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维摩诘经》三译本比较研究
1
作者 马杰森 马若飞 《铜仁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6-61,共6页
基于《维摩诘经》三个影响较大的英译本自建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从词汇标记和句法标记层面对三译本进行数据统计,开展定性和定量的比较研究,探析各不相同的语言特征和翻译风格。研究发现:三译本的差异性与不同目标语读者群的设定有着极... 基于《维摩诘经》三个影响较大的英译本自建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从词汇标记和句法标记层面对三译本进行数据统计,开展定性和定量的比较研究,探析各不相同的语言特征和翻译风格。研究发现:三译本的差异性与不同目标语读者群的设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平行语料库 维摩诘经 词汇标记 句法标记 目标语读者群
下载PDF
中国文学借“谁”走出去——有关译介传播的6个思考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丹丹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4,共5页
本文以中国传统翻译实践为借鉴,尝试以译介主体和传播媒介为研究对象,即从译者模式、译者感悟、译者地位、评论者及出版发行机构等方面探讨中国文学借"谁"走出去的问题,希望对中华文学外译的宏伟事业有所借鉴。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外译 译入语世界
下载PDF
目的语导向与旅游英语翻译策略——《杭州》英文译本汉译英评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袁青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33-137,共5页
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应该采取何种策略?从功能主义理论——目的论出发,认为应采用以目的语读者和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策略,以目的语为中心来实现目的语读者跨文化交际的需求。文章以《杭州》一书为样本,从朝代纪年、历史人物、专有名... 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应该采取何种策略?从功能主义理论——目的论出发,认为应采用以目的语读者和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策略,以目的语为中心来实现目的语读者跨文化交际的需求。文章以《杭州》一书为样本,从朝代纪年、历史人物、专有名词和古典诗词等几方面,对该书英译文本的汉译英作了具体分析和评判;并探讨了采用目的语为导向翻译策略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语读者 目的语文化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传媒新语境下杨万里的创作论略
4
作者 陈冬根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00-106,共7页
宋代的传播形式、途径、速度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新的传媒语境。南宋初期传媒出现的这些新情况,直接作用到杨万里的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创作。无论是在其文集编订的体例与形式上,还是在其诗文创作的题材、体式、语言和叙事方式... 宋代的传播形式、途径、速度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新的传媒语境。南宋初期传媒出现的这些新情况,直接作用到杨万里的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创作。无论是在其文集编订的体例与形式上,还是在其诗文创作的题材、体式、语言和叙事方式的选择上,杨万里的创作都有一个传媒新语境下的读者预设和舆论考量。其独树一帜的"诚斋体"与其说是学习诸家之后的独创,不如说是杨氏在新的传媒语境下进行自我设计和包装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万里 传媒新语境 读者预设 舆论考量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图书适用对象提取 被引量:1
5
作者 林鑫 龙存钰 杜莹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117,163,共7页
[目的/意义]提取图书适用对象信息,有助于深化图书信息的组织,为用户搜寻和选择图书提供支持。[方法/过程]以图书简介和主题词为基础数据,首先通过抽取规则和映射规则分别实现适用对象信息的初步提取,并进行整合归并;同时,结合数据特征... [目的/意义]提取图书适用对象信息,有助于深化图书信息的组织,为用户搜寻和选择图书提供支持。[方法/过程]以图书简介和主题词为基础数据,首先通过抽取规则和映射规则分别实现适用对象信息的初步提取,并进行整合归并;同时,结合数据特征进行抽取与映射规则库构建策略设计。[结果/结论]实验表明,抽取规则的覆盖率为89.52%,准确率为100%;映射规则覆盖率为99.07%,而且不存在映射结果错误的情况。该方法在召回率和准确率方面均表现良好,且大幅降低了数据标注成本。[局限]适用对象提取模型仅使用抽取和映射的规则提取策略,抽取规则所提取的适用对象信息规范性不足,映射规则获取的适用对象信息不够细致,后续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标引 图书适用对象 规则 抽取模型
下载PDF
模拟书场原文建构与译文解构——《红楼梦》回末套语英译与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琳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6,共7页
《红楼梦》回末套语小句以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及物性特征,模拟口头文学"说-听"人际意义建构书场,满足源语读者审美期待。杨宪益与霍克斯译本相应译文中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发生双重偏离,在回末套语层面解构了模拟书场。本文... 《红楼梦》回末套语小句以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及物性特征,模拟口头文学"说-听"人际意义建构书场,满足源语读者审美期待。杨宪益与霍克斯译本相应译文中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发生双重偏离,在回末套语层面解构了模拟书场。本文从目标读者角度研究分析,指出《红楼梦》回末套语英译为典籍英译提供的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书场 回末套语 建构 解构 目标读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