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务情景下偏差信息搜寻行为特征与差异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乔焜 郑宏 《情报探索》 2021年第6期9-18,共10页
[目的/意义]从任务情景视角下探究偏差信息搜寻行为的表现差异,试图完善偏差信息搜寻在用户认知和行为特征方面的研究,以期帮助信息系统的优化和提高用户搜寻质量与效率。[方法/过程]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设计解释型、决策型两种任... [目的/意义]从任务情景视角下探究偏差信息搜寻行为的表现差异,试图完善偏差信息搜寻在用户认知和行为特征方面的研究,以期帮助信息系统的优化和提高用户搜寻质量与效率。[方法/过程]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设计解释型、决策型两种任务情景探讨用户的偏差信息搜寻行为特征与表现差异。[结果/结论]任务情景与认知状态对偏差信息搜寻行为的产生有明显影响;不同任务情景下偏差信息搜寻过程的行为模式有差异,任务情景也对信息选定模式存在影响;不同任务情景对偏差信息搜寻中的认知变化影响较小,但不同搜寻方式对认知变化的影响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情景 偏差信息搜寻 认知失调
下载PDF
机器人如何塑造企业技能结构?——兼析机器人技术进步的偏向
2
作者 李小瑛 张宇平 《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72,共20页
理解机器人使用对企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合理应对生产自动化的劳动力市场冲击,保障劳动力供需匹配。本文基于2021年广东省“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探讨机器人使用对企业技能结构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机器人的使用同时扩大了高... 理解机器人使用对企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合理应对生产自动化的劳动力市场冲击,保障劳动力供需匹配。本文基于2021年广东省“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探讨机器人使用对企业技能结构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机器人的使用同时扩大了高、中、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数量,而中技能劳动者的增幅最大,使得企业技能结构出现中等技能极化的现象。究其成因,劳动生产贡献下降、生产规模扩张与生产任务变化是影响技能结构的潜在机制,中等技能极化的现象主要由生产任务变化所导致。更进一步,机器人使用的技能结构效应主要存在于高新技术企业,对不同营业收入规模企业、不同行业企业的技能结构影响各异。此外,中技能劳动者更可能负责专业技术岗位,同时具有较低流动意愿,这是机器人使用带来中等技能极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生产任务 技能结构 有偏技术进步
原文传递
机器人、工作任务与就业极化效应——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43
3
作者 何小钢 刘叩明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71,共2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如何在更好地利用新兴科技的同时促进高质量就业,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由于机器人与不同工作任务的替代弹性不同,机器人使用将导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如何在更好地利用新兴科技的同时促进高质量就业,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由于机器人与不同工作任务的替代弹性不同,机器人使用将导致非常规任务就业增长,常规任务就业减少,产生就业极化效应,且这种极化效应在机器人依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接着,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机器人进口匹配数据的经验证据证明了这一点,相比于常规任务劳动力,机器人显著促进了非常规任务劳动力就业;而且,机器人的就业极化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出口贸易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的证据表明,机器人确实是通过常规任务岗位替代效应和非常规任务岗位创造效应导致了就业极化;相比于技能偏向,机器人更多体现的是工作任务偏向属性(RBTC)。本文深化了对机器人如何影响就业结构的理解,为制定数字经济条件下的高质量就业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常规任务 就业极化 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 劳动力市场
原文传递
抑郁患者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及其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证据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传锋 李梅 +2 位作者 李湘兰 胡珍玉 黄希庭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及其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证据。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RSD17)并结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筛选被试,分为患者组(9例,HRSD17评分≥17分)、康复组(9例,7分≤HRSD17评分〈17分)和对... 目的探讨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及其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证据。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RSD17)并结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筛选被试,分为患者组(9例,HRSD17评分≥17分)、康复组(9例,7分≤HRSD17评分〈17分)和对照组(10名,HRSD17评分〈7分),采用情绪斯特鲁普范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抑郁症患者对情绪面孔刺激的注意偏向及其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证据。结果(1)康复组在消极、积极及中性条件下对情绪面孔刺激的颜色命名反应时[(701.85±180.70)、(635.58±119.79)、(598.88±130.41)ms]短于患者组[(991.04±194.23)、(888.22±184.16)、(745.59±165.38)m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649.40±143.35)、(633.28±120.50)、(565.69±89.87)m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消极情绪面孔刺激下,康复组比患者组被激活更多的脑区,包括左右额上回和中回、右颞叶、左舌回和左枕叶等。结论抑郁患者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及其脑功能可能随临床康复进程获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磁共振成像 注意偏向 情绪 斯特鲁普任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