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oint Taichong
1
作者 史国屏 王新中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1-293,共3页
Taichong (LR 3) is a yuan (source) point of the Liver Channel of Foot Taiyin. Having the effects of relieving the depressed liver, and regulating the circulation of qi to relieve pain, this point is widely used in cli... Taichong (LR 3) is a yuan (source) point of the Liver Channel of Foot Taiyin. Having the effects of relieving the depressed liver, and regulating the circulation of qi to relieve pain, this point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 with quite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ects. The following is a report of example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oint taichong LR
下载PDF
针刺四关穴缓解无痛胃镜诊疗术中并发呃逆疗效观察
2
作者 钟玉婷 田克钧 +1 位作者 李盈 赖露明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599-603,共5页
目的 基于“气逆动膈”理论,观察针刺四关穴缓解无痛胃镜诊疗术中并发呃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无痛胃镜诊疗术中并发呃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双侧合谷、太冲穴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 目的 基于“气逆动膈”理论,观察针刺四关穴缓解无痛胃镜诊疗术中并发呃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无痛胃镜诊疗术中并发呃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双侧合谷、太冲穴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呃逆持续时间、胃镜治疗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不同时间点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SPO_(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0%和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和48.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呃逆持续时间、胃镜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呃逆开始时SPO_(2)水平均较基础值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施针后5 min和10 min SPO_(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四关穴治疗无痛胃镜诊疗术中并发呃逆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患者呃逆持续时间和胃镜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呃逆 合谷 太冲 手术后并发症 胃镜
下载PDF
《针灸大成》中太冲穴的临床应用探析
3
作者 刘嘉嘉 何慧英 +1 位作者 陈翠 谭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92-96,共5页
本研究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太冲穴的相关条文,并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探讨分析太冲穴的命名、定位、刺法灸法及针灸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胸腹,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喉、目、... 本研究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太冲穴的相关条文,并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探讨分析太冲穴的命名、定位、刺法灸法及针灸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胸腹,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喉、目、唇及阴器相联系。太冲穴定位在足背区,操作方法多用针法和灸法,临床操作多为泻法。太冲穴作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和输穴,在五行中属土为木经之土穴,其功效主要与其定位、归经及穴性有关,具有疏肝理气、活血调血、通络止痛等作用,配合他穴使用可以治疗内科相关疾病(肝胆疾病、脾胃疾病、肾系疾病、肢体经络疾病)、又可兼治妇科疾病及外科疾病等。太冲穴为临床常用穴位,现代临床多用于妇科疾病、肢体经络疾病及情志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太冲穴 临床应用 刺法灸法
下载PDF
针刺曲池、太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中ET和ACE的影响及疗效探讨 被引量:54
4
作者 吴远华 朱广旗 +3 位作者 林兴友 欧阳冷星 苏红梅 吴邦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太冲穴对高血压病患者血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和内皮素 (ET)含量的影响 ,探讨曲池、太冲穴针刺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 6 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太冲组、曲池组与药物对照组。太冲组与曲池组应用针刺治疗 ,药...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太冲穴对高血压病患者血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和内皮素 (ET)含量的影响 ,探讨曲池、太冲穴针刺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 6 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太冲组、曲池组与药物对照组。太冲组与曲池组应用针刺治疗 ,药物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 ,3组均治疗 1个疗程 (5天 )。并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含量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ACE含量。结果针刺后 15min和取针后 12 0min ,曲池组对收缩压 (SBP)的疗效优于太冲组 (P <0 0 1,P <0 0 5 ) ,而在 1个疗程后 ,曲池组和药物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太冲组 (P <0 0 5 ,P <0 0 1)。曲池组能增加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中ACE的含量 ,与太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而太冲组能降低血浆中ET的含量 ,与曲池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针刺曲池、太冲穴均有降压疗效 ,但曲池穴明显优于太冲穴。针刺曲池、太冲能调节ACE和ET的含量 ,保护和修复血管内皮细胞 (VEC) ,但两者降压机制的主要作用环节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池 太冲穴 针刺 高血压病 患者 ACE ET 目的观 结论 主要作用
下载PDF
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血浆内皮素-1和血清NO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家有 唐纯志 +6 位作者 贺振泉 张进 郝木峰 马春媚 杨忠华 姜雪梅 赖新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943-194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收缩压、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清NO含量的影响,以对其降压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选用9周SHR 2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太冲组、冲阳组和非经穴组(n=7),并以同体重正常血压SD大鼠(n=7)作为正常...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收缩压、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清NO含量的影响,以对其降压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选用9周SHR 2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太冲组、冲阳组和非经穴组(n=7),并以同体重正常血压SD大鼠(n=7)作为正常组。连续针刺治疗7 d后,测量收缩压,并于第7天测定血浆ET-1和血清NO的水平。结果 (1)各组大鼠针刺前和针刺第1天,模型组、太冲组、冲阳组以及非经穴组收缩压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到针刺第7天,太冲组和非经穴组大鼠收缩压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冲阳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太冲组、模型组第7天的收缩压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冲阳组、非经穴组第7天的收缩压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针刺治疗7 d后,太冲组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冲阳组、非经穴组大鼠血浆ET-1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太冲穴能显著降低SHR收缩压,但未能使其收缩压恢复至正常水平,其降压机制可能与降低SHR血浆ET-1和升高血清NO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太冲穴 冲阳穴 非经穴 针刺 内皮素-1 NO
下载PDF
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符文彬 樊莉 +9 位作者 朱晓平 何青 王玲 庄礼兴 刘远声 唐纯志 李颖文 蒙昌荣 张洪来 严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于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440例患者分为针刺组、百忧解组、非穴位针刺组。针刺组采用四关穴(合谷、太冲)为主的穴位,百忧解组服用药物百忧解20 mg/d,非穴位针刺组患者接受针刺治疗,但... 目的:观察针刺对于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440例患者分为针刺组、百忧解组、非穴位针刺组。针刺组采用四关穴(合谷、太冲)为主的穴位,百忧解组服用药物百忧解20 mg/d,非穴位针刺组患者接受针刺治疗,但取穴偏离真正的穴位。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计分,按HAMD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以Asberg氏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结合严重不良反应记录进行安全性评估,对数据进行意向性分析(ITT分析)。结果: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6.4%,优于非穴位针刺组的59.1%及百忧解组的72.7%;针刺组的HAMD计分与百忧解组相当,而且2组均优于非穴位针刺组;针刺组及非穴位针刺组的SERS计分均明显低于百忧解组,未见晕针等严重针刺不良反应记录。结论:针刺对于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疗法;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可能优于百忧解或与百忧解相当,但副作用远低于百忧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针灸疗法 神经症性障碍/针灸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太冲 合谷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右侧太冲穴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局部一致性变化 被引量:20
7
作者 曹丹娜 张帆 +4 位作者 王丰 纪亚红 焦明秀 赵晨雨 赵旭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9期9-11,15,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太冲穴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变化,探讨针刺太冲穴对功能异常脑区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男性老年抑郁症患者15例,安静平卧于扫描床上,选取右侧太冲穴垂直直刺,平补平泻手法,行针2 min后拔针。于针刺操作... 目的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太冲穴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变化,探讨针刺太冲穴对功能异常脑区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男性老年抑郁症患者15例,安静平卧于扫描床上,选取右侧太冲穴垂直直刺,平补平泻手法,行针2 min后拔针。于针刺操作前8 min和操作后8 min,使用3.0 T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进行磁共振扫描,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利用DPABI软件测算患者治疗前后的局部一致性(ReHo)指标,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后ReHo值明显降低的脑区为左侧颞中下回、右侧枕下回、右侧颞中回、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枕中回、左侧角回、双侧额中上回、左侧楔叶、顶上小叶;针刺后ReHo值明显升高的脑区为左侧颞下回、左侧岛叶、双侧海马及海马旁回。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太冲穴后可直接影响认知、情绪和视觉相关脑区,进而调节患者异常皮层的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 针刺 太冲穴 局部一致性
下载PDF
论四关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京京 孟宏 +3 位作者 崔承斌 宋玉静 王晓红 吴中朝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四关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针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以慢性疲劳综合征在中医学中的诊断归属以及病因病机分析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近10年来四关穴的相关文献分析,从3个方面对四关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针刺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结论... 目的探讨四关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针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以慢性疲劳综合征在中医学中的诊断归属以及病因病机分析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近10年来四关穴的相关文献分析,从3个方面对四关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针刺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结论对于涉及身心两方面众多纷繁复杂症状的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四关穴为主进行针刺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合谷穴 四关穴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下载PDF
脑磁图观察针刺太冲穴所致脑部能量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奇琦 吴婷 +5 位作者 康冰 杨露 陈丽君 顾剑红 苗爱亮 吴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7-1930,共4页
目的应用脑磁图观察针刺太冲穴引起的脑部能量变化。方法将1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对8名针刺左侧太冲穴(针刺太冲穴组),对另外8名针刺附近假穴(针刺非穴组)。于针刺前行MR和脑磁图检查,针刺后1、3、5min分别行脑磁图扫描,采样率为3... 目的应用脑磁图观察针刺太冲穴引起的脑部能量变化。方法将1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对8名针刺左侧太冲穴(针刺太冲穴组),对另外8名针刺附近假穴(针刺非穴组)。于针刺前行MR和脑磁图检查,针刺后1、3、5min分别行脑磁图扫描,采样率为300Hz,以MEG Processor软件分析脑磁图数据。结果两两比较,针刺太冲穴1、3、5min后脑波平均增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min vs 1min:F=0.27,P<0.001;5min vs 3min:F=0.41,P<0.001);激活脑区为双侧额叶、双侧颞叶、扣带回、对侧丘脑、双侧小脑、脑干,能量较高部位为双侧额叶、双侧颞叶、扣带回。结论针灸太冲穴可引起大脑不同部位发生能量变化,并由此达到治疗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脑磁图描记术 太冲穴 脑区激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取穴规律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于楠楠 刘鹏 +5 位作者 薛剑 匡禹霏 程光宇 韩亚鹏 肖飞 孙殿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362-366,共5页
【目的】通过数据分析挖掘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取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关于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将数... 【目的】通过数据分析挖掘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取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关于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将数据导入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并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与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6篇文献,针灸处方152条,涉及腧穴102个,总频次1 128次。常用腧穴分别为风池(87次)、合谷(85次)、太冲(80次)等;常用经脉为足少阳胆经和督脉等。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出67条腧穴关联规则,常用腧穴配伍为太冲-合谷、合谷-百会-太冲等。【结论】基于数据挖掘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取穴规律是可行的,可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针灸 取穴规律 数据挖掘 太冲穴 合谷穴 风池穴 百会穴
下载PDF
针刺曲池和太冲对高血压病不同证型的疗效 被引量:33
11
作者 朱广旗 吴远华 +4 位作者 吴邦启 苏红梅 欧阳泠星 舒遵华 钟秀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太冲穴治疗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并探讨曲池、太冲穴针刺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与阴...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太冲穴治疗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并探讨曲池、太冲穴针刺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与阴阳两虚四组,均运用针刺治疗。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含量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ACE含量。结果:1个疗程后,痰湿壅盛组和肝火亢盛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P<0.01),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1个疗程后血浆中E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下降的程度依次为痰湿壅盛组>肝火亢盛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三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血清ACE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依次为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痰湿壅盛三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证型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针刺曲池、太冲可调节高血压病患者血中ACE、ET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针刺疗法 曲池穴 太冲穴 中医证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内皮素
下载PDF
针刺泻法对高血压中医证候及血清NO、ET-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颖哲 刘巍 +2 位作者 张天宇 郭菲宇 褚福永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泻法对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针刺泻法组、针刺留针组及假针刺组,每组20例。所有病人均进行常规西药降压治疗,3组分别用不同的手法针刺... 目的观察针刺泻法对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针刺泻法组、针刺留针组及假针刺组,每组20例。所有病人均进行常规西药降压治疗,3组分别用不同的手法针刺太冲穴,均以28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及血清NO、ET-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针刺泻法组与针刺留针组均较假针刺组降压效果更明显(P<0.05),针刺泻法组较针刺留针组降压效果更明显(P<0.05);治疗后,针刺泻法组及针刺留针组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假针刺组(P<0.05);治疗后,针刺泻法组与针刺留针组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与假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留针组比较,针刺泻法组血清NO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太冲穴治疗能明显改善高血压病人降压效果、中医证候及血清ET-1、NO水平,其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双向调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针刺泻法 太冲穴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中医证候
下载PDF
针刺烦躁焦虑患者太冲穴即刻脑功能变化的fMRI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保朋 李春林 +1 位作者 苏珊珊 霍勇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6-20,35,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对烦躁焦虑患者脑功能的调节,为针刺太冲穴治疗中医“郁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招募中医烦躁焦虑状态受试者24例,随机平均分成针刺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接受一次静息态fMRI扫描,针刺组在针刺太冲穴后即刻行一次...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对烦躁焦虑患者脑功能的调节,为针刺太冲穴治疗中医“郁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招募中医烦躁焦虑状态受试者24例,随机平均分成针刺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接受一次静息态fMRI扫描,针刺组在针刺太冲穴后即刻行一次静息态fMRI扫描。结果:针刺太冲穴即刻针刺组双侧梭状回低频振荡振幅(ALFF)信号较对照组增高;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ALFF信号较对照组减低。以ALFF信号增高的右侧梭状回为种子点行功能连接分析,发现左侧角回,后扣带回、楔前叶功能连接增强。以ALFF信号增高的左侧梭状回为种子点行功能连接分析,发现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额下回、后扣带回、右侧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增强。以ALFF信号减低的左侧额中回、额上回为种子点,发现双侧海马、双侧海马旁回、双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后回、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增强;右侧小脑半球功能连接减弱。以ALFF信号减低的右侧额中回为种子点,发现右侧岛叶功能连接增强;左侧小脑半球、双侧丘脑、右侧尾状核体部、左侧角回功能连接减弱。结论:针刺太冲穴对负责情绪的脑区产生了调制效应,为针刺太冲穴治疗烦躁焦虑的脑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烦躁焦虑 针刺 太冲穴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以太冲为主穴同名经配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效应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月婷 杨雅媛 +1 位作者 狄忠 林咸明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观察以太冲为主穴的同名经配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应,探讨穴位配伍对经穴效应的影响。方法将90只SHR大鼠分为模型组、非穴组、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每组15只。毫针刺入穴位后,留针30 min,每日1... 目的观察以太冲为主穴的同名经配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应,探讨穴位配伍对经穴效应的影响。方法将90只SHR大鼠分为模型组、非穴组、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每组15只。毫针刺入穴位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15次;模型组不予针刺。各组大鼠分别在针刺1 d、3 d、7 d、15 d时进行血压测量。结果非穴针刺无明显降压作用。针刺3 d、7 d、15 d时,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太冲配内关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降压幅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针刺15 d时,太冲配内关组SBP、DBP、MBP降幅分别优于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治疗前相比,针刺1 d、3 d、7 d、15 d时,太冲配内关组大鼠SBP、DBP、MBP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中针刺15 d时SBP、DBP、MBP降幅优于针刺1 d、3 d、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太冲配内关的同名经配穴针刺降压效应优于单穴及太冲配非穴,同时发现针刺降压作用具有一定的累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穴法 针刺 高血压 大鼠 血压 太冲 内关
下载PDF
吴茱萸贴敷太冲穴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姬文慧 华宇 +3 位作者 陆军 金辉华 方宁远 王占成 《上海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6-28,46,共4页
目的:探讨茱萸贴敷双侧太冲穴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8例和对照组135例。治疗组在原降压治疗基础上,辅以自制吴茱萸贴于晚间敷贴双侧太冲穴,持续... 目的:探讨茱萸贴敷双侧太冲穴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8例和对照组135例。治疗组在原降压治疗基础上,辅以自制吴茱萸贴于晚间敷贴双侧太冲穴,持续8~10 h,每2日1次;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两组均观察4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SBP)从(140.6±11.2)mmHg下降至(136.9±10.4)mmHg(P<0.05);DBP从(88.2±9.4)mmHg下降至(86.8±8.0)mmHg(P<0.05)。治疗组SDS和SAS评分也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SBP和DBP以及SDS和SA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辅以吴茱萸敷贴双侧太冲穴,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SBP和DBP,且操作简单易行,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吴茱萸 穴位贴敷 太冲穴
下载PDF
针刺联合疏肝理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飞 高珊 杨林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8期954-958,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疏肝理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CHB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足三里、太冲...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疏肝理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CHB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足三里、太冲和阳陵泉联合疏肝理脾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胁肋刺痛、倦怠乏力、脘痞腹胀、恶心嗳气和舌淡齿痕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ALT和AST低于对照组(P<0.05),ALB和CHE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CD8^(﹢)、白介素(IL)-6和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和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IL-6和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针刺联合疏肝理脾汤治疗CHB较单纯常规西药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降低病毒定量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足三里 太冲 阳陵泉 乙型肝炎 慢性 肝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小脑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晓喆 赖新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小脑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HR大鼠5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非穴组、曲泉组、太冲组、冲阳组5组,每组11只;另取Wistar大鼠8只,作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只抓取不针刺,其余4组相应针刺... 目的探讨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小脑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HR大鼠5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非穴组、曲泉组、太冲组、冲阳组5组,每组11只;另取Wistar大鼠8只,作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只抓取不针刺,其余4组相应针刺曲泉穴、太冲穴、非穴和冲阳穴,1次/d,共7 d,记录实验前后各组小鼠的血压变化,后将小鼠处死取材,获得小脑组织,通过双向电泳和质谱检测观察蛋白表达结果。结果治疗前后血压对比模型组的血压有显著升高(P<0.05),太冲组舒张压呈下降趋势,其他针刺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有略微升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向电泳和质谱结果显示太冲穴组针刺后小脑区蛋白表达点上调明显多于曲泉组、冲阳组及非穴组。结论针刺太冲穴后促使小脑组织蛋白表达发生差异性变化,其差异蛋白点功能包括促进代谢产物如过氧化物的消除、加快遗传信息转化、促进神经再生等,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假说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冲 SHR 小脑 蛋白表达
下载PDF
四关穴临床应用概况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永源 陈杰辉 《针灸临床杂志》 2003年第4期56-57,共2页
“四关穴 ,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首见于《针灸大成》 ,为对穴范畴。合谷乃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 ,主治头痛、齿痛、失音等多种疾病 ;太冲为足厥阴肝经输穴和原穴 ,主治头痛、眩晕、口渴等诸多疾病。四关穴为临床证治之要穴 ,有行气活血... “四关穴 ,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首见于《针灸大成》 ,为对穴范畴。合谷乃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 ,主治头痛、齿痛、失音等多种疾病 ;太冲为足厥阴肝经输穴和原穴 ,主治头痛、眩晕、口渴等诸多疾病。四关穴为临床证治之要穴 ,有行气活血、平肝熄风 ,镇惊安神 ,祛风止痛之功 ,在临床上治疗各种疾病可收到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关穴 合谷 太冲 综述
下载PDF
针刺合谷与太冲fMRI脑功能成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5
19
作者 许建阳 王发强 +3 位作者 王宏 单保慈 吕剑 马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刺不同穴位对脑组织fMRI功能成像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针刺合谷组、太冲组、合谷配伍太冲组各 7人 ,分别观察fMRI脑功能成像。结果 :针刺合谷穴诱导额叶和枕叶脑组织血流量和血流容积的增加 ;针刺太冲穴仅诱... 目的 :探讨针刺不同穴位对脑组织fMRI功能成像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针刺合谷组、太冲组、合谷配伍太冲组各 7人 ,分别观察fMRI脑功能成像。结果 :针刺合谷穴诱导额叶和枕叶脑组织血流量和血流容积的增加 ;针刺太冲穴仅诱导颞叶脑组织血流量和血流容积的增加 ;针刺合谷配太冲穴诱导额叶和颞叶脑组织血流量和血流容积的增加。 结论 :针刺不同穴位激发不同脑区的脑组织变化 ,而两个穴位配伍并不是两个穴位引起脑组织fMRI功能改变作用的叠加 ,而是引起脑组织fMRI功能重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液供给 针刺效应 取穴 太冲穴
下载PDF
针四关穴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被引量:37
20
作者 李成宏 王玉中 郭新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观察青龙摆尾法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0例PD患者随机分为针四关穴组( A组)60例、常规取穴组(B组)60例、月月舒组(C组)60例。A组以青龙摆尾法针刺四关穴(合谷、太冲);B组常规取穴... 目的:观察青龙摆尾法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0例PD患者随机分为针四关穴组( A组)60例、常规取穴组(B组)60例、月月舒组(C组)60例。A组以青龙摆尾法针刺四关穴(合谷、太冲);B组常规取穴,穴取三阴交、次醪为主;C组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前列腺素等指标的改变。结果:A组治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100.0%;B组分别为60.0%、95.O%;C组分别为25.0%、90.0%。A、B组疗效优于C组(P<0.01);而治疗30分钟内止痛疗效比较,A、B两组优于C组(P<0.01),A组优于B组(P<0.01)。结论:青龙摆尾法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抑制前列腺素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针灸疗法 刺法 合谷 太冲 捻转补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