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MODERATE NOISE EXPOSURE ON HEARING FUNCTION IN C57BL/6J MICE 被引量:1
1
作者 SHI Chuang SHI Lei +2 位作者 JIANG Xuejun YANG Shiming LIU Ke 《Journal of Otology》 2014年第2期81-85,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characteristics of hearing loss after exposure to moderate noise exposure in C57BL/6J mice. Methods Male C57BL/6J mice with normal hearing at age of 5-6 weeks were chosen for this study. The mice we... Objective To study characteristics of hearing loss after exposure to moderate noise exposure in C57BL/6J mice. Methods Male C57BL/6J mice with normal hearing at age of 5-6 weeks were chosen for this study. The mice were randomly sclccted to be studied immediately after exposure (Group P0), or 1 day (Group P1), 3 days (Group P3), 7 day (Group P7) or 14 days (P14) after exposure. Their before exposure condition served as the normal control. All mice were exposed to a broad-band white noise at 100 dB SPL for 2 hours, ABR thresholds were used to estimate hearing status at each time point. Results ABR threshold elevation was seen at every tested frequency at P0 (P〈0.01). Elevation at high-frequencies (16 kHz and 32 kHz) was greater than at lower frequencies (4 kHz and 8 kHz, P〈0.05). From P1 to P14, ABR thresholds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14 and before exposure (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a frequency specific re- sponse to 100 dB SPL broad-band white noise in C57BL/6J mice, with the high-frequency being more susceptible. Hearing loss induced by moderate noise exposure appears reversible in C57BL/6J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J mice noise exposure hearing loss Temporary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ABR threshold shift
下载PDF
坦克作业噪声的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铭权 姚治中 +1 位作者 陈浩宇 杨志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噪声是坦克作业时危害人体健康和工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了解坦克运行时和炮击时车内噪声的分布情况 ,以及对人体听觉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卫生防护措施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 :在现场用某型坦克进行试验 ,测定连续运行和实弹射击时... 目的 :噪声是坦克作业时危害人体健康和工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了解坦克运行时和炮击时车内噪声的分布情况 ,以及对人体听觉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卫生防护措施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 :在现场用某型坦克进行试验 ,测定连续运行和实弹射击时的噪声 ,分析其频谱 ,并测定乘员的听力变化。结果 :行驶时连续噪声为 10 7~ 112dB(A) ,能量主要集中在 30 0Hz左右 ;炮击时车内脉冲噪声为 16 7~ 172dB(P) ,B -持续时间多为 30 0~ 4 0 0ms ,3h作业后乘员有轻度听力阈移。结论 :根据有关卫生标准对结果进行的评价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 噪声 听力阈移
下载PDF
宽频带白噪声适度暴露对小鼠听力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石闯 柳柯 +2 位作者 杨仕明 姜学钧 施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7-311,共5页
目的:通过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对成年C57小鼠进行单次2小时的暴露,观察该种噪声对小鼠听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5-6周龄ABR听阈正常的C57小鼠(每组5-7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分别为:噪声暴露后即刻(P0)、1天(P1)、3天(P3... 目的:通过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对成年C57小鼠进行单次2小时的暴露,观察该种噪声对小鼠听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5-6周龄ABR听阈正常的C57小鼠(每组5-7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分别为:噪声暴露后即刻(P0)、1天(P1)、3天(P3)、7天(P7)、14天(P14)。实验组小鼠于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环境下暴露2h,本实验采用噪声暴露前的小鼠作为对照组。每只实验小鼠分别于噪声暴露前及暴露后各时间点进行ABR阈值检测以评估听力受损情况,实验采用统计噪声暴露前、后各时间点小鼠ABR差值(阈移)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噪声暴露后即刻,小鼠各频率的ABR阈移均为最大值(P〈0.01):Click(11.92±7.51dB)、4kHz(11.92±5.60dB)、8kHz(12.31±5.99dB)、16kHz (21.54±8.75dB)、32kHz(20.00±8.90dB),且在各个频率的阈移中,以16kHz及32kHz处的高频听力损失最严重,明显高于Click、4kHz及8kHz处的阈移(P〈0.05)。脱离噪声环境24小时后各频率的ABR阈移开始下降,2周以后,小鼠各频率ABR阈值均完全恢复至暴露前水平(P〉0.05):Click(1.11±6.01dB)、4kHz(1.11±3.33dB)、8kHz(1.11±4.17dB)、16kHz (1.67±4.33)、32kHz(2.78±4.41)。结论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单次有限暴露可以造成小鼠出现一定程度的听力损害。在频率分布上,高频区域的听力损害更为明显。同时,本研究表明,这种噪声下小鼠听力损害可以表现自我主动恢复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 6J小鼠 宽频带白噪声 暂时性噪声性聋 ABR阈移 耳聋
下载PDF
噪声与γ射线暴露顺序对豚鼠听阈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史秀凤 胡正元 +1 位作者 魏晶 王云景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83-187,共5页
本研究观察了γ射线与噪声复合暴露对听阈的影响。结果表明,噪声与γ射线同时暴露组的阈移约等于单独噪声与单独γ射线暴露组阈移总和,它们的复合效应是相加的;先噪声后γ射线暴露组的阈移有小于“总和”的倾向。与我们以前的研究结果相... 本研究观察了γ射线与噪声复合暴露对听阈的影响。结果表明,噪声与γ射线同时暴露组的阈移约等于单独噪声与单独γ射线暴露组阈移总和,它们的复合效应是相加的;先噪声后γ射线暴露组的阈移有小于“总和”的倾向。与我们以前的研究结果相比,先噪声后γ射线暴露组的阈移显著低于γ射线暴露在前,噪声暴露在后的动物。提示,噪声和γ射线双重暴露对听阈的复合效应与它们的暴露顺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辐射 听阈偏移 交互作用
下载PDF
隐性听力下降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病理改变 被引量:6
5
作者 尹彦波 袁雅生 迟放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后出现暂时性阈移的小鼠在听觉反应阈值完全恢复正常后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病理改变。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进行强度98 dB SPL、时长2 h的噪声暴露,建立暂时性阈移模型。将对照组和暂时性阈移模... 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后出现暂时性阈移的小鼠在听觉反应阈值完全恢复正常后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病理改变。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进行强度98 dB SPL、时长2 h的噪声暴露,建立暂时性阈移模型。将对照组和暂时性阈移模型小鼠进行全基底膜铺片并行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拍照成像并观察细胞形态。利用耳蜗长度计算耳蜗所处的频率位置,最后用图形处理软件对突触结构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对照组小鼠和实验组小鼠的耳蜗内毛细胞突触前、后结构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病理改变特点。结果对照组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的突触复合体有明显的分布特点,每个内毛细胞通过5~30个突触与耳蜗神经纤维形成突触连接,靠近蜗轴侧的突触前结构体积较大,与之相匹配的突触后结构体积较小。靠近柱细胞侧的突触前结构体积偏小,与之相匹配的突触后结构体积偏大。实验组小鼠在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第2天听觉测试结果显示,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阈值升高30~40 dB,2周后再次测试显示阈值恢复正常,但是ABR的Ⅰ波波幅下降46.1%,且耳蜗内毛细胞的突触复合体结构数量也减少了41.3%。而内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没有明显丢失。结论听觉阈值功能测试对判断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损害和丢失不敏感;而听觉阈上功能测试对评价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损害和丢失相对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聋 暂时性阈移 隐性听力下降 突触 小鼠
下载PDF
短时间高强噪声对豚鼠听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延军 李道德 郑素贤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为研究高强噪声对豚鼠听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豚鼠随机分成对照、115dB(A)暴露和118dB(A)暴露三组,每组8只。观察分析了粉红噪声暴露3min,豚鼠的鼓膜、毛细胞及听力的变化。结果耳镜检查两暴露组鼓膜无明... 目的为研究高强噪声对豚鼠听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豚鼠随机分成对照、115dB(A)暴露和118dB(A)暴露三组,每组8只。观察分析了粉红噪声暴露3min,豚鼠的鼓膜、毛细胞及听力的变化。结果耳镜检查两暴露组鼓膜无明显损伤;但两暴露组都出现了明显的暂时性听阈偏移(temporarythresholdshift,TTS);耳蜗铺片观察两暴露组都发现了毛细胞损伤(P<0.01)。两暴露组的TTS30min内没有恢复到暴露前水平。与115dB(A)暴露组相比,118dB(A)组毛细胞损伤更严重,TTS增大更明显(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豚鼠 听力 暂时性听阈偏移 听器损伤
下载PDF
正态分布法在噪声听觉损伤易感性评价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灵活 殷明 +2 位作者 章建程 李中付 袁海霞 《海军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噪声听觉损伤易感性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对103只豚鼠的暂时性听阈偏移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作左右耳暂时性听阈偏移均值频数分布图,探讨其分布规律;利用正态分布法评价噪声听觉损伤易感组与不易感组豚鼠,并探讨其合理性。结果:... 目的:探讨噪声听觉损伤易感性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对103只豚鼠的暂时性听阈偏移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作左右耳暂时性听阈偏移均值频数分布图,探讨其分布规律;利用正态分布法评价噪声听觉损伤易感组与不易感组豚鼠,并探讨其合理性。结果:上限置信区间为[29.9 dB,40.0 dB],下限置信区间为[12.5 dB,16.5 dB]。结论:正态分布法可应用于豚鼠噪声听觉损伤易感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听觉损伤 易感性 暂时性听阈偏移 正态分布法
下载PDF
在100、105、110dBA机舱噪声下暴露后豚鼠的听阈偏移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锋 梁振福 唐志文 《海军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观察在 3种高强度机舱噪声暴露下豚鼠的听阈偏移及其恢复过程。方法 :采用舰艇机舱噪声磁录重放作为噪声源。豚鼠分别在 10 0、10 5、110dBA 3种声级下暴露 1、2、3、5d(8h/d) ,在噪声停止后第 5天测定听阈偏移 ,并且观察 3种声... 目的 :观察在 3种高强度机舱噪声暴露下豚鼠的听阈偏移及其恢复过程。方法 :采用舰艇机舱噪声磁录重放作为噪声源。豚鼠分别在 10 0、10 5、110dBA 3种声级下暴露 1、2、3、5d(8h/d) ,在噪声停止后第 5天测定听阈偏移 ,并且观察 3种声级下暴露 5d的豚鼠听阈偏移的恢复情况。结果 :豚鼠在 10 0dBA噪声下暴露 1、2、3、5d ,暴露后第 5天 6个测试频率(5 0 0、10 0 0、2 0 0 0、4 0 0 0、80 0 0、10 0 0 0Hz)的平均听阈偏移分别为 3.7、8.4、13.5、2 3.0dB ;10 5dBA分别为 6 .9、14 .8、2 1.5、2 7.6dB ;110dBA分别为 12 .5、2 2 .4、2 7.1、2 9.9dB。同时还观察到在上述 3种声级下暴露 5d ,豚鼠的听阈偏移虽均有持续恢复趋势 ,但十分缓慢 ,在噪声停止后第 2 4天的听阈偏移仍分别为 2 2 .8、2 4 .6、2 5 .7dB。结论 :强机舱噪声暴露 (10 0~ 110dBA ,8h/d ,持续 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阈偏移 机舱噪声 豚鼠 舰艇舱室环境
下载PDF
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现象的物种差异及可能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崔钟丹 吴菁 +2 位作者 唐佳 陈其才 付子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7-422,共16页
噪声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生活环境中,从无脊椎动物到哺乳动物乃至人类,都会受到噪声的负面影响.强烈的噪声会损伤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本文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类型、影响因素、... 噪声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生活环境中,从无脊椎动物到哺乳动物乃至人类,都会受到噪声的负面影响.强烈的噪声会损伤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本文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类型、影响因素、噪声所致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形成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总结,发现NIHL主要与突触结构肿胀、谷氨酸引起的可逆兴奋性中毒以及活性氧引起的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带状体损伤、α激动型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uanine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 alpha stimulating,GNAS)基因的mRNA及其上游lncRNA Sept7的表达量上调等因素有关.比较噪声暴露后不同物种听力损失情况的差异,发现鱼类和鸟类由于具有毛细胞再生能力而能够较快从听力损伤中恢复,啮齿类较容易受到噪声影响,而回声定位鲸类噪声暴露后的暂时性听觉阈移较小,非常有趣的是回声定位蝙蝠在噪声高强度暴露后未表现出暂时性听觉阈移的现象.上述结论提示,对不同物种的比较生理研究可深入揭示NIHL机制,并为听力保护以及噪声所致的听力损伤后修复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听力损失 暂时性阈值偏移 永久性阈值偏移 隐性听力损失 毛细胞 物种差异 生理机制
下载PDF
100dB SPL白噪声暴露对小鼠耳蜗听神经髓鞘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晓安 柯朝阳 +2 位作者 柳柯 魏薇 施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噪声暴露是否对成年C57BL/6J小鼠耳蜗听神经造成损害。方法选取24只听阈正常的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6只/每组),实验组按照暴露后时间分别为暴露后即刻(P0)、暴露后7天(P7)和暴露后14天(P14)组,另外一组未...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噪声暴露是否对成年C57BL/6J小鼠耳蜗听神经造成损害。方法选取24只听阈正常的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6只/每组),实验组按照暴露后时间分别为暴露后即刻(P0)、暴露后7天(P7)和暴露后14天(P14)组,另外一组未经噪声暴露,设为对照组;实验组小鼠用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暴露2小时,在噪声暴露后即刻、7天和14天分别检测小鼠ABR阈值,之后取小鼠耳蜗行基底膜免疫荧光观察,并进一步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听神经髓鞘结构的变化。结果 1)听力学表现:P0组C57BL/6J小鼠各个频率的ABR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8kHz、16kHz及32kHz最为显著(P<0.01);P7时各频率阈值基本恢复,仅在32kHz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14时小鼠ABR阈值与对照组相比已无显著差异(P>0.05)。2)形态学表现: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P0时听神经髓鞘信号偶有轻微减弱,而各组标本中髓鞘信号的数量和密度无明显差异。冰冻切片显示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髓鞘信号均有效表达,信号强度均匀、致密连贯,条索样结构清晰,数量亦无明显缺失。透射电镜下各时间点听神经髓鞘成像清晰,排列整齐,且板层样结构致密,边缘光滑,与对照组相比髓鞘形态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暴露后可造成小鼠出现暂时性阈移(TTS);此种噪声暴露下耳蜗听神经髓鞘并未观察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噪声 暂时性阈移 耳蜗 听神经髓鞘 隐匿性听力损失
下载PDF
中-低强度噪声暴露对耳蜗带状突触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园园 孙毓晗 +1 位作者 柳柯 孔婷婷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哺乳动物耳蜗是编码声音信号的器官,其中外毛细胞(Outer Hair Cells, OHCs)、内毛细胞(Inner Hair Cells, IHCs)与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SGNs)是将声波振动转化成神经信号的三个关键结构,其对声音暴露、耳毒性物质... 哺乳动物耳蜗是编码声音信号的器官,其中外毛细胞(Outer Hair Cells, OHCs)、内毛细胞(Inner Hair Cells, IHCs)与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SGNs)是将声波振动转化成神经信号的三个关键结构,其对声音暴露、耳毒性物质、衰老以及遗传缺陷等因素都很敏感。高强度的噪声暴露可以损伤耳蜗毛细胞等结构进而导致耳聋,最新研究表明,中-低强度噪声暴露可导致暂时性听阈升高,然而这种暴露常常并未引起耳蜗毛细胞的缺失或损伤;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内毛细胞和螺旋神经纤维之间的带状突触很容易受到噪声损伤,从而产生不可逆转病变,进而导致各种形式听功能的异常表现。内毛细胞带状突触(Ribbon Synapses)是听觉通路中第一个兴奋性传入突触,该结构对于声音的编码具有决定性作用。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声刺激会引起带状突触在数量、结构、形态及功能方面发生相应的改变。本文通过对中-低等强度噪声暴露对小鼠耳蜗带状突触的影响以及它所引起的听觉障碍做一简要综述,希望对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疾病预防有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听力损失 暂时性阈移 耳蜗带状突触 隐匿性听力损失 中-低强度噪声
下载PDF
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失的风险评价方法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敏嫣 黄德寅 +1 位作者 张倩 刘茂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14-417,443,共5页
目的保护暴露于生产性噪声的劳动者健康,预防和控制听力损失的发生,降低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率。方法选择某电池组装企业卷曲车间男性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测量并计算平均噪声暴露等效声级LEX,W=86.9d B(A)。采用听力损失风险的预测模型,... 目的保护暴露于生产性噪声的劳动者健康,预防和控制听力损失的发生,降低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率。方法选择某电池组装企业卷曲车间男性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测量并计算平均噪声暴露等效声级LEX,W=86.9d B(A)。采用听力损失风险的预测模型,选择符合国情的频率和界线,预测该人群从20岁开始职业暴露于该强度噪声的听力损失情况与风险。结果 (1)该人群暴露10、20、30、35、40年由年龄和噪声引起高频标准听阈偏移的风险分别为40.9%、62.1%、80.8%、86.8%、90.8%,引起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分别为0~5.0%、0~5.0%、0~5.0%、7.3%、13.0%。(2)该人群暴露10、20、30、35、40年由噪声引发高频标准听阈偏移的风险分别为20.4%、21.0%、13.5%、9.2%、6.1%,引起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分别为0~5.0%、0~5.0%、0~5.0%、2.2%、2.9%。(3)由年龄和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以及由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均在4 000 Hz频率上出现听阈级的最大值,听力图随频率的变化呈"V"字形,在起始暴露年龄与噪声暴露水平均不变的情况下,在每个频率上,H'50与N50都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结论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减小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阈位移(N)值;对于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和职业性噪声聋的人群,应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对策控制和降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年龄 噪声 永久性听阈位移 听阈级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噪声对豚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艳华 朱伟 +4 位作者 韦拔雄 苏艺伟 高原 冯玉超 刘移民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 了解噪声对豚鼠脑组织中不同区域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雄性白色红目豚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噪声暴露后1、3、7、14d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豚鼠暴露于100 dB声压级(SPL)的稳态白噪声,每天8h,连续2d.检测噪声暴露前和暴露后1... 目的 了解噪声对豚鼠脑组织中不同区域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雄性白色红目豚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噪声暴露后1、3、7、14d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豚鼠暴露于100 dB声压级(SPL)的稳态白噪声,每天8h,连续2d.检测噪声暴露前和暴露后1、3、7、14 d豚鼠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并对大脑、小脑、海马中的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进行测定.结果 噪声暴露后,实验组的ABR阈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后各组大脑组织中的SOD活力和GSH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在1d组显著上升(P<0.05);7 d组小脑中的SOD活力和GS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MDA含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后1d组中GSH、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噪声暴露后3d组GSH、MDA含量以及7d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噪声暴露导致听力损失的发生,对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产生影响,提示通过提高体内抗氧化物质水平可降低噪声对机体的健康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脑组织 听力阈移 抗氧化能力
原文传递
绿茶多酚在噪声性听力损失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艳华 江平山 +1 位作者 苏艺伟 刘移民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8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在噪声性听力损失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白色红目SPF级豚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9只、单纯噪声暴露组36只和绿茶多酚干预组36只。检测噪声暴露前和噪声暴露1、3、7、14d的听性脑干反应(ABR)阈移,制作耳蜗基...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在噪声性听力损失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白色红目SPF级豚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9只、单纯噪声暴露组36只和绿茶多酚干预组36只。检测噪声暴露前和噪声暴露1、3、7、14d的听性脑干反应(ABR)阈移,制作耳蜗基底膜铺片进行毛细胞计数,并观察毛细胞形态,用蛋白质印迹法观察耳蜗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单纯噪声暴露组和绿茶多酚干预组豚鼠在噪声暴露后均出现阈值上移,绿茶多酚干预各时间组ABR阈值均低于单纯噪声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后耳蜗毛细胞出现细胞胀大、萎缩或缺失等异常,单纯噪声暴露7、14d组的毛细胞异常率均高于绿茶多酚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后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量均增加,且单纯噪声暴露组的增加水平高于绿茶多酚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茶多酚能够降低噪声性听力损失,减少毛细胞损伤,可能与其调控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听力损失 绿茶多酚 听力阈移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
原文传递
广东省某船舶维修企业噪声所致作业人员听力损失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敏红 李天正 +4 位作者 田东超 丘海丽 杨光涛 谢子煌 周伟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1-347,共7页
[背景]船舶维修企业的噪声危害严重且接噪环境复杂多变,其作业人员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风险难以评估。[目的]评估广东省某船舶维修企业噪声所致作业人员听力损失的风险。[方法]以2018年广东省某大型船舶维修企业的446名噪声作业工人为研... [背景]船舶维修企业的噪声危害严重且接噪环境复杂多变,其作业人员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风险难以评估。[目的]评估广东省某船舶维修企业噪声所致作业人员听力损失的风险。[方法]以2018年广东省某大型船舶维修企业的446名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调查作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工作情况。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测量作业人员接触的噪声强度,计算各岗位的每周40 h等效声级(LEX,W)和累积噪声暴露量(CNE)。运用ISO 1999:2013的风险评估方法,计算各岗位听阈级变化、听力损失风险,并依据AQ/T 4276-2016《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进行风险分级。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法分析CNE、暴露年数与听力损失风险的关系。[结果]所有接触噪声岗位的LEX,W均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接噪员工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及职业性噪声聋风险检出率随CNE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P <0.05)。接噪员工的单耳高频听力损失、单耳职业性噪声聋的程度均与CNE、暴露年数呈正相关(r=0.142~0.182,P <0.05),但均与LEX,W无关联。90%作业人员的噪声性永久性阈移(N90)随暴露年数(P <0.05)和预测年龄(P <0.01)增加而增加,但N10、N50与暴露年数、预测年龄无关联。各噪声岗位作业人员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风险随噪声暴露年数(r=0.721,P <0.01)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噪声强度呈正相关(r=0.653,P <0.01)。各噪声岗位作业人员发生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随噪声暴露年数(r=0.615,P <0.01)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噪声强度呈正相关(r=0.609,P <0.01)。各噪声岗位的风险级别随着暴露年数的增加而升高。[结论]该船舶维修企业各噪声岗位噪声接触强度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和程度随各岗位的累积噪声暴露量和暴露年数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维修 听力损失 噪声 永久性听阈位移 听阈级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