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ified porous tantalum rod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head osteonecrosis 被引量:22
1
作者 Emilios E Pakos Panayiotis Megas +4 位作者 Nikolaos K Paschos Spyridon A Syggelos Antonios Kouzelis Georgios Georgiadis Theodoros A Xenakis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5年第10期829-837,共9页
AIM: To study a modified porous tantalum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METHODS: The porous tantalum rod was combined with endoscopy,curettage,autologous bone grafting and use of bone... AIM: To study a modified porous tantalum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METHODS: The porous tantalum rod was combined with endoscopy,curettage,autologous bone grafting and use of bone marrow aspirates from iliac crest aspiration in 49 patients(58 hips) with a mean age of 38 years.The majority of the patients had idiopathic osteonecrosis,followed by cortico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Thirtyeight hips were of Steinberg stage Ⅱ disease and 20 hips were of stage Ⅲ disease.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5 years and were evaluated clinically with the Merle D'Aubigne and Postel score and radiologically.The primary outcome of the study was survival based on the conversion to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deterioration of the osteonecrosis to a higher disease stage at 5 years compared to the preoperative period and identification of factors that were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The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survivorship ofthe prosthesis,and the Fisher exact test was performed to test associations between various parameters with survival.RESULTS: No patient developed any serious intraoperative 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including implant loosening or migration and donor site morbidity.During the 5-year follow up,1 patient died,7 patients had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4 hips were converted to THA.The 5-year survival based on conversion to THA was 93.1% and the respective rate based on disease progression was 87.9%.Stage Ⅱ disease was associated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ter survival rates compared to stage Ⅲ disease(P = 0.04).The comparison between idiopathic and non-idiopathic osteonecrosis and between steroid-induced and non-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did not showed an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rvival rates.The clinical evaluation reveal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Merle d'Aubigne scores at 12 mo postoperatively compared to the preoperative period(P < 0.001).The mean preoperative Merle d'Aubigne score was 13.0(SD: 1.8).The respective score at 12 mo improved to 17.0(SD: 2.0).The 12-mo mean score was retained at 5 years.CONCLUSION: The modified porous tantalum rod technique presented here showed encouraging outcomes.The survival rates based on conversion to THA are the lowest reported i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CULAR NECROSIS FEMORAL head tantalum rod Survival Bone GRAFTING
下载PDF
Biomechanical supporting effect of tantalum rods for the femoral head with various sized lesions: a finite-element analysis 被引量:18
2
作者 LIU Wen-guang WANG Shao-jin YIN Qing-feng LIU Sheng-hou GUAN Yan-j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2期4061-4065,共5页
Background Features of necrotic lesions and various interventions could affect the biomechanics of the femoral head.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element analysis was designed to demonstrate necrotic femoral head stress... Background Features of necrotic lesions and various interventions could affect the biomechanics of the femoral head.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element analysis was designed to demonstrate necrotic femoral head stress changes with various sizes of necrotic lesion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antalum rods on preventing femoral head cracking. Methods Femoral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 were used to build a normal three-dimensional finite-element femoral head model in a computer. Based on the normal model, necrotic models of different lesion diameters (15 mm, 20 mm and 30 mm) were created, as were the repaired models with tantalum rods for each diameter. After a series of meshing and force loading, the von Mises stress distributions, simulating single-legged stance, and stresses on specific points under loaded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for each model. Results Deep exploration into the burdened area of the femoral head indicated that higher stresses to the femoral head were observed with a larger necrotic lesion; the largest stress concentration, 91.3 MPa, was found on the femoral head with a lesion diameter of 30 mm. By contrast, topical stress on the surface of the necrotic regions was lowered following implantation of a tantalum rod, and the changes in stress were significant in models with lesions of 15 mm and 30 mm in diameter, with the best biomechanical benefit from the tantalum rod found with a lesion diameter of 15 mm. Conclusions Femoral heads with larger necrotic lesions usually have a higher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a higher risk of collapse. Various sized lesions on the femoral head can benefit from the mechanical support offered by the implantation of a tantalum rod; however, femoral heads with smaller sized lesions may benefit more. A thorough evaluation of the lesion size should be conducted prior to the use of tantalum rod implants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oral head necrosis BIOMECHANIC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antalum rods
原文传递
早期股骨头坏死采用改良髓芯减压植骨术结合多孔钽棒材料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党海峰 樊俊俊 +3 位作者 杨超 郝治龙 薛宝宝 石磊 《中国医药》 2024年第3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对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采用改良髓芯减压植骨术结合多孔钽棒材料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72髋)早期ONF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对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采用改良髓芯减压植骨术结合多孔钽棒材料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72髋)早期ONF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髓芯减压植骨术结合多孔钽棒材料治疗。对比2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FMA)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少于对照组[(51±17)min比(62±15)min、(103±26)ml比(135±36)ml、(11.5±1.6)周比(13.2±2.6)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6个月2组髋关节外旋、内旋、外展、内收、后伸、前屈角度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7.2%(35/36)比80.6%(2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3,P=0.024)。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髓芯减压植骨术结合多孔钽棒材料治疗早期ONFH可行。该方法安全性高且操作简便,能够有效减轻早期ONFH患者髋膝部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度与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多孔钽棒 保髋手术 改良髓芯减压植骨术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运用钽棒植入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汤小康 叶福生 +4 位作者 童培建 樊燕华 李敏 应航 肖鲁伟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7期617-620,共4页
股骨头坏死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多诱发股骨头塌陷,给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造成严重伤害。钽棒因其与骨组织在结构学和力学特性上接近,且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很好的适应生物体内环境,因而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钽棒植入术... 股骨头坏死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多诱发股骨头塌陷,给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造成严重伤害。钽棒因其与骨组织在结构学和力学特性上接近,且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很好的适应生物体内环境,因而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钽棒植入术作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在国内外已有着广泛运用,目前普遍认为其适合于ARCOⅠ、Ⅱ期患者,并具有手术过程相对简单、风险小和并发症少等特点。但由于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困难、钽棒作用局限以及医务工作者相关经验差异等因素,造成了目前医学界对于钽棒疗效好坏,甚至是否继续使用钽棒等问题的争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将钽棒植入术与相关生物技术结合,必定能提高股骨头坏死疾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棒 股骨头坏死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多孔钽棒治疗ARCO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后塌陷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苏敬阳 张耀杰 +3 位作者 曹斌 郝学伟 李晓 韩永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400-2404,共5页
背景:多孔钽棒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治疗后仍有股骨头塌陷病例的报道,其发生率为2%-56%。目的:探讨多孔钽棒植入治疗ARCO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后股骨头塌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 背景:多孔钽棒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治疗后仍有股骨头塌陷病例的报道,其发生率为2%-56%。目的:探讨多孔钽棒植入治疗ARCO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后股骨头塌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ARCO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历资料,77例患者均接受多孔钽棒植入治疗,其中男58例,女19例,年龄22-58岁,术后随访观察股骨头塌陷情况。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股骨头坏死病因、侧别、坏死区位置、范围、ARCO分期、钽棒植入位置(钽棒顶端与坏死中心距离、钽棒与股骨头颈交界区两侧骨皮质距离比值)等临床及手术资料,对临床及手术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多孔钽棒治疗ARCO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独立影响因素。研究获得石家庄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403011)。结果与结论:①77例患者术后获得3-60个月的随访,其中股骨头塌陷23例,无塌陷54例;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塌陷组与无塌陷组性别、年龄、病变侧别、ARCO分期、钽棒顶端与股骨头颈交界区两侧骨皮质距离比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股骨头坏死病因、坏死范围、坏死位置分布及钽棒顶端与坏死中心位置距离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二元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坏死区范围、坏死区位置为C1型和钽棒顶端距坏死中心距离是影响多孔钽棒治疗ARCO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独立影响因素[OR=7.977,95%CI(1.031,61.708),P=0.047;OR=7.248,95%CI(1.563,34.548),P=0.012;OR=16.028,95%CI(1.074,239.267),P=0.044;OR=2.310,95%CI(1.388,3.845),P=0.001];④结果表明,多孔钽棒植入治疗ARCO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术后短期临床效果较好,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坏死范围、坏死位置及钽棒顶端距坏死中心距离是多孔钽棒治疗ARCO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钽棒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塌陷 因素分析
下载PDF
多孔钽棒置入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中远期疗效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蒋羽清 周栋 +4 位作者 王禹基 农鲁明 孙奇 高共鸣 徐南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髓芯减压和多孔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19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髓芯减压和钽棒植入术治疗,19例患者平均随访24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手术前后的关节功能评价,根据ARCO... 目的探讨应用髓芯减压和多孔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19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髓芯减压和钽棒植入术治疗,19例患者平均随访24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手术前后的关节功能评价,根据ARCO分期系统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影像学坏死区骨硬化和囊性变亦无1例进展,18例出现股骨头出现骨重建迹象而外形及关节间隙仍未发生改变。Harris评分由术前62~84分(平均75分)增加到85~99分(平均92分),优良率100%。结论采用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增加了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可阻止影像学进展,缓解症状,促进骨长入,中远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钽棒 髓芯减压 中远期疗效
下载PDF
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保髋术中钽棒和异体腓骨支撑股骨头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颖 刘又文 +1 位作者 冯立志 何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8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金属骨小梁(AVN)钽棒和异体腓骨支撑在青壮年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保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保髋治疗方法。方法将73例(80髋)青壮年非创伤性早期ONFH患者随机分为钽棒组36例(40髋)和腓骨组37例(40髋),两组均行保髋手... 目的观察金属骨小梁(AVN)钽棒和异体腓骨支撑在青壮年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保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保髋治疗方法。方法将73例(80髋)青壮年非创伤性早期ONFH患者随机分为钽棒组36例(40髋)和腓骨组37例(40髋),两组均行保髋手术,术中分别采用AVN钽棒植入和异体腓骨移植进行股骨头支撑。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36、48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病情分期(X线检查);两组治疗后48个月,评价疗效并计算病情好转率,记录两组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例数并计算保髋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arris评分均升高,P均<0.01;治疗后24、48个月,钽棒组Harris评分均高于腓骨组,P均<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均降低,P均<0.01;治疗后6、36、48个月钽棒组VAS均低于腓骨组,P均<0.01。随着保髋术后随访时间的延长,X线检查显示两组病情均有进展。钽棒组有6髋、腓骨组有7髋行THA,两组病情好转率及保髋率比较,P均>0.05。结论青壮年非创伤性早期ONFH患者保髋手术中应用AVN钽棒植入与异体腓骨移植支撑股骨头的效果均较好;与异体腓骨移植比较,AVN钽棒植入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非创伤性 钽棒 异体腓骨 保髋方法
下载PDF
髓芯减压钽棒+自体骨植入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尚咏 虞攀峰 +3 位作者 赵旭红 卞斌 伍骥 陈名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通过对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棒+自体骨植骨植入术后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方法治疗成人早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ANFH)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定Ficat分期Ⅰ-Ⅱ期成人ANFH患者11例(17髋),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39.2(21-58... 目的通过对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棒+自体骨植骨植入术后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方法治疗成人早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ANFH)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定Ficat分期Ⅰ-Ⅱ期成人ANFH患者11例(17髋),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39.2(21-58)岁。手术方式为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棒+自体骨植入。随访时间为12-21月。对手术前、后Harris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及患肢股骨头的影像学改变进行观察评估,得出术后12个月的股骨头生存率。结果 2例(3髋)失随访。随访9例14髋中,手术前及术后12个月患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56.93±4.93)分和(77.21±5.82)分(P<0.05),差异有显著性;影像学X线片复查3例(3髋)有所加重,其中1例(1髋)已在术后14个月在外院行髋关节置换术。以股骨头塌陷或全髋关节置换为研究止点,股骨头生存率为78.6%。结论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棒+自体骨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Ficat分期,Ⅰ-ⅡB期),短期观察,髋关节功能改善较明显,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股骨头坏死早期保头治疗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棒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自体骨
下载PDF
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军 刘刚 +1 位作者 康斌 张定伟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8例(28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均采用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治疗,平均年龄45.3岁;ARCO分期:Ⅰ期8髋,Ⅱ期20髋。根...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8例(28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均采用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治疗,平均年龄45.3岁;ARCO分期:Ⅰ期8髋,Ⅱ期20髋。根据Harris功能评分及髋关节MRI进行髋关节临床结果评估。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0.2个月。18例(28髋)患者中10例(16髋)髋关节疼痛复发,Harris功能评分为(39.3±11.2)分。髋关节MRI:10例(16髋)患者出现钽金属棒周围均有水肿信号改变,其中9例(15髋)患者发生股骨头塌陷、1例(1髋)髋关节炎。10例(16髋)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头生存率仅为42.9%,平均生存时间为(4.2±0.5)年。结论采用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结果不理想且钽金属棒费用高,因此,不建议早期股骨头坏死行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骨坏死 钽金属棒
下载PDF
多孔钽棒植入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护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洁杏 吴仙蓉 +1 位作者 丘雪梅 李巧兰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5-616,共2页
目的探讨多孔钽棒植入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8例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多孔钽棒植入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评分。结果术后髋关节评分优12例,良5例,优良率为94.4%。结论多孔... 目的探讨多孔钽棒植入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8例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多孔钽棒植入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评分。结果术后髋关节评分优12例,良5例,优良率为94.4%。结论多孔钽棒植入手术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在围手术期给予正规护理,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钽棒 股骨头坏死 护理
下载PDF
多孔钽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1
作者 许伟华 杨述华 +2 位作者 冯勇 叶树楠 肖宝钧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孔钽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适应证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08年11月,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25例29髋,男14例17髋,女11例12髋;年龄29~48岁,平均36岁;根据Steinberg分期:Ⅰ期10髋,Ⅱ期16髋,Ⅲ期3髋。采用侧方小切口... 目的探讨多孔钽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适应证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08年11月,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25例29髋,男14例17髋,女11例12髋;年龄29~48岁,平均36岁;根据Steinberg分期:Ⅰ期10髋,Ⅱ期16髋,Ⅲ期3髋。采用侧方小切口入路,行髓心减压及多孔钽棒植入术。术后3周内禁止负重,3周后可部分负重,然后逐步过渡至完全负重。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功能的改善情况;术后3、6、12个月摄正、侧位X线片,观察股骨头修复情况及有无坏死进展。结果23例27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2个月或末次随访进行疗效评估,优:17例19髋,良:4例5髋,可:2例3髋。患者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9~83分,平均(65.3±8.6)分,提高至术后的75~100分,平均(88.2±9.3)分(P<0.001)。Ⅰ期由术前70~83分,平均(73.7±5.6)分,提高至术后79~100分,平均(94.5±6.4)分;Ⅱ期由术前51~72分,平均(63.4±6.1)分,提高至术后76~99分,平均(87.1±9.0)分;Ⅲ期由术前49~65分,平均(56.8±7.3)分,提高至术后74~89分,平均(81.7±8.2)分。各组提高分数之间显著差异。髋关节影像学表现稳定,股骨头无坏死进展。结论髓心减压及多孔钽棒植入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适合于SteinbergⅠ、Ⅱ期及较小塌陷的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棒 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下载PDF
阔筋膜张肌臀中肌间隙入路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治疗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红伟 张少成 +3 位作者 张燕鹏 陈伟南 党瑞山 张传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阔筋膜张肌臀中肌间隙入路带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大转子骨瓣修复股骨头坏死的解剖学基础,总结用该术式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经验。方法:在尸体解剖和模拟手术的基础上,对2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施行阔筋膜张肌臀中肌间隙入路带... 目的:探讨经阔筋膜张肌臀中肌间隙入路带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大转子骨瓣修复股骨头坏死的解剖学基础,总结用该术式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经验。方法:在尸体解剖和模拟手术的基础上,对2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施行阔筋膜张肌臀中肌间隙入路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手术。结果:28例成功完成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带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大转子骨瓣移植+钽棒内固定术。平均切口长度9.3cm,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60ml,术中输血3例,均为200ml。结论:阔筋膜张肌臀中肌间隙入路行股骨头坏死修复术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出血少,显露良好、操作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大转子骨瓣 旋股外侧动脉横支 钽棒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多孔金属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康立新 温冰涛 +1 位作者 王洪彬 马建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孔金属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多孔钽棒治疗的15例早期ONF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类的ONFH病变Ⅰ、Ⅱ期患者共15例(15髋),术后3、6、12、24个月时随访。临... 目的探讨多孔金属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多孔钽棒治疗的15例早期ONF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类的ONFH病变Ⅰ、Ⅱ期患者共15例(15髋),术后3、6、12、24个月时随访。临床评价Harris评分、X线片病情及骨长入情况。结果 Harris评分术前与术后3、6、12、24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手术前、后X线片分期比较,术后12个月2例ⅡB期进展为ⅡC期,24个月2例ⅡC期进展为Ⅲ期,股骨头塌陷,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4例可见原有囊性变区内骨密度增高表现,1例在钽棒周围出现"骨锚固征"。结论多孔金属钽棒对ONFHⅠ期病变治疗改善率最佳,ⅡA、ⅡB期改善率次之,ⅡC期改善率最低,对Ⅰ、ⅡA、ⅡB期病变可有效防止股骨头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多孔钽棒
下载PDF
髓芯减压并钽金属棒植入、髓芯减压并植骨术在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中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强廷会 周新立 +1 位作者 牟欢 郭忠尚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13-517,共5页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并钽金属棒植入、髓芯减压并植骨术在股骨头坏死(ANFH)保头治疗中的短期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ANF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实施髓芯减压并钽金属棒植入,对照组实施髓...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并钽金属棒植入、髓芯减压并植骨术在股骨头坏死(ANFH)保头治疗中的短期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ANF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实施髓芯减压并钽金属棒植入,对照组实施髓芯减压并植骨术。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记录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的变化情况;采用Harris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髋关节功能、疼痛度及生活质量,测定其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胶原C端肽(CTX)、骨钙素(OST);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K^(trans)、K_(e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及血清PⅠNP、CTX、OS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NFH保头治疗中髓芯减压并钽金属棒植入短期疗效较髓芯减压并植骨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定量参数、疼痛度及生活质量,降低血清PⅠNP、CTX、OST水平,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保头治疗 髓芯减压 植骨 钽棒植入
下载PDF
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文献回顾 被引量:5
15
作者 柴雷子 丁亮 薛锋 《医学综述》 2014年第4期714-716,共3页
目的综合分析关于多孔钽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已发表文献,探讨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需要数据,采用... 目的综合分析关于多孔钽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已发表文献,探讨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需要数据,采用循证医学分析方法,加权汇总纳入文献样本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指标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检出112篇相关文献,按照筛选标准筛选后,共有10篇被纳入分析,共有186例患者(223髋),其中男128例、女58例,加权平均年龄为38.3岁,加权平均随访时间12.0个月。加权平均手术时间(34.9±4.9)min,加权平均出血量(57.8±10.0)mL,术后髋关节加权平均Harris评分较术前高[(86.3±3.9)分vs(59.2±1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6,P<0.01)。未出现感染、伤口不愈合、深部血管栓塞、骨折、神经损伤、多孔钽棒松动和断裂等其他并发症,仅少数患者出现术后不可解释的疼痛和异位骨化。结论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短期内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钽棒 早期股骨头坏死 系统回顾
下载PDF
髓芯减压植骨、钽棒植入联合BMSCs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金星 陈勇忠 卫秀洋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8期17-19,共3页
目的髓芯减压植骨、钽棒植入联合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分析其疗效,探索该病新的保髋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0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84例(105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空白对照组,骨髓芯减压植骨+干细胞组,... 目的髓芯减压植骨、钽棒植入联合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分析其疗效,探索该病新的保髋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0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84例(105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空白对照组,骨髓芯减压植骨+干细胞组,骨髓芯减压植骨+钽棒组以及联合治疗组,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对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统计所收集患者的股骨头塌陷情况,比较随访2年时各组股骨头塌陷率。结果骨髓芯减压植骨+钽棒+干细胞组治疗ONFH在Harris评分明显优于骨髓芯减压植骨+干细胞B组(P<0.05),以及骨髓芯减压植骨+钽棒C组(P<0.05),联合疗法2年时股骨头塌陷率明显低于单纯治疗组。结论骨髓芯减压植骨+钽棒+干细胞是早期ONFH保髋治疗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芯减压植骨 钽棒 干细胞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晶 方礼明 +3 位作者 吴小娥 左镇华 李兵 张亚军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3期188-192,共5页
背景:多孔钽金属棒的研制与临床应用,为行保留股骨头手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前对于该术式的早期疗效比较肯定,尚缺乏中远期的随访。目的:探讨应用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运用钽棒... 背景:多孔钽金属棒的研制与临床应用,为行保留股骨头手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前对于该术式的早期疗效比较肯定,尚缺乏中远期的随访。目的:探讨应用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运用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65例80髋,评估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末次随访的股骨头生存率。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60个月,平均48个月。股骨头生存率可达90%,其中SteinbergⅠ期生存率100%,Ⅱ期生存率95%,ⅢA期生存率73%。8例术后6-8个月出现股骨头塌陷,其余各髋未见进一步塌陷,末次随访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钽棒植入术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手段,其中远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钽棒 中远期疗效
下载PDF
钽棒联合自体骨移植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欧志学 凌观汉 +8 位作者 王大伟 苏波 滕居赞 车宇 朱江龙 陈宜 韩杰 莫坚 覃杰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究钽棒联合自体骨移植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9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行髓芯减压和钽棒植入术,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探究钽棒联合自体骨移植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9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行髓芯减压和钽棒植入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体骨移植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住院时间、VAS评分均降低、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和Harri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Harris评分均增高,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钽棒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较为理想,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疼痛减轻且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棒 自体骨移植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钽棒植入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红锁 黄克 +2 位作者 李林 张波 韦程寿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9期2534-2535,2540,共3页
目的:观察钽棒植入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ARCOⅠ、Ⅱ期的ANFH患者采用股骨头髓芯减压后植入钽棒并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果:所有患者经过7~24个月(平均13个月... 目的:观察钽棒植入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ARCOⅠ、Ⅱ期的ANFH患者采用股骨头髓芯减压后植入钽棒并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果:所有患者经过7~24个月(平均13个月)的随访,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接近或恢复正常,除2例患者进展为ARCOⅢ期外,其余股骨头均无塌陷,影像学检查结果示股骨头囊性变消失,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4.2±7.1)分提高到术后(83.9±8.6)分。结论:钽棒植入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近期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钽棒
下载PDF
带血管腓骨移植与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对照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迎杰 龙强 方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0期85-88,共4页
目的比较带血管腓骨移植术(FVFG)与钽棒植入术(TRI)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的23例(24髋)早期ONFH采用FVFG术的患者资料(FVFG组),另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 目的比较带血管腓骨移植术(FVFG)与钽棒植入术(TRI)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的23例(24髋)早期ONFH采用FVFG术的患者资料(FVFG组),另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2例(23髋)TRI术患者资料(TRI组),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和X线表现指数。结果FVFG组2例患者因失去联系失访,最终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71±2.30)个月。TRI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3.31±1.33)个月。两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FVFG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TRI组(P<0.05)。TRI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54.55%(12/22),FVFG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5.71%(18/2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FG组术后6个月X线表现指数高于术前(P<0.05),且FVFG组术后6个月X线表现指数高于TRI组(P<0.05)。其中FVFG组5例有影像学进展,3例行全髋置换术;TRI组11例有影像学进展,11例行全髋置换术。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VFG可改善早期ONFH患者髋关节功能,在防止远期股骨头塌陷方面优于T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腓骨移植 钽棒植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