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vention Effect of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with Task-Oriented Training on Stroke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KFAROM Score
1
作者 Maiding He Li Huang +9 位作者 Dekun Tang Mei Qin Ping Zhan Xichan Wang Xia Gao Jianzhu Wang Na Yin Hui Xu Yonghua Yang Kaihua Tang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4年第9期62-72,共11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combined with task-oriented training on stroke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KFAROM score. Methods: 100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dmitted to o...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combined with task-oriented training on stroke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KFAROM score. Methods: 100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3 to December 202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50 cases) was given task-oriented training assisted by nur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was given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with task-oriented training. Lower limb balance, lower limb muscle strength, motor function, ankle function, knee flexion range of motion and walking ability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BBS, quadriceps femoris and hamstring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stroke patients, the combination of task-oriented training and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ower limb muscle strength, facilitate the recovery of balance function, and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walking ability of stroke patients and the range of motion of knee flexion, and achieve more ideal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task-oriented training STROKE KFAROM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艳 唐强 +2 位作者 朱路文 刘宏光 张春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和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任务导向组和跑台组,...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和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任务导向组和跑台组,每组又分为3 d、7 d、14 d、21 d 4个亚组,每个亚组各6只。造模后24 h对任务导向组进行前肢抓取训练,跑台组给予跑台训练,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用网屏实验分析大鼠的运动功能,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缺血灶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表达。结果造模后14 d和21 d任务导向组大鼠前肢运动功能优于模型组(P<0.01)和跑台组(P<0.05)。任务导向组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平均光密度值在造模后14 d和21 d优于模型组和跑台组(P<0.05);任务导向组缺血区周围皮质GAP-43阳性细胞数量在造模后7 d和14 d优于模型组和跑台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法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动物跑台训练,其机制可能是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导向性训练 脑缺血 前肢运动功能 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跑台训练 大鼠
下载PDF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坐-站-坐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月峰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7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任务为导向的坐-站-坐强化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具有一定坐站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常规康... 目的探讨基于任务为导向的坐-站-坐强化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具有一定坐站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基于以任务为导向的坐-站-坐强化训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Berg平衡量表(BBS)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下肢FMA-L评分、MBI得分、BBS得分及TUGT时间均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30、21.99、8.61、7.36、8.34、10.50、7.38、4.29,P均<0.05)。实验组在治疗6周后的FMA-L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及TUGT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9、2.84、2.18、4.45,P均<0.05)。结论基于任务为导向的坐-站-坐强化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导向性训练 --坐训练 下肢功能 卒中 偏瘫
下载PDF
任务导向训练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潘志鹏 刘夏 +2 位作者 刘晓丹 侍燕萍 陶锐 《中医康复》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康复师的辅助下进行任务导向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下...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康复师的辅助下进行任务导向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平衡、下肢肌力、运动功能、踝关节功能、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及行走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BS评分、股四头肌评分、腘绳肌评分、FMA-LE评分及AOFA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BS评分、股四头肌评分、腘绳肌评分、FMA-LE评分及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及6 min步行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任务导向训练与下肢康复机器人相结合,可有效提高下肢肌力,促进平衡功能的恢复,对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行走能力和膝关节屈曲的活动范围,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机器人 任务导向训练 卒中 偏瘫 平衡能力 肌力 运功功能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SFBC联合TOT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ADL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靖 黄拥军 熊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究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FBC)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潜江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01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探究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FBC)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潜江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01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TOT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SFBC联合TOT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及Barthel指数(BI)。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状况、FMA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E)、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BC联合TOT的康复治疗训练可以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肢体康复功能及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 任务导向性训练 急性脑卒中 偏瘫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
6
作者 熊华春 李杨 +6 位作者 肖宁 袁素雅 唐国皓 赵会玲 冯欢欢 孟文彬 芦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4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机器人干预组,每组22例。常规干预组给予基于任务导向的常规康复训练。机器人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使用... 目的:探讨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4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机器人干预组,每组22例。常规干预组给予基于任务导向的常规康复训练。机器人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使用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进行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2周和24周,比较两组患儿的十米步行测试(10MWT)步速、88项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的D能区(站立位)和E能区(走、跑、跳)评分。结果:治疗12及24周,两组患儿的10MWT步速、GMFM-88 D及E能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机器人干预组10MWT步速、GMFM-88 D及E能区评分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基于任务导向的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步行能力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智能化康复训练机器人 任务导向训练 常规康复训练
下载PDF
任务导向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对痉挛型脑瘫病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陈婷婷 张曦 +1 位作者 王振芳 王文秀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202-2205,共4页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对痉挛型脑瘫病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康复科诊治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痉挛型脑瘫病儿60例,家长签知情同意书后,用密封信封法将入选病儿...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对痉挛型脑瘫病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康复科诊治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痉挛型脑瘫病儿60例,家长签知情同意书后,用密封信封法将入选病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病儿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项治疗30 min),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任务导向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每日1次,每次30 min),两组病儿均住院治疗12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采用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GM)姿势、移动测试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的D区、E区对病儿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病儿的GMFM的D区评分(26.02±3.14)分、E区评分(27.97±5.29)分,PDMSGM姿势评分(57.34±14.83)分、移动评分(75.14±14.73)分与组内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任务导向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可改善痉挛型脑瘫病儿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任务导向训练 引导式教育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王岩 葛冬冬 +4 位作者 刘蓓蓓 于晓东 田壮 周琪 许雷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1期674-677,共4页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均接受物理因子与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肌力训练,观察组增加上肢康复机器...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均接受物理因子与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肌力训练,观察组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导向性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定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CMS总分及疼痛、功能活动、关节活动范围、肌力4个分项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CMS总分及疼痛、关节活动范围、肌力评分3个分项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功能活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肩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机器人 任务导向性训练 肩关节功能障碍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平衡训练对踝关节扭伤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小清 胡国炯 +5 位作者 罗小权 张康 李冰 符利娟 汪晶鑫 陈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2-1167,共6页
目的:探究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踝关节扭伤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踝关节扭伤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A组)、对照组(B组),每组20例。在两组均给予常规训练基础上,A组进行任务导向性平衡训练,B组进行平... 目的:探究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踝关节扭伤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踝关节扭伤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A组)、对照组(B组),每组20例。在两组均给予常规训练基础上,A组进行任务导向性平衡训练,B组进行平衡板训练。两组受试者在持续4周训练前后进行静态平衡功能[LOS:最大移动距离(MXE)、移动速度(MVL)、反应时间(RT)]和动态平衡(Y-balance)和坎伯拉量表(Cumberland ankle instability tool,CAIT)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受试者肢体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4周后,组内前后比较:(1)LOS评估:A组平衡功能MXE、MVL、R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B组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2)Y-Balance评估:A组与B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坎伯拉量表评估:A组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B组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Y-balance前后变化值和坎伯拉量表评分A组均优于B组(PP<0.05);LOS评分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改善踝关节扭伤后患者的平衡功能障碍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导向性训练 踝关节扭伤 平衡功能障碍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肢体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彩艳 杨翠花 刘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肢体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肢体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及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肢体肌力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髋关节与膝关节前屈、后伸肌力高于对照组,髋关节与膝关节前屈、后伸肌张力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LE)、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评分及髋关节与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增强肌力,促进肢体功能及关节活动度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任务导向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偏瘫 肢体肌力
下载PDF
对侧功能性电刺激与任务导向性训练不同方式联用对脑卒中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敏杰 金星 +3 位作者 孟兆祥 王鑫 王建建 柯明慧 《中国康复》 2024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研究对侧控制型电刺激(CCFES)与任务导向性训练不同方式联用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病程在1个月内的6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同步组即CCFES与任务导向性训练同步进行(30例)与分步组即CCFES治疗... 目的:研究对侧控制型电刺激(CCFES)与任务导向性训练不同方式联用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病程在1个月内的6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同步组即CCFES与任务导向性训练同步进行(30例)与分步组即CCFES治疗后序贯进行任务导向型训练(30例)。于入组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表面肌电图(sEMG)及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的上肢、腕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独立性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RMS比值、FMA、WMFT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0.05),且同步组各项评定较分步组更高(P<0.01,0.05)。结论:CCFES与任务导向性训练同步组在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 任务导向性训练 脑卒中 手功能 双侧对称运动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培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188-190,19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CI)偏瘫患者实施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8例CI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n=39)采用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 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CI)偏瘫患者实施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8例CI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n=39)采用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照组(n=39)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均持续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Fugl-Meyer肢体功能评估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ADL)、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FMA量表中的上肢、下肢功能评分分别为(39.45±4.05)分、(25.66±3.7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44±3.71)分、(19.25±3.4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SS-QOL评分分别为(78.74±7.33)分、(180.42±19.4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8.62±6.79)分、(166.65±18.7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能够改善CI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 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 任务导向性训练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躯干模式训练结合任务导向型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恢复期的效果及对周围神经电生理学的影响
13
作者 马宁 刘芳芳 +2 位作者 张广飞 杨翠花 白艳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5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躯干模式训练结合任务导向型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恢复期的效果及对周围神经电生理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躯干模式训练结合任务导向型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恢复期的效果及对周围神经电生理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躯干模式训练结合任务导向型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上、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胫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躯干模式训练结合任务导向型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躯干模式 任务导向型康复训练 脑卒中 恢复期
下载PDF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脑功能网络的即刻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园月 李加斌 +2 位作者 蒯凤 彭丽丽 项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2-467,共6页
目的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观察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ES)结合任务导向训练诱导下的脑功能网络变化。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10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5例,通过掷币决定阳性刺激和阴性... 目的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观察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ES)结合任务导向训练诱导下的脑功能网络变化。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10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5例,通过掷币决定阳性刺激和阴性刺激的顺序。阳性刺激在多通道FES下行任务导向训练,阴性刺激在伪刺激下行任务导向训练,间隔1 d。每次训练时,采用fNIRS测量患者双侧前额叶皮质(PFC)、前运动皮质(PMC)、辅助运动区(SMA)、感觉运动皮质(SMC)的氧合血红蛋白的浓度,计算总体功能连接强度和感兴趣区的功能连接强度差异。结果与阴性刺激相比,阳性刺激下,大脑皮质总体功能连接强度降低(t=-2.735,P<0.05),损伤对侧PFC-损伤同侧PFC和损伤对侧PFC-损伤对侧PMC的功能连接降低(P<0.05)。结论多通道FES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可以优化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的皮质功能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 任务导向训练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脑功能网络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社区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菁 张伟 +3 位作者 李奎 吕佳豪 郑婵娟 夏文广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3期136-140,186,共6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下肢运动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社区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脱落1例...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下肢运动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社区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实验组给予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下肢运动功能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5 d,连续治疗4周。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功能评估,包括下肢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10米最大步行速度(10 meter walk test,10MWT)、6 min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 distance,6MW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仪器平衡功能测试评估患者姿态稳定极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LE、10MWT、6 min步行距离、TUG、极限位移时的移动速度、最大位移、终点位移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极限位移时的反应时间及方向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观察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 TMS联合任务导向性下肢运动功能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社区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其疗效优于单一r TMS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任务导向性训练 社区步行能力 平衡功能
下载PDF
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任务导向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黄小玉 赖丽萍 胡荣亮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4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SSNB)联合任务导向训练(TOT)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HSP)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6月江门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SSNB)联合任务导向训练(TOT)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HSP)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6月江门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和研究组(21例)。两组均进行TOT,研究组患者在TOT前先进行SSNB,两组再进行TOT,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VAS评分在时间与治疗方法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交互<0.05);时间、治疗方法在VAS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4周、12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4周、12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UE评分在时间与治疗方法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交互<0.05);时间、治疗方法在FMA-UE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4周、12周FMA-U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周、12周FMA-U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I评分在时间与治疗方法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交互>0.05);时间、治疗方法在MBI评分主效应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4周、12周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周、12周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NB联合TOT有助于缓解HSP症状,利于患者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肩痛 肩胛上神经阻滞 任务导向训练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平衡及步态的影响
17
作者 段同华 梁育磊 +2 位作者 叶小苹 谢洪滨 江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59-1363,共5页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平衡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脑卒中偏瘫病人96例,其中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住院的4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康复治疗,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住院的48例作为观察组,给予任务导向性训练。比...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平衡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脑卒中偏瘫病人96例,其中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住院的4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康复治疗,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住院的48例作为观察组,给予任务导向性训练。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膝关节步行能力、关节角度和动力学参数,通过10 m步行速度测试、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估病人步行能力,通过Biodex系统分析病人平衡及步态。结果:治疗后,2组病人偏瘫侧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最大伸展角度、最大伸展力矩、最大屈曲力矩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且观察组增加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2组病人的10 m步行速度和起立-行走计时均明显增快(P<0.05),且观察组增快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和P<0.01);2组病人步态测试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P<0.01),观察组除步速、患侧步频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比传统的康复训练更有利于偏瘫病人的康复,不仅可以明显促进病人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其步行能力、步态及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任务导向性训练 偏瘫 步态 平衡能力
下载PDF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联合任务导向训练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研究
18
作者 王梦寰 孔雨柔 +4 位作者 谢敏 陈黎艳 何梦霏 林枫 江钟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2-790,共9页
目的: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脑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4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n=20)或对照组(n=20)。试验组接受t... 目的: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脑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4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n=20)或对照组(n=20)。试验组接受taVNS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而对照组仅接受任务导向性训练。在基线、治疗结束后分别用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FMA-UE)、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unctional test for the hemiplegic upper extremity,FTHUE)、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疲劳严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对患者进行评定,同时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两组FMA-UE、FTHUE、ARAT、MBI、FSS评分在基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21天治疗后,两组除FSS外其余指标均较基线提高(P<0.05),且试验组FMA-UE、FTHUE、ARAT、MBI(作业能力)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健侧MEP潜伏期、波幅以及患侧MEP引出率在基线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健侧MEP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P<0.05),患侧MEP引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波幅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健侧MEP潜伏期缩短与FMA-UE、FTHUE、MBI(作业能力)改善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5、-0.458、-0.65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VNS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可以通过调节运动皮层的可塑性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迷走神经刺激 任务导向性训练 运动诱发电位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项育枝 陈逸浩 +2 位作者 毕照东 刘兰兰 王鹤玮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8,15,共7页
脑卒中属高致残率疾病,患者遗留的上肢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其质量。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training,TOT)是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的前沿治疗技术,它以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习为基础,将任务融入特定情境中,梯度式... 脑卒中属高致残率疾病,患者遗留的上肢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其质量。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training,TOT)是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的前沿治疗技术,它以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习为基础,将任务融入特定情境中,梯度式调整训练难度,通过反馈和重复激发患者的内部动机,从而产生内驱力,加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在脑卒中早期,TOT可用于上肢功能轻中度损伤患者,预防废用性上肢功能衰退;在脑卒中恢复期,TOT基于任务导向的作业活动训练可促进患者脑功能重组,加速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在脑卒中后遗症期,TOT可强化患者上肢相关的作业活动和作业技能表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度,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梯度式TOT与三级康复模式相匹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残疾。本文围绕TOT在脑卒中恢复不同阶段的康复应用,对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导向性训练 脑卒中 上肢功能
下载PDF
智能镜像手套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20
作者 陈晨 孟兆祥 +6 位作者 杨康 张敏杰 左亚南 王奎 张熙斌 全逸峰 金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1-838,共8页
目的 观察智能镜像手套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选择苏北人民医院脑卒中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镜像组、rTMS组和联合组,每组34例。各组均给... 目的 观察智能镜像手套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选择苏北人民医院脑卒中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镜像组、rTMS组和联合组,每组34例。各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镜像组增加智能镜像手套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rTMS组增加低频rTMS治疗,联合组增加智能镜像手套任务导向性训练与低频rTMS治疗,共4周。比较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定量表(WMFT)评分和前臂伸肌群、屈肌群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患侧/健侧比值;比较rTMS组和联合组治疗前后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4例、镜像组7例、rTMS组5例、联合组6例脱落。4组FMA-UE、WMFT评分和前臂伸肌、屈肌群RMS比的组内效应(F> 996.656, P <0.001)、组间效应(F> 20.333, P <0.001)和交互效应(F> 72.796, P <0.001)均显著,且联合组最优。治疗后,rTMS组和联合组MEP的振幅均增加(|t|> 3.842, P <0.05),联合组明显高于rTMS组(t=-3.060, P <0.01)。结论 智能镜像手套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低频rTMS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智能镜像手套 任务导向性训练 重复经颅磁刺激 手功能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