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T-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小鼠体内跨膜转导与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柳雅立 陈德喜 +4 位作者 于志勇 张洪海 吴亚松 石英 吴昊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建立TAT-EGFP融合蛋白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试验方法,探讨该融合蛋白经过胎盘屏障后在小鼠体内跨越各种生物膜转导及分布情况。方法:将重组表达载体pET32-TAT-EGFP转化E.ColiBL21,得到稳定表达的融合蛋白,纯化后注入孕鼠腹腔内,注射... 目的:建立TAT-EGFP融合蛋白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试验方法,探讨该融合蛋白经过胎盘屏障后在小鼠体内跨越各种生物膜转导及分布情况。方法:将重组表达载体pET32-TAT-EGFP转化E.ColiBL21,得到稳定表达的融合蛋白,纯化后注入孕鼠腹腔内,注射后第3天分别取母鼠和仔鼠组织,并做快速冷冻切片,观察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成功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32×103的TAT-EGFP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能在小鼠不同组织细胞内分布,在小肠上皮分布最为明显,并能透过胎盘及血脑屏障。结论:TAT介导的EGFP可在小鼠体内广泛跨膜转导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大分子活性物质进入细胞及其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产物 tat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蛋白质转运
下载PDF
TAT短肽修饰的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基因载体 被引量:3
2
作者 来利华 姜启英 +4 位作者 陈丹 虎义平 余海 王青青 汤谷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23,共9页
目的:将HIV-1的转录反式激活蛋白(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protein,TAT)中的片段短肽(RKKRRQRRR)偶联于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polyethylenimine-β-cyclodextrin,PEI-β-CyD)聚合物,构建出低毒性、高转染率的新型基因载体。方... 目的:将HIV-1的转录反式激活蛋白(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protein,TAT)中的片段短肽(RKKRRQRRR)偶联于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polyethylenimine-β-cyclodextrin,PEI-β-CyD)聚合物,构建出低毒性、高转染率的新型基因载体。方法:β-环糊精(β-CyD)和低分子量树枝状聚乙烯亚胺(PEI600)通过羰基二咪唑(1,1’-carbonyldiim idazole,CDI)聚合形成骨架结构,通过琥珀酰亚胺-3-(2-嘧啶二硫)丙酸酯[N-succinimidy-3-(2-pyridyldithio)propionate,SPDP]将TAT短肽偶联于PEI-β-CyD,构成新的聚合物TAT-PEI-β-CyD。采用1H-NMR和FT-IR对聚合物进行化学结构表征;凝胶电泳阻滞实验、粒径测定和透射电镜观察TAT-PEI-β-CyD对DNA的浓缩能力,以及浓缩质粒DNA后颗粒形态和粒径大小;MTT法测定载体在A293和B16细胞上的毒性,并对A293和B16细胞进行体外细胞转染实验,以PEI25kDa作为对照。结果:1H-NMR和FT-IR结果显示,TAT短肽已成功偶联到PEI-β-CyD。凝胶电泳阻滞试验显示,TAT-PEI-β-CyD在N/P为4∶1时可以完全阻滞DNA的迁移。粒径测定结果和透射电镜图像表明,TAT-PEI-β-CyD/pDNA(N/P=30∶1)复合物粒径在100nm左右。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在B16和A293两种不同细胞中,聚合物毒性低于PEI25kDa。体外转染结果表明,在N/P为30∶1时,聚合物在A293、B16和B16BL6细胞中的基因转染效率最高;TAT短肽的偶联能提高PEI-β-CyD在B16、B16BL6细胞上的基因转染效率。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TAT短肽修饰的PEI-β-CyD新型基因载体。该载体毒性低,基因转染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β-环糊精类 基因产物 tat 遗传载体 转染
下载PDF
HIV-1 HXB2株Tat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分段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璐 潘卫 +7 位作者 曹洁 卢海妹 何俊 蒋少华 唐萍 李存枚 廖文婷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目的研究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XB2株调控蛋白Tat原核表达产生影响的区域和Tat蛋白重要的抗原表位。方法用PCR方法获得Tat(1-48aa)、Tat(22-72aa)和Tat(38-101aa)DNA片段,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ET32a-Tat(1-48aa)、pET32a-Tat(22-72aa)... 目的研究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XB2株调控蛋白Tat原核表达产生影响的区域和Tat蛋白重要的抗原表位。方法用PCR方法获得Tat(1-48aa)、Tat(22-72aa)和Tat(38-101aa)DNA片段,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ET32a-Tat(1-48aa)、pET32a-Tat(22-72aa)和pET32a-Tat(38-101aa),并转入E.coli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SDS-PAGE鉴定表达及纯化产物。采用间接ELISA方法用兔抗pET32a-Tat抗血清对三种肽段进行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2a-Tat(1-48aa)、pET32a-Tat(22-72aa)和pET32a-Tat(38-101aa)质粒,分别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为23×103、23×103和25×103的融合肽段,其浓度分别为4.26、3.35和5.11mg/ml。间接ELISA结果表明三种融合肽段与兔抗pET32a-Tat抗血清均呈特异性结合反应,其抗体滴度分别为1:128000、1:32000、1:64000,而抗血清与pET32a蛋白仅有较弱结合。结论半胱氨酸富集区(22-37位氨基酸)对Tat蛋白的原核表达有较显著影响;Tat蛋白的N端区、碱性区和C端区是其重要的抗原表位,其中N端区的免疫原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遗传学 大肠杆菌/遗传学 基因产物 tat/遗传学 基因表达
下载PDF
His-TAT-mCherry融合蛋白的跨膜转导及其在细胞内的定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茜 宋方丽 +2 位作者 刘亚伟 杨勤 姜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构建在原核中表达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转录活化因子(HIV-TAT)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融合表达载体,荧光显微镜观察HIV-TAT的跨膜转导及其在细胞内的定位,为进一步研究HIV-TAT的跨膜转导机制及其定位提供重要工具。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 目的构建在原核中表达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转录活化因子(HIV-TAT)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融合表达载体,荧光显微镜观察HIV-TAT的跨膜转导及其在细胞内的定位,为进一步研究HIV-TAT的跨膜转导机制及其定位提供重要工具。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HIV-TAT以及红色荧光蛋白的质粒pET14b-His-TAT-mCherry,对阳性克隆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将该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使其在体外表达,并进行纯化、除菌。将纯化的His-TAT-mCherry融合蛋白与Hela细胞共同孵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PCR、双酶切和DNA测序证明所构建质粒正确;表达纯化出了高纯度的His-TAT-mCher-ry融合蛋白。荧光显微镜下见Hela细胞中红色荧光蛋白主要分布在胞质中,细胞膜上也有一定分布。结论成功构建了pET14b-His-TAT-mCherry原核表达质粒,纯化了高纯度的His-TAT-mCherry融合蛋白,该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跨膜转导活性,为研究HIV-TAT的跨膜转导机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产物 tat 红色荧光蛋白 跨膜转导
下载PDF
TAT蛋白介导生物活性蛋白到达缺血灶的研究
5
作者 严洁 余绍祖 范华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 :以 β 半乳糖苷酶 (β Gal)为目的蛋白 ,观察TAT蛋白介导其到达缺血灶的情况、及有无血脑屏障 (BBB)的破坏。方法 :构建TAT β Gal融合基因表达质粒 ,转染大肠杆菌BL2 1(DE3)。利用鏊合金属亲合层析法纯化蛋白。将 36只SD大鼠随... 目的 :以 β 半乳糖苷酶 (β Gal)为目的蛋白 ,观察TAT蛋白介导其到达缺血灶的情况、及有无血脑屏障 (BBB)的破坏。方法 :构建TAT β Gal融合基因表达质粒 ,转染大肠杆菌BL2 1(DE3)。利用鏊合金属亲合层析法纯化蛋白。将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其中 2组 ,采用经颈外动脉血管内直接线栓闭塞法 ,建立可复流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 )模型 ,分别腹腔注射TAT β Gal 5mg·kg- 1,β Gal 5mg·kg- 1,并同时注射Evan’s蓝。另一组为假手术组 ,腹腔注射TAT β Gal 5mg·kg- 1。3组分别于给药后 30min ,2h ,4h断头取脑、快速冰冻切片 ,脑切片间隔行x Gal及TTC染色。结果 :MCAO模型SD大鼠 ,腹腔注射TAT β Gal融合蛋白后 ,30min时脑组织各个区域及缺血灶区即可检测到外源性 β Gal的活性 ,4h达高峰 ,同时BBB没有被破坏。而对照组 ,脑组织各个区域未检测到外源性β Gal的活性。结论 :TAT蛋白能有效地介导生物活性蛋白通过BBB进入缺血灶区在脑组织内达到有效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基因tat 基因产物tat 血脑屏障 脑缺血 再灌注 再灌注损伤 基因产物tat融合蛋白
下载PDF
HIV-1 HXB2株Tat半胱氨酸富集区N端移位突变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6
作者 李存枚 潘卫 +5 位作者 曹洁 王锦红 黄德圣 庞强 廖文婷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构建HIV-1HXB2株Tat半胱氨酸富集区N端移位突变体,并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进行高效表达和纯化。方法应用PCR拼接的方法将首轮合成Tat基因的半胱氨酸富集区(64~111位核苷酸,22~37位氨基酸)移位至缺失半胱氨酸富集区的Tat(... 目的构建HIV-1HXB2株Tat半胱氨酸富集区N端移位突变体,并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进行高效表达和纯化。方法应用PCR拼接的方法将首轮合成Tat基因的半胱氨酸富集区(64~111位核苷酸,22~37位氨基酸)移位至缺失半胱氨酸富集区的Tat(△C)的N末端,获得其突变体序列(Tat(CN)DNA),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ET32a-Tat(CN),并转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经SDS-PAGE鉴定表达及纯化产物,纯化后的产物用间接ELISA进行鉴定。结果构建了pET32a-Tat(CN)突变体,pET32a-Tat(CN)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水平为5.17mg/ml,相对分子质量为31ku。间接的ELISA结果表明,pET32a-Tat(CN)能与Tat兔抗血清呈特异反应。结论成功构建了HIV-1 HXB2株Tat半胱氨酸富集区移位至TatN端的突变体,并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其纯化的蛋白pET32a-Tat(CN)很好地保留了与HIV-1Tat兔抗血清的免疫反应性,为HIV-1Tat的疫苗基础研究提供了一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遗传学 大肠杆菌/遗传学 基因产物 tat 基因表达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通过Ak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HIV-1 Tat诱导的血管炎性反应
7
作者 罗文静 黄文 +1 位作者 莫雪安 吴李硕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反式转录激活因子(HIV-1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HIV-1Tat)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黏附分子反应的...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反式转录激活因子(HIV-1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HIV-1Tat)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黏附分子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CMEC/D3)给予HIV-1Tat、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PPARγ拮抗剂GW9662、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KP3721进行干预,并设立对照组。分别以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CMEC/D3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HIV-1Tat可诱导黏附分子ICAM-1和VCAM-1的蛋白(P<0.05,P<0.01)及其mRNA表达增加(均P<0.01),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抑制HIV-1Tat诱导的ICAM-1蛋白(P<0.05)与mRNA以及VCAM-1的mRNA表达(均P<0.01),而这种抑制作用可被PPARγ拮抗剂GW9662和Akt抑制剂KP3721逆转(均P<0.01)。罗格列酮可抑制HIV-1Tat诱导的Akt磷酸化反应(P<0.01)。结论 PPARγ可抑制HIV-1Tat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黏附分子反应,Akt信号转导通路在PPARγ激动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tat基因产物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TAT修饰的LIM矿化蛋白3的制备和入胞转导活性的研究
8
作者 郑文杰 周跃 +1 位作者 李长青 贺伟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4期586-589,共4页
【目的】构建pET43.1a-TAT-LMP-3重组蛋白,观察表达的融合蛋白TAT-LMP-3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转导活性。【方法】构建hLMP-3和TAT49-57的融合基因,插入载体pET43.1a,组成pET43.1a-TAT-LMP-3重组表达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TAT-LMP-3融合... 【目的】构建pET43.1a-TAT-LMP-3重组蛋白,观察表达的融合蛋白TAT-LMP-3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转导活性。【方法】构建hLMP-3和TAT49-57的融合基因,插入载体pET43.1a,组成pET43.1a-TAT-LMP-3重组表达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TAT-LMP-3融合蛋白表达,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将融合蛋白加入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共孵育,观察蛋白转导进入细胞的情况。【结果】成功地构建了pET43.1a-TAT-LMP-3重组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和纯化了融合蛋白TAT-LMP-3,在体外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中证实TAT-LMP-3融合蛋白的穿膜转导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成功进行了TAT-LMP-3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和鉴定,初步验证了TAT-LMP-3的穿膜转导能力,为应用TAT-LMP-3融合蛋白治疗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产物 tat 膜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下载PDF
Tat蛋白对人脑内皮细胞闭锁蛋白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徐瑞芬 赵清侠 +3 位作者 吴刚 郭姣 侯敏娜 冯旭阳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Tat蛋白对人脑内皮细胞闭锁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Weksler′s方法分离和处理人脑血管内皮细胞。采用一步法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基因的m RNA转录水平。依据Reyes′s法,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闭锁蛋白... 目的探讨重组Tat蛋白对人脑内皮细胞闭锁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Weksler′s方法分离和处理人脑血管内皮细胞。采用一步法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基因的m RNA转录水平。依据Reyes′s法,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闭锁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荧光显微镜观察分析图像。结果重组Tat蛋白可以降低闭锁蛋白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在重组Tat蛋白处理30 min后闭锁蛋白的m RNA水平开始出现明显抑制(P<0.05),重组Tat蛋白处理1、2、6、12、24 h时闭锁蛋白的m RNA水平分别为0.66、0.55、0.58、0.54、0.53,与对照组(重组Tat蛋白处理即刻,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锁蛋白水平在6 h内保持不变,12、24 h时分别为0.71、0.61(P<0.05)。同时,荧光显微镜也观察到了组织学改变。未处理组闭锁蛋白的染色强且均匀。细胞经重组Tat蛋白处理24 h后,闭锁蛋白的染色明显减弱。结论重组Tat蛋白能够破坏血-脑脊液屏障的完整性,可以抑制闭锁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基因产物 tat 蛋白质类 内皮细胞
下载PDF
穿透肽TAT融合表达载体的优化及其靶向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向玲 刘芸 +1 位作者 邓鹏 姜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2-646,共5页
目的设计并构建分别位于融合蛋白氨基端和羧基端的穿透肽TAT表达载体,比较两种融合蛋白的内化差异,并利用TAT将凋亡素VP3转导入细胞内,检测其促凋亡活性。方法荧光显微镜观察His-TAT-EGFP和His-EGFP-TAT融合蛋白内化效率的差异,并利用We... 目的设计并构建分别位于融合蛋白氨基端和羧基端的穿透肽TAT表达载体,比较两种融合蛋白的内化差异,并利用TAT将凋亡素VP3转导入细胞内,检测其促凋亡活性。方法荧光显微镜观察His-TAT-EGFP和His-EGFP-TAT融合蛋白内化效率的差异,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化入细胞的蛋白量。将VP3序列插入到内化效率高的穿透肽载体pET14b-EGFP-TAT中并诱导表达蛋白,观察该蛋白在不同细胞系(HeLa、HEK293、3T3、PC-3)的内化;利用DAPI染色观察该融合蛋白诱导HeLa细胞凋亡后核小体的形成,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在蛋白浓度梯度实验中,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均显示His-EGFP-TAT融合蛋白的内化效率明显高于His-TAT-EGFP融合蛋白。在不同种类细胞中均可观察到His-VP3-EGFP-TAT内化的强荧光颗粒;该蛋白和对照蛋白(His-EGFP-TAT)孵育HeLa细胞48h后,His-VP3-EGFP-TAT孵育细胞中可观察到核小体形成,MTT法检测该组细胞的存活率在500、1000、2000nmol/L蛋白作用下分别为87.23%±2.09%、53.01%±1.79%和42.52%±1.90%,与His-EGFP-TAT孵育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7.21%±1.41%、95.72%±1.26%和94.35%±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T位于融合蛋白羧基端的蛋白内化活性高于位于氨基端的蛋白,His-VP3-EGFP-TAT融合蛋白可以高效内化进入不同的细胞系,并能有效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肽 细胞凋亡 基因产物 tat
下载PDF
具有细胞穿透功能的串联亲和层析分离载体的构建与功能鉴定
11
作者 邓鹏 刘芸 +3 位作者 李涛 吴向玲 刘亚伟 姜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7-550,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抗生蛋白链菌素结合肽(SBP)-钙调蛋白结合肽(CBP)分离标签以及细胞穿透肽转录反式激活因子(TAT)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原核表达系统的、具有细胞穿透功能的原核串联亲和层析分离系统。方法应用PCR方法,以pEG-FP-C2载体为模板... 目的建立基于抗生蛋白链菌素结合肽(SBP)-钙调蛋白结合肽(CBP)分离标签以及细胞穿透肽转录反式激活因子(TAT)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原核表达系统的、具有细胞穿透功能的原核串联亲和层析分离系统。方法应用PCR方法,以pEG-FP-C2载体为模板扩增EGFP序列,以pNTAP载体为模板扩增CBP-SBP序列,采用退火方法得到TAT片段,采用常规酶切、连接方法将EGFP、CBP-SBP和TAT片段依次克隆入pET14b-MCStop载体中,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无误后,得到pET14b-CBP-SBP-EGFP-TAT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大肠埃希菌,以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利用Ni2+-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融合蛋白,将不同浓度的融合蛋白加入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检测融合蛋白的穿细胞膜功能。结果所构建的pET14b-MCS-CBP-SBP-EGFP-TA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正确,该载体可在大肠埃希菌内高效表达,用Ni2+-NTA纯化获得了相对分子量约40kD的目的融合蛋白。细胞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能够穿越细胞膜,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成功构建了pET14b-MCS-CBP-SBP-EGFP-TA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获得了具有良好穿透真核细胞膜功能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内蛋白相互作用、细胞穿透肽TAT的功能及其穿透细胞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产物 tat 色谱法 亲和 抗生蛋白链菌素 钙调蛋白结合蛋白质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储存库评估测定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琦惠 朱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6-260,共5页
HIV整合至CD4+T细胞、脾脏、淋巴结、胃肠相关淋巴组织中,成为HIV潜伏感染的储存库。学界提出“shock and kill”的治疗策略,即先激活释放再杀灭病毒。而实施该策略的前提是评估和测定HIV储存库的大小。本文介绍目前常用的测定HIV储... HIV整合至CD4+T细胞、脾脏、淋巴结、胃肠相关淋巴组织中,成为HIV潜伏感染的储存库。学界提出“shock and kill”的治疗策略,即先激活释放再杀灭病毒。而实施该策略的前提是评估和测定HIV储存库的大小。本文介绍目前常用的测定HIV储存库方法如Alu-gagPCR、定量病毒产物分析及tat/rev诱导有限稀释法。Alu.gagPCR可区别整合与未整合病毒基因,但不能区分缺陷与有功能的前病毒,因此易高估储存库。定量病毒产物分析在纯化静止CD4+T细胞中进行,被誉为HIV储存库检测的“金标准”,但实验成本高,技术要求高,所需标本量大,仅由一轮激活并不能完全诱导产物释放,因此会低估储存库。Tat/rev诱导有限稀释法主要测定经由刺激物诱导表达多拼接RNA等生物学标志的潜伏感染细胞频数,具有所需血标本少,不用抽提病毒RNA,实验时间短,对于不同大小储存库都适用等优点,但可能高估潜伏储存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产物 tat 基因 调节 综述
下载PDF
TAT-血红素氧合酶-1融合蛋白对L-02细胞的转导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砚丽 郭娜 +3 位作者 岳立辉 彭彦辉 陈静 卢大儒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观察TAT-血红素氧合酶-1(HO-1)融合蛋白对L-02细胞的转导能力、细胞毒性和转导后细胞内HO-1活性,评价其转导效果。方法L-02细胞与FITC标记的TAT-HO-1融合蛋白孵育4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AT-HO-1融合蛋白转导入L-02细胞的情况。L... 目的观察TAT-血红素氧合酶-1(HO-1)融合蛋白对L-02细胞的转导能力、细胞毒性和转导后细胞内HO-1活性,评价其转导效果。方法L-02细胞与FITC标记的TAT-HO-1融合蛋白孵育4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AT-HO-1融合蛋白转导入L-02细胞的情况。L-02细胞与TAT-HO-1融合蛋白孵育4h后,采用CCK-8方法测定L-02细胞的活力,采用化学法测定HO-1活性。结果与FITC标记的TAT-HO-1融合蛋白孵育后,L-02细胞内均匀分布绿色荧光;与TAT-HO-1融合蛋白孵育后,L-02细胞活力无明显改变,HO-1活性明显升高。结论TAT-HO-1融合蛋白可有效地转导入L-02细胞,可明显提高细胞内HO-1活性,且无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化酶(脱环) 基因产物 tat 肝细胞
原文传递
HIV Tat_(49-57)增强人乳头瘤病毒16E7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穿膜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尹锐 郝飞 +2 位作者 郝进 钟白玉 曹红卫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有穿膜序列HIV Tat_(49-57)的人乳头瘤病毒(HPV)16E7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融合肽的跨膜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HPV16E7 HLA-A2^+/H-2k^(b+)限制性CTL表位E7_(49-57)的N末端连接穿膜肽HIV Tat_(49-57)序列,应用固相技... 目的探讨有穿膜序列HIV Tat_(49-57)的人乳头瘤病毒(HPV)16E7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融合肽的跨膜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HPV16E7 HLA-A2^+/H-2k^(b+)限制性CTL表位E7_(49-57)的N末端连接穿膜肽HIV Tat_(49-57)序列,应用固相技术合成此融合肽,用间接免疫荧光与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其穿膜能力,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其体外诱导特异性CTL杀伤效应。结果穿膜序列HIV Tat_(49-57)可以有效促进HPV16E7_(49-57)表位肽进入BHK细胞胞浆,并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P<0.05);与原表位肽相比,该融合肽有显著地激发特异性CTL活性的能力。结论在原CTL表位基础上引入穿膜序列,可以使其更快速、更有效地进入活细胞胞浆,为HPV16肽疫苗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产物 tat 表位 T淋巴细胞 蛋白质转运 疫苗 亚单位
原文传递
TAT-血红素氧合酶-1融合蛋白对原位肝移植术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岳立辉 朱喜春 +2 位作者 张东 杜雪芳 赵砚丽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0-492,共3页
目的 评价TAT-血红素氧合酶-1(TAT-HO-1)融合蛋白对原位肝移植术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雄性近交系Lewis大鼠为供体,BN大鼠为受体,8~10周龄,体重18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体大鼠分为2组(n=6):肝移植组(OLT... 目的 评价TAT-血红素氧合酶-1(TAT-HO-1)融合蛋白对原位肝移植术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雄性近交系Lewis大鼠为供体,BN大鼠为受体,8~10周龄,体重18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体大鼠分为2组(n=6):肝移植组(OLT组)和TAT-HO-1融合蛋白组(TAT-HO-1组).采用改良Kamada二袖套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术模型.TAT-HO-1组植入经含TAT-HO-1融合蛋白50μg/ml的HTK液冷保存6h的肝脏.于移植后7d,经腹主动脉采血样2 ml,测定血清ALT和AST的活性.取肝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计算排斥活动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IL-6的含量.分离Kupffer细胞培养,测定培养液TGF-β1及IL-6的水平.结果 与OLT组比较,TAT-HO-1组血清ALT及AST的活性、排斥活动指数、肝组织和Kupffer细胞培养液TGF-β1及IL-6的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 在供肝冷保存期间,应用TAT-HO-1融合蛋白可减轻原位肝移植术大鼠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产物 tat 血红素加氧酶-1 肝移植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HIV-1 HXB2株Tat核心碱性区多肽Tat_(38-61)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反应性
16
作者 庞强 曹洁 +5 位作者 陈秋莉 王锦红 张华群 黄德胜 葛宜兵 潘卫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0-13,24,共5页
目的 构建HIV-1 Tat核心碱性区多肽Tat38-61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及免疫反应性检测。方法采用PCR法从HIV-1 HXB2株Tat1-101基因中扩增编码Tat38-61的基因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 目的 构建HIV-1 Tat核心碱性区多肽Tat38-61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及免疫反应性检测。方法采用PCR法从HIV-1 HXB2株Tat1-101基因中扩增编码Tat38-61的基因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Tat38-6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2+-NTA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后,ELISA法鉴定其免疫反应性。结果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Tat38-61经双酶切及测序表明构建正确;SDS-PAGE分析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1 300处可见目的 蛋白条带,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67.4%,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纯化后融合蛋白的纯度可达97%以上;ELISA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与兔抗PEPTIDE-Tat1-101血清及HIV阳性血清均呈特异性反应。结论已成功构建了HIV-1 Tat核心碱性区多肽Tat38-61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了PET32a(+)-Tat38-61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碱性区表位得到较好的保留,为Tat38-61噬菌体突变文库的构建及亲和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基因产物 人免疫缺陷病毒 核心碱性区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原核细胞 基因表达 免疫反应性
原文传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XB2株Tat突变体的构建、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17
作者 李存枚 邓松华 +4 位作者 曹洁 王锦红 陈璐 黄德圣 潘卫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7-521,共5页
目的构建HIV一1HXB2株Tat基因半胱氨酸富集区3’末端移位突变体,经原核表达和纯化,分析该突变体蛋白(Tat—cct)的免疫原性。方法用PCR方法将HIV一1HXB2株Tat基因的半胱氨酸富集区(64~111位核苷酸)移位至Tat基因的3’末端,获得... 目的构建HIV一1HXB2株Tat基因半胱氨酸富集区3’末端移位突变体,经原核表达和纯化,分析该突变体蛋白(Tat—cct)的免疫原性。方法用PCR方法将HIV一1HXB2株Tat基因的半胱氨酸富集区(64~111位核苷酸)移位至Tat基因的3’末端,获得其突变体DNA序列,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ET32a—Tat—oct,转人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以Tat—cct融合表达蛋白免疫BALB/c小鼠,ELISA方法对该抗血清进行免疫原性检测分析。结果pET32aTat—cct重组质粒可在E.coliBI。21(DE3)中诱导表达,纯化后其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000。Tat—cct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诱导产生的抗体滴度为1:1600,该抗体与Tat—cot蛋白和Tat蛋白(1~101位氨基酸)均呈特异性结合反应。结论Tat突变体重组蛋白Tat—cct能在大肠埃希菌中有效表达,并较好保留其免疫原性,为HIV一1Tat疫苗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基因产物 tat 重组蛋白质类 半胱氨酸 基因表达 免疫 大肠埃希菌
原文传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at融合蛋白后的修饰与生物学活性分析
18
作者 阚全程 余祖江 +2 位作者 杨锦建 江河清 李晓菲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2-348,共7页
目的分析HIV Tat融合后对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探讨HIV Tat的生物细胞膜穿透功能和意义。方法以胸腺激酶(TK)基因为报告基因,将不同长度的甘氨酸(Gly)密码子融合在HIV Tat与TK基因之间以及两种基因倒置融合,分别克隆至PBK原核表达... 目的分析HIV Tat融合后对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探讨HIV Tat的生物细胞膜穿透功能和意义。方法以胸腺激酶(TK)基因为报告基因,将不同长度的甘氨酸(Gly)密码子融合在HIV Tat与TK基因之间以及两种基因倒置融合,分别克隆至PBK原核表达载体,大肠埃希菌表达,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超声波破碎后,经耦联Tat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层析柱层析收集。融合蛋白与HepG2细胞共培养,24 h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加用更昔洛韦,3 d后锥虫蓝染色计算细胞死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克隆出含有不同甘氨酸密码子的HIV Tat-Gly(n)-TK(n=0,2,4,6)融合基因,成功表达Tat-TK系列融合蛋白和TK-Tat融合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发现Tat-TK系列融合蛋白与Tat蛋白、TK-Tat融合蛋白透过膜效率相似;但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在培养基含有更昔洛韦的条件下,Tat-Gly(4)-TK、Tat-Gly(6)-TK、Tat-Gly(2)-TK、Tat-TK融合蛋白、HIV Tat组和TK-Tat致HepG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77%、4.30%、12.69%、3.00%、1.03%和4.40%。锥虫蓝染色发现细胞死亡率也有类似结果,分别为80.2%、56.7%、65.4%、58.4%、9.1%和5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K-Tat和Tat-TK融合蛋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结论Tat与TK基因之间融合甘氨酸密码子的数目对融合蛋白中Tat的细胞融合穿透功能不产生影响,而对TK的体外细胞致死作用有较大影响,其中间隔4个甘氨酸密码子对融合蛋白TK体外细胞致死作用的影响最小,同时TK基因与HIV Tat的倒置融合不影响两者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激酶 甘氨酸 基因产物 tat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HIV
原文传递
融合蛋白TAT-NEP1-40对PC12细胞氧糖剥脱模型保护作用的研究
19
作者 唐旭 张雪霞 +1 位作者 江洪波 苟兴春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9期5583-5589,共7页
目的观察融合蛋白TAT-NEP1-40的细胞转导功能及其对PC12细胞氧糖剥脱模型(OGD)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含80nmol/L浓度TAT-NEP1-40的DMEM培养液孵育PC12细胞60min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该融合蛋白的细胞转导功能;以Na2S2O4造成缺氧合并... 目的观察融合蛋白TAT-NEP1-40的细胞转导功能及其对PC12细胞氧糖剥脱模型(OGD)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含80nmol/L浓度TAT-NEP1-40的DMEM培养液孵育PC12细胞60min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该融合蛋白的细胞转导功能;以Na2S2O4造成缺氧合并缺糖模拟PC12细胞缺血性损伤,分别给予TAT-NEP1-40、TAT-β-gal及β-gal等进行处理,利用MTT比色法、FCM法及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情况并计算保护率,观察TAT-NEP1-40对模拟PC12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1)TAT-NEP1-40蛋白能跨细胞膜进入PC12细胞;(2)该蛋白具有保护作用,最大保护率为66.8%;(3)该蛋白能提高PC12细胞拟缺血损伤时的存活率,TAT-NEP1-40较OGD模型组高,活细胞生存率分别为(90.05±1.83)%、(77.10±2.00)%,P<0.05。结论融合蛋白TAT-NEP1-40具有细胞转导功能,对体外模拟PC12细胞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产物 tat 缺血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NEP1-40 蛋白转导
原文传递
Effect of fusion protein TAT and heme oxygenase-1 on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 apoptosis during preservation injury 被引量:7
20
作者 YUE Li-hui ZHAO Yan-li +1 位作者 CHEN Jing LU Da-r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8-73,共6页
Background Proteins or peptides can be directly transferred into cells when covalently linked to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s (PTDs). TAT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studied PTDs. The effect of fusion protein TAT and ... Background Proteins or peptides can be directly transferred into cells when covalently linked to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s (PTDs). TAT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studied PTDs. The effect of fusion protein TAT and heme oxygenase-1 (HO-1) on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 (SECs) apoptosis during cold storage is unknown.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whether fusion protein TAT-HO-1 would transduce efficiently into liver during cold storage, and, if so, to determine whether TAT-HO-1 would attenuate SECs apoptosis during preservation injury in rat. Methods Livers of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harvest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group 1 (HTK solution) and group 2 (HTK solution containing TAT-HO-1 fusion protein)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the preservation solution. The transduction efficiency of TAT-HO-1 was examined and the impairment of SECs was assessed during the period of cold storage followed by 1 hour of reperfusion. Results TAT-HO-1 can transduce efficiently into liver during cold storage. A significantly lower apoptotic index of SECs was observed in group 2, at 6, 12 and 18 hours of cold storage after 1 hour reperfusion, when compared with group 1. TAT-HO-1 reduced HA and ET levels in liver at each time point. Both Bcl-2 and Bax protein were expressed in hepatocytes and SECs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sinusoidal space. Moreover, higher Bcl-2 expression and lower Bax expression were observed in group 2. Conclusions TAT-HO-1 can transduce efficiently into rat livers and show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SECs by attenuating apoptosis during col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Protein transduction will be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to reduce the risk of preservation injury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preservation injury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gene products tat heme oxygenas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