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葛洪的隐逸思想
1
作者 苏俊霞 霍建波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葛洪亦道亦儒的人格在《抱朴子》一书中格外凸显,但纵观其一生,仍是道家全身避害的隐逸思想在他的精神领域居于主导地位。葛洪系统探讨了隐逸和政治的相关问题,以“出处同归”“立言助教”“隐显任时”和“修仙求道”来消解隐逸和政治... 葛洪亦道亦儒的人格在《抱朴子》一书中格外凸显,但纵观其一生,仍是道家全身避害的隐逸思想在他的精神领域居于主导地位。葛洪系统探讨了隐逸和政治的相关问题,以“出处同归”“立言助教”“隐显任时”和“修仙求道”来消解隐逸和政治之间的沟壑。但仕隐矛盾一直都未真正解决,它来源于时世多艰和身心挣扎的困惑,葛洪以安时处顺、遁世无闷进行的身心消解也是无奈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隐逸思想 仕隐矛盾
下载PDF
唐代官员的退休制度 被引量:4
2
作者 许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6-100,共5页
官员年老退休是我国自古至今对国家官员的一项管理制度。唐代对官员的退休年龄、退休待遇等方面问题都有了明确规定,官员退休后基本都能享受原俸禄的一半以上,中高级官员退休还可享受“荫补”特权,这虽保证了退休官员晚年生活,防止了官... 官员年老退休是我国自古至今对国家官员的一项管理制度。唐代对官员的退休年龄、退休待遇等方面问题都有了明确规定,官员退休后基本都能享受原俸禄的一半以上,中高级官员退休还可享受“荫补”特权,这虽保证了退休官员晚年生活,防止了官僚队伍老化,但却形成了唐代中后期中高级官员的世袭制,严重影响了政府机能活力的正常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社会 致仕 退休制度
下载PDF
从《牧斋净稿》看朱熹人生道路的选择
3
作者 马宾 汲军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7-42,85,共7页
朱熹一生为官时间不长,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间著述、课徒。他放弃出仕为官、归乡退隐治学这一人生道路的选择,实际上在首次出仕时就已作出。但是作出这个选择并不容易。朱熹在《牧斋净稿》感怀抒志的诗歌中,借用对故园的思念和赞美,将选择... 朱熹一生为官时间不长,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间著述、课徒。他放弃出仕为官、归乡退隐治学这一人生道路的选择,实际上在首次出仕时就已作出。但是作出这个选择并不容易。朱熹在《牧斋净稿》感怀抒志的诗歌中,借用对故园的思念和赞美,将选择人生道路时痛苦纠结的情感,诗意地释放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斋净稿》 进退出处 人生道路 选择
下载PDF
论王艮的出处与造命
4
作者 张树俊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3年第3期5-7,共3页
泰州学派创始人、明代平民哲学家王艮,在继承传统出处思想的同时,又从他的身本思想出发,提出了独特的出处观点。他的出处思想的基调是出而见龙,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他又认为,"出处"乃是"大节"问题,"出&qu... 泰州学派创始人、明代平民哲学家王艮,在继承传统出处思想的同时,又从他的身本思想出发,提出了独特的出处观点。他的出处思想的基调是出而见龙,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他又认为,"出处"乃是"大节"问题,"出"与"处"都有要考虑尊身、保身的问题。此外,王艮还要求人们在注意尊身、保身的同时,发扬"大人造命"的主体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王艮 出处思想
下载PDF
青斗石上的显影意涵——蒋孟育“两京敡历”牌坊考
5
作者 王振汉 陈庆元 《闽台文化研究》 2014年第2期83-89,共7页
"两京敡历"牌坊矗立在漳州芗城区香港路,为晚明吏部侍郎蒋孟育暨祖、父三代之功名旌表坊。此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为一座三间五楼十二柱仿木结构之石牌坊,除额枋镌刻功名事迹文字,额匾正反面各刻有"两京敡历"... "两京敡历"牌坊矗立在漳州芗城区香港路,为晚明吏部侍郎蒋孟育暨祖、父三代之功名旌表坊。此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为一座三间五楼十二柱仿木结构之石牌坊,除额枋镌刻功名事迹文字,额匾正反面各刻有"两京敡历""三世宰贰"外。笔者亦发现额匾左右的青斗石立面,各刻镂有文字。本文即对此牌坊文字作一番考证,期待此立面文字的发现与考证,或将对蒋孟育其人其事有更详尽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 蒋孟育 两京敡历 牌坊
下载PDF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的事君观——以《论语》为中心
6
作者 朱曦林 《唐都学刊》 2017年第5期95-100,共6页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对士大夫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自先秦以迄明清,凸显着大臣事君的态度和方式,展现着自身的价值。以《论语》为中心,梳理孔子的事君思想,可以借此考量帝制时代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的现实投射。
关键词 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 孔子 《论语》
下载PDF
宋代致仕官员恋栈现象及其原因探析
7
作者 郭浪 《兰台世界》 2020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官员退休通称致仕等,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重要议题。经过各个时期的不断调整,宋朝致仕制度也逐渐臻于完善。有宋一代,虽则出现了以王彦超为代表的一批知止而退的致仕官员,但年及而愿退者依然较少,官员恋栈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导致官员... 官员退休通称致仕等,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重要议题。经过各个时期的不断调整,宋朝致仕制度也逐渐臻于完善。有宋一代,虽则出现了以王彦超为代表的一批知止而退的致仕官员,但年及而愿退者依然较少,官员恋栈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导致官员恋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主观层面而言,部分及年应退官员,或基于生计考虑,或缘于贪恋权财,而故作不知退。就客观层面而言,宋朝致仕标准"朝令夕改",具有极强的随意性特点,既褒奖提前退休,又额外奖励按时致仕,亦或惩处或者认可到时不退者,使得官员面对如此繁杂的情况,属实不知该退还是不该退,有些无所适从。最终他们在善变的致仕制度中徘徊前进,不知所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致仕官员 恋栈 主观因素 制度因素
下载PDF
关于守选制与唐诗人登第后的释褐时间 被引量:9
8
作者 陈铁民 李亮伟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7-119,160,共14页
王勋成先生提出,唐时及第进士必须守选三年才能释褐授官,他并据此说对岑参、王维的生平进行了改写。王说牵涉到不少唐代诗人的生平事迹考证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作者经过广泛查阅资料和认真分析,认为王说大抵符合中、晚唐的情况,却... 王勋成先生提出,唐时及第进士必须守选三年才能释褐授官,他并据此说对岑参、王维的生平进行了改写。王说牵涉到不少唐代诗人的生平事迹考证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作者经过广泛查阅资料和认真分析,认为王说大抵符合中、晚唐的情况,却并不符合初、盛唐的实际。本文又认为王勋成对岑参、王维生平进行的改写,难以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选制 唐代 诗人 登第 释褐时间 唐铨选制 岑参 王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