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级轴流压气机末级串列静子三维优化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玲 琚亚平 +1 位作者 李震 张楚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4,共11页
为充分挖掘串列叶片对压气机扩稳增效的潜能,在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末级静子串列改型的基础上,选取不同叶高处前后排叶片相对位置、负载分配、弯掠特征及端壁轮廓等25个参数为设计变量,开展某工业用6.5级轴流压气机末级串列静子叶片与端壁... 为充分挖掘串列叶片对压气机扩稳增效的潜能,在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末级静子串列改型的基础上,选取不同叶高处前后排叶片相对位置、负载分配、弯掠特征及端壁轮廓等25个参数为设计变量,开展某工业用6.5级轴流压气机末级串列静子叶片与端壁的一体化优化设计研究,并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对串列叶片几何参数进行特征重要性分析,提炼出串列参数设计指导。结果表明:优化后压气机末级在设计工况、近喘工况和近堵工况下的绝热效率分别提升4.81%、3.37%和8.195%;对于末级串列静子,最优串列参数随叶高变化而变化;调整前后叶片的弦长比与弯角比以实现串列叶片负荷前加载、调整叶片后掠与反弯以降低叶片端壁处负荷、设置叶中部分更大的周向交错度使缝隙区流体充分加速,均能有效降低末级串列叶片流动损失;串列叶片缝隙区尺寸,尤其是周向交错度,较其他参数对串列叶片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成果应对压气机三维串列叶片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串列叶片 三维优化设计 随机森林 气动性能
下载PDF
串列静子叶片流动机理研究
2
作者 彭鸿博 冯远 陶源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8,共6页
提高级负荷水平一直是压气机气动设计领域不断追求的目标。串列叶片可以突破常规布局气动负荷的限制,且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为了探索串列叶片三维流动机理及前后排相互影响机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来流马赫数为0.8的串列静子叶片... 提高级负荷水平一直是压气机气动设计领域不断追求的目标。串列叶片可以突破常规布局气动负荷的限制,且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为了探索串列叶片三维流动机理及前后排相互影响机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来流马赫数为0.8的串列静子叶片近端壁流动特性展开研究,分析了前后排相互影响机制,主要是针对前/后排叶片单排工作与串列条件下进行对比。通过研究表明,以后排叶片势作用、缝隙射流、尾迹扩散为代表的典型流动现象显著地影响了前后排叶片的扩压过程,进而影响了气动负荷沿流向的分配及端壁损失,串列静子近端壁的气动设计需要考虑前后排相互干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静子叶栅 数值模拟 前后排叶片独立工作 流动特性
下载PDF
桨径比对串列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严睿雄 张怀新 姚慧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4-276,共13页
基于B系列和AU系列桨叶参数设计了22只不同桨径比的串列桨,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性能研究,重点比较了后桨直径大和后桨直径小的串列桨的推力和效率,在此基础上探讨桨径比变化对串列桨性能的影响,最终从流场干扰角度对性能变化的原因进行分... 基于B系列和AU系列桨叶参数设计了22只不同桨径比的串列桨,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性能研究,重点比较了后桨直径大和后桨直径小的串列桨的推力和效率,在此基础上探讨桨径比变化对串列桨性能的影响,最终从流场干扰角度对性能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桨直径大的串列桨的推力和效率均优于后桨直径小的串列桨。在中小进速系数下,随着后桨直径增大,串列桨的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佳值,而在大进速系数时,随着前桨径与后桨径比值的减小,效率逐渐提升。较小的前桨对后桨入流的不利干扰减少,是串列桨效率提高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螺旋桨 桨径比 敞水性能 桨间干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串列叶片式离心叶轮内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宝潼 张楚华 +1 位作者 席光 刘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75-1278,1283,共5页
对串列叶片式离心叶轮内部三维可压缩湍流及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诱导轮及导出轮之间5种不同相对周向位置排列方式对串列式叶轮内部流场及气动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单列叶片式离心叶轮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对于串列式叶轮... 对串列叶片式离心叶轮内部三维可压缩湍流及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诱导轮及导出轮之间5种不同相对周向位置排列方式对串列式叶轮内部流场及气动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单列叶片式离心叶轮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对于串列式叶轮,相对周向位置因子对气动性能及流场的影响较大;当串列式叶轮的后轮相对于前轮沿旋转方向交错排列时,叶轮的多变效率低于单列式叶轮,当相对周向位置因子为0.0-0.4时,压比高于单列式叶轮,压比最大提高为1.4%,且叶轮出口流动参数沿周向分布比较均匀,对降低叶轮-扩压器间非定常冲击损失及气动噪声有利;当串列式叶轮的后轮以反旋转方向排列时,叶轮的多变效率及压比均低于单列式叶轮,且叶轮内部及出口流动分布很不均匀.研究成果对串列式离心叶轮及离心压缩机的节能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叶片 离心叶轮 交错排列 相对周向位置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串列叶片式前向离心风机气动与噪声特性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晓良 祁大同 +1 位作者 毛义军 赵忖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4,共5页
对采用串列叶片的某前向离心风机内部三维非定常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重点研究了串列叶片不同叶片相对长度和不同叶片相对周向位置两个参数对风机气动性能及气动噪声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方法对数值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得到两个参数与风... 对采用串列叶片的某前向离心风机内部三维非定常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重点研究了串列叶片不同叶片相对长度和不同叶片相对周向位置两个参数对风机气动性能及气动噪声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方法对数值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得到两个参数与风机效率和A声级间的函数关系,并进行了优化分析。数值结果表明:两个参数对串列叶片式前向离心风机效率和A声级均有较大影响,合理的串列叶片设计能够在保持气动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降低风机的气动噪声。将可靠的CFD数值技术与响应面方法结合起来用于指导离心风机的改进及试验设计是可行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串列式离心风机在节能与降噪的总体设计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叶片 气动性能 气动噪声 前向离心风机 响应面方法
下载PDF
前向离心风机采用串列叶片叶轮降噪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师铜墙 袁民建 +1 位作者 顾媛媛 祁大同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7,共5页
针对T9-19No.4A前向离心风机,使用等距串列叶片叶轮和不等距串列叶片叶轮取代原叶轮进行降噪试验研究,并对使用不同叶轮时风机的气动性能和噪声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等距串列叶片叶轮能够使风机在保持气动性能基本不... 针对T9-19No.4A前向离心风机,使用等距串列叶片叶轮和不等距串列叶片叶轮取代原叶轮进行降噪试验研究,并对使用不同叶轮时风机的气动性能和噪声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等距串列叶片叶轮能够使风机在保持气动性能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在风机高效点附近的工况范围内降低前向离心风机的气动噪声,而使用不等距串列叶片叶轮则使风机气动性能和噪声特性均变差,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叶轮叶片沿圆周不均匀分布导致叶轮流场沿周向分布不均匀。建议在进一步的改进研究中仍可考虑使用等距串列叶片叶轮而暂不考虑使用不等距串列叶片叶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离心风机 降噪 串列叶片叶轮 气动性能
下载PDF
大弯角串列叶型优化设计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掩刚 魏崃 陈为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69-1474,共6页
以50°弯角多圆弧单列叶栅和串列叶栅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所设计的两类叶栅进行数值分析,获取了其不同来流马赫数条件下的性能和流动细节。应用NSGAⅡ遗传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技术,对串列叶栅的五个关键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设... 以50°弯角多圆弧单列叶栅和串列叶栅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所设计的两类叶栅进行数值分析,获取了其不同来流马赫数条件下的性能和流动细节。应用NSGAⅡ遗传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技术,对串列叶栅的五个关键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攻角范围内,串列叶栅的静压比都高于单列叶栅,负攻角范围内,串列叶栅损失低于单列叶栅;经过优化,串列叶栅在大负攻角下的性能略有降低,同时改善了正攻角性能,在4°攻角、0.8马赫数时静压比提升4.3%,总压损失系数降低42%;优化后串列叶栅在全工况范围内性能都要优于单列叶栅,并且串列叶栅最大压比点和最小损失点攻角均向右漂移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叶栅 叶型优化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串列叶片气动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宝杰 于贤君 +3 位作者 安广丰 陶源 周安宇 李丽丽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50,共1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风扇/压气机的负荷水平,对串列叶片进行了研究。采用理论方法分析了串列叶片相对于常规叶片的负荷优势区间,并利用低速大尺寸压气机试验台进行了对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负荷系数大于0.46时,串列叶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风扇/压气机的负荷水平,对串列叶片进行了研究。采用理论方法分析了串列叶片相对于常规叶片的负荷优势区间,并利用低速大尺寸压气机试验台进行了对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负荷系数大于0.46时,串列叶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可以将负荷系数为0.46作为串列叶片优势区间的临界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亚声速和超声速串列叶型前后排的相互影响机制,总结了串列叶型流动控制原则和优化设计思路,给出了典型亚声速和超声速叶型的优化设计结果。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亚声速和超声速串列叶型设计点损失分别减少了6%和20%,可用攻角范围分别拓宽了2°和0.5°。完成了负荷系数为0.4的双级风扇串列叶片出口级方案设计论证。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案相比,在常用转速范围内,串列叶片方案的压比明显提高,中低转速堵塞流量和等熵效率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叶型 串列叶片 高负荷 压气机/风扇设计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串列叶型优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掩刚 奚宁宁 +3 位作者 胡佳伟 张俊 何小妹 向宏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3-1230,共8页
串列叶型可调参数多,上下游叶片有强烈的干涉效应和某种未知的匹配关联,基于传统的叶片优化设计方法难以获得高性能串列叶片。应用Sphere和Rastrigin测试函数对比分析了DE/b/1、DE/b/2、DE/r/1、DE/r/2和DE/r2b/2差分进化模式,从中选取... 串列叶型可调参数多,上下游叶片有强烈的干涉效应和某种未知的匹配关联,基于传统的叶片优化设计方法难以获得高性能串列叶片。应用Sphere和Rastrigin测试函数对比分析了DE/b/1、DE/b/2、DE/r/1、DE/r/2和DE/r2b/2差分进化模式,从中选取可工程实用的DE/r2b/2进化模式。应用该差分进化模式,综合考虑轴向重合度、节距系数、弯角比、弦长比以及后排来流近似攻角5种参数的共同作用,设计了优化流程、优化策略,确定了优化目标函数,对初始设计的串列叶型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串列叶片关键参数的优化策略和方法。优化结果表明,在设计马赫数,大攻角工况下,较原始叶片,优化使得串列叶型静压比增加1.14%,总压损失系数降低6.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叶型 叶型优化 差分进化算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声速串列静叶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志鹏 尹红顺 +1 位作者 周拜豪 余华蔚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高压比单级风扇静叶进口全超声,气流转折角大于50°,常规单排静叶难以达到这样高的负荷水平,采用串列静叶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针对进口超声的基元叶型,采用灵活控制中线形状的基元叶型设计方法,优化叶型前缘激波结构,降低激... 高压比单级风扇静叶进口全超声,气流转折角大于50°,常规单排静叶难以达到这样高的负荷水平,采用串列静叶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针对进口超声的基元叶型,采用灵活控制中线形状的基元叶型设计方法,优化叶型前缘激波结构,降低激波、附面层干扰引起的损失。在级环境下,对分别采用新方法和定制叶型方法设计的串列静叶进行详细的性能对比,三维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应用新方法设计的高负荷串列静叶,可降低激波损失,优化叶排通道内的激波结构,有效控制尾迹分离,改善叶片排间的流动匹配,提高串列风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串列静叶 基元叶型 高负荷 激波结构 流动匹配
下载PDF
前、后排叶片相对位置对串列转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斌 刘宝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6,共11页
在折合叶尖切线速度381m/s条件下,利用跨声串列转子技术实现了总压比2.25,负荷系数高达0.55的风扇转子设计。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串列转子前、后排叶片周向和轴向几何相对位置的变化对各自其整体性能的影响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前... 在折合叶尖切线速度381m/s条件下,利用跨声串列转子技术实现了总压比2.25,负荷系数高达0.55的风扇转子设计。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串列转子前、后排叶片周向和轴向几何相对位置的变化对各自其整体性能的影响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前、后排几何相对位置的变化改变了后排叶片堵塞系数及其进、出的轴向速度和气流角,因而改变了速度三角形,导致了串列转子整体及各排叶片速度三角形及特性的变化;对于前、后排叶片最佳几何相对位置的选择,当后排叶片在前排叶片弦向上有0.1~0.15倍弦长的重叠时、后排叶片在周向上较为靠近前排叶片压力面时,串列转子能够获得较高的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串列转子 前后排叶片 周向相对位置 轴向相对位置 堵塞系数 气动设计 高负荷风扇
下载PDF
轴流压气机串列静子叶片中弧线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鸿博 冯远 陶源 《航空计算技术》 2021年第4期91-95,共5页
叶片的中弧线分配对叶片整体的气动性能有很大影响,有利于降低总压损失,提高扩压能力。利用数值模拟仿真的技术手段,对串列静子叶片在0.8马赫数条件下的叶型中弧线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改变中弧线分配后,前排叶片吸力面上的马赫数峰... 叶片的中弧线分配对叶片整体的气动性能有很大影响,有利于降低总压损失,提高扩压能力。利用数值模拟仿真的技术手段,对串列静子叶片在0.8马赫数条件下的叶型中弧线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改变中弧线分配后,前排叶片吸力面上的马赫数峰值的位置大小发生变化,改变了串列叶片正体的气动性能;负攻角加载提高或增强叶片流通能力,负攻角特性提升,正攻角特性下降;应将最终串列静子叶片的中弧线分配区间调整为前排叶片的弯角均匀变化,有利于改善串列叶片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串列静子叶片 中弧线分配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串列叶型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召运 刘波 +1 位作者 程昊 茅晓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69-1476,共8页
为了提高串列叶型优化设计的质量,设计了一套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串列叶型自动优化系统。研究了原始粒子群算法,提出了一种粒子群算法的改进方法。结果发现,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明显优于原始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以50... 为了提高串列叶型优化设计的质量,设计了一套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串列叶型自动优化系统。研究了原始粒子群算法,提出了一种粒子群算法的改进方法。结果发现,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明显优于原始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以50°大弯角串列叶型为研究对象,使用程序对串列叶型参数化。以叶型参数和串列叶型相对位置的参数作为优化变量,结合BP神经网络和改进粒子群算法对串列叶型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叶型在设计攻角时的总压损失系数降低了22%,静压比升高了0.6%,在负攻角时,优化后的叶型的流动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适当减小串列叶型前后缘的半径可以减小叶型的损失,合理的缝隙结构可以有效减小前排叶型压力面和后排叶型吸力面附面层的分离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叶型 叶型优化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西门子S7-400H在轴流鼓风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峰 魏晓冬 杨学峰 《重型机械》 2008年第3期35-39,共5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轴流式鼓风机控制系统的现状,论述了西门子S7-400H系列PLC在AV45-12轴流鼓风机控制系统上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控制程序和工艺的结合。重点分析了由于西门子S7-400H系列冗余PLC的先进性,使轴流鼓风机的控制工艺、程序功...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轴流式鼓风机控制系统的现状,论述了西门子S7-400H系列PLC在AV45-12轴流鼓风机控制系统上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控制程序和工艺的结合。重点分析了由于西门子S7-400H系列冗余PLC的先进性,使轴流鼓风机的控制工艺、程序功能、组态界面更先进,运行更趋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7—400H 轴流鼓风机 冗余 防喘振 静叶串级调节
下载PDF
多级轴流压气机末级静子叶片串列改型方法及流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玲 琚亚平 张楚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0-179,共10页
针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末级静子叶片转折角大、角区分离严重、流动损失显著的问题,以某工业用6.5级轴流压气机末级静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三维串列叶片几何参数化建模方法,能够实现对串列参数沿叶高分布规律、叶片弯掠等三维特征的... 针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末级静子叶片转折角大、角区分离严重、流动损失显著的问题,以某工业用6.5级轴流压气机末级静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三维串列叶片几何参数化建模方法,能够实现对串列参数沿叶高分布规律、叶片弯掠等三维特征的灵活控制,以支持单列叶片向串列叶片的改型设计,并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开展了末级串列静子改型设计对压气机气动性能及内部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6.5级轴流压气机,末级静子叶片由单列改为串列后,6.5级压气机设计工况绝热效率提高了0.965%,稳定工况范围有所拓宽;串列叶片缝隙区射流的流动局部加速作用能够抑制角区分离的周向和径向发展;相比机匣附近,轮毂附近串列参数的变化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周向交错度较轴向重叠度的影响更大。研究成果对多级环境下压气机三维串列叶片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串列叶片 末级静子 轴向重叠度 周向交错度 多级轴流压气机
下载PDF
串列叶片对离心风机叶轮性能及内部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贺丹 楚武利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31,共5页
对串列叶片式离心风机叶轮的内部流场采用NUMECA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串列叶轮不同相对周向位置因子对离心叶轮性能的影响,并对串列叶轮与原始叶轮进行了详细的流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周向位置因子对离心叶轮性能影响... 对串列叶片式离心风机叶轮的内部流场采用NUMECA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串列叶轮不同相对周向位置因子对离心叶轮性能的影响,并对串列叶轮与原始叶轮进行了详细的流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周向位置因子对离心叶轮性能影响较大,当相对周向位置因子取0.05~0.20时串列叶轮在性能上均有所提高且取0.10时性能达到最好;串列叶片能有效地削弱叶轮出口射流一尾迹结构对流场的影响,改善叶轮出口的速度均匀性,对控制风机的气动噪声有十分有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风机 串列叶片 流场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新型微型涡扇方案及其复合压缩转子初步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惟煜 黄国平 傅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0-351,共12页
在分析国内外已有微型涡扇发动机方案可行性及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紧凑型复合压缩系统微型涡扇发动机方案,可在保证结构简化与紧凑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发动机耗油率。该方案风扇转子与斜流压气机转子构成串列叶片结构,通过对串列叶片独... 在分析国内外已有微型涡扇发动机方案可行性及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紧凑型复合压缩系统微型涡扇发动机方案,可在保证结构简化与紧凑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发动机耗油率。该方案风扇转子与斜流压气机转子构成串列叶片结构,通过对串列叶片独立作用机制和耦合作用机制的研究,认为合理设计串列叶片转子(全串列或半串列形式)能显著提高内涵压缩性能。通过对该方案的总体性能建模及参数分析,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的设计参数及性能参数,该实例中,耗油率比相同性能水平微型涡喷发动机约降低24.4%。对复合压缩系统转子进行了初步设计并进行流场数值模拟,得出转子系统内涵在设计流量下压比5.2,效率91%,外涵在设计流量下压比1.6,效率84%。结合对内外涵流场的分析,表明内外涵均可在较高效率下完成增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涡扇发动机 总体性能分析 串列叶片 数值模拟 流场分析
下载PDF
串列叶栅扩压器弦长比对离心压气机的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磊 吴世勋 +1 位作者 赵洪雷 谭春青 《燃气轮机技术》 2019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研究串列叶栅前后排叶片的弦长比对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离心压气机扩压器进行串列改造,并在弦长比为0.7、1.0和2.0时对离心压气机级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串列叶栅扩压器效率优于楔形扩压器,且可... 为研究串列叶栅前后排叶片的弦长比对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离心压气机扩压器进行串列改造,并在弦长比为0.7、1.0和2.0时对离心压气机级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串列叶栅扩压器效率优于楔形扩压器,且可以明显扩宽压气机的工作裕度;串列叶栅弦长比在一定范围内数值越大,即前排叶片越短,压气机性能越佳。在串列叶栅扩压器后排叶片前缘附近添加合适弦长的小叶片可以在不降低离心压气机效率与工作裕度的同时提高总压比,同时拓宽其最大通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串列叶栅扩压器 弦长比 数值模拟 小叶片
下载PDF
部分叶高串列扩压器对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月晴 杨爱玲 +2 位作者 宋文杰 陈二云 戴韧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2,共7页
为了保证离心压气机压比同时拓宽其稳定工作范围,将部分叶高概念引入串列扩压器设计中,获得部分叶高串列扩压器,并基于数值方法研究串列叶栅前后排叶片相对周向位置以及前排叶片相对高度对离心压气机与串列扩压器性能的影响.在相对周向... 为了保证离心压气机压比同时拓宽其稳定工作范围,将部分叶高概念引入串列扩压器设计中,获得部分叶高串列扩压器,并基于数值方法研究串列叶栅前后排叶片相对周向位置以及前排叶片相对高度对离心压气机与串列扩压器性能的影响.在相对周向位置为30%的串列扩压器基础上,利用不同部分叶高叶片设计串列扩压器前排叶片,获得不同的部分叶高串列扩压器.结果表明:串列叶栅前后排叶片相对周向位置对扩压器的扩压能力以及稳定工作范围有很大影响,当相对周向位置处于20%~30%内时离心压气机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佳;与原离心压气机相比,当前排叶片相对高度h/B分别为40%和50%时,离心压气机的喘振裕度可分别增加21%和25%,总压比和等熵效率仅下降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串列扩压器 相对周向位置 部分叶高叶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an Axial-Flow Pump with Tandem Blades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志毅 刘淑艳 王国玉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7年第4期404-408,共5页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n axial-flow pump with tandem blades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numerical computations. The arrangement of the pump impellers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elocity triangles...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n axial-flow pump with tandem blades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numerical computations. The arrangement of the pump impellers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elocity triangles. With the commerci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oftware NUMECA, the turbulent flow in the tandem axial-flow pump is simulated in various flow conditions. The detail flow structure in the leading edge region of the rear impeller is describ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deflection angle of the rear blade on the head performance i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the performance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tandem axial-flow pump and the conventional two-stage axial-flow pump with a uniform impeller siz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tandem axial-flow pump can work in a wider range with high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dem blades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