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aster countr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ust be an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Economy
1
作者 杜晓军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S1期60-62,共3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faster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reason why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enters are rapidly changed. The study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facts and material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faster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reason why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enters are rapidly changed. The study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facts and materials concer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and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one country or area becomes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enter. Then it concludes that if one nation or area’s economy develops faster than that of other areas or nations, this nation or area must become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enter in a certain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en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Faster
下载PDF
Pedestrian street and its effect on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of a historical Middle Eastern city:The case of Chaharbagh Abbasi in Isfahan,Iran
2
作者 Soudabeh Shahmoradi Sayyed Mahdi Abtahi Pedro Guimaraes 《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 CSCD 2023年第3期188-199,共12页
Pedestrianization is an urban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o enhance sustainability and livability in car-oriented cities.Despite many studies in this research field,the effects of pedestrianization on the economy of citi... Pedestrianization is an urban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o enhance sustainability and livability in car-oriented cities.Despite many studies in this research field,the effects of pedestrianization on the economy of c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till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Additionally,the impact of this strategy on the tenant mix of com-mercial and historical areas in Middle East countries is nebulous.To address these inadequacies,we considered Chaharbagh Abbasi street,located in the heart of Isfahan,Iran,and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a pedestrianization project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how it affects the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of existent commercial fabric.Pre-and post-project data along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and quantifications used to assess structural replacements in trade,were analyzed with SPSS and ArcGIS software.The results revealed unexpected outcomes,such as the closure of some traditional businesses(27.5%),a stagnation in sales(69%)and a decrease in job offers(84%)leading the local economy to a fragile situation.Conversely,it was found that the footfall volume increased by 64% and 73% from the retailers’and pedestrians’viewpoints.This evolution along with a wide opening of food and beverage stores(approximately 60%)makes the post-pedestrianization results more promising than earlier predictions.In conclusion,these findings reinforce the importance of pedestrian streets in revitalizing economic activities in historical and commerci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sustainability.Due to the lack of similar investigations in Middle East countries,these findings can support decision-makers and urban planners to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in preserving the diversity of individual small shops for upcoming urban rehabilitation projects in terms of pedestria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planning Pedestrianization Chaharbagh abbasi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Historic city centers
下载PDF
New Tasks for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3
作者 XUE LISHENN ZHANG JUAN 《China Today》 2000年第5期6-8,共3页
LAST March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Ninth National Commin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 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and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Ni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were held in Beijing... LAST March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Ninth National Commin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 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and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Ni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were held in Beijing. At the sessions, attendees discussed western development in China,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China’s WTO accession, giving aid to poorer regions, new legislature and the Taiwan Question. Because the year 2000 is the last year for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and the 87 poverty allevia- tion projects. much planning was done at the sessions, making this year sessin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New tasks for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下载PDF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soci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during 2002–2018 被引量:3
4
作者 Qiong Li Yang Zhao +1 位作者 Songlin Li Lanlan Zhang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2021年第2期116-129,共14页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stable function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the e...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stable function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the entropy method,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model,and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soci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18.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been gradually strengthened in the process of mutual adaptation and common development.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was unstable,though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gradually transitioned to the primary coupling coordination type.Besides,from a spatial perspective,first,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soci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contracted in the east-west and north-south directions,and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clustered in the central region in this period;second,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generally presented a positiv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and regions with similar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s were in a state of agglomeration;finally,the hot spots clumped together to form a continuous area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 while the cold spots expanded toward the northwest and northeast.Furthermore,the random distribution areas exhibited a trend of cont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secur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Gravity center Moran index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遵循 被引量:1
5
作者 顾江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7,共7页
人文经济学根植于人文经济实践,是以人为本、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双向互动的一门学说。人文经济学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备鲜明... 人文经济学根植于人文经济实践,是以人为本、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双向互动的一门学说。人文经济学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主体性特征。人文经济学赋能高质量发展在于从微观层面理解个体行为决策,从中观层面剖析产业发展规律,从宏观层面指导政策制定评估。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应丰富人文经济学研究,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实现双效统一,促进文明互鉴,加强公共文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高质量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 时代特征 文化主体性
下载PDF
Analysis on Countermeasures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China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兴平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2期373-379,共7页
With economy development,human de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is deteriorating,which has become a key treatment nationwide.What's more,eco-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s proceeding and multi-eco-environment projects are... With economy development,human de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is deteriorating,which has become a key treatment nationwide.What's more,eco-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s proceeding and multi-eco-environment projects are developing.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should be a strategic task long-term insisted on,which is a part of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The research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ith eco-environment,concluded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promoting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laying foundation for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and soil erosi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c tasks
下载PDF
建设金融强国:国际经验、发展基础与相关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娄飞鹏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5,共12页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建设金融强国不仅要提升金融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还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以更好支撑强国建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巨大的经济体量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金...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建设金融强国不仅要提升金融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还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以更好支撑强国建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巨大的经济体量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金融改革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日益提升,但金融强国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为此,需要深刻认识金融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发展好金融强国关键核心金融要素,构建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营造好金融强国建设内外部环境,运用好数字信息科技创新,以更好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经济强国 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开放 高质量发展 金融要素 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两个中心论”统一的内在逻辑
8
作者 周成 王沁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贯穿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全部奋斗历程。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好“两个中心”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良性互动。
关键词 新时代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 逻辑关系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融入习近平经济思想专题教学研究
9
作者 李建华 吴爱萍 冷文勇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研究生思政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理念。基于此,从三个方面探索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融入习近平经济思想专题教学设计。首先,从经济学视角设计以人民为中心发...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研究生思政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理念。基于此,从三个方面探索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融入习近平经济思想专题教学设计。首先,从经济学视角设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教学;其次,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融入高质量发展的教学;最后,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教学。做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融入习近平经济思想专题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习近平经济思想专题教学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政策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王蕊 何志浩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4年第4期54-66,共13页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已有文献尚无法回答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究竟多大程度以及如何助...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已有文献尚无法回答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究竟多大程度以及如何助力城市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基于此,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我国41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政策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政策能够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外循环,从而激活双循环联动发展效应,且这种正向促进效应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依然保持显著。文章认为应继续坚持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政策走向深入,以政策动能鼓励城市外向型发展;应扣紧内需关键,以创新思维推动城市消费业态新发展;同时以国际消费中心重点建设城市引领周边发展,激活双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政策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双重差分模型 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教育公平
11
作者 刘贤玲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教育目的和服务对象不断改变,教育公平核心评估域的历史定位随之发生变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历史定位。现实中优...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教育目的和服务对象不断改变,教育公平核心评估域的历史定位随之发生变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历史定位。现实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催生教育公平范式的深度转换。实现高质量教育公平,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遵循,以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多元创新拓宽解决渠道,让教育公平兼顾到每一个人,让人人都能通过教育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范式转换 以人民为中心 经济发展 多元创新
下载PDF
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与教育经费的交互影响研究
12
作者 高艳军 余许友 胡西瑞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0-80,共11页
本文基于对我国31个省市的经济发展和教育经费投入数据,通过基尼系数、重心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探究了全国层面和八大经济分区的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和教育经费公平性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得到如下结论:(1)经济发展的空间差... 本文基于对我国31个省市的经济发展和教育经费投入数据,通过基尼系数、重心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探究了全国层面和八大经济分区的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和教育经费公平性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得到如下结论:(1)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程度全国层面上大于教育经费的区域差异水平,且两者具有下降趋势,但在地区层面表现有所不同;(2)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与教育经费公平性的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但同步性的大小具有空间差异性;(3)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与教育经费公平性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存在因地区不同而影响方向不同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教育公平 空间差异 基尼系数 重心模型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下载PDF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区域协调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秉镰 范馨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34,共11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必然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空间表现。基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历程与特征,重点探索了经济发展导向的区域协调理论逻辑与目标设定,从宏观目标、经济体制、空间结构、区域协同、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必然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空间表现。基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历程与特征,重点探索了经济发展导向的区域协调理论逻辑与目标设定,从宏观目标、经济体制、空间结构、区域协同、区域政策、生态保护六方面着手,围绕差距缩小、要素畅通、空间集聚、分工合理、协同治理、绿色低碳六大发展目标,提出了经济发展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即打造区域发展新动能、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构建区域政策体系和紧抓区域生态治理,从而为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导向
下载PDF
进一步提升上海经济首位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智团 陈晨 潘闻闻 《科学发展》 CAS 2023年第5期14-22,共9页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上海要锚定具有“世界影响力”目标,从塑造核心功能、转换新旧动能、推动区域一体化和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等维度入手,释放功能提升效应、结构调整效应、空间联动效应和环境改善效应,在提升经济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上海要锚定具有“世界影响力”目标,从塑造核心功能、转换新旧动能、推动区域一体化和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等维度入手,释放功能提升效应、结构调整效应、空间联动效应和环境改善效应,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确保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以进一步提升上海经济首位度,巩固全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地位,推动经济总量在全球城市中持续进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首位度 经济中心城市 城市功能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研究
15
作者 龙云安 黄奕 孔德源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7-86,共10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主体之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的协同发展对中国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的研究从成渝地区科技策源地视角出发,结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主体之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的协同发展对中国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的研究从成渝地区科技策源地视角出发,结合政府、高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校的作用机制研究,探索推动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模式、机制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科技策源地 研发资本 协同发展 科技中心
下载PDF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中秋 束元 黄必栋 《计算机时代》 2023年第1期113-115,119,共4页
目前鸿蒙系统快速发展和应用,将鸿蒙系统引入校内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之中,结合开发者创新中心提出的“混合异构开发”教学模式,构建“项目-模块-任务”的三层课程架构。以任务驱动来组织教学实施,建立学情分析平台,完善教学评价。培养学... 目前鸿蒙系统快速发展和应用,将鸿蒙系统引入校内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之中,结合开发者创新中心提出的“混合异构开发”教学模式,构建“项目-模块-任务”的三层课程架构。以任务驱动来组织教学实施,建立学情分析平台,完善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蒙系统 移动应用开发 创新中心 混合异构开发 任务驱动 教学评价
下载PDF
广东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协调发展:背景、困境和路径
17
作者 陈宏寿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4-93,96,共11页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江苏“1+3”功能区战略实施、“双核”驱动“双副中心”战略实施和都市圈建设步伐的加快,不仅为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指明方向,更为广东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注入新动力。但是,广东沿海...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江苏“1+3”功能区战略实施、“双核”驱动“双副中心”战略实施和都市圈建设步伐的加快,不仅为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指明方向,更为广东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注入新动力。但是,广东沿海经济带高铁与高等教育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均衡发展等问题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夯实主体责任机制、积极对接“双核”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等路径,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做好广东沿海经济带营商环境建设,为实现“圈带融合”和“双副中心”增质提速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双核 双副中心 协调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两岸经贸合作的前景展望和深化路径——以人民为中心的视角
18
作者 胡云华 盛九元 《闽台关系研究》 2023年第1期64-72,共9页
中国内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对台工作理念,推动两岸经贸合作从分散、零星到密切、热络,并长期保持相对稳定,为台胞台企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由于美国对华打压遏制不断升级,中国台湾当局持续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加之新冠疫情影响,台... 中国内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对台工作理念,推动两岸经贸合作从分散、零星到密切、热络,并长期保持相对稳定,为台胞台企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由于美国对华打压遏制不断升级,中国台湾当局持续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加之新冠疫情影响,台湾地区出口区域和海外订单生产加速转移,台商投资分散趋势增强。面对两岸经贸合作的新挑战,中国内地将始终以包括中国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中国内地对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通过丰富两岸经贸合作的内涵与实践、完善两岸经贸合作法律制度体系、构建“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的合作机制等路径,为新时代两岸经贸合作提供新动能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以人民为中心 两岸经贸合作 融合发展
下载PDF
中国城镇生活源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重心演变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坤荣 林奎 +3 位作者 许振成 杨大勇 杨剑 刘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26-232,共7页
为了探讨中国城镇生活源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入重心的概念,利用经济空间结构的重心计算方法,结合1998-2008年中国各省的生活污水排放量COD排放量,NH3-N排放量GDP,人口,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统计数据,计算出各年的城镇生活源污... 为了探讨中国城镇生活源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入重心的概念,利用经济空间结构的重心计算方法,结合1998-2008年中国各省的生活污水排放量COD排放量,NH3-N排放量GDP,人口,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统计数据,计算出各年的城镇生活源污染重心和经济重心的演变路径,从移动距离、移动方向、路径对比、空间相关性分析等多角度阐述了经济重心与城镇生活源污染重心的动态变化及空间联系.结果表明,不同的重心存在着很大的偏离,经纬度空间上,人口及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镇生活源污染重心呈负相关,GDP与城镇生活源污染重心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生活源 社会经济发展 重心演变
下载PDF
技术创新、FDI与经济重心移动及空间相关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凤朝 冯婷婷 孙玉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7,共7页
文章引入空间重心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技术创新、FDI与经济发展三者的空间重心移动趋势、特点及成因。以空间重心测算为切入点,通过空间重心移动趋势与空间相关性分析中HH区域变化情况的对比,探讨技术创新、FDI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我国... 文章引入空间重心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技术创新、FDI与经济发展三者的空间重心移动趋势、特点及成因。以空间重心测算为切入点,通过空间重心移动趋势与空间相关性分析中HH区域变化情况的对比,探讨技术创新、FDI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我国经济重心移动趋势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科技经费投入、人才投入、外商直接投资都会对地区生产总值产生影响,科技投入、FDI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正空间相关性在增强,即某区域相邻区域科技经费投入、人才投入或外商直接投资的积聚可以带动该区域经济增长,从而促成我国经济重心发生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FDI 经济发展 空间重心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