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轨迹模式护理对靶向治疗肺癌患者的效果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风云 吴霞 +5 位作者 郁昊达 秦楚 蒋欣 张利敏 张胤 胡彩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4期583-588,共6页
目的 探讨靶向治疗肺癌患者予以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接受靶向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 目的 探讨靶向治疗肺癌患者予以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接受靶向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健康信念、自我管理效能、肿瘤标志物、癌因性疲乏因子及自我效能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信念、自我决策、正性态度及自我减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EA、NSE、CA125及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FS量表中的躯体、情感、认知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向治疗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予以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能力,且还可有效降低其癌性疲乏因子状况,并能提升患者自我效能,进而可有效提高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效果,提高疗效,可获得更理想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肺癌 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 GSES评分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干预对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冬 丁艮晓 +1 位作者 段冉 魏丽莎 《癌症进展》 2024年第5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干预对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93例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干预对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93例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癌因性疲乏程度[癌症疲乏量表(CFS)]和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CD-RISC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行为、感知、认知、情感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行为、感知、认知、情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干预应用于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不良情绪,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术后化疗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干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慢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联合共情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控制及疾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冯莎妹 殷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慢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联合共情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控制及疾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1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 目的探讨基于慢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联合共情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控制及疾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1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慢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联合共情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慢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联合共情护理不仅能够加强COPD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减轻疾病自我感受负担,还能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慢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 共情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情控制 疾病自我感受负担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基于慢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结合合理行为疗法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健康行为及积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荣 郑小妹 丁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慢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结合合理行为疗法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健康行为及积极情绪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4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合理行... 目的探究基于慢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结合合理行为疗法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健康行为及积极情绪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4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合理行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基于慢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健康行为评分、情绪评分以及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积极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慢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结合合理行为疗法可提高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健康行为及积极情绪,降低化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慢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 合理行为疗法 中晚期肺癌 健康行为 积极情绪
下载PDF
基于慢性病轨迹框架模式的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疾病认知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徐雪梅 杨雪丽 +2 位作者 刘军 王敏玉 韩腊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6期169-172,共4页
目的 探究基于慢性病轨迹框架模式的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疾病认知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实施基于慢性病轨迹框架模式干预方案为分界线,将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实施常规干预的61例老年糖... 目的 探究基于慢性病轨迹框架模式的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疾病认知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实施基于慢性病轨迹框架模式干预方案为分界线,将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实施常规干预的6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纳入对照组,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实施基于慢性病轨迹框架模式干预的6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患者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疾病认知情况(疾病感知、情绪状况、疾病了解程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护技能)及生活质量(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慢性病轨迹框架模式干预能够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疾病认知,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合并胰腺炎 慢性病轨迹框架模式干预 疾病认知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在1型脆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肖书敏 梁晓丽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625-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在1型脆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12例1型脆性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医学护理干预,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在1型脆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12例1型脆性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医学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采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iseas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DSQL)、连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等量表评价,比较2组不同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血糖变化监测情况、心理焦虑和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DSQ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血糖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等连续葡萄糖监测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UA)、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目标护理干预应用于1型脆性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相关血液指标,降低血糖,提高生存质量,从心理层面消除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脆性糖尿病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目标干预 血糖水平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理、临床症状、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8
7
作者 张瑶 郑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044-404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理、临床症状、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病房的124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理、临床症状、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病房的124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病区常规护理干预和出院后随访,观察组采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评分,血清心肌酶、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总分(HADS-t)、焦虑亚量表(HADS-a)、抑郁亚量表(HADS-d)评分分别为(5.12±0.57)分、(3.25±0.36)分、(3.02±0.34)分,对照组干预后HADS-t、HADS-a、HADS-d评分分别为(6.28±0.65)分、(4.18±0.47)分、(4.12±0.4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疲乏无力等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理状况及临床症状,提高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临床症状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下的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立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2期177-179,183,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20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行慢性疾病轨迹模... 目的研究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20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行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经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4.00%,试验组为9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焦虑评分为(64.18±2.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14±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安眠药物、日间功能、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予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可缓解焦虑情绪,提升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有效性,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老年冠心病 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生活质量及家长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素玲 《临床护理杂志》 2019年第5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究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生活质量及患儿家长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白血病患儿7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生活质量及患儿家长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白血病患儿7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生活质量及患儿家长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普通性及癌症特异性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干预前患儿家长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患儿家长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及干预前(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儿及其家长采取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家长心理状态,同时该模式能得到多数患儿家长的认可,可应用于临床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护理干预 白血病
下载PDF
探究基于疾病轨迹模式干预对骨外科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孙德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7期11-13,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疾病轨迹模式干预对骨外科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骨外科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 目的探究基于疾病轨迹模式干预对骨外科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骨外科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疾病轨迹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Scale,FMA)、日常生活能力评级量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社会活动调查量表(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评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Scale,QOL-C30)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升高,VAS评分较低;HAMD及FAQ评分均降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疲乏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干预后相比上述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疾病轨迹模式干预应用于骨外科患者中,有效促进改善了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了术后疼痛感,能够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社会活动度,同时促进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疾病轨迹模式干预 骨外科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 负性情绪 社会活动度
下载PDF
慢性病轨迹框架下目标管理对脑卒中术后恢复的影响
11
作者 项琳 程院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9期1308-1313,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病轨迹框架下的目标管理模式对脑卒中介入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新的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接受脑卒中介入术治疗患者,其中2021年2月... 目的探讨慢性病轨迹框架下的目标管理模式对脑卒中介入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新的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接受脑卒中介入术治疗患者,其中2021年2月至7月为对照组(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57.85±6.33)岁,予以常规护理干预;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为观察组(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58.29±7.44)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慢性病轨迹框架下的目标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神经认知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6.48±5.44)h]、进食时间[(1.05±0.37)d]、下床活动时间[(7.35±2.15)d]、住院时间[(10.25±1.43)d]均短于对照组[(30.06±4.83)h、(1.33±0.45)d、(9.26±2.33)d、(12.48±2.5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8.01±1.54)分]低于对照组[(10.33±1.46)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评分[(24.30±2.54)分]高于对照组[(20.16±2.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责任感[(20.05±4.52)分]、自我护理知识[(30.33±4.95)分]、自我护理概念[(20.01±2.01)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39.38±5.22)分]均高于对照组[(18.05±3.25)分、(26.46±3.87)分、(17.96±1.94)分、(36.34±5.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2周、4周,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82.31±5.27)分、(125.48±8.46)分]均高于对照组[(78.46±4.33)分、(114.36±7.9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病轨迹框架下的目标管理模式用于脑卒中介入术患者术后恢复中,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康复,还能改善神经认知功能,提高其对健康行为的感知及负性情绪管理,对于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介入术 术后恢复 神经认知功能 自我概念 慢性病轨迹框架 目标管理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