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in a Tubular Pipe Using Different Twisted Tape Inserts
1
作者 Md. Moniruzzaman Bhuyan Ujjwal K. Deb +1 位作者 M. Shahriar Simul Acherjee 《Open Journal of Fluid Dynamics》 2017年第3期397-409,共13页
This paper performs a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heat transfer phenomena in a tubular U-loop pipe.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enhancement of heat transfer with mass flow in a pipe without insert, with full length and short... This paper performs a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heat transfer phenomena in a tubular U-loop pipe.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enhancement of heat transfer with mass flow in a pipe without insert, with full length and short length twisted tape inserts. The length of the pipe is approximately 2436.80 mm long with 29 mm inner and 33 mm outer diameter respectively. A constant heat flux is taken which generated the boundary layer of the pipe close to the flowing fluid around the boundary. The simulations are considered for the stationary and the time dependent module for 35 seconds with different length of inserts. The comparisons are made among the results. We observed that the transfer of heat is enhanc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ength of inserts inside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We also found that, full length twisted tape inserts are more effective than comparing with the short length inserts and without inse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transfer NON-ISOTHERMAL Flow TUBULAR PIPE TWISTED tape INSERTS SIMULATION
下载PDF
Heat transfer in turbulent tube flow inserted with loose-fit multi-channel twisted tapes as swirl generators
2
作者 Suttisak Kunlabud Varesa Chuwattanakul +2 位作者 Vichan Kongkaitpaiboon Pitak Promthaisong Smith Eiamsa-ard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CSCD 2017年第6期372-378,共7页
Heat transfer and flow behaviors in three-dimensional circular tubes with loose-fit multiple channel twisted tapes were numerically studied. The investigation was examined for Reynolds numbers (Re) ranging from 5000... Heat transfer and flow behaviors in three-dimensional circular tubes with loose-fit multiple channel twisted tapes were numerically studied. The investigation was examined for Reynolds numbers (Re) ranging from 5000 to 15,000, by using air as testing fluid. Effects of the multiple channel number (N = 2, 3, and 4), clearance ratio (CR = 0.0, 0.025, 0.05, and 0.075) 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nd flow friction were examin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ubes with loose-fit multiple channel twisted tapes perform higher heat transfer rates than the plain tube. The enhanced heat transfer rate is escorted with larger pressure drop. Both heat transfer and pressure drop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multiple channel number (N) and decreasing clearance ratio (CR). Heat transfer augmented by the loose-fit multiple channel twisted tape with N = 4 is higher than those enhanced by the ones with N = 2 and 3 by around 9.5-17.8% and 5.8-7.8%,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loose-fit multiple channel twisted tapes with clearance ratio of 0.025, 0.05, and 0.075 give lower heat transfer rates than the one with CR = 0.0 by around 8.4%, 17.5%, and 28.8%,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transfer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Loose-fit multiple channel twisted tape Swirling flow
下载PDF
内置多叶扭带的碳化硅换热管强化传热特性研究
3
作者 李佳豪 虞斌 +1 位作者 江超 吕林 《化工机械》 CAS 2024年第3期375-381,共7页
为了研究碳化硅换热管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达到增强综合换热能力的目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内置4种不同结构扭带的换热管进行分析,确定四叶扭带模型作为后续研究对象,对比了在4种自定义的节距和宽度两种结构参数下,不同入口风速工况的换... 为了研究碳化硅换热管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达到增强综合换热能力的目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内置4种不同结构扭带的换热管进行分析,确定四叶扭带模型作为后续研究对象,对比了在4种自定义的节距和宽度两种结构参数下,不同入口风速工况的换热管的热力性能。结果表明:扭带宽度对换热管的换热能力相较于节距具有更显著的强化作用,四叶扭带节距为360 mm、宽度为45 mm时换热管的综合换热能力最强,为1.59,此时换热管的努塞尔数相较光管提升了244.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碳化硅换热管 多叶扭带 强化换热 数值模拟 综合换热性能
下载PDF
纳米流体在内置扭带管中的流动传热特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文盛 邢震 +1 位作者 杨鹤 赵磊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42-146,共5页
随着世界能源消耗与日俱增,能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不得不解决的难题。而换热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浪费,所以提升换热效率势在必行。扭带内插物作为常见的被动强化换热元件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低的特点成为换热行业的宠儿。另一... 随着世界能源消耗与日俱增,能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不得不解决的难题。而换热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浪费,所以提升换热效率势在必行。扭带内插物作为常见的被动强化换热元件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低的特点成为换热行业的宠儿。另一方面,纳米流体作为新兴换热工质,其良好的热物性能也让研究人员找到了方向,从而将扭带内插物与纳米流体结合,实现双重强化换热,大大提升了换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扭带 强化换热
下载PDF
旋流片强化换热器壳程传热的数值模拟与实验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水洪 邓先和 +1 位作者 王杨君 李志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81,共5页
分析了一种新型的传热强化元件——旋流片作为管间支撑物时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应用周期性单元流道模型,对光滑管束间支撑物的强化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采用重整化(RNG)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以SIMPLEC算法进行压力和速度的耦合,... 分析了一种新型的传热强化元件——旋流片作为管间支撑物时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应用周期性单元流道模型,对光滑管束间支撑物的强化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采用重整化(RNG)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以SIMPLEC算法进行压力和速度的耦合,并采用强化壁处理法处理壁面,模拟了单元流道的流场与温度场,比较了空心环和旋流片的综合热力性能.结果表明:旋流片可以使流体作三维螺旋运动,起到强化换热的作用.两种旋流片的换热效果都优于空心环,但阻力损失也都大于空心环;小扭率的旋流片会引起较大的形体阻力,导致综合热力性能反而不如空心环;旋流片的结构参数是影响其综合热力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旋流片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压力降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内插扭带波纹管内流场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晓静 李文艳 孙启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6-291,共6页
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波纹管与扭带结合时的流场及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场协同原理考察了不同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入口雷诺数5000~60000,内插扭带波纹管由于扭带的螺旋导流作用,使壁面边界层减... 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波纹管与扭带结合时的流场及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场协同原理考察了不同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入口雷诺数5000~60000,内插扭带波纹管由于扭带的螺旋导流作用,使壁面边界层减薄,在流动区域形成漩涡产生二次流,强化了对流传热过程;插入扭带后的波纹管内的流动仍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压降比普通的波纹管增加了2~3倍,且扭率较小时压降较高;场协同角在管子入口处较小,随流动的进行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协同角随入口速度的增大呈递增趋势;有扭带的波纹管较光管协同角减小了约10%,较普通波纹管减小了约2%,场协同程度随扭率减小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管 扭带 传热强化 协同场分析
下载PDF
管内插人扭带的强化传热数值模拟 被引量:9
7
作者 唐志伟 于文俊 李翔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2-658,共7页
为了定量研究管内插入扭带的强化传热方式,建立了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的管内插入扭带强化传热的套管式换热器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在高Re的紊流流动状态下,得出了非常一致的结果.研究表明,扭转比越小,传热效果越好,... 为了定量研究管内插入扭带的强化传热方式,建立了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的管内插入扭带强化传热的套管式换热器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在高Re的紊流流动状态下,得出了非常一致的结果.研究表明,扭转比越小,传热效果越好,同时摩擦阻力系数越大;流体温度越高,辐射传热的效果越明显,传热效果越好;压力对传热效果的影响包含在Re和Pr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扭带 强化传热
下载PDF
周向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混合熔融盐在太阳能高温吸热管内的强化换热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常春 李石栋 +1 位作者 李鑫 张强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41-3346,共6页
周向非均匀高密度热流引发的过热问题一直影响着太阳能热发电站中高温吸热器的运行安全,混合熔融盐作为高温传热工质的引入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峻。该文建立了混合熔融盐在太阳能高温吸热管内对流换热与强化换热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周向... 周向非均匀高密度热流引发的过热问题一直影响着太阳能热发电站中高温吸热器的运行安全,混合熔融盐作为高温传热工质的引入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峻。该文建立了混合熔融盐在太阳能高温吸热管内对流换热与强化换热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周向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混合熔融盐在光滑管与强化换热管内的换热性能。结果显示:内插螺旋纽带强化换热方式对周向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吸热管的管壁温度和管内流体温度分布均匀性有明显改善。间隙率C与扭曲率y的减小都有助于强化换热效果的增加,特别是C=0,即内插纽带完全接触管壁时,强化传热效果最为显著,但与此同时小的间隙率与扭曲率也造成阻力系数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站 混合熔融盐 吸热管 内插纽带 强化换热
下载PDF
波纹管内插扭带强化传热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晓静 孙启蒙 +3 位作者 黄益平 陈舟 陆晓咏 徐义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3,59,共5页
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波纹管与扭带结合时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对流动及传热的影响并根据模拟结果得到了拟合公式。将其与光管及普通波纹管传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入口雷诺数5 600—57 00... 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波纹管与扭带结合时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对流动及传热的影响并根据模拟结果得到了拟合公式。将其与光管及普通波纹管传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入口雷诺数5 600—57 000的范围内,相比光管Nu数提高了80%—239%,摩擦因子提高了661%—890%,波纹管5.3%—44%,70%—168%,综合评价因子PEC-1为0.897—1.726,且随雷诺数增加呈递减趋势。插入扭带扭率为4时综合强化效果最佳,最佳强化效果出现在雷诺数60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管 扭带 传热强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规则间隙内置扭带管的强化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向飒 王定标 梁珍祥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1-306,共6页
圆管内置扭带能大大强化管内传热,利用周期边界对规则间隙扭带的6种结构形式采用CFD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结构下管内传热能力Nu、阻力因子f、流动传热增强因子(f/f0、Nu/Nu0)和综合性能η。结果表明:扭带提高了管内流速,使高速区向... 圆管内置扭带能大大强化管内传热,利用周期边界对规则间隙扭带的6种结构形式采用CFD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结构下管内传热能力Nu、阻力因子f、流动传热增强因子(f/f0、Nu/Nu0)和综合性能η。结果表明:扭带提高了管内流速,使高速区向壁面靠近,形成径向旋流冲刷管壁减薄边界层;规则间隙扭带加速了流体的扰动,使之形成间歇式的混合与分离;内置扭带结构的Nu/Nu0随Re增大成指数规律减小,最小值大于2.5;交替排列正反旋向扭带提升了Nu,但也使f/f0大幅升高,不同结构的f/f0变化规律各异,综合性能表明s=1的内置扭带总体性能最优。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拟合出了各结构流动传热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带 传热性能 摩擦因子 强化传热 模拟
下载PDF
纳米颗粒粒径对内置扭带螺旋管传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清宇 刘鹏辉 +3 位作者 石卫军 冯振飞 朱礼 李欢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5期905-908,共4页
基于纳米流体单相数值模拟方法,对纳米流体协同扭带插入物强化螺旋圆管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进口流速0.01~0.07 m/s范围内,纯水以及纳米颗粒粒径为30、40、50、60 nm的Al_2O_3水基纳米流体对内置扭带插入物螺旋圆管努塞尔数的影响。... 基于纳米流体单相数值模拟方法,对纳米流体协同扭带插入物强化螺旋圆管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进口流速0.01~0.07 m/s范围内,纯水以及纳米颗粒粒径为30、40、50、60 nm的Al_2O_3水基纳米流体对内置扭带插入物螺旋圆管努塞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流体可以提高努塞尔数,提升效果随着纳米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加。通过场协同分析,热流场和速度场的协同程度验证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圆管 纳米流体 扭带 强化传热 场协同
下载PDF
内置旋转扭带换热管的传热强化机理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琳 钱红卫 +1 位作者 俞秀民 宣益民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9-143,共5页
针对换热设备的低效率和污垢沉积问题,研究开发具有强化传热和污垢在线清洗双重功效的旋转清洗扭带技术。提出旋转扭带强化传热的机理包括:①换热管当量直径减少效应强化。②近管壁区域流速加大效应强化。③螺旋线流动流速加大效应强化... 针对换热设备的低效率和污垢沉积问题,研究开发具有强化传热和污垢在线清洗双重功效的旋转清洗扭带技术。提出旋转扭带强化传热的机理包括:①换热管当量直径减少效应强化。②近管壁区域流速加大效应强化。③螺旋线流动流速加大效应强化。④二次流流速增大效应强化。对旋转扭带的这些强化传热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湍流工况下强化传热的努塞尔数预测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当扭率大于等于10时,当量直径减小效应和近管壁区域流速加大效应是传热强化的主要控制机理;当扭率小于10时,螺旋线流动流速加大效应是强化传热主要控制机理。二次流流速加大效应对强化传热的贡献与其他三种机理相比相对较弱,只有在扭率小于等于1时,对强化传热的贡献份额才比较大。对内置旋转扭带换热管的努塞尔数预测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扭带 旋流 强化传热 防垢
下载PDF
缩放管内带衰减性自旋流的复合强化传热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喜玉 邓先和 陈庆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7,34,共5页
以水、质量分数50%和85%的甘油为工质,对缩放管内分别插入的10种不同结构形式旋流片的传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流量范围内,以传热强化综合因子η为目标,在水为介质下,η均小于1,不适用。在质量分数50%甘油为工质下,旋... 以水、质量分数50%和85%的甘油为工质,对缩放管内分别插入的10种不同结构形式旋流片的传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流量范围内,以传热强化综合因子η为目标,在水为介质下,η均小于1,不适用。在质量分数50%甘油为工质下,旋流片的扭率为2.52,旋转角为180°,间距为383 mm时,η最大,在1.08—1.12;在质量分数85%甘油为工质下,旋流片的扭率为2.02,间距为288 mm,旋转角为180°时,η最大,在1.17—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旋流片 复合强化传热
下载PDF
内置折边扭带管内高湿气体对流凝结换热与流动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崔永章 田茂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92-3099,共8页
对高湿气体在内置折边扭带管内对流凝结换热与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壁面温度、水蒸气含量、进口温度、气流速度等对高湿气体对流凝结换热的影响,降低壁面温度、提高水蒸气含量对流和凝结换热均提高,但对强化凝结换热尤其明显... 对高湿气体在内置折边扭带管内对流凝结换热与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壁面温度、水蒸气含量、进口温度、气流速度等对高湿气体对流凝结换热的影响,降低壁面温度、提高水蒸气含量对流和凝结换热均提高,但对强化凝结换热尤其明显。引起扭带管内冷凝液膜状态变化的参数有扭曲比y和扭带与管壁间隙b。y越低气流旋转越强,导致液膜加厚而引起传热量降低和流动阻力增加;b较小时液膜积存在扭带端部,不仅降低传热面积而且无气流穿越扭带端部,b较大时旋转气流能穿越扭带端部,减薄管表面液膜厚度,强化凝结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湿气体 对流凝结 折边扭带 强化传热
下载PDF
扭曲片管强化传热技术在裂解炉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国清 张利军 +6 位作者 许士兴 曾清泉 张赪 金宗贤 孙国臣 宋立臣 刘丰合 《乙烯工业》 CAS 2006年第2期19-22,共4页
对扭曲片管强化传热技术在裂解炉上的应用进行了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扭曲片管影响下游的距离为50~60倍直径。扭曲片管应用于裂解炉时,炉管压降增加20%~30%,管壁温度下降至少20℃,处理量增加7%,且对裂解炉的正常操作无不利影响。
关键词 扭曲片管 强化传热 裂解炉 炉管壁温 处理量
下载PDF
内置扭带管内湍流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金星 王超 +2 位作者 王明强 刘艳会 李亚飞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4,共5页
为了提高内置扭带管的综合性能,开发了一种三边扭带,并对空管、普通扭带管、格栅扭带管及三边扭带管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水为工质,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扭带扭率y=2.0,取Re=5 000~30 000,计算了扭带管内努赛尔数Nu... 为了提高内置扭带管的综合性能,开发了一种三边扭带,并对空管、普通扭带管、格栅扭带管及三边扭带管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水为工质,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扭带扭率y=2.0,取Re=5 000~30 000,计算了扭带管内努赛尔数Nu、阻力系数f和综合性能评价因子η,与同工况下空管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空管、普通扭带管和格栅扭带管,三边扭带管的综合性能较好,其η值比空管高出11.9%~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扭带 格栅扭带 三边扭带 强化换热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自旋扭带强化传热及旋转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陶振宇 刘京雷 徐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82-1587,共6页
旋转扭带是在固定式扭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其特殊结构所以能在管内流体作用下产生自旋效果。本文对自旋式扭带旋转特性及强化传热特性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及实验研究管内自旋扭带旋转特性后得出:扭率越小,扭带克服阻力起始旋转需要... 旋转扭带是在固定式扭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其特殊结构所以能在管内流体作用下产生自旋效果。本文对自旋式扭带旋转特性及强化传热特性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及实验研究管内自旋扭带旋转特性后得出:扭率越小,扭带克服阻力起始旋转需要的流体速度越小;扭带转速与管内流体流速呈一次线性关系,且扭带节距不变时线性比例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实验研究后得出:自旋扭带能达到很好的强化传热性能,扭率越小其强化传热性能越明显,同时阻力特性也越明显,在雷诺数为4×10^3~4×10^4、扭率为3~8时,换热管内摩擦因子增至1.7~3.5倍,努赛尔数增幅为10%~37%。本文使用评估指标η对扭带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扭率为7的自旋扭带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并分别拟合出摩擦因子及努赛尔数与雷诺数、扭率之间的关联式,提出一种工程上自旋扭带选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扭带 强化传热 摩擦因子 数值模拟 场协同 扭带选型
下载PDF
Φ42mm换热管内置铝制扭带强化传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永秋 林清宇 +2 位作者 易凯 赵海全 林榕端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对Ф42mm换热管插入扭带后的阻力特性和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插入扭带以后,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均增加,并且二者均随扭带的带宽增大而增大;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插入铝制扭带后换热管摩擦阻力系数关联式和给热系数关联式;对... 对Ф42mm换热管插入扭带后的阻力特性和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插入扭带以后,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均增加,并且二者均随扭带的带宽增大而增大;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插入铝制扭带后换热管摩擦阻力系数关联式和给热系数关联式;对插入扭带的换热管进行了强化传热性能评价分析,传热性能评价因子的数值在1.09~1.44范围之间,研究的扭带均具有强化传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制扭带 强化传热 非线性回归 阻力特性
下载PDF
纳米流体浓度对内置扭带螺旋管传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清宇 刘鹏辉 +3 位作者 石卫军 冯振飞 朱礼 李欢 《化工科技》 CAS 2017年第3期36-40,共5页
基于纳米流体单相数值模拟方法,对纳米流体协同扭带插入物强化螺旋圆管传热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了进口流速0.01~0.07m/s范围内,纯水以及φ(Al_2O_3)=1%、2%、3%的Al_2O_3纳米流体对内置扭带插入物螺旋圆管努塞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 基于纳米流体单相数值模拟方法,对纳米流体协同扭带插入物强化螺旋圆管传热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了进口流速0.01~0.07m/s范围内,纯水以及φ(Al_2O_3)=1%、2%、3%的Al_2O_3纳米流体对内置扭带插入物螺旋圆管努塞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流体可以提高努塞尔数,并且随着纳米流体φ(Al_2O_3)的增大,提升效果增加。通过场协同分析,热流场和速度场的协同程度也验证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圆管 纳米流体 扭带 强化传热 场协同
下载PDF
管内气体侧扭带阻力特性及强化传热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陶振宇 刘京雷 +2 位作者 徐鹏 徐宏 万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69-974,共6页
利用Pro/e软件建模得到扭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换热管内的流场进行模拟,研究了扭率(Y)分别为12.0,8.5,5.0的扭带在管内的阻力特性和强化传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选择网格数为8.13×106的扭带模型较适宜。插入扭带管的管内压降大... 利用Pro/e软件建模得到扭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换热管内的流场进行模拟,研究了扭率(Y)分别为12.0,8.5,5.0的扭带在管内的阻力特性和强化传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选择网格数为8.13×106的扭带模型较适宜。插入扭带管的管内压降大于光管的管内压降,随雷诺数(Re)的增大,管内压降增大,且Y越小管内压降越大。插入扭带后,随Y的减小,达西摩擦因子(λ)不断增大。Y越小,管内流体的二次流流速越大,温度场与速度场协同的程度更好,换热效果得到强化。所建立的拟合曲线λ=3.328Re-0.286Y-0.394和Nu=0.115 4Re0.707 7Pr0.333Y-0.078 75(Nu为努赛尔数,Pr为普朗特数)拟合度高,利用λ,Nu,Re,Y关联式可进行扭带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带 换热器 强化传热 达西摩擦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