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on Flavonoids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Buckwheat (Fagopyrum tataricum Gaert) Flour Ethanolic Extracts 被引量:4
1
作者 ZHONGGeng RomeoTToledo CHENZong-dao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035-1040,共6页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total flavonoid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50% ethanolic extracts from raw and cooked buckwheat flour from southwest of China were determined. The heat treatment used to gelatinize the flou...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total flavonoid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50% ethanolic extracts from raw and cooked buckwheat flour from southwest of China were determined. The heat treatment used to gelatinize the flour starch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total flavonoids in the extract from 83.52 to 67.36 mg 100 g 1 of dry matter in the raw and cooked flour, respectively.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the extracts was evaluated using autooxidation in a β carotene linoleate model system (AA or AAC),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ssay (IP) and 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ORAC) assay. Values for raw buckwheat flour extract were 97.84, 874.31, 76.45 and 94.92% for AA, AAC, ORAC and IP, respectively, while values in cooked buckwheat flour were 86.14, 842.88, 63.93 and 94.74% for AA, AAC, ORAC and IP, respectively. Values before cooked and raw buckwheat flour extrac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 P <0.05) for AA, AAC, and OR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wheat flour ( fagopyrum tataricum Gaert) Total flavonoids Antioxidant capacity
下载PDF
99份苦荞主要农艺性状评价与筛选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丽 柴敏 +6 位作者 韩伟 郄启阳 冯晓龙 那冬晨 周元成 曹艳玲 王祎玲 《农学学报》 2023年第7期25-31,共7页
为了对苦荞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优质苦荞品种,以99份苦荞(国外51份、国内48份)为试验材料,通过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综合得分F值等方法对99份苦荞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荞11个农艺性状间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 为了对苦荞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优质苦荞品种,以99份苦荞(国外51份、国内48份)为试验材料,通过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综合得分F值等方法对99份苦荞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荞11个农艺性状间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均大于0.1;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千粒重和株高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3.234%,第一主成分中负有最高荷载的为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聚类分析将99份苦荞分为6个类群,其中类群Ⅳ的18份品种性状优良,可作为核心种质资源。苦荞选育时应重点考虑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2个性状指标。综合聚类分析和综合得分F值筛选出23份高产优质苦荞,其中12份为国外引进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农艺性状 籽粒产量 综合得分F值 筛选
下载PDF
苦荞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杨玉霞 吴卫 +3 位作者 郑有良 王俊 李建 邬昌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719-6721,6746,共4页
[目的]为苦荞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来自5个国家的55份苦荞品种(系)资源引种至四川栽培,经比较鉴定后对苦荞的单株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有效花序数>... [目的]为苦荞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来自5个国家的55份苦荞品种(系)资源引种至四川栽培,经比较鉴定后对苦荞的单株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有效花序数>千粒重>生育期>总分枝数>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茎粗>株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总分枝数、有效花序数、千粒重是影响单株粒重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有效花序数、千粒重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二者是荞麦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结论]综合考虑,苦荞高产株型应是:株高、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总分枝数适中,有效花序数多,千粒重较高,开花期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苦荞粉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47
4
作者 包塔娜 彭树林 +1 位作者 周正质 李伯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从荞麦属植物苦荞 (Fagopyrumtataricum)的籽粒面粉中分离鉴定出 9个化合物 ,其结构分别为 :β 谷甾醇棕榈酸酯 (1)、β 谷甾醇 (2 )、豆甾 4 烯 3,6 二酮 (3)、胡萝卜甙 (4)、尿嘧啶 (5 )、山奈酚 3 O 芸香糖甙 (6 )、芦丁 (7)、... 从荞麦属植物苦荞 (Fagopyrumtataricum)的籽粒面粉中分离鉴定出 9个化合物 ,其结构分别为 :β 谷甾醇棕榈酸酯 (1)、β 谷甾醇 (2 )、豆甾 4 烯 3,6 二酮 (3)、胡萝卜甙 (4)、尿嘧啶 (5 )、山奈酚 3 O 芸香糖甙 (6 )、芦丁 (7)、山奈酚 (8)和槲皮素 (9)。除芦丁和槲皮素外 ,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苦荞粉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粉 化学成分 黄酮 甾体 蓼科 荞麦属 药食同源植物
下载PDF
苦荞麦麸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包塔娜 周正质 +2 位作者 张帆 彭树林 李伯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6-117,共2页
从苦荞麦麸皮浸膏中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分别为 :β 谷甾醇 ( 1)、过氧化麦角甾醇 ( 2 )、大黄素 ( 3)、胡萝卜甙 ( 4 )、山奈酚 ( 5 )、异山奈酚 ( 6 )和槲皮素 ( 7)。化合物 1~
关键词 苦荞麦 麸皮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药食同源植物
下载PDF
一种苦荞主要过敏原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侯晓军 畅文军 +3 位作者 陈立钊 张政 刘知学 王转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6-440,共5页
为了获得苦荞中主要过敏原的cDNA和由此推导的蛋白质序列 ,分析其结构特点 ,以苦荞幼根根尖为材料 ,提取总RNA并反转录mRNA为cDNA第一链 .通过RT PCR、3′RACE、基因克隆及序列测定 ,获得一种苦荞主要过敏蛋白基因的cDNA片段 (GenBank... 为了获得苦荞中主要过敏原的cDNA和由此推导的蛋白质序列 ,分析其结构特点 ,以苦荞幼根根尖为材料 ,提取总RNA并反转录mRNA为cDNA第一链 .通过RT PCR、3′RACE、基因克隆及序列测定 ,获得一种苦荞主要过敏蛋白基因的cDNA片段 (GenBank登录号为AY0 4 4918) .该cDNA片段由 76 8bp组成 ,包括 3′端非编码区 180个bp ,开放阅读框 5 88bp .可编码一个由 19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功能蛋白及一个终止密码 .苦荞主要过敏原基因与甜荞 2 2kD过敏蛋白、豆球类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分别有 95 %和 93%的同源性 .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甜荞球蛋白、刀豆蛋白、甜橙柠檬素分别有 93%、83%和 5 7%的同源性 .该过敏蛋白 183~ 188位氨基酸残基KEEEKE在多数不同过敏原中均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过敏原基因cDNA 克隆 序列分析 过敏蛋白 荞麦
下载PDF
苦荞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玉霞 吴卫 +3 位作者 郑有良 王俊 李建 邬昌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0-34,共5页
对来自5个国家的55份苦荞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质含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中、矮秆,主茎节数、有效花序数、蛋白质含量适中,一级分枝数偏多、总分枝数偏少,千粒重、单株粒重偏低和生育期较长等特点。... 对来自5个国家的55份苦荞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质含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中、矮秆,主茎节数、有效花序数、蛋白质含量适中,一级分枝数偏多、总分枝数偏少,千粒重、单株粒重偏低和生育期较长等特点。主成分分析将9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5个综合指标,其累积贡献率达87.77%。入选材料应是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总分枝数适中,有效花序数和千粒重偏高,中矮秆的材料。据此标准,筛选到九江苦荞和苦刺荞2份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的材料。基于性状表现,供试材料可分为低产晚熟型、多分枝高蛋白型、早熟粒重型等3类,但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农艺性状 蛋白质含量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磁场对苦荞种子萌发过程中黄酮类物质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小理 方向 +3 位作者 周一鸣 欧阳倩 吕喆 马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0-23,共4页
研究不同磁场强度诱导下,苦荞种子萌发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及芦丁降解酶(RDEs)3种关键酶的酶比活力变化规律及与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磁场强度对同一种酶的诱导效应不同:PAL酶比活力在磁场强度为... 研究不同磁场强度诱导下,苦荞种子萌发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及芦丁降解酶(RDEs)3种关键酶的酶比活力变化规律及与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磁场强度对同一种酶的诱导效应不同:PAL酶比活力在磁场强度为0.3T时达到最高值;CHI酶比活力最高值出现在磁场强度为0.2T时;当磁场强度为0.3T时,RDEs酶比活力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相同磁场强度对不同酶的诱导效应不同:强度为0.3T时,PAL酶比活力变化最大;强度为0.2T时,CHI酶比活力变化最大;3)当磁场强度为0.3T时,3种酶的协同作用使苦荞萌发物中总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62.90mg/g);实验证实磁场对苦荞种子萌发过程中黄酮类物质的增加具有一定诱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处理 苦荞萌发物 酶比活力 总黄酮
下载PDF
鞑靼荞麦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崇明 马欣荣 +2 位作者 杨宏 徐智斌 王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6-789,共4页
研究了苗龄、外植体、激素配比对鞑靼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 Gaertn.)离体培养的影响,初步建立了鞑靼荞麦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鞑靼荞麦离体再生的最佳取材时间为苗龄6~8d;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mg/L2,4-D+1.5mg/L6-BA... 研究了苗龄、外植体、激素配比对鞑靼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 Gaertn.)离体培养的影响,初步建立了鞑靼荞麦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鞑靼荞麦离体再生的最佳取材时间为苗龄6~8d;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mg/L2,4-D+1.5mg/L6-BA,子叶诱愈率达75%左右,下胚轴诱愈率可高达86.62%;愈伤组织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1mg/L IAA+2.0mg/L6-BA+1.0mg/L KT+0.5mg/L TDZ,来自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可达9.52%.下胚轴的诱愈率与分化率均高于子叶,更适于离体再生培养.培养基中加入AgNO3后,能有效降低褐化率.生根最适培养基为含有0.5mg/L NAA的1/2MS培养基,生根率在50%左右.TDZ在诱导鞑靼荞麦的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的过程中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分化率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鞑靼荞麦 苦荞麦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离体再生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温度、光照对苦荞麦种子萌发、幼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海平 李灵芝 +2 位作者 任彩文 李向东 桑鹏图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8-161,共4页
以苦荞麦‘黑丰一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2因素3水平设计,研究不同温度(A1,A2和A3分别为20,25和30℃)和光照强度(B1,B2和B3分别为1,3和5×103lx)对幼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麦种子萌发的适宜... 以苦荞麦‘黑丰一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2因素3水平设计,研究不同温度(A1,A2和A3分别为20,25和30℃)和光照强度(B1,B2和B3分别为1,3和5×103lx)对幼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麦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因素A,B和A*B对幼苗产量、Vc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对幼苗产量影响最好的水平组合是A2B1和A2B2,对幼苗Vc和黄酮含量影响最好的水平组合分别是A3B1和A3B2.在苦荞麦幼苗生长的不同阶段,应进行不同的温光控制,以提高产量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 温度 光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一种苦荞抗真菌肽的纯化及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白承之 王转花 李玉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4-7,共4页
以苦荞种子为材料,经提取、热处理,ResourceS阳离子交换层析及Superdex Peptide分子筛层析,纯化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多肽。Tricine-SDS-PAGE分析表明,该多肽的表观分子质量约为8.0kD。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显示其... 以苦荞种子为材料,经提取、热处理,ResourceS阳离子交换层析及Superdex Peptide分子筛层析,纯化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多肽。Tricine-SDS-PAGE分析表明,该多肽的表观分子质量约为8.0kD。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显示其实际分子质量为3.909kD。该抗菌肽对白腐菌(Panus conchatus)、绿色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和链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均表现出显著的生长抑制活性。绿色木霉的形态学分析显示:受到苦荞抗真菌肽影响的菌丝生长停滞,分支加剧,基内菌丝端部膨大,原生质凝缩。该抗真菌肽的制备工艺简单,产品热稳定性好,抑菌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抗真菌肽 纯化 抑菌活性 形态学分析 热稳定性
下载PDF
苦荞麦粉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性及芦丁受热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钟耕 尹礼国 曾凡坤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4,共4页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β -胡萝卜素 -亚油酸乳化体系热自动氧化法、DPPH游离基清除法 ,对受热处理的产自重庆城口县苦荞麦粉的 5 0 %乙醇提取物的芦丁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蒸煮使芦丁的含量显著减少 (p <0 .0 5 ) ...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β -胡萝卜素 -亚油酸乳化体系热自动氧化法、DPPH游离基清除法 ,对受热处理的产自重庆城口县苦荞麦粉的 5 0 %乙醇提取物的芦丁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蒸煮使芦丁的含量显著减少 (p <0 .0 5 ) ,从 6 0 .11降至 11.91mg干重 / 10 0g ;而其抗氧化活性值 (antioxidantactivity ,AA)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加热前后分别为 92 .91%和 86 .1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粉 乙醇提取物 芦丁 抗氧化活性 蒸煮加热
下载PDF
苦荞发芽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清 彭聪 +2 位作者 宋超 彭镰心 赵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苦荞不同发芽时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苦荞的综合利用及相关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对黔苦5号、沽源苦荞、西荞1号、川荞1号4个苦荞品种种子发芽0,3,6,9,12d的游离氨基酸进... 【目的】探讨苦荞不同发芽时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苦荞的综合利用及相关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对黔苦5号、沽源苦荞、西荞1号、川荞1号4个苦荞品种种子发芽0,3,6,9,12d的游离氨基酸进行定量检测,分析氨基酸间含量变化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判断发芽过程中氨基酸总量发生变化的主要特征氨基酸;应用聚类分析,研究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规律。【结果】苦荞发芽前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较大,发芽12d后,黔苦5号、沽源苦荞、西荞1号、川荞1号总氨基酸含量分别由发芽前的5.40,5.31,4.03,3.82mg/g增加至16.26,19.27,17.91,15.79mg/g;苏氨酸、谷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变化与多种氨基酸呈相反趋势,丝氨酸、天冬氨酸等9种氨基酸是苦荞发芽过程中含量发生变化的主要特征氨基酸,发芽6,9,12d时4种苦荞芽的氨基酸含量不能明显区分。【结论】苦荞发芽前后氨基酸变化较大,可根据产品需要选择发芽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发芽 游离氨基酸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一种苦荞麦种子蛋白酶抑制剂的纯化、特性及其抗虫活性(英文)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转花 赵卓慧 +3 位作者 张政 袁静明 NOBACK Dan WIESLANDER Gunilla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60-965,共6页
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自然界含量最为丰富且具有一定防御作用的蛋白种类之一.本文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等方法,从苦荞麦种子中分离出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TBTI-Ⅱ) .SDS-PAGE分析表明,TBTI-Ⅱ的分子量约9·0 kD,... 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自然界含量最为丰富且具有一定防御作用的蛋白种类之一.本文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等方法,从苦荞麦种子中分离出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TBTI-Ⅱ) .SDS-PAGE分析表明,TBTI-Ⅱ的分子量约9·0 kD,由8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中含有较多的Glu, Asp和Arg. TBTI-Ⅱ具有较高热稳定性.当在100℃加热处理10 min后,仍保留有67·6 %的抑制剂活性.动力学测定显示,来自苦荞麦中的TBTI-Ⅱ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常数(Ki)为1·01×10-4mol/L.另外,将含有不同活力单位的苦荞麦蛋白酶抑制剂掺入到棉铃虫的饲料中进行饲养试验显示,TBTI-Ⅱ具有明显的抑制棉铃虫生长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来自苦荞麦种子中的小分子蛋白酶抑制剂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抗虫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 胰蛋白酶抑制剂 纯化 抗虫活性
下载PDF
荞麦种子萌发期多种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小理 成少宁 +3 位作者 唐文 周一鸣 宋鑫莉 李宗杰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3-56,共4页
通过研究荞麦种子萌发期(0~7 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四种抗氧化酶的酶活性变化,以及对自由基等的清除效果,分析荞麦种子内在抗氧化酶系统在萌发期对细胞膜结构的修复及保... 通过研究荞麦种子萌发期(0~7 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四种抗氧化酶的酶活性变化,以及对自由基等的清除效果,分析荞麦种子内在抗氧化酶系统在萌发期对细胞膜结构的修复及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荞麦种子在萌发期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等对四种抗氧化酶均有激活效应,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先上升,其他三种酶随其后被激活,四种酶的氧化反应存在一定关联性和协同作用。苦荞的抗氧化酶活性高于甜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苦荞 甜荞 种子萌发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烯效唑浸种对不同水分条件下苦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石艳华 张永清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289-1295,共7页
以"黑丰一号"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40、80和120mg/kg)烯效唑浸种,探讨不同水分条件(正常供水、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下烯效唑浸种对苦荞生长的抗旱效应。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降低... 以"黑丰一号"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40、80和120mg/kg)烯效唑浸种,探讨不同水分条件(正常供水、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下烯效唑浸种对苦荞生长的抗旱效应。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降低了苗高,提高了苦荞的茎粗、叶面积、最大根长和根冠比;同时还提高了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根系活力。烯效唑处理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从而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了保护酶活性。采用80 mg/kg烯效唑浸种,在正常供水、中度干旱胁迫及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苦荞株穗数、株粒数、百粒重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80 mg/kg的烯效唑浸种可以提高苦荞的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效唑 浸种 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 生理指标 产量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苦荞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17
作者 扶庆权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38-2140,2143,共4页
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苦荞(Fagopyrum tatricum)中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苦荞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提取时间。... 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苦荞(Fagopyrum tatricum)中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苦荞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优化得到苦荞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料液比m苦荞粉末∶V乙醇=1∶35(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 min,此条件下苦荞总黄酮提取率为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fagopyrum tatricum) 总黄酮 提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硼肥对苦荞主要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潘天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171-5173,5198,共4页
以西荞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现蕾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硼肥对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 Gaertn)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能有效提高苦荞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黄酮含量、株高、单株一次分枝数、单株粒数、千粒... 以西荞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现蕾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硼肥对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 Gaertn)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能有效提高苦荞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黄酮含量、株高、单株一次分枝数、单株粒数、千粒重;随着叶面喷施硼肥浓度的提高,各指标的大小呈低—高—低的变化,当叶面喷施1.5 g/L的硼肥时,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黄酮含量、单株粒重和千粒重较对照提高幅度分别为7.14%、83.17%、25.11%、26.13%和15.53%;当硼肥浓度达到2.0 g/L时,对苦荞主要性状有抑制作用,苦荞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黄酮含量、单株粒重、千粒重等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 Gaertn) 叶面硼肥 主要性状
下载PDF
施肥量对九江苦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昌敏 张余 +3 位作者 王雨 孔德章 赵权 黄凯丰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21-23,共3页
以贵州省主栽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九江苦荞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施肥量(以当地常规施肥量为对照)对苦荞主茎分枝等植物学性状以及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5水平处理(对照施肥量的1/2)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肥... 以贵州省主栽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九江苦荞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施肥量(以当地常规施肥量为对照)对苦荞主茎分枝等植物学性状以及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5水平处理(对照施肥量的1/2)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肥料处理,对照的蛋白质和黄酮含量显著高于0.5水平和1.5水平(对照施肥量的1.5倍)的肥料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 肥料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栽培荞麦种子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20
作者 杨玉霞 蒋召雪 +3 位作者 胡平 安金玲 周先建 夏燕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67-71,共5页
利用A-PAGE(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对来源于7个国家的76份栽培荞麦(苦荞54份,甜荞22份)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荞麦醇溶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等位变异,共分离出18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每份材料具有6~1... 利用A-PAGE(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对来源于7个国家的76份栽培荞麦(苦荞54份,甜荞22份)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荞麦醇溶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等位变异,共分离出18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每份材料具有6~12条不等,平均9.5条,多态性带占88.89%。材料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77,变幅为0.389~1.000。在GS为0.63的水平上,供试材料可聚为苦荞和甜荞2大类,绝大部分来自于相同或相似生态地理环境的材料聚成一类,表明荞麦醇溶蛋白所揭示的遗传关系与地理来源有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甜荞 醇溶蛋白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A-PA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