)叶片上的危害特征及其产生虫瘿的分布特点,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应用扩散系数(C)、Morisita指数(I)、Cassie指标(Ca)、平均拥挤度(M*)、Lloyd聚块性指标、负二项参数(K)、Iwao回归分析法、Taylor幂指数法对该区藏青杨叶片上虫瘿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藏青杨叶片左上虫瘿出现率为25.36%、左下为24.30%、右上为24.98%、右下为25.36%,叶片左边为49.66%、右边为50.34%;藏青杨不同方向叶片上虫瘿出现的比率均在25%左右。藏青杨叶片上虫瘿主要以3~7个聚集的形式存在。虫瘿出现频次(y)与虫瘿数量级别(x)的拟合曲线为y=-2.150 3x^2+23.159x-7.309 1(R^2=0.818 4)。6级虫瘿数量最多,占总虫瘿数的22.15%。由虫瘿空间分布参数可知,藏青杨叶片上虫瘿空间分布呈聚集型,但虫瘿聚集强度不大。总体上虫瘿个体群大小随虫瘿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个体群指数L值平均大小为7.20。经拟合,虫瘿空间分布格局Iwao M*-M回归模型为M*=1.059 9m+0.523 4(R^2=0.993 9),Taylor模型为log S2=1.043 4logm+0.043 7(R^2=0.996 4),两模型均判定为聚集分布。综上,虫瘿在藏青杨不同方位的出现率相近,但在叶片上均呈聚集分布,虫瘿的聚集除与环境因素有关外,也与其生物学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青杨 虫瘿 空间分布格局 工布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地域环境对青藏高原特有植物藏川杨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宇丹 普布次仁 次旦卓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2年第2期24-28,32,共6页
通过对西藏中、南部16个藏川杨种源地环境特征、植株和枝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生物学特性的观测比较,发现藏川杨为高大、长寿乔木,株龄逾千年、株高达45 m、冠幅22 m,分布海拔高度2000~4500 m、分布区域跨越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 通过对西藏中、南部16个藏川杨种源地环境特征、植株和枝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生物学特性的观测比较,发现藏川杨为高大、长寿乔木,株龄逾千年、株高达45 m、冠幅22 m,分布海拔高度2000~4500 m、分布区域跨越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区,随着分布区环境变化,不同种源藏川杨的树皮、枝条、芽、叶等形态特征呈现规律性变化,空气湿度增加、树干颜色变深、枝条被毛加重、顶生冬芽变窄、叶片长/宽比增加;半湿润区和灌溉区植株的叶面积、枝条长度增加,湿润区、阴湿地或环境条件恶劣地区植株叶片和枝条生长不佳,枝条干湿比相对较小。结果表明:藏川杨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可塑性,耐旱,喜光、抗强光辐射,耐贫瘠、喜中性或弱碱性土壤,具有很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川杨 生物学特性 环境适应性 种源差异
下载PDF
马木姜子油细胞的分布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俊 周云波 +1 位作者 张葵 代小红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110-112,共3页
油细胞为一种异形细胞,属于分泌组织之一,通常存在于一些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中,为樟科植物解剖学特征之一.关于该科植物的油细胞已有一些研究报道,本次实验通过透明处理,观察马木姜子油细胞在根、茎、叶和果实中的分布和结构... 油细胞为一种异形细胞,属于分泌组织之一,通常存在于一些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中,为樟科植物解剖学特征之一.关于该科植物的油细胞已有一些研究报道,本次实验通过透明处理,观察马木姜子油细胞在根、茎、叶和果实中的分布和结构情况.木姜子(Litsea)植物是油细胞的原料植物,马木姜子在文山分布广泛,因此研究马木姜子油细胞的分布及结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木姜子 油细胞 分布 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